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9354U - 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9354U
CN204809354U CN201520532376.7U CN201520532376U CN204809354U CN 204809354 U CN204809354 U CN 204809354U CN 201520532376 U CN201520532376 U CN 201520532376U CN 204809354 U CN204809354 U CN 204809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switch
battery
wire
switch
manage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323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正广
张长虹
何青林
娄飞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XINNE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XINNE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XINNE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XINNE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323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09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9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935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包括动力电池包装置及动力电池包管理系统,动力电池包装置包括电池箱体、储液散热装置、抽水泵和车载低压电源,所述电池箱体内部设有电池组和散热装置,动力电池包管理系统包括设在电池箱体内部的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充电设备内设有通讯模块,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通讯模块分别与电池管理系统相连,电池管理系统与整车控制器相连;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操控性强、能够有效可靠的保证电池包的安全的使用环境进而提高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扩大适用范围,保证续航里程的优点。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包热平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电动车辆中使用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无论是磷酸铁锂、锰酸锂还是三元锂电池在高温情况下的安全性能都不好,而在低温时充电不仅效率低而且会影响电池寿命,反之在高温充电也会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有效的、可靠的保证电池包的安全的使用环境进而提高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扩大适用范围,保证续航里程的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动力电池包装置及动力电池包管理系统,a、动力电池包装置包括电池箱体、储液散热装置、抽水泵和车载低压电源,所述电池箱体内部设有电池组和散热装置,所述电池箱体的外壳上设有进液口快换密封接头和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所述的进液口快换密封接头和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分别与散热装置的进液口密封接头和出液口密封接头相连,所述储液散热装置出液口通过抽水泵与进液口快换密封接头相连,所述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与储液散热装置进液口相连;所述抽水泵的电源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继电器开关的第一开关触点和第二继电器开关的第一开关触点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开关的第二开关触点与车载低压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的第二开关触点与充电设备的低压电源相连接;所述储液散热装置包括基体,和设在基体顶部的储液散热壳体和散热风机,所述储液散热壳体外表面设有一体结构的散热片,所述储液散热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液口,其另一侧设有出液口;所述散热风机的电源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三继电器开关的第一开关触点和第四继电器开关的第一开关触点相连,第三继电器开关的第二开关触点与车载低压电源相连,所述第四继电器开关的第二开关触点与充电设备的低压电源相连接;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壳体,设在散热器壳体内部的若干个冷却通道和若干个加热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与加热通道由上至下依次交错排列;相邻的两个冷却通道之间通过冷却水路管道相连,顶部冷却通道的一端设有冷却通道水路入口,底部冷却通道的一端设有冷却通道水路出口,所述冷却通道水路入口与进液口密封接头相连,冷却通道水路出口与出液口密封接头相连;所述加热通道内设置有加热通道电热丝,相邻的两个加热通道之间的加热通道电热丝通过连接加热丝相连,顶部加热通道的加热通道电热丝通过导线与保险和第五继电器开关的第一开关触点相连,第五继电器开关的第二开关触点与充电设备高压电源正极相连,充电设备高压电源负极通过导线与自恢复式温度保险和底部加热通道内的加热通道电热丝相连;
b、动力电池包管理系统包括设在电池箱体内部的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充电设各内设有通讯模块,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通讯模块分别与电池管理系统相连,电池管理系统与整车控制器相连,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线圈触点和第三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线圈触点相连,第一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线圈触点和第三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线圈触点分别通过导线与车载低压电源相连接;电池管理系统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二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线圈触点、第四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线圈触点和第五继电器开关的第一线圈触点相连,第二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线圈触点、第四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线圈触点和第五继电器开关的第二线圈触点分别通过导线与充电设备的低压电源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储液散热壳体的顶部设有补液口。
