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1776U - 挡板锁死机构 - Google Patents
挡板锁死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71776U CN204771776U CN201520511393.2U CN201520511393U CN204771776U CN 204771776 U CN204771776 U CN 204771776U CN 201520511393 U CN201520511393 U CN 201520511393U CN 204771776 U CN204771776 U CN 2047717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ng arm
- baffle plate
- connecting rod
- rotating shaft
- reciprocating pist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板锁死机构,包括机架、挡板装置、锁紧装置和往复式活塞缸。挡板装置包括挡板一、转轴一和连杆一,连杆一为弯折结构,包括摆臂一和摆臂二。锁紧装置包括连杆二和曲柄,连杆二为弯折结构,包括摆臂三和摆臂四,摆臂三和摆臂四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曲柄的一端与机架铰连接,连接点为A,另一端与连杆二的弯折处铰连接,连接点为B;摆臂三的末端与摆臂二的末端铰连接,连接点为C。挡板一处于竖直状态时,A、B、C三点共线,摆臂二、摆臂三与曲柄组成的机构出现死点。在没有往复式活塞缸驱动的情况下,曲柄不能转动,保证在轮毂碰撞挡板一时,挡板一处于锁死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板锁死机构。
技术背景
轮毂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其加工工艺复杂,具有多道工序,其中轮毂的对齐校正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国内较大的轮毂制造企业普遍采用汽缸强制锁死机构对轮毂进行对齐校正,该装置包括挡板装置、连杆装置、旋转装置、汽缸装置。挡板装置与连杆装置固定连接,连杆装置通过旋转装置与气缸连接。在对齐校正过程中,挡板装置通过汽缸锁死机构被竖直固定,批量的轮毂滚动到汽缸强制锁死机构挡板装置前,所有轮毂的左端面均靠紧挡板装置,达到对齐校正的效果,以便进入到下道工序。由于汽缸强制锁死机构是通过气缸的锁定,达到对对旋转装置进行固定,当轮毂碰撞到挡板后,会对挡板有一个反作用力,挡板会对连杆装置有一个反作用力,连杆装置通过旋转装置将反作用力传递给驱动汽缸,使汽缸收缩,导致挡板发生转动,对轮毂的阻挡作用减弱,达不到对齐校正的效果,进而影响下道工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板锁死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汽缸强制锁死机构的的挡板在锁死状态时易转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如下:
挡板锁死机构包括机架、挡板装置、锁紧装置和往复式活塞缸。所述挡板装置包括挡板一、转轴一和连杆一,转轴一水平设置于机架上,且与机架转动连接,挡板一的一端与转轴一固定连接,挡板一的长度方向与转轴一的轴线方向一致,挡板一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连杆一为弯折结构,包括摆臂一和摆臂二,摆臂一和摆臂二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连杆一的弯折部与转轴一的端部固定连接,且连杆一与转轴一的轴线垂直。
锁紧装置位于挡板装置的上方,包括连杆二和曲柄,连杆二为弯折结构,包括摆臂三和摆臂四,摆臂三和摆臂四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曲柄的一端与机架铰连接,连接点为A,另一端与连杆二的弯折处铰连接,连接点为B;摆臂三的末端与摆臂二的末端铰连接,连接点为C。
为了给整个机构提供驱动力,所述挡板锁死机构还包括往复式活塞缸,往复式活塞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摆臂四的末端铰连接,往复式活塞缸的缸筒末端与机架铰连接。随着往复式活塞缸的缸筒末端绕机架转动以及往复式活塞缸的活塞的伸缩,往复式活塞缸带动连杆二带动绕曲柄转动,连杆二带动连杆一转动,连杆一进一步带动转轴一和挡板一转动。
所述挡板锁死机构,当挡板一处于竖直状态时,A、B、C三点共线,摆臂二、摆臂三与曲柄组成的机构出现死点,如果没有往复式活塞缸的驱动,曲柄不能转动,整个机构处于锁紧状态,即使轮毂碰撞挡板一,也不能使曲柄转动。因为摆臂二、摆臂三、曲柄和机架构成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曲柄摇杆机构,如不计各杆质量和运动副中的摩擦,则摆臂三为二力杆,由于挡板一、摆臂二与转轴一固定连接,在轮毂碰撞挡板一时,摆臂二受力产生转动的趋势,由于A、B、C三点共线,摆臂三给曲柄的力将通过铰链中心A点,对A点不产生力矩,则曲柄的驱动力的有效力为零,因此曲柄不能转动,出现死点,使摆臂二、摆臂三与曲柄组成的机构出现卡死现象。
