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26221U - 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 - Google Patents

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26221U
CN204826221U CN201520582437.0U CN201520582437U CN204826221U CN 204826221 U CN204826221 U CN 204826221U CN 201520582437 U CN201520582437 U CN 201520582437U CN 204826221 U CN204826221 U CN 204826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portion
infilled wall
template
main paragraph
ti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824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显民
罗锦良
周兵
杨序龙
闫加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filed Critical Sec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to CN2015205824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26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26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26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拉结筋领域,包括用于填充墙施工的柱箍筋,还包括拉结筋和模板,拉结筋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段和出柱部,主体段与出柱部的连接处折弯,主体段上设置有折弯部,折弯部设置于柱箍筋的内部并与柱箍筋连接,出柱部固定于模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安装便捷,施工简便高效;无需在模板上开洞,不损伤模板;预埋拉结筋的出柱部在模板拆除时弹出方便,定位准确,无需人工寻找;避免大量凿除砼保护层而影响钢筋砼构件外观质量;可避免植筋增加成本,克服植筋无法保证拉结筋强度的不足。

Description

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拉结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墙体拉结筋设置主要有化学植筋、模板打洞插筋和预留拉结筋法等。采用化学植筋易出现因植筋工人素质及植筋胶本身质量不达标,成品保护不当等原因质量得不到保证;模板打洞插筋法存在不易拆模,损坏模板等问题;一般的预留拉结筋法拆模后需人工定位找出预留筋再剔出,浪费人工,且对影响混凝土观感质量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旨在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包括用于填充墙施工的柱箍筋,包括拉结筋和模板,所述拉结筋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段和出柱部,所述主体段与所述出柱部的连接处折弯,所述主体段上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柱箍筋的内部并与所述柱箍筋连接,所述出柱部固定于所述模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段为U形件,所述折弯部为所述主体段的U形的其中一个侧边,所述主体段的另一个侧边与所述出柱部连接。主体段采用U形件,能够更好地设于柱箍筋的内部,并且能够很好地与柱箍筋连接,便于拆模时迅速定位并将拉结筋的折弯部带出砼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段和所述出柱部的折弯夹角为85°~95°。能够保证主体段对出柱部的定位作用,同时便于拆模时将拉结筋的折弯部带出砼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段和所述出柱部的折弯夹角为90°。90°的夹角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出柱部通过钢丝箍紧于所述模板上。出柱部设置于模板的板面上,钢丝将出柱部箍紧于模板上,能够很好地固定出柱部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出柱部通过胶带纸粘贴于所述模板上。利用胶带纸粘贴出柱部,能够更好地将出柱部固定于模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出柱部外套设有可拆卸的套管。套管能够很好地保护拉结筋的出柱部及砼结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为珍珠棉管。珍珠棉管能够更好地起到保护作用,并且材料易于取得,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所述珍珠棉管设置有沿其圆柱母线延伸的缺口和用于封闭所述缺口的胶带条。
通过胶带条封闭缺口,方便珍珠棉管套设于出柱部外,珍珠棉管沿管轴线切开包裹出柱部后,再利用胶带条封住切开的缺口即可。拆装都非常方便,施工更加简便高效。
进一步地,所述拉结筋为钢筋。拉结筋由一根完整的钢筋通过弯折而成,易于加工,便于迅速定位,施工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使用时,在预定的填充墙拉结筋位置安装预埋的拉结筋,固定模板,浇筑砼;拆模,清除拉结筋的出柱部的漏浆;砌筑时将拉结筋的主体段与出柱部伸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拆模时可将弯折的拉结筋拉出砼表面,迅速定位并将拉结筋的折弯部带出砼表面,施工简便高效;无需在模板上开洞,不损伤模板;预埋拉结筋的出柱部在模板拆除时弹出方便,定位准确,无需人工寻找;避免大量凿除砼保护层而影响钢筋砼构件外观质量;可避免植筋增加成本,克服植筋无法保证拉结筋强度的不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
