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55856U - 一种气瓶刺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瓶刺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55856U
CN204655856U CN201520328990.1U CN201520328990U CN204655856U CN 204655856 U CN204655856 U CN 204655856U CN 201520328990 U CN201520328990 U CN 201520328990U CN 204655856 U CN204655856 U CN 204655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ylinder
gas
puncture tube
switch
putter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289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仕达
周铁永
王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DEXS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DEXS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DEXS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DEXS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289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55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55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55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瓶刺破装置,具有一气瓶穿刺元件以及一气瓶,其中,藉由触发所述气瓶穿刺元件将可使得气瓶穿刺元件的穿刺管刺入所述气瓶,进而使得所述气瓶内部的高压气体藉由所述气瓶穿刺元件的出气口进行气压输出,以强制驱动外部气动装置,即如紧急排烟窗等消防设备;此外,本实用新型更提供了将电磁阀开关或气控开关元件结合于气瓶穿刺元件的辅助开关技术,使得人员得以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关或气控开关元件的方式,而从远端触发所述气瓶穿刺元件。

Description

一种气瓶刺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经开关推动后可将气瓶刺破且开启的一种气瓶刺破装置,并于开启后提供高压气体以进一步驱动外部气动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利用火提供热能至特定物质或物品,以达到特定的目的。火能够增加物质或物品温度,当物质的温度改变至一定程度时,其特性也会跟着改变,例如从固态变成液态。烹饪便是利用火来改变食物的特性。放在锅子内的食材尚未煮熟,不适合人类的消化系统,在利用火对锅子进行加热后,食材的温度改变,并被煮熟,方可被人类的消化系统接受。
火虽能带给人类方便,若未控制良好,燃烧超过预期,便容易发生火灾。火灾依燃烧物质的不同可区分为四大类,包含普通可燃物、可燃物液体、电气设备以及活性金属,其中,普通可燃物如木制品、纸纤维、棉、布、合成树脂、橡胶、塑胶等等;可燃物液体如石油、或可燃性气体如乙烷气、乙炔气、或可燃性油脂如涂料等;涉及通电中的电气设备,如电器、变压器、电线、配电盘等;活性金属如镁、钾、锂、锆、钛等或其他禁水性物质。
发生火灾时,至少有以下因素会影响生命安全。首先,高温的环境可能令人体脱水,进而产生晕眩、气喘、呼吸困难等问题。火焰燃烧到人体,会造成人体烧烫伤,影响行动,且燃烧的身体对体内器官直接造成危害。此外,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也会威胁到性命,特别是其释放的毒气,令人失去判断力,而人体吸入温度过高的气体会毁坏肺脏,造成呼吸衰竭,则通常是带走生命的主要原因。
一般人类于氧气浓度在大气含量的21%下能够自在活动,当氧浓度低至17%,肌肉功能会减退,有些人还会产生晕眩。在10~14%氧气浓度时,人仍有意识,但显现错误判断力,且本身不察觉。在6~8%氧气浓度时,呼吸停止,将在6~8分钟内发生窒息死亡。虽然氧气浓度在大气含量的21%人体应可处于正常状态,但火灾引致的亢奋及活动量会增加人体需求,所以实际上在氧气浓度未低于21%,仍可能出现氧气不足症状。一般人存活的氧气浓度低限为10%。每次火灾及燃烧状况都有所不同,如上述所提到的燃烧物质,都会影响燃烧状况,而氧气浓度会受到可燃物种类、燃烧速度、燃烧系体积及透气速率所影响,使得氧气浓度下降会因火灾不同而有所差异。
