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0154U - 极片激光切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极片激光切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0154U
CN204800154U CN201520406230.8U CN201520406230U CN204800154U CN 204800154 U CN204800154 U CN 204800154U CN 201520406230 U CN201520406230 U CN 201520406230U CN 204800154 U CN204800154 U CN 2048001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train wheel
negative pressure
wheel bridge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062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桦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062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001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01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01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其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夹板组件以及激光源。夹板组件包括上夹板以及下夹板。上夹板具有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多个上夹板侧气孔以及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下夹板处于上夹板的下方,与上夹板间隔开以与上夹板一起形成供极片通过的极片通道,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覆盖在集流体的上下两个表面上的活性物质层,集流体在一侧形成有上下表面均未覆盖活性物质层的极耳形成用部分,且下夹板具有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多个下夹板侧气孔以及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通过极片通道的极片在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和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处露出极耳形成用部分。激光源用于朝向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的位置连续发射激光。

Description

极片激光切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极片激光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生产中有些工序的产能却受到限制。其中,电池极片的切割效率受到机械设备性能的极大限制,模切的效率目前只能达到0.6s/pcs,激光静止切割的效率目前只有0.8s/pcs,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极片切割的效率。
为此,业内部分公司重点研究并推行激光飞行切割技术,即传送带连续送料,激光不间断切割。目前已知的飞行切割设备走带速度已经达到200mm/s,对于CE电池极片而言,切割效率相当于0.4s/pcs,产能得到提高,制造成本也能大幅降低。
但是,激光静止切割速度可达600mm/s及以上,而飞行切割速度却只能达到200mm/s,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连续送料过程中,极片发生振动,产生离焦量,致使激光切割效率降低。
为解决极片振动难题,进一步提高激光切割效率,于2012年8月22日公布的中国专利文献CN102642087A公开了一种激光切割除尘装置,其装置中的负压垫板主要作用为吸附极片,控制极片振动的同时,也去除极片切割时下方的粉尘。在该激光切割除尘装置中,在极片下面添加负压垫板,在走带过程中将极片吸附在平板表面,并在激光扫描路径上预留凹槽,可达到较好的限制极片振动的作用。
但是,该专利文献的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由于加工模式为连续送料,将极片吸附在垫板表面会引起极片表面摩擦,对极片造成伤害,产生划痕,影响电池性能,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电池使用安全。
第二,垫板很快被污染,需要频繁更换和清洗,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其能控制连续通过的极片的振动量,进而能有效控制激光切割时激光的离焦量,提高激光切割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其能完全避免极片因接触摩擦导致损伤、进而确保了极片在形成二次电池时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其能完全避免相关部件因接触摩擦导致的磨损和污染,进而无需频繁更换和清洗相关部件,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其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夹板组件以及激光源。
夹板组件包括上夹板以及下夹板。
上夹板具有: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封闭地形成于上夹板的内部且与外部的压缩气体源连通;多个上夹板侧气孔,形成于上夹板的内部,与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连通,并从上夹板的下表面开口;以及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位于上夹板的一个角部处。
下夹板处于上夹板的下方,支撑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与上夹板间隔开以与上夹板一起形成供极片通过的极片通道,极片包括集流体和覆盖在集流体的上下两个表面上的活性物质层,集流体在一侧形成有上下表面均未覆盖活性物质层的极耳形成用部分,且下夹板具有: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封闭地形成于下夹板的内部且与外部的压缩气体源连通;多个下夹板侧气孔,形成于下夹板的内部,与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连通,并从下夹板的上表面开口;以及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位于下夹板的一个角部处且与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在位置上对应,并使通过极片通道的极片在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和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处露出集流体的极耳形成用部分。
激光源用于朝向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的位置连续发射激光。
其中,
极片连续通过极片通道;
外部的压缩气体源向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由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和所述多个上夹板侧气孔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的极片向下喷射压缩空气;
外部的压缩气体源向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由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和所述多个下夹板侧气孔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的极片向上喷射压缩空气;
所述多个上夹板侧气孔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的极片向下喷射的压缩空气和所述多个下夹板侧气孔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的极片向上喷射的压缩空气使得连续通过极片通道的极片悬浮在极片通道内;
