CN204828971U - 穿墙体 - Google Patents
穿墙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28971U CN204828971U CN201520647401.6U CN201520647401U CN204828971U CN 204828971 U CN204828971 U CN 204828971U CN 201520647401 U CN201520647401 U CN 201520647401U CN 204828971 U CN204828971 U CN 2048289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llows
- outer tube
- pipe
- interior pipe
- fi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涉及一种密封用保护管道的套管,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穿墙保护密封的穿墙体。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直线度、同轴度高、密封性能强的穿墙体。本实用新型穿墙体包括外管(22),其用于与墙体(21)固定;内管,其套装于外管(22)内;和波纹管(26),其两端分别与外管(22)、内管(20)密封固定。本实用新型利用波纹管(26)来密封会产生运动的内管(20),实现密封性能强的动态密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用保护管道的套管,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穿墙保护密封的穿墙体。
背景技术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美国和德国开始研发高温气冷堆。1964年,英国与欧共体合作建造的世界第一座高温气冷堆龙(Dragon,20MWth)堆建成临界。其后,德国建成了15MWe的高温气冷试验堆AVR和300MWe的核电原型堆THTR-300。美国建成了40MWe的实验高温气冷堆桃花谷(Peach-Bottom)堆和330MWe的圣符伦堡(Fort.St.Vrain)核电原型堆。2002年底,“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和美国能源部联合发布了《第四代核能系统技术路线图》,选取了包括超高温气冷堆在内的六中核反应堆型作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然而直接测量装置均是实验装置,国外高温气冷堆氦气检测技术没有固化,只能做实验测量,无法作为成套装备用于商用堆。
高温气冷堆是国际公认的一种安全堆型,是未来陷阱核能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2006年初,《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大型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列为重大科技专项之一,高温气冷堆是具有第四代核能安全特性的核电技术,被国际认为是第四代核能系统中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商业化的技术。
高温气冷堆是具有第四代特征的先进堆型,由于其冷却剂中载带数量可观的石墨粉尘,石墨粉尘上富集大量放射性核素,是高温气冷堆放射性产生的源头。如果能对其进行直接测量,即相当于得到了高温气冷堆放射性水平的第一手数据,为研究高温气冷堆的辐射安全特性提供第一手材料,对于掌握这种第四代反应堆在各种工况下的整体辐射特点有重要意义。
参见图1和图2,在工作时,即高温气冷堆0发电时,内管20受热会发生膨胀,其径向膨胀会使其密封件之间的压力更为紧密,从而对其密封性能有利,满足核电密封要求。然而内管20受热后的轴向膨胀会和固定在墙体上的热膨胀不那么明显的外管22产生相对运动,若内管20、外管22之间采用简单的密封填充物来填充的话,由于内管20、外管22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会使密封填充物使用寿命很短。无法达到核电站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至少以下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直线度高、同轴度高、保证管体的伸缩空间又兼顾密封性的穿墙体。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包括外管,其用于与墙体固定;内管,其套装于外管内;和波纹管,其两端分别与外管、内管密封固定。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其中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与外管的一端密封固定,波纹管的另一端与内管的正对外管的另一端处密封固定。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其中所述波纹管包括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一波纹管、第二波纹管的一端分别与外管的两端固定,第一波纹管、第二波纹管的另一端与内管正对的外管中部处密封固定。
优选的,第一波纹管、第二波纹管、外管、内管的中部形成的密封空间,充有氦气,所述氦气用于检测所述密封空间是否泄漏。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其中所述内管外套装有中管。所述中管的一端与内管靠近高温气冷堆的一侧密封固定,中管和内管之间有间隙;所述波纹管包括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所述外管远离高温气冷堆的一端与第一波纹管的一端密封固定;所述第一波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中管的另一端密封固定。