除了上述氧气浓度会影响人体之外,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可能也会对人体造成毒害。一般高分子材料的热分解及燃烧生成物的成分种类繁杂,多达百种以上,其中有不少气体生成物对人体生理有具体毒性效应,这些气体的毒害性成分基本上可分为三类:(1)窒息性或昏迷性成分;(2)对感官或呼吸器官有刺激性的成分;(3)其他异常毒害性成分。从火灾死亡统计资料得知,大部分罹难者是因吸入一氧化碳等有害燃烧气体致死,但事实并非如此单纯,因为没有一次火灾情况是相同的,许多火灾试验显示有许多情况下任一毒害气体尚未到达致死浓度之前,氧气浓度已降至最低标准,或者,最高呼吸水平温度即已先行到达。
发生火灾时,可以先尝试灭火。灭火重点放在时效,最好能于火源初萌时,立即予以扑灭,以能迅速遏止火灾发生或蔓延为主,此时可利用就近的灭火机、消防栓箱的水瞄,从事灭火,如无法在短时间取得这灭火器具,可利用棉被、窗帘等沾湿来灭火。但如火有扩大蔓延的倾向,则应迅速撤退,至安全的处所。此外,发生火灾时,应该要迅速通知消防人员,如利用大楼内消防栓箱上的手动报警机,或是使用电话,同时,亦可大声呼喊、敲门、唤醒他人知道火灾的发生,而逃离现场。连络消防人员时,切勿心慌,一定要详细说明火警发生的地址、处所、建筑物状况等,以便适切派遣消防车辆前往救灾。
现行消防设备除了有灭火用的消防设备外,排除烟雾的消防设备也越趋受到重视。正如上述,发生火灾时,罹难者是因吸入高温气体,或是有毒气体而死亡,因此,发生火灾时,排除高温气体,有毒气体,便成为另一个消防重点。排除气体的设备至少有机械式排除以及自然对流排除二种,所谓的机械式排除是藉由风扇等设备,将气体自室内排出室外,达到排除气体的功效,然而,当火灾发生时,如果风扇正好设置在火苗的地方,此时开启风扇,会让火势迅速蔓延,达到无法扑灭的程度,因此,针对消防而排除气体用的设备,不应使用机械式排除设备。自然对流排除设备是连接室内以及室外的通道,在发生火灾时,开启自然对流排除设备,让室内以及室外产生自然对流,达到气体排除的功能,减缓火灾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一般自然对流排除设备最佳的选择是窗户。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将窗户开启,让室内以及室外产生自然对流。然而,发生火灾的时候,时间都相当紧迫,分秒必争的情况下,人员难以抽出时间逐一去开窗,特别是大型建筑物,如展览馆或是工厂,窗户的设置位置往往不是人员所能触及,更别提开启,因此,发生火灾时,如何及时自动开启窗户,成为消防设备重要的研究方向。
阀件是很常在自动开启窗户用到的机构元件。一般所指的阀件是用于调节、引导以及控制流体流向和流量的机构元件,可藉由各种不同的方式开启或关闭,包含人力、气体推动、电力以及机构设计等等。阀件开闭可控制流向,而调节开口尺寸则是用于调整流量。阀件依照应用范围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态样,而可自动开启的窗户依照场所和配置,有其特定的需求,阀件应该依照该特定的需求设计出最适合的态样,让自动开启的功能得以最佳化,避免紧急危难时发生故障无法开启,导致烟雾排放不顺,影响消防安全。
此外,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于现代技术中,房屋内部通常装设有防火或排烟窗等消防装置,并通过阀件开关而于必要时将其进行紧急开启动作,以将低火灾所带来的伤亡与损害,然而,从以往经验中却发现,当火灾等灾难发生时,所述阀件开关往往因位于火场内而无法经由手动方式直接开启,因而经常使得防火或排烟窗等消防装置无法发挥应有的预期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瓶刺破装置,具有一气瓶穿刺元件以及一气瓶,其中,藉由触发所述气瓶穿刺元件将可使得气瓶穿刺元件的穿刺管刺入所述气瓶,进而使得所述气瓶内部的高压气体藉由所述气瓶穿刺元件的出气口进行气压输出,以强制驱动外部气动装置,即如紧急排烟窗等消防设备;此外,本实用新型更提供了将电磁阀开关或气控开关元件结合于气瓶穿刺元件的辅助开关技术,使得人员得以通过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关或气控开关元件的方式,而从远端触发所述气瓶穿刺元件。
为了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气瓶,具有一开口且所述开口包覆有一高压封膜;以及
一气瓶穿刺元件,装设于所述气瓶上,且具有一开关、一出气口与一穿刺管;
