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67320U - 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67320U
CN204767320U CN201520408121.XU CN201520408121U CN204767320U CN 204767320 U CN204767320 U CN 204767320U CN 201520408121 U CN201520408121 U CN 201520408121U CN 204767320 U CN204767320 U CN 204767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b
ball
straight guide
axis
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081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智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4081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67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67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67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三合一台球训练器,包括连接在球杆上的球杆配合部件和放置于水平台面上的球台配合部件,所述球台配合部件包括定位所击打球体的大圆所在的竖直平面的球体定位部件,球体定位部件后端安装将球杆配合部件的运动轨迹限定在该竖直平面上的球杆限制部件,所述球杆限制部件与球杆配合部件滑动连接,以所定位球体的大圆圆周所在竖直平面为参考,调整视线使其处于该竖直平面,球杆配合部件在直滑轨上运动击球,即可实现视线、击球线、球杆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三线合一,该台球训练器可以辅助训练者进行击球练习和瞄准练习,辅助练习者形成正确的击球姿势,提高练习者的进球率,使练习者快速掌握台球技巧,轻松体会台球运动的乐趣。

Description

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训练工具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
背景技术
台球是一种国际上广泛流行的室内运动,是一种用球杆在台上击球、依靠计算得分确定比赛胜负的室内娱乐体育项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台球运动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欢。台球爱好者想要打好台球,需要能够控制精确瞄准目标球。关于瞄准系统及其精度校正,其核心是要能做到“三线合一”,即视线、球杆(线)、击球线(瞄准线),要能准确地共处同一垂直平面内。但是要想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主观上的做到和客观实际做到往往有差距。这种能力的掌握需要长期练习和经验累积,对初学者而言通过传统的教学训练要在短时间内掌握三线合一的技巧精确瞄准十分困难。目前,市面上缺少一种训练“三线合一”技巧的台球训练器,可以使训练者快速的掌握三线合一的瞄准击球技巧,提高其台球技能,减小台球迅雷的难度,增加台球运动的乐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该台球训练器可以辅助训练者进行击球练习和瞄准练习,辅助练习者形成正确的击球姿势,提高练习者的进球率,使练习者快速掌握台球技巧,轻松体会台球运动的乐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包括连接在球杆上的球杆配合部件和放置于水平台面上的球台配合部件,所述球台配合部件包括定位所击打球体的大圆所在的竖直平面的球体定位部件,球台配合部件还包括将球杆配合部件的运动轨迹限定在球体定位部件所定位的竖直平面上的球杆限制部件,所述球杆限制部件安装在球体定位部件后端,所述球杆限制部件与球杆配合部件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球杆限制部件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自后向前的直导轨,所述球体定位部件为训练球定位部件,所述训练球定位部件包括与底座等高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活动的滑块,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狭缝滑道,所述狭缝滑道上方设置有训练球,所述训练球的大小与台球相同,训练球表面设置有标识其竖直平面上的大圆圆周的大圆标示线,所述训练球通过穿过狭缝滑道的连接杆与滑块刚性连接;所述球杆配合部件设置有球杆连接部件,所述球杆连接部件的下方安装于直导轨相匹配的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在直导轨上运动时,球杆连接部件连接的球杆的中轴线、大圆标示线、狭缝滑道的中轴线和直轨道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该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在使用时,先将球杆配合部件与球杆相连,将球台配合部件置于球台,或其他与球台高度相似的水平台面上,握好球杆,前支撑手置于直导轨前端的底