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97419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97419U CN204697419U CN201520358162.2U CN201520358162U CN204697419U CN 204697419 U CN204697419 U CN 204697419U CN 201520358162 U CN201520358162 U CN 201520358162U CN 204697419 U CN204697419 U CN 2046974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equipment
- connector
- housing
- hinge portion
- female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限定有容纳空间的壳体、用于插入外部设备以在该电子设备和该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电连接的连接头以及由连接头引出的连接线。连接头具有枢接于壳体的枢轴部和可随枢轴部转动的插杆部。连接线与连接头的插杆部电连接,且经由枢轴部的一个枢转端面引出。由此,连接线的出线方向与连接头的长度方向垂直,在连接头相对于壳体枢转的过程中,连线部不会随着连接头的枢转发生明显的位移,从而避免了连线部的弯折或折断,且电子设备内部不需要为连接线的移动预留出额外的空间,使电子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小型的电子设备非常多,例如,笔记本电脑、手机、音(视)频播放器、U盘和电子签名工具(如Key)等。其中多数的电子设备支持通过热插拔的外部接口与其他的电子设备连接,以实现充电、数据交换等电子功能,但其使用时需要携带连接线,非常不方便。还有部分电子设备通过可旋转开合的连接头(如较常见的耳机头、音频头等)来实现数据交换,使用比较方便。
然而,连接头的连接线通常平行于连接头的长度方向从连接头的根部延伸而出,连接头的旋转轴垂直于连接头的长度方向。当连接头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时,连接线会随着连接头的旋转而弯折,甚至会因弯折严重或多次弯折而折断。为了避免连接线的弯折或折断,现有技术中在电子设备内部预留出供连接线随连接头旋转而移动的扇形空间。但是,该扇形空间增大了电子设备的体积,不符合电子设备趋于逐渐精美化和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能够节省连接头旋转所需要的供连接线移动的空间,使电子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使其更加小型化和精美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要避免连接头的旋转导致连接线弯折或折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限定有容纳空间的壳体;
连接头,用于插入外部设备以在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电连接,且所述连接头具有枢接于所述壳体的枢轴部和随所述枢轴部转动的插杆部;以及
连接线,与所述连接头的插杆部电连接,且经由所述枢轴部的一个枢转端面引出。
可选地,所述连接头还具有包覆于所述插杆部的尾部区段的端封部;且
所述枢轴部沿一枢转轴线朝远离所述端封部的方向延伸,所述枢转轴线垂直于所述插杆部的长度方向。
可选地,所述连接线包括在所述枢轴部和所述端封部内延伸以与所述插杆部电连接的连接区段、由所述枢转端面的中心引出的出线区段和由所述出线区段向外延伸的延伸区段。
可选地,所述端封部包括直接包覆所述插杆部尾部区段的裙围区段和具有两个相背侧面的端部区段;且
所述枢轴部由所述端部区段的两个相背的侧面凸出延伸。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头的安装部。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具有:
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
支撑凹部,开设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上,以供所述枢轴部的引出有所述连接线的第一枢转轴搁置其上;以及
支撑孔,开设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板上,并与所述支撑凹部平齐相对,以供所述枢轴部的第二枢转轴插入其中。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由上到下顺次连接的上部壳体、中间壳体和下部壳体;其中
所述安装部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的内侧面上,所述支撑凹部的内凹面朝向所述上部壳体。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杆部穿出并暴露于所述壳体外部的穿孔和与所述穿孔连通的容纳槽;且