其中,所述穿刺管对应于所述开口,并且,操作所述开关可带动所述穿刺管刺入所述高压封膜,并使得气瓶内部气体通过所述穿刺管而连通于所述出气口。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气瓶穿刺元件包括有一主体,且所述主体开设有一气路连接腔与所述出气口,其中,所述出气口连通于所述气路连接腔,且所述穿刺管设置并可滑动于所述主体上,且所述穿刺管一端连通于所述气路连接腔。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开关具有一把手部与一穿刺管推动部,并且,所述穿刺管推动部设置于所述气路连接腔内且接触并连动于所述穿刺管的另一端,其中,操作所述把手部可使得所述穿刺管推动部推动所述穿刺管的端部,以使得所述穿刺管刺入所述气瓶,进而使得所述气瓶内部气体通过所述穿刺管导入所述气路连接腔。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穿刺管推动部剖面呈ㄇ形设计,其中,穿刺管推动部藉由ㄇ形边接触并推动所述穿刺管,且所述穿刺管更通过ㄇ形边凹口而连通于所述气路连接腔。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穿刺管推动部的ㄇ形两侧分别设置有二个气密环,使得所述气路连接腔与所述穿刺管推动部的结合通过所述气密环而完全密封。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把手部形成有一卡槽,其中,当所述穿刺管推动部推动所述穿刺管刺入所述气瓶时,所述主体的一弹性插销即弹出并卡扣于所述卡扣槽内。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把手部开设有一连动销插孔,用以结合一连动销。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主体更形成有一气瓶固定部,且所述气瓶的开口连接且固定于所述气瓶固定部。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气瓶固定部与所述开口的连接处装装设有多个气密环。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主体更形成有多个定位孔,且该些定位孔邻设于所述出气口,其中,所述气瓶穿刺元件与所述出气口可通过该些定位孔而设置并对应于外部气动装置上。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气瓶为一高压气瓶,且所述高压气瓶内所装填的压缩气体为二氧化碳或氮气。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更包括有一电磁阀开关,其中,所述电磁阀开关包括有:
一容置基座;
一电磁铁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置基座上,并电性连接于一电信号连接器;以及
一推杆元件,一端枢接于所述容置基座,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关的把手部,并且,所述推杆元件部分接触并吸附于所述电磁铁元件上;
其中,当所述电信号连接器接收电信号并使得所述电磁铁元件作动后,将使得所述推杆元件自所述电磁铁元件上弹开,进而带动所述把手部使得所述穿刺管刺入所述高压封膜。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电信号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容置基座上并可电性连接于外部触发开关。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电磁铁元件通过一锁固螺丝而设置于所述容置基座上。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推杆元件形成有至少一开关接触凸块,其中,所述推杆元件通过所述所述开关接触凸块而连接于所述开关的把手部。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推杆元件形成有二个枢接部,其中,所述推杆元件通过所述二个枢接部而设置于所述容置基座上。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每一个枢接部设置有一枢接轮,且所述容置基座开设有二个枢接轮滑槽,其中,所述枢接轮设置于所述枢接轮滑槽内,并且,当所述推杆元件自所述电磁铁元件上弹开时,所述枢接轮将于所述枢接轮滑槽内滑动并产生调整位移。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推杆元件具有一磁铁件与一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弹簧连接于所述磁铁件与所述推杆元件之间,其中,所述推杆元件通过所述磁铁件而接触并吸附于所述电磁铁元件上。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容置基座开设有多个定位凹槽与一固定凹槽,其中,所述电磁阀开关可通过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固定凹槽而定位并固设于外部装置上。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容置基座包括有:
一连动杆元件,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容置基座与所述推杆元件上;
一辅助弹簧固定轴,设置于所述容置基座上;以及
