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84583U - 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 - Google Patents

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84583U
CN204784583U CN201520390386.1U CN201520390386U CN204784583U CN 204784583 U CN204784583 U CN 204784583U CN 201520390386 U CN201520390386 U CN 201520390386U CN 204784583 U CN204784583 U CN 204784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worm screw
elastic element
shel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903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海贝
刘嵘
顾云青
王云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903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84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84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84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包括壳体和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蜗轮及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在一起,所述蜗杆的蜗杆前端设置有摆动轴承,所述蜗杆的蜗杆后端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蜗杆后端通过所述滚动轴承与所述外壳的外壳顶壁和外壳底壁连接;所述蜗杆后端上还设置有朝向所述外壳的外壳侧壁延伸的延伸端,所述延伸端与所述蜗杆同轴设置,并在所述延伸端与所述外壳顶壁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且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蜗轮位于所述蜗杆相对的两侧。在车辆运行于各种路面上时,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能够自动补偿蜗轮蜗杆之间产生的间隙,可以减小蜗轮蜗杆间的摩擦损耗,避免了间隙以及反复转向时所导致的转向卡滞、振动异响等问题。

Description

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补偿间隙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
背景技术
电动转向系统根据速度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来感知整车的运动状态。依据感知到的参数信息,由ECU驱动电机提供实时的转向辅助。低速情况下提供柔性便利的转向助力,高速情况下提供平顺稳定的转向助力,紧急状况下允许快速的转向操作予以回应。此系统能够更好地依据驾驶员转向意愿要求,调节电机工作,实现最佳转向状态。
通常在现有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系统减速器中,由于摩擦损耗导致旋转的蜗轮蜗杆之间产生间隙,进而蜗轮蜗杆在间隙处相互碰撞产生振动异响。这一问题会在粗糙不平路面反复转向时更加恶劣,进而导致在高速运行时会产卡滞现象,严重影响了转向机的使用寿命及影响了驾驶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补偿蜗轮蜗杆之间的间隙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包括壳体和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蜗轮及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在一起,所述蜗杆的蜗杆前端设置有摆动轴承,所述蜗杆的蜗杆后端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蜗杆后端通过所述滚动轴承与所述外壳的外壳顶壁和外壳底壁连接;所述蜗杆后端上还设置有朝向所述外壳的外壳侧壁延伸的延伸端,所述延伸端与所述蜗杆同轴设置,并在所述延伸端与所述外壳顶壁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且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蜗轮位于所述蜗杆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相对于所述蜗杆的轴线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端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壳体顶壁延伸的支撑部,所述弹性元件的底端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倾斜地设置在所述延伸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为塑胶支撑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套接在所述支撑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端与所述蜗杆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蜗轮、所述蜗杆、所述摆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及所述弹性元件一体轧制装配在所述外壳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蜗杆的延伸端与壳体顶壁之间设置弹性元件,其能够同伙弹性元件的弹性自动补偿蜗轮蜗杆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在车辆运行于各种路面上时,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能够自动补偿蜗轮蜗杆之间产生的间隙,可以减小蜗轮蜗杆间的摩擦损耗,避免了间隙以及反复转向时所导致的转向卡滞、振动异响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中蜗轮蜗杆配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中蜗杆与外壳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外壳;11-外壳顶壁;12-外壳底壁;