所述容纳槽位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并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以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头。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呈矩形,所述容纳槽沿所述矩形外表面的对角线延伸。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为用于电子密钥设备的音频信号转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中,由于连接头具有枢接于壳体的枢轴部,连接线从该枢轴部的一个枢转端面引出,也即是连接线的出线方向与枢轴部的延伸方向一致、与连接头的长度方向垂直。在连接头绕其枢轴部相对于壳体枢转的过程中,枢轴部相对于壳体的位置几乎不发生改变,因此连接线不会随着连接头的枢转发生明显的位移,从而电子设备内部不需要为连接线的移动预留出额外的空间,使电子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进而使其更加小型化和精美化。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中,由于连接线从枢轴部的一个枢转端面引出,连接线的出线方向与连接头的长度方向垂直,在连接头绕其枢轴部相对于壳体枢转的过程中,连接线只是随着连接头的枢转产生一定角度的旋拧,且连接线较为柔软,该旋拧动作不会影响其结构性能,因此避免了连接线随连接头的枢转可能导致的弯折或折断,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中,由于连接线从枢轴部的一个枢转端面引出,连接线的出线方向与连接头的长度方向垂直,也即是连接线与连接头的长度方向不处于同一直线上,避免连接线与连接头形成长度较长的组件,从而缩短了整个电子设备在连接头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进一步使其更加精美化。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闲置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工作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头和连接线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中间壳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母座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母座另一方位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母座焊接至电路板上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公型电连接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下部壳体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下部壳体另一方位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公型电连接件另一方位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公型电连接件又一方位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闲置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工作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结合图1、图2和图3,电子设备1包括限定有容纳空间的壳体10、用于插入外部设备以在电子设备1和该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电连接的连接头20以及由连接头20引出的连接线30。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的连接头20和连接线30的示意性结构图。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头20具有枢接于壳体10的枢轴部21和可随枢轴部21转动的插杆部23。连接线30与连接头20的插杆部23电连接,且连接线30经由枢轴部21的一个枢转端面211a引出。
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头20可绕其枢轴部21相对于壳体枢转,枢轴部21的延伸方向与插杆部23的长度方向垂直,枢转端面211a为枢轴部21延伸远端的一个端面,因此连接线30由枢转端面211a引出的出线方向与枢轴部21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且连接线30的出线方向与连接头20的长度方向垂直。由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头20绕其枢轴部21相对于壳体10枢转的过程中,连接线30只是随着连接头20的枢转产生一定角度的旋拧,不会随着连接头20的枢转发生明显的位移,因此电子设备1内部不需要为连接线30的移动预留出额外的空间,也即是节省了传统的连接线转动所需要的空间,从而使电子设备1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连接线30的材质较为柔软,其旋拧动作不会影响自身的结构性能,因此能够避免连接线30可能随着连接头20的枢转导致弯折或折断的问题,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头20还具有包覆于插杆部23的尾部区段的端封部22,枢轴部21沿一枢转轴线朝远离端封部22的方向延伸,该枢转轴线垂直于插杆部23的长度方向。也就是说,枢轴部21垂直于插杆部23的长度方向朝远离端封部22的方向延伸。具体地,枢轴部21可包括第一枢转轴211和第二枢转轴212,该两个枢转轴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远离端封部22延伸。连接线30从第一枢转轴211的枢转端面211a引出。由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线30与连接头20的长度方向不处于同一直线上,能够避免连接线30与连接头20形成长度过长的组件,从而缩短了整个电子设备1在连接头20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进一步使其更加精美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30可包括连接区段(图中未示出)、出线区段31和延伸区段32三个区段。连接区段在枢轴部21和端封部22内延伸以与插杆部23电连接;出线区段31由枢转端面211a的中心引出,即出线区段31的出线方向与枢轴部21同心;延伸区段32由出线区段31向外延伸,其延伸方向可以与出线区段31的出线方向垂直、平行、共线或与出线区段31的出线方向呈任意夹角。
