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68623U - 卡托及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托及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68623U
CN204668623U CN201520352447.5U CN201520352447U CN204668623U CN 204668623 U CN204668623 U CN 204668623U CN 201520352447 U CN201520352447 U CN 201520352447U CN 204668623 U CN204668623 U CN 204668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ato
card connector
side plate
lu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524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本保吉
秋山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68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686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托及卡连接器,能够防止卡托对卡连接器的误插入。插入卡连接器(2)的插入空间(S1)的卡托(1)包括前板部(11)、从前板部(11)向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的两个以上的侧板部(12)、连接侧板部(12)的任意两个前端部彼此的内板部(13),侧板部(12)的至少一个侧板部具有向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的槽(12d),当卡托以正确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2)时,槽(12d)与卡连接器(2)侧的凸片(152)配合,引导向卡连接器(2)的插入,当卡托以上下反转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2)时,侧板部(12)的前端部与插入空间(S1)的插入口(S2)的缘部或者凸片(152)抵接,限制向卡连接器(2)的误插入。

Description

卡托及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托及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智能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照相机、录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車车辆导航装置等电子设备中,为了使用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卡、(Multi Media Card,多媒体卡)、(SecureDigital,安全数字)卡、mini卡、xD图形卡(xD-Picture card)、记忆棒记忆短棒智能媒体储存卡、Micro卡等各种储存卡,具有卡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通常,储存卡在底面具有多个连接垫,当储存卡以正确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时,储存卡的连接垫与卡连接器内的连接端子相接触并导通。但是,当储存卡以上下反转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时,插入受到限制,原因在于,储存卡本身为了防止误插入而具有非对称形状,并且为了利用该非対称形状防止误插入,在卡连接器内部设计了插入空间。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6-294570号公报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小型化,储存卡和卡连接器的小型化也趋于快速发展。因此,用户越来越难以用手指拿住储存卡,并且难以在卡连接器中准确地插入储存卡。于是,提出了预先将储存卡设置在卡托内,然后将該卡托插入卡连接器的方案。如果采用这种卡连接器,不仅容易进行储存卡的插入,而且也很容易应对储存卡形状的变化,进而可以将多张储存卡设置在卡托内同时插入卡连接器。
虽然在插入卡托的现有的卡连接器中,利用储存卡的非対称形状防止储存卡对卡托的误设置,但是,也有可能将卡托以上下反转的姿态误插入卡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卡托误插入卡连接器的卡托及卡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入卡连接器的插入空间内的卡托,该卡托包括:前板部、从所述前板部向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的两个以上的侧板部、连接所述侧板部的任意两个前端部彼此连接的内板部,所述侧板部的至少一个侧板部具有向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的槽,当所述卡托以正确的姿态插入所述卡连接器时,所述槽与所述卡连接器侧的凸片配合,引导向所述卡连接器的插入,当所述卡托以上下反转的姿态插入所述卡连接器时,所述侧板部的前端部与所述插入空间的插入口缘部或者所述凸片抵接,限制向所述卡连接器的误插入。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是具有供前述的卡托插入的插入空间的卡连接器,该卡连接器包括:壳体,收容所述卡托;以及罩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覆盖所述插入空间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罩部件或者所述壳体具有向所述插入空间凸出的一个以上的凸片,所述卡托以正确的姿态插入时,所述凸片与所述卡托侧的槽配合,引导所述卡托的插入,所述卡托以上下反转的姿态插入时,所述插入空间的插入口缘部或者所述凸片与所述卡托的前端部抵接,限制所述卡托的误插入。