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38389U - 伸缩棚 - Google Patents

伸缩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38389U
CN204738389U CN201520380248.5U CN201520380248U CN204738389U CN 204738389 U CN204738389 U CN 204738389U CN 201520380248 U CN201520380248 U CN 201520380248U CN 204738389 U CN204738389 U CN 204738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opy
canopy unit
unit
locating part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802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虹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802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38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38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383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伸缩棚,包括至少两个棚单元;至少两个棚单元嵌套设置,且相邻两个嵌套的棚单元滑动连接;相邻两棚单元之间设有导向机构及限位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槽与导轨,导轨与相连的棚单元之间设有滑动槽;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安装于导槽中,且位于导槽的一端处,第一限位件延伸至滑动槽中。通过导向机构可保证相邻两棚单元之间滑动的稳定性;利用第一限位件能够将导轨限位在导槽中,避免导轨从导槽中脱出;第二限位件为两个,分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滑动槽的两端开口,可将第一限位件限位在滑动槽,避免两个棚单元的相互分离,且便于限位机构及导向机构的装配连接。

Description

伸缩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棚。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棚子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部件和工具。了解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棚子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棚子。目前人们使用的棚子一般不具有伸缩的功能,棚子搭建不便,且不利于棚子各部件的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棚,结构简单,伸缩变换稳定性好,可避免棚单元之间的分离,使用方便,且便于装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伸缩棚,包括至少两个棚单元以及驱动装置;所述至少两个棚单元嵌套设置,且相邻两个嵌套的所述棚单元滑动连接;所述棚单元在滑动方向上的端部呈拱形;
相邻两所述棚单元之间设有导向机构及限位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滑动配合的导槽与导轨,所述导槽与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棚单元上;所述导槽的两端开口,所述导轨延伸至所述导槽中,所述导轨与相连的所述棚单元之间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两端开口;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安装于所述导槽的槽壁上,且位于所述导槽的一端处,所述第一限位件延伸至所述滑动槽中;所述第二限位件为两个,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滑动槽的两端开口处;
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位于最外层或最内层的所述棚单元上,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两个棚单元相对滑动以实现伸缩。
其中,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基体、限位部及卡接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卡接部均固定于所述基体上;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抵接;所述棚单元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所述卡接部的侧面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卡接槽的槽壁上设置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限位凹槽插接配合。
其中,所述限位凹槽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卡接部两相对的侧面上;所述限位凸缘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卡接槽两相对的槽壁上。
其中,所述卡接槽为T型或L型。
其中,所述卡接部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限位部沿同一方向排布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限位件整体为扁平状。
其中,所述导轨与所述导槽之间设有滑动轮。
其中,所述导轨的横截面为L形或弧形。
其中,所述棚单元包括两个拱形的支撑架、多个连接杆、及多个护板,两个所述支撑架相对设置,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所述支撑架;各所述护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连接杆形成的框架中间;
