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65780U - 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65780U
CN204665780U CN201520286252.5U CN201520286252U CN204665780U CN 204665780 U CN204665780 U CN 204665780U CN 201520286252 U CN201520286252 U CN 201520286252U CN 204665780 U CN204665780 U CN 204665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vane
shrouding
orifice plate
snowfall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862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 SATAKE HOT AND COL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 SATAKE HOT AND COL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 SATAKE HOT AND COL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 SATAKE HOT AND COL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862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65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65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65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包括封板、孔板和若干导流叶片,所述孔板具有一连通室内的气流入口,且孔板在气流入口外侧具有若干气流孔,所述导流叶片安装在孔板和封板之间,导流叶片的下端安装在气流入口的周侧,上端与封板边缘连接,所述封板的中心安装有喷嘴,且导流叶片以喷嘴为中心均匀分布,气流沿导流叶片的切线方向进入封板和孔板之间的区域并由气流入口进入室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叶片引导气流螺旋下降,加大了气流对雾化液滴的扰动,提高了气流的使用效率,避免了微小液滴重新融合导致降雪失败;延长了雾化液滴的滞留路径和时间,降低了喷嘴高度的要求;同时冰晶降落区域分布更均匀,提高了雪花堆积的均匀程度。

Description

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降雪模拟装置,具体属于一种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模拟室内降雪的常用方法是在低温环境中将高空中喷降的雾化液滴冷冻成冰晶,该方法简单而且有效。雾化液滴冻结成冰晶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将雾化液滴从喷嘴中散射喷出,第二阶段是雾化液滴中的微小液滴冻结形成冰核,第三阶段是雾化液滴中的较大液滴在冰核上冻结,冰晶长大并降落至地面。
传统的模拟装置是采用顶部降雪的布置方式,通过顶部天花板进行送风,在冰晶形成的三个阶段中会产生如下问题:
1)在雾化液滴散射喷出的阶段中,冷冻气流对雾化液滴的扰动不够充分,造成雾化液滴在散射过程重新长成大的液滴,从而导致降雪失败;
2)在冰核形成和冰晶长大的阶段中,冷冻气流的使用效率不高,喷雾降落至地面的高度要求高;
在常规的做法中,气流在整个室内空间或局部室内空间均匀分布,由于冷冻液滴形成冰晶使得喷嘴的喷雾区域存在热负荷,温度升高,加之雾化区域中雾化液滴冷冻成冰晶需要足够的时间,因此喷嘴的喷雾高度一般要求大于5米,如果雾化液滴的粒径较大,那么对成雪要求的高度则更高,高度的增加使得建筑造价成本大幅提高,同时由于环境整体热惯性的增加,维持低温环境所需要的冷冻机容量也大大增加,因此提高喷嘴喷雾的高度增大了整体的造价;
3)在冰晶长大的过程中,由于喷嘴的喷射存在一定的喷射角度,导致雪花堆积的厚度不均匀,往往呈圆锥状分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可以加大冷冻气流对喷雾的扰动,避免雾化液滴重新融合导致降雪失败,降低喷嘴高度且提高雪花分布的均匀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包括封板、孔板和若干导流叶片,所述孔板具有一连通室内的气流入口,且孔板在气流入口外侧具有若干气流孔,所述导流叶片安装在孔板和封板之间,导流叶片的下端安装在气流入口的周侧,上端与封板边缘连接,所述封板的中心安装有喷嘴,且导流叶片以喷嘴为中心分布,气流沿导流叶片的切线方向进入封板和孔板之间的区域并由气流入口进入室内。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各导流叶片的内边缘和喷嘴形成的竖直面与外边缘和喷嘴形成的竖直面呈一夹角。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各导流叶片以喷嘴为中心均匀分布。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各导流叶片之间的间距相同。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各导流叶片垂直安装在孔板和封板之间。或者,所述各导流叶片呈倾斜状,导流叶片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位于两个竖直面内。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封板和气流入口均呈圆形。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导流叶片转动地安装在一连接杆上,该连接杆的上端固定在封板上,连接杆的下端固定在孔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叶片引导气流由切向进入封板、孔板及导流叶片围成的喷雾区域内,进入该区域的气流呈螺旋状,且导流叶片转动地安装在连接杆上,可以调节导流叶片的开度,从而调整进入喷雾区域的空气流量,加大螺旋气流对雾化液滴的扰动,改善了冷冻气流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喷雾区域内冰核形成及冰晶冻结的概率,避免了微小液滴重新融合变大导致的降雪失败;
2)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叶片引导气流螺旋向下运动,该气流与向下运动的雾化液滴混合后,使雾化液滴的运动轨迹变为螺旋向下,从而提高了雾化液滴在空气中的滞留路径和时间,降低了室内降雪模拟对高度的要求,提高了液滴冻结成冰晶的概率;
3)本实用新型的气流螺旋下降,冰晶随机凝结,使得冰晶降落的区域分布更为均匀,提高了雪花堆积的均匀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为孔板;2为导流叶片;3为封板;4为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封板3、孔板1和若干导流叶片2,孔板1上方为冷风送风侧,下方为室内空间,封板3、孔板1和导流叶片2围成喷雾区域。封板3的中心安装有喷嘴4,且导流叶片2以喷嘴4为中心均匀分布,气流沿导流叶片2的切线方向进入封板3和孔板1之间的喷雾区域。
孔板1具有一连通室内的气流入口,且孔板1在气流入口外侧具有若干气流孔。导流叶片2引导气流由气流入口进入室内,孔板中的气流则由上至下进入室内空间。
导流叶片2安装在孔板1和封板3之间,导流叶片2的下端安装在气流入口的周侧,上端与封板3边缘连接。更加优选的,导流叶片2转动地安装在一连接杆上,该连接杆的上端固定在封板3上,连接杆的下端固定在孔板1上,这样导流叶片2的开度可以调节,从而方便调整进入喷雾区域的空气流量。
如图2所示,各导流叶片2的内边缘和喷嘴4形成的竖直面与外边缘和喷嘴4形成的竖直面呈一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各导流叶片2垂直安装在孔板1和封板3之间,所有导流叶片2以喷嘴4为中心平行分布,且各导流叶片2之间的间距相同,如图2所示,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导流叶片也可以相互平行且呈倾斜状,即每个导流叶片的上端与下端不在同一竖直面内,只要保证气流沿导流叶片的切向进入喷雾区域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封板3和气流入口均呈圆形,当然,在保证气流螺旋下降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如方形等。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叶片引导气流由切向进入封板、孔板及导流叶片围成的喷雾区域内,进入该区域的气流呈螺旋状,且导流叶片转动地安装在连接杆上,可以调节导流叶片的开度,从而调整进入喷雾区域的空气流量,加大螺旋气流对雾化液滴的扰动,改善了冷冻气流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喷雾区域内冰核形成及冰晶冻结的概率,避免了微小液滴重新融合变大导致的降雪失败。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叶片引导气流螺旋向下运动,该气流与向下运动的雾化液滴混合后,使雾化液滴的运动轨迹变为螺旋向下,从而提高了雾化液滴在空气中的滞留路径和时间,降低了室内降雪模拟对高度的要求,提高了液滴冻结成冰晶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气流螺旋下降,冰晶随机凝结,使得冰晶降落的区域分布更为均匀,提高了雪花堆积的均匀程度。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其并非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导流叶片的数量、分布形式以及形状等做出的等效置换和改进,均应视为在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内。