优选的,第一波纹管、第二波纹管、外管、中管形成的密封空间,充有氦气,所述氦气用于检测所述密封空间是否泄漏。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其中所述第二波纹管的一端与外管靠近高温气冷堆的一端密封固定,第二波纹管的另一端与中管密封固定。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其中所述第一波纹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圈与外管密封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圈的外端面与外圈密封固定,第一连接圈内端面与第一波纹管的一端密封固定。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其中所述第二波纹管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圈与外管密封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圈的外端面与外圈密封固定,第二连接圈内端面与第二波纹管的一端密封固定。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其中所述内管正对第一连接圈的内端面的位置固定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一连接圈的内端面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其中所述中管正对第二连接圈的内端面的位置固定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第二连接圈的内端面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其中所述第二波纹管的直径大于第一波纹管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由于高温气冷堆安置于墙体内侧,而取样装置要从墙体外部通过管道伸入墙体内侧,来获取需要检测的装置,那么墙体和管道之间的固定及密封成为了穿墙段得技术问题。穿墙段直线距离较长,且对于穿墙隧道体的直线度、同轴度等要求较高,所以增加了隧道体的研发与制造难度;穿墙段直接与取样段相连,穿墙段的密封性要求也极高。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即高温气冷堆发电时,内管受热会发生膨胀,其径向膨胀会使其密封件之间的压力更为紧密,从而对其密封性能有利,满足核电密封要求。然而内管受热后的轴向膨胀会和固定在墙体上的热膨胀不那么明显的外管产生相对运动,为确保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既保证密封作用又能使用内管、外管之间的相对运动,故两管之间采用波纹管密封。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中高温气冷堆工作时,取出物质经过取样段之前的温度大概在700℃左右,随后经过多个冷却装置降温后也将达到100摄氏度左右。然而即使是100℃左右的温度也会让内管因受热变膨胀。但外管受到墙体热传递的作用,温度变化量较小,导致其热膨胀量较小。内管和外管会发生轴向相对位移。在内管、外管产生轴向相对位移之后利用波纹管的可伸展性来补偿轴向移动的差距,从而使墙体的内侧、外侧通过波纹管隔离密封,防止墙体内侧压力过高。若内管、外管之间不利用波纹管进行密封连接,而采用内管、外管直接焊接成一体的密封的情况下,若高温气冷堆产生泄漏,导致墙体内侧的压力过大致使墙体某个点为出现凹槽或凸起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中波纹管是带有波纹的可伸展的管材,为使其在狭小的空间内,尽可能的有更多的延展量。因此可以采用与外管长度相同的波纹管对外管和内管进行密封,从而避免因波纹管可伸长的距离过小导致的波纹管拉断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中通过第一波纹管、中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的空腔和墙体外侧的常温空气连通,大大降低了上述内管的温度,从而确保内管的密封性能不受温度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中由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较大,以内管、外管的内径之比为1:3为例,其之间的缝隙较大。若直接用波纹管与内管、外管之间固定,势必需要一个圆台形的波纹管,然而圆台形波纹管中直径较小的部位气体压强较大,容易因分压不均造成连接处的泄漏。所以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盘将内管、外管与波纹管之间密封固定,只需要使用圆柱形的波纹管即可,并不需要圆台形的波纹管即可完成高质量的密封,从而延长波纹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中由于穿墙体穿墙管道的密封,在内管和外管产生相对运动的时候由于核级墙体厚度较大,内管在穿过墙体的一段会产生一定的弯曲量。为克服弯曲量对伸长后的内管的伸长位置的影响,需要第一套筒与第一连接圈之间、第二套筒与第二连接圈之间形成滑动导轨结构,当然加入滚轮变为滚动摩擦也可。并且,在温度达到工作温度的最大值时,第一套筒与第一连接圈之间可恰好无间隙。