当一批轮毂被挡板对齐校正后,需要通过往复式活塞缸的驱动来打破这种卡死现象。由于往复式活塞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摆臂四的末端铰连接,往复式活塞缸绕铰链中心向上的转动以及活塞的伸缩将带动摆臂四运动,导致曲柄绕A点转动,从而打破这种卡死现象,曲柄的转动带动摆臂二转动,进一步带动挡板一转动,当挡板一转动90度后,挡板一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则轮毂进入下一步工序。
所述往复式活塞缸为往复式活塞气压缸或往复式活塞液压缸。
为了有效的防止挡板一受到轮毂的碰撞而发生变形,通过在挡板一的背部焊接加强肋板来增加强度。
挡板锁死机构还包括连杆装置,所述连杆装置位于挡板装置的下方,包括连杆三、连杆四、转轴二和挡板二,所述转轴二水平设置于机架上,且与机架转动连接,挡板二的一端与转轴二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连杆四的一端与转轴二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杆三的下端铰连接,连杆四与转轴二的轴线垂直,连杆三的上端与摆臂一的末端可拆卸式铰连接。
当挡板一处于竖直状态时,挡板二也处于竖直状态,此时整个挡板锁死机构处于死点状态,便于进行轮毂的对齐校正。
根据待对齐矫正轮毂的数量,选择连杆三的上端与摆臂一的末端是否连接。当待对齐矫正轮毂的数量较大时,连杆三的上端与摆臂一的末端铰连接,则通过挡板一和挡板二可以同时处理两批轮毂,提高了工作效率;否则反之,以减少摩擦和能耗。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明显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板锁死机构,通过锁紧装置使得挡板处于竖直状态时,A、B、C三点共线,摆臂二、摆臂四与曲柄组成的机构出现死点,在没有往复式活塞缸驱动的情况下,曲柄不能转动,保证挡板受到轮毂的碰撞不会发生转动。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板锁死机构,通过在挡板的背面设置加强肋板,有效的防止了挡板受到轮毂的碰撞而变形。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板锁死机构,通过设置连杆装置,使得两个挡板同时工作,则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板锁死机构,根据待对其矫正轮毂的数量,选择连杆三的上端与摆臂一的末端是否连接,操作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挡板锁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挡板锁死机构包括连杆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挡板处于竖直状态且被锁死时A、B、C三点共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挡板锁死机构,包括机架、挡板装置1、锁紧装置2和往复式活塞缸3。所述挡板装置1包括挡板一11、转轴一12和连杆一,转轴一12水平设置于机架上,且与机架转动连接,挡板一11的一端与转轴一12固定连接,挡板一11的长度方向与转轴一12的轴线方向一致,挡板一1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连杆一为弯折结构,包括摆臂一13和摆臂二14,摆臂一13和摆臂二14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连杆一的弯折部与转轴一12的端部固定连接,且连杆一与转轴一12的轴线垂直。
锁紧装置2位于挡板装置1的上方,包括连杆二和曲柄21,连杆二为弯折结构,包括摆臂三22和摆臂四23,摆臂三22和摆臂四24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曲柄21的一端与机架铰连接,连接点为A,另一端与连杆二的弯折处铰连接,连接点为B;摆臂三22的末端与摆臂二14的末端铰连接,连接点为C。
为了给整个机构提供驱动力,所述挡板锁死机构还包括往复式活塞缸3,往复式活塞缸3的活塞杆末端与摆臂四23的末端铰连接,往复式活塞缸3的缸筒末端与机架铰连接。随着往复式活塞缸3的缸筒末端绕机架转动以及往复式活塞缸3的活塞的伸缩,往复式活塞缸3带动连杆二带动绕曲柄21转动,连杆二带动连杆一转动,连杆一进一步带动转轴一12和挡板一11转动。
如图5所示,所述挡板锁死机构,当挡板一11处于竖直状态时,A、B、C三点共线,摆臂二14、摆臂三22与曲柄21组成的机构出现死点,如果没有往复式活塞缸3的驱动,曲柄21不能转动,整个机构处于锁紧状态,即使轮毂碰撞挡板一11,也不能使曲柄21转动。因为摆臂二14、摆臂三22、曲柄21和机架构成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曲柄摇杆机构,如不计各杆质量和运动副中的摩擦,则摆臂三22为二力杆,由于挡板一11、摆臂二14与转轴一12固定连接,在轮毂碰撞挡板一11时,摆臂二14受力产生转动的趋势,由于A、B、C三点共线,摆臂三22给曲柄21的力将通过铰链中心A点,对A点不产生力矩,则曲柄21的驱动力的有效力为零,因此曲柄不能转动,出现死点,使摆臂二14、摆臂三22与曲柄21组成的机构出现卡死现象。
