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69244U - 一种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69244U
CN204769244U CN201520406572.XU CN201520406572U CN204769244U CN 204769244 U CN204769244 U CN 204769244U CN 201520406572 U CN201520406572 U CN 201520406572U CN 204769244 U CN204769244 U CN 204769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upper shell
wire feed
runner
suppor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065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雄
梁秀兵
商俊超
胡尧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onglu Machinery Products Re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Engineering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onglu Machinery Products Re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Engineering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onglu Machinery Products Re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Engineering of PLA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onglu Machinery Products Re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065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69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69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69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 Coating By Spraying Or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包括送丝电机、减速机构、送丝机构和喷枪头部,送丝电机输出轴与减速机构相连,减速机构输出轴两端各自与一送丝机构相连,各送丝机构上设有进、出丝管,喷枪头部包括后枪体,后枪体前端安装前枪体,喷嘴经由支撑座固定在后枪体上且从前枪体内腔伸出,后枪体内设有气流流道,气流流道与喷嘴的缩扩型流道贯通,喷嘴外壁设有外罩且两者之间形成与缩扩型流道相通的环型流道,后枪体装配有两个导电嘴,各导电嘴与喷嘴上的相应导丝斜孔对应,使从导丝斜孔送出的两根丝材在缩扩型流道出口附近交汇。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喷涂粒子速度,使雾化射流更集中均匀,避免送丝零件和丝材与粉尘接触,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属于电弧喷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弧喷涂技术作为热喷涂的重要分支,被广泛用来制备耐磨损、防腐蚀等各种性能的涂层,以实现机械零件的尺寸恢复和表面改性,甚至用于材料的三维快速成形领域。电弧喷涂技术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它是通过两根金属丝材得电起弧,将丝材自身迅速熔化,并通过高速气流雾化加速熔滴的一种喷涂工艺过程。这种电弧喷涂技术具有优质、高效、低成本等显著优势,例如,使用合金丝作为喷涂材料的电弧喷涂效率可达40kg/h,是粉末高速火焰喷涂技术的4倍以上,其运行成本却不到后者的1/10。但是,电弧喷涂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喷涂的粒子速度和涂层结合强度不如高速火焰喷涂和等离子喷涂,致使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受到限制,其中电弧喷涂枪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有的电弧喷涂枪主要有推丝式、拉丝式电弧喷涂枪。推丝式电弧喷涂枪的结构较简单,主要适合于硬质金属材料短距离送丝时的喷涂。而拉丝式电弧喷涂枪将送丝机构、导电起弧及加速雾化等结构集成于一体,结构相对复杂一些,但可满足不同硬度丝材及长距离送丝等多种场合的喷涂,且由于送丝机构安装在喷枪头部,送丝稳定性比推丝式电弧喷涂枪强很多。