座上,摆好手部姿势,推动训练球,调整好训练球距前支撑手的距离,将球杆配合部件的滑动部件置于直导轨中,以球杆的中轴线、大圆标示线、狭缝滑道的中轴线作为参考调整头部位置,当视线观测中轴线、大圆标示线、狭缝滑道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时,即头部位置正确,此时视线、球杆(线)共处同一垂直平面内,头部位置不正确时,视线的位置与球杆不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导致视线方向出现误差,会产生“视觉错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台球训练器,很容易观测到作为参照物的球杆的中轴线、大圆标示线、狭缝滑道的中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台球训练器,可轻松找准头部位置,避免视觉错位造成的击球不准,调整好头部位置后,推动球杆,在滑动部件置于直导轨的配合作用下,球杆沿直导轨的中轴线方向运动击中训练球,此时视线、球杆(线)、击球线(瞄准线)共处同一垂直平面内,即实现了三线合一,同时,球杆连接部件与球杆固定连接,在球杆沿球槽中轴线运动的过程中,球杆不会发生旋转影响击球效果,狭缝滑道的设置使训练时可灵活调整训练球与前支撑手的距离,训练球的设置可以更好的模拟实际击球的情况,增强球感,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采用该训练器进行台球击球训练可以轻松的找准手部、头部正确的击球位置,培养训练者正确的击球姿势和习惯,辅助练习者形成正确的击球姿势,提高练习者的进球率,使练习者快速掌握台球技巧,轻松体会台球运动的乐趣,同时,该训练器不收场地的练习,只需找到与球台高度相似的水平台面即可进行台球训练,方便使用。
优选的,所述训练球定位部件的外壳外侧壁设置有指向前支撑手摆放的挂钩,球杆限制部件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挂钩相匹配的挂臂,训练球定位部件通过挂钩、挂臂配合与球杆限制部件前端相连;所述训练球定位部件的外壳内部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端与外壳内部的前端中间位置相连,弹簧的后端连接滑块,狭缝滑道上设置有多个插孔,所述训练球定位部件还包括一个可由插孔插入阻止滑块向后端运动的插片,所述插片位于滑块后方,所述弹簧自然伸长时,训练球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前端的水平间距为5~15厘米,滑块插于最前端的插孔时,训练球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前端的水平间距为20~30厘米,所述狭缝滑道的长度为40~100厘米,狭缝滑道的缝宽为0.2~1.0厘米;所述直导轨的前端的底座上标识有球杆运行线,所述球杆运动线的长度为20~35厘米,所述球杆运行线的后端与直导轨前端相接,球杆运行线的前端与狭缝滑道后端相接,狭缝滑道的中轴线、球杆运行线和直轨道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训练球定位部件的弹簧、插孔和插片的设置,使该训练器可以根据练习者的需求灵活的设置训练球与前支撑手的距离,同时弹簧的设置,可以在击球时给手部更好的回馈,增强练习效果,一次击打练习后,训练器在弹簧作用下,即可回复原位进行下次训练,无需重新调整训练球位置,使用方便。
优选的,所述弹簧自然伸长时,训练球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前端的水平间距为10厘米,滑块插于最前端的插孔时,训练球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前端的水平间距为25厘米,所述狭缝滑道的长度为45厘米,狭缝滑道的缝宽为0.3厘米。
优选的,所述球体定位部件为母球定位部件;所述球杆限制部件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自后向前的直导轨;所述母球定位部件与球杆限制部件的前端相连,所述母球定位部件包括球槽,以及连接球槽和球杆限制部件的连接部件,所述球槽开口向前;所述球杆配合部件设置有球杆连接部件,所述球杆连接部件的下方安装于直导轨相匹配的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在直导轨上运动时,球杆连接部件连接的球杆的中轴线、球槽定位的台球母球在竖直平面上的大圆圆周、直轨道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这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可配合实际的台球球台和母球进行台球击球和瞄准训练,使用时将该台球训练器置于球台上,将球杆配合部件与球杆相连,,将球杆配合部件的滑动部件置于直导轨中,沿球杆的中轴线瞄准好目标球,调整该训练器的位置,然后,将母球置于球槽中,摆好前支撑手位置,以球杆中轴线和母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大圆圆周为参照调整好正确的头部位置,使视线和球杆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沿导轨推动球杆,在导轨的作用下视线、球杆(线)、击球线(瞄准线)共处同一垂直平面内,即实现了三线合一,同时,球杆连接部件与球杆固定连接,在球杆沿球槽中轴线运动的过程中,球杆不会发生旋转影响击球效果。该训练器能够更好的适用于真实情况下的台球击球、瞄准训练,方便瞄准和调整、训练正确的击球姿势,实现三线合一,提高练习者的进球率,使练习者快速掌握台球技巧,轻松体会台球运动的乐趣。
