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0365U - 一种旋转扭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扭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70365U
CN204770365U CN201520330942.6U CN201520330942U CN204770365U CN 204770365 U CN204770365 U CN 204770365U CN 201520330942 U CN201520330942 U CN 201520330942U CN 204770365 U CN204770365 U CN 204770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guide plate
tightly
block
rotating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309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侃
陈坤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YINJIAHUA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YINJIAHUA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YINJIAHUA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YINJIAHUA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309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70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70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70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旋转扭线装置,包括基座、扭线机构和传动机构;扭线机构和传动机构均安装在基座上;所述扭线机构包括夹持机构,气缸推动机构和转轴,夹持机构包括转盘、左报紧块、右抱紧块、左导线板、右导向板、上夹爪、下夹爪、上插销和下插销;转轴安装在基座上且与传动机构连接,由传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转盘以可相对于转轴转动以及沿转轴轴向方向前后移动的方式套置在转轴前端,气缸推动机构位于转盘下方且与转盘连接,由气缸推动机构推动转盘前后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小巧、简单且紧凑,运行稳定,易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扭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旋转扭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线束加工流程中,需要对加工好的线芯进行沾锡,为了防止线芯沾锡时出现散头的情况,往往要先将线芯扭紧,因此,扭线装置成为线束加工的必要设备,扭线装置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线束沾锡效果。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扭线设备为旋转扭线装置,其一般包括旋转轴、依次安装在旋转轴上的前端转盘和后端转盘,前端转盘上安装两个相互配合的滑块,滑块上安装用于夹齿线芯的夹爪,前端转盘与后端转盘直接安装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依次枢接的一级连杆、二级连杆和三级连杆,一级连杆与后端转盘枢接,二级连杆与前端转盘的滑块枢接,因此,其通过前端转盘的夹爪来夹持线芯,旋转轴转动时,线芯跟随前端转盘转动完成扭线,其需要释放线芯时,则推动后端转盘前移,推动连杆机构使第三连杆作用于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反向滑动使夹爪松开,需要夹持线芯时,后端转盘相应地后移,两个滑块相向移动夹爪相互配合夹紧线芯。然而此种旋转扭线装置还存在如下缺点:
一、其用于控制夹爪夹持/释放线芯的连杆机构存在多级的枢接配合关系,结构复杂,而且加工精度要求高,零件加工或安装稍有偏差变导致运行不畅;
二、由于多级的枢接关系,其零配件间转动摩擦频繁,零配件的强度要求较高,导致成本较高;
三、扭线机构的整体体积较大,后端转盘前后移动的控制难度较大,外形也不够美观。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结构小巧、简单、紧凑,运行稳定且易操作的旋转扭线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扭线装置,其结构小巧、简单且紧凑,运行稳定,易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转扭线装置,包括基座、扭线机构和传动机构;扭线机构和传动机构均安装在基座上;