当一批轮毂被挡板11对齐校正后,需要通过往复式活塞缸3的驱动来打破这种卡死现象。由于往复式活塞缸3的活塞杆末端与摆臂四23的末端铰连接,往复式活塞缸3绕铰链向上转动以及活塞的伸缩将带动摆臂四23运动,导致曲柄21绕A点转动,从而打破这种卡死现象,曲柄21的转动带动摆臂二14转动,进一步带动挡板一11转动,当挡板一11转动90度后,挡板一11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则轮毂进入下一步工序。
所述往复式活塞缸3为往复式活塞气压缸或往复式活塞液压缸。
为了有效的防止了挡板一11受到轮毂的碰撞而发生变形,通过在挡板一11的背部焊接加强肋板来增加强度。
实施例二:
如图3、4所示,为了提高轮毂对齐校正的工作效率,挡板锁死机构还包括连杆装置4,所述连杆装置位于挡板装置的下方,包括连杆三44、连杆四43、转轴二42和挡板二41,所述转轴二42水平设置于机架上,且与机架转动连接,挡板二41的一端与转轴二42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连杆四43的一端与转轴二42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杆三44的下端铰连接,连杆四43与转轴二42的轴线垂直,连杆三44的上端与摆臂一13的末端可拆卸式铰连接。
挡板一11处于竖直状态时,挡板二41也处于竖直状态,此时整个挡板锁死机构处于死点状态,便于进行轮毂的对齐校正。
根据待对齐矫正轮毂的数量,选择连杆三44的上端与摆臂一13的末端是否连接。当待对齐矫正轮毂的数量较大时,连杆三44的上端与摆臂一13的末端铰连接,则挡板一11和挡板二41可以同时处理两批轮毂,提高了工作效率;否则反之,以减少摩擦和能耗。
本实用新型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4)
1.挡板锁死机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板装置(1),所述挡板装置(1)包括挡板一(11)、转轴一(12)和连杆一,转轴一(12)水平设置于机架上,且与机架转动连接,挡板一(11)的一端与转轴一(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连杆一为弯折结构,包括摆臂一(13)和摆臂二(14),摆臂一(13)和摆臂二(14)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连杆一的弯折部与转轴一(12)的端部固定连接,且连杆一与转轴一(12)的轴线垂直;
锁紧装置(2),所述锁紧装置(2)位于挡板装置(1)的上方,包括连杆二和曲柄(21),连杆二为弯折结构,包括摆臂三(22)和摆臂四(23),摆臂三(22)和摆臂四(24)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曲柄(21)的一端与机架铰连接,连接点为A,另一端与连杆二的弯折处铰连接,连接点为B;摆臂三(22)的末端与摆臂二(14)的末端铰连接,连接点为C;
往复式活塞缸(3),所述往复式活塞缸(3)的活塞杆末端与摆臂四(23)的末端铰连接,往复式活塞缸(3)的缸筒与机架铰连接;
所述挡板锁死机构,当挡板一(11)处于竖直状态时,A、B、C三点共线,摆臂二(14)、摆臂三(22)与曲柄(21)组成的机构出现死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板锁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装置(4),所述连杆装置(4)位于挡板装置(1)的下方,连杆装置(4)包括连杆三(44)、连杆四(43)、转轴二(42)和挡板二(41),所述转轴二(42)水平设置于机架上,且与机架转动连接,挡板二(41)的一端与转轴二(42)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连杆四(43)的一端与转轴二(42)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杆三(44)的下端铰连接,且连杆四(43)与转轴二(42)的轴线垂直,连杆三(44)的上端与摆臂一(13)的末端可拆卸式铰连接;
当挡板一(11)处于竖直状态时,挡板二(41)也处于竖直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板锁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一(11)、挡板二(41)的背部焊接有加强肋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板锁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式活塞缸(3)为往复式活塞气压缸或往复式活塞液压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11393.2U CN204771776U (zh) | 2015-07-15 | 2015-07-15 | 挡板锁死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11393.2U CN204771776U (zh) | 2015-07-15 | 2015-07-15 | 挡板锁死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71776U true CN204771776U (zh) | 2015-11-18 |
