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25788U - 一种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25788U
CN204725788U CN201520463250.9U CN201520463250U CN204725788U CN 204725788 U CN204725788 U CN 204725788U CN 201520463250 U CN201520463250 U CN 201520463250U CN 204725788 U CN204725788 U CN 204725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hub
die cavity
positioning seat
cor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32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爱国
郭礼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TIANJIAO PE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TIANJIAO PE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TIANJIAO PE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TIANJIAO PE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632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25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25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25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awing Aids And Black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包括能够合模形成型腔的上模与下模、能够进入或退出所述型腔的型芯以及对型芯在型腔内的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型芯的顶部设置为锥形体,并且所述锥形体的侧部设置有斜切面,所述型腔内还设置有对卷笔刀的刀体进行定位的定位腔,所述定位腔具有对刀体的刃口进行定位的底缘,所述型芯定位在型腔内时所述底缘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相贴并且所述底缘置于所述斜切面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制得的卷笔刀芯体具有无需装配、成品率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卷笔刀,通常包括注塑壳体、刀体,注塑壳体内设置有呈锥形体状设置的卷笔孔,卷笔孔一侧设置有出屑口,注塑壳体成型有螺孔,刀体加工有连接通孔,装配时,通过螺钉穿过刀体的连接通孔与螺孔配合将刀体固定在塑料壳体上。卷笔刀需要保证刀体的刃口与出屑口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出屑口所在平面与锥形体状卷笔孔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才能具有较好的卷笔效果。由于刀体加工时是通过打磨在刀体的宽度方向一端形成刃口,从而刀体加工时很难保证每个刀体的宽度的一致性,并且,注塑壳体是统一注塑成型,因此,现有技术存在除了装配繁琐的缺点外,还存在一下缺点:1.组装时,不容易保证刀体的刃口与出屑口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出屑口所在平面与锥形体状卷笔孔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从而造成高废品率;2.卷笔刀在使用过程中,螺钉松动时,当使用者重新旋紧螺钉后,也不易保证刀体的刃口与出屑口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出屑口所在平面与锥形体状卷笔孔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从而造成卷笔刀卷笔效果变差,甚至不能再进行卷笔,从而影响了卷笔刀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装配、成品率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的一体注塑式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卷笔刀的加工模具,包括能够合模形成型腔的上模与下模、能够进入或退出所述型腔的型芯以及对型芯在型腔内的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型芯的顶部设置为锥形体,并且所述锥形体的侧部设置有斜切面,所述型腔内还设置有对卷笔刀的刀体进行定位的定位腔,所述定位腔具有对刀体的刃口进行定位的底缘,所述型芯定位在型腔内时所述底缘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相贴并且所述底缘置于所述斜切面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塑时,型芯形成卷笔刀的卷笔孔,型芯的斜切面位置能够形成卷笔刀的出屑口,型腔内设置有对卷笔刀的刀体进行定位的定位腔,定位腔具有对刀体的刃口进行定位的底缘,型芯定位在型腔内时所述底缘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相贴并且所述底缘置于所述斜切面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将刀体定位在定位腔内,使刀体的刃口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所述斜切面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因此,不管刀体的宽度是否一致,都能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的刃口与出屑口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出屑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制得的卷笔刀,具有无需装配、成品率更高、使用寿命更长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腔具有对刀体的一侧进行定位的定位侧壁,所述型芯定位在型腔内后所述定位腔的定位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型芯的斜切面所在平面相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腔的定位侧壁以及型芯的斜切面相贴合与刀体的一侧面相贴合,使得刀体的该侧面能够定位,从而使得刀体定位时,能够更加保证刀体的刃口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所述斜切面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进而更能保证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的刃口与出屑口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出屑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座,所述第一定位座设置有与所述锥形体形状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型芯定位在型腔内时插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定位座对应所述刀体的定位腔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座侧壁,所述第一定位座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定位腔的定位侧壁所在平面相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时,型芯插设在所述通孔内以定位在型腔内,将刀体的一侧面与第一定位座侧壁相贴合,从而使得刀体定位时,能够更加保证刀体的刃口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所述斜切面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进而更能保证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的刃口与出屑口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出屑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定位座,所述型芯定位在型腔内时锥形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定位座呈相抵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座对应所述刀体的定位腔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座侧壁,所述第二定位座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定位腔的定位侧壁所在平面相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时,锥形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定位座呈相抵,刀体的一侧面与第