所述扭线机构包括夹持机构,气缸推动机构和转轴,夹持机构包括转盘、左抱紧块、右抱紧块、左导线板、右导向板、上夹爪、下夹爪、上插销和下插销;转轴安装在基座上且与传动机构连接,由传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转盘以可相对于转轴转动以及沿转轴轴向方向前后移动的方式套置在转轴前端,气缸推动机构位于转盘下方且与转盘连接,由气缸推动机构推动转盘前后移动;对称设置的左导向板和右导向板均与转盘前端连接,左导向板内侧和右导向板内侧均开设以其中线为轴对称的上斜槽和下斜槽,左抱紧块和右抱紧块夹置于左导向板和右导线板之间,左抱紧块后端与右抱紧块后端相扣合且抱持在转轴上,左抱紧块前端和右抱紧块前端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夹爪槽,上夹爪和下夹爪分别设置在夹爪槽上端和下端,左抱紧块前端和右抱紧块前端对应上斜槽和下斜槽均开设供上插销和下插销上下移动的上竖孔及下竖孔,上夹爪固定在上插销中端,上插销两端穿过夹爪槽和上竖孔后插置在上斜槽内,下夹爪固定在下插销中端,下插销两端穿过夹爪槽和下竖孔后插置在下斜槽内。
进一步,所述基座包括底座、竖板和后支撑架,竖板安装在底座上,竖板下端形成供传动机构安装的第一安装孔,竖板上端开设供转轴穿过的第一轴孔,竖板上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一轴孔之间开设供气缸推动机构安装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后支撑架由横端支架和竖端支架组成,横端支架的前端与竖板的上端连接,竖端支架的上端与横端支架的后端连接,竖端支架上形成供转轴穿过的第二轴孔。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支撑架、主动轮和传动皮带,主动轮安装在电机上;电机支撑架包括上板、下板和侧板,上板与第一安装孔的上端连接,下板与第一安装孔的下端连接,侧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上板和下板;电机架设在下板和第一安装孔中,侧板形成第三轴孔,主动轮穿过第三轴孔,传动皮带一端套置于主动轮上,而另一端套置于转轴上。
进一步,所述气缸推动机构包括气缸、伸缩杆、气缸连接头和连接头导向座,气缸架设于电机支撑架的上板且位于竖板一侧,连接头导向座固定在竖板上且位于竖板另一侧,连接头导向座上形成导向槽,伸缩杆一端伸入气缸,伸缩杆另一端穿过竖板的第二安装孔后插入导向槽中;所述转盘外侧形成环形卡槽,气缸连接头上端对应环形卡槽至少形成一根推拉杆,推拉杆卡入环形卡槽,气缸连接头下端形成导向块,导向块插置于导向槽中且与伸缩杆连接,由伸缩杆推动导向块在导向槽中前后移动。
进一步,所述气缸连接头上端形成两根推拉杆,两根推拉杆分别卡入环形卡槽的两侧;所述推拉杆上还开设供销轴插入的销轴孔,销轴孔内还安装了连接轴承,销轴穿过连接轴承后抵在环形卡槽底部。
进一步,所述连接头导向座还包括限位螺钉,导向槽一侧开设开口,伸缩杆从开口伸入导向槽内与导向块连接,导向槽另一侧开设限位螺孔,限位螺钉旋入限位螺孔中。
进一步,所述转轴包括空心转轴、吸皮管、限位挡圈、从动轮、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分别安装在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上,空心转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架设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从动轮固定在空心转轴上,从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主动轮连接;所述限位挡圈前端为挡环而后端为固定环,固定环固定在空心转轴前端的端部,吸皮管前端插入空心转轴并抵在挡环上;所述左抱紧块后端与右抱紧块后端相扣合且抱持在限位挡圈上。
进一步,所述基座还包括一后支撑块,后支撑块安装在后支撑架竖端支架的第二轴孔处,后支撑块对应第二轴孔开设第四轴孔,吸皮管前端穿过第四轴孔后在第二轴孔处插入空心转轴,吸皮管后端通过顶丝固定在第四轴孔处。
进一步,所述转盘内形成第五轴孔,第五轴孔上安装有轴套,转盘通过轴套套置在空心转轴前端。
进一步,所述转盘前端还设有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左导向板和右导向板分别通过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与转盘连接。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封板,封板与左导向板前端和右导向板前端连接,封板中间对应夹爪槽形成进线口。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由气缸推动机构推动转盘沿转轴的轴线方向前后移动,转盘则带动左导向板和右导向板前后移动,然后,由于夹置于左导向板和右导向板之间的左抱紧块和右抱紧块共同抱紧在转轴上(与转轴一体),左导向板和右导向板与其内侧的左抱紧块和右抱紧块之间产生相对的前后移动,接着,由于上插销两端穿过夹爪槽和上竖孔后插置在上斜槽内而下插销两端穿过夹爪槽和下竖孔后插置在下斜槽内,使得上插销和下插销不能跟随左导向板和右导向板前后移动,而只能随着上斜槽和下斜槽的前后移动分别在左抱紧块和右抱紧块上的上竖孔和下竖孔中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上插销上的上夹爪和下插销上的下夹爪的上下移动,因为上下槽和下斜槽为轴对称的关系,当上插销移动至上竖孔和上斜槽的最底部而下插销移动至下竖孔和下斜槽的最顶部时上夹爪与下夹爪将线芯夹紧,此时传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则带动左抱紧块、右抱紧块以及上夹爪和下夹爪转动,而左抱紧块和右抱紧块同时带动做导向板右导向板以及转盘进行转动,最后完成扭线过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上夹爪和下夹爪分别固定在能够上下移动的上插销和下插销上,利用上插销和下插销的上下运动实现上夹爪与下夹爪的夹紧或松开的的动作,带动上插销和下插销上下运动的左导向板和右导向板只需要由气缸推动机构推动其前后位移,而不需要转动等复杂动作,对零配件装配和加工精度要求低,降低了扭线设备的生产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扭线过程的操控难度,提高扭线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标号说明