优选的,所述球杆限制部件的前端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插杆插孔,所述连接杆插孔的中轴线与直轨道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母球定位部件的连接部件为与插杆插孔相匹配的插杆,所述插杆插入球杆限制部件前端的插杆插孔,插杆的侧壁与插杆插孔相贴合且可在插杆插孔中前后运动,所述插杆上标识有插杆中轴线,所述插杆的前端连接有竖直的半球形球槽,所述半球形球槽的内壁与台球母球球面完全贴合,半球形球槽上设置有镂空击球带,所述镂空击球带的带宽为2~3厘米,镂空击球带关于半球形球槽球心所在竖直平面对称;所述插杆插入插杆插孔的最深处时,半球形球槽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前端的水平间距为5~15厘米,插杆的后端与插杆插孔的入口相接时,半球形球槽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前端的水平间距为20~30厘米;所述直导轨前端的底座上标识有球杆运行线,所述球杆运动线的长度间距为20~35厘米,所述球杆运行线的后端与直导轨前端相接,球杆运行线的前端与插杆的后端相接,半球形球槽的球心、插杆的中轴线、球杆运行线和直轨道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插杆和插杆插孔的设置,使得前支撑手和母球间的距离可以灵活调整,方便进行击球训练,半球形球槽可很好贴合定位母球的位置且不会影响击球后母球的运动,关于半球形球槽球心所在竖直平面对称的镂空击球带的设置,可以明显的标识出球槽中母球的竖直平面内的大圆圆周所在的位置,方便练习者,找准母球的竖直平面内的大圆圆周所在的位置,更加容易参照球杆中轴线和母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大圆圆周为参照调整正确的姿势,方便使用。
优选的,所述球杆限制部件还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微型升降台,所述直导轨的前端通过转轴与微型升降台相连的,所述转轴为与螺母配合的夹紧螺栓A,所述微型升降台调节直轨道前端到底座间的竖直间距范围为1~5厘米,所述直导轨前端绕夹紧螺栓A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90°,直导轨的底面厚度为0.1~0.3厘米,直导轨的滑槽深度为0.5~3.0厘米,槽宽为3~8厘米,槽长为20~60厘米,所述底座的厚度为0.3~1.0厘米;所述直导轨前方的底座设置为可完全放置前支撑手的前支撑手摆放区,前支撑手摆放区上标识有球杆运行线;所述球杆配合部件的球杆连接部件为可以套于球杆上任意位置的环形抱箍,所述环形抱箍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端向外弯折形成两个安全耳,所述两个安全耳上均设置有螺孔,夹紧螺栓B穿过两个螺孔与螺母相连,所述环形抱箍的正下方安装有与直导轨相匹配的滚轮,所述直导轨为中间设置有凸起部的山字形直导轨,所述滚轮为与山字形直导轨匹配的凹槽滚轮,所述滚轮的凹槽与山字形直导轨的凸起部等宽,所述滚轮在直导轨上滚动时,环形抱箍围成的圆环的中轴线、球杆连接部件连接的球杆的中轴线、球杆运行线和直轨道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直导轨前端转轴和微型升降台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的击球训练需要,灵活的调整直导轨的角度和高度,进而调节适用更好的球杆运动的角度和轨迹,方便使用。环形抱箍的设计使球杆连接部件的内径可调,可以根据需要固定在球杆上的任意位置,山字形直导轨和与之匹配的凹槽滚轮相配合,可以对球杆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防止球杆在运动过程中晃动,起到更好的击球效果。
优选的,所述球杆限制部件的底座上还安装有一字线激光器,所述一字线激光器位于直导轨前部,一字线激光器向前方发射光束,发射形成的一字线激光与球杆运行线、直轨道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一字线激光器形成的一字线激光与球杆运行线、直轨道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在击球时可以标识出母球或训练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大圆圆周所在的位置,方便调整正确的击球姿势,在瞄准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字线激光直接找到目标球的大圆圆周所在的位置,更好的瞄准目标球,起到更好的瞄准、击球训练效果。
优选的,所述球杆限制部件还包括将击球者下巴固定在直导轨后端正上方的下巴托,所述下巴托通过竖直方向的伸缩杆连接在底座上。
下巴托的设置方便摆正头部姿势,将下巴置于下巴托上,头部即直接处于球杆的正上方,即实现了视线、球杆、击球线三线合一,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球杆限制部件还包括连接在其后端中央的软带,所述软带的中轴线设置有标识,且软带的中轴线与球杆运行线和直轨道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软带的长度为1.5~3.0米。