至少一辅助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辅助弹簧固定轴上,而另一端则连接于所述连动杆元件的一推杆元件固定轴上;
其中,通过所述辅助弹簧可辅助所述推杆元件自所述电磁铁元件上弹开。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连动杆元件具有:
一容置基座固定轴,设置于所述连动杆元件一端,并枢接于所述容置基座上;以及
所述推杆元件固定轴,相对于所述容置基座固定轴而设置于所述连动杆元件另一端,并枢接于所述推杆元件上;
其中,所述辅助弹簧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辅助弹簧固定轴与所述推杆元件固定轴上。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更包括有一气控开关元件,其中,所述气控开关元件包括有:
一气动活塞,可连接于外部气源;以及
一连动杆,连动设置于气动活塞上并连接于气瓶穿刺元件的开关
其中,通过气源可驱动所述气动活塞,使得连动杆移动并触发所述开关并带动所述穿刺管刺入所述开口的高压封膜,进而使得所述气瓶连通于所述出气口,并使得所述气瓶内部气体通过所述穿刺管而连通于所述出气口。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气动活塞具有:
一活塞推杆,所述连动杆连接设置于所述活塞推杆的一端;以及
一入气口,连接于气源,并藉由于所述入气口导入气压,可推动所述活塞推杆并触发所述开关。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连动杆形成于一连动块上,且所述连动块通过一锁固件而设置于所述活塞推杆端部,并且,所述连动杆卡设于所述把手部所形成的一卡槽内。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气动活塞更具有一活塞件,所述活塞件设置并可滑动于所述气动活塞内部,且所述活塞件连接于所述活塞推杆的另一端,并且,所述气动活塞更具有一泄气孔,且所述活塞件滑动于所述泄气孔与所述入气口间。
如上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优选的,所述气控开关元件更具有一固定件,且所述固定件形成有:
一开关元件连接部,通过一定位凹口而连接设置与所述气动活塞上;以及
一定位部,形成有多个锁固开孔,且所述固定件可通过所述定位部而固定设置于外部装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将可实现使用者经由推动/按压气瓶穿刺元件的开关,即可使得穿刺管刺入高压气瓶中,并通过气瓶穿刺元件的出气口提供高压气体于外部气动装置,进而于紧急状况下,强制驱动如排烟窗等气动消防设备;此外,更藉由电磁阀开关的设置,而使得气瓶刺破装置得以实现远处操作并触发的功能,如此,当遇到紧急状况时,也可以自安全处通过外部触发开关而操作电磁阀开关进而触发整体的气瓶刺破装置,并强制驱动气动消防设备,以提供保护效果并有效降低灾害损失;呈上述,由于电磁阀开关是通过电信号传输而予以实现,也就是说,即使在灾后断电的状态下,只要通过紧急电源或电池等供电设备连接于触发开关,即可确保电信号得以传送至电磁阀开关以进行操作。
必须加以强调的是,上述详细说明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包护范围中。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瓶刺破装置的使用立体示意图;
图2为气瓶刺破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瓶穿刺元件与气瓶结合立体图;
图4为气瓶穿刺元件与气瓶分解图;
图5a与图5b为气瓶穿刺元件作动剖面示意图;
图6a与图6b为气瓶穿刺元件作动立体示意图;
图7a与图7b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开关立体图;
图8为电磁阀开关的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瓶刺破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瓶刺破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使用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瓶刺破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分解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控开关元件立体图;
图13为气控开关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气瓶刺破装置
11   气瓶穿刺元件
111  开关
1111 卡扣槽
1112 把手部
1113 穿刺管推动部
1114 气密环
1115 连动销插孔
112  出气口
113  穿刺管
114  主体
115  连动销
1141 气路连接腔
1142 弹性插销