目前国内的商用拉丝式电弧喷涂枪的结构较单一,其送丝单元基本上都是通过一级行星齿轮和蜗轮蜗杆传动减速机构将直流电机的速度和转矩调整至适合的电弧喷涂工作范围内,尤其是这种电弧喷涂枪的送丝单元的送丝主动轮和送丝从动轮大都裸露在外,喷涂时产生的大量粉尘一方面使丝材表面受到严重污染,进而影响导电嘴等电传输零件与丝材的导电性能,甚至影响成形涂层的质量和性能,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送丝单元内送丝零件的磨损,进而使电弧喷涂枪的使用寿命极大缩短。另外,目前拉丝式电弧喷涂枪的喷枪头部的雾化单元多数使用一次雾化的喷嘴结构,这种喷嘴结构会致使喷涂射流发散、粒子速度低。
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可避免丝材、送丝零件在喷涂时受粉尘污染、使用寿命长的电弧喷涂枪,并提高喷涂射流的集束程度和粒子飞行速度,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该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可有效提高喷涂粒子的速度,喷射出的雾化射流集中、均匀,可在喷涂过程中避免送丝零件(送丝驱动轮、送丝从动轮等)、导电嘴与粉尘接触而造成污染及磨损,同时也避免了丝材受到粉尘的污染,且该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结构紧凑、轻便小巧,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可很好地弥补现有拉丝式电弧喷涂枪的上述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送丝电机、减速机构、送丝机构和喷枪头部,送丝电机输出轴与减速机构相连,减速机构的输出轴两端各自与一送丝机构相连,封闭的各送丝机构上设有经由铜排相连的进丝管、出丝管,减速机构在送丝电机作用下带动送丝机构动作,对进入进丝管的丝材执行送丝动作并从出丝管送出丝材,喷枪头部包括后枪体,后枪体的前端安装有前枪体,喷嘴经由支撑座固定在后枪体上且从前枪体的内腔伸出,后枪体内设有气流流道,气流流道经由支撑座上的贯通孔与喷嘴的缩扩型流道贯通,喷嘴外壁设有外罩且两者之间形成喷出与缩扩型流道喷出的主气流汇合的二次气流的环型流道且环型流道与缩扩型流道相通,后枪体上装配有两个导电嘴,各导电嘴与喷嘴上的相应导丝斜孔对应,以使从出丝管送入导电嘴并从导丝斜孔送出的两根丝材在缩扩型流道出口附近交汇。
较佳地,所述环型流道为收缩式环型流道。
所述喷嘴的所述缩扩型流道由收缩腔和扩张腔构成,收缩腔的小口端与扩张腔的入口连接,扩张腔的出口为所述缩扩型流道的出口,其中:收缩腔的大口端直径为5mm~16mm,收缩腔的小口端和扩张腔的入口直径为5mm~10mm,扩张腔的出口直径为5mm~12mm;喷射二次气流的所述环型流道的环状出口的内径为6mm~13mm而外径为6.5mm~14mm。
所述送丝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减速机构输出轴上的送丝驱动轮,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出轴与送丝驱动轮之间装配有塑料绝缘环,送丝驱动轮的上方设有送丝从动轮,送丝驱动轮与送丝从动轮之间具有间隙,以使从所述进丝管进入的丝材在通过送丝驱动轮与送丝从动轮之间的间隙时,在送丝驱动轮与送丝从动轮的旋转运动带动下从所述出丝管送出。
较佳地,所述送丝机构包括U型支撑座,所述进丝管、所述出丝管分别安装在支撑座的两个平行的立柱上,所述送丝驱动轮和所述送丝从动轮处于两个立柱之间的空隙内,支撑座的上部被截面呈约四分之一圆形的上壳体罩住且所述送丝从动轮安装在上壳体内,支撑座的下部由与上壳体形状相适配的下盖板遮挡,上壳体与下盖板之间安装有橡胶密封条,支撑座、上壳体与下盖板构成一个封闭空间,使得封闭空间与喷涂时产生的粉尘相隔绝。
在实际设计时,较佳地,所述上壳体通过上壳体转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一所述立柱上,且所述上壳体的圆弧面、所述下盖板的圆弧面与上壳体转动轴的轴心保持同心,以使所述上壳体可绕上壳体转动轴大角度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支撑座的另一所述立柱的顶部相对应的挡部,挡部的上方设有带有弹簧的压丝力调节手柄,压丝力调节手柄穿过挡部后通过手柄连接轴与所述立柱连接,通过对压丝力调节手柄的松紧旋转调节,可使所述上壳体绕所述上壳体转动轴略微转动而实现所述送丝从动轮与所述送丝驱动轮之间丝材压紧力的调节。