软带的设计可以直接延伸到桌面下的地面,其中轴线位置与击球线、球杆线和视线在同一竖直平面,该软带可以作为参照,调整脚部的位置,更好的调整击球姿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该台球训练器可以辅助训练者进行击球练习和瞄准练习,辅助练习者形成正确的击球姿势,提高练习者的进球率,使练习者快速掌握台球技巧,轻松体会台球运动的乐趣。具体的说: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设置有带有训练球的训练球定位部件,在使用时,可以球杆的中轴线、大圆标示线、狭缝滑道的中轴线作为参考轻松调整正确的头部位置,避免“视觉错位”造成的击球不准,推动球杆在滑动部件置于直导轨的配合作用下,球杆沿直导轨的中轴线方向运动击中训练球,保证了视线、球杆(线)、击球线(瞄准线)共处同一垂直平面内,实现了三线合一,同时,球杆连接部件与球杆固定连接,在球杆沿球槽中轴线运动的过程中,球杆不会发生旋转影响击球效果,狭缝滑道的设置使训练时可灵活调整训练球与前支撑手的距离,训练球的设置可以更好的模拟实际击球的情况,增强球感,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采用该训练器进行台球击球训练可以轻松的找准手部、头部正确的击球位置,培养训练者正确的击球姿势和习惯,辅助练习者形成正确的击球姿势,提高练习者的进球率,使练习者快速掌握台球技巧,轻松体会台球运动的乐趣,同时,该训练器不收场地的练习,只需找到与球台高度相似的水平台面即可进行台球训练,方便使用。优选方案中,训练球定位部件的弹簧、插孔和插片的设置,使该训练器可以根据练习者的需求灵活的设置训练球与前支撑手的距离,同时弹簧的设置,可以在击球时给手部更好的回馈,增强练习效果,一次击打练习后,训练器在弹簧作用下,即可回复原位进行下次训练,无需重新调整训练球位置,使用方便。
(2)第二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可配合实际的台球球台和母球进行台球击球和瞄准训练,使用时将该台球训练器置于球台上,将球杆配合部件与球杆相连,,将球杆配合部件的滑动部件置于直导轨中,沿球杆的中轴线瞄准好目标球,调整该训练器的位置,然后,将母球置于球槽中,摆好前支撑手位置,以球杆中轴线和母球大圆圆周为参照调整好正确的头部位置,使视线和球杆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垂直平面内,沿导轨推动球杆,在导轨的作用下视线、球杆(线)、击球线(瞄准线)共处同一垂直平面内,即实现了三线合一,同时,球杆连接部件与球杆固定连接,在球杆沿球槽中轴线运动的过程中,球杆不会发生旋转影响击球效果。该训练器能够更好的适用于真实情况下的台球击球、瞄准训练,方便瞄准和调整、训练正确的击球姿势,实现三线合一,提高练习者的进球率,使练习者快速掌握台球技巧,轻松体会台球运动的乐趣。优选方案中,插杆和插杆插孔的设置,使得前支撑手和母球间的距离可以灵活调整,方便进行击球训练,半球形球槽可很好贴合定位母球的位置且不会影响击球后母球的运动,关于半球形球槽球心所在竖直平面对称的镂空击球带的设置,可以明显的标识出球槽中母球的竖直平面内的大圆圆周所在的位置,方便练习者,找准母球的竖直平面内的大圆圆周所在的位置,更加容易参照球杆中轴线和母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大圆圆周为参照调整正确的姿势,方便使用。
(3)优选方案中,环形抱箍的设计使球杆连接部件的内径可调,可以根据需要固定在球杆上的任意位置,山字形直导轨和与之匹配的凹槽滚轮相配合,可以对球杆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防止球杆在运动过程中晃动,起到更好的击球效果。一字线激光器形成的一字线激光与球杆运行线、直轨道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在击球时可以标识出母球或训练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大圆圆周所在的位置,方便调整正确的击球姿势,在瞄准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字线激光直接找到目标球的大圆圆周所在的位置,更好的瞄准目标球,起到更好的瞄准、击球训练效果。下巴托的设置方便摆正头部姿势,将下巴置于下巴托上,头部即直接处于球杆的正上方,即实现了视线、球杆、击球线三线合一,使用更加方便。软带的设计可以直接延伸到桌面下的地面,可以作为参照,调整脚部的位置,更好的调整击球姿势。直导轨前端转轴和微型升降台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的击球训练需要,灵活的调整直导轨的角度和高度,进而调节适用更好的球杆运动的角度和轨迹,方便使用,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球杆限制部件的轨道倾斜、微型升降台升起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的训练球定位部件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图2的球杆限制部件和球杆配合部件的B-B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1-球杆限制部件,2-底座,3-直导轨,4-球杆配合部件,5-下巴托,6-一字线激光器,7-软带,8-前支撑手摆放区,9-球杆运行线,10-训练球定位部件,11-狭缝滑道,12-插孔,13-插片,14-训练球,15-大圆标示线,16-微型升降台,17-夹紧螺栓A,18-挂钩,19-挂臂,20-外壳,21-滑块,22-连接杆,23-弹簧,24-环形抱箍,25-夹紧螺栓B,26-滚轮,27-凸起部,28-插杆,29-半球形球槽,30-镂空击球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包括连接在球杆上的球杆配合部件4和放置于水平台面上的球台配合部件,所述球台配合部件包括球杆限制部件1和训练球定位部件10)所述球杆限制部件1包括底座2和位于底座2上的自后向前的直导轨3,所述训练球定位部件10与球杆限制部件1的前端相连,所述训练球定位部件10包括与底座等高的外壳20,所述外壳20内部设置有活动的滑块21,所述外壳20的上表面设置有狭缝滑道11,所述狭缝滑道11上方设置有训练球14,所述训练球14的大