1143 气瓶固定部
1144 定位孔
12   电磁阀开关
121  电磁铁元件
1211 锁固螺丝
122  推杆元件
1221 磁铁件
1222 开关接触凸块
1223 枢接部
1224 缓冲弹簧
1225 枢接轮
123  容置基座
1231 辅助弹簧
1232 定位凹槽
1233 辅助弹簧固定轴
1234 连动杆元件
1235 容置基座固定轴
1236 推杆元件固定轴
1237 枢接轮滑槽
1238 固定凹槽
124  电信号连接器
13   气瓶
131  开口
1311 高压封膜
1312 气密环
2 触发开关
21   导线
14   气控开关元件
141  气动活塞
1411 入气口
1412 活塞推杆
1413 活塞件
1414 泄气孔
142  连动杆
1421 连动块
1422 锁固件
143  固定件
1431 定位部
1432 开关元件连接部
1433 锁固开孔
1434 定位凹口
3    气源
31   气路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以下各实施例中,实施例的序号和/或先后顺序仅仅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创作所提出的一种气瓶刺破装置,以下将配合图式,详尽说明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与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瓶刺破装置的使用立体示意图与气瓶刺破装置的分解图;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气瓶刺破装置1主要由:一气瓶13、一气瓶穿刺元件11以及一电磁阀开关12所构成,其中,所述电磁阀开关12可通过导线21连接至外部触发开关2,如此,使用者可通过操作所述外部触发开关2而自远端开启所述气控开关元件12,进而驱动整体的气瓶刺破装置1。当然,使用者亦可直接地通过手动方式来操作气瓶穿刺元件11并驱动整体的气瓶刺破装置1,于本实施例中,虽然同时介绍电磁阀开关12与气瓶穿刺元件11,然而,于实际产品制作时,亦可仅单独设置气瓶穿刺元件11并通过手动方式将其启动,而此种实施方式亦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请继续参阅图1与图2,并请同时参阅图3、图4、图5a与图5b以及图6a与图6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瓶穿刺元件与气瓶结合立体图、瓶穿刺元件与气瓶分解图、气瓶穿刺元件作动剖面示意图以及气瓶穿刺元件作动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中,气瓶穿刺元件11主要具有一开关111、一出气口112与一穿刺管113,其中,所述穿刺管113对应于所述气瓶13的开口131并可连通于所述出气口112,此外,所述开口131包覆有一高压封膜1311,并且,所述穿刺管113对应于所述开口131,并且,操作所述开关111可带动所述穿刺管113刺入高压封膜1311,并使得气瓶13内部气体通过穿刺管113而连通于所述出气口112。
进一步地,所述气瓶穿刺元件11包括有一主体114,且所述主体114开设有一气路连接腔1141与所述出气口112,其中,所述出气口112连通于所述气路连接腔1141,且所述穿刺管113设置并可滑动于所述主体114上,且穿刺管113一端连通于所述气路连接腔1141;此外,所述开关111具有一把手部1112与一穿刺管推动部1113,并且,所述穿刺管推动部1113设置于所述气路连接腔1141内且接触并连动于所述穿刺管113的另一端,其中,操作所述把手部1112可使得所述穿刺管推动部1113推动穿刺管113的端部,以使得穿刺管113刺入所述气瓶13。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技术中,所述穿刺管推动部1113剖面呈ㄇ形设计,其中,穿刺管推动部1113藉由ㄇ形边接触并推动所述穿刺管113,且穿刺管113更通过ㄇ形边凹口而连通于所述气路连接腔1141。并且,所述穿刺管推动部1113的ㄇ形两侧分别设置有二个气密环1114,使得所述气路连接腔1141与所述穿刺管推动部1113的结合通过气密环1114而完全密封。如此,当所述把手部1112被推动之后将带动所述穿刺管推动部1113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穿刺管113产生位移并使其穿刺所述气瓶13,并且,气瓶13内部的高压气体通过所述穿刺管113而进入气路连接腔1141内并自所述出气口112进行气压输出。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部1112形成有一卡槽1111,并且,当所述穿刺管推动部1113推动穿刺管113刺入气瓶13时,所述主体114的一弹性插销1142即弹出并卡扣于所述卡扣槽1111内;承上述,当使用者操作气瓶刺破装置而藉由气瓶气压驱动外部排烟窗等消防设备后,通过卡扣槽1111与弹性插销1142的设计,将可确保穿刺管113有效地穿刺并插入于所述气瓶13内部,并可进一步避免开关111与气瓶穿刺元件11因外力因素而移动并影响气瓶13的供气状况。
