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23917U - 一种袋式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袋式除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23917U
CN204723917U CN201520408499.XU CN201520408499U CN204723917U CN 204723917 U CN204723917 U CN 204723917U CN 201520408499 U CN201520408499 U CN 201520408499U CN 204723917 U CN204723917 U CN 204723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bag
dedusting bin
intake stack
bin
ware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084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列
李双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n Pei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n Pei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n Pei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084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23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23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23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袋式除尘器,包括机架、除尘仓室、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除尘仓室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均分别导通设置在所述除尘仓室上,含尘气体由所述进风管道进入所述除尘仓室中过滤灰尘后,由所述出风管道对外输出。其中,多个所述除尘仓室分别导通连接在所述进风管道上,所述进风管道上形成有多个连接口,每一所述连接口对应连接一个所述除尘仓室,且在每一所述连接口上设置有一用于实现各除尘仓室等风量分配的配风阀。本实用新型够实现含尘气体由进风管道进行等风量分配,并分别导入各除尘仓室内进行处理,运行过程中各仓室进风均匀,载荷均匀,从而有效的提高设备使用寿命较长和除尘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袋式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袋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现有袋式除尘器的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袋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的袋式除尘器存在如下的问题:
1、袋式除尘器中的各个仓室的进风量不相等,各滤袋上所承受的载荷不均匀,导致部分滤袋载荷过大,寿命大打折扣。同时也导致各灰斗中的储灰量不相等,容易导致设备重心偏移,发生倒坍等事故。也容易使下游灰料输送设备的载荷不均。而发生载荷过大的仓室输灰不及时,还易发生堵塞,需停机清堵,影响系统的正常作业。
2.含尘气体由灰斗进入各仓室。由于含尘气体的初始流速快,导致对滤袋底部冲刷现象严重。且由于气体流向是由下至上,从滤袋上清理下的粉尘在向上气流的作用下呈现悬浮状态,被反复吸附在滤袋上难以落入灰斗,导致设备阻力上升,能耗加大。并迫使清灰系统(清灰系统工作会对滤袋寿命造成不利影响)高频率工作,致使滤袋寿命降低。
3.圆形滤袋占用设备截面积大,且不利于滤袋间的气体流动。运行过程中并不能保证同一仓室的滤袋载荷均匀,致使载荷过高的滤袋过早老化损坏。而低载荷区往往会因为气流少而产生低温,最终结露腐蚀。
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有效消除至少一个上述问题的袋式除尘器,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除灰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能够实现运行过程中各仓室均匀进风,载荷均匀,设备使用寿命较长,除尘效果较好的袋式除尘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袋式除尘器,包括机架、除尘仓室、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除尘仓室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均分别导通设置在所述除尘仓室上,含尘气体由所述进风管道进入所述除尘仓室中过滤灰尘后,由所述出风管道对外输出。
