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1434U - 轮对压装机 - Google Patents

轮对压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71434U
CN204771434U CN201520466139.5U CN201520466139U CN204771434U CN 204771434 U CN204771434 U CN 204771434U CN 201520466139 U CN201520466139 U CN 201520466139U CN 204771434 U CN204771434 U CN 204771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
loading device
axletree
frame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61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清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QINGL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QINGL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QINGLI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QINGL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661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71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71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71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对压装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在压装轮对时无需车轴调头的轮对压装机,包括机架、移动机构、压装油缸和两个升降机构,其中所述机架为整体框架并在中部设有压装区域,用于传送车轴的移动机构即设置于所述压装区域中,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分设于所述压装区域两侧,每个升降机构上均设有顶板和顶环,压装时车轴靠近待压装轮对的一端与靠近该轮对的压装机构上的顶环相对,同时该车轴的另一端与另一压装机构上的顶板相对,所述压装油缸中设有中空的、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移动的活塞筒。本实用新型在压装轮对时无需车轴调头,且控制精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轮对压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对压装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在压装轮对时无需车轴调头的轮对压装机。
背景技术
对于轨道车辆来说,车轮轮对的安装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轨道车辆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性能,现有技术中,轮对主要还是通过压装方式安装到轮对轴上,生产厂家在一侧轮对压装完成后通常采用车轴调头、二次压装的方式完成另一侧轮对的压装,该方式存在压装工艺复杂、工作强度大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对压装机,在压装轮对时无需车轴调头,且控制精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轮对压装机,包括机架、移动机构、压装油缸和两个压装机构,其中所述机架上设有压装区域,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压装区域中,第一压装机构和第二压装机构分设于所述压装区域两侧,每个压装机构上均设有移动板,在移动板上设有顶板和顶环,压装时车轴靠近待压装轮对的一端与靠近该轮对的压装机构上的顶环相对,同时该车轴的另一端与另一压装机构上的顶板相对,所述压装油缸设置于机架内,所述压装油缸中设有中空的、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压装机构移动的活塞筒,且车轴在压装时经第一压装机构上的顶环伸入至所述活塞筒内,第二压装机构固装机架上,且车轴在压装时经第二压装机构上的顶环伸入至机架内。
所述压装机构上的移动板为升降板,所述压装机构除所述升降板外还包括安装板和两个升降油缸,两个升降油缸固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升降板设置于两个升降油缸之间并通过所述两个升降油缸驱动升降;第一压装机构的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活塞筒上,第二压装机构的安装板固装在机架上。
每个升降油缸靠近升降板的一侧均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升降板的两侧边沿即分别容置于两个导向块上的导向槽中。
所述压装机构上的移动板为摆动的挡板,所述压装机构除所述挡板外还包括安装板和摆动油缸,挡板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安装板上并通过所述摆动油缸驱动绕所述转轴摆动,摆动油缸水平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第一压装机构的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活塞筒上,第二压装机构的安装板固装在机架上。