并且,所述气瓶13为一高压气瓶且所述高压气瓶内所装填的压缩气体为二氧化碳或氮气并通过穿刺后的高压气瓶提供高压气体进而达到特定气压而强制驱动排烟窗等消防设备;进一步地,所述主体114更形成有一气瓶固定部1143,且所述气瓶13的开口131连接且固定于所述气瓶固定部1143,其中,所述气瓶固定部1143与所述开口131的连接处装装设有多个气密环1312。此外,所述主体114更形成有多个定位孔1144,且该些定位孔1144邻设于所述出气口112,其中,所述气瓶穿刺元件11与出气口112可通过该些定位孔1144而设置并对应于外部气动装置上。
请继续参阅图1与图2,并请同时参阅图7a、图7b与图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开关立体图与分解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磁阀开关12包括有:一容置基座123、一电磁铁元件121与一推杆元件122;其中,所述电磁铁元件121设置于所述容置基座123上,并电性连接于一电信号连接器124,并且,所述推杆元件122一端枢接于所述容置基座123,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关111的把手部1112,并且,所述推杆元件122部分接触并吸附于所述电磁铁元件121上。其中,当所述电信号连接器124接收电信号并使得所述电磁铁元件121作动后,将使得推杆元件122自电磁铁元件121上弹开,进而带动所述把手部1112使得穿刺管113刺入高压封膜1311。
进一步地,所述电信号连接器124设置于所述容置基座123上并可电性连接于外部触发开关2,且所述电磁铁元件121通过一锁固螺丝1211而设置于所述容置基座123上,此外,所述推杆元件122分别形成有二个开关接触凸块1222于其两侧边,其中,所述推杆元件122通过所述其中一开关接触凸块1222而连接于所述开关111的把手部1112。其中,于本实施例中,所绘示的开关接触凸块为本实施产品的实施态样,然而,于实际产品设计中,开关接触凸块1222的数量亦可设计成单一个、其他数量或转变成其他形状,以配合各种产品的实施态样,上述改变为不同型态上的简单改变,应亦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中。
此外,所述推杆元件122形成有二个枢接部1223,其中,所述推杆元件122通过所述二个枢接部1223而设置于所述容置基座123上,且每一个枢接部1223设置有一枢接轮1225,且所述容置基座123开设有二个枢接轮滑槽1237,其中,所述枢接轮1225设置于枢接轮滑槽1237内,并且,当推杆元件122自所述电磁铁元件121上弹开时,枢接轮1225将于枢接轮滑槽1237内滑动并产生调整位移。
并且,所述推杆元件122具有一磁铁件1221与一缓冲弹簧1224,且所述缓冲弹簧1224连接于所述磁铁件1221与推杆元件122之间,其中,推杆元件122通过所述磁铁件1221而接触并吸附于所述电磁铁元件121上;此外,所述容置基座123开设有多个定位凹槽1232与一固定凹槽1238,其中,所述电磁阀开关12可通过定位凹槽1232与固定凹槽1238而定位并固设于外部装置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容置基座123包括有:一连动杆元件1234、一辅助弹簧固定轴1233以及二个辅助弹簧1231,其中,所述连动杆元件1234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容置基座123与推杆元件122上,且辅助弹簧固定轴1233设置于所述容置基座123上,并且,每一个辅助弹簧12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辅助弹簧固定轴1233上,而另一端则连接于所述连动杆元件1234的一推杆元件固定轴1236上,且通过辅助弹簧1231可辅助所述推杆元件122自电磁铁元件121上弹开。
承上述,更详细地说,所述连动杆元件1234具有:一容置基座固定轴1235与所述推杆元件固定轴1236,其中,所述容置基座固定轴1235设置于所述连动杆元件1234一端,并枢接于所述容置基座123上,并且所述推杆元件固定轴1236相对于所述容置基座固定轴1235而设置于连动杆元件1234另一端,并枢接于所述推杆元件122上,所述辅助弹簧1231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辅助弹簧固定轴1233与推杆元件固定轴1236上。