其中,多个所述除尘仓室分别导通连接在所述进风管道上,所述进风管道上形成有多个连接口,每一所述连接口对应连接一个所述除尘仓室,且在每一所述连接口上设置有一用于实现各除尘仓室等风量分配的配风阀。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够实现含尘气体由进风管道进行等风量分配,并分别导入各除尘仓室内进行处理,运行过程中各仓室进风均匀,载荷均匀,从而有效的提高设备使用寿命较长和除尘效果。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所述除尘仓室包括仓体、进风口、导流板、滤袋和灰斗,所述灰斗导通对接在所述仓体的底部,所述导流板竖向插设在所述仓体内,将所述仓体分隔为导流沉降区和滤袋区,所述导流沉降区和所述滤袋区在所述仓体的上部位置相互导通,多个所述滤袋均安装设置在所述滤袋区中,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仓体的所述导流沉降区的下部位置上,用于与所述连接口对接,由所述仓体的所述导流沉降区的下部位置处导入所述含尘气体,所述含尘气体进入所述导流沉降区流速下降,致使大部分粉尘直接落入所述灰斗中,其余粉尘随低速气流由所述导流板引向所述导流沉降区的上部,进入所述滤袋区,通过所述滤袋进行再次过滤。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所述除尘仓室的进一步改进,使得所述含尘气体在刚进入所述除尘仓室时即受到导流板的作用,其流速大幅下降,致使大部分粉尘在导流沉降区就沉降直接落入灰斗中。通过导流板上端与下端开口大小的不同,使气流通过下端的流动阻力大于通过上端流动阻力,从而调节气流在导流沉降区的流动方向,使气流方向由导流板下端向导流板上端流动。而其余粉尘则随低速气流由所述导流板引向滤袋室上部,气流由上至下缓慢而均匀扩散至整个滤袋室。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导流板的保护下,降低了含尘气体对滤袋的冲刷,延长滤袋使用寿命,并能降低流速降低阻力。
较佳的,所述滤袋采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椭圆形滤袋,多个所述滤袋呈多排阵列对齐的布置在所述滤袋区中,且每一所述滤袋的椭圆形横截面的长轴方向与含尘气体的气流方向平行布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上的滤袋结构设计和布局,使通过导流板的气流沿椭圆形滤袋的长轴方向进入滤袋室,充分发挥迎风面积减小的特点,增加滤袋间体流动性,使气体能够均匀的流到滤袋室的每个角落,使每条滤袋的负荷相等,通过良好的气体流动保证箱体内温度高于露点温度,避免结露腐蚀。
较佳的,所述进风管道包括一根主管道和N根等口径的连接管道,N为大于1的整数,全部所述连接管道均对接在所述主管道上,所述进风管道通过每一所述连接管道形成一个所述连接口。
较佳的,所述主管道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连接管道的横截面也为方形,每一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主管道的对接面均相等,且全部所述对接面的面积之和等于所述主管道的横截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上的进风管道结构设计和布局,更进一步的实现对含尘气体的等风量分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除尘仓室还包括清灰系统,所述清灰系统设置在所述仓体上,与所述滤袋连接,用于清除所述滤袋上积灰。
较佳的,所述除尘仓室还包括清洁气体流动层,所述清洁气体流动层设置在所述仓体顶部,所述含尘气体通过所述除尘仓室过滤后,均汇入所述清洁气体流动层,由所述清洁气体流动层导通连接至所述出风管道对外排出。
较佳的,所述除尘仓室的数量为6个,两两并排均匀布置在所述机架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通过配风阀实现各除尘仓室均匀进风,使得各除尘仓室承受均匀的载荷,均匀充分的对每个滤袋进行有效利用,提高滤袋的整体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袋式除尘器也能够较好的控制各除尘仓室上灰斗的储灰量,避免出现设置重心偏移,发生倒坍等事故。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出现由于下游灰料输送设备的载荷不均,而发生载荷过大的仓室输灰不及时,还易发生堵塞,需停机清堵,影响系统的正常作业等问题。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袋式除尘器所进一步采用的除尘仓室,利用导流板对初进入仓室中的含尘气体进行减速和引流,避免了其原来直接快速冲刷滤袋底部以及造成的粉尘悬浮状态的缺陷,有效实现了在所述含尘气体进入导流沉降区时,先进行降速沉降一部分粉尘,同时向上引流扩散的进入滤袋区上部,形成二次过滤,从整体上既提高了过滤效果,也减少了直接吸附在滤袋上的粉尘量,从而提高了滤袋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袋式除尘器所进一步采用的滤袋,其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滤袋之间排列整齐,以其长轴方向与含尘气体的气流方向平行布置,有效的降低了气流的流动阻力,同时也能进一步有效的提高同一仓室内各滤袋的载荷均匀性,避免部分滤袋因为载荷过高的滤袋过早老化损坏,或因为载荷过低而产生低温,最终结露腐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袋式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除尘仓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进风管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进风管道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滤袋区的滤袋排列情况及气流流动情况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机架 100,除尘仓室 200,仓体 210,进风口 220,导流板 230,滤袋 240,灰斗 250,导流沉降区 260,滤袋区 270,清灰系统 280,清洁气体流动层 290,进风管道 300,连接口 310,主管道 320,连接管道 330,出风管道 400,配风阀 50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袋式除尘器,包括机架100、除尘仓室200、进风管道300和出风管道400,除尘仓室200设置在机架100上,进风管道300和出风管道400均分别导通设置在除尘仓室200上,含尘气体由进风管道300进入除尘仓室200中过滤灰尘后,由出风管道400对外输出。
