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3365U - 前压盖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前压盖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93365U
CN204793365U CN201520404257.3U CN201520404257U CN204793365U CN 204793365 U CN204793365 U CN 204793365U CN 201520404257 U CN201520404257 U CN 201520404257U CN 204793365 U CN204793365 U CN 204793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guide
insulating body
gland
ji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042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铭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G 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NG 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G 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NG 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042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93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93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93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压盖式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复数导电端子及一压盖;其中,该绝缘本体上具有复数插槽提供所述的复数导电端子对位插入并固定,其横向的两端朝与该绝缘本体垂直方向各延伸有一导臂,二导臂与绝缘本体所包围处构成一与对象物插拔的空间,压盖具有一盖体,该盖体可旋转地在插拔空间上表现掀启或闭合的状态,在盖体掀启后,所述的复数导电端子兼容对象物的接触区可以被清楚显露出来,而且其正向自然形成一插入该对象物的开放式框口。通过这样的对位关系,可以保证插入的对象物上的接点不会与导电端子错接,而更能提供一种稳定的讯号传输作用。

Description

前压盖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前压式、用与FPC或FFC等对象物对接的具有盖体的前压盖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为一种电子零组件,广泛被运用在各式电子产品,通过电连接器在设备或装置中的电性连接,以协助彼此间的讯号得以传递与沟通。
电连接器与讯号源的连接方式,一般有通过焊接、夹持或压接等方式来进行。举例来说,用与线缆连接、传输讯号的电连接器,其内建的端子与每一线缆的连接方式通常是通过焊接,然后再将端子组装在该电连接器中定位。至于用与软性印刷线路(FlexiblePrintCircuit,FPC)或软扁平电缆(FlexibleFlatCable,FFC)连接的电连接器,则通常是在电连接器中设计有夹式的端子组与该板状或片状的FPC或FFC对接,以传输其通过的讯号。
相关的先前技术文献中,中国台湾公告第M438715号专利所揭露,就是一种讨论到与FPC对应连接的电连接器。从该案的图1及图2中清楚了解到,该连接器通过封闭式绝缘壳体的内底面及内顶面预设的复数槽位提供一种夹式的端子组定位,并通过该壳体正面的一框口让FPC从该处插入到与所述的夹式端子组接触进行讯号传输;其所产生的问题是:由于该连接器的封闭式壳体完全遮蔽住夹式端子,没有任何对位的方式可以让操作者找到正确的插接位置,仅是让FPC简单地自框口插入到连接器的壳体中,去尝试着与所述夹式端子组接触,特别是在该FPC上的接点较为紧密时,其所发生的对接失误率就会提高而造成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新颖的前压盖式连接器,通过前置的盖体可掀式设计,可以清楚看到及对位与FPC或FFC等对象物导接的夹式端子,而不会发生错接;同时该盖体具有驱使夹式端子作动的机构设计,使连接器与FPC或FFC的导接关系更加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压盖式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上具有复数个插槽,其横向的两端朝与该绝缘本体垂直方向各延伸有一导臂,二个该导臂与绝缘本体所包围处构成一插拔空间,二个导臂的内侧、邻近于绝缘本体处各具有一水平方向对置的容槽,另外,在该绝缘本体与二个导臂的底面以一底座相连,且该底座上对应每一插槽的位置具有与二个导臂同向的定位槽并与插槽互通;
 复数个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具有一直立式的主体部,该主体部相容于绝缘本体的插槽中,在主体部一侧的不同高度位置、各朝与导臂同方向延伸有第一及第二夹臂,并在该主体部的底缘朝与二夹臂相反方向突出有一导接部,二个夹臂之间构成一兼容对象物的接触区,其中,该第二夹臂通过底座的定位槽获得定位,并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朝接触区凸出有接触部,第一夹臂则曝露于插拔空间中,而所述导接部自绝缘本体穿出与外部的讯号源导接;