优选地,所述自恢复式温度保险设置在电池箱体内部的电池组上,所述保险安装在电池箱体内部。
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储液散热装置出液口与抽水泵之间安装有第一常闭电磁阀门,所述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和储液散热装置进液口之间安装有第二常闭电磁阀门,第一常闭电磁阀门的第一线圈触点通过导线分别与整车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相连,第一常闭电磁阀门的第二线圈触点通过导线分别与充电设备的低压电源和车载低压电源相连;第二常闭电磁阀门的第一线圈触点通过导线分别与整车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相连,第二常闭电磁阀门的第二线圈触点通过导线分别与充电设备的低压电源和车载低压电源相连。
优选地,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报警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储液散热装置和散热装置可有效保证动力电池包内及时散热,通过设置加热通道电热丝能够使温度过低的动力电池包及时升温,能够达到在充电状态和运行状态中及时对动力电池包热平衡进行调节和管理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操控性强、能够有效可靠的保证电池包的安全的使用环境进而提高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扩大适用范围,保证续航里程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液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动力电池包装置及动力电池包管理系统,a、动力电池包装置包括电池箱体1、储液散热装置2、抽水泵3和车载低压电源4,所述电池箱体1内部设有电池组5和散热装置6,所述电池箱体1的外壳上设有进液口快换密封接头7和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8,所述的进液口快换密封接头7和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8分别与散热装置6的进液口密封接头29和出液口密封接头33相连,所述储液散热装置2出液口通过抽水泵3与进液口快换密封接头7相连,所述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8与储液散热装置2进液口相连;所述抽水泵3的电源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继电器开关10的第一开关触点和第二继电器开关11的第一开关触点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开关10的第二开关触点与车载低压电源4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11的第二开关触点与充电设备9的低压电源相连接;所述储液散热装置2包括基体24,和设在基体24顶部的储液散热壳体25和散热风机14,所述储液散热壳体25外表面设有一体结构的散热片15,所述储液散热壳体25的一侧设有进液口,其另一侧设有出液口;所述散热风机14的电源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三继电器开关16的第一开关触点和第四继电器开关17的第一开关触点相连,第三继电器开关16的第二开关触点与车载低压电源4相连,所述第四继电器开关17的第二开关触点与充电设备9的低压电源相连接;
所述散热装置6包括散热器壳体27,设在散热器壳体27内部的若干个冷却通道18和若干个加热通道19,所述冷却通道18与加热通道19由上至下依次交错排列;相邻的两个冷却通道18之间通过冷却水路管道20相连,顶部冷却通道18的一端设有冷却通道水路入口21,底部冷却通道18的一端设有冷却通道水路出口22,所述冷却通道水路入口21与进液口密封接头29相连,冷却通道水路出口22与出液口密封接头33相连;所述加热通道19内设置有加热通道电热丝26,相邻的两个加热通道19之间的加热通道电热丝26通过连接加热丝23相连,顶部加热通道19的加热通道电热丝26通过导线与保险36和第五继电器开关32的第一开关触点相连,第五继电器开关32的第二开关触点与充电设备9高压电源正极相连,充电设备9高压电源负极通过导线与自恢复式温度保险34和底部加热通道19内的加热通道电热丝26相连;
b、动力电池包管理系统包括设在电池箱体1内部的湿度传感器30和温度传感器31,充电设备9内设有通讯模块35,所述湿度传感器30、温度传感器31和通讯模块35分别与电池管理系统12相连,电池管理系统12与整车控制器13相连,所述整车控制器13分别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继电器开关10的第一线圈触点和第三继电器开关16的第一线圈触点相连,第一继电器开关10的第二线圈触点和第三继电器开关16的第二线圈触点分别通过导线与车载低压电源4相连接;电池管理系统12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二继电器开关11的第一线圈触点、第四继电器开关17的第一线圈触点和第五继电器开关32的第一线圈触点相连,第二继电器开关11的第二线圈触点、第四继电器开关17的第二线圈触点和第五继电器开关32的第二线圈触点分别通过导线与充电设备9的低压电源相连接。所述储液散热壳体25的顶部设有补液口28;用于添加发动机用冷却液或绝缘冷却油。所述自恢复式温度保险34设置在电池箱体1内部的电池组5上,所述保险36安装在电池箱体1内部。自恢复式温度保险34和保险36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防止加热时电流过大、短路的状况;目的之二是为了防止动力电池温度过高。所述散热装置6为两个。其散热装置6的个数根据动力电池包的体积及加热和散热的要求而定,当加热和散热要求速度快时可多设置散热装置6,当动力电池包的体积小或加热和散热的要求不高时可适当少设置散热装置6;所述的散热装置6为多个时可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与进液口快换密封接头7和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8相连;为了在散热过程中防止冷却液或绝缘冷却油过多进入动力电池包的内部,因此本实用新型加装了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和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所述储液散热装置2出液口与抽水泵3之间安装有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所述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8和储液散热装置2进液口之间安装有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的第一线圈触点通过导线分别与整车控制器13和电池管理系统12相连,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的第二线圈触点通过导线分别与充电设备9的低压电源和车载低压电源4相连;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的第一线圈触点通过导线分别与整车控制器13和电池管理系统12相连,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的第二线圈触点通过导线分别与充电设备9的低压电源和车载低压电源4相连。为了达到动力电池包的内部进入发动机用冷却液或绝缘冷却油能够及时了解动力电池包的内部情况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安装了报警器39,所述整车控制器13与报警器39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的管理方法包括正常管理方法和非正常管理方法;