进一步地,端封部22可包括直接包覆插杆部23的尾部区段的裙围区段221和具有两个相背侧面的端部区段222,枢轴部21由端部区段222的两个相背的侧面凸出延伸。也就是说,裙围区段221可以为包围插杆部23的圆柱形区段,端部区段222具有两个平行且相对设置的侧面,枢转部21的两个枢转轴分别由该两个侧面沿垂直于插杆部23的长度方向朝连接头20外部延伸,以提供连接头20相对于壳体10枢转的转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的容纳空间内可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头20的安装部120(参考图5),以将连接头20的枢轴部21固定在壳体10内。安装部120可设置在壳体10的内侧面上。壳体10上可开设有供插杆部23穿出并暴露于壳体10外部的穿孔(图中未示出)和与该穿孔连通的容纳槽111。容纳槽111位于壳体10的外表面,并向壳体10内部凹陷,以用于容纳连接头20,从而使电子设备1的外形更加美观、结构更加紧凑。
具体地,容纳槽111与连接头20的形状相匹配,在电子设备1处于闲置状态时,如图1所示,连接头20的端封部22和插杆部23均容置在容纳槽111内。在电子设备1处于工作状态时,如图2所示,端封部22和插杆部23可随着枢轴部21的枢转移出容纳槽111。
进一步地,壳体10的外表面可呈矩形,容纳槽111可沿矩形外表面的对角线延伸。由此,可在面积有限的外表面内开设出长度尽量长的容纳槽,一方面,可使连接头20裸露于壳体10外面的部分全部容置在容纳槽111内,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壳体10外表面的尺寸,使电子设备1更加小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壳体10可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连接的上部壳体11、中间壳体12和下部壳体13。上部壳体11为具有顶壁和侧壁的半封闭壳体,中间壳体12为仅具有侧壁的筒状壳体,下部壳体13为具有底壁和侧壁的半封闭壳体。由此,在组装电子设备1时,可先将位于电子设备1内部的电子器件分配至不同的壳体层,即先将电子器件按照预定的安装位置分别安装至上部壳体11、中间壳体12或下部壳体13内,然后再将三层壳体顺次连接,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1组装的便易性。
另外,由于电子设备1内部的电子器件均可在三层壳体处于分离的状态下安装,因此电子器件的安装不受狭小操作空间的限制,从而可充分有效地利用电子设备1的内部空间,使电子设备1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可大致呈正六面体形,以使电子设备1的整体外形更加美观。也即是上部壳体11、中间壳体12和下部壳体13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三者高度的叠加近似等于该长度,以使三者组装成近似正六面体形的壳体。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的中间壳体12的示意性结构图。结合图3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安装连接头20的安装部120可固定在中间壳体12的内侧面上。安装部120可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和分别开设在两个支撑板上的支撑凹部122和支撑孔124。具体地,支撑凹部122开设在第一支撑板121上,其内凹面朝向上部壳体11,以供枢轴部21的引出有连接线30的第一枢转轴211搁置其上。支撑孔124开设在第二支撑板123上,且支撑孔124与支撑凹部122平齐相对,以供枢轴部21的第二枢转轴212插入其中。也即是支撑孔124与支撑凹部122处于同一高度,以在连接头20安装至安装部120后,使枢轴部21处于并保持平稳状态。
进一步地,安装部120还可具有位于第一支撑板121和第二支撑板123之间并沿横向延伸的定位板125。定位板125的上表面设置有卡槽1251,以在连接头20枢转到预定位置时与设置在端封部22的凸肋223卡接。该预定位置可以是电子设备1处于图2中所示的工作状态时连接头20所处的位置,例如连接头20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垂直于壳体10的顶壁。具体地,卡槽1251为垂直于第一支撑板121和第二支撑板123延伸的细长狭槽。凸肋223可由端部区段222的端面凸出设置,凸肋223的长度方向与连接头20的长度方向垂直。凸肋223与卡槽1251的形状大小相适配,从而当连接头20枢转到预定位置时,例如由水平方向枢转90度至竖直方向时,端部区段222的端面朝下,凸肋223卡入卡槽1251内,以使连接头20保持在竖直方向。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第一枢转轴211脱离支撑凹部122,上部壳体11的顶壁上可设置有与支撑凹部122对应的接合凹部,以通过上部壳体11和中间壳体12的组装将第一枢转轴211限定在支撑凹部122和接合凹部形成的通孔内,防止连接头20在枢转过程中产生松动或从安装部120脱离。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部120还可设置于上部壳体11的侧壁、下部壳体13的侧壁或壳体10的底壁或顶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1还包括竖直地设置在容纳空间内的电路板40。