Claims (8)

1.一种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板、孔板和若干导流叶片,所述孔板具有一连通室内的气流入口,且孔板在气流入口外侧具有若干气流孔,所述导流叶片安装在孔板和封板之间,导流叶片的下端安装在气流入口的周侧,上端与封板边缘连接,所述封板的中心安装有喷嘴,且导流叶片以喷嘴为中心分布,气流沿导流叶片的切线方向进入封板和孔板之间的区域并由气流入口进入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导流叶片的内边缘和喷嘴形成的竖直面与外边缘和喷嘴形成的竖直面呈一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导流叶片以喷嘴为中心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导流叶片之间的间距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导流叶片垂直安装在孔板和封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导流叶片呈倾斜状,导流叶片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位于两个竖直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和气流入口均呈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转动地安装在一连接杆上,该连接杆的上端固定在封板上,连接杆的下端固定在孔板上。
CN201520286252.5U 2015-05-04 2015-05-04 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 Active CN204665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86252.5U CN204665780U (zh) 2015-05-04 2015-05-04 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86252.5U CN204665780U (zh) 2015-05-04 2015-05-04 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65780U true CN204665780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36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86252.5U Active CN204665780U (zh) 2015-05-04 2015-05-04 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657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5671A (zh) * 2019-04-19 2019-07-05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模拟环境的电晕试验系统
CN113834684A (zh) * 2021-11-26 2021-12-24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航空飞机试验用降雪环境模拟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5671A (zh) * 2019-04-19 2019-07-05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模拟环境的电晕试验系统
CN109975671B (zh) * 2019-04-19 2020-12-18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模拟环境的电晕试验系统
CN113834684A (zh) * 2021-11-26 2021-12-24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航空飞机试验用降雪环境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13834684B (zh) * 2021-11-26 2022-02-08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航空飞机试验用降雪环境模拟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65780U (zh) 室内降雪模拟用风口装置
CN104122063A (zh) 一种结冰气候室
CN204718480U (zh) 一种冷却塔配水系统及冷却塔
CN104833909A (zh) 一种能形成多种覆冰类型的人工模拟气候室试验装置
CN204298244U (zh) 一种钢化玻璃冷却装置
CN103771554A (zh) 气流冲击旋转悬浮冷冻海水淡化方法及装置
CN104614146A (zh) 一种能模拟降雪过程的低能耗高效风洞
CN104880118A (zh) 一种冷却塔配水系统、冷却塔及冷却塔配水方法
CN102506539A (zh) 防冷害冷库
CN204093649U (zh) 喷雾装置
CN20968558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钢化玻璃冷却装置
CN202057132U (zh) 导风板及具备该导风板的冰箱
CN203310303U (zh) 可调式大型冷却塔配风系统
CN109733639A (zh) 一种结冰气候室流场稳定结构
CN108168173B (zh) 近雪道0℃以上人工造雪与供热一体化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4614145A (zh) 一种能模拟降雪过程的绿色环保节能风洞
CN104807493A (zh) 基于水气压力调节的人工气候室多种覆冰类型形成方法
CN209181335U (zh) 一种双喷头室内造雪装置
CN207395137U (zh) 一种卷烟厂制丝车间空调送风口
CN106288609A (zh) 一种冷库自动控温送风导流装置
CN204505550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骨料仓的风道
CN111747389A (zh) 一种磷酸一铵的喷粉生产系统
CN102128531A (zh) 一种雾化水滴在载冷气流中冻结制取颗粒冰的方法及装置
CN203489732U (zh) 横流式开式冷却塔
CN206618063U (zh) 一种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