因为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相对运动中,波纹管对其仅仅起到密封的作用,然而波纹管与内管、波纹管与中管之间形成的空间是否与外界接触,仅仅起到了对其降温或避免内部压强过大的情况,并不是本实用新型能否确保墙体内侧与墙体外侧密封的关键,所以可以有间隙,也可以恰好无间隙。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中第一连接圈与第一波纹管通过第一波纹管连接筒密封固定,第一波纹管连接筒可作为第一连接圈与第一套筒之间的滑动导向块。因为第一连接圈靠近墙体外侧,第一波纹管连接筒和第一套筒之间相互支撑,有助于消除内管因长度过长和重力造成位置偏移过大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穿墙体中第一波纹管、第二波纹管分别靠近墙体的外侧、内侧,高温气冷堆工作时,靠近墙体内侧的第二波纹管势必会温度更高,所以为保证其密封性能,尽可能将其作得更大,使其能够承受的压强、热量均更高。并且为适应更大热伸缩量的内管的一段,直径更大的第二波纹管可更好的随着内管的热伸缩而移动,避免扯坏第二波纹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穿墙体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穿墙体所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穿墙体又一变形结构所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4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高温气冷堆-0,取样段-1,穿墙段-2,墙体-21,第一套筒-211,外管-22,第一连接圈-221,第二连接圈-222,中管-23,第二套筒-233,波纹管-26,第一波纹管-261,第二波纹管-262,第一波纹管连接筒-263,第二波纹管连接筒-26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穿墙体包括外管22,其用于与墙体21固定;内管,其套装于外管22内;和轴向伸缩管,其中轴向伸缩管可以为波纹管26,当然,轴向伸缩管也可为热膨胀系数较高的管体,如氯丁橡胶管,或可伸缩能力较强的管体,如普通橡胶管。其中波纹管26其两端分别与外管22、内管20密封固定。
参见图1和图2,在工作时,即高温气冷堆0发电时,内管20受热会发生膨胀,其径向膨胀会使其密封件之间的压力更为紧密,从而对其密封性能有利,满足核电密封要求。然而内管20受热后的轴向膨胀会和固定在墙体上的热膨胀不那么明显的外管22产生相对运动,为确保内管20与外管22之间的间隙既保证密封作用又能使用内管20、外管22之间的相对运动,故两管之间采用波纹管26密封。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穿墙体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穿墙体包括内管20、外管22和波纹管26。在高温气冷堆0预留的取样出口处连通有穿墙段2,其中穿墙段2是为了将设置在墙体内的高温气冷堆0中的物质取样观察的取样装置的一个密封部分,其为防止墙体内的高温气冷堆0或连接管道产生泄漏时,对其进行封堵的二次保险装置。同时,穿墙体2还具备在高温气冷堆0发电时,预防管道受热产生轴向膨胀带来的密封性能下降的隐患。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穿墙段2包括穿墙体,穿墙体包括外管22、内管20和波纹管26。墙体21上固定有外管22。所述外管22用于使墙体21的开口的内圆周面平整,外管22的两端和墙体21的内、外表面密封固定。所述外管22内套装有内管20,内管20用于连通墙体21内的高温气冷堆0的取样口和墙体21的外侧。
所述内管20和外管22之间密封固定有波纹管26。在高温气冷堆0工作时,取出物质经过取样段1之前的温度大概在700℃左右,随后经过多个冷却装置降温后也将达到100摄氏度左右。然而即使是100℃左右的温度也会让内管20因受热变膨胀。但外管22受到墙体21热传递的作用,温度变化量较小,导致其热膨胀量较小。内管20和外管22会发生轴向相对位移。在内管20、外管22产生轴向相对位移之后利用波纹管26的可伸展性来补偿轴向移动的差距,从而使墙体21的内侧、外侧通过波纹管26隔离密封,防止墙体21内侧压力过高。若内管20、外管之间不利用波纹管26进行密封连接,而采用内管20、外管22直接焊接成一体的密封的情况下,若高温气冷堆0产生泄漏,导致墙体21内侧的压力过大致使墙体21某个点为出现凹槽或凸起的现象。
所述波纹管26的一端与外管22的一端密封固定,波纹管26的另一端与内管20的正对外管22的另一端处密封固定。波纹管26是带有波纹的可伸展的管材,为使其在狭小的空间内,尽可能的有更多的延展量。因此可以采用与外管22长度相同的波纹管26对外管22和内管20进行密封,从而避免因波纹管26可伸长的距离过小导致的波纹管拉断的现象。
当然,波纹管26与内管20、外管22的一种变形固定方式可为:
如图3、图4所示,波纹管26包括第一波纹管261和第二波纹管262,所述第一波纹管261的一端与墙体21的外表面密封固定连接,第一波纹管261的另一端与内管20正对外管22的中部的位置密封固定。第二波纹管262的一端与外管22的另一端密封固定,第二波纹管262的另一端与内管20正对外管22的中部的位置密封固定。
第一波纹管261、第二波纹管262、外管22、中管23形成的密封空间,充有氦气,所述氦气用于检测所述密封空间是否泄漏。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两个波纹管26将外管22的两端密封固定,可加强其整体的密封性能。在高温气冷堆0的核级密封要求中,其通过两个波纹管26密封,还可分隔开来热源的传递,其具体情况如下:高温气冷堆0在墙的内侧发热,第二波纹管262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波纹管261的位置温度更高,两个波纹管26拥有不同的温度,且热交换幅度不大,可以保证温度更低的第一波纹管261受热影响更小,更确保了第一波纹管261的密封性能不受温度影响。从而加强其整体的密封可靠性。况且第一波纹管261还可与墙体21外侧接触,第一波纹管261内的气体和墙体21外侧的气体连通,更加有助于降低第一波纹管261内的温度,使第一波纹管261受热影响更小,从而保证更加可靠的密封性能。