基座1,底座11,竖板12,第一安装孔121,第一轴孔122,第二安装孔123,后支撑架13,横端支架131,竖端支架132,第二轴孔133,后支撑块14,第四轴孔41,扭线机构2,夹持机构21,转盘211,环形卡槽2111,左连接件2112,右连接件2113,第五轴孔轴套2114,左导线板212,右导向板213,上斜槽214,下斜槽215,左抱紧块216,右抱紧块213,上竖孔218,下竖孔219,上夹爪220,下夹爪221,上插销222,下插销223,气缸推动机构22,气缸224,伸缩杆225,气缸连接头226,推拉杆2261,销轴孔2262,连接轴承2263,销轴2264,导向块2265,连接头导向座227,导向槽2271,开口2272,限位螺孔2273,限位螺钉2274,转轴23,空心转轴231,吸皮管232,限位挡圈233,固定环2331,挡环2332,从动轮234,第一支撑轴承235,第二支撑轴承236,封板24,进线口241,传动机构3,电机31,主动轮32,电机支撑架33,上板331,下板332,侧板333,第三轴孔3331,传动皮带3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旋转扭线装置,包括:基座1、扭线机构2和传动机构3;扭线机构2和传动机构3均安装在基座1上;
所述扭线机构2包括夹持机构21,气缸推动机构22和转轴23,夹持机构包括转盘211、左抱紧块216、右抱紧块217、左导线板212、右导向板213、上夹爪220、下夹爪221、上插销222和下插销223;转轴23安装在基座1上且与传动机构3连接,由传动机构3带动转轴23转动,转盘211以可相对于转轴23转动以及沿转轴23轴向方向前后移动的方式套置在转轴23前端,气缸推动机构22位于转盘211下方且与转盘211连接,由气缸推动机构22推动转盘211前后移动;对称设置的左导向板212和右导向板213均与转盘211前端连接,左导向板212内侧和右导向板213内侧均开设以其中线为轴对称的上斜槽214和下斜槽215,左抱紧块216和右抱紧块217夹置于左导向板212和右导线板213之间,左抱紧块216后端与右抱紧块217后端相扣合且抱持在转轴23上,左抱紧块216前端和右抱紧块217前端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夹爪槽(图中未示出),上夹爪220和下夹爪221分别设置在夹爪槽上端和下端,左抱紧块216前端和右抱紧块217前端对应上斜槽214和下斜槽215均开设供上插销222和下插销223上下移动的上竖孔218及下竖孔219,上夹爪220固定在上插销222中端,上插销22两端穿过夹爪槽和上竖孔218后插置在上斜槽215内,下夹爪221固定在下插销223中端,下插销223两端穿过夹爪槽和下竖孔219后插置在下斜槽215内。
本实施例中,基座1包括底座11、竖板12和后支撑架13,竖板12安装在底座11上,竖板12下端形成供传动机3安装的第一安装孔121,竖板12上端开设供转轴211穿过的第一轴孔122,竖板上的第一安装孔121与第一轴孔122之间开设供气缸推动机构安装的第二安装孔123;所述后支撑架13由横端支架131和竖端支架132组成,横端支架131的前端与竖板12的上端连接,竖端支架132的上端与横端支架131的后端连接,竖端支架132上形成供转轴23穿过的第二轴孔133。
传动机构3包括电机31、电机支撑架33、主动轮32和传动皮带34,主动轮32安装在电机31上;电机支撑架33包括上板331、下板332和侧板333,上板331与第一安装孔121的上端连接,下板332与第一安装孔121的下端连接,侧板33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上板331和下板332;电机31架设在下板332和第一安装孔121中,侧板333形成第三轴孔3331,主动轮32穿过第三轴孔3331,传动皮带34一端套置于主动轮32上,而另一端套置于转轴23上,本实施例传动机构3整体位于转轴23的下方,传动机构3的整体布局紧凑,启动电机31,主动轮32带动转轴23转动。
本实施例的气缸推动机构22包括气缸224、伸缩杆225、气缸连接头226和连接头导向座227,气缸224架设于电机支撑架的上板331且位于竖板12一侧,连接头导向座227固定在竖板12上且位于竖板12另一侧,连接头导向座227上形成导向槽2271,伸缩杆225一端伸入气缸224,伸缩杆227另一端穿过竖板12的第二安装孔122后插入导向槽2271中;所述转盘211外侧形成环形卡槽2111,气缸连接头226上端对应环形卡槽2111至少形成一根推拉杆2261,推拉杆2261卡入环形卡槽2111,通过设置环形卡槽2111,推拉杆2261推动环形卡槽2111的侧壁来带动转盘211移动,而且推拉杆2261还不影响转盘211的转动;气缸连接头226下端形成导向块2265,导向块2265插置于导向槽2271中且与伸缩杆225连接,由伸缩杆225推动导向块2265在导向槽中前后移动,气缸推动机构22工作原理如下:气缸224推动伸缩杆225伸出气缸时,伸缩杆225前移同时推动导向块2265前移,从而气缸连接头226上端推动转盘211、左导向板212和右导线板213均向前移动,反之,当时气缸224推动伸缩杆225伸入气缸时,转盘211、左导向板212和右导线板213均向后移动。