Family
ID=54511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1139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71776U (zh) | 2015-07-15 | 2015-07-15 | 挡板锁死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7177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71958A (zh) * | 2018-12-27 | 2019-05-21 | 深圳华侨城卡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游艺车止动闸 |
CN113579609A (zh) * | 2021-07-22 | 2021-11-02 | 成都焊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直缝焊机的对中结构 |
-
2015
- 2015-07-15 CN CN201520511393.2U patent/CN20477177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71958A (zh) * | 2018-12-27 | 2019-05-21 | 深圳华侨城卡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游艺车止动闸 |
CN113579609A (zh) * | 2021-07-22 | 2021-11-02 | 成都焊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一种直缝焊机的对中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71776U (zh) | 挡板锁死机构 | |
CN204280800U (zh) | 一种用于塑料片材的张力收卷机 | |
CN204453073U (zh) | 新型产品封箱转向装置 | |
CN205684650U (zh) | 锻压设备的钳头组件 | |
CN205637521U (zh) | 一种新型地板砖修正装置 | |
CN203778450U (zh) | 一种洗桶机上喷淋管的竖直移动装置 | |
CN103787204B (zh) | 两自由度七杆混合驱动正面吊运起重机 | |
CN102527880B (zh) | 钢筋自动弯箍机的矫正机构 | |
CN218520917U (zh) | 夹钳起重机 | |
CN201868786U (zh) | 输电线路220千伏避雷线检修专用提升器 | |
CN214740302U (zh) | 一种链条升降限位设备 | |
CN106032179A (zh) | 一种产品封箱转向装置 | |
CN204896907U (zh) | 卷布装置 | |
CN204473260U (zh) | 一种新型流水线上产品封箱转向装置 | |
CN201871634U (zh) | 钢筋弯曲机上的圆锥形弯曲轴结构 | |
CN204823223U (zh) | 定子整形机械手机构 | |
CN209567488U (zh) |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翻转装置 | |
CN203030796U (zh) | 一种全自动数控万能弯曲机锁紧机构 | |
CN221064221U (zh) | 一种受力筋折弯机构 | |
CN206799117U (zh) | 一种型钢翻转机 | |
CN218181806U (zh) | 一种抗强风广告牌 | |
CN203484581U (zh) | 一种弯箍机 | |
CN106032180A (zh) | 新型产品封箱转向装置 | |
CN110338211A (zh) | 一种往复击打装置 | |
CN208830683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10038 No. 5 Xianxin Middle Road, Qixia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Changjiang Industrial Furnac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38 No. 5 Xianxin Middle Road, Qixia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Changjiang Industrial Furnace Technology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