连接线30的延伸区段32焊接至电路板40,以在连接头20与电路板40之间建立电连接。具体地,壳体10底壁的内表面上可设置两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凸肋,该两个水平凸肋之间形成有用于卡装和限定电路板40的底部的水平凹槽。电路板40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度与壳体10的高度大致相同,以进一步稳定地将电路板40限定在壳体10内部的容纳空间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1还包括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的电连接母座50和用于为电子设备1提供电源的可充电电池60。电连接母座50焊接在电路板40上,可充电电池60与电路板40并列设置,且电连接母座50和可充电电池60位于电路板40的两侧。具体地,可充电电池60可与电路板40紧密贴合,电连接母座50和可充电电池60可从两个不同的方向与电路板40形成电连接,从而避免二者在位置空间上的干涉。由此,通过合理地布局电子设备1的内部结构可充分有效地利用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从而使电子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可充电电池60可布置成使其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分别与电路板4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一致。具体地,可充电电池60和电路板40可布置成使二者的长度方向与电子设备1的高度方向一致,也就是使可充电电池60和电路板40沿竖直方向延伸。壳体10的内侧面上可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凸肋,以将可充电电池60稳定可靠地限定在壳体10的容纳空间内。由此,电连接母座50、电路板40和可充电电池60在各自的厚度方向上依次叠加并在电子设备1的厚度方向上依次排列,从而可保证电子设备1沿电路板40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尺寸做到最小。也就是说,电子设备1在其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可近似于电路板40和可充电电池60中长度较较长者的长度。电子设备1在其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近似于电路板40和可充电电池60中宽度较宽者的宽度。电子设备1在其厚度方向的尺寸近似于电连接母座50、电路板40和可充电电池60三者厚度的叠加,由此电子设备1可形成结构紧凑、外形美观的六面体形。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的电连接母座5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连接母座50另一方位的示意性结构图。结合图6和图7,电连接母座50包括具有安装面51a的母座主体51、用于支撑母座主体51的安装定位结构以及用于与外部接点形成电连接的焊接引脚53。安装定位结构垂直于安装面51a并朝电连接母座50的安装方向凸出延伸,且安装定位结构具有远离安装面51a预定距离的定位部,也即是该定位部凸出安装面51a预定的距离。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的电连接母座50焊接至电路板40上的示意性结构图。结合图6、图7和图8,母座主体51的安装面51a为当电连接母座50焊接至电路板40时与电路板40正对的表面。电连接母座50的安装方向为电连接母座50焊接至电路板40的方向,即该安装方向为垂直于安装面51a并靠近电路板40的方向。安装定位结构的定位部搁置在电路板40上,从而可使电连接母座50架高地焊接在电路板40上,且使安装面51a与电路板40的朝向安装面的表面40a间隔设置。也就是说,母座主体51的安装面51a和电路板的表面40a之间形成有间隙,其他需要焊接在电路板40上的至少部分电子器件可布置在安装面51a与表面40a之间形成的间隙内,从而可减小电路板40的布板面积,以减小其尺寸,进而使电子设备1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安装定位结构包括邻近母座主体51的前端设置的至少一个支脚521,定位部包括设置在支脚521上的平行于安装面51a延伸的定位台阶523。具体地,支脚521垂直于安装面51a向母座主体51外部直向延伸,且具有尺寸不同的两个区段,定位台阶523设置在该两个区段的分界处。尺寸较大的区段与母座主体51直接相连,尺寸较小的区段用于插入电路板40的定位孔内。该定位孔的直径大于支脚521尺寸较小的区段的尺寸且小于尺寸较大的区段的尺寸,以在将电连接母座50焊接至电路板40时,使支脚521尺寸较小的区段插入电路板40的定位孔内,并使定位台阶523搭置在电路板40上,从而可使安装面51a与电路板40之间保持预定距离(参考图8),该预定距离即为定位台阶523远离安装面51a的距离。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脚521可具体呈薄片状。
