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9283U - 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79283U
CN204779283U CN201520440182.4U CN201520440182U CN204779283U CN 204779283 U CN204779283 U CN 204779283U CN 201520440182 U CN201520440182 U CN 201520440182U CN 204779283 U CN204779283 U CN 204779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ludge thickener
baffle plate
support portion
transvers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401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晨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401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79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79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79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其设于污泥浓缩池的进水口的下方,其包括一挡板和至少两个横向支撑部,所述横向支撑部固接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每个所述横向支撑部的下方均固接一斜向支撑部,所述斜向支撑部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固接,所述挡板固设于所述横向支撑部的上方;污泥浓缩池的进水口的延长线在所述挡板所在的平面上形成一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被容纳于所述挡板的边缘之内。本实用新型的挡水装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成本低,在不改变浓缩池池体结构和进水方式的前提下,使浓缩池进水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冲,达到进水不对池体底部污泥产生较大扰动的效果,进而提高泥水的浓缩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浓缩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浓缩池的浓缩方式分为重力浓缩和机械浓缩两类。其中,重力浓缩是目前净水厂污泥处理中最常用的方法,具有耗能少,在高浊度时有一定的缓冲能力的优点。泥水进入重力浓缩池后,以逐步变慢的速度流向周边,完成固液分离。在浓缩池底部设置刮泥机和集泥装置,分离后的上清液通过浓缩池上部集水槽收集后汇入中央集水渠排出。
污泥浓缩池运行过程中,泥水通过进水孔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池体。为防止进水孔的孔洞积泥,进水孔一般向下倾斜,倾角60°。但是,泥水以斜向下方进入池体,其水流会对池体底部的污泥产生扰动,使底部沉降的污泥与水体重新混合,尤其对于靠近进水孔一侧的池体,其底部浓缩效果受到较大的影响,此外,由于污泥扰动造成浓缩池底部污泥层厚度不一致,影响了刮泥机的刮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泥水直接进入池体而降低泥水浓缩效果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其特点在于,其设于污泥浓缩池的进水口的下方,其包括一挡板和至少两个横向支撑部,所述横向支撑部固接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每个所述横向支撑部的下方均固接一斜向支撑部,所述斜向支撑部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固接,所述挡板固设于所述横向支撑部的上方;污泥浓缩池的进水口的延长线在所述挡板所在的平面上形成一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被容纳于所述挡板的边缘之内;所述横向支撑部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之间设有一第一固定板,所述斜向支撑部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之间设有一第二固定板;所述横向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斜向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均为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之间均为螺栓固定;所述横向支撑部垂直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所述斜向支撑部与所述横向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45度。
较佳地,所述挡板与污泥浓缩池的进水口的下边缘的距离为90-110mm。这样,可以使得进水全部落到挡板上。
较佳地,污泥浓缩池的进水口的上边缘的延长线与所述挡板的交点为所述投影区域的外边缘,所述投影区域的外边缘与所述挡板的外边缘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50mm。这样,可以使得进水全部落到挡板上。
较佳地,所述投影区域的左边缘与所述挡板的左边缘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50mm,所述投影区域的右边缘与所述挡板的右边缘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50mm。这样,可以使得进水全部落到挡板上。
较佳地,所述挡板上还设有若干个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位于所述投影区域内。这样,可以减少进水对挡板的冲击力,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横向支撑部和所述斜向支撑部均为角钢。角钢不仅以使得横向支撑部和斜向支撑部形成对挡板的稳定支撑,满足装置的结构强度要求,而且角钢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支撑部其结构更为简单,使装置更为轻巧,易于安装。
较佳地,所述挡板、所述横向支撑部和所述斜向支撑部的材料均为不锈钢。这样,使得本装置更耐腐蚀,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挡水装置在不改变浓缩池池体结构和进水方式的前提下,使浓缩池进水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使得进水不对池体底部污泥产生较大的扰动,从而提高泥水的浓缩效果;另外考虑到水流对挡板的冲击影响,在挡板上设置了泄压孔,以适当减少水流对不锈钢挡板的冲击力。本实用新型的挡水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在的污泥浓缩池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固定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固定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10,其设于污泥浓缩池20的进水口21的下方,其包括挡板101和两个横向支撑部102,横向支撑部102固接于污泥浓缩池20的池壁,每个横向支撑部102的下方均固接一斜向支撑部103,斜向支撑部103与污泥浓缩池20的池壁固接,挡板101固设于横向支撑部102的上方;污泥浓缩池20的进水口21的延长线在挡板101所在的平面上形成一投影区域104,投影区域104被容纳于挡板101的边缘之内。
这样,当污泥浓缩池的进水从进水口往池内流时,先遇到挡板,进水全部落至挡板上,再从挡板流入池内。这样,使得使浓缩池的进水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使得进水不对池体底部污泥产生较大的扰动,从而提高泥水浓缩效果。
为进一步保证进水全部落到挡板上,挡板101与污泥浓缩池20的进水口21的下边缘的距离可以为90-110mm,较佳地,该距离可以为100mm;污泥浓缩池20的进水口21的上边缘的延长线与挡板101的交点为投影区域104的外边缘1041,投影区域104的外边缘1041与挡板101的外边缘1011的距离可以大于或者等于50mm;投影区域104的左边缘1042与挡板101的左边缘1012的距离可以大于或者等于50mm,投影区域104的右边缘1043与挡板101的右边缘1013的距离可以大于或者等于50mm。