连续通过极片通道的极片使得集流体的极耳形成用部分在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和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处露出,激光源朝向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的位置连续发射激光以对连续通过极片通道的集流体的极耳形成用部分进行激光切割,以形成极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中,通过所述多个上夹板侧气孔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的极片向下喷射的压缩空气和所述多个下夹板侧气孔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的极片向上喷射的压缩空气使得连续通过极片通道的极片悬浮在极片通道内,由于极片在连续通过极片通道时上下受力,从而能够控制极片连续通极片通道时的振动量,进而能有效控制激光切割时激光的离焦量,从而提高了激光切割的效率;由于连续通过极片通道的极片悬浮在极片通道内,所以能完全避免极片因接触摩擦导致损伤、进而确保了极片在形成二次电池时的性能;由于连续通过极片通道的极片悬浮在极片通道内,所以完全避免上夹板以及下夹板因接触摩擦导致的磨损和污染,进而无需频繁更换和清洗上夹板以及下夹板,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的组装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简化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极片在未激光切割之前的立体图;
图7是极片进行激光切割之后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的夹板组件的上夹板的俯视立体图,其中以虚线示出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的夹板组件的上夹板的仰视立体图,其中以虚线示出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的夹板组件的下夹板的俯视立体图,其中以虚线示出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的夹板组件的后视图;
图12是图5的负压吸尘机构的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左支撑板6负压吸尘机构
2右支撑板61上负压吸框体
3夹板组件62下负压吸框体
31上夹板63上双层板
311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64下双层板
312上夹板侧气孔65连接件
313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7支架组件
314下表面71前连接杆
32下夹板72后连接杆
321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73左板
322下夹板侧气孔74右板
323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8极片
324上表面81集流体
4前传送辊811极耳形成用部分
5后传送辊82活性物质层
T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
参照图1至图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包括左支撑板1、右支撑板2、夹板组件3以及激光源(未示出)。
夹板组件3包括上夹板31以及下夹板32。
上夹板31具有: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11,封闭地形成于上夹板31的内部且与外部的压缩气体源(未示出)连通;多个上夹板侧气孔312,形成于上夹板31的内部,与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11连通,并从上夹板31的下表面314开口;以及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位于上夹板31的一个角部处。
下夹板32处于上夹板31的下方,支撑在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上,与上夹板31间隔开以与上夹板31一起形成供极片8通过的极片通道C,极片8包括集流体81和覆盖在集流体81的上下两个表面上的活性物质层82,集流体81在一侧形成有上下表面均未覆盖活性物质层82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且下夹板32具有: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21,封闭地形成于下夹板32的内部且与外部的压缩气体源(未示出)连通;多个下夹板侧气孔322,形成于下夹板32的内部,与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21连通,并从下夹板32的上表面324开口;以及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23,位于下夹板32的一个角部处且与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在位置上对应,并使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在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和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23处露出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
激光源用于朝向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的位置连续发射激光。
其中,
极片8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
外部的压缩气体源向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11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由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11和所述多个上夹板侧气孔312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向下喷射压缩空气;
外部的压缩气体源向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21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由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21和所述多个下夹板侧气孔322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向上喷射压缩空气;
所述多个上夹板侧气孔312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向下喷射的压缩空气和所述多个下夹板侧气孔322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向上喷射的压缩空气使得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悬浮在极片通道C内;