具体的,本实施例采用6个除尘仓室200,并将其分别导通连接在进风管道300上。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进风管道300上形成有6个连接口310,每一连接口310对应连接一个除尘仓室200,6个除尘仓室200两两并排均匀布置在机架100上,且在每一连接口310上设置有一用于实现各除尘仓室等风量分配的配风阀500。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进风管道300包括一根主管道320和6根等口径的连接管道330,全部连接管道330如图3所示均对接在主管道320上,进风管道300通过每一连接管道330形成一个连接口310。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主管道320的横截面为方形,连接管道330的横截面也为方形,每一连接管道330与主管道320的对接面均相等,且全部所述对接面的面积之和等于所述主管道的横截面面积,即进入主管道320内的气流将通过六条对接的等口径连接管道330均匀等分为六份,分别导向各个除尘仓室200。
当然了,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他不同数量的除尘仓室,如设置为4个、5个、8个等,同时再对应的设置进风管道、连接口、配风阀等部件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为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的过滤效果和使用寿命,本实施例所具体采用的除尘仓室200如图2所示,包括仓体210、进风口220、导流板230、滤袋240和灰斗250,灰斗250导通对接在仓体210的底部,导流板230竖向插设在仓体210内,将仓体210分隔为导流沉降区260和滤袋区270,导流沉降区260和滤袋区270在仓体210的上部位置相互导通,多个滤袋240均安装设置在滤袋区270中,进风口220开设在仓体210的导流沉降区260的下部位置上,用于与连接口310对接,由仓体210的导流沉降区260的下部位置处导入所述含尘气体,所述含尘气体进入导流沉降区260流速下降,致使大部分粉尘直接落入灰斗250中,其余粉尘随低速气流由导流板230引向导流沉降区260的上部,进入滤袋区270,通过滤袋240进行再次过滤。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滤袋240如图3所示,采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椭圆形滤袋,多个滤袋240呈多排阵列对齐的布置在滤袋区270中,且每一滤袋240的椭圆形横截面的长轴方向与含尘气体的气流方向平行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全部滤袋240呈多排阵列对齐的布置如图3所示的,同一横排上的滤袋,其相邻间隔相等,长轴处于同一直线上;同一竖列上的滤袋,其相邻间隔相等,短轴处于同一直线上。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除尘仓室200还包括清灰系统280和清洁气体流动层290,清灰系统280设置在仓体210上,与滤袋240连接,用于清除滤袋240上积灰,清洁气体流动层290设置在仓体210顶部,所述含尘气体通过除尘仓室200过滤后,均汇入清洁气体流动层290,由清洁气体流动层290一起导通连接至出风管道400对外排出。
本实施例的清灰系统可以根据需要直接选用外购件进行组装使用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结合附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袋式除尘器的具体应用过程如下:
含尘气体由进风管道300的主管道320接入,经由各连接管道330进行气体分流,到达各连接口310,通过各配风阀500进行含尘气体的等风量分配进入相应的除尘仓室200内。由各除尘仓室200的下部位置处导入所述含尘气体至导流沉降区260中,所述含尘气体进入导流沉降区260后流速下降,致使大部分粉尘直接落入灰斗250中,其余粉尘随低速气流由导流板230引向导流沉降区260的上部,气流由上至下缓慢而均匀扩散至整个仓体210,继而扩散进入滤袋区270,均匀通过各个滤袋240进行再次过滤,所有粉尘最后均落入各个灰斗250中进行收集,清洁气体透过滤袋汇入清洁气体流动层290,由出风管道400对外排出。
以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袋式除尘器,包括机架、除尘仓室、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所述除尘仓室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进风管道和所述出风管道均分别导通设置在所述除尘仓室上,含尘气体由所述进风管道进入所述除尘仓室中过滤灰尘后,由所述出风管道对外输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除尘仓室分别导通连接在所述进风管道上,所述进风管道上形成有多个连接口,每一所述连接口对应连接一个所述除尘仓室,且在每一所述连接口上设置有一用于实现各除尘仓室等风量分配的配风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仓室包括仓体、进风口、导流板、滤袋和灰斗,所述灰斗导通对接在所述仓体的底部,所述导流板竖向插设在所述仓体内,将所述仓体分隔为导流沉降区和滤袋区,所述导流沉降区和所述滤袋区在所述仓体的上部位置相互导通,多个所述滤袋均安装设置在所述滤袋区中,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仓体的所述导流沉降区的下部位置上,用于与所述连接口对接,由所述仓体的所述导流沉降区的下部位置处导入所述含尘气体,所述含尘气体进入所述导流沉降区流速下降,致使大部分粉尘直接落入所述灰斗中,其余粉尘随低速气流由所述导流板引向所述导流沉降区的上部,进入所述滤袋区,通过所述滤袋进行再次过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采用横截面为椭圆形的椭圆形滤袋,多个所述滤袋呈多排阵列对齐的布置在所述滤袋区中,且每一所述滤袋的椭圆形横截面的长轴方向与含尘气体的气流方向平行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包括一根主管道和N根等口径的连接管道,N为大于1的整数,全部所述连接管道均对接在所述主管道上,所述进风管道通过每一所述连接管道形成一个所述连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连接管道的横截面也为方形,每一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主管道的对接面均相等,且全部所述对接面的面积之和等于所述主管道的横截面面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仓室还包括清灰系统,所述清灰系统设置在所述仓体上,与所述滤袋连接,用于清除所述滤袋上积灰。