一、正常管理方法包括车辆充电加热方法、车辆运行散热方法及车辆充电散热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当电动车辆充电且室外气温过低时,温度传感器31检测电池箱体1内部的温度,当电池箱体1内部的温度不高于5℃时,采用车辆充电加热方法:
步骤一:温度传感器31将检测到的电池箱体1内部的温度数据反馈至电池管理系统12;
步骤二:步骤一中所述反馈至电池管理系统12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并查看充电设备9的通讯模块35没有故障信号反馈至电池管理系统12内,此时充电设备9运行正常;
步骤三:当步骤二中所述充电设备9运行正常时,电池管理系统12通过控制第五继电器开关32内的线圈使第五继电器开关32的开关闭合;
步骤四:使步骤三中所述第五继电器开关32的开关闭合后,电池管理系统12通过通讯方式告知通讯模块35,使充电设备9对加热通道电热丝26进行通电加热,使加热通道电热丝26对散热装置6进行加热;
步骤五:当步骤四中所述散热装置6进行加热时,电池箱体1内的温度上升,温度传感器31对电池箱体1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电池箱体1内的温度升至10℃时,温度传感器31将检测到的电池箱体1温度数据反馈至电池管理系统12;
步骤六:步骤五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2接收温度数据后,通过通讯方式告知通讯模块35,并使充电设备9停止高压输出;然后通过控制第五继电器开关32内的线圈使第五继电器开关32的开关断开,停止对散热装置6进行加热,即可;
步骤七:温度传感器31对电池箱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温度不高于5℃时采用上述步骤一至步骤六的方法进行加热;
b、当电动车辆长时间运行时,温度传感器31检测电池箱体1内部的温度,当电池箱体1内部的温度不小于40℃时,采用车辆运行散热方法:
步骤一:温度传感器31将检测到的电池箱体1内部的温度数据反馈至电池管理系统12;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所述反馈至电池管理系统12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后反馈至整车控制器13,整车控制器13通过控制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的线圈和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的线圈使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和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打开,然后整车控制器13通过控制第一继电器开关10的线圈使第一继电器开关10的开关闭合;
步骤三:使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一继电器开关10的开关闭合后,抽水泵3开始工作,使储存在储液散热壳体13内的冷却液通过储液散热装置2出液口、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抽水泵3、进液口快换密封接头7和进液口密封接头29进入散热装置6的冷却通道18内,散热装置6内的冷却液通过出液口密封接头33、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8、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和储液散热装置2进液口进入储液散热装置2的储液散热壳体13内,对电池箱体1进行循环冷却;
步骤四:当步骤二中所述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和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打开且第一继电器开关10的开关闭合时,整车控制器13控制第三继电器开关16的线圈,使第三继电器开关16的开关闭合;
步骤五:当上述步骤四中所述第三继电器开关16的开关闭合后,散热风机14开始工作,对储液散热壳体13进行散热;
步骤六:当步骤三中所述对电池箱体1进行循环冷却至不大于35℃时,温度传感器31将检测到的电池箱体1内部的温度数据反馈至电池管理系统12,电池管理系统12反馈至整车控制器13,整车控制器13控制第一继电器开关10开关断开,然后控制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和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关闭同时整车控制器13控制第三继电器开关16开关断开,即可;
步骤七:温度传感器31对电池箱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温度不小于40℃时采用上述步骤一至步骤六的方法进行散热;
c、当电动车辆长时间充电或室外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31检测电池箱体1内部的温度,当电池箱体1内部的温度不小于40℃时,采用车辆充电散热方法:
步骤一:温度传感器31将检测到的电池箱体1内部的温度数据反馈至电池管理系统12;
步骤二:步骤一中所述反馈至电池管理系统12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并查看充电设备9的通讯模块35没有故障信号反馈至电池管理系统12内,此时充电设备9运行正常;
步骤三:当步骤二中所述充电设备9运行正常时,电池管理系统12通过控制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的线圈和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的线圈使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和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打开,然后通过控制第二继电器开关11的线圈使第二继电器开关11的开关闭合;抽水泵3开始工作,使储存在储液散热壳体13内的冷却液通过储液散热装置2出液口、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抽水泵3、进液口快换密封接头7和进液口密封接头29进入散热装置6的冷却通道18内,散热装置6内的冷却液通过出液口密封接头33、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8、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和储液散热装置2进液口进入储液散热装置2的储液散热壳体13内,对电池箱体1进行循环冷却;
步骤四:当步骤二中所述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和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打开且第二继电器开关11的开关闭合时,电池管理系统12通过控制第四继电器开关17的线圈,使第四继电器开关17的开关闭合;