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使得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在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和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23处露出,激光源朝向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的位置连续发射激光以对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进行激光切割,以形成极耳T。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中,通过所述多个上夹板侧气孔312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向下喷射的压缩空气和所述多个下夹板侧气孔322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向上喷射的压缩空气使得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悬浮在极片通道C内,由于极片8在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时上下受力,从而能够控制极片8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时的振动量,进而能有效控制激光切割时激光的离焦量,从而提高了激光切割的效率;由于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悬浮在极片通道C内,所以能完全避免极片8因接触摩擦导致损伤、进而确保了极片在形成二次电池时的性能;由于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悬浮在极片通道C内,所以完全避免上夹板31以及下夹板32因接触摩擦导致的磨损和污染,进而无需频繁更换和清洗上夹板31以及下夹板32,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中,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位于上夹板31的一个角部处指的是可以位于上夹板31的四个角部处的任何一个角部处。在图1中,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位于上夹板31的左下拐角处,相应地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23位于下夹板32的左下拐角处。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以及图5,所述极片激光切割装置还可包括:前传送辊4,位于夹板组件3的上游,枢转连接于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用于旋转地支撑并向极片通道C输送极片8;以及后传送辊5,位于夹板组件3的下游,与前传送辊4平行地枢转连接于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用于旋转地支撑从极片通道C输送出的极片8。其中,前传送辊4和后传送辊5输送极片8,以使极片8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
在一实施例中,上夹板31的下表面314的表面层和下夹板32的上表面324的表面层均可选用光滑耐磨的合金材料或陶瓷复合材料。
在一实施例中,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可为一体件。在一实施例中,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5、图8至图11,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为分体件并可拆装地固定在一起。
在一实施例中,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之间可设置有垫片(未示出),以用于调整供极片8通过的极片通道C的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与上夹板31连通的外部的压缩气体源和与下夹板32连通的外部的压缩气体源可以为同一个压缩气体源或者为不同的压缩气体源,优选采用不同的压缩气体源,从而能分别控制通入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11内的压缩空气和通入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21内的压缩空气,从而能更好地控制极片8的振动量的波动。
在一实施例中,各个外部的压缩气体源可具有调节气体流量的气压阀。在一实施例中,经气压阀调解后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可为0~0.5MPa。
在一实施例中,前传送辊4的顶母线、后传送辊5的顶母线与极片通道C的中心可处于同一水平面,从而使得极片8居中地悬浮于极片通道C中。
在一实施例中,极片通道C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为0.3mm~0.6mm,极片8的厚度可为0.1mm,极片8的最小振动量可为0.2mm。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述极片激光切割装置还可包括负压吸尘机构6。负压吸尘机构6包括:上负压吸框体61,内形成中空部611且形成与中空部611连通并与外部的负压抽吸机构(未示出)连通的抽吸孔612,定位于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的位置;以及下负压吸框体62,内形成中空部621且形成与中空部621连通并与外部的负压抽吸机构连通(未示出)的抽吸孔622,位于上负压吸框体61下方,固定支撑上负压吸框体61,与上负压吸框体61间隔地定位于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23位置且固定于与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23所处的位置对应的左支撑板1或右支撑板2上(在图1中,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23位于下夹板32的左下拐角处,因左支撑板1对应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23所处的位置,故下负压吸框体62固定于左支撑板1上),以使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在上负压吸框体61和下负压吸框体62之前通过。其中,激光源朝向上负压吸框体61的中空部611内和下负压吸框体62的中空部621内连续发射激光,以对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进行切割,以形成极耳T;上负压吸框体61和下负压吸框体62各自通过与对应的外部的负压抽吸机构连通,分别经由抽吸孔612和抽吸孔622对激光源切割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时形成的切屑进行抽吸。
与上负压吸框体61的中空部611连通的外部的负压抽吸机构以及与下负压吸框体62的中空部621连通的外部的负压抽吸机构可以为同一个负压抽吸机构或者为不同的负压抽吸机构;优选采用不同的负压抽吸机构,从而能分别控制经由抽吸孔612和抽吸孔622对激光源切割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时形成的切屑进行抽吸。
在一实施例中,上负压吸框体61和下负压吸框体62的间隔可为1mm~3mm。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以及图5,上负压吸框体61的中空部611成梯形;下负压吸框体62的中空部621成梯形。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12,负压吸尘机构6还可包括:上双层板63,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上负压吸框体61的中空部611的范围内并固定连接于上负压吸框体61,上双层板63的两层板之间间隔开;以及下双层板64,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下负压吸框体62的中空部621的范围内并固定连接于下负压吸框体62,下双层板64的两层板之间间隔开。其中,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在上双层板63的下层板和下双层板64的上层板之间通过;上负压吸框体61与对应的外部的负压抽吸机构连通,经由上双层板63的两层板之间的间隔以及抽吸孔612对激光源切割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时形成的切屑进行抽吸;以及下负压吸框体62与对应的外部的负压抽吸机构连通,经由下双层板64的两层板之间的间隔以及抽吸孔622对激光源切割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时形成的切屑进行抽吸。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12,上双层板63相对上负压吸框体61向下突出;下双层板64相对下负压吸框体62向上突出,由此上双层板63和下双层板64更能分别靠近通过的极片8的上下表面,增强对激光源切割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时形成的切屑进行抽吸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5,负压吸尘机构6还可包括:连接件65,位于上负压吸框体61和下负压吸框体62之间并固定连接上负压吸框体61和下负压吸框体62。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件65可为杆件(参照图1和图5)或板件。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和图5,所述极片激光切割装置还可包括支架组件6。支架组件6包括:前连接杆61,靠近前传送辊4,穿设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后连接杆62,靠近后传送辊5,穿设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左板63,固定连接前连接杆61的左端和后连接杆62的左端;以及右板64,固定连接前连接杆61的右端和后连接杆62的右端。