所述挡板的中部设有一个弧形槽,在安装板上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插入所述弧形槽中。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X向移动机构和Y向移动机构,所述X向移动机构包括电机、移动座、滑轨座、齿轮和齿条,其中滑轨座安装在机架上,移动座与所述滑轨座滑动连接,所述滑轨座上沿X向固装有齿条,电机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Y向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
所述Y向移动机构包括油缸、支承座和滑轨,其中油缸和两条滑轨均沿Y向设置于所述移动座上,所述支承座设置于所述移动座上并通过滑块和滑轨与所述移动座滑动连接,所述支承座通过所述油缸驱动沿Y向移动,所述支承座上侧面设有两个支板,待压装的车轴设置于两个支板上。
机架设有压装油缸的一侧外部设有压装位置测量机构,所述压装位置测量机构设有拉线编码器,所述拉线编码器通过拉线与第一压装机构相连;检测车轴长度时,车轴两个轴端面分别与两个压装机构上的顶板相对。
在移动机构上方的机架上设有拨杆机构,所述拨杆机构包括拉线编码器、移动板、油缸、检测杆和立板,其中立板垂直固装在机架内,移动板与所述立板滑动连接,在移动板的前侧设有一轴端,油缸的缸杆端部与所述轴端固连,所述拉线编码器通过拉线与所述轴端相连。
所述机架为一体式框架结构,所述机架沿X向看去呈“口”字型,所述机架中间的长方形中空部为压装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轮对压装时无需车轴调头,实现轮对不调头一次性完成压装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压装过程中随时检测保证轮对位置的精确控制,并且通过在压装前对车轴的检测,也可确认准备压装的车轴的型号及长度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压装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压装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移动机构安装在机架内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压装位置测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拨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压装机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压装机构的安装板示意图。
其中,1为压装油缸,2为第一压装机构,3为拨杆机构,4为车轴,5为轮对,6为第二压装机构,7为移动机构,8为压装位置测量机构,9为机架,10为安装板,11为顶板,12为顶环,13为升降油缸,14为升降板,15为活塞筒,16为导向块,17为电机,18为支承座,19为移动座,20为滑轨,21为滑轨座,22为齿轮,23为齿条,24为油缸,25为滑轨,26为测量导向杆,27为油缸,28为拉线编码器,29为拉线编码器,30为移动板,31为立板,32为检测杆,33为挡板,34为摆动油缸,35为转轴,36为弧形槽,37为安装板,38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9、移动机构7、压装油缸1和两个压装机构,其中所述机架9为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沿X向看去,所述机架9呈“口”字型,所述机架9中间的长方形中空部即为压装区域,移动机构7设置于所述压装区域中,两侧预装有轮对5的车轴4通过所述移动机构7作用沿X向进出所述压装区域,并通过所述移动机构7作用在所述压装区域内沿Y向移动,在所述压装区域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压装轮对5的压装机构,其中第一压装机构2可移动,第二压装机构6固装在机架9上,机架9在靠近所述第一压装机构2的一侧内部设有压装油缸1,如图4所示,所述压装油缸1中设有内部中空并通过液压方式驱动伸缩的活塞筒15,所述第一压装机构2即通过所述活塞筒15驱动沿Y向移动。所述压装机构上设有移动板,在移动板上设有顶板11和顶环12,所述顶板11和顶环12随所述移动板移动变换位置,压装时车轴4靠近待压装轮对5的一端与靠近该轮对5的压装机构上的顶环12相对,同时该车轴4的另一端与另一压装机构上的顶板11相对。
如图5~6所示,所述移动机构7包括X向移动机构和Y向移动机构,所述Y向移动机构设置于X向移动机构上,所述X向移动机构包括电机17、移动座19、滑轨20、滑轨座21、齿轮22和齿条23,其中滑轨座21安装在机架9上,所述滑轨座21上沿X向设有两个滑轨20,移动座19下方设有滑块,所述移动座19即通过所述滑块和滑轨20与所述滑轨座21滑动连接,所述滑轨座21中部沿X向固装有齿条23,移动座19下方设有与所述齿条23啮合的齿轮22,电机17安装在所述移动座19上且输出轴伸至移动座19下方与所述齿轮22固连,所述电机17通过所述齿轮22和齿条23传动驱动移动座19沿X向移动,Y向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移动座19上,所述Y向移动机构包括油缸24、支承座18和滑轨25,油缸24和两条滑轨25均沿Y向设置于所述移动座19上,所述支承座18下方设有滑块,所述支承座18即通过所述滑块和滑轨25与所述移动座19滑动连接,油缸24的缸杆端部与设置于所述支承座18下侧的一个支架相连,所述支承座18即通过所述油缸24驱动沿Y向移动,所述支承座18上侧面对称设有两个支板,待压装的车轴4即设置于两个支板上。
在机架9设有压装油缸1的一侧外部设有压装位置测量机构8,所述压装位置测量机构8用于检测车轴4的轴长以及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的移动位置。如图7所示,所述压装位置测量机构8包括测量导向杆26、箱体28和拉线编码器29,其中箱体28安装在机架9上,拉线编码器29设置于所述箱体28中,所述拉线编码器29包括上端的拉线盒和下端的编码器,其中拉线盒内设有缠绕有拉线的轮毂,拉线的自由端与待测物体相连,待测物体移动时拉线便带着轮毂旋转,编码器同时随之旋转测量,所述拉线编码器29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所述压装位置测量机构8中的拉线编码器29即通过拉线与第一压装机构2相连,测量导向杆26设置于箱体28中,并且一端穿过所述箱体28的侧壁与第一压装机构2上的安装板10相连,所述测量导向杆26起导向作用。