 一压盖,所述压盖具有一盖体,该盖体沿着二个导臂覆盖在插拔空间上,其一端缘、轴向的两侧各具有一向外突出的转轴,二个转轴分置于前述二个导臂的容槽中定位,使该盖体能够旋转地在插拔空间上表现出掀启或闭合的状态;及,
 二个耳扣,分别贴设在二个导臂远离绝缘本体的内侧面上,其至少具有一插接端及一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自底座伸出,而插接端则与导臂同轴向并沿其内侧伸入到绝缘本体中固定,该耳扣的插接端形成一提供对象物进入到插拔空间的轨道。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压盖在二个转轴、轴向的盖体上还分布有复数个对应第一夹臂的导孔,且在各导孔的底缘还设有一提供凸轮作用的导块,该第一夹臂通过该导孔并跨抵在导块上。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盖体在邻近二个转轴端的底缘朝插拔空间方向凸出有一压抵部。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盖体的顶缘设有一向外凸出、提供将盖体掀开的掀启部。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夹臂在对应第二夹臂的接触部处尚具有一凹部用以包容所述导块。
进一步地,其中,在所述底座上、相邻于二导臂处各具有一凸起的卡抵部。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的有益效果:
一、在盖体掀启后,所述的复数导电端子兼容对象物(例如FPC或FFC)的接触区可以被清楚显露出来,而且其正向自然形成一插入该对象物的开放式框口,通过这样的对位关系,可以保证插入的对象物上的接点不会与导电端子错接,而更能提供一种稳定的讯号传输作用。
二、通过二耳扣的插接端形成一提供对象物(例如FPC或FFC)进入到插拔空间的轨道,这个轨道的设计,让该对象物在进入到插拔空间的路径中不会产生任何的断差和偏移,而能更稳定、及正确地与后端导电端子接触。
三、当对象物插入到接触区后,将盖体旋转闭合,过程中,盖体连动导块产生凸轮作用压抵第一夹臂并连动第二夹臂变形,使第二夹臂的接触部紧贴住对象物的接点;同时间,该盖体的压抵部也同时抵制住对象物并对其施压,使该对象物被压夹在盖体与第二夹臂之间紧密贴合,以此,经由对象物的接点所提供的电子讯号得以通过导电端子更稳定地传输出去。
四、例如FPC的对象物两侧会各形成一定位用的缺口,配合本实用新型前置的盖体可掀式设计,使该缺口得以在对象物插入连接器后会直接对位并扣持在底座的卡抵部上,使该对象物在盖体闭合后不会自连接器的正向抽出而具有防脱的效果。
五、盖体的顶缘设有一向外凸出的掀启部,提供将盖体掀开的着力处以方便开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夹式端子的平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组合图,显示该盖体掀开、配合FPC或FFC插入该连接器的使用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前视图,主要是显示出FPC或FFC插入对位的开放式框口。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对象物插接的使用状态,图中以侧剖面显示盖体掀开、对象物预备进入插拔空间的情形。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对象物插接的另一使用状态,图中以侧剖面显示盖体闭合后将对象物夹接在盖体与第二夹臂之间的情形。
图中,1  绝缘本体
 10  插槽
2  导电端子
  20  主体部
  21  第一夹臂
  210  凹部
  22  第二夹臂
  220  接触部
  23  导接部
  24  接触区
3  压盖
  30  盖体
  301  一端缘
  302  压抵部
  303  掀启部
  31、32  转轴
  33  导孔
  34  导块
4、5  导臂
  40、50  容槽
6  插拔空间
7  底座
  70  定位槽
  71  卡抵部
  72  穿孔
8  耳扣
  80  插接端
  81  连接端
9  对象物
  90  接点
  91  缺口
A  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同时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1,复数导电端子2及一压盖3;其中,该绝缘本体1上具有复数插槽10提供所述的复数导电端子2对位插入并固定,其横向的两端朝与该绝缘本体1垂直方向各延伸有一导臂4、5,该二导臂4、5与绝缘本体1所包围处构成一对象物(例如FPC或FFC)的插拔空间6。
二导臂4、5的内侧、邻近于绝缘本体1处各具有一水平方向对置的容槽40、50提供压盖3的安装,另外,在该绝缘本体1与二导臂4、5的底面以一底座7相连,且该底座7上对应每一插槽10的位置具有与二导臂4、5同向的定位槽70并与插槽10互通;又,该底座7上、相邻于二导臂4、5处各具有一凸起的卡抵部71,以及在该卡抵部71与导臂4、5之间的底座7上设有一穿孔72。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被配置在线路板端,为了稳定与线路板的接固关系,通常在连接器中都会通过二耳扣8与该线路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二耳扣8分别贴设在二导臂4、5远离绝缘本体1的内侧面上,其至少具有一插接端80及一连接端81,所述连接端81自底座7的穿孔72伸出并焊接在线路板上固定,而插接端80则与导臂4、5同轴向并沿其内侧伸入到绝缘本体1中固定。如是,通过二耳扣8的插接端80形成一提供对象物(例如FPC或FFC)进入到插拔空间6的轨道,这个轨道的设计,让该对象物在进入到插拔空间6的路径中不会产生任何的断差和偏移,而能更稳定、及正确地与后端导电端子2接触。
