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24342U - 一种沥青烟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沥青烟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24342U CN204724342U CN201520257745.6U CN201520257745U CN204724342U CN 204724342 U CN204724342 U CN 204724342U CN 201520257745 U CN201520257745 U CN 201520257745U CN 204724342 U CN204724342 U CN 2047243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rical shell
- flue gas
- cyclone separator
- condensing unit
- cyclonic sepa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沥青烟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下方的锥体,筒体内设置有旋风分离腔,筒体一侧设置有进气管,筒体上方设置有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冷凝装置。旋风分离腔和出气口之间设置烟气流通通道,冷凝装置沿烟气流通通道布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旋风分离器的筒体内置冷凝装置,利用旋风分离腔分离高温烟气中的颗粒物质包括粉体、气溶胶、液珠等,然后将剩余的烟气经过冷凝装置,其中的部分油气冷却后变成液态后被分离出来。本实用新型外壁设置为夹套,其中通冷却介质,可以对进入的旋流进行降温,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去除高温烟气中的可挥发份,使得排出的气体更加清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沥青烟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沥青配料车间的排放沥青烟气中通常混有粉尘、低分子油烟等物质。目前解决沥青烟气净化的主要方法由机械碰撞式、活性炭过滤式和静电吸附式,它们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沥青烟气,但不彻底,环境污染仍有如下问题:
1、 对于机械碰撞式而言,风阻大,净化效率低,不能除微小颗粒,不能除异味和有害气体等缺点;
2、 对于活性炭过滤式而言,极易饱和,更换周期短,损耗率和成本提高;
3、 对于静电吸附方式而言,纯吸附烟粒子,通过烟粒荷电进行高效捕集,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极板难以清洗,也不能有效祛除异味,不能降解烟气气体分子等缺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利用旋风分离器的沥青烟气处理设备,常规的旋风分离器如申请号为201220031607.2的一种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分离器本体的内部具有旋风分离腔,分离器本体上设置有入口、排气口以及落灰口,旋风分离腔包括上部、下部旋风分离腔,上部、下部旋风分离腔两者交接,落灰口位于下部旋风分离腔的下端部,排气口位于上部旋风分离腔的上端部,夹带有灰尘的气流依次经过入口、上部旋风分离腔、下部旋风分离腔,气流在上部旋风分离腔内绕着第一轴线旋转、在下部旋风分离腔内绕着第二轴线旋转,第一轴线为一直线,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两者相交于一点。将其应用于上述沥青烟气处理设备时,申请人发现由于沥青烟气中存在可挥发份,直接利用旋风分离器进行分离,其中的可挥发份通常难以去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沥青烟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能够有效去除高温烟气中的可挥发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沥青烟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下方的锥体,筒体内设置有旋风分离腔,筒体一侧设置有进气口,筒体上方设置有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冷凝装置,筒体外壁设置夹套,夹套内通冷却介质。所述锥体的底部设置有风阀。筒体外螺旋设置有外旋风道。筒体外还设有支架,用于将所述旋风分离器挂放在烟气出口。旋风分离腔和出气口之间设置烟气流通通道,冷凝装置沿烟气流通通道布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冷凝装置为设置竖直在筒体内的多根冷凝管,进气管与筒体内旋风分离腔连通,冷凝管内设置冷凝介质,出气管也与筒体内旋风分离腔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多根冷凝通气管,所述冷凝通气管外设置有冷凝介质,所述冷凝通气管一端与旋风分离腔连接,另一端与出气管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横向设置在筒体内的多根冷凝管,进气管与筒体内旋风分离腔连通,冷凝管内设置冷凝介质,出气管也与筒体内旋风分离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旋风分离器的筒体内置冷凝装置,利用旋风分离腔分离高温烟气中的固体物质,然后将剩余的烟气经过冷凝装置,其中的部分油气冷却后变成液态后被分离出来。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去除高温烟气中的可挥发份,使得排出的气体更加清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沥青烟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包括筒体1,设置在筒体1下方的锥体2,所述锥体下端开口小上端开口大,筒体1内设置有旋风分离腔,筒体1一侧设置有进气口3,筒体1上方设置有出气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冷凝装置。所述锥体的底部设置有风阀。筒体外螺旋设置有外旋风道。筒体外还设有支架,用于将所述旋风分离器挂放在烟气出口。旋风分离腔和出气口之间设置烟气流通通道,冷凝装置沿烟气流通通道布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冷凝装置为设置竖直在筒体内的多根冷凝管5,所述多根冷凝管5之间留有间隙,进气管3与筒体内旋风分离腔连通,冷凝管5内设置冷凝介质,出气口4也与筒体内旋风分离腔连通。高温烟气从进气口3进入旋风分离腔,经旋风分离器分离颗粒物质包括粉体、气溶胶、液珠等,同时烟气向上运动,此时,冷凝管之间的空间形成烟气流通通道,冷凝管内部的冷凝介质对烟气降温冷却,其中被冷凝后的液态物质顺着冷凝管和筒体内壁流下,烟气则从筒体上方的出气口4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冷凝装置为设置竖直在筒体内的多根冷凝管,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实现筒体内烟气的冷却功能。