进一步地,安装定位结构可包括分别由母座主体51的两个侧面沿垂直于安装面51a的方向凸出延伸的两个支脚521。两个支脚521可以平衡支撑母座主体51,避免母座主体51相对于电路板40倾斜或晃动。具体地,该两个支脚521可分别由母座主体51的两个侧面与安装面51a相交的两个侧边凸出延伸,由此,支脚521的设置既没有增加电连接母座50的宽度,又不占用安装面51a与电路板40正对的空间,能够保证安装面51a和电路板40之间具有尽可能大的空间,以用于布置其他电子器件。进一步地,两个支脚521可关于安装面51a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对称,以使母座主体51的两侧受到平衡的支撑作用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定位结构还可包括位于母座主体51前端中间的一个支脚,或包括位于母座主体51前端和两侧的多个支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7所示,安装定位结构还包括邻近母座主体51后端设置的至少一个支撑筋位522,安装定位结构的定位部还包括位于支撑筋位522远端的向外弯折延伸的延伸区段524。也就是说,支撑筋位522可由母座主体51向远离安装面51a的方向凸出延伸预定距离后再沿平行于安装面51a的方向向母座主体51外部弯折延伸,从而在支撑筋位522的延伸远端形成有用于支撑母座主体51的延伸区段524。由此,母座主体51的前端和后端均有安装定位机构进行支撑和定位,因此,在将电连接母座50焊接到电路板40时,可使电连接母座50相对于电路板40更加平衡和稳定。
进一步地,支撑筋位522的延伸区段524距安装面51a的垂直距离与支脚521的定位台阶523距安装面51a的垂直距离相同。也就是说,延伸区段524和定位台阶523所在的平面与安装面51a平行,从而可使母座主体51平稳地焊接至电路板40,并使电连接母座50和电路板40占用的空间缩减到最小,以使电子设备1内部的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定位结构可包括分别由母座主体51的两个侧面凸出延伸的两个支撑筋位522。具体地,该两个支撑筋位522可分别由母座主体51的两个侧面与安装面51a相交的两个侧边凸出延伸,由此,支撑筋位522的设置既没有增加电连接母座50的宽度,又不占用安装面51a与电路板40正对的空间,能够保证安装面51a和电路板40之间具有尽可能大的空间,以用于布置其他电子器件。母座主体51的后端还设置有位于两个支撑筋位522之间的尾部凸台525。尾部凸台525由安装面51a朝母座主体51的安装方向凸出延伸,焊接引脚53由尾部凸台525的底面引出。也即是尾部凸台525的凸出延伸方向与安装定位结构的凸出延伸方向一致。电连接母座50可包括多个焊接引脚53,该多个焊接引脚53等间距间隔排列,并分别焊接至电路板40的焊接接点上,以使电连接母座50和电路板40建立电连接。
进一步地,焊接引脚53可为沿平行于安装面51a的方向延伸的贴片式引脚,以保证电连接母座50和电路板40的可靠电连接。焊接引脚53、支脚521的定位台阶523和支撑筋位522的延伸区段524处于同一平面上。也就是说,尾部凸台525的由安装面51a凸出延伸的距离与定位台阶523和延伸区段524距离安装面51a的距离相同,以进一步保证电连接母座50焊接至电路板40的平稳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1还包括用于为可充电电池60充电的公型电连接件70。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的公型电连接件70的示意性结构图。公型电连接件70具有用于与外部电源接口电连接的公头部71和与可充电电池60电连接的连线部72。相应地,壳体10上开设有一连通壳体10的容纳空间和外部环境空间的贯穿开口131(参考图10)。具体地,为了避免和开设在上部壳体11顶壁上的穿孔和容纳槽111产生冲突,贯穿开口131可开设在下部壳体13的底壁上。公型电连接件70可通过贯穿开口131插入并容纳在壳体10内的容纳空间内。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电连接母座50还具有朝向贯穿开口131的接纳开口54和通过接纳开口54暴露于电连接母座50外部的导电体55,以致在电子设备1处于工作状态时,电连接母座50可通过导电体55与外部接头电连接,以实现数据传输或交换等功能;且在电子设备1处于闲置状态时,至少部分公头部71穿过贯穿开口131可拆卸地插入接纳开口54中(参考图3),以将该至少部分公头部71容置在电连接母座50中。也就是说,在电子设备1处于工作状态时,公型电连接件70脱离电连接母座50。此时,电连接母座50可通过其导电体55与外部接头(例如其他设备的公型接头)电连接,以传输数据或进行数据交换;在电子设备1处于闲置状态时,至少部分公头部71可穿过贯穿开口131可拆卸地插入接纳开口54中,以将至少部分公头部71容置在电连接母座中。换句话说,在电子设备1处于闲置状态时,电连接母座50可作为公型电连接件70的容纳仓使用,在电子设备1需要工作时,可将公型电连接件70从电连接母座50中拔出。由此,电子设备1利用电连接母座50安置公型电连接件70,既不影响电连接母座50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功能,又节省了电子设备1专门用于容纳公型电连接件70的内部空间,从而充分利用了电子设备1的内部空间,使电子设备1更加小型化和精美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头20的安装部120和电连接母座50位于电路板40的同一侧。具体地,电连接母座50焊接在电路板40上后,电路板40上还预留有用于布置其他电子器件的区域。也就是说,电连接母座50并非占用了电路板40的全部布置区域。因此电路板40的焊接有电连接母座50的一侧还有一定的空间,为了使电子设备1的内部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安装部120可设置在该空间内。进一步地,电连接母座50可靠近壳体10的底壁设置,安装部120位于电连接母座50的上方。由此,电连接母座50的接纳开口54可通过贯穿开口131直接朝向壳体10的外部,便于插接外部设备,同时也便于公型电连接件70容置于其中。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公型电连接件70的公头部71包括绝缘基体711和与绝缘基体711连接的罩壳712,罩壳712沿竖直方向插入接纳开口54中。进一步地,绝缘基体711包覆于罩壳712的尾端,且绝缘基体711垂直于罩壳712的长度方向延伸。也就是说,绝缘基体711的延伸方向与罩壳712的长度方向垂直。进一步地,绝缘基体711与贯穿开口131的尺寸相匹配,以在罩壳712插入接纳开口54后封闭壳体10的贯穿开口131。也就是说,罩壳712穿过贯穿开口131插入接纳开口54中后,绝缘基体711留在壳体10外部,并封闭壳体的贯穿开口131。