所述支撑座、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盖板都由绝缘材质制成。
所述喷嘴为陶瓷材质制成,所述导电嘴为铜合金材质制成,所述后枪体与所述导电嘴之间保持电绝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喷口与环状副喷口的物理结构设计实现了双气流雾化效果,实现了喷涂材料的高速均匀雾化,雾化粒子更加集中,其中:主气流主要起到加速雾化熔融喷涂材料(丝材)的作用,喷嘴的缩扩型流道设计可使主喷口外主气流的气流速度平稳达到超音速,同时使丝材的引弧点布置在主喷口附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主气流的动能;二次气流则对主气流产生一种压缩效果,因为两根丝材的存在会使主气流在主喷口下游产生非轴对称的发散现象,这一现象的结果是使处于射流边缘的粒子雾化速度会变得很低,故而本实用新型通过二次气流与主气流交汇而对主气流的发散边缘产生一种强烈的压缩作用,进而使得喷涂射流更加集中,将丝材对气流的干扰影响降至尽可能低的程度,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喷涂粒子的速度。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壳体、下盖板与支撑座的整体结构设计,在通过压丝力调节手柄可调节丝材所受压紧力的基础上,可始终保持为一个避免大量粉尘进入的封闭空间,使得封闭空间内的送丝驱动轮和送丝从动轮等送丝零件不会与喷涂时产生的粉尘相接触,较好地阻隔了大量粉尘的进入,避免了送丝驱动轮和送丝从动轮等送丝零件因粉尘而造成磨损,同时也避免了丝材和导电嘴受到粉尘的污染。
3、喷涂作业时常规拉丝式电弧喷涂枪连接有一根送气管、两根粗的喷涂电缆线、一根送丝电机控制线和两根送丝管,而本实用新型仅采用一根送气管、两根送丝线缆和一根送丝电机控制线,其中的送丝线缆兼具喷涂电缆线输电和送丝管导丝的功能,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小巧、轻便,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从图1中A方向看去,送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下盖板)。
图3是从图1中本实用新型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侧面看去,送丝机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未示出送丝电机、喷枪头部、上壳体、下盖板、出丝管等)。
图4是图1中的喷枪头部的横剖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包括送丝电机11、减速机构12、送丝机构20和喷枪头部30,送丝电机11前端的输出轴与减速机构12的输入端相连,减速机构12的输出轴121两端(减速机构12的输出轴121为一种双输出轴,这种双输出轴具有两个输出端部,而这两个输出端部分别位于减速机构12的两侧)各自与一个送丝机构20相连,即两个送丝机构20各自位于减速机构12的两侧而呈对称分布。具体来说,送丝电机11的动力通过其输出轴输出至减速机构12,减速机构12再将动力经过降速、增加转矩的调节后,由其输出轴121输出至送丝机构20,以满足喷涂时送丝机构20中的送丝驱动轮26所需的转速和力矩。如图,与外部封闭隔绝来防止粉尘进入的各送丝机构20上设有经由导电铜排24相连的进丝管18、出丝管19,减速机构12在送丝电机11作用下带动送丝机构20动作(即带动送丝驱动轮26做旋转运动)而对进入进丝管18的丝材50执行送丝动作并从出丝管19送出丝材50。如图1和图4,喷枪头部30可安装在减速机构12的前端,喷枪头部30包括安装在减速机构12前端的后枪体31,后枪体31的前端安装有前枪体32,喷嘴34经由支撑座36固定在后枪体31上且从前枪体32的内腔伸出,后枪体31内设有气流流道311,气流流道311与后枪体31上设有的进气口312连通,进气口312通过送气管与外部供气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气流流道311经由支撑座36上开设的贯通孔361与喷嘴34的缩扩型流道相贯通,缩扩型流道在喷嘴34上形成主喷口345,喷嘴34的外壁设有外罩37且外罩37内壁与喷嘴34外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喷出与缩扩型流道喷出的主气流汇合的二次气流的环型流道371且环型流道371经由通孔344与缩扩型流道相连通,环型流道371喷出的二次气流呈环状,对外呈现为环状副喷口372,喷射二次气流的作用在于实现喷涂主气流的边缘约束以及进一步的雾化加速,后枪体31上装配有两个导电嘴33,各导电嘴33贯穿支撑座36后与喷嘴34上的相应导丝斜孔341对应设置,以使从出丝管19送入导电嘴33的导丝孔331内并从导丝斜孔341送出的两根丝材50在缩扩型流道出口(即喷嘴34的主喷口345)附近交汇,两根丝材在交汇前彼此绝缘,在实际设计中,两个导电嘴33的轴线之间互相以一定夹角(较佳地,30度~60度)相交,换句话说,两个以喷嘴34轴线对称分布的导丝斜孔341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在30~60度之间。