为适当减少挡板受到的冲击力,挡板101上还可以设有若干个泄压孔105,泄压孔105位于投影区域104内,该泄压孔可以为两个。
为提高横向支撑部及斜向支撑部与池壁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横向支撑部102与污泥浓缩池20的池壁22之间可以设有第一固定板106,斜向支撑部103与污泥浓缩池20的池壁22之间可以设有第二固定板107。横向支撑部102与第一固定板106之间、斜向支撑部103与第二固定板107之间均为焊接固定,第一固定板106与污泥浓缩池20的池壁22之间、第二固定板107与污泥浓缩池20的池壁22之间均为螺栓固定。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横向支撑部与池壁之间的角度可以有多种形式,较佳地,横向支撑部102垂直于污泥浓缩池20的池壁,斜向支撑部103与横向支撑部102之间的夹角为45度。这样,可以使得挡水装置的结构更稳定。
挡板101可以采用钢板,横向支撑部102和斜向支撑部103均可以采用角钢。角钢不仅以使得横向支撑部和斜向支撑部形成对挡板的稳定支撑,满足装置的结构强度要求,而且角钢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支撑部其结构更为简单,使装置更为轻巧,易于安装。
挡板101、横向支撑部102和斜向支撑部103的材料均可以采用不锈钢。为进一步提高装置的耐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该不锈钢材料均可以采用304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挡水装置在不改变浓缩池池体结构和进水方式的前提下,使浓缩池进水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冲,达到进水不对池体底部污泥产生较大扰动的效果,进而提高泥水的浓缩效。本实用新型的挡水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成本低的特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于污泥浓缩池的进水口的下方,其包括一挡板和至少两个横向支撑部,所述横向支撑部固接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每个所述横向支撑部的下方均固接一斜向支撑部,所述斜向支撑部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固接,所述挡板固设于所述横向支撑部的上方;污泥浓缩池的进水口的延长线在所述挡板所在的平面上形成一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被容纳于所述挡板的边缘之内;
所述横向支撑部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之间设有一第一固定板,所述斜向支撑部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之间设有一第二固定板;
所述横向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斜向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均为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之间均为螺栓固定;
所述横向支撑部垂直于污泥浓缩池的池壁,所述斜向支撑部与所述横向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45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污泥浓缩池的进水口的下边缘的距离为90-110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泥浓缩池的进水口的上边缘的延长线与所述挡板的交点为所述投影区域的外边缘,所述投影区域的外边缘与所述挡板的外边缘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5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左边缘与所述挡板的左边缘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50mm,所述投影区域的右边缘与所述挡板的右边缘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还设有若干个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位于所述投影区域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部和所述斜向支撑部均为角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所述横向支撑部和所述斜向支撑部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CN201520440182.4U 2015-06-24 2015-06-24 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 Active CN204779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0182.4U CN204779283U (zh) 2015-06-24 2015-06-24 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0182.4U CN204779283U (zh) 2015-06-24 2015-06-24 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79283U true CN204779283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19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40182.4U Active CN204779283U (zh) 2015-06-24 2015-06-24 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79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0646A (zh) 高效厌氧生物塔反应器
CN205874151U (zh) 一种餐饮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3144178U (zh) 小型浮筒滗水器
CN201962121U (zh) 一种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
CN103145241B (zh) 一种pta污水厌氧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4779284U (zh) 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泄压挡水装置
CN204973184U (zh) 一种沉淀池中心导流筒
CN204779283U (zh) 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
CN204824566U (zh) 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挡水装置
CN102139956A (zh) 一种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
CN203173914U (zh) 污水与污泥处理池
CN106277305A (zh) 一种厌氧四相分离器
CN203060904U (zh) 一种改进的平流沉淀装置
CN104926068A (zh) 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泄压挡水装置
CN104926069A (zh) 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挡水装置
CN104926070A (zh) 用于污泥浓缩池进水口的固定挡水装置
CN204508900U (zh) 新型混凝沉淀池
CN205804564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机组排水槽
CN206467032U (zh) 三相分离装置
CN201889102U (zh) 二沉池裙板
CN205820993U (zh) 一种厌氧四相分离器
CN205699619U (zh) 一种新型高效沉淀池泥水分离器
CN105366886B (zh) 一种模块化复合生态污水处理沉淀设备
CN103964615A (zh) 一种环保型全自动废水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CN203694683U (zh) 一种旋流砂水分离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