拉结筋101;模板102;主体段103;出柱部104;折弯部105;钢丝106;套管107。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墙体拉结筋设置主要有化学植筋、模板打洞插筋和预留拉结筋法等。采用化学植筋易出现因植筋工人素质及植筋胶本身质量不达标,成品保护不当等原因质量得不到保证;模板打洞插筋法存在不易拆模,损坏模板等问题;一般的预留拉结筋法拆模后需人工定位找出预留筋再剔出,浪费人工,且对影响混凝土观感质量影响较大。
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求一种改善该问题的工具或方法。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设计了一种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拆模时可将弯折的拉结筋101拉出砼表面,迅速定位并将拉结筋101的折弯部105带出砼表面,施工简便高效;无需在模板102上开洞,不损伤模板102;预埋拉结筋101的出柱部104在模板102拆除时弹出方便,定位准确,无需人工寻找;避免大量凿除砼保护层而影响钢筋砼构件外观质量;可避免植筋增加成本,克服植筋无法保证拉结筋101强度的不足。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该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包括用于填充墙施工的柱箍筋,柱箍筋为现有技术的结构,图示中并未示出。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还包括拉结筋101和模板102。拉结筋101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段103和出柱部104,主体段103与出柱部104的连接处折弯,主体段103上设置有折弯部105,折弯部105设置于柱箍筋的内部并与柱箍筋连接,出柱部104固定于模板102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在使用时,在预定的填充墙拉结筋101位置安装预埋的拉结筋101,然后固定模板102,浇筑砼;拆模,清除拉结筋101的出柱部104的漏浆;砌筑时将拉结筋101的主体段103与出柱部104伸直。
本实施例提供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拆模时可将弯折的拉结筋101拉出砼表面,迅速定位并将拉结筋101的折弯部105带出砼表面,施工简便高效;无需在模板102上开洞,不损伤模板102;预埋拉结筋101的出柱部104在模板102拆除时弹出方便,定位准确,无需人工寻找;避免大量凿除砼保护层而影响钢筋砼构件外观质量;可避免植筋增加成本,克服植筋无法保证拉结筋101强度的不足。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其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请参阅图2,主体段103为U形件,折弯部105为主体段103的U形的其中一个侧边,主体段103的另一个侧边与出柱部104连接。主体段103采用U形件,能够更好地设于柱箍筋的内部,并且能够很好地与柱箍筋连接,便于拆模时迅速定位并将拉结筋101的折弯部105带出砼表面。
当然主体段103的形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仅是优选为U形。
作为优选,主体段103和出柱部104的折弯夹角为85°~95°。当然其夹角还可以是其他角度值,本实施例优选为85°~95°。主体段103和出柱部104的折弯夹角采用85°~95°,既能够保证主体段103对出柱部104的定位作用,同时便于拆模时将拉结筋101的折弯部105带出砼表面。
作为更优选,请参阅图2,主体段103和出柱部104的折弯夹角为90°。夹角为90°的效果更好。出柱部104设置于模板102的板面上,主体段103的部分与模板102的板面垂直。
请参阅图2,出柱部104通过钢丝106箍紧于模板102上。钢丝106可以采用一匝或者多匝。本实施例中,为了固定效果更好,采用了三匝钢丝106。出柱部104设置于模板102的板面上,钢丝106将出柱部104箍紧于模板102上,能够很好地固定出柱部104的位置。
出柱部104通过胶带纸粘贴于模板102上。利用胶带纸粘贴出柱部104,能够更好地将出柱部104固定于模板102上。
应当理解,出柱部104通过钢丝106箍紧于模板102,钢丝106固定住了出柱部104的位置,而出柱部104通过胶带纸粘贴于模板102上,胶带纸进一步固定住出柱部104,防止出柱部104的偏移,使固定更加稳固,并且方便拆卸。
请参阅图2,出柱部104外套设有可拆卸的套管107。套管107能够很好地保护拉结筋101的出柱部104及砼结构表面
作为优选,本实施中,套管107为珍珠棉管。珍珠棉管能够更好地起到保护作用,并且材料易于取得,成本较低。当然,套管107还可以为其他材料制成,只要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即可。
珍珠棉管设置有沿其圆柱母线延伸的缺口和用于封闭缺口的胶带条。
通过胶带条封闭缺口,方便珍珠棉管套设于出柱部104外,珍珠棉管沿管轴线切开包裹出柱部104后,再利用胶带条封住切开的缺口即可。拆装都非常方便,施工更加简便高效。
拉结筋101为钢筋。拉结筋101由一根完整的钢筋通过弯折而成,易于加工,便于迅速定位,施工更加简便。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的埋设拆模施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拉结筋101按墙体设计要求下料制作,折弯部105置于柱箍筋的内部并与柱箍筋连接,出柱部104套裹上珍珠棉管,用胶带封好口后,向上折弯90°。
b.依据墙体位置用铁丝,把拉结筋101的出柱部104固定在模板102上。
c.用胶带把拉结筋101的出柱部104粘贴在模板102上。
d.固定模板102,浇筑砼。
e.拆模,撕开胶带,拔除珍珠棉管,清除出柱部104的漏浆。