如图4,在实际设计中,较佳地,环型流道371为收缩式环型流道,即环型流道371从其入口到出口,环状内腔逐渐变小,这样的收缩结构设计可以使二次气流加速喷射出并实现压缩效果。
如图4,本实用新型可设计有挡弧罩35,即喷嘴34被安装在前枪体32前端的挡弧罩35罩住。
在实际设计中,导丝斜孔341出口的孔径在1.6mm~3.0mm之间(具体根据待喷涂丝材的直径决定)。如图,两个导丝斜孔341的中心轴线的交点与喷嘴34的主喷口345的中心相距距离在0~8mm之间,也就是说,两个导丝斜孔341的中心轴线的交点可以在主喷口345中心的左侧或右侧。
如图4,喷嘴34的缩扩型流道由收缩腔342和扩张腔343构成,收缩腔342的小口端与扩张腔343的入口连接,扩张腔343的出口即为缩扩型流道的出口,即喷嘴34的主喷口345,在本实用新型中,喷嘴34的缩扩型流道结构可以产生超音速气流,此为本领域的熟知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通孔344较佳地设在缩扩型流道的后部上,即较佳地,环型流道371经由通孔344与收缩腔342连通。
在实际设计中,较佳地,收缩腔342的大口端直径为5mm~16mm,收缩腔342的小口端和扩张腔343的入口直径为5mm~10mm,扩张腔343的出口直径为5mm~12mm,而扩张腔343的长度可为0~50mm。相应地,喷射二次气流的环型流道371的环状出口(即环状副喷口372)的内径为6mm~13mm而外径为6.5mm~14mm。
上述缩扩型流道与环型流道371的结构尺寸设计使得与主气流在喷嘴34的主喷口345处汇合的二次气流可更有效地起到集束雾化加速喷涂粒子的作用。
如图1、图2(图2是从图1中本实用新型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后侧方向前看送丝机构20得到的示意图)、图3所示,送丝机构20可包括安装在减速机构12输出轴121上的送丝驱动轮26,送丝驱动轮26的上方设有送丝从动轮22,送丝驱动轮26与送丝从动轮22之间具有间隙,以使从进丝管18进入的丝材50在通过送丝驱动轮26与送丝从动轮22之间的间隙时,在送丝驱动轮26与送丝从动轮22的旋转运动带动下从出丝管19送出。
如图2和图3,在减速机构12的输出轴121与送丝驱动轮26之间装配的塑料绝缘环21的设计,可确保减速机构12与送丝驱动轮26之间电绝缘,继而确保减速机构12与丝材50之间保持电绝缘。
进一步如图1至图3所示,送丝机构20还可包括U型支撑座25,支撑座25由两个平行的立柱251和一个底杆252连接构成,进丝管18、出丝管19分别安装在支撑座25的两个平行的立柱251上,送丝驱动轮26和送丝从动轮22处于两个立柱251之间的空隙内,支撑座25的上部被上壳体13罩住,上壳体13截面呈约四分之一圆形,送丝从动轮22经由从动轮转动轴16转动安装在上壳体13内,即送丝从动轮22处于上壳体13的两个约四分之一圆形侧板132的间隙中,支撑座25的下部由与上壳体13形状相适配的下盖板14遮挡,在实际中,上壳体13的两个侧板132的下方各配设有一个下盖板14,而位于支撑座25与减速机构12之间(即位于支撑座25内侧)的下盖板14与支撑座25是一体成型的,以确保整体坚固性,而位于支撑座25外侧的下盖板14需要固定在支撑座25上。上壳体13与下盖板14之间安装有橡胶密封条23。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壳体13的凸圆弧面、两个下盖板14的凹圆弧面以及橡胶密封条23的设计使得支撑座25、上壳体13与下盖板14在喷涂作业过程中可始终构成一个封闭空间,从而使封闭空间内的送丝驱动轮26和送丝从动轮22等送丝零件与喷枪头部30在喷涂时产生的粉尘不相接触,较好地阻隔大量粉尘的进入,来避免送丝驱动轮26和送丝从动轮22等送丝零件因粉尘而造成磨损,同时也避免了送丝机构20内的丝材50受到粉尘的污染。
较佳地,在实际设计中,上壳体13可通过上壳体转动轴17转动安装在支撑座25的一立柱251上,且上壳体13的凸圆弧面、两个下盖板14的凹圆弧面与上壳体转动轴17的轴心保持同心,这样可以使得上壳体13可绕上壳体转动轴17大角度(大于90度)地旋转。
进一步地,上壳体13上设有与支撑座25的另一立柱251的顶部相对应的挡部131,挡部131处于立柱251上方,挡部131的上方设有带有弹簧的压丝力调节手柄15,压丝力调节手柄15穿过挡部131后通过手柄连接轴151与立柱251连接,在实际中,通过对压丝力调节手柄15的松紧旋转调节,可使上壳体13绕上壳体转动轴17略微转动而实现送丝从动轮22与送丝驱动轮26之间丝材压紧力大小的调节。
具体来说,压丝力调节手柄15压在上壳体13的挡部131上,通过旋转压丝力调节手柄15可调节其对挡部131在支撑座25的立柱251上的压紧力,继而使处于送丝驱动轮26与送丝从动轮22之间的丝材50所受的压紧力得到相应调节,以便在送丝驱动轮26旋转时,可有效地实现丝材50的持续传送。