二定位座侧壁相贴合,从而使得型芯定位更加精确,并且使得刀体定位时,能够更加保证刀体的刃口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所述斜切面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进而更能保证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的刃口与出屑口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出屑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型腔内还设置有第三定位座,所述型芯定位在型腔内时所述第三定位座对应型芯一侧设置有第三定位座侧壁一、第三定位座侧壁二以及连接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一与第三定位座侧壁二的第三定位座侧壁三,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一与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二的连接处所在直线与所述定位腔的底缘所在直线相重合,所述型芯定位在型腔内时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一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相贴合,所述型芯定位在型腔内时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二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与卷笔刀的刀体的厚度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时,锥形体的斜切面与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一相贴合,刀体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二相贴合,使得刀体定位时,能够更加保证刀体的刃口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所述斜切面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进而更能保证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的刃口与出屑口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出屑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还包括能够进入或退出所述型腔的定位导柱,所述定位导柱设置在所述定位腔的横向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时,定位导柱进入所述型腔对定位腔内的刀体的横向一端进行定位,使得刀体定位时,能够更加保证刀体的刃口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所述斜切面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进而更能保证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的刃口与出屑口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出屑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腔相对定位导柱的横向另一端设置定位凸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时,刀体相对定位导柱的横向另一端通过定位腔内的定位凸筋进行定位,使得刀体定位时,能够更加保证刀体的刃口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所述斜切面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进而更能保证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的刃口与出屑口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出屑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模内设置有能够进入或退出所述型腔的定位导件,定位导件设置在所述定位腔相对底缘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时,定位导件伸入至型腔内对定位腔内的刀体的相对刃口另一端进行定位,使得刀体定位时,能够更加保证刀体的刃口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所述斜切面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进而更能保证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的刃口与出屑口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的刃口置于出屑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下模内设置有进入或退出所述型腔的脱模顶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成型后的卷笔刀能够顺利的由型腔取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卷笔刀实施例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实施例结构图一(定位腔内定位有刀体);
图3为图1的A剖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实施例结构图二(定位腔内未定位刀体);
图5为图3的B剖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卷笔刀刀体定位在模具中时刀体与型芯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型芯结构图;
图11为图10的C-C剖视图;
图12为图11的D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至附图1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卷笔刀的加工模具,包括能够合模形成型腔的上模3与下模4、能够进入或退出所述型腔的型芯5以及对型芯5在型腔内的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型芯5的顶部设置为锥形体,并且所述锥形体的侧部设置有斜切面501,所述型腔内还设置有对卷笔刀的刀体2进行定位的定位腔,所述定位腔具有对刀体2的刃口201进行定位的底缘,所述型芯5定位在型腔内时所述底缘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501相贴并且所述底缘置于所述斜切面501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圆锥状是指与轴线相垂直的截面为圆形,并且一端截面的直径大于另一端截面的直径,可以是圆锥体、圆锥台体,也可以是在圆锥体或圆锥台体的大直径端设置圆柱体,甚至在圆锥台体的小直径端设置圆柱体也是可行的,本实施例优选的,设置为在圆锥台体的大直径端设置圆柱体的形状。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斜切面是指与锥形体1的中心轴线呈一定夹角并与锥形体相切的切面,本实施例优选的,斜切面与锥形体的中心轴线所成夹角等于锥形体的轴截面与锥形体的锥形面的相交线所成夹角的一半。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模具制得的卷笔刀芯体,可以直接作为卷笔刀使用,也可以将卷笔刀芯体设置在外壳内构成卷笔刀进行使用,并且既可以对铅笔进行卷笔,也可以只对铅笔芯进行卷笔,包括注塑壳体1以及注塑在注塑壳体1内的刀体2,注塑壳体1内设置有呈锥形体状设置的卷笔孔102,卷笔孔102一侧设置有出屑口101,所述出屑口101截面形状为锥形体状卷笔孔102的斜切面501,所述刀体2的刃口201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102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卷笔刀通过一体注塑成型,除了无需装配的优点外,还具有一下优点:1.注塑成型时,能够保证刀体2的刃口201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与锥形体状卷笔孔102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从而具有高成品率的优点;2.