为了使气缸连接头226与转盘211连接更稳定,气缸连接头226上端形成两根推拉杆2261,两根推拉杆2261分别卡入环形卡槽2111的两侧;所述推拉杆2261上还开设供销轴2263插入的销轴孔2262,销轴孔2263内还安装了连接轴承2264,销轴2263穿过连接轴承2264后抵在环形卡槽2111底部,利用两根推拉杆2261卡入环形卡槽2111的两侧使转盘211受力均衡,避免转盘211与转轴23的摩擦,再利用销轴2263来增加推拉杆2261与环形卡槽2111间的连接强度,使转盘211的移动更稳定,从而提升了夹持机构21的稳定性。
为了方便掌控气缸推动机构22和夹持机构21的行程,连接头导向座227还包括限位螺钉2274,导向槽2271一侧开设开口2272,伸缩杆225从开口2272伸入导向槽2271内与导向块2265连接,导向槽2271另一侧开设限位螺孔2273,限位螺钉2274旋入限位螺孔2273中,通过控制限位螺钉2274旋入限位螺孔2273的长度,来控制导向块2265在导向槽2271内行程长度,从而控制了转盘211的行程长度。
转轴23包括空心转轴231、吸皮管232、限位挡圈233、从动轮234、第一支撑轴承235和第二支撑轴承236;第一支撑轴承235和第二支撑轴承236分别安装在第一轴孔122和第二轴孔133上,空心转轴23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架设在第一轴承235和第二轴承236上,从动轮234固定在空心转轴231上,从动轮234通过传动皮带34与主动轮32连接;所述限位挡圈233前端为挡环2332而后端为固定环2331,固定环2331固定在空心转轴231前端的端部,吸皮管232前端插入空心转轴231并抵在挡环2332上;所述左抱紧块216后端与右抱紧块217后端相扣合且抱持在限位挡圈233上,由于第一轴承235和第二轴承236的作用,本实施例的空心转轴231转动顺畅,主动轮32通过传动皮带34带动从动轮234转动,从而使转轴转动,利用限位挡圈233能够进牢固地限制空心转轴231的前后移动。
基座还包括一后支撑块14,后支撑块14安装在后支撑架的竖端支架131的第二轴孔133处,后支撑块14对应第二轴孔133开设第五轴孔,吸皮管232前端穿过第四轴孔133后在第二轴孔122处插入空心转轴231,吸皮管232后端通过顶丝(图中未示出)固定在第四轴孔133处。
为了进一步减少转盘211与转轴23间的摩擦以及其损耗,转盘211内形成第五轴孔(图中未示出),第五轴孔上安装有轴套2114,转盘211通过轴套2114套置在空心转轴231前端。
为了进一步加强转盘211与左导向板212及右导向板213间的连接,防止转盘211导向板212及右导向板213经过反复前后移动后脱离的情况,所述转盘211前端还设有左连接件2112和右连接件2113,左导向板212和右导向板213分别通过左连接件2112和右连接件2113与转盘211连接,在具体实施时,可将左导向板212与右连接件2112和将右导向板213与右连接件2113螺接,螺接则便于零配件的更换、拆修。
为了防止扭线时出现线芯晃动的问题,夹持机构21还包括封板24,封板24与左导向板212前端和右导向板213前端连接,封板24中间对应夹爪槽形成进线口241,夹线时,线芯从夹线口241进入夹持机构21的夹爪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步,由气缸推动机构22推动转轴211朝一个方向移动移动,转轴211带动左导向板212和右导向板213移动,上插销222由上斜槽214引导而在上竖孔218中上移,下插销223由下斜槽215引导而在下竖孔219中下移,从而带动上夹爪220和下夹爪221分开,此时将线芯伸入夹爪槽中;
第二步,由气缸推动机构22推动转轴211朝与第一步中相反的方向移动,使上夹爪220下移而下夹爪221上移,直至上夹爪220与下夹爪221配合夹紧线芯,完成夹线过程;
第三步,启动传动机构3,其带动转轴211转动,左抱紧块216和右抱紧块217带着上夹爪220和下夹爪221随转轴211转动,同时,左导向板212、右导向板213及转轴211也通过左抱紧块216和右抱紧块217的作用力转动,以此使夹线机构21均一起转动,开始扭线过程;
第四步,扭线结束后停止传动机构3的运转,然后重复第一步的过程,使上夹爪220和下夹爪221分开,取出线芯,完成扭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上夹爪220和下夹爪221分别固定在能够上下移动的上插销222和下插销223上,利用上插销222和下插销223的上下运动实现上夹爪220与下夹爪221的夹紧或松开的的动作,带动上插销222和下插销223上下运动的左导向板212和右导向板213只需要由气缸推动机构22推动其前后位移,而不需要转动等复杂动作,对零配件装配和加工精度要求低,降低了扭线设备的生产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扭线过程的操控难度,提高扭线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旋转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扭线机构和传动机构;扭线机构和传动机构均安装在基座上;