Claims (10)

1.一种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支撑板(1);
右支撑板(2);
夹板组件(3),包括:
上夹板(31),具有:
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11),封闭地形成于上夹板(31)的内部且与外部的压缩气体源连通;
多个上夹板侧气孔(312),形成于上夹板(31)的内部,与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11)连通,并从上夹板(31)的下表面(314)开口;以及
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位于上夹板(31)的一个角部处;以及
下夹板(32),处于上夹板(31)的下方,支撑在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上,与上夹板(31)间隔开以与上夹板(31)一起形成供极片(8)通过的极片通道(C),极片(8)包括集流体(81)和覆盖在集流体(81)的上下两个表面上的活性物质层(82),集流体(81)在一侧形成有上下表面均未覆盖活性物质层(82)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且下夹板(32)具有:
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21),封闭地形成于下夹板(32)的内部且与外部的压缩气体源连通;
多个下夹板侧气孔(322),形成于下夹板(32)的内部,与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21)连通,并从下夹板(32)的上表面(324)开口;以及
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23),位于下夹板(32)的一个角部处且与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在位置上对应,并使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在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和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23)处露出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以及
激光源,用于朝向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的位置连续发射激光;
其中,
极片(8)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
外部的压缩气体源向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11)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由上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11)和所述多个上夹板侧气孔(312)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向下喷射压缩空气;
外部的压缩气体源向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21)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由下夹板侧气体供入腔体(321)和所述多个下夹板侧气孔(322)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向上喷射压缩空气;
所述多个上夹板侧气孔(312)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向下喷射的压缩空气和所述多个下夹板侧气孔(322)向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向上喷射的压缩空气使得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悬浮在极片通道(C)内;
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使得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在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和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23)处露出,激光源朝向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的位置连续发射激光以对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进行激光切割,以形成极耳(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激光切割装置还包括:
前传送辊(4),位于夹板组件(3)的上游,枢转连接于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用于旋转地支撑并向极片通道(C)输送极片(8);以及
后传送辊(5),位于夹板组件(3)的下游,与前传送辊(4)平行地枢转连接于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用于旋转地支撑从极片通道(C)输送出的极片(8);
其中,前传送辊(4)和后传送辊(5)输送极片(8),以使极片(8)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夹板(31)和下夹板(32)之间设置有垫片,以用于调整供极片(8)通过的极片通道(C)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前传送辊(4)的顶母线、后传送辊(5)的顶母线与极片通道(C)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极片通道(C)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0.3mm~0.6mm,极片(8)的厚度为0.1mm,极片(8)的最小振动量为0.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激光切割装置还包括:
负压吸尘机构(6),包括:
上负压吸框体(61),内形成中空部(611)且形成与中空部(611)连通并与外部的负压抽吸机构连通的抽吸孔(612),定位于上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13)的位置;以及
下负压吸框体(62),内形成中空部(621)且形成与中空部(621)连通并与外部的负压抽吸机构连通的抽吸孔(622),位于上负压吸框体(61)下方,固定支撑上负压吸框体(61),与上负压吸框体(61)间隔地定位于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23)位置且固定于与下夹板侧激光用避让部(323)所处的位置对应的左支撑板(1)或右支撑板(2)上,以使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在上负压吸框体(61)和下负压吸框体(62)之前通过;
其中,激光源朝向上负压吸框体(61)的中空部(611)内和下负压吸框体(62)的中空部(621)内连续发射激光,以对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进行切割,以形成极耳(T);上负压吸框体(61)和下负压吸框体(62)各自通过与对应的外部的负压抽吸机构连通,分别经由抽吸孔(612)和抽吸孔(622)对激光源切割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时形成的切屑进行抽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吸尘机构(6)还包括:
上双层板(63),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上负压吸框体(61)的中空部(611)的范围内并固定连接于上负压吸框体(61),上双层板(63)的两层板之间间隔开;以及
下双层板(64),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下负压吸框体(62)的中空部(621)的范围内并固定连接于下负压吸框体(62),下双层板(64)的两层板之间间隔开;