13-外壳侧壁;2-蜗轮;3-蜗杆;
31-蜗杆前端;32-蜗杆后端;33-延伸部;
34-支撑部;35-弹性元件;4-摆动轴承;
5-滚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包括壳体1和配置在壳体1内的蜗轮2及蜗杆3。蜗轮2与蜗杆3啮合在一起,蜗杆3的蜗杆前端31设置有摆动轴承4,蜗杆3的蜗杆后端32设置有滚动轴承5。蜗杆后端32通过滚动轴承5与外壳1的外壳顶壁11和外壳底壁12连接。
蜗杆后端32上还设置有朝向外壳1的外壳侧壁13延伸的延伸端33,延伸端33与蜗杆3同轴设置,并在延伸端33与外壳顶壁11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35,且弹性元件35与蜗轮2位于蜗杆3相对的两侧。
也即是,该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包括外壳1,外壳1由外壳顶壁11、外壳底壁12和多块外壳侧壁13连接形成,并在其内部形成一腔体,用于安装蜗轮蜗杆。
蜗轮2和蜗杆3配置在外壳1内,蜗轮2与蜗杆3啮合连接,用以传递运动。
蜗杆3的蜗杆前端31上设置有摆动轴承4,其用于与外部减速构件连接,并能够摆动,以适应不同摆动需求。摆动轴承4为在一定角度内往复旋转的轴承,一般单方向旋转角度不超过360度,其为现有技术中的构件,在此不再赘述。
蜗杆3的蜗杆后端32上设置有滚动轴承5,蜗杆后端32通过滚动轴承5与外壳顶壁11和外壳底壁12连接。
在蜗杆后端32上还设置有延伸端33,其朝向外壳1的外壳侧壁13延伸,也即是朝向蜗杆3的后端延伸设置。
该延伸端33与蜗杆3同轴设置,并在延伸端33与外壳顶壁11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35,用于对蜗杆3提供弹性力,以补偿涡轮2与蜗杆3之间的间隙。装配时,将弹性元件35与蜗轮2分别配置于蜗杆3相对的两侧。
如此设置,当车辆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在不同的路面上,轮胎的激励通过转向节传到转向机,尽而由转向管柱传到驾驶员,可以通过方向盘直观反映地面的激励。当地面激励传到转向系统中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时,涡轮2、蜗杆3相互啮合齿之间存在间隙,此时,弹性元件35在蜗杆3的径向上施加弹力,使得涡轮2、蜗杆3之间的间隙得到补偿,可以减弱涡轮蜗杆机构由于外界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卡滞异响问题,而且可以无振动、无噪声地向驾驶者提供平顺而便利的转向状态,延长了使用寿命。
较佳地,如图2所示,弹性元件35相对于蜗杆3的轴线倾斜设置,使得弹性元件35与蜗杆3的轴线之间具有一定角度,为锐角。由此,当当地面激励传到转向系统中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时,涡轮2、蜗杆3相互啮合齿之间存在间隙,此时,弹性元件35同时在蜗杆3的轴向和径向上施加弹力,可以在轴向和径向上补偿涡轮蜗杆之间的间隙。并由于弹性元件35在轴向上对蜗杆3施加弹性力,避免了蜗轮蜗杆之间的齿间隙。
较佳地,如图2所示,延伸端33上设置有朝向壳体顶壁11延伸的支撑部34,弹性元件35的底端连接在支撑部34上,利于弹性元件35的安装或装配。
较佳地,如图2所示,支撑部34倾斜地设置在延伸端33上,以保证在弹性元件35连接在支撑部34上时,弹性元件35与蜗杆3的轴线之间具有一定角度,使得弹性元件35能够对蜗杆3施加径向和轴向的弹力。
根据需要,支撑部34可以朝向蜗杆3的蜗杆前端31侧或蜗杆后端32侧倾斜。当然,弹性元件35也可根据需要朝向蜗杆3的蜗杆前端31侧或蜗杆后端32侧倾斜。
较佳地,支撑部34为塑胶支撑部。支撑部34由塑胶材料制成,其吸收湿气而膨胀的程度较低,变形较小,利于结构稳定。
较佳地,延伸端33与蜗杆3一体成型,以提高结构强度。
较佳地,蜗轮2、蜗杆3、摆动轴承4、滚动轴承5及弹性元件35一体轧制装配在外壳1内。在外界温度、速度、湿度变化条件下,该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能够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自动补偿涡轮蜗杆之间产生的间隙。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在车辆运行于各种路面上时,弹性元件能够自动补偿涡轮蜗杆之间产生的间隙。
涡轮蜗杆安装在壳体内,支撑部与蜗杆轴线之间有一定角度的偏移,在安装过程中弹性元件会向涡轮方向挤压蜗杆,涡轮蜗杆间会产生一定的预载力。在低速情况下,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能够提供柔性便利的转向助力,在高速情况下,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能够提供平顺稳定的转向助力,在紧急情况下打转向时,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能够提供快速的转向回应。在任意速度任意工况的驾驶情况下,弹性元件都可以减小涡轮蜗杆间的摩擦损耗,避免了间隙以及反复转向时所导致的转向卡滞、振动异响等问题。并且其具有部件数目少、简化制造工艺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的优势。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包括壳体和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蜗轮及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在一起,所述蜗杆的蜗杆前端设置有摆动轴承,所述蜗杆的蜗杆后端设置有滚动轴承;