由于刀体2直接注塑在注塑壳体1内,卷笔刀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刀体2的刃口201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与锥形体状卷笔孔102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不会造成卷笔刀卷笔效果变差,从而提高了卷笔刀的使用寿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塑时,型芯5形成卷笔刀的卷笔孔102,型芯5的斜切面501位置能够形成卷笔刀的出屑口101,型腔内设置有对卷笔刀的刀体2进行定位的定位腔,定位腔具有对刀体2的刃口201进行定位的底缘,型芯5定位在型腔内时所述底缘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501相贴并且所述底缘置于所述斜切面501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将刀体2定位在定位腔内,使刀体2的刃口201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501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所述斜切面501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因此,不管刀体2的宽度是否一致,都能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2的刃口201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102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制得的卷笔刀,具有无需装配、成品率更高、使用寿命更长效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腔具有对刀体2的一侧进行定位的定位侧壁,所述型芯5定位在型腔内后所述定位腔的定位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型芯5的斜切面501所在平面相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腔的定位侧壁以及型芯5的斜切面501相贴合与刀体2的一侧面相贴合,使得刀体2的该侧面能够定位,从而使得刀体2定位时,能够更加保证刀体2的刃口201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501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所述斜切面501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进而更能保证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2的刃口201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102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参见说明书附图2-8,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座6,所述第一定位座6设置有与所述锥形体形状相适配的通孔601,所述型芯5定位在型腔内时插设在所述通孔601内,所述第一定位座6对应所述刀体2的定位腔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座侧壁602,所述第一定位座侧壁602所在平面与所述定位腔的定位侧壁所在平面相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时,型芯5插设在所述通孔601内以定位在型腔内,将刀体2的一侧面与第一定位座侧壁602相贴合,从而使得刀体2定位时,能够更加保证刀体2的刃口201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501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所述斜切面501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进而更能保证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2的刃口201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102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参见说明书附图2-8,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定位座7,所述型芯5定位在型腔内时锥形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定位座7呈相抵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座7对应所述刀体2的定位腔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座侧壁701,所述第二定位座侧壁701所在平面与所述定位腔的定位侧壁所在平面相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时,锥形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定位座7呈相抵,刀体2的一侧面与第二定位座侧壁701相贴合,从而使得型芯5定位更加精确,并且使得刀体2定位时,能够更加保证刀体2的刃口201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501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所述斜切面501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进而更能保证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2的刃口201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102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参见说明书附图2-8,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型腔内还设置有第三定位座8,所述型芯5定位在型腔内时所述第三定位座8对应型芯5一侧设置有第三定位座侧壁一801、第三定位座侧壁二802以及连接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一801与第三定位座侧壁二802的第三定位座侧壁三803,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一801与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二802的连接处所在直线804与所述定位腔的底缘所在直线相重合,所述型芯5定位在型腔内时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一801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501相贴合,所述型芯5定位在型腔内时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二802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501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与卷笔刀的刀体2的厚度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时,锥形体的斜切面501与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一801相贴合,刀体2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二802相贴合,使得刀体2定位时,能够更加保证刀体2的刃口201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501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所述斜切面501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进而更能保证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2的刃口201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102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参见说明书附图2-7,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还包括能够进入或退出所述型腔的定位导柱9,所述定位导柱9设置在所述定位腔的横向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时,定位导柱9进入所述型腔对定位腔内的刀体2的横向一端进行定位,使得刀体2定位时,能够更加保证刀体2的刃口201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501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所述斜切面501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进而更能保证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2的刃口201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102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参见说明书附图2-4,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腔相对定位导柱9的横向另一端设置定位凸筋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时,刀体2相对定位导柱9的横向另一端通过定位腔内的定位凸筋10进行定位,使得刀体2定位时,能够更加保证刀体2的刃口201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501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所述斜切面501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进而更能保证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2的刃口201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102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参见说明书附图5,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模3内设置有能够进入或退出所述型腔的定位导件11,定位导件11设置在所述定位腔相对底缘另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时,定位导件11伸入至型腔内对定位腔内的刀体2的相对刃口201另一端进行定位,使得刀体2定位时,能够更加保证刀体2的刃口201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501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所述斜切面501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进而更能保证保证成型的卷笔刀的刀体2的刃口201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相贴并且刀体2的刃口201置于出屑口101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状卷笔孔102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下模4内设置有进入或退出所述型腔的脱模顶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成型后的卷笔刀能够顺利的由型腔取出。