绝缘基体711可与壳体10无缝隙接合,且绝缘基体711裸露于壳体10的外表面可与壳体10的外表面平齐,以使电子设备1的外形完整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线部72外露于壳体10,且连线部72由绝缘基体711的一个侧面引出,其出线方向垂直于罩壳712的长度方向。由此,公型电连接件70容置于电连接母座50后,连线部72可充当电子设备1的挂绳,从而不用在其壳体10上开设专门用于固定挂绳的挂绳孔,既减少了电子设备的加工程序,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电子设备的体积。另外,由于连线部72的出线方向垂直于罩壳712的长度方向,也即是垂直于罩壳712插入接纳开口54的插入方向,在连线部72作为挂绳使用时,其受力方向垂直于罩壳712的插入方向,也就是说连线部72对罩壳712的拉力方向与罩壳712的插入方向垂直,因此能够避免罩壳712从接纳开口54中脱离。
进一步地,壳体10的限定贯穿开口131的壳体壁上开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用于容纳连线部72的走线缺口132(参考图1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走线缺口132开设在下部壳体13的底壁上。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下部壳体13的示意性结构图。为了便于理解,图10中还示出了穿过贯穿开口131延伸至容纳空间内的公型电连接件7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走线缺口132开设在贯穿开口131周围的壳体壁上,以便在罩壳712插入接纳开口54中后使邻近绝缘基体711的连线部72的近端容纳在走线缺口132内,以对连线部72进一步限定,使其近端的延伸方向始终保持垂直于罩壳712的插入方向,从而避免公型电连接件70从电连接母座50中脱离。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下部壳体13的另一方位的示意性结构图。为了便于理解,图11中也示出了穿过贯穿开口131延伸至容纳空间内的公型电连接件70。连线部72的用于与可充电电池60电连接的远端设有用于将连线部72固定在壳体10上的连接限制部721,连接限制部721的端面上引出有与可充电电池60电连接的导线(图中未示出)。具体地,连线部72的远端可固定在下部壳体13上。进一步地,下部壳体13的内侧面上凸出设置有两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筋肋,该两根筋肋与下部壳体13之间形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限制槽,连接限制部721插入该限制槽内,以固定在下部壳体13上。该两根筋肋之间留有一定缝隙,以便于将从连接限制部721的端面引出的导线限定在该缝隙中。
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11,下部壳体13的侧壁上可开设有用于卡装连线部72的第一凹槽133,中间壳体12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第一凹槽133接合的第二凹槽126,以将连线部72限定在第一凹槽133和第二凹槽126形成的通孔内。该通孔的大小与连线部72的直径相当,以防止连线部72产生晃动导致公型电连接件70与可充电电池60之间的电连接不稳定。进一步地,连线部72邻近绝缘基体711的区段上设置有第一加粗部722,第一加粗部722容纳在走线缺口132中,并与走线缺口132挤紧配合。连线部72邻近连接限制部721的区段上设置有第二加粗部723,第二加粗部723穿设于第一凹槽133和第二凹槽126形成的通孔内。加粗部的设置可以防止连线部72与壳体10之间频繁或过劳的相互作用导致连线部72断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图中OX方向为罩壳712的宽度方向,OY方向为罩壳712的长度方向,OZ方向为罩壳712的厚度方向。罩壳712内设有多根沿罩壳712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导电插针713,每根导电插针713自身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罩壳712的长度方向。导电插针713配置成允许外部电压通过连线部72传递至可充电电池60,且禁止可充电电池60的电压通过连线部72传递至公头部71。也就是说,公型电连接件70具有单向导通、反向截止的功能。公型电连接件70与外部电源连接时,能够通过外部电源为可充电电池70充电。但当公型电连接件70的罩壳712插入电连接母座50的接纳开口54中后,虽然导电插针713可能与电连接母座50的导电体55接触,但此时可充电电池70的电压并不能通过导电插针713传递至导电体55,以避免引起电路故障。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公型电连接件70另一方位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公型电连接件70又一方位的示意性结构图。结合图9、图12和图1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型电连接件70的罩壳712由内部连续且完整的金属片材制成,且罩壳712具有平行于导电插针713的排列方向延伸的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上壳壁712a和下壳壁712b,上壳壁712a和下壳壁712b分别完全处于两个平直平面中。也就是说,罩壳712的上壳壁712a和下壳壁712b上没有任何的缺口或开口,也没有任何的凹陷或凸起。在将公型电连接件70插入电连接母座50时,电连接母座50的压紧件56(参考图7或图8)直接抵压在罩壳712的上壳壁712a和下壳壁712b上,依靠压紧件56和罩壳712之间的相互制约力足以实现公型电连接件70和电连接母座50的可靠连接。由于压紧件56与平直平面的相互制约作用力相对较小,因此在保证公型电连接件70和电连接母座50之间可靠连接的同时,提升了公型电连接件70与电连接母座50之间的插拔手感。换句话说,公型电连接件70罩壳712可依靠压紧件56和罩壳712之间的摩擦力保持在电连接母座50的接纳开口54中,该摩擦力相对较小,因此能够使公型电连接件70插入电连接母座50的操作和从电连接母座50中拔出的操作更加省力和顺畅。