其中,
连续通过极片通道(C)的极片(8)在上双层板(63)的下层板和下双层板(64)的上层板之间通过;
上负压吸框体(61)与对应的外部的负压抽吸机构连通,经由上双层板(63)的两层板之间的间隔以及抽吸孔(612)对激光源切割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时形成的切屑进行抽吸;
下负压吸框体(62)与对应的外部的负压抽吸机构连通,经由下双层板(64)的两层板之间的间隔以及抽吸孔(622)对激光源切割集流体(81)的极耳形成用部分(811)时形成的切屑进行抽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双层板(63)相对上负压吸框体(61)向下突出;
下双层板(64)相对下负压吸框体(62)向上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吸尘机构(6)还包括:
连接件(65),位于上负压吸框体(61)和下负压吸框体(62)之间并固定连接上负压吸框体(61)和下负压吸框体(6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激光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激光切割装置还包括:
支架组件(6),包括:
前连接杆(61),靠近前传送辊(4),穿设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
后连接杆(62),靠近后传送辊(5),穿设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
左板(63),固定连接前连接杆(61)的左端和后连接杆(62)的左端;以及
右板(64),固定连接前连接杆(61)的右端和后连接杆(62)的右端。
CN201520406230.8U 2015-06-12 2015-06-12 极片激光切割装置 Active CN2048001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6230.8U CN204800154U (zh) 2015-06-12 2015-06-12 极片激光切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6230.8U CN204800154U (zh) 2015-06-12 2015-06-12 极片激光切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0154U true CN204800154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85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06230.8U Active CN204800154U (zh) 2015-06-12 2015-06-12 极片激光切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00154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84279A (zh) * 2018-02-13 2018-07-17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极耳装置、工作台组件和激光切极耳的方法
CN108620751A (zh) * 2017-11-03 2018-10-09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气悬浮装置及使用该气悬浮装置的激光切割机构
CN108907482A (zh) * 2018-09-26 2018-11-30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跳转型极耳切割成型装置及激光模切机
CN110814607A (zh) * 2018-08-13 2020-02-21 东莞市佳的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偏心轮式的极耳模切夹紧机构
CN111741837A (zh) * 2018-11-23 2020-10-02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电池单体的电极引线切割设备
CN114074225A (zh) * 2020-08-11 2022-02-22 Da技术有限公司 电极的激光开槽系统
CN114535870A (zh) * 2021-09-10 2022-05-27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防止箔材折角的锂电池焊接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0751A (zh) * 2017-11-03 2018-10-09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气悬浮装置及使用该气悬浮装置的激光切割机构
CN108284279A (zh) * 2018-02-13 2018-07-17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切极耳装置、工作台组件和激光切极耳的方法
CN110814607A (zh) * 2018-08-13 2020-02-21 东莞市佳的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偏心轮式的极耳模切夹紧机构
CN108907482A (zh) * 2018-09-26 2018-11-30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跳转型极耳切割成型装置及激光模切机
CN108907482B (zh) * 2018-09-26 2024-01-02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跳转型极耳切割成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及激光模切机
CN111741837A (zh) * 2018-11-23 2020-10-02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电池单体的电极引线切割设备
US11491582B2 (en) 2018-11-23 2022-11-08 Lg Energy Solution, Ltd. Electrode lead cutting apparatus for battery cells
CN114074225A (zh) * 2020-08-11 2022-02-22 Da技术有限公司 电极的激光开槽系统
CN114074225B (zh) * 2020-08-11 2024-01-16 Da技术有限公司 电极的激光开槽系统
CN114535870A (zh) * 2021-09-10 2022-05-27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防止箔材折角的锂电池焊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00154U (zh) 极片激光切割装置
CN103066245B (zh) 蓄电池极板自动刷耳切耳刷边框机
TW20111113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tting sheet material
CN209954013U (zh) 一种电池极耳激光切割装置
CN201824611U (zh) 电池自动贴膜机
CN108393597B (zh) 一种激光平切极耳装置
CN107999972A (zh) 一种极耳激光切割装置及切割极耳的方法
CN208437840U (zh) 用于切割极片的切割装置以及切割设备
KR20220028521A (ko) 탈리 이물질 제거 유닛을 포함하는 전극 컷팅 장치
CN208033933U (zh) 一种极耳激光切割装置
CN206085176U (zh) 一种环保板料切断机构
CN111280559B (zh) 一种口罩生产用翻片机
CN209647875U (zh) 电池极耳激光切割装置
CN208450846U (zh) 一种夹板型稳定切割机构
CN217412832U (zh) 一种激光切割分条装置
CN215013961U (zh) 一种口罩耳带的点耳装置
CN212733932U (zh) 鼻梁全自动加工组件
CN206170650U (zh) 一种3d打印工作台
CN211590490U (zh) 一种贴面板裁切装置
CN209954012U (zh) 一种电池极耳激光切割设备
CN214992577U (zh) —种新型的全尺寸医用口罩生产装置
CN209380063U (zh) 一种自动除烟尘钢板切割装置
CN203557707U (zh) 聚合物成品自动电焊机
CN209318997U (zh) 一种极片除尘装置
CN207800790U (zh) 一种卷绕机用的极片切断贴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