在移动机构7上方的机架9上设有用于检测轮对5位置的拨杆机构3,如图8所示,所述拨杆机构3包括拉线编码器28、移动板30、油缸27、检测杆32和立板31,其中立板31垂直固装在机架9内,在立板31上沿Y向设有滑轨,移动板30底面设有滑块,移动板30即通过所述滑块和滑轨与所述立板31滑动连接,检测杆32固装在所述移动板30上,所述检测杆32既可以通过油缸27带动行走,也可以由轮对5拨动,实现轮对5位置及压装后车轴4与左右轮对5相对位置的检测。在移动板30的前侧设有一轴端,油缸27固装在机架9内并且缸杆端部与所述轴端固连,所述移动板30即通过所述油缸27驱动移动,在另一侧设有拉线编码器28,所述拉线编码器28固装在机架9内,所述拉线编码器28通过拉线与所述轴端相连。
所述压装机构上的顶板11和顶环12可以通过升降方式移动,也可以通过摆动方式移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压装机构上的顶板11和顶环12通过升降方式变换位置,其中压装机构上设有顶板11和顶环12的移动板为升降板14。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压装机构包括安装板10、升降板14和两个升降油缸13,其中两个升降油缸13固装在安装板10上,所述升降板14设置于两个升降油缸13之间并通过所述两个升降油缸13驱动升降,每个升降油缸13靠近升降板14的一侧均设有导向块16,所述导向块16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升降板14的两侧边沿即分别容置于两个导向块16上的导向槽中,所述升降板14即沿两侧导向块16上的导向槽升降,在所述升降板14上设有实心的、呈方形的顶板11和空心的、呈圆环状的顶环12,其中车轴4可由所述顶环12穿过安装板10,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1设置于顶环12上方。第一压装机构2的安装板10安装在所述活塞筒15上,压装时车轴4可沿第一压装机构2上的顶环12伸入至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内,第二压装机构6的安装板10固装在机架9上,压装时车轴4可沿第二压装机构6上的顶环12伸入至机架9内。
所述压装位置测量机构8中的拉线编码器29通过拉线与第一压装机构2上的安装板10相连。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1、轮对5通过其他专用设备预装至车轴4上,然后移动机构7将车轴4及轮对5送至本实用新型的机架9内的压装区域中。
2、两侧的压装机构调整升降板14位置,保证车轴4两个轴端面分别与第一压装机构2和第二压装机构6上的顶板11相对,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伸出驱动第一压装机构2移动,使两侧的顶板11均与车轴4端面相抵,然后通过压装位置测量机构8检测车轴4长度,确定车轴4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确定车轴4的型号。
3、检测完成后,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退回,第一压装机构2的升降板14上升,使该侧的顶环12升至与车轴4的轴端面相对的位置,第二压装机构6则保持顶板11与车轴4的轴端面相对,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再次伸出驱动第一压装机构2移动,此车轴4沿顶环12伸入至活塞筒15中,当顶环12与待压装的轮对5相抵时,活塞筒15继续移动,压装油缸1即开始压装该侧的轮对5,在压装过程中,拨杆机构3随时检测轮对5的压装位置,直到达到标准规定位置。
4、靠近第一压装机构2的轮对5压装完成后,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退回,第一压装机构2的升降板14下降,使顶板11与车轴4的轴端面相对,第二压装机构6的升降板14上升,使顶环12与车轴4的另一轴端面相对,然后移动机构7带动车轴4沿Y向移动,此时车轴4的轴端沿第二压装机构6的顶环12伸入机架9中,在移动机构7开始移动同时,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伸出,当第二压装机构2的顶环12与待压装的轮对5相抵后,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通过第一压装机构2的顶板11推动车轴4移动开始另一侧轮对5的压装,并随时通过拨杆机构3检测轮对5的压装位置,直到达到标准规定位置。
5、压装结束后,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退回,移动机构7带动压装完成后的车轴4沿Y向移回原始位置,并带动车轴4沿X向输出,然后本实用新型各机构恢复至原始位置,准备进行下一组车轴4和轮对5的压装工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压装机构上的顶板11和顶环12通过摆动方式变换位置,其中压装机构上设有顶板11和顶环12的移动板为可摆动的挡板33。
如图9~10所示,本实施例的压装机构包括安装板37、挡板33和摆动油缸34,在所述安装板37上设有通孔38和转轴35,挡板33通过所述转轴35铰接在所述安装板37上,压装车轴时,车轴可经所述通孔38伸入至活塞筒15或机架9内,摆动油缸34水平固装在所述安装板37上并与所述挡板33相连,所述挡板33即通过所述摆动油缸34驱动绕所述转轴35摆动,在所述挡板33上设有压装用的空心的顶环12和实心的顶盘11,在挡板33的中部设有一个弧形槽36,在安装板37上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即插入所述弧形槽36中以限定挡板33的摆动范围。
本实施例中,第一压装机构2的安装板37安装在所述活塞筒15上,压装时车轴4可沿第一压装机构2上的顶环12伸入至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内,第二压装机构6的安装板37固装在机架9上,压装时车轴4可沿第二压装机构6上的顶环12伸入至机架9内。
所述压装位置测量机构8中的拉线编码器29通过拉线与第一压装机构2上的安装板37相连。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1、轮对5通过其他专用设备预装至车轴4上,然后移动机构7将车轴4及轮对5送至本实用新型的机架9内的压装区域中。