具体地,罩壳712可为横截面呈矩形的筒状壳体,其具有四个壳壁,其中上壳壁712a和下壳壁712b相互平行,并且相对设置,上壳壁712a和下壳壁712b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该距离即为罩壳712的厚度。其他两个壳壁相对且间隔设置,该其他两个壳壁可以相互平行,也可以不平行。也就是说,其他两个壳壁中的每个壳壁可为一平直平面,也可以为弯折的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罩壳712内还设有贴靠于其下壳壁712b的内表面的绝缘芯板714。绝缘芯板714的顶表面与上壳壁712a之间形成有间隙,导电插针713嵌设在绝缘芯板714的顶表面上,以与外部电源接口中的导电体电连接。绝缘芯板714的宽度可与罩壳712的宽度相当,以覆盖下壳壁712b的内表面,为导电插针713提供更宽的排列空间。
进一步地,罩壳712由金属片材卷折而成,金属片材的沿其卷折方向的首尾两端的端部分别设有可相互啮合的缺口和凸起7121,以使罩壳712的结构更加牢固和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型电连接件70的公头部71的接口类型可以为USB A型公口、USB B型公口、Mini-USB A型公口、Mini-USB B型公口、Micro-USB A型公口或Micro-USB B型公口。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公头部71的接口类型还可以为其他具有以上罩壳结构的公头。
进一步地,罩壳712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出绝缘基体711外部的长度小于12.0mm,以缩短与电连接母座50的压紧件56配合的结构长度,进一步提升了公型电连接件70与电连接母座50之间的插拔手感。进一步地,罩壳712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出绝缘基体711外部的长度还可大于11.0mm,即该长度在11.0mm~12.0mm之间,从而在使公型电连接件70插拔顺畅的同时,保证公型电连接件70可靠地保持在电连接母座50中。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罩壳712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出绝缘基体711外部的长度为11.6mm。该长度既能使公型电连接件70插拔顺畅,又能保证公型电连接件70与电连接母座50的可靠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可具体为用于电子密钥设备的音频信号转接器。该电子密钥设备可具有电子签名、证书认证和/或加解密功能。连接头20可具体为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以传输音频信号的音频头或耳机头,该外部设备可以为电脑、手机或其他具有音频插孔的设备。电连接母座50可与外部的二代UKey的公头连接。电路板40具有信号处理电路,以对电连接母座50的数据信号和连接头20的音频信号进行处理,例如可将电连接母座50中的数据信号处理后传输给连接头20或将连接头20的音频信号处理后传输给电连接母座50。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前”、“后”、“高”、“长”、“宽”、“厚”、“顶”、“底”、“竖直”、“横向”、“长度”、“高度”、“宽度”、“厚度”、“远”、“近”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相应的附图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不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定有容纳空间的壳体;
连接头,用于插入外部设备以在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电连接,且所述连接头具有枢接于所述壳体的枢轴部和随所述枢轴部转动的插杆部;以及
连接线,与所述连接头的插杆部电连接,且经由所述枢轴部的一个枢转端面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头还具有包覆于所述插杆部的尾部区段的端封部;且
所述枢轴部沿一枢转轴线朝远离所述端封部的方向延伸,所述枢转轴线垂直于所述插杆部的长度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线包括在所述枢轴部和所述端封部内延伸以与所述插杆部电连接的连接区段、由所述枢转端面的中心引出的出线区段和由所述出线区段向外延伸的延伸区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封部包括直接包覆所述插杆部尾部区段的裙围区段和具有两个相背侧面的端部区段;且
所述枢轴部由所述端部区段的两个相背的侧面凸出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头的安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有:
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
支撑凹部,开设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上,以供所述枢轴部的引出有所述连接线的第一枢转轴搁置其上;以及
