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20604U - 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20604U
CN204720604U CN201520333441.3U CN201520333441U CN204720604U CN 204720604 U CN204720604 U CN 204720604U CN 201520333441 U CN201520333441 U CN 201520333441U CN 204720604 U CN204720604 U CN 204720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lvds
connector assembly
coaxial cable
cabl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334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凯
叶时堃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hou Lanto Electron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zhou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hou Lanto 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Bozhou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334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20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20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20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金属壳体及柔性扁平线缆,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的对接部,所述基部包括顶部、与底部相对的底部及前后贯穿的收容槽,所述线缆包含导体及位于导体上下两侧的两屏蔽层,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分开设置的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组装于绝缘本体的顶部,所述下壳体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具有抵接在其中一屏蔽层上的上弹片,所述下壳体具有抵接在另一屏蔽层上的下弹片,实现扁平线缆的双面接地与双面屏蔽,信号完整性更好,改善EMI、EMC效果。

Description

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VDS线缆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金属壳体与柔性扁平线的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低压差动信号(Low Voltage Differentical Signal,简称LVDS)接口标准,具有高抗干扰与高速传输的能力,广泛应用液晶显示器的传输信号。目前,市面上许多采用软性扁平线、LVDS连接器组成的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低成本且容易制造的特性,越来越受各厂商与消费者的欢迎。然而,为保证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的良好高频性能,LVDS连接器的金属壳体通常需要与扁平线的屏蔽层导通,达成接地回路,通常的做法是,金属壳体上设置弹片,接触屏蔽层,但信号完整性不佳,EMI、EMC效果不良。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改善EMI、EMC效果的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金属壳体及柔性扁平线缆,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的对接部,所述基部包括顶部、与顶部相对的底部及前后贯穿的收容槽,所述对接部设有与收容槽前后贯通的凹槽,所述线缆包含导体及位于导体上下两侧的两屏蔽层,所述线缆包括收容于凹槽内的接触部、固定于收容槽内的定位部及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尾部,所述接触部所在位置的导体暴露于凹槽内,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分开设置的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组装于绝缘本体的顶部,所述下壳体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底部,所述上壳体具有抵接在其中一屏蔽层上的上弹片,所述下壳体具有抵接在另一屏蔽层上的下弹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部设有左右间隔开的若干开孔,所述开孔与收容槽贯通,所述上壳体包括遮盖顶部的顶壁,所述上弹片冲设于顶壁上,所述上弹片穿过开孔后抵压在屏蔽层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部还设有位于开孔前方的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贯穿顶部,所述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收容于容纳空间并抵压在扁平线缆上的旋转门,所述旋转门枢接于顶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壳体包括遮盖绝缘本体底部的底壁、自底壁后端垂直向上弯折延伸的中间壁及自中间壁向后弯折延伸的水平壁,所述中间壁遮盖在底部后端,所述顶部向后延伸超过底部,所述水平壁与顶部间隔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壁与扁平线缆间隔开,所述下弹片设于水平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壁后端具有因形成下弹片而留下的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锁扣片,所述锁扣片包括一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向前弯折延伸的弹性臂,固定部与弹性臂构成一U形结构,所述弹性臂前端具有凸出于绝缘本体或内缩于绝缘本体内的锁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的基部外侧具有按压在弹性臂上的按压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对导引柱,所述对接部位于该对导引柱之间并相连,所述锁勾凸出于导引柱外侧或内缩于导引柱内。
本实用新型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上壳体具有抵接在扁平线缆的其中一屏蔽层上的上弹片,所述下壳体具有抵接在扁平线缆的另一屏蔽层上的下弹片,实现扁平线缆的双面接地与双面屏蔽,信号完整性更好,改善EMI、EMC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绝缘本体10、一对金属锁扣片20、金属壳体31、32、旋转门40及一柔性扁平线缆(FFC)50。
绝缘本体10为一体式结构,其包括基部11、自基部11向前凸伸的一对接部12与一对导引柱13,对接部12位于该对导引柱13之间并相连。基部11包括顶部111、与顶部111相对的底部112及前后贯穿的收容槽113,顶部111向后凸伸超过底部112。
收容槽113形成在顶部111与底部112之间,顶部111具有左右间隔开的若干开孔114、位于开孔114左右两侧的固定孔115及位于开孔114前方的容纳空间116,开孔114及容纳空间116分别与收容槽113贯通,固定孔115上下贯穿绝缘本体10。
对接部12上表面具有暴露于外部的凹槽120,向下观察,凹槽120呈ㄈ形,凹槽120与收容槽113前后贯通。基部11的左右两侧还设有固定锁定件20的固定槽118,固定槽118向前延伸入导引柱13内,基部11两侧设有位于固定槽118外侧的按压臂119。
锁扣片20固定于固定槽118内,其包括一固定部21及自固定部21向前弯折延伸的弹性臂22,固定部21与弹性臂22构成一U形结构,固定部21与弹性臂22收容于固定槽118内,弹性臂22前端具有向外侧凸出于导引柱13的锁勾22,用以锁定在插座连接器,按压臂119抵压在弹性臂22上,手动按压按压臂119,可促使弹性臂22向内侧摆动,使锁勾22内缩于导引柱13内,实现解锁,松开按压臂119后,按压臂119、弹性臂22及锁勾22恢复至初始位置。
金属壳体31、32包括分开设置的上、下壳体31、32,上壳体31包括遮盖绝缘本体10顶部111的顶壁311及自顶壁311左右两端向下弯折延伸的一对固定片312,顶壁311冲设有向下延伸的若干上弹片313,上弹片313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成一排。固定片312插置在绝缘本体固定孔115内。
下壳体32包括遮盖绝缘本体10底部112的底壁321、自底壁321左右两端向上弯折延伸的一对固定片322、自底壁321后端垂直向上弯折延伸的中间壁323及自中间壁323向后弯折延伸的水平壁325,固定片322插置在绝缘本体固定孔115内。中间壁323遮挡在底部112后端。水平壁325与顶部111上下间隔开,水平壁325上冲设有向上凸伸的若干下弹片326,水平壁325后端具有因形成下弹片326留下的若干缺口327,下弹片326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成一排。
旋转门40前端的左右两侧设有转轴41,转轴41枢接在绝缘本体10顶部111,扁平线缆50插入绝缘本体10之后,旋转门40绕转轴41旋转,进入容纳空间116后并抵压在扁平线缆50上,加强扁平线缆50的固定。
扁平线缆50至少包含导体51、位于导体51上下两侧的两屏蔽层42,屏蔽层42为铝箔或铜箔,扁平线缆50包括位于前端的接触部54、向后延伸的尾部56及连接接触部54与尾部56的定位部55,接触部54收容于绝缘本体10凹槽120内,导体51暴露于凹槽120内,用以与插座连接器对接,定位部55固定在收容槽113内,被压接在绝缘本体10底部112与旋转门40之间。
上壳体31的上弹片313穿过绝缘本体10的开孔114后,向下抵接在其中一屏蔽层52,下壳体32的下弹片326向上抵接在另一屏蔽层52上,通过上、下壳体31、32的上、下弹片313、326直接和扁平线缆50的屏蔽层52抵接,实现了扁平线缆50的双面接地与双面屏蔽,信号完整性更好,改善了EMI、EMC效果。水平壁325与扁平线缆50间隔开,方便扁平线缆50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10内。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Claims (9)