比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多根冷凝通气管,所述冷凝通气管外设置有冷凝介质,所述冷凝通气管一端与旋风分离腔连接,另一端与出气管连接。此时,冷凝通气管形成烟气流通通道,而冷凝通气管外部的冷凝介质对烟气流通通道内的烟气进行降温冷却。再比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横向设置在筒体内的多根冷凝管,进气管与筒体内旋风分离腔连通,冷凝管内设置冷凝介质,出气管也与筒体内旋风分离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外壁设置为夹套6,其中通冷却介质,可以对进入的旋流进行降温,产生更多的冷凝物。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 一种用于沥青烟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下方的锥体,筒体内设置有旋风分离腔,筒体一侧设置有进气管,筒体上方设置有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冷凝装置,筒体外壁设置夹套,夹套内通冷却介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旋风分离腔和出气口之间设置烟气流通通道,冷凝装置沿烟气流通通道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为设置竖直在筒体内的多根冷凝管,进气管与筒体内旋风分离腔连通,冷凝管内设置冷凝介质,出气管也与筒体内旋风分离腔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多根冷凝通气管,所述冷凝通气管外设置有冷凝介质,所述冷凝通气管一端与旋风分离腔连接,另一端与出气管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横向设置在筒体内的多根冷凝管,进气管与筒体内旋风分离腔连通,冷凝管内设置冷凝介质,出气管也与筒体内旋风分离腔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的底部设置有风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筒体外螺旋设置有外旋风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筒体外还设有支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57745.6U CN204724342U (zh) | 2015-04-27 | 2015-04-27 | 一种沥青烟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57745.6U CN204724342U (zh) | 2015-04-27 | 2015-04-27 | 一种沥青烟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24342U true CN204724342U (zh) | 2015-10-28 |
Family
ID=54382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257745.6U Active CN204724342U (zh) | 2015-04-27 | 2015-04-27 | 一种沥青烟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2434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88982A (zh) * | 2015-04-27 | 2015-09-09 | 上海遨提新材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沥青烟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 |
-
2015
- 2015-04-27 CN CN201520257745.6U patent/CN20472434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88982A (zh) * | 2015-04-27 | 2015-09-09 | 上海遨提新材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沥青烟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23576A (zh) | 一种换热除尘装置、包含其的余热利用除尘脱硫系统和余热利用与除尘耦合的方法 | |
CN105289844A (zh) | 一种荷电水雾印染废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207695009U (zh) | 一种旋风分离器 | |
CN104759178B (zh) | 废气净化喷淋系统 | |
CN104028052A (zh) | 一种气体净化设备 | |
CN105013609B (zh) | 超声波雾化‑水分子相变主动捕集静电除尘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6492574A (zh) | 用于气体除油除尘的干燥装置 | |
CN204724342U (zh) | 一种沥青烟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 | |
CN106352364A (zh) | 催化裂化焚烧烟气换热分离一体化方法与装置 | |
CN105861020A (zh) | 生物质热解气液化处理系统 | |
CN203155019U (zh) | 一种烟气净化器 | |
CN208465514U (zh) | 一种含尘气体的净化装置 | |
CN204522632U (zh) | 一种废气净化喷淋系统 | |
CN206391798U (zh) | 用于过滤气体的干燥装置 | |
CN204891506U (zh) | 一种铝灰渣用多效除尘装置 | |
CN104888982A (zh) | 一种沥青烟气处理的旋风分离器 | |
CN204429021U (zh) | 一种沥青烟气处理系统 | |
CN205055736U (zh) | 一种气体中污染物洗涤和热传质的装置 | |
CN208918631U (zh) | 高效环保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 |
CN203664039U (zh) | 一种旋风除尘器 | |
CN103252294A (zh) | 一种三重复合式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及其采用的二级旋风分离器 | |
CN204911779U (zh) | 超声波雾化-水分子相变主动捕集静电除尘装置 | |
CN104048306B (zh) | 节能环保型锅炉尾气排放塔 | |
CN102847402A (zh) | 一种复合式废气除尘装置 | |
CN109751640A (zh) | 一种油烟内循环过滤的油烟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