复数导电端子2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具有一直立式的主体部20,该主体部20相容于绝缘本体1的插槽10中。在主体部20一侧的不同高度位置、各朝与导臂4、5同方向延伸有第一及第二夹臂21、22,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该第一夹臂21相对高于第二夹臂22,并在该主体部20的底缘朝与二夹臂21、22相反方向突出有一导接部23。二夹臂21、22之间构成一兼容对象物(例如FPC或FFC)的接触区24,其中,该第二夹臂22通过底座7的定位槽70获得定位,并在远离主体部20的该端朝接触区24凸出有接触部220,第一夹臂21则曝露于插拔空间6中,而所述导接部23自绝缘本体1穿出,用与外部的讯号源导接,例如焊接在外部电路板的线路上。
所述压盖3具有一盖体30,该盖体30沿着二导臂4、5覆盖在插拔空间6上,其一端缘301、轴向的两侧各具有一向外突出的转轴31、32,二转轴31、32分置于前述二导臂4、5的容槽40、50中定位,使该盖体30可旋转地在插拔空间6上表现出掀启或闭合的状态;在二转轴31、32轴向的盖体30上还分布有复数对应第一夹臂21的导孔33,且在各导孔33的底缘还设有一提供凸轮作用的导块34,使该第一夹臂21通过该导孔33并跨抵在导块34上。较佳者,请同时参图5所示,该第一夹臂21在对应第二夹臂22的接触部220处尚具有一凹部210用以包容所述导块34。另外,盖体30在邻近二转轴31、32端的底缘朝插拔空间6方向凸出有一压抵部302,而在远离的它端顶缘则设有一向外凸出的掀启部303,提供将盖体30掀开的着力处。
在组装好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后,请参考图3及图4,从连接器插入端的正面观察发现:在盖体30掀开时,所述的复数导电端子2兼容对象物9(例如FPC或FFC)的接触区24可以被清楚显露出来,而且如图4,在该盖体30的底缘、两侧耳扣8、及复数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20之间自然形成一提供插入该对象物9的开放式框口A,通过这样的对位关系,可以保证插入的对象物9上的接点90不会与导电端子2错接,而更能提供一种稳定的讯号传输作用。
图5及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与对象物9的插接状态。如图5所示,在盖体30被打开后,导电端子2的第一夹臂21通过该盖体30的导孔33并跨抵在导块34上,当对象物9插入到接触区23后,如图6所示,将盖体30旋转闭合,过程中,盖体30连动导块34产生凸轮作用压抵第一夹臂21并连动第二夹臂22变形,使第二夹臂22的接触部220紧贴住对象物9的接点90;同时间,该盖体30的压抵部302也同时抵制住对象物9并对其施压,使该对象物9被压夹在盖体30与第二夹臂21之间紧密贴合,以此,经由对象物9的接点90所提供的电子讯号得以透过导电端子2传输出去。
上述外,为了避免对象物9在插接于连接器内后被不正常的外力拔出,通常在例如FPC的对象物9两侧会各形成一缺口91,此缺口91在对象物9插入连接器后会对位并扣持在底座7的卡抵部71上,使对象物9在盖体30闭合后不会自连接器的正向抽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6)

1.一种前压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上具有复数个插槽,其横向的两端朝与该绝缘本体垂直方向各延伸有一导臂,二个该导臂与绝缘本体所包围处构成一插拔空间,二个导臂的内侧、邻近于绝缘本体处各具有一水平方向对置的容槽,另外,在该绝缘本体与二个导臂的底面以一底座相连,且该底座上对应每一插槽的位置具有与二个导臂同向的定位槽并与插槽互通;
 复数个导电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具有一直立式的主体部,该主体部相容于绝缘本体的插槽中,在主体部一侧的不同高度位置、各朝与导臂同方向延伸有第一及第二夹臂,并在该主体部的底缘朝与二夹臂相反方向突出有一导接部,二个夹臂之间构成一兼容对象物的接触区,其中,该第二夹臂通过底座的定位槽获得定位,并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朝接触区凸出有接触部,第一夹臂则曝露于插拔空间中,而所述导接部自绝缘本体穿出与外部的讯号源导接;
 一压盖,所述压盖具有一盖体,该盖体沿着二个导臂覆盖在插拔空间上,其一端缘、轴向的两侧各具有一向外突出的转轴,二个转轴分置于前述二个导臂的容槽中定位,使该盖体能够旋转地在插拔空间上表现出掀启或闭合的状态;及,