所述蜗杆后端通过所述滚动轴承与所述外壳的外壳顶壁和外壳底壁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后端上还设置有朝向所述外壳的外壳侧壁延伸的延伸端,所述延伸端与所述蜗杆同轴设置,并在所述延伸端与所述外壳顶壁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且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蜗轮位于所述蜗杆相对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相对于所述蜗杆的轴线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端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壳体顶壁延伸的支撑部,所述弹性元件的底端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倾斜地设置在所述延伸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塑胶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套接在所述支撑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端与所述蜗杆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所述蜗杆、所述摆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及所述弹性元件一体轧制装配在所述外壳内。
CN201520390386.1U 2015-06-08 2015-06-08 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 Active CN204784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90386.1U CN204784583U (zh) 2015-06-08 2015-06-08 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90386.1U CN204784583U (zh) 2015-06-08 2015-06-08 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84583U true CN204784583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24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90386.1U Active CN204784583U (zh) 2015-06-08 2015-06-08 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845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4515A (zh) * 2017-06-14 2017-10-2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系统的助力装置
CN112874627A (zh) * 2019-11-29 2021-06-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和车辆转向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4515A (zh) * 2017-06-14 2017-10-2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系统的助力装置
CN112874627A (zh) * 2019-11-29 2021-06-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和车辆转向方法
CN112874627B (zh) * 2019-11-29 2022-09-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和车辆转向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5570B (zh)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105006912B (zh) 行星齿轮减速一体化电机
CN204041878U (zh) 蜗轮蜗杆机构和车辆
CN204784583U (zh) 转向机蜗轮蜗杆组件
US10486525B2 (e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in-wheel motor unit
CN103625238A (zh) 电控刚度可调式主动横向稳定装置
CN104149841A (zh)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的蜗轮轴承座防异响结构
CN203581090U (zh) 四轮转向系统
CN203611681U (zh) 电控刚度可调式主动横向稳定装置
CN202657093U (zh) 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蜗轮蜗杆无间隙啮合机构
CN107010129A (zh) 基于双质量飞轮的汽车防侧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69717A (zh) 无侧向摆动式刮水器电机及其安装方法
JP2010215094A (ja) ラックアンドピニオン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5109300B (zh) 车用电机式主动稳定杆
CN107235073A (zh) 基于曲柄连杆机构的主动后轮转向机构
CN204660074U (zh) 一种绞车防卡死结构
CN204249987U (zh) 无侧向摆动式刮水器电机
CN210126550U (zh) 一种用于电动赛车的后轮转向驱动机构及电动赛车
CN106956668A (zh) 一种可转动的车轮支撑装置及使用方法
JP2016222164A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具備する電動車両
CN113184045A (zh)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其间隙调节方法
CN108050240B (zh) 适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减速机构的公差补偿环
JP3170438U (ja) ウォーム減速機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05059721U (zh) 电动助力转向管柱的传感器壳体安装结构
CN203032752U (zh) 一种微卡的转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