需要提及的是,在压紧力调节过程中,上壳体13与下盖板14之间的配合圆弧面始终保持着接触,因此上壳体13、下盖板14与支撑座25之间在喷涂过程中可始终形成一个避免大量粉尘进入的封闭空间,而上壳体13的凸圆弧面、下盖板14的凹圆弧面与上壳体转动轴17三者之间的同心设置,是实现封闭空间的关键。
更优选地,如图2和图3,在实际制作中,支撑座25的两个立柱251的厚度不同,且在相应立柱251的内侧面上设计有与上壳体13的凸圆弧面相配合的凹圆弧面255。在上壳体13的凸圆弧面与下盖板14的凹圆弧面相接触的同时,上壳体13的凸圆弧面也与相应立柱251上的凹圆弧面255相接触,并且,上壳体13的凸圆弧面与立柱251的凹圆弧面255之间同样设有橡胶密封条23,从而进一步加强封闭空间的密闭性,特别是丝材装入过程中的密闭。
在实际制作时,喷嘴34由耐高温、耐磨损性能都很优异、使用寿命长的陶瓷材质制成,导电嘴33由导电性能良好的铜合金材质制成,后枪体31可由绝缘材料或非绝缘的金属材料制成,但后枪体31使用金属材质时要通过增加绝缘套等措施使其与导电嘴33之间保持电绝缘。进一步地,支撑座25、上壳体13和下盖板14都由绝缘材料制成,因此保证了两根丝材50穿过送丝通道(导丝孔331、导丝斜孔341)实现交汇前的可靠绝缘。
在本实用新型中,导电嘴33的导丝孔331与其内丝材50之间的间隙很小,而且具有隔离粉尘功能的送丝机构20可避免粉尘进入送丝通道,因而这使得丝材50具有较好的电导通能力,从而喷涂时,电能通过喷涂电源装置(图中未示出)、与进丝管18相连的送丝线缆(图中未示出)、进丝管18、铜排24、出丝管19而输送至导电嘴33,进而通过导电嘴33输至丝材50的端部,使丝材50得电起弧。
在本实用新型中,主气流在通过缩扩型流道的过程中实现了气体的加速,即获得超音速气流,并且,主气流被环型流道371喷出的二次气流进一步雾化加速,二次气流对主气流产生一种压缩效果,使喷涂射流更加集中,二次气流与主气流汇合后可进一步增加雾化气流的总能量,且超音速区域较长,气流速度变化相对平稳,使得以一定夹角在喷嘴34的主喷口345附近交汇的两根丝材50被气流动能高速雾化(雾化粒子飞行速度高达200m/s),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气体动能,改善了熔融丝材的雾化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弧在喷嘴34的主喷口345附近区域燃烧,主喷口345与环状副喷口372的物理结构设计可对电弧区的气流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可使雾化粒子更加集中,雾化更均匀。同时,本实用新型将导电嘴33不设计在喷嘴34主喷口345附近,而是设计在了喷枪头部30的后端,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导电嘴33远离了电弧区,避免了导电嘴33对气流产生扰动,也减轻了导电嘴33的受热变形和因受粉尘影响而造成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对称导丝斜孔341的设计减少了装配环节引起的形位误差,进而增加了丝材50的对中性,使引弧点始终处于喷嘴34中心轴线上,提高了喷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后枪体31的进气口312装配有送气管(图中未示出),送丝电机11配设有控制线(图中未示出),进丝管18装配有送丝线缆(图中未示出),送丝线缆兼具喷涂电缆线输电和送丝管导丝的双重功能。故而与常规拉丝式电弧喷涂枪配设一根送气管、两根粗的喷涂电缆线、一根送丝电机控制线和两根送丝管的设计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了管线数量,使得结构更加小巧、轻便,易于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中,送丝电机11、减速机构12等为本领域的熟知设备,故其具体构成不在这里详述。在实际设计中,减速机构12可以是行星减速结构与蜗轮蜗杆减速结构的组合,也可以是齿轮减速结构与蜗轮结构的组合,还可以是蜗轮蜗杆减速结构等。
喷涂前,压丝力调节手柄15从上壳体14的挡部131处旋转下来,使送丝从动轮22随上壳体14一同向外旋转出较大角度,而后使丝材50轻松地穿过进丝管18、送丝驱动轮26上方的空间以及出丝管19后进入喷枪头部30,然后,旋转上压丝力调节手柄15,使上壳体14复位,通过旋转压丝力调节手柄15,将送丝时丝材50所受压紧力调节好。
于是,减速机构12在送丝电机11的作用下带动送丝驱动轮26做旋转运动,送丝驱动轮26带动送丝从动轮22转动,进而送丝驱动轮26与送丝从动轮22一起带动从进丝管18进入的丝材50做送丝动作。然后丝材50通过出丝管19被送出,进而丝材50被送入导电嘴33。然后通过各导电嘴33的两根丝材50分别穿过相应导丝斜孔341后,在喷嘴34的主喷口345附近以一定夹角(30度~60度)交汇。