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卡托和卡连接器时,能够防止卡托对卡连接器误插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卡托以正确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到的卡托以正确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3A~图3H是表示卡托的変形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6A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卡托以正确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的动作的图2的A-A剖视图,图6B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卡托以上下反转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托的图2的B-B示意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卡托,11-前板部,12-侧板部,12D-槽,13-内板部,2-卡连接器,111-壳体,113-凸出部,151-罩部件,152-凸片,161-端子,3-储存卡,4-电路基板,S1-插入空间,S2-插入口,S3-退避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卡托及卡连接器的基本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图5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托及卡连接器的基本结构。
图1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卡托以正确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的动作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到的卡托以正确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的动作的立体图。
如这些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托1以收容有储存卡3的状态插入安装于电子设备(未图示)的卡连接器2的插入空间S1(插入口S2)。也就是说,储存卡3收容在卡托1内,并且通过卡连接器2安装于电子设备。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智能手机、PDA、数字照相机、录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車车辆导航装置等,也可以是任意种类的设备。
另外,储存卡3例如可以是SIM卡、Micor SIM卡、卡、mini卡、xD图形卡记忆棒记忆短棒R)、智能媒体储存卡等储存卡,也可以是任意种类的储存卡。在本实施方式中,以Micor SIM卡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储存卡3的整体为板状,在其下表面设有多个电极垫(未图示)。另外,在储存卡3的左右侧缘中的一侧缘的中间缘(例如右侧缘的中间缘),形成有倾斜地切开的切口部3a。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卡托1、卡连接器2及储存卡3的各部分结构和动作而使用的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方向的术语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卡托1、卡连接器2、储存卡3或者它们的部件处于图示的姿态时可视为合适,而卡托1、卡连接器2、储存卡3或者它们的部件的姿态发生变化时,根据姿态的变化应该变更解释。
卡托1使用对金属板材实施冲孔、弯曲加工等形成为一体的金属部件,或者通过模具一体地注塑成型的树脂部件。本实施方式的卡托1一体地具有前板部11、从前板部11的左右两端部向前后方向(插入方向)延伸的左右侧板部12、连接左右侧板部12的前端部(后端)彼此的内板部13,在左右侧板部12之间收容有储存卡3。
前板部11具有堵塞卡连接器2的插入口S2的形状,或者堵塞在安装卡连接器2的电子设备的框体上形成的通孔(未图示)的形状,在其一端部(例如右端部)形成有孔11a,在进行卡托取出操作时,在该孔11a中插入针状的卡托取出操作件。另外,在前板部11的后面部,凸出地设有对收容于卡托1的储存卡3的前端缘进行定位的前端定位部11b。
左右侧板部12具有对收容于卡托1的储存卡3的侧缘和下表面进行定位的台阶状的侧缘定位部12a。另外,在左右任一方的侧板部12(例如右侧侧板部12),形成有对收容于卡托1的储存卡3的中间缘(切口部3a)进行定位的中间定位部12b。中间定位部12b在对储存卡3的中间缘进行定位时,对在储存卡3的左右侧缘中的任一方侧缘的中间形成的切口部3a进行定位,由此防止储存卡3以上下反转的姿态等错误的姿态收容于卡托1。需要说明的是,左右侧板部12之间成为开口部,收容于卡托1的储存卡3的电极垫经由开口部向下方露出,能够与卡连接器2的端子161接触。
另外,左右任一方的侧板部12(例如右侧侧板部12)在外侧部形成有槽状的切口部12c。该切口部12c起到配合槽的作用,以便在将卡托1插入卡连接器2时,防止在卡连接器2侧使插入到标准插入位置的卡托1脱落。
图3A~图3H是表示卡托的变形例的图。
如这些图所示,卡托1不限于只收容一张储存卡3,也可以收容多张储存卡3。另外,被收容的多张储存卡3不限于具有同一尺寸(规格),可以是不同尺寸(规格)的储存卡3。
例如,在图3A中示出收容有一张规定尺寸的储存卡3的卡托1A,但如图3B和图3c所示,也可以是在左右方向上排列收容多张同一尺寸的储存卡3的卡托1B,1C。在这种情况下,从前板部11延伸有三个以上的侧板部12,它们的前端部彼此通过内板部13连接。
另外,如图3D所示,也可以是在左右方向上排列收容有前后尺寸不同的多张储存卡3的卡托1D。在这种情况下,卡托1D的前端位置(内板部13的前后位置)可以不对齐。
