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71959U - 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71959U
CN204671959U CN201520342469.3U CN201520342469U CN204671959U CN 204671959 U CN204671959 U CN 204671959U CN 201520342469 U CN201520342469 U CN 201520342469U CN 204671959 U CN204671959 U CN 204671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section
distribution reservoir
water
water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424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燕萍
罗安程
梁志伟
徐天予
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5203424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71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71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71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一种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水箱、蓄水箱、输水管及过滤器,配水箱上端具有进水管,底端具有排放管,该排放管上设有阀门;输水管包括纵向段和横向段,前述纵向段伸入到前述的配水箱内并底端形成进水口,前述的横向段连接于纵向段的顶端并具有出水口,并且,前述纵向段贯穿通过前述的蓄水箱,过滤器设于前述纵向段的进水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水量波动大的特点,利用虹吸及虹吸破坏后的回流压力实现自动反冲洗功能,完成对过滤器的反冲洗,大大减少了人工清洗和更换过滤网的频次,无需额外动力支持,可以有效降低整个污水处理装置的成本费用和基建投资,特别适合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Description

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配水箱,尤其涉及污水处理配水箱的过滤结构,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染问题在重点整治下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农村的污染问题却日益凸显,其中又以农村生活污水问题最为突出,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是新农村建设方针中“村容整洁”的具体要求。
由于农村住宅分布相对分散无序、地势地形多变等自身的特点,若采用城镇污水的集中化处理模式来处理农村污水,会存在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等诸多问题,因此农村污水处理通常采用小范围集中,大范围呈多点分布的模式,因此处理设施数量多,分布又相对分散。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常用的工艺,如厌氧+人工湿地,厌氧+生物滤池等,普遍存在着处理池内管道容易堵塞的问题。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多,分布有分散,若采用常规的拆装清洗方式解决堵塞问题,必然是费工费时、又脏又累。因此,若能通过结构上的设计方便有效的对易堵管道进行清理,减少人工清洗清堵的频次,对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类似设施的运行维护是非常有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无需额外动力支持且成本低的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水箱,上端设有进水管,底端设有排放管,该排放管上设有阀门;
蓄水箱,设于前述配水箱内且位于前述进水管下方;
输水管,包括纵向段和横向段,前述纵向段伸入到前述的配水箱内并底端形成进水口,前述的横向段连接于纵向段的顶端并具有出水口,并且,前述纵向段贯穿通过前述的蓄水箱,前述横向段位于进水管的下方位置,前述横向段的出水口高度低于纵向段的进水口高度;以及
过滤器,设于前述纵向段的进水口。
进一步,所述的蓄水箱和纵向段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成型后连接焊接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滤器为一设于纵向段进水口的过滤网片。
考虑到便于收集杂质,所述配水箱下端形成上宽下窄的漏斗部,而所述的排放管则连接于漏斗部的底端。
污水由进水管进入,灌入配水箱中,当水位升至输水管纵向段的进水口处并继续进水时,杂质被过滤器拦下,污水会顺着输水管往上,逐渐充满蓄水箱,水位继续上升至输水管横向段,水沿水水管横向段经出水口排出。在持续正常进水时,进水排水过程也正常进行;当进水停止时,由于虹吸作用,水会继续排出,直至水位降低至输水管进水口下,虹吸作用被破坏,蓄水箱里的水回流,反向冲刷过滤网,将上面的杂质冲离。当过滤网出现严重堵塞使得无法正常出水时,可通过手动开启出料管处的阀门排水,再对过滤网进行人工拆卸清理。
由于农村污水水量波动大,经常出现无进水的情况,因此反冲洗过程会经常进行,因此能够及时有效的对过滤片进行冲洗,有效减少人工清堵清洗的次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合农村污水水量波动大,经常无进水的特点,利用虹吸和自动反冲洗功能,完成对过滤器的反冲洗功能,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工清堵的次数;整个反冲洗过程的进行无需额外动力支持,可连续不间断的工作,安全可靠,也有效减少设施运行维护的成本,特别适合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包括配水箱1、蓄水箱3、输水管2及过滤器4,配水箱1上端具有进水管11,底端具有排放管5,该排放管5上设有阀门6,蓄水箱3设于配水箱1内且位于进水管11下方。
输水管2包括纵向段21和横向段22,纵向段21伸入到配水箱1内并底端形成进水口,横向段22连接于纵向段21的顶端并具有出水口23,并且,纵向段21贯穿通过蓄水箱3,横向段22位于进水管11的下方位置;过滤器4设于纵向段21的进水口。
本实施例中的蓄水箱3和纵向段21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成型后连接为一体。本实施例中的过滤器4优选为一设于纵向段21进水口的过滤网片。配水箱1下端形成上宽下窄的漏斗部,排放管5则连接于漏斗部的底端。便于杂质在配水箱1底部积累,容易后续处理,也为应对严重堵塞等状况提供了方便。
污水由进水管11进入,灌入配水箱1中,当水位升至输水管2纵向段21的进水口时,杂质被过滤器4拦下,污水会顺着输水管2往上;污水到达蓄水箱3后,配水箱1中的水位增长会变慢,并充满蓄水箱3,之后污水沿输水管2横向段22从出水口23排出;此时配水箱1的水位会随着污水的流出而降低,当低至纵向段21的进水口时,在蓄水箱3中的水自上而下倾泻在过滤器4上,将杂质冲下来;从过滤网上冲洗下来的杂质会滞留在配水箱1排放管5处,定期打开阀门6进行清理。
有益效果体现在:
1、材料价格成本低廉,原理简单,可独立运行,减少人工清理周期,降低成本,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效果。
2、可一定程度上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管理难度。
3、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完全可成套化生产。
4、该装置不需要均匀、连续进水,甚至可停水数日而不影响其处理效果,因此,其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广,尤其适用于水量变化大的农家乐等污水的处理。
5、该装置运行无需额外动力支持,从而有效降低整个污水处理装置的成本费用和基建投资。