所述导向机构及所述限位机构均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棚单元的所述连接杆上。
其中,所述伸缩棚还包括门组件,所述门组件设置在所述棚单元的端部处,以将所述棚单元的端部封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棚,通过导向机构可保证相邻两棚单元之间滑动的稳定性;通过第一限位件与滑动槽的配合,利用第一限位件能够将导轨限位在导槽中,避免导轨从导槽中脱出;利用第一限位件与两个第二限位件的配合,能够将第一限位件限位在滑动槽,避免滑动过程中两个棚单元的相互分离;第二限位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滑动槽的两端开口处,可便于限位机构及导向机构的装配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伸缩棚在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伸缩棚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伸缩棚在缩回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导轨与导槽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第二卡接件与第二棚单元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第二卡接件的示意图;
图8是图4中卡接板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伸缩棚在展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伸缩棚10,其包括三个棚单元100、200、300。三个棚单元由外向内依次嵌套设置。
为了便于描述,三个棚单元由外向内分别命名为第一棚单元100、第二棚单元200和第三棚单元300。第一棚单元100、第二棚单元200和第三棚单元300三者的形状基本一致,大小由内向外依次增大,以便使三者相互嵌套在一起。相邻嵌套的第一棚单元100与第二棚单元200之间滑动连接,相邻嵌套的第二棚单元200与第三棚单元300滑动连接,以使得第一棚单元100、第二棚单元200及第三棚单元300三者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从而改变三者的整体尺寸,实现伸缩。
第一棚单元100、第二棚单元200和第三棚单元300三者的形状结构基本一致,以下以第一棚单元100为例描述其具体结构。
如图1所示,第一棚单元100在滑动方向上的端部为拱形,以形成一定内部空间,并可罩设在某一地面区域上。第一棚单元100包括两个拱形的支撑架1、、多个连接杆2及多个护板(图中未示出),两个支撑架1相对设置,各连接杆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支撑架1。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可以为折线式拱形,以便于支撑架1的加工制备。进一步,支撑架1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杆11,所有支撑杆11依次首尾连接成折线式拱形。具体地,各支撑架1包含的支撑杆11为六个。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杆11也可以为2个,2个支撑杆11可以连接成三角拱形,支撑杆11还可以为三个或其他数目;支撑架1也可以为弧形式拱形。作为优选,各支撑杆11为方管状,以提高支撑架1的结构强度,且质量较轻,便于棚单元的滑动及伸缩棚10的整体移动。
各护板固定于支撑杆11与连接杆2形成的框架中间,以将支撑杆11与连接杆2形成的框架封闭。护板的数目可以根据支撑杆11与连接杆2形成的方框数目确定。利用护板可以使第一棚单元100的两侧面及顶面密闭,以遮挡风雨。护板优选为钢化玻璃板、玻璃板、透明亚克力板等透明板,以保证伸缩棚10内的采光。
如图4及图5所示,相邻两棚单元之间设有导向机构3及限位机构,导向机构3包括滑动配合的导槽31与导轨32,导槽31与导轨32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棚单元上,通过导向机构3可保证相邻两棚单元之间滑动的稳定性。导轨32延伸至导槽31中,导轨32与相连的棚单元之间设有滑动槽20,滑动槽20的两端开口。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41和第二限位件42,第一限位件41安装于导槽31的槽壁上,且位于导槽31的一端处,第一限位件41延伸至滑动槽20中;第二限位件42为两个,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滑动槽20的两端开口处。通过第一限位件41与滑动槽20的配合,可利于导槽31与导轨32的滑动配合,利用第一限位件41能够将导轨32限位在导槽31中,避免导轨32从导槽31中脱出。利用第一限位件41与两个第二限位件41的配合,能够将第一限位件41限位在滑动槽20,避免滑动过程中两个棚单元的相互分离;第二限位件4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滑动槽20的两端开口处,可便于限位机构及导向机构的装配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以下以第一棚单元100与第二棚单元200之间的配合为例对导向机构和限位机构进行详细描述。
导槽31设置在第一棚单元100,导轨32设置在第二棚单元200上。导轨32延伸至导槽31中,导轨32与相连的第二棚单元200之间形成滑动槽20。
导轨32与导槽31均为沿第一棚单元100的滑动方向设置长条形。作为优选,导槽3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开口,以使得导轨32可以从导槽31的两端开口处进入导槽31中。导槽31具有第一槽壁311、第二槽壁312及第三槽壁313,第一槽壁311与第二槽壁312相对设置,第三槽壁313连接在第一槽壁311与第二槽壁312之间,可以使得导槽31的横截面呈C型或U型。
滑动槽20具有一朝向第一槽壁311的长条形开口。第一槽壁311上设有导向件314,导向件314穿设长条形开口延伸至滑动槽20中,使得导向件314位于导轨32与第二棚单元200之间,利用导向件314将导轨32限位在导槽31中,以避免导轨32与导槽31相对滑动过程中导轨32从导槽31中脱出。滑动槽20的两端开口,以利于导向件314从滑动槽20的两端进入到滑动槽20中。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导轨32的横截面为L型,其一支臂与第二棚单元200固定连接,另一支臂与第二棚单元200之间形成滑动槽20。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轨32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弧形或其他形状,可以使得导轨32与第二棚单元200之间可以形成一滑动槽20即可。