步骤五:当上述步骤四中所述第四继电器开关17的开关闭合后,散热风机14开始工作,对储液散热壳体13进行散热;
步骤六:当步骤三中所述对电池箱体1进行循环冷却至不大于35℃时,温度传感器31将检测到的电池箱体1温度数据反馈至电池管理系统12,电池管理系统12控制第二继电器开关11开关断开,然后控制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和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关闭,在上述第二继电器开关11开关断开的同时电池管理系统12控制第四继电器开关17开关断开,即可;
步骤七:温度传感器31对电池箱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温度不小于40℃时采用上述步骤一至步骤六的方法进行散热;
二、非正常管理方法包括加热非正常管理方法和散热非正常管理方法,
a、加热非正常管理方法:当采用正常管理方法中的加热方法对电池箱体1内部进行加热时,当加热电流过大、短路时保险36断开,或者电池箱体1内的电池表面温度达到60℃时自恢复式温度保险34断开,或者散热装置6温度过高时停止对电池箱体1内部进行加热;
b、散热非正常管理方法:当使用车辆运行散热方法或车辆充电散热方法对电池箱体1内部进行散热冷却时,湿度传感器30对电池箱体1内部进行实时监测,当电池箱体1内部进入冷却液时,湿度传感器30将电池箱体1内部的湿度数据传送给电池管理系统12,电池管理系统12对湿度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后通过整车控制器13来控制报警器39进行报警,同时整车控制器13或电池管理系统12控制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和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闭合及第一继电器开关10、第二继电器开关11、第三继电器开关16和第四继电器开关17的开关断开,断开冷却回路。
所述冷却液为发动机用冷却液或绝缘冷却油之一。
散热非正常管理方法中描述的断开冷却回路是指储液散热装置2出液口、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抽水泵3、进液口快换密封接头7和进液口密封接头29进入散热装置6的冷却通道18内,散热装置6内的冷却液通过出液口密封接头33、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8、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和储液散热装置2进液口所构成的回路。
当车辆停车时发生发动机用冷却液或绝缘冷却油泄露,由于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和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是闭合的,冷却回路关闭,可避免更多冷却液渗漏到电池箱体内,从而避免短路发生,当车辆启动时报警器39进行报警。当车辆运行或车辆充电时,此时未达到散热装置启动条件时,此时发生发动机用冷却液或绝缘冷却油泄露,由于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和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是闭合的,冷却回路关闭,也避免更多冷却液渗漏到电池箱体内,从而避免短路发生,同时报警器39进行报警。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部”、“外表面”、“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6)

1.一种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包括动力电池包装置及动力电池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a、动力电池包装置包括电池箱体(1)、储液散热装置(2)、抽水泵(3)和车载低压电源(4),所述电池箱体(1)内部设有电池组(5)和散热装置(6),所述电池箱体(1)的外壳上设有进液口快换密封接头(7)和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8),所述的进液口快换密封接头(7)和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8)分别与散热装置(6)的进液口密封接头(29)和出液口密封接头(33)相连,所述储液散热装置(2)出液口通过抽水泵(3)与进液口快换密封接头(7)相连,所述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8)与储液散热装置(2)进液口相连;所述抽水泵(3)的电源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继电器开关(10)的第一开关触点和第二继电器开关(11)的第一开关触点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开关(10)的第二开关触点与车载低压电源(4)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开关(11)的第二开关触点与充电设备(9)的低压电源相连接;所述储液散热装置(2)包括基体(24),和设在基体(24)顶部的储液散热壳体(25)和散热风机(14),所述储液散热壳体(25)外表面设有一体结构的散热片(15),所述储液散热壳体(25)的一侧设有进液口,其另一侧设有出液口;所述散热风机(14)的电源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三继电器开关(16)的第一开关触点和第四继电器开关(17)的第一开关触点相连,第三继电器开关(16)的第二开关触点与车载低压电源(4)相连,所述第四继电器开关(17)的第二开关触点与充电设备(9)的低压电源相连接;
所述散热装置(6)包括散热器壳体(27),设在散热器壳体(27)内部的若干个冷却通道(18)和若干个加热通道(19),所述冷却通道(18)与加热通道(19)由上至下依次交错排列;相邻的两个冷却通道(18)之间通过冷却水路管道(20)相连,顶部冷却通道(18)的一端设有冷却通道水路入口(21),底部冷却通道(18)的一端设有冷却通道水路出口(22),所述冷却通道水路入口(21)与进液口密封接头(29)相连,冷却通道水路出口(22)与出液口密封接头(33)相连;所述加热通道(19)内设置有加热通道电热丝(26),相邻的两个加热通道(19)之间的加热通道电热丝(26)通过连接加热丝(23)相连,顶部加热通道(19)的加热通道电热丝(26)通过导线与保险(36)和第五继电器开关(32)的第一开关触点相连,第五继电器开关(32)的第二开关触点与充电设备(9)高压电源正极相连,充电设备(9)高压电源负极通过导线与自恢复式温度保险(34)和底部加热通道(19)内的加热通道电热丝(26)相连;