当然,波纹管26与内管20、外管22的另一种变形固定方式也可为:
如图2、图6所示,内管20外套装有中管23,所述中管23的一端与内管20靠近高温气冷堆0的一侧密封固定,中管2和内管20、外管22之间有间隙;
所述波纹管26包括第一波纹管261,所述外管22远离高温气冷堆0的一端与第一波纹管261的一端密封固定;
所述第一波纹管261的另一端与所述中管23的另一端密封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波纹管261、中管23与内管之间形成的空腔和墙体21外侧的常温空气连通,大大降低了上述内管20的温度,从而确保内管20的密封性能不受温度的影响。
第一波纹管(261)、第二波纹管(262)、外管(22)、中管(23)形成的密封空间,充有氦气,所述氦气用于检测所述密封空间是否泄漏。
并且,中管23外圆周面与第一波纹管261密封固定,中管23端部与第二波纹管261密封固定,则可利用中管23造成的温度差异和二级移动作用,使原本如图2、图4中左端的较高温度造成的较大位移量,被第一波纹管261、第二波纹管262共同分担,而不是都分担同样位移量。
例如,如图2、图4所示,内管20在靠近高温气冷堆0附近的左侧,其由于温度较高而产生10mm的热膨胀量。中管23由于套装在内管20外,中管23的温度变小较小,故位移量较小,只有4mm。在此种差异化得温度梯队中,第一波纹管261在内管20热膨胀10mm的情况下,只需补偿中管23的4mm位移即可,即第一波纹管261伸缩4mm。第二波纹管262在中管23补偿内管20的热膨胀量4mm后,第二波纹管262只需伸缩6mm即可。故本第一波纹管261、第二波纹管262共同的分担了内管20的位移量。
当然,波纹管26与内管20、外管22的再一种变形固定方式也可为:
如图2、图6所示,内管20外套装有中管23,所述中管23的一端与内管20靠近高温气冷堆0的一侧密封固定,中管23和内管20之间有间隙;
所述波纹管26包括第一波纹管261和第二波纹管262,所述外管22远离高温气冷堆0的一端与第一波纹管261的一端密封固定;
如图5所示,第一波纹管261的另一端与所述中管23的另一端密封固定。
如图6所示,第二波纹管262的一端与外管22靠近高温气冷堆0的一端密封固定,第二波纹管262的另一端与中管23密封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中管23的隔离走用,使内管20的热量不容易传递到第二波纹管262上,从而不容易让第二波纹管262的密封性能被高温影响,从而确保第二波纹管262的密封性能。并且中管23与第一波纹管261内部连通,第一波纹管261、中管23与内管之间形成的空腔又和墙体21外侧的常温空气连通,大大降低了上述空腔内的温度,从而更加降低了第二波纹管262内的温度。从而确保了第二波纹管262的密封性能。第一波纹管261因和墙体21外的常温空气接触,也不会受中管23内的热空气影响密封性能。又保证内管20的密封性能不受温度的影响。
当然,在上述变形结构中,波纹管26与内管20、外管22的密封固定方式可为:
如图2、图5所示,第一波纹管261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圈221与外管22密封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圈221的外端面与外管22密封固定,第一连接圈221内端面与第一波纹管261的一端密封固定。
如图2、图6、图7所示,第二波纹管262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圈222与外管22密封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圈222的外端面与外管22密封固定,第二连接圈222内端面与第二波纹管262的一端密封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内管20和外管22之间的间隙较大,以内管20、外管22的内径之比为1:3为例,其之间的缝隙较大。若直接用波纹管26与内管20、外管22之间固定,势必需要一个圆台形的波纹管,然而圆台形波纹管中直径较小的部位气体压强较大,容易因分压不均造成连接处的泄漏。所以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盘将内管20、外管22与波纹管26之间密封固定,只需要使用圆柱形的波纹管26即可,并不需要圆台形的波纹管即可完成高质量的密封,从而延长波纹管26的使用寿命。
当然,第一连接圈221与内管20、第二连接圈222与中管23的连接方式也可为:
如图2、图5所示,内管20外套装固定有第一套筒211,所述第一套筒211正对第一连接圈221的内端面。所述第一套筒211与第一连接圈221的内端面有间隙。其中,在温度达到工作温度的最大值时,第一套筒211与第一连接圈221之间的可以有间隙,也可恰好无间隙。
如图2、图6、图7所示,中管23外套装固定有第二套筒233,所述第一套筒211正对第二连接圈222的内端面。所述第二套筒233与第二连接圈222的内端面有间隙。其中,在温度达到工作温度的最大值时,第二套筒233与第二连接圈222之间的可以有间隙,也可恰好无间隙。
由于穿墙体2穿墙管道的密封,在内管20和外管22产生相对运动的时候由于核级墙体厚度较大,内管20在穿过墙体的一段会产生一定的弯曲量。为克服弯曲量对伸长后的内管20的伸长位置的影响,需要第一套筒211与第一连接圈221之间、第二套筒233与第二连接圈222之间形成滑动导轨结构,当然加入滚轮变为滚动摩擦也可。并且,在温度达到工作温度的最大值时,第一套筒211与第一连接圈221之间可恰好无间隙。因为内管20和外管22之间的相对运动中,波纹管26对其仅仅起到密封的作用,然而波纹管26与内管20、波纹管26与中管23之间形成的空间是否与外界接触,仅仅起到了对其降温或避免内部压强过大的情况,并不是本实用新型能否确保墙体21内侧与墙体21外侧密封的关键,所以可以有间隙,也可以恰好无间隙。