小与台球相同,训练球14表面设置有标识其竖直平面上的大圆圆周的大圆标示线15,所述训练球14通过穿过狭缝滑道11的连接杆22与滑块刚性连接;所述球杆配合部件4设置有球杆连接部件,所述球杆连接部件的下方安装于直导轨(3)相匹配的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在直导轨3上运动时,球杆连接部件连接的球杆的中轴线、大圆标示线15、狭缝滑道11的中轴线和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具体而言,所述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为亚克力材质,训练球定位部件10的外壳20外侧壁设置有指向前支撑手摆放的挂钩18,球杆限制部件1底座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挂钩18相匹配的挂臂19,训练球定位部件10通过挂钩18、挂臂19配合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相连;所述训练球定位部件10的外壳20内部还设置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的前端与外壳20内部的前端中间位置相连,弹簧23的后端连接滑块21,狭缝滑道11上设置有多个插孔12,所述训练球定位部件10还包括一个可由插孔12插入阻止滑块21向后端运动的插片13,所述插片13位于滑块21后方,所述弹簧自然伸长时,训练球14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水平间距为10厘米,滑块插于最前端的插孔12时,训练球14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水平间距为25厘米,所述狭缝滑道11的长度为45厘米,狭缝滑道11的缝宽为0.3厘米;所述直导轨3的前端的底座2上标识有球杆运行线9,所述球杆运动线9的长度为20厘米,所述球杆运行线9的后端与直导轨3前端相接,球杆运行线9的前端与狭缝滑道11后端相接,狭缝滑道11的中轴线、球杆运行线9和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底座2的厚度为0.5厘米、宽度为6厘米,长度为60厘米,直导轨3的底面厚度为0.2厘米,直导轨的滑槽深度为0.5厘米,槽宽为3厘米,滑槽长度为30厘米,所述球杆配合部件4的球杆连接部件为可以套于球杆上任意位置的环形抱箍24,所述环形抱箍24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端向外弯折形成两个安全耳,所述两个安全耳上均设置有螺孔,夹紧螺栓B25穿过两个螺孔与螺母相连,所述环形抱箍24的正下方安装有与直导轨3相匹配的滚轮26,所述滚轮26在直导轨3上滚动时,环形抱箍24围成的圆环的中轴线、球杆运行线9和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实施例2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为不锈钢材质,其结构与实施例1的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球杆限制部件的底座上还安装有一字线激光器6,所述一字线激光器6位于直导轨3前部,一字线激光器6向前方发射光束,发射形成的一字线激光与球杆运行线9、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球杆限制部件1还包括安装在底座2上的微型升降台16,所述直导轨3的前端通过转轴与微型升降台16相连的,所述转轴为与螺母配合的夹紧螺栓A17,所述微型升降台16调节直轨道3前端到底座2间的竖直间距范围为1~5厘米,所述直导轨3前端绕夹紧螺栓A17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90°,所述直导轨3的底面厚度为0.1厘米,直导轨3的滑槽深度为0.5厘米,槽宽为5厘米,槽长为60厘米,所述底座2的厚度为1.0厘米;所述直导轨3前方的底座2设置为可完全放置前支撑手的前支撑手摆放区8,所述前支撑手摆放区8为直径为25的圆形区域,前支撑手摆放区8上标识有球杆运行线9;所述滑动部件在直导轨3上运动时,球杆连接部件连接的球杆的中轴线、球杆运行线9和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球杆配合部件4的球杆连接部件为可以套于球杆上任意位置的环形抱箍24,所述环形抱箍24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端向外弯折形成两个安全耳,所述两个安全耳上均设置有螺孔,夹紧螺栓B25穿过两个螺孔与螺母相连,所述环形抱箍24的正下方安装有与直导轨3相匹配的滚轮26,所述直导轨3为中间设置有凸起部27的山字形直导轨,所述滚轮为与山字形直导轨匹配的凹槽滚轮,所述滚轮的凹槽与山字形直导轨的凸起部27等宽,所述滚轮26在直导轨3上滚动时,环形抱箍24围成的圆环的中轴线、球杆运行线9和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球杆限制部件1还包括连接在其后端中央的软带7,所述软带7的中轴线设置有标识,且软带7的中轴线与球杆运行线9和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软带7的长度为1.5米,宽为2厘米;所述底座2的厚度为1.0厘米、宽度为10厘米,长度为70厘米,所述前端的总长度为60厘米,所述弹簧自然伸长时,训练球14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水平间距为5厘米,滑块插于最前端的插孔12时,训练球14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水平间距为20厘米,所述狭缝滑道11的长度为40厘米,狭缝滑道11的缝宽为0.2厘米;所述球杆限制部件1还包括将击球者下巴固定在直导轨3后端正上方的下巴托5,所述下巴托5通过竖直方向的伸缩杆连接在底座20上。