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上模3与下模4只是为了方便描述而采用“上”、“下”文字进行描述,具体实施中,模具位置的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并且,上模3与下模4可分别为一体或多提,参见说明书附图2-8,本实施例优选的,下模4包括下外模401、下内模一402以及下内模二403,型芯5与定位导柱9由下内模一402进入或退出型腔,脱模顶杆由下内模二进入或退出型腔,为了方便查看附图,附图中没有画出脱模顶杆,只在下内模二内画出工脱模顶杆伸缩的导向孔,定位凸筋10设置在下外模401内。且第一定位座6、第二定位座7以及第三定位座8可以与下内模二下内模二403一体或分体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座6与第二定位座7与下内模二下内模二403呈分体设置,第三定位座8与下内模二下内模二403呈一体设置。

Claims (9)

1.一种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合模形成型腔的上模与下模、能够进入或退出所述型腔的型芯以及对型芯在型腔内的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型芯的顶部设置为锥形体,并且所述锥形体的侧部设置有斜切面,所述型腔内还设置有对卷笔刀的刀体进行定位的定位腔,所述定位腔具有对刀体的刃口进行定位的底缘,所述型芯定位在型腔内时所述底缘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相贴并且所述底缘置于所述斜切面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形面的两条相交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腔具有对刀体的一侧进行定位的定位侧壁,所述型芯定位在型腔内后所述定位腔的定位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型芯的斜切面所在平面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座,所述第一定位座设置有与所述锥形体形状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型芯定位在型腔内时插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定位座对应所述刀体的定位腔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座侧壁,所述第一定位座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定位腔的定位侧壁所在平面相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定位座,所述型芯定位在型腔内时锥形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定位座呈相抵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座对应所述刀体的定位腔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座侧壁,所述第二定位座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定位腔的定位侧壁所在平面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内还设置有第三定位座,所述型芯定位在型腔内时所述第三定位座对应型芯一侧设置有第三定位座侧壁一、第三定位座侧壁二以及连接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一与第三定位座侧壁二的第三定位座侧壁三,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一与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二的连接处所在直线与所述定位腔的底缘所在直线相重合,所述型芯定位在型腔内时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一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相贴合,所述型芯定位在型腔内时所述第三定位座侧壁二所在平面与所述锥形体的斜切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与卷笔刀的刀体的厚度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进入或退出所述型腔的定位导柱,所述定位导柱设置在所述定位腔的横向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腔相对定位导柱的横向另一端设置定位凸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内设置有能够进入或退出所述型腔的定位导件,定位导件设置在所述定位腔相对底缘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内设置有进入或退出所述型腔的脱模顶杆。
CN201520463250.9U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 Active CN204725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3250.9U CN204725788U (zh)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3250.9U CN204725788U (zh)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25788U true CN204725788U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84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3250.9U Active CN204725788U (zh)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257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4548A (zh) * 2015-06-29 2015-09-23 温州天骄笔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4548A (zh) * 2015-06-29 2015-09-23 温州天骄笔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4548A (zh) 一种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
CN204725788U (zh) 一种卷笔刀芯体的加工模具
CN104960144A (zh) 一种卷笔刀芯体及其加工方法
CN204749669U (zh) 一种卷笔刀芯体
CN204622466U (zh) 翻边塑料件的修偏模具
CN207224440U (zh) 一种铅芯刨壳体的加工模具
CN205291474U (zh) 用于眼镜镜腿及铰链片成型的注塑模具
CN107618303B (zh) 一种软质铅芯的铅芯刨
CN208247823U (zh) 一种软质铅芯的铅芯刨
CN207737025U (zh) 一种铅芯刨
CN103737903B (zh) 一种镜片成型模具、公模仁及镜片加工方法
CN102672443B (zh) 一种型芯的加工工艺
CN206561123U (zh) 一种粉末注射成型的手机指纹装饰件半成品
CN202278026U (zh) 一种密板模具用凸凹模芯
CN202180548U (zh) 一种手机天线模具
CN107415141B (zh) 一种铅芯刨壳体的加工模具
CN107499035B (zh) 一种铅芯刨
CN204566570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母模及注塑模具
CN211763210U (zh) 一种煤气表外壳注塑模具
CN202877366U (zh) 一种壳体拉伸成型后修正模具
CN209699718U (zh) 塑盖固定式传感器
CN203305469U (zh) 一种橡胶辊模具
CN211105309U (zh) 一种投影仪生产用的塑胶模具
CN107696417B (zh) 一种铅芯刨壳体及其加工方法
CN207256781U (zh) 一种模具内切胶口的背装切刀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