上述所提出的实施例是演示单一气瓶穿刺元件11、单一气瓶13与一电磁阀开关12结合的实施态样,然而,于实际产品设计中,亦可将两个气瓶穿刺元件11与两个气瓶13分别设置于电磁阀开关12两侧,并通过所述电磁阀开关12的作动而同时触发所述两个气瓶穿刺元件11。请参阅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瓶刺破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立体图,如图9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不同于原本实施例的是,所述电磁阀开关12两侧分别设置有气瓶穿刺元件11与气瓶13,其中,藉由所述电磁阀开关12的作动,其推杆元件122将可同时地带动两侧气瓶穿刺元件11的开关111并穿刺气瓶13以提供高压气体。进一步地,于第二实施例技术中,更结合有一连动销115以同时插设于把手部1112开设有的连动销插孔1115内,进而确保二个气瓶穿刺元件11的开关111于触发过程得以达到更稳定与同步的效果。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磁阀开关可达到辅助开关的功效,即藉由电磁阀开关12经导线21连接于外部触发开关2后,使用者将可通过所述触发开关2而自远处操控并触发所述气瓶穿刺元件11,如此,当使用者无法接近气瓶刺破装置时,通过触发开关即可经由电磁阀开关12而开启气瓶穿刺元件11并刺破气瓶13,进而藉由高压气体驱动排烟窗等紧急消防设备。
此外,请参阅图10、图11、图12以及图1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瓶刺破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使用立体示意图、分解图、本实用新型的气控开关元件立体图以及剖面示意图。如图10、图11、图12以及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中,更提出了一种气瓶刺破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是,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气瓶刺破装置主要由:气瓶穿刺元件11、气瓶13以及一气控开关元件14所构成,且所述气控开关元件14可连接于外部气源3,如此,使用者可通过操作所述外部气源3而自远端开启所述气控开关元件14,进而驱动整体的气控式气瓶刺破装置。
进一步地,气控开关元件14具有一气动活塞141与一连动杆142,并且,所述连动杆142连动设置于气动活塞141上并连接于气瓶穿刺元件11的开关111,且所述连动杆142卡设于把手部1112所形成的一卡槽1111内。其中,将所述气动活塞141连接于外部气源3,并藉由控制气源3将可驱动所述气动活塞141,使得连动杆142触发所述开关111并带动穿刺管113刺入所述气瓶13的开口131,进而使得所述气瓶13连通于出气口112,以提供气压至外部气动装置(未图示)。如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设计,将可实现使用者自远处操作气源后即可触发气控式气瓶刺破装置的功能,进而再藉由气瓶驱动气动装置并开启排烟窗等消防设备。
此外,所述气控开关元件14更具有一固定件143,并形成有:一开关元件连接部1432与一定位部1431,其中,所述开关元件连接部1432通过一定位凹口1434而连接设置与所述气动活塞141上,且所述定位部1431形成有多个锁固开孔1433,且所述固定件143可通过定位部1431而固定设置于外部装置上。
更详细地说明,所述气动活塞141具有:一活塞推杆1412、一入气口1411、一活塞件1413以及一泄气孔1414,其中,所述连动杆142连接设置于活塞推杆1412的一端,且所述入气口1411可通过一气路导管21而连接于气源3,如此,藉由于入气口1411导入气压,可推动活塞推杆1412并触发所述开关111。并且,所述活塞件1413设置并可滑动于气动活塞141内部,且所述活塞件1413连接于活塞推杆1412的另一端,且所述活塞件1413滑动于所述泄气孔1414与入气口1411间。此外,所述连动杆142形成于一连动块1421上,且所述连动块1421通过一锁固件1422而设置于所述活塞推杆1412端部,其中,藉由调整所述锁固件1422可转动连动块1421进而调整连动杆142的角度与相对于卡扣槽的位置。
此外,于产品的实际制作与应用上,可单独使用气瓶穿刺元件与气瓶的结合,并且,亦可同时结合上述第一与第三实施例的技术特征或结合第二与第三实施例的技术而予以实行,即同时将气瓶穿刺元件、气瓶、电磁阀开关以及气控开关元件结合于气瓶刺破装置内,上述技术单独使用或技术组合应用,亦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在此即不详加赘述。
如此,经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气瓶刺破装置的组成元件、结构与技术特征已清楚且完整的被说明,并且,通过上述说明,可以得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将可实现使用者经由推动/按压气瓶穿刺元件的开关,即可使得穿刺管刺入高压气瓶中,并通过气瓶穿刺元件的出气口提供高压气体于外部气动装置,进而于紧急状况下,强制驱动如排烟窗等气动消防设备。
2.此外,更藉由电磁阀开关的设置,而使得气瓶刺破装置得以实现远处操作并触发的功能,如此,当遇到紧急状况时,也可以自安全处通过外部触发开关而操作电磁阀开关进而触发整体的气瓶刺破装置,并强制驱动气动消防设备,以提供保护效果并有效降低灾害损失。
3.呈上述第2点,由于电磁阀开关是通过电信号传输而予以实现,也就是说,即使在灾后断电的状态下,只要通过紧急电源或电池等供电设备连接于触发开关,即可确保电信号得以传送至电磁阀开关以进行操作。