喷涂时,供气装置输出的压缩气体通过送气管从进气口312进入气流流道311,然后通过喷嘴34的缩扩型流道产生加速作用后以主气流的形式从主喷口345喷出。当主气流通过缩扩型流道时,主气流的一部分从通孔344进入到环型流道371内,以二次气流的形式从副喷口372呈环状喷出,于是,二次气流在喷嘴34的主喷口345附近与主气流汇合。与此同时,丝材50的端部通过送丝线缆、进丝管18、铜排24、出丝管19、导电嘴33而得到喷涂电源装置输出的电能,于是丝材50通电起弧,在主气流与二次气流的共同作用下,熔融的丝材被雾化加速喷射出,以喷涂粒子形式高速沉积在待喷涂部件的表面上形成涂层。
本实用新型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可有效提高喷涂粒子的速度,喷射出的雾化射流集中、均匀,可在喷涂过程中避免送丝零件(送丝驱动轮、送丝从动轮等)、导电嘴与粉尘接触而造成污染及磨损,同时也避免了丝材受到粉尘的污染,且该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结构紧凑、轻便小巧,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可很好地弥补现有拉丝式电弧喷涂枪的不足。另外,本实用新型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中的送丝机构设计也可应用于丝材TIG、MIG和气体保护焊接等领域。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送丝电机、减速机构、送丝机构和喷枪头部,送丝电机输出轴与减速机构相连,减速机构的输出轴两端各自与一送丝机构相连,封闭的各送丝机构上设有经由铜排相连的进丝管、出丝管,减速机构在送丝电机作用下带动送丝机构动作,对进入进丝管的丝材执行送丝动作并从出丝管送出丝材,喷枪头部包括后枪体,后枪体的前端安装有前枪体,喷嘴经由支撑座固定在后枪体上且从前枪体的内腔伸出,后枪体内设有气流流道,气流流道经由支撑座上的贯通孔与喷嘴的缩扩型流道贯通,喷嘴外壁设有外罩且两者之间形成喷出与缩扩型流道喷出的主气流汇合的二次气流的环型流道且环型流道与缩扩型流道相通,后枪体上装配有两个导电嘴,各导电嘴与喷嘴上的相应导丝斜孔对应,以使从出丝管送入导电嘴并从导丝斜孔送出的两根丝材在缩扩型流道出口附近交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型流道为收缩式环型流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的所述缩扩型流道由收缩腔和扩张腔构成,收缩腔的小口端与扩张腔的入口连接,扩张腔的出口为所述缩扩型流道的出口,其中:收缩腔的大口端直径为5mm~16mm,收缩腔的小口端和扩张腔的入口直径为5mm~10mm,扩张腔的出口直径为5mm~12mm;
喷射二次气流的所述环型流道的环状出口的内径为6mm~13mm而外径为6.5mm~14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丝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减速机构输出轴上的送丝驱动轮,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出轴与送丝驱动轮之间装配有塑料绝缘环,送丝驱动轮的上方设有送丝从动轮,送丝驱动轮与送丝从动轮之间具有间隙,以使从所述进丝管进入的丝材在通过送丝驱动轮与送丝从动轮之间的间隙时,在送丝驱动轮与送丝从动轮的旋转运动带动下从所述出丝管送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丝机构包括U型支撑座,所述进丝管、所述出丝管分别安装在支撑座的两个平行的立柱上,所述送丝驱动轮和所述送丝从动轮处于两个立柱之间的空隙内,支撑座的上部被截面呈约四分之一圆形的上壳体罩住且所述送丝从动轮安装在上壳体内,支撑座的下部由与上壳体形状相适配的下盖板遮挡,上壳体与下盖板之间安装有橡胶密封条,支撑座、上壳体与下盖板构成一个封闭空间,使得封闭空间与喷涂时产生的粉尘相隔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通过上壳体转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的一所述立柱上,且所述上壳体的圆弧面、所述下盖板的圆弧面与上壳体转动轴的轴心保持同心,以使所述上壳体可绕上壳体转动轴大角度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支撑座的另一所述立柱的顶部相对应的挡部,挡部的上方设有带有弹簧的压丝力调节手柄,压丝力调节手柄穿过挡部后通过手柄连接轴与所述立柱连接,通过对压丝力调节手柄的松紧旋转调节,可使所述上壳体绕所述上壳体转动轴略微转动而实现所述送丝从动轮与所述送丝驱动轮之间丝材压紧力大小的调节。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盖板都由绝缘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为陶瓷材质制成,所述导电嘴为铜合金材质制成,所述后枪体与所述导电嘴之间保持电绝缘。