作为优选,导轨32与导槽31均为型材,以便于加工制备。本实施例中,导轨32设置在第二棚单元200底部的连接杆2上,且二者一体成型,以提高二者的结构强度。导槽31设置在第一棚单元100底部的连接杆2上,二者亦为一体成型,可提高二者的连接结构强度。导轨32与导槽31之间设有滑动轮33,以减小导轨32与导槽31之间滑动的摩擦力。
如图4、图6所示,限位机构用于限定相邻两个棚单元之间的相对移动。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41与第二限位件42,第二限位件42为两个,分别安装在第二棚单元200的滑动槽20的两端处;第一限位件41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二限位件42之间,第一限位件41安装于相邻另一第一棚单元的导槽上。当伸缩棚10处于展开状态或缩回状态时,第一限位件41分别抵靠于两第二限位件42。本实施例中,第二棚单元200与第三棚单元300之间亦设置有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的两个第二限位件分别设置在第三棚单元300的滑动槽的两端、第一限位件设置在第二棚单元200的导槽的一端上。
将伸缩棚10由缩回状态变换为展开状态时,第一棚单元100朝远离第二棚单元200的方向滑动,当第一限位件41抵靠于位于第二棚单元200第一端的第二限位件42时,第一棚单元100与第二棚单元200相对滑动使得二者之间处于伸出状态,即二者的整体长度最大,第一棚单元100继续滑动可以使得第一棚单元100上的第一限位件41作用于第二棚单元200第一端的第二限位件42,从而带动第二棚单元200一起滑动,第一棚单元100与第二棚单元200能够同时相对第三棚单元300滑动,使得第三棚单元300从第二棚单元200中移动出,当第二棚单元200上第一限位件41抵靠于第三棚单元300一端的第二限位件42时,第一棚单元100与第二棚单元200停止滑动,整个伸缩棚10完全展开。
将伸缩棚10由展开状态变换为缩回状态时,第一棚单元100朝靠近第二棚单元200的方向滑动,当第一棚单元100上的第一限位件41抵靠于第二棚单元200第二端的第二限位件42时,第二棚单元200完整地嵌套在第一棚单元100中,第一棚单元100与第二棚单元200处于缩回状态,即二者的整体长度最小。第一棚单元100继续朝第三棚单元300的方向滑动可以使得第一棚单元100上的第一限位件41作用于第二棚单元200第二端上的第二限位件42,第一棚单元100可以带动第二棚单元200一起朝向第三棚单元300滑动,以使得第三棚单元300移动至第二棚单元200中。当第二棚单元200上的第一限位件41抵靠于第三棚单元300另一端的第二限位件时,第三棚单元300完全嵌套于第二棚单元200中,第一棚单元100、第二棚单元200、及第三棚单元300完全嵌套在一起,三者的长度此时最短,伸缩棚10为缩回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41上设有导向轮314,以减小第一限位件41与导轨32之间的摩擦力,利于第一棚单元100与第二棚单元200之间的相对滑动。第一限位件41为柱状,导向轮314的转轴与第一限位件41的轴线重合,以利于二者之间的装配连接。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41可以为凸起、块状、或其他结构。
如图6至图8所示,第二限位件4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第二棚单元200的滑动槽20的两端处。第二限位件42包括基体421、限位部422及卡接部423a、423b,限位部422与卡接部423a、423b固定于基体421上。限位部422用于与第一限位件41相抵接。第二棚单元200上设有卡接槽210a、210b,卡接部423a、423b卡接于卡接槽210a、210b中,以实现第二限位件42与第二棚单元200之间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此处,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第二限位件亦可通过螺栓、卡扣等其他可拆卸式固定方式安装于第二棚单元200。
优选地,卡接部为两个,相应地卡接槽亦为两个,卡接槽与卡接部一对一配合。两个卡接部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应两个卡接槽210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两个卡接部的结构不同,为便于描述两个卡接部分别命名为第一卡接部423a与第二卡接部423b,两个卡接槽分别命名为第一卡接槽210a和第二卡接槽210b。
第一卡接部423a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凹槽4230a,第一卡接槽210a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缘211a,第一限位凸缘211a与第一限位凹槽4230a插接配合,第一卡接部423a与第一卡接槽210a进行装配时,第一卡接部423a插入至第一卡接槽210a中后,第一卡接部423a向第一卡接槽210a的槽壁移动,第一限位凸缘211a可以插入至第一限位凹槽4230a中,利用第一限位凸缘211a与第一限位凹槽4230a的配合,可以将第一卡接部423a限位在第一卡接槽210a中,防止第一卡接部423a从第一卡接槽210a中脱出。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槽210a为L形,以便形成第一限位凸缘211a,且便于加工制备。
第二卡接部423b上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凹槽4230b,两第二限位凹槽4230b分别设置在第二卡接部423b两相对的侧面上。第二卡接槽210b上设置有两第二限位凸缘211b,两第二限位凸缘211b分别设置在第二卡接槽210b两相对的槽壁上。第二限位凸缘211b与第二限位凹槽4230b一对一插接配合。第二卡接部423b与第二卡接槽210b进行装配时,第二卡接部423b插入至第二卡接槽210b中后,第二卡接部423b向第二卡接槽210b的槽壁移动,第二限位凸缘211b可以插入至第二限位凹槽4230b中,利用第二限位凸缘211b与第二限位凹槽4230b的配合,可以将第二卡接部423b限位在第二卡接槽210b中,防止第二卡接部423b从第二卡接槽210b中脱出。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槽210b为T形,以便形成两个第二限位凸缘211b,且便于加工制备。