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仓室还包括清洁气体流动层,所述清洁气体流动层设置在所述仓体顶部,所述含尘气体通过所述除尘仓室过滤后,均汇入所述清洁气体流动层,由所述清洁气体流动层导通连接至所述出风管道对外排出。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仓室的数量为6个,两两并排均匀布置在所述机架上。
CN201520408499.XU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袋式除尘器 Active CN204723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8499.XU CN204723917U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袋式除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8499.XU CN204723917U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袋式除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23917U true CN204723917U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82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08499.XU Active CN204723917U (zh) 2015-06-12 2015-06-12 一种袋式除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239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8544A (zh) * 2015-06-12 2015-09-09 上海铵培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袋式除尘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8544A (zh) * 2015-06-12 2015-09-09 上海铵培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袋式除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8544A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
CN203043752U (zh) 一种脉冲清灰袋收尘器
CN2805889Y (zh) 均流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108744766A (zh) 一种滤袋除尘器
CN204723917U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
CN206285635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用粉尘收集装置
CN203494344U (zh) 均流式布袋除尘器
CN205392746U (zh) 一种预荷电均流装置及电除尘除雾器
CN106823598A (zh) 一种直通均流脉冲袋式除尘器
CN104888966A (zh) 一种均流式静电除尘器
CN205188329U (zh) 一种高炉煤气粗除尘器
CN101648094B (zh) 一种双进口湍流混合式袋式除尘器及其除尘方法
CN102814097A (zh) 一种串联式静电-布袋复合除尘器
CN203417545U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
CN209204949U (zh) 一种煤矿安全生产专用净化器
CN206730716U (zh) 一种工业除尘器
CN106390608B (zh) 一种用于scr脱硝的预除尘装置
CN205903747U (zh) 一种低阻力‑旋流耦合除尘除雾装置的除尘除雾单元
CN205164955U (zh) 一种高效复式静电除尘器
CN207462856U (zh) 一种高效离线清灰的布袋除尘器
CN203281156U (zh) 低压布袋除尘器
CN202962181U (zh) 过滤器或除尘器气流入口两级扩散装置
CN206391761U (zh) 一种直通均流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06762475U (zh) 一种粉状物料过滤收集装置
CN206730717U (zh) 一种除尘效果好的布袋式除尘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203 No. 1888, Jinqiao Road, building 7, building 302,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01206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City, Kim Wan Road, No. 389 room 511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n Pei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