4.此外,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更可实现使用者自远处操作气源后即可触发气控式气瓶刺破装置的功能,进而再藉由气瓶驱动气动装置并开启排烟窗等消防设备。
5.呈上述第4点,通过远处开启消防设备的特性,如此,火灾发生后,人员可撤出至安全区域后,再通过气源触发本实用新型的气控式气瓶刺破装置,此外,由于上述触发方式皆通过气动原理而予以实现,进而具有稳定且无须藉由电力等外在驱动源的特性。
必须加以强调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6)

1.一种气瓶刺破装置,包括:
一气瓶,具有一开口且所述开口包覆有一高压封膜;以及
一气瓶穿刺元件,装设于所述气瓶上,且具有一开关、一出气口与一穿刺管;
其中,所述穿刺管对应于所述开口,并且,操作所述开关可带动所述穿刺管刺入所述高压封膜,并使得所述气瓶内部气体通过所述穿刺管而连通于所述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穿刺元件包括有一主体,且所述主体开设有一气路连接腔与所述出气口,其中,所述出气口连通于所述气路连接腔,且所述穿刺管设置并可滑动于所述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具有一把手部与一穿刺管推动部,并且,所述穿刺管推动部设置于所述气路连接腔内且接触并连动于所述穿刺管的另一端,其中,操作所述把手部可使得所述穿刺管推动部推动所述穿刺管的端部,以使得所述穿刺管刺入所述气瓶,进而使得所述气瓶内部气体通过穿刺管导入所述气路连接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管推动部剖面呈ㄇ形设计,其中,所述穿刺管推动部藉由ㄇ形边接触并推动所述穿刺管,且所述穿刺管更通过ㄇ形边凹口而连通于所述气路连接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管推动部的ㄇ形两侧分别设置有二个气密环,使得所述气路连接腔与所述穿刺管推动部的结合通过所述气密环而完全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部形成有一卡槽,其中,当所述穿刺管推动部推动所述穿刺管刺入所述气瓶时,所述主体的一弹性插销即弹出并卡扣于所述卡扣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部开设有一连动销插孔,用以结合一连动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更形成有一气瓶固定部,且所述气瓶的开口连接且固定于所述气瓶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固定部与所述开口的连接处装装设有多个气密环。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更形成有多个定位孔,且该些定位孔邻设于所述出气口,其中,所述气瓶穿刺元件与所述出气口可通过该些定位孔而设置并对应于外部气动装置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为一高压气瓶,且所述高压气瓶内所装填的压缩气体为二氧化碳或氮气。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电磁阀开关,其中,所述电磁阀开关包括有:
一容置基座;
一电磁铁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置基座上,并电性连接于一电信号连接器;以及
一推杆元件,一端枢接于所述容置基座,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关的把手部,并且,所述推杆元件部分接触并吸附于所述电磁铁元件上;
其中,当所述电信号连接器接收电信号并使得所述电磁铁元件作动后,将使得推杆元件自所述电磁铁元件上弹开,进而带动所述把手部使得所述穿刺管刺入所述高压封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信号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容置基座上并可电性连接于外部触发开关。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元件通过一锁固螺丝而设置于所述容置基座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元件形成有至少一开关接触凸块,其中,所述推杆元件通过所述开关接触凸块而连接于所述开关的把手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元件形成有二个枢接部,其中,所述推杆元件通过所述二个枢接部而设置于所述容置基座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枢接部设置有一枢接轮,且所述容置基座开设有二个枢接轮滑槽,其中,所述枢接轮设置于所述枢接