所述扭线机构包括夹持机构,气缸推动机构和转轴,夹持机构包括转盘、左抱紧块、右抱紧块、左导线板、右导向板、上夹爪、下夹爪、上插销和下插销;转轴安装在基座上且与传动机构连接,由传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转盘以可相对于转轴转动以及沿转轴轴向方向前后移动的方式套置在转轴前端,气缸推动机构位于转盘下方且与转盘连接,由气缸推动机构推动转盘前后移动;对称设置的左导向板和右导向板均与转盘前端连接,左导向板内侧和右导向板内侧均开设以其中线为轴对称的上斜槽和下斜槽,左抱紧块和右抱紧块夹置于左导向板和右导线板之间,左抱紧块后端与右抱紧块后端相扣合且抱持在转轴上,左抱紧块前端和右抱紧块前端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夹爪槽,上夹爪和下夹爪分别设置在夹爪槽上端和下端,左抱紧块前端和右抱紧块前端对应上斜槽和下斜槽均开设供上插销和下插销上下移动的上竖孔及下竖孔,上夹爪固定在上插销中端,上插销两端穿过夹爪槽和上竖孔后插置在上斜槽内,下夹爪固定在下插销中端,下插销两端穿过夹爪槽和下竖孔后插置在下斜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底座、竖板和后支撑架,竖板安装在底座上,竖板下端形成供传动机构安装的第一安装孔,竖板上端开设供转轴穿过的第一轴孔,竖板上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一轴孔之间开设供气缸推动机构安装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后支撑架由横端支架和竖端支架组成,横端支架的前端与竖板的上端连接,竖端支架的上端与横端支架的后端连接,竖端支架上形成供转轴穿过的第二轴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支撑架、主动轮和传动皮带,主动轮安装在电机上;电机支撑架包括上板、下板和侧板,上板与第一安装孔的上端连接,下板与第一安装孔的下端连接,侧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上板和下板;电机架设在下板和第一安装孔中,侧板形成第三轴孔,主动轮穿过第三轴孔,传动皮带一端套置于主动轮上,而另一端套置于转轴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推动机构包括气缸、伸缩杆、气缸连接头和连接头导向座,气缸架设于电机支撑架的上板且位于竖板一侧,连接头导向座固定在竖板上且位于竖板另一侧,连接头导向座上形成导向槽,伸缩杆一端伸入气缸,伸缩杆另一端穿过竖板的第二安装孔后插入导向槽中;所述转盘外侧形成环形卡槽,气缸连接头上端对应环形卡槽至少形成一根推拉杆,推拉杆卡入环形卡槽,气缸连接头下端形成导向块,导向块插置于导向槽中且与伸缩杆连接,由伸缩杆推动导向块在导向槽中前后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连接头上端形成两根推拉杆,两根推拉杆分别卡入环形卡槽的两侧;所述推拉杆上还开设供销轴插入的销轴孔,销轴孔内还安装了连接轴承,销轴穿过连接轴承后抵在环形卡槽底部;所述连接头导向座还包括限位螺钉,导向槽一侧开设开口,伸缩杆从开口伸入导向槽内与导向块连接,导向槽另一侧开设限位螺孔,限位螺钉旋入限位螺孔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转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空心转轴、吸皮管、限位挡圈、从动轮、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分别安装在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上,空心转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架设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从动轮固定在空心转轴上,从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主动轮连接;所述限位挡圈前端为挡环而后端为固定环,固定环固定在空心转轴前端的端部,吸皮管前端插入空心转轴并抵在挡环上;所述左抱紧块后端与右抱紧块后端相扣合且抱持在限位挡圈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转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一后支撑块,后支撑块安装在后支撑架竖端支架的第二轴孔处,后支撑块对应第二轴孔开设第四轴孔,吸皮管前端穿过第四轴孔后在第二轴孔处插入空心转轴,吸皮管后端通过顶丝固定在第四轴孔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转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内形成第五轴孔,第五轴孔上安装有轴套,转盘通过轴套套置在空心转轴前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前端还设有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左导向板和右导向板分别通过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与转盘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扭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封板,封板与左导向板前端和右导向板前端连接,封板中间对应夹爪槽形成进线口。