进一步,第二棚单元200上安装有卡接板21,第一卡接槽210a及第二卡接槽210b均设置在卡接板21上,利用卡接板可以便于第一卡接槽210a与第二卡接槽210b的加工制备。
第二限位件42整体为扁平状,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及第三卡接部沿同一方向排布设置,以便于第二限位件42的加工制备。同时,利用扁平状的基体421,以便于对第二限位件42的装配及拆卸操作。
第一棚单元100与第二棚单元200之间装配连接时,可将导轨32插入至导槽31中,同时,第一限位件41滑动至滑动槽20中,将第二限位件42安装至第二棚单元200端部的卡接板21中,第二限位件42的限位部422可将滑动槽20的两端封闭,从而将导向件314及第一限位件41限制在滑动槽20中,从而可以防止第一棚单元100与第二棚单元200的相互分离。
进一步,伸缩棚10还可包括驱动车400(驱动装置)。驱动车400安装于位于最外层的第一棚单元100上,用于驱动至少两个棚单元相对滑动以实现伸缩。由于本实施例中,伸缩棚10利用限位机构可以方便地实现多个棚单元之间的联动,利用一个驱动车400即可带动多个棚单元相对移动,从而实现伸缩棚10的伸缩变换;同时可以防止棚单元之间的相互脱离。
驱动车400安装于位于最外层的第一棚单元100上,以方便驱动车400与第一棚单元100的装配连接,同时可以避免对第二棚单元200与第三棚单元300造成干涉。当驱动车400在地面移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棚单元100进行移动,第二棚单元200从第一棚单元100中滑出后,利用第一棚单元100与第二棚单元200之间的限位机构可以使得第一棚单元100与第二棚单元200同时移动,进而使第三棚单元300从第二棚单元200中滑出,利用第二棚单元200与第三棚单元300之间的限位机构可以使得第一棚单元100及第二棚单元200停止滑动,从而使得整个伸缩棚10展开,反之可以将整个伸缩棚10缩回。在驱动车400移动时,可以将第三棚单元300进行固定,以避免第三棚单元300移动。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车400还可以安装于位于最内层的第三棚单元300上。
作为优选,棚单元的底面上还设有滚轮500,以方便棚单元的移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伸缩棚10伸缩过程中需要将第三棚单元300进行固定,第三棚单元300上无需设置滚轮500,在第一棚单元100及第二棚单元200上设置滚轮500即可。
伸缩棚10还可以包括门组件600,门组件600设置在棚单元的端部处,以将棚单元的端部封闭,使伸缩棚10内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同时可以打开门,以方便人员进出。门组件600可以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伸缩棚10相互远离的两棚单元的端部处,以将伸缩棚10整体的两端封闭。
在本实施方式中,伸缩棚10包括三个棚单元,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伸缩棚10可以仅包括两个相互嵌套的棚单元;或者,棚单元为四个,或四个以上。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伸缩棚20中,包括棚单元及驱动装置240。棚单元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其中包含一外侧棚单元201和至少两个内侧棚单元202,所述至少另个内侧棚单元202分为两组,分别嵌套于所述外侧棚单元201的两端内。当同一组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内侧棚单元202时,位于同一组的内侧棚单元202之间依次嵌套。本实施中,具体地,棚单元为三个,其包含有一外侧棚单元201及两个内侧棚单元202,两个内侧棚单元202分为两组,每一组包含一个内侧棚单元202。两个内侧棚单元202分别嵌套于两外侧棚单元201的两端处。两内侧棚单元202分别与外侧棚单元201滑动连接。驱动装置240可以连接于一内侧棚单元202,当驱动装置240带动一内侧棚单元202移动时,可以首先使该内侧棚单元202从外侧棚单元201的一端中滑动,然后另一内侧棚单元202从外侧棚单元201的另一端中滑出,以使得整个伸缩棚20展开。外侧棚单元201的在滑动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大于两内侧棚单元202相应尺寸之和,以使得伸缩棚20在缩回状态下,两内侧可以整体完全嵌套在内侧棚单元202中。内侧棚单元202与外侧棚单元201的结构及其限位机构、导向机构等的连接方式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此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内侧棚单元202中还可以嵌套一个或多个棚单元,即使得每一组中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内侧棚单元202,位于同一组中的内侧棚单元202可以依次嵌套,以便伸缩。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伸缩棚,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棚单元以及驱动装置;所述至少两个棚单元嵌套设置,且相邻两个嵌套的所述棚单元滑动连接;所述棚单元在滑动方向上的端部呈拱形;
相邻两所述棚单元之间设有导向机构及限位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滑动配合的导槽与导轨,所述导槽与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棚单元上;所述导槽的两端开口,所述导轨延伸至所述导槽中,所述导轨与相连的所述棚单元之间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两端开口;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安装于所述导槽的槽壁上,且位于所述导槽的一端处,所述第一限位件延伸至所述滑动槽中;所述第二限位件为两个,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滑动槽的两端开口处;