实施例3
如图5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为不锈钢材质,包括连接在球杆上的球杆配合部件4和放置于球台上的球台配合部件,所述球台配合部件包括球杆限制部件1和母球定位部件,其球杆限制部件1和球杆配合部件4与实施例2的球杆限制部件结构相同,区别在于所述直导轨3的底面厚度为0.2厘米,直导轨3的滑槽深度为1.5厘米,槽宽为8厘米,槽长为20厘米,所述底座2的厚度为0.5厘米,宽度为10厘米,长度为60厘米;所述球杆限制部件1的前端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插杆插孔,所述连接杆插孔的中轴线与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母球定位部件的连接部件为与插杆插孔相匹配的插杆28,所述插杆插入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插杆插孔,插杆28的侧壁与插杆插孔相贴合且可在插杆插孔中前后运动,所述插杆28上标识有插杆中轴线,所述插杆的前端连接有竖直的半球形球槽29,所述半球形球槽29的内壁与台球母球球面完全贴合,半球形球槽29上设置有镂空击球带30,所述镂空击球带30的带宽为2厘米,镂空击球带30关于半球形球槽29球心所在竖直平面对称;所述插杆28插入插杆插孔的最深处时,半球形球槽29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水平间距为10厘米,插杆的后端与插杆插孔的入口相接时,半球形球槽29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水平间距为30厘米;所述球杆运行线9的后端与直导轨3前端相接,球杆运行线9的前端与插杆28的后端相接,半球形球槽29的球心、插杆28的中轴线、球杆运行线9和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具体而言,所述球杆限制部件1还包括连接在其后端中央的软带7,所述软带7的中轴线设置有标识,且软带7的中轴线与球杆运行线9和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软带7的长度为2米,宽为1.5厘米。
实施例4
如图5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为不锈钢材质,包括连接在球杆上的球杆配合部件4和放置于球台上的球台配合部件,所述球台配合部件包括球杆限制部件1和母球定位部件,其球杆限制部件1和球杆配合部件4与实施例1的球杆限制部件结构相同,其母球定位部件的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区别在于,所述底座2的厚度为0.3厘米、宽度为6厘米,长度为100厘米,直导轨3的底面厚度为0.3厘米,直导轨的滑槽深度为3厘米,槽宽为5厘米,滑槽长度为60厘米,球杆运行线9长度为30厘米,所述镂空击球带30的带宽为3厘米,所述插杆28插入插杆插孔的最深处时,半球形球槽29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水平间距为5厘米,插杆的后端与插杆插孔的入口相接时,半球形球槽29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水平间距为20厘米。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公开的技术方案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球杆上的球杆配合部件(4)和放置于水平台面上的球台配合部件,所述球台配合部件包括定位所击打球体的大圆所在的竖直平面的球体定位部件,球台配合部件还包括将球杆配合部件的运动轨迹限定在球体定位部件所定位的竖直平面上的球杆限制部件(1),所述球杆限制部件(1)安装在球体定位部件后端,所述球杆限制部件(1)与球杆配合部件(4)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杆限制部件(1)包括底座(2)和位于底座(2)上的自后向前的直导轨(3),所述球体定位部件为训练球定位部件(10),所述训练球定位部件(10)包括与底座等高的外壳(20),所述外壳(20)内部设置有活动的滑块(21),所述外壳(20)的上表面设置有狭缝滑道(11),所述狭缝滑道(11)上方设置有训练球(14),所述训练球(14)的大小与台球相同,训练球(14)表面设置有标识其竖直平面上的大圆圆周的大圆标示线(15),所述训练球(14)通过穿过狭缝滑道(11)的连接杆(22)与滑块刚性连接;所述球杆配合部件(4)设置有球杆连接部件,所述球杆连接部件的下方安装于直导轨(3)相匹配的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在直导轨(3)上运动时,球杆连接部件连接的球杆的中轴线、大圆标示线(15)、狭缝滑道(11)的中轴线和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球定位部件(10)的外壳(20)外侧壁设置有指向前支撑手摆放的挂钩(18),球杆限制部件(1)底座(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挂钩(18)相匹配的挂臂(19),训练球定位部件(10)通过挂钩(18)、挂臂(19)配合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相连;所述训练球定位部件(10)的外壳(20)内部还设置