CN201520330942.6U 2015-05-21 2015-05-21 一种旋转扭线装置 Active CN204770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0942.6U CN204770365U (zh) 2015-05-21 2015-05-21 一种旋转扭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0942.6U CN204770365U (zh) 2015-05-21 2015-05-21 一种旋转扭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70365U true CN204770365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10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30942.6U Active CN204770365U (zh) 2015-05-21 2015-05-21 一种旋转扭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7036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8643A (zh) * 2016-08-11 2016-11-16 东莞市辰方实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惯性离心力夹头
CN107069567A (zh) * 2016-07-07 2017-08-18 王项 一种电力电缆穿线器
CN107898061A (zh) * 2017-12-28 2018-04-13 东莞市孟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自由度鞋楦贴底夹紧装置及贴底设备
CN109903932A (zh) * 2019-01-24 2019-06-18 深圳市新杰斯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扭线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9567A (zh) * 2016-07-07 2017-08-18 王项 一种电力电缆穿线器
CN107069567B (zh) * 2016-07-07 2018-06-29 王项 一种电力电缆穿线器
CN106128643A (zh) * 2016-08-11 2016-11-16 东莞市辰方实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惯性离心力夹头
CN106128643B (zh) * 2016-08-11 2018-01-30 东莞市辰方实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惯性离心力夹头
CN107898061A (zh) * 2017-12-28 2018-04-13 东莞市孟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自由度鞋楦贴底夹紧装置及贴底设备
CN109903932A (zh) * 2019-01-24 2019-06-18 深圳市新杰斯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扭线机
CN109903932B (zh) * 2019-01-24 2020-05-01 深圳市新杰斯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扭线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70365U (zh) 一种旋转扭线装置
CN105710525B (zh) 梳柄自动装配焊接机
CN109551226A (zh) 一种高铁腕臂预装配线
CN109500417A (zh) 一种自动定心卡盘
CN107775610B (zh) 一种车轮组整体翻转方法
CN104652116A (zh) 一种翻袜机
CN201677990U (zh) 轻型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08964385A (zh) 一种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
CN210524225U (zh) 一种钢带焊接装置
CN209213341U (zh) 重力支架
CN112006454B (zh) 一种机械设计用图纸放置展示装置
CN209217397U (zh) 一种交叉换线机构
CN209477664U (zh) 扭簧安装机构及应用其的扭簧自动装配机
CN211193341U (zh) 锤头打磨机构
CN209170179U (zh) 一种半铁芯定子绕线机的导线挡板机构
CN209072294U (zh) 一种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
CN209238777U (zh) 一种带有夹持性较好的汽车零部件用冲压装置
CN207977159U (zh) 一种成缆机扇形夹具
CN108417317B (zh) 一种数据线加工装置
CN216141725U (zh) 一种可输送多色或/多规格珠子的珠子输送机构
CN109494540A (zh) 一种交叉换线机构及其交换线方法
CN2834750Y (zh) 台钻的皮带张紧机构
CN206474871U (zh) 一种夹钳装置
CN205888954U (zh) 高压气瓶的开口夹持总成
CN213170264U (zh) 一种串珠机用珠子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