f.砌筑时将拉结筋101的主体段103和出柱部104的90°弯伸直。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拆模时可将弯折的拉结筋101拉出砼表面,迅速定位并将拉结筋101的折弯部105带出砼表面,施工简便高效;无需在模板102上开洞,不损伤模板102;预埋拉结筋101的出柱部104在模板102拆除时弹出方便,定位准确,无需人工寻找;避免大量凿除砼保护层而影响钢筋砼构件外观质量;可避免植筋增加成本,克服植筋无法保证拉结筋101强度的不足。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包括用于填充墙施工的柱箍筋,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结筋和模板,所述拉结筋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段和出柱部,所述主体段与所述出柱部的连接处折弯,所述主体段上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柱箍筋的内部并与所述柱箍筋连接,所述出柱部固定于所述模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段为U形件,所述折弯部为所述主体段的U形的其中一个侧边,所述主体段的另一个侧边与所述出柱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段和所述出柱部的折弯夹角为85°~9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段和所述出柱部的折弯夹角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柱部通过钢丝箍紧于所述模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柱部通过胶带纸粘贴于所述模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柱部外套设有可拆卸的套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珍珠棉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棉管设置有沿其圆柱母线延伸的缺口和用于封闭所述缺口的胶带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结筋为钢筋。
CN201520582437.0U 2015-08-05 2015-08-05 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 Active CN204826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2437.0U CN204826221U (zh) 2015-08-05 2015-08-05 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2437.0U CN204826221U (zh) 2015-08-05 2015-08-05 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26221U true CN204826221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83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82437.0U Active CN204826221U (zh) 2015-08-05 2015-08-05 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2622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1133A (zh) * 2016-07-07 2016-11-16 广西桂林地建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预留墙柱拉结筋的施工工法
CN108661188A (zh) * 2018-06-20 2018-10-16 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墙体拉结筋预埋组件及施工方法
CN109057044A (zh) * 2018-08-22 2018-12-21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砌体拉墙筋提前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1133A (zh) * 2016-07-07 2016-11-16 广西桂林地建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预留墙柱拉结筋的施工工法
CN108661188A (zh) * 2018-06-20 2018-10-16 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墙体拉结筋预埋组件及施工方法
CN109057044A (zh) * 2018-08-22 2018-12-21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砌体拉墙筋提前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26221U (zh) 填充墙拉结筋的预埋构件
CN103485537A (zh) 超高层水平二次结构预埋钢筋施工方法及其结构
CN204983646U (zh) 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模板拼装装置
CN204215070U (zh) 变电站内opgw光缆引下光缆防冰冻结构
CN206418526U (zh) 分区施工的施工缝结构
CN206471765U (zh) 一种钢管杆电缆上杆结构
CN204826642U (zh) 充气式预留洞模板
CN204001723U (zh) 一种剪力墙预留洞口可拆卸组合钢模具
CN204992465U (zh) 一种电气施工主体预埋配管的预埋结构
CN208749045U (zh) 一种墙面线盒修护盖
CN206256626U (zh) 一种墙体拉结筋预埋套管
CN105649107A (zh) 加筋土波纹钢板挡土墙结构
CN209339647U (zh) 一种快速浇筑零星混凝土的施工装置
CN204876773U (zh) 一种线杆施工用法兰装置
CN203962574U (zh) 防护网卡扣
CN208347311U (zh) 用于防水槽定型的简易模具及带有该模具的锚杆端头结构
CN208267374U (zh) 一种可拆卸穿楼板管道预留模具
CN207048462U (zh) 一种可调高度的注水围挡
CN108350687A (zh) 贮存槽及其施工方法
CN107663845A (zh) 一次成型环保渠道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08323726U (zh) 方涵成型模具
CN109457997A (zh) 一种快速浇筑零星混凝土的施工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06432650U (zh) 方形接地暗盒
CN206099264U (zh) 一种电缆沟搭接盖板及其专用开启工具
CN208674805U (zh) 一种电气线盒直埋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