 二个耳扣,分别贴设在二个导臂远离绝缘本体的内侧面上,其至少具有一插接端及一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自底座伸出,而插接端则与导臂同轴向并沿其内侧伸入到绝缘本体中固定,该耳扣的插接端形成一提供对象物进入到插拔空间的轨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压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压盖在二个转轴、轴向的盖体上还分布有复数个对应第一夹臂的导孔,且在各导孔的底缘还设有一提供凸轮作用的导块,该第一夹臂通过该导孔并跨抵在导块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压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盖体在邻近二个转轴端的底缘朝插拔空间方向凸出有一压抵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压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盖体的顶缘设有一向外凸出、提供将盖体掀开的掀启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压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夹臂在对应第二夹臂的接触部处尚具有一凹部用以包容所述导块。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前压盖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底座上、相邻于二导臂处各具有一凸起的卡抵部。
CN201520404257.3U 2015-06-12 2015-06-12 前压盖式连接器 Active CN204793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4257.3U CN204793365U (zh) 2015-06-12 2015-06-12 前压盖式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4257.3U CN204793365U (zh) 2015-06-12 2015-06-12 前压盖式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93365U true CN204793365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33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04257.3U Active CN204793365U (zh) 2015-06-12 2015-06-12 前压盖式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933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523A (zh) * 2016-07-26 2016-10-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扁平电缆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523A (zh) * 2016-07-26 2016-10-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扁平电缆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结构
CN106058523B (zh) * 2016-07-26 2018-10-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扁平电缆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驱动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53259U (zh) 插头及电连接器组件
TWI784419B (zh) 電連接器
US20190140379A1 (en) Plug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203288827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8448302A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转接件
CN104600454B (zh) 插座电连接器
KR200485712Y1 (ko) 복합형 연결 소켓
CN212412336U (zh) 电连接器
CN104733911B (zh) 电连接器组合
TWM570548U (zh)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502992U (zh) 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
CN105490066A (zh) 插塞式连接器
CN104112928A (zh) 电连接器
CN110380285A (zh) 顶部装载的电子连接系统
TWM456012U (zh) 連接器結構
CN204793365U (zh) 前压盖式连接器
CN202695798U (zh) 可正反两方向对插的usb插座
CN100466392C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4793423U (zh) 后压盖式连接器
CN201282235Y (zh) 层叠式插座电连接器
CN206379533U (zh) 一种插头连接器
CN110391561A (zh) 电连接器
CN203166210U (zh) 防水连接器及控制装置
CN2399851Y (zh) 具有防止错位装置的电连接器
TWI773532B (zh) 電連接器以及電連接器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