b、动力电池包管理系统包括设在电池箱体(1)内部的湿度传感器(30)和温度传感器(31),充电设备(9)内设有通讯模块(35),所述湿度传感器(30)、温度传感器(31)和通讯模块(35)分别与电池管理系统(12)相连,电池管理系统(12)与整车控制器(13)相连,所述整车控制器(13)分别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继电器开关(10)的第一线圈触点和第三继电器开关(16)的第一线圈触点相连,第一继电器开关(10)的第二线圈触点和第三继电器开关(16)的第二线圈触点分别通过导线与车载低压电源(4)相连接;电池管理系统(12)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二继电器开关(11)的第一线圈触点、第四继电器开关(17)的第一线圈触点和第五继电器开关(32)的第一线圈触点相连,第二继电器开关(11)的第二线圈触点、第四继电器开关(17)的第二线圈触点和第五继电器开关(32)的第二线圈触点分别通过导线与充电设备(9)的低压电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散热壳体(25)的顶部设有补液口(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恢复式温度保险(34)设置在电池箱体(1)内部的电池组(5)上,所述保险(36)安装在电池箱体(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6)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散热装置(2)出液口与抽水泵(3)之间安装有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所述出液口快换密封接头(8)和储液散热装置(2)进液口之间安装有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的第一线圈触点通过导线分别与整车控制器(13)和电池管理系统(12)相连,第一常闭电磁阀门(37)的第二线圈触点通过导线分别与充电设备(9)的低压电源和车载低压电源(4)相连;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的第一线圈触点通过导线分别与整车控制器(13)和电池管理系统(12)相连,第二常闭电磁阀门(38)的第二线圈触点通过导线分别与充电设备(9)的低压电源和车载低压电源(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13)与报警器(39)相连。
CN201520532376.7U 2015-07-17 2015-07-17 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09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32376.7U CN204809354U (zh) 2015-07-17 2015-07-17 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32376.7U CN204809354U (zh) 2015-07-17 2015-07-17 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9354U true CN204809354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94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32376.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09354U (zh) 2015-07-17 2015-07-17 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093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0959A (zh) * 2015-07-17 2015-11-18 新乡市新能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CN109188286A (zh) * 2018-08-06 2019-01-11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系统温差影响因素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0959A (zh) * 2015-07-17 2015-11-18 新乡市新能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CN105070959B (zh) * 2015-07-17 2017-09-26 新乡市新能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CN109188286A (zh) * 2018-08-06 2019-01-11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系统温差影响因素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0959A (zh) 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CN106025428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循环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749609B (zh) 一种lng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3373199B (zh) 用排气为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加热和充电的系统和方法
CN102324591A (zh) 恒温控制电池组
CN109004293B (zh) 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热管理模块大小循环控制方法
CN110492026A (zh) 锂离子电池模组热平衡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5633501A (zh) 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组液流热管理装置、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558619U (zh) 一种电池包的温度管理系统
CN106329028A (zh) 车辆电池控温装置和车辆电池控温方法
CN109638386A (zh) 一种汽车和供暖与动力电池加热系统及方法
CN107221730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模组
CN204809354U (zh) 动力电池包热平衡管理装置
CN210379345U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液冷系统
CN205790275U (zh) 一种电池散热系统
CN11031119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4409794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温度管理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2790191A (zh) 电池外部环境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5932187A (zh) 一种可快速充电的电动汽车电池系统
CA3182862A1 (en) Hot char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20630682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散热与加热系统
CN20629349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双温控电池系统
CN106602172A (zh) 一种动力电池恒温系统
CN109273782B (zh) 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CN203674344U (zh) 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加热和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