1.一种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金属壳体及柔性扁平线缆,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的对接部,所述基部包括顶部、与顶部相对的底部及前后贯穿的收容槽,所述对接部设有与收容槽前后贯通的凹槽,所述线缆包含导体及位于导体上下两侧的两屏蔽层,所述线缆包括收容于凹槽内的接触部、固定于收容槽内的定位部及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尾部,所述接触部所在位置的导体暴露于凹槽内,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分开设置的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组装于绝缘本体的顶部,所述下壳体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具有抵接在其中一屏蔽层上的上弹片,所述下壳体具有抵接在另一屏蔽层上的下弹片。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设有左右间隔开的若干开孔,所述开孔与收容槽贯通,所述上壳体包括遮盖顶部的顶壁,所述上弹片冲设于顶壁上,所述上弹片穿过开孔后抵压在屏蔽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还设有位于开孔前方的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贯穿顶部,所述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收容于容纳空间并抵压在扁平线缆上的旋转门,所述旋转门枢接于顶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包括遮盖绝缘本体底部的底壁、自底壁后端垂直向上弯折延伸的中间壁及自中间壁向后弯折延伸的水平壁,所述中间壁遮盖在底部后端,所述顶部向后延伸超过底部,所述水平壁与顶部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壁与扁平线缆间隔开,所述下弹片设于水平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壁后端具有因形成下弹片而留下的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锁扣片,所述锁扣片包括一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向前弯折延伸的弹性臂,固定部与弹性臂构成一U形结构,所述弹性臂前端具有凸出于绝缘本体或内缩于绝缘本体内的锁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基部外侧具有按压在弹性臂上的按压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对导引柱,所述对接部位于该对导引柱之间并相连,所述锁勾凸出于导引柱外侧或内缩于导引柱内。
CN201520333441.3U 2015-05-21 2015-05-21 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04720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3441.3U CN204720604U (zh) 2015-05-21 2015-05-21 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3441.3U CN204720604U (zh) 2015-05-21 2015-05-21 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20604U true CN204720604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19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33441.3U Active CN204720604U (zh) 2015-05-21 2015-05-21 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206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6919A (zh) * 2015-05-21 2015-10-07 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6919A (zh) * 2015-05-21 2015-10-07 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8206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178210Y (zh) 线缆连接器
CN204205157U (zh) 电连接器
CN201113096Y (zh) 电连接器
CN201230039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2544802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498634U (zh) 线缆连接器
CN10293152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790314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48147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TWM493795U (zh) 可抑制訊號模組晃動之電連接器結構
CN104167620B (zh) 弯式接触件及插孔模块和电连接器
CN205429247U (zh) 电连接器
CN104901085A (zh) 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CN104466510B (zh) 插座连接器
CN204720604U (zh) 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153592U (zh) 线缆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CN201927846U (zh) 电连接器
CN103094781B (zh)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CN103384034B (zh) 电连接器
CN104821459A (zh) 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4966919A (zh) Lvds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793423U (zh) 后压盖式连接器
CN203787684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474429U (zh) Usb公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