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的前端与外壳(20)内部的前端中间位置相连,弹簧(23)的后端连接滑块(21),狭缝滑道(11)上设置有多个插孔(12),所述训练球定位部件(10)还包括一个可由插孔(12)插入阻止滑块(21)向后端运动的插片(13),所述插片(13)位于滑块(21)后方,所述弹簧自然伸长时,训练球(14)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水平间距为5~15厘米,滑块插于最前端的插孔(12)时,训练球(14)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水平间距为20~30厘米,所述狭缝滑道(11)的长度为40~100厘米,狭缝滑道(11)的缝宽为0.2~1.0厘米;所述直导轨(3)的前端的底座(2)上标识有球杆运行线(9),所述球杆运动线(9)的长度为20~35厘米,所述球杆运行线(9)的后端与直导轨(3)前端相接,球杆运行线(9)的前端与狭缝滑道(11)后端相接,狭缝滑道(11)的中轴线、球杆运行线(9)和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3)自然伸长时,训练球(14)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水平间距为10厘米,滑块插于最前端的插孔(12)时,训练球(14)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水平间距为25厘米,所述狭缝滑道(11)的长度为45厘米,狭缝滑道(11)的缝宽为0.3厘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定位部件为母球定位部件;所述球杆限制部件(1)包括底座(2)和位于底座(2)上的自后向前的直导轨(3);所述母球定位部件与球杆限制部件(1)的前端相连,所述母球定位部件包括球槽,以及连接球槽和球杆限制部件的连接部件,所述球槽开口向前;所述球杆配合部件(4)设置有球杆连接部件,所述球杆连接部件的下方安装于直导轨(3)相匹配的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在直导轨(3)上运动时,球杆连接部件连接的球杆的中轴线、球槽定位的台球母球在竖直平面上的大圆圆周、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杆限制部件(1)的前端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插杆插孔,所述连接杆插孔的中轴线与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母球定位部件的连接部件为与插杆插孔相匹配的插杆(28),所述插杆插入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插杆插孔,插杆(28)的侧壁与插杆插孔相贴合且可在插杆插孔中前后运动,所述插杆(28)上标识有插杆中轴线,所述插杆的前端连接有竖直的半球形球槽(29),所述半球形球槽(29)的内壁与台球母球球面完全贴合,半球形球槽(29)上设置有镂空击球带(30),所述镂空击球带(30)的带宽为2~3厘米,镂空击球带(30)关于半球形球槽(29)球心所在竖直平面对称;所述插杆(28)插入插杆插孔的最深处时,半球形球槽(29)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水平间距为5~15厘米,插杆的后端与插杆插孔的入口相接时,半球形球槽(29)的球心与球杆限制部件(1)前端的水平间距为20~30厘米;所述直导轨(3)前端的底座(2)上标识有球杆运行线(9),所述球杆运动线(9)的长度间距为20~35厘米,所述球杆运行线(9)的后端与直导轨(3)前端相接,球杆运行线(9)的前端与插杆(28)的后端相接,半球形球槽(29)的球心、插杆(28)的中轴线、球杆运行线(9)和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杆限制部件(1)还包括安装在底座(2)上的微型升降台(16),所述直导轨(3)的前端通过转轴与微型升降台(16)相连的,所述转轴为与螺母配合的夹紧螺栓A(17),所述微型升降台(16)调节直轨道(3)前端到底座(2)间的竖直间距范围为1~5厘米,所述直导轨(3)前端绕夹紧螺栓A(17)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90°,直导轨(3)的底面厚度为0.1~0.3厘米,直导轨(3)的滑槽深度为0.5~3.0厘米,槽宽为3~8厘米,槽长为20~60厘米,所述底座(2)的厚度为0.3~1.0厘米;所述直导轨(3)前方的底座(2)设置为可完全放置前支撑手的前支撑手摆放区(8),前支撑手摆放区(8)上标识有球杆运行线(9);所述球杆配合部件(4)的球杆连接部件为可以套于球杆上任意位置的环形抱箍(24),所述环形抱箍(24)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端向外弯折形成两个安全耳,所述两个安全耳上均设置有螺孔,夹紧螺栓B(25)穿过两个螺孔与螺母相连,所述环形抱箍(24)的正下方安装有与直导轨(3)相匹配的滚轮(26),所述直导轨(3)为中间设置有凸起部(27)的山字形直导轨,所述滚轮为与山字形直导轨匹配的凹槽滚轮,所述滚轮的凹槽与山字形直导轨的凸起部(27)等宽,所述滚轮(26)在直导轨(3)上滚动时,环形抱箍(24)围成的圆环的中轴线、球杆连接部件连接的球杆的中轴线、球杆运行线(9)和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杆限制部件的底座上还安装有一字线激光器(6),所述一字线激光器(6)位于直导轨(3)前部,一字线激光器(6)向前方发射光束,发射形成的一字线激光与球杆运行线(9)、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杆限制部件(1)还包括将击球者下巴固定在直导轨(3)后端正上方的下巴托(5),所述下巴托(5)通过竖直方向的伸缩杆连接在底座(20)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杆限制部件(1)还包括连接在其后端中央的软带(7),所述软带(7)的中轴线设置有标识,且软带(7)的中轴线与球杆运行线(9)和直轨道(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软带(7)的长度为1.5~3.0米。