CN201520406572.XU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 Active CN204769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6572.XU CN204769244U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6572.XU CN204769244U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69244U true CN204769244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09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06572.XU Active CN204769244U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6924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4497A (zh) * 2015-06-12 2015-09-02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
CN107523781A (zh) * 2017-07-13 2017-12-2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
CN112044613A (zh) * 2020-10-19 2020-12-08 重庆渝江压铸有限公司 通机缸体自动喷油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4497A (zh) * 2015-06-12 2015-09-02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
CN104874497B (zh) * 2015-06-12 2017-06-16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
CN107523781A (zh) * 2017-07-13 2017-12-2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金属电弧喷涂机的送丝装置
CN112044613A (zh) * 2020-10-19 2020-12-08 重庆渝江压铸有限公司 通机缸体自动喷油机
CN112044613B (zh) * 2020-10-19 2021-09-24 重庆渝江压铸有限公司 通机缸体自动喷油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4497A (zh) 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
US5964405A (en) Arc thermal spray gun and gas cap therefor
CN204769244U (zh) 一种拉丝式高速电弧喷涂枪
CN104498862B (zh) 高速燃气‑电弧复合热喷涂方法及其使用的喷枪
JP5396565B2 (ja) アキシャルフィード型プラズマ溶射装置
JPH0626685B2 (ja) アーク溶射システム
CN2719472Y (zh) 空气等离子弧切割炬
CA1073201A (en) Dual size wire arc spray gun
CN110038747B (zh) 一种电弧喷枪
CN110042337B (zh) 一种氩气保护微束电弧喷涂枪
CN201079755Y (zh) 一种等离子喷枪
CN106513198A (zh) 空气等离子单丝线材与粉末复合喷枪
CN108087907A (zh) 一种双油路离心式喷嘴
CN208878838U (zh) 一种ht2双头电弧喷枪
CN107321521A (zh) 一种手提式喷雾枪
CN204039481U (zh) 纳米涂层螺杆的等离子喷涂枪
CN204910577U (zh) 压力可调消防炮头
CN202951588U (zh) 一种旋流式超音速电弧喷涂枪
CN113198630B (zh) 一种喷枪内粉管及粉末静电喷枪
CN102974486A (zh) 一种旋流式超音速电弧喷涂枪
CN202169223U (zh) 超音速电弧喷涂枪
CN205927469U (zh) 一种等离子割炬涡流环
CN207505791U (zh) 一种多功能的航空静电喷头荷电装置
CN214917193U (zh) 一种喷枪内粉管及其喷枪
CN105916284B (zh) 一种等离子喷涂粉末熔化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