另外,如图3E所示的卡托1E那样,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收容有同一尺寸的多张储存卡3,也可以如图3F、图3G所示的卡托1F,1G那样,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排列收容有同一尺寸的多张储存卡3,还可以如图3H所示的卡托1H那样,在前后方向上收容有不同尺寸的多张储存卡3。在这种情况下,沿前后排列的储存卡3的收容位置能够由连接侧板部12的中间部彼此的中板部14分隔。
接着,参照图4和图5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2。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图5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如这些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2具有使用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一体成形的壳体111、对金属板材实施冲孔和弯曲等加工一体地成形且安装在壳体111的上侧的罩部件151。在壳体111与罩部件151之间,形成有一侧作为插入口S2开口的插入空间S1,该插入空间S1插入前述的卡托1。
壳体111与储存卡3的电极垫的排列对应地具有多个端子161(参照图6)。这些端子161在将卡连接器2安装于电子设备的电路基板4(参照图6)时,与电路基板4的电路图形连接。也就是说,在将收容有储存卡3的卡托1插入卡连接器2时,储存卡3的电极垫与向插入空间S1内延伸的端子161接触,并且与电路基板4的电路图形导通。
另外,在卡连接器2的一侧部(例如右侧部)设有卡托取出机构(未图示),该卡托取出机构用于将插入的卡托1保持为使其处于防脱落状态,并且根据规定的取出操作使卡托1的一部分从插入口S2推出。也就是说,卡托取出机构在将卡托1插入卡连接器2时与卡托1的切口部12c配合,由此将插入的卡托1防脱落地保持在标准的插入位置。另外,卡托取出机构在插入有卡托1的状态下,从卡托1的孔11a插入针状的卡托取出操作件,并对卡托取出机构的操作片112进行操作时,利用该插入力解除与切口部12c的配合,卡托1的一部分从插入口S2推出。由此,能够用手指将卡托1从卡连接器2取出。需要说明的是,对卡托取出机构不做特别限定,可以是弹出杆式、杠杆式、顶出-顶出式等公知的卡托取出机构。
[卡托及卡连接器的特征结构]
接着,参照图1~图7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托1及卡连接器2的特征结构。
图6A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卡托以正确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的动作的图2的A-A剖视图,图6B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卡托以上下反转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的动作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托的图2的B-B示意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6A所示的A-A剖视图是从左侧面观察到的在图2的A-A位置沿上下切断的状态的的图,图7所示的B-B剖视图是从卡托的插入方向观察到的在图2的B-B位置沿上下切断的状态的图。
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卡托1在侧板部12的上表面具有沿前后方向(插入方向)延伸的槽12d。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右侧板部12上形成有槽12d,但是可以只在任一方的侧板部12形成有槽12d。另外,如图3所示,在具有三个以上的侧板部12的卡托1中,可以在三个以上的侧板部12上形成槽12d。
槽12d以侧板部12的前端部(后端)为始点在前后方向(插入方向)上形成为具有规定长度尺寸,优选在侧板部12的前后方向(插入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形成有槽12d。关于该理由将在后文中叙述。
另外,卡连接器2的罩部件151具有向插入空间S1凸出的一个以上的凸片152。凸片152的数量根据设置在卡托1上的槽12d的数量来设定,凸片152的左右位置也与设置在卡托1上的槽12d的位置对应地设定。
当具有这种结构时,如图6A所示,在卡托1以正确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2的插入空间S1时,卡连接器2侧的凸片152与卡托1侧的槽12d配合,能够引导卡托1的插入。另外,如图6B所示,在卡托1以上下反转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2的插入空间S1时,凸片152与槽12d的配合不成立,因此能够限制卡托1的误插入。
凸片152也可以设在插入空间S1的内侧,但是如本实施方式所述,优选设在插入口S2的附近。其理由是,通过与在侧板部12的前后方向(插入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形成有槽12d的卡托1组合,在卡托1的插入开始到插入完成的大致所有的插入行程中,通过使凸片152和槽12d配合而能够引导卡托1的插入。另外,在误插入时卡托1(侧板部12)的前端部与凸片152抵接的情况下,在插入口S2的附近限制卡托1的误插入,从而能够防止误插入引起端子161破损等的优点。
本实施方式的凸片152将罩部件151的一部分切起而形成。通过这种形成方法,能够将凸片152廉价地设置。优选在将凸片152切起形成时,沿着朝向卡托1的插入方向的弯曲线153使凸片152切起。其理由在于,即使从卡托1受到沿插入方向的负荷,凸片152也难以发生变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片152仅通过切起而形成,但在凸片152的前端部可以形成有L形或者折返弯曲部。这样,不受罩部件151的厚度尺寸的限制,在凸片152中不仅要确保任意的左右宽度,而且存在加强凸片152的强度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入空间S1的上侧(罩部件151)设有凸片152,但是可以在插入空间S1的下侧(壳体111)设置凸片。在这种情况下,与凸片配合的槽在卡托1中形成于侧板部12的下表面。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卡托1及卡连接器2以卡托1的防止误插入为目的具有以下结构。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卡托1中,连接侧板部12的前端部彼此的内板部13的下表面至少位于比一个侧板部12的前端下表面靠近上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侧板部12的下表面在前后方向(插入方向)的整个区域中位于相同高度的位置,因此内板部13的下表面位置设定成比所述高度靠近上方。由此,在卡托1的前端部下表面,如图7所示,形成有左右被侧板部12包围且上方被内板部13包围的倒凹形状的退避空间S3。