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位于最外层或最内层的所述棚单元上,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两个棚单元相对滑动以实现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基体、限位部及卡接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卡接部均固定于所述基体上;所述限位部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抵接;所述棚单元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接槽;所述卡接部的侧面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卡接槽的槽壁上设置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限位凹槽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卡接部两相对的侧面上;所述限位凸缘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卡接槽两相对的槽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为T型或L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限位部沿同一方向排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整体为扁平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与所述导槽之间设有滑动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横截面为L形或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单元包括两个拱形的支撑架、多个连接杆、及多个护板,两个所述支撑架相对设置,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所述支撑架;各所述护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连接杆形成的框架中间;
所述导向机构及所述限位机构均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棚单元的所述连接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棚还包括门组件,所述门组件设置在所述棚单元的端部处,以将所述棚单元的端部封闭。
CN201520380248.5U 2015-06-04 2015-06-04 伸缩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38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80248.5U CN204738389U (zh) 2015-06-04 2015-06-04 伸缩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80248.5U CN204738389U (zh) 2015-06-04 2015-06-04 伸缩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38389U true CN204738389U (zh) 2015-11-04

Family

ID=54420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8024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38389U (zh) 2015-06-04 2015-06-04 伸缩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383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5169A (zh) * 2021-12-24 2022-03-22 浙江东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酒店露天休息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5169A (zh) * 2021-12-24 2022-03-22 浙江东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酒店露天休息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9244A (zh) 伸缩棚
CN207588787U (zh) 一种适用于集装箱整体快速收放光伏组件的机构
CN204738389U (zh) 伸缩棚
CN201943188U (zh) 翻板联动式抽拉扩展方舱
CN207794397U (zh) 一种隐框玻璃幕墙和专用拆装工具
CN201433692Y (zh) 一种利用卷帘卷收罗马帘的窗帘
CN204738390U (zh) 伸缩棚
CN105040819A (zh) 伸缩棚
CN201778451U (zh) 推拉式遮阳棚
CN110027981A (zh) 一种用于电线杆生产用吊装装置
CN116657866B (zh) 一种装配式装修吊顶用升降系统
CN107834972A (zh) 一种适用于集装箱快速收放光伏组件的方法
CN208189142U (zh) 一种基于led的巨幕3d显示屏幕
CN216110473U (zh) 一种可自平衡便捷控制的升降帘
CN214532701U (zh) 一种大跨度、小挠度百叶片及使用其的百叶窗、玻璃幕墙
US20150114576A1 (en) Venetian blind comprising pairwise interconnected slats
CN210008776U (zh) 一种扶手收合结构
CN209323769U (zh) 一种可内置窗帘的隔墙
CN208364027U (zh) 一种榫卯拼装结构的庭院门
CN209536706U (zh) 用于收放电缆的架体
CN209369687U (zh) 一种精品百叶窗封闭式上轨系统
CN209780588U (zh) 一种可拆装式竖直升降门
CN102140885A (zh) 双磁控滑块控制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帘
CN111764706A (zh) 一种舞台折叠台口
CN216921969U (zh) 一种大型卷闸门的抗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