2、两侧的压装机构调整挡板33位置,保证车轴4两个轴端面分别与第一压装机构2和第二压装机构6上的顶板11相对,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伸出驱动第一压装机构2移动,使两侧的顶板11均与车轴4端面相抵,然后通过压装位置测量机构8检测车轴4长度,确定车轴4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确定车轴4的型号。
3、检测完成后,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退回,第一压装机构2的挡板33摆动,使该侧的顶环12移动至与车轴4的轴端面相对的位置,第二压装机构6则保持顶板11与车轴4的轴端面相对,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再次伸出驱动第一压装机构2移动,此车轴4沿顶环12伸入至活塞筒15中,当顶环12与待压装的轮对5相抵时,活塞筒15继续移动,压装油缸1即开始压装该侧的轮对5,在压装过程中,拨杆机构3随时检测轮对5的压装位置,直到达到标准规定位置。
4、靠近第一压装机构2的轮对5压装完成后,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退回,第一压装机构2的挡板33摆动,使顶板11与车轴4的轴端面相对,第二压装机构6的挡板33摆动,使顶环12与车轴4的另一轴端面相对,然后移动机构7带动车轴4沿Y向移动,此时车轴4的轴端沿第二压装机构6的顶环12伸入机架9中,在移动机构7开始移动同时,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伸出,当第二压装机构2的顶环12与待压装的轮对5相抵后,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通过第一压装机构2的顶板11推动车轴4移动开始另一侧轮对5的压装,并随时通过拨杆机构3检测轮对5的压装位置,直到达到标准规定位置。
5、压装结束后,压装油缸1的活塞筒15退回,移动机构7带动压装完成后的车轴4沿Y向移回原始位置,并带动车轴4沿X向输出,然后本实用新型各机构恢复至原始位置,准备进行下一组车轴4和轮对5的压装工作。

Claims (10)

1.一种轮对压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9)、移动机构(7)、压装油缸(1)和两个压装机构,其中所述机架(9)上设有压装区域,移动机构(7)设置于所述压装区域中,第一压装机构(2)和第二压装机构(6)分设于所述压装区域两侧,每个压装机构上均设有移动板,在移动板上设有顶板(11)和顶环(12),压装时车轴(4)靠近待压装轮对(5)的一端与靠近该轮对(5)的压装机构上的顶环(12)相对,同时该车轴(4)的另一端与另一压装机构上的顶板(11)相对,所述压装油缸(1)设置于机架(9)内,所述压装油缸(1)中设有中空的、用于推动所述第一压装机构(2)移动的活塞筒(15),且车轴(4)在压装时经第一压装机构(2)上的顶环(12)伸入至所述活塞筒(15)内,第二压装机构(6)固装机架(9)上,且车轴(4)在压装时经第二压装机构(6)上的顶环(12)伸入至机架(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机构上的移动板为升降板(14),所述压装机构除所述升降板(14)外还包括安装板(10)和两个升降油缸(13),两个升降油缸(13)固装在所述安装板(10)上,所述升降板(14)设置于两个升降油缸(13)之间并通过所述两个升降油缸(13)驱动升降;第一压装机构(2)的安装板(10)安装在所述活塞筒(15)上,第二压装机构(6)的安装板(10)固装在机架(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对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升降油缸(13)靠近升降板(14)的一侧均设有导向块(16),所述导向块(16)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升降板(14)的两侧边沿即分别容置于两个导向块(16)上的导向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机构上的移动板为摆动的挡板(33),所述压装机构除所述挡板(33)外还包括安装板(37)和摆动油缸(34),挡板(33)通过转轴(35)铰接在所述安装板(37)上并通过所述摆动油缸(34)驱动绕所述转轴(35)摆动,摆动油缸(34)水平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7)上;第一压装机构(2)的安装板(37)安装在所述活塞筒(15)上,第二压装机构(6)的安装板(37)固装在机架(9)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对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3)的中部设有一个弧形槽(36),在安装板(37)上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插入所述弧形槽(36)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7)包括X向移动机构和Y向移动机构,所述X向移动机构包括电机(17)、移动座(19)、滑轨座(21)、齿轮(22)和齿条(23),其中滑轨座(21)安装在机架(9)上,移动座(19)与所述滑轨座(21)滑动连接,所述滑轨座(21)上沿X向固装有齿条(23),电机(17)安装在所述移动座(19)上,与所述齿条(23)啮合的齿轮(22)安装在所述电机(17)的输出轴上,Y向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移动座(19)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对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移动机构包括油缸(24)、支承座(18)和滑轨(25),其中油缸(24)和两条滑轨(25)均沿Y向设置于所述移动座(19)上,所述支承座(18)设置于所述移动座(19)上并通过滑块和滑轨(25)与所述移动座(19)滑动连接,所述支承座(18)通过所述油缸(24)驱动沿Y向移动,所述支承座(18)上侧面设有两个支板,待压装的车轴(4)设置于两个支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机架(9)设有压装油缸(1)的一侧外部设有压装位置测量机构(8),所述压装位置测量机构(8)设有拉线编码器(29),所述拉线编码器(29)通过拉线与第一压装机构(2)相连;检测车轴(4)长度时,车轴(4)两个轴端面分别与两个压装机构上的顶板(11)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压装机,其特征在于:在移动机构(7)上方的机架(9)上设有拨杆机构(3),所述拨杆机构(3)包括拉线编码器(28)、移动板(30)、油缸(27)、检测杆(32)和立板(31),其中立板(31)垂直固装在机架(9)内,移动板(30)与所述立板(31)滑动连接,在移动板(30)的前侧设有一轴端,油缸(27)的缸杆端部与所述轴端固连,所述拉线编码器(28)通过拉线与所述轴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9)为一体式框架结构,所述机架(9)沿X向看去呈“口”字型,所述机架(9)中间的长方形中空部为压装区域。