支撑孔,开设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板上,并与所述支撑凹部平齐相对,以供所述枢轴部的第二枢转轴插入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由上到下顺次连接的上部壳体、中间壳体和下部壳体;其中
所述安装部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的内侧面上,所述支撑凹部的内凹面朝向所述上部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杆部穿出并暴露于所述壳体外部的穿孔和与所述穿孔连通的容纳槽;且
所述容纳槽位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并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以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呈矩形,所述容纳槽沿所述矩形外表面的对角线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为用于电子密钥设备的音频信号转接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58162.2U CN204697419U (zh) | 2015-05-28 | 2015-05-28 | 一种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58162.2U CN204697419U (zh) | 2015-05-28 | 2015-05-28 | 一种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97419U true CN204697419U (zh) | 2015-10-07 |
Family
ID=54237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58162.2U Active CN204697419U (zh) | 2015-05-28 | 2015-05-28 | 一种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9741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83842A (zh) * | 2015-05-28 | 2015-09-02 |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
2015
- 2015-05-28 CN CN201520358162.2U patent/CN20469741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83842A (zh) * | 2015-05-28 | 2015-09-02 |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04883842B (zh) * | 2015-05-28 | 2018-11-30 |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484885B2 (ja) | プラグアダプタ | |
US8100718B2 (en) | External SATA connector with data terminals and power-supply terminals on opposite sides of a terminal accommodating space or a terminal carrying part | |
CN205429291U (zh) | 可收纳插头及电子装置 | |
JP3227837U (ja) | 電源アダプター | |
TWM621401U (zh) | 具有對接孔的板端連接器 | |
CN202004242U (zh) | 音频连接器 | |
CN204696402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103138097B (zh) | 通用串行汇流排连接器 | |
CN204697419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4696390U (zh) | 电子设备及用于焊接到电路板上的电连接母座 | |
CN204695319U (zh) | 用于电子密钥设备的音频信号转接器及电子密钥设备 | |
CN104883842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4697442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4696331U (zh) | 公型电连接件及具有该公型电连接件的电子设备 | |
JP3196443U (ja) | 電源アダプターの構造 | |
CN208956272U (zh) | 充电盒及与充电盒适配的蓝牙耳机 | |
WO2015089906A1 (zh) | Usb电连接器的旋动装置 | |
CN104881621A (zh) | 用于电子密钥设备的音频信号转接器及电子密钥设备 | |
CN202282515U (zh) | 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CN203660100U (zh) | 电连接器 | |
TWI500225B (zh) | 用來連接線纜與插座之連接器組合 | |
CN203800209U (zh) | 应用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模块 | |
CN218940157U (zh) | 一种新型无线充装置 | |
CN204858069U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2134776U (zh) | 一种90度上下旋转的信号传输线插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