当然,第一连接圈221与第一波纹管261、第二连接圈222与第二波纹管262之间的密封固定方式还可为:
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圈221的内端面套装固定有第一波纹管连接筒263,第一连接圈221的外表面与第一波纹管连接筒263的外端面共面。第一波纹管连接筒263的内侧与第一波纹管261的一端密封固定。第一波纹管连接筒263与第一套筒211之间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圈221与第一波纹管261通过第一波纹管连接筒263密封固定,第一波纹管连接筒263可作为第一连接圈221与第一套筒211之间的滑动导向块。因为第一连接圈221靠近墙体21外侧,第一波纹管连接筒263和第一套筒211之间相互支撑,有助于消除内管20因长度过长和重力造成位置偏移过大的现象。
(可参见图6、图7,然图6、图7仅仅作为文中附图标记的参考,并不能作为结构上的示意)第二连接圈222的内端面套装固定有第二波纹管连接筒264,第二连接圈222的外表面与第二波纹管连接筒264的外端面共面。第二波纹管连接筒264的内侧与第二波纹管262的一端密封固定。第二波纹管连接筒264与第二套筒233之间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圈222与第二波纹管262通过第二波纹管连接筒264密封固定,第二波纹管连接筒264可作为第二连接圈222与第二套筒233之间的滑动导向块。因为第二连接圈222靠近墙体21内侧,第二波纹管连接筒264和第二套筒233之间相互支撑,有助于消除内管20因长度过长和重力造成位置偏移过大的现象。
当然,第二连接圈222、第二波纹管262、第二波纹管连接筒之间的固定关系还为:
如图图6、图7所示,第二连接圈222的内表面与第二波纹管连接筒264的外端面密封固定,第二波纹管连接筒264的内侧与第二波纹管262密封固定。第二连接圈222的内端面与第二套筒233之间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圈222通过第二波纹管连接筒264与第二波纹管262密封固定,方便第二波纹管262与第二连接圈222之间的固定,从而降低加工制造难度。
如图2、图4所示,第二波纹管262的直径大于第一波纹管261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波纹管261、第二波纹管262分别靠近墙体21的外侧、内侧,高温气冷堆0工作时,靠近墙体21内侧的第二波纹管262势必会温度更高,所以为保证其密封性能,尽可能将其作得更大,使其能够承受的压强、热量均更高。并且为适应更大热伸缩量的内管20的一段,直径更大的第二波纹管262可更好的随着内管20的热伸缩而移动,避免扯坏第二波纹管。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穿墙体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外管22与贯穿墙体2的通孔固定;
B、将内管20伸入外管22内,并且与高温气冷堆0预留的取样口连通;
C、将波纹管26的两端分别密封固定在外管22、内管20上。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穿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管(22),其用于与墙体(21)密封固定;
内管(20),其套装于外管(22)内,其端部与取样段(1)密封连接;和
轴向伸缩管,其两端分别与外管(22)、内管(20)密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伸缩管为波纹管(26),波纹管(26)的一端与外管(22)的一端密封固定,波纹管(26)的另一端与内管(20)的正对外管(22)的另一端处密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伸缩管为波纹管(26),波纹管(26)包括第一波纹管(261)和第二波纹管(262),所述第一波纹管(261)、第二波纹管(262)的一端分别与外管(22)的两端固定,第一波纹管(261)、第二波纹管(262)的另一端与内管(20)正对的外管(22)中部处密封固定;
优选的,第一波纹管(261)、第二波纹管(262)、外管(22)、内管(20)的中部形成的密封空间,充有氦气,所述氦气用于检测所述密封空间是否泄漏;
优选地,所述第二波纹管(262)的直径大于第一波纹管(26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0)外套装有中管(23),所述中管(23)的一端与内管(20)靠近高温气冷堆(0)的一侧密封固定,中管(23)和内管(20)之间有间隙;
所述轴向伸缩管为波纹管(26),波纹管(26)包括第一波纹管(261)和第二波纹管(262),所述外管(22)远离高温气冷堆(0)的一端与第一波纹管(261)的一端密封固定;
所述第一波纹管(261)的另一端与所述中管(23)的另一端密封固定;