CN201520408121.XU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 Active CN204767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8121.XU CN204767320U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8121.XU CN204767320U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67320U true CN204767320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07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08121.XU Active CN204767320U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673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4172A (zh) * 2015-06-12 2015-09-02 王智博 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
CN109925708A (zh) * 2019-04-23 2019-06-25 蚌埠学院 一种台球后手矫正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4172A (zh) * 2015-06-12 2015-09-02 王智博 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
CN104874172B (zh) * 2015-06-12 2017-01-18 王智博 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
CN109925708A (zh) * 2019-04-23 2019-06-25 蚌埠学院 一种台球后手矫正装置
CN109925708B (zh) * 2019-04-23 2024-04-19 蚌埠学院 一种台球后手矫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05913A (en) Device for developing golf ball address stance
US10695641B2 (en) Golf training aid to help golfers achieve the correct angle-of-attack
CN104307155A (zh) 一种多功能篮球运球陪练器
KR20080021099A (ko) 실내골프 스윙자세교정 및 스윙연습기
US20120122602A1 (en) Golf tr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206235B1 (en) Dual ring sighting system for providing visual feedback during complete golf swing
JPH0341976A (ja) ゴルフ・スイングの教授・訓練装置
CN204767320U (zh) 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
CN209967598U (zh) 一种高尔夫推杆姿势矫正及练习器
US20130244804A1 (en) Golf Swing Training Device
KR101720671B1 (ko) 골프스윙 보조기구
CN104874172B (zh) 一种三线合一台球训练器
US20150251069A1 (en) Teknical Practice Bat
CN102553199B (zh) 高尔夫球全挥杆练习器械
KR101086727B1 (ko) 가늠자가 있는 골프 모자
KR101144352B1 (ko) 골프용 퍼터
US20210077883A1 (en) Golf Ball Putting Align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204522236U (zh) 一种台球训练器
EP0250643B1 (en) Muscle alignment mat for teaching, training and practicing the sport of golf
KR101120849B1 (ko) 퍼팅 연습 장치
US7641567B2 (en) Gold putting trai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4566696A (en) Golf club swing training method
JP3188636U (ja) ゴルフスイング練習具
WO2020177526A1 (zh) 一种高尔夫推杆姿势矫正及练习器
WO2020177525A1 (zh) 一种高尔夫推杆姿势矫正及练习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