Claims (4)

1.一种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水箱,上端设有进水管,底端设有排放管,该排放管上设有阀门;
蓄水箱,设于前述配水箱内且位于前述进水管下方;
输水管,包括纵向段和横向段,前述纵向段伸入到前述的配水箱内并底端形成进水口,前述的横向段连接于纵向段的顶端并具有出水口,并且,前述纵向段贯穿通过前述的蓄水箱,前述横向段位于进水管的下方位置,前述横向段的出水口高度低于纵向段的进水口高度;以及
过滤器,设于前述纵向段的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箱和纵向段一体成型,或分体成型后连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为一设于纵向段进水口的过滤网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箱下端形成上宽下窄的漏斗部,而所述的排放管则连接于漏斗部的底端。
CN201520342469.3U 2015-05-25 2015-05-25 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 Active CN204671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2469.3U CN204671959U (zh) 2015-05-25 2015-05-25 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2469.3U CN204671959U (zh) 2015-05-25 2015-05-25 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71959U true CN204671959U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71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42469.3U Active CN204671959U (zh) 2015-05-25 2015-05-25 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71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09895U (zh) 一种连续流砂过滤器
CN201433378Y (zh) 一种用于高压水清洗车循环水系统的水箱
CN202315462U (zh) 气水反冲洗无阀滤池
CN104032696B (zh) 一种道路冲洗方法和冲洗系统
CN210528687U (zh) 一种新型给排水装置
CN204671959U (zh) 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
CN204196865U (zh) 一种建筑工地环保节能装配式自动洗车设备
CN204138468U (zh) 一种矿山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CN202449889U (zh) 一种基于动态膜的分散式水处理装置
CN203269640U (zh) 高效一体化净水器
CN203694694U (zh) 一种高效过滤器
CN211338965U (zh) 一种反硝化滤池
CN104958940B (zh) 污水处理配水箱自冲洗式过滤结构及其冲洗方法
CN203429499U (zh) 一种防堵塞制浆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3829758U (zh) 用于转鼓式微过滤机的反冲洗装置
CN209537006U (zh) 一种污水预处理装置
CN203329470U (zh) 一种转盘滤池中的清洗排污结构
CN202146674U (zh) 腮式过滤器
CN204973191U (zh) 一种多级布水多仓室连续流砂过滤装置
CN205151802U (zh) 一种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
CN205269154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8202093U (zh) 水磨石地面废浆收集与再生利用系统
CN109650469A (zh) 一种污水预处理装置
CN204097220U (zh) 压力除污净水装置
CN204400698U (zh) 一种分离式预制泵站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