优选的,第一波纹管(261)、第二波纹管(262)、外管(22)、中管(23)形成的密封空间,充有氦气,所述氦气用于检测所述密封空间是否泄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纹管(262)的一端与外管(22)靠近高温气冷堆(0)的一端密封固定,第二波纹管(262)的另一端与中管(23)密封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纹管(261)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圈(221)与外管(22)密封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圈(221)的外端面与外管(22)密封固定,第一连接圈(221)内端面与第一波纹管(261)的一端密封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纹管(262)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圈(222)与外管(22)密封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圈(222)的外端面与外管(22)密封固定,第二连接圈(222)内端面与第二波纹管(262)的一端密封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0)正对第一连接圈(221)的内端面的位置固定有第一套筒(211),所述第一套筒(211)与第一连接圈(221)的内端面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23)正对第二连接圈(222)的内端面的位置固定有第二套筒(233),所述第二套筒(233)与第二连接圈(222)的内端面有间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47401.6U CN204828971U (zh) | 2015-08-25 | 2015-08-25 | 穿墙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47401.6U CN204828971U (zh) | 2015-08-25 | 2015-08-25 | 穿墙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28971U true CN204828971U (zh) | 2015-12-02 |
Family
ID=54686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47401.6U Active CN204828971U (zh) | 2015-08-25 | 2015-08-25 | 穿墙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289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21846A (zh) * | 2015-08-25 | 2016-01-06 | 天鼎联创密封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穿墙体及其使用方法 |
-
2015
- 2015-08-25 CN CN201520647401.6U patent/CN2048289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21846A (zh) * | 2015-08-25 | 2016-01-06 | 天鼎联创密封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穿墙体及其使用方法 |
CN105221846B (zh) * | 2015-08-25 | 2017-07-25 | 天鼎联创密封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穿墙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951320C (en) | High-pressure resistant integrated leak-free rotary compensator | |
CN107887039B (zh) | 核电厂人员闸门位移补偿装置 | |
CN103672943B (zh) | 空气预热器浮管密封弹性密封套装置 | |
CN204828971U (zh) | 穿墙体 | |
CN105221846A (zh) | 穿墙体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368702U (zh) | 一种耐高温高压的油气勘探测井仪器 | |
CN106855158A (zh) | 双层套管结构及核反应堆 | |
CN105139905A (zh) | 补气系统及高温氦气直接取样装置 | |
CN105135068A (zh) | 多层穿墙体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449322U (zh) | 双层套管结构及核反应堆 | |
CN205938210U (zh) | 多层穿墙体 | |
CN107448607A (zh) | 一种井下工具试验装置的密封结构 | |
CN207213473U (zh) | 复合外置保险套管的内压式套筒补偿器 | |
CN105564809B (zh) | 一种复合管道内支撑组件 | |
WO2023207052A1 (zh) | 气冷微堆直管式主管道 | |
CN204926805U (zh) | 补气系统及高温氦气直接取样装置 | |
CN207894750U (zh) | 一种包壳管内压爆破试验装置 | |
CN207195926U (zh) | 无推力多功能旋转补偿器 | |
CN209145545U (zh) | 一种地热井口装置 | |
CN202484487U (zh) | 免维护型套筒补偿器的密封装置 | |
CN110260035A (zh) | 一种ah级截止阀密封结构 | |
CN206555585U (zh) | 核反应堆及其双层套管结构和回路管道的密封结构 | |
CN109668001A (zh) | 一种双密封注填式套筒补偿器 | |
CN205881479U (zh) | 一种核电站的安全壳冷却系统 | |
CN217155469U (zh) | 一种用于传统井口及输气管线的测温测压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