CN201520466139.5U 2015-07-01 2015-07-01 轮对压装机 Active CN204771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6139.5U CN204771434U (zh) 2015-07-01 2015-07-01 轮对压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6139.5U CN204771434U (zh) 2015-07-01 2015-07-01 轮对压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71434U true CN204771434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11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6139.5U Active CN204771434U (zh) 2015-07-01 2015-07-01 轮对压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7143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9863A (zh) * 2019-07-31 2019-11-15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智能装备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器内胆组对机
CN110733530A (zh) * 2019-09-30 2020-01-31 长春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轮对输送的智能转轨装置
CN112828563A (zh) * 2019-11-22 2021-05-25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汽车执行器电机压装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9863A (zh) * 2019-07-31 2019-11-15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智能装备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器内胆组对机
CN110449863B (zh) * 2019-07-31 2024-04-02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智能装备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器内胆组对机
CN110733530A (zh) * 2019-09-30 2020-01-31 长春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轮对输送的智能转轨装置
CN112828563A (zh) * 2019-11-22 2021-05-25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汽车执行器电机压装装置
CN112828563B (zh) * 2019-11-22 2022-03-04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汽车执行器电机压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23073U (zh) 快速换模台车
CN204771434U (zh) 轮对压装机
CN104401522A (zh) 立式pe膜全自动包装机
CN103754572B (zh) 一种车身装焊升降往复传输系统
CN103658442B (zh) 桶身自动封底盖、封顶盖机
CN108291371B (zh) 捣固机和用于校正轨道位置的方法
CN101704042A (zh) 电动弯管机
CN202292062U (zh) 一种轮对检压、退卸机
CN204430250U (zh) 液压升降式钢包浇注车
CN104889373B (zh) 砂型浇铸系统的分箱翻模顶出装置
CN203294101U (zh) 一种翻斗式矿车
CN205552822U (zh) 加气混凝土坯体横切机
CN204545031U (zh) 用于高精度电梯导轨自动精矫机的原位90°翻转装置
CN109911611B (zh) 一种罐盖分路供料机构的工作方法
CN102266880B (zh) 钢轨校直液压机用移动工作台
CN104727611B (zh) 多层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
CN204416758U (zh) 一种龙门收排线装置
CN204294693U (zh) 一种可抬起钢轨的扭弯装置
CN106475473A (zh) 一种起重式换模台车及其换模方法
CN203241239U (zh) 一种发动机台架试验安装小车
CN107601348A (zh) 一种剪叉式上料装置
CN104925574B (zh) 一种原纸分切机的夹紧装置
CN106270414A (zh) 一种新型同步翻箱装置
CN201950124U (zh) 一种金属风扇叶轮成型机上的滚铆装置
CN104314342A (zh) 一种三节起升样式的起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