另外,卡连接器2在壳体111的地面部具有向插入空间S1凸出的凸出部113。该凸出部113在插入空间S1的左右宽度方向中设置在与向插入空间S1插入的卡托1的内板部13的下表面相对的位置,其凸出高度设定为比退避空间S3的高度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凸出部113沿左右侧板部12的内侧面设置有两个,起到引导卡托1的插入的功能,凸出部113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凸出部113从插入空间S1的插入口S2的附近延伸到插入空间S1的插入方向中间位置,至少设置在插入口S2的附近。
如果利用上述的结构,则如图6A所示,当卡托1以正确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2的插入空间S1时,卡托1的内板部13经过在插入空间S1的底面部设置的凸出部113的上方,由此允许卡托1的插入,但是如图6B所示,当卡托1要以上下反转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2的插入空间S1时,卡托1的内板部13的上表面骑在凸出部113上,由此卡托1的侧板部12的前端从插入口S2向上方伸出,并与插入口S2的上缘部(罩部件151的前端部)抵接,从而卡托1对卡连接器2误插入得到限制。
根据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插入卡连接器2的插入空间S1的卡托1具有前板部11、从前板部11向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的两个以上的侧板部12、连接侧板部12的任意的两个前端部彼此的内板部13,至少一个侧板部12具有向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的槽12d,当卡托1以正确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2时,槽12d与卡连接器2侧的凸片152配合而引导向卡连接器2的插入,当卡托1以上下反转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2时,侧板部12的前端部与插入空间S1的插入口S2缘部或者凸片152抵接,从而能够限制向卡连接器2的误插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卡托1中,槽12d设置在多个侧板部12中的两个侧板部12上,因此,使两个槽12d分别与卡连接器2侧的凸片152配合的情况与利用一个槽12d引导卡托1的插入的情况相比,能够进行稳定的插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卡托1中,槽12d设置在侧板部12的沿所述插入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因此卡托1的从开始插入到插入结束为止的大致整个插入行程中,能够使凸片152与槽12d始终配合,从而能够引导卡托1的插入。
另外,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2具有收容卡托1的壳体111、安装于壳体111且覆盖插入空间S1的至少一部分的罩部件151,罩部件151或者壳体111具有向插入空间S1凸出的一个以上的凸片152,卡托1以正确的姿态插入时,凸片152与卡托1侧的槽12d配合,引导卡托1的插入,卡托1以上下反转的姿态插入时,插入空间S1的插入口S2缘部或者凸片152与卡托1的前端部抵接而能够限制卡托1的误插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2中,凸片152设置有两个,两个凸片152分别与卡托1侧的槽12d配合的情况与利用一个凸片152引导卡托1的插入的情况相比,能够进行稳定的插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2中,凸片152设置在插入空间S1的插入口S2附近,因此,通过与在侧板部12的前后方向(插入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形成有槽12d的卡托1组合,能够在卡托1的从开始插入到插入结束为止的大致整个插入行程中使凸片152与槽12d配合,从而能够引导卡托1的插入。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Claims (6)

1.一种卡托,其特征在于,插入卡连接器的插入空间,该卡托包括:
前板部、
从所述前板部向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的两个以上的侧板部、
连接所述侧板部的任意两个前端部彼此的内板部,
所述侧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侧板部具有向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的槽,
所述卡托以正确的姿态插入所述卡连接器时,所述槽与所述卡连接器侧的凸片配合,引导向所述卡连接器的插入,
所述卡托以上下反转的姿态插入所述卡连接器时,所述侧板部的前端部与所述插入空间的插入口缘部或者所述凸片抵接,限制向所述卡连接器的误插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侧板部中的两个侧板部上设置有所述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部的沿所述插入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设置有所述槽。
4.一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供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卡托插入的插入空间,该卡连接器包括:
壳体,收容所述卡托,以及
罩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覆盖所述插入空间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罩部件或者所述壳体具有向所述插入空间凸出的一个以上的凸片,
所述卡托以正确的姿态插入时,所述凸片与所述卡托侧的槽配合,引导所述卡托的插入,
所述卡托以上下反转的姿态插入时,所述插入空间的插入口缘部或者所述凸片与所述卡托的前端部抵接,限制所述卡托的误插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片设置有两个。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片设置在所述插入空间的插入口附近。
CN201520352447.5U 2014-05-27 2015-05-27 卡托及卡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862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8916A JP2015225748A (ja) 2014-05-27 2014-05-27 カード用トレイ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14-108916 2014-05-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68623U true CN204668623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38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5244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8623U (zh) 2014-05-27 2015-05-27 卡托及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225748A (zh)
CN (1) CN204668623U (zh)
TW (1) TWM5212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8616A1 (zh) * 2016-01-27 2017-08-0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卡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CN108963665A (zh) * 2017-05-26 2018-12-07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卡用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8616A1 (zh) * 2016-01-27 2017-08-03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卡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CN108963665A (zh) * 2017-05-26 2018-12-07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卡用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225748A (ja) 2015-12-14
TWM521284U (zh) 2016-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14023U (zh) 卡用托盘和卡用连接器
US9336462B2 (en) Tray-type card connector capable of receiving at least two cards simultaneously
US9875432B2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set
US8597038B2 (en) Connector
CN202678574U (zh) 卡连接器
US9774359B2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US20160248184A1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CN204720602U (zh) 卡保持构件以及卡用连接器
CN103715527B (zh) 卡用连接器
US8419478B2 (en) Dual-card connector
US8517745B1 (en) Card connector
US8636534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board-retaining member and assembly of the same
CN203013979U (zh) 连接器
US7322838B1 (en) Memory card connector
US7326071B1 (en) Card connector
CN204668623U (zh) 卡托及卡连接器
US8500471B1 (en) Card connector
US20060205278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US20120088383A1 (en) Card connector
US8465325B1 (en) Connector
US9501672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preventing card from flying out of the receiving space
CN204720603U (zh) 卡保持构件以及卡用连接器
CN204668611U (zh) 卡用托架以及卡用连接器
CN102820586A (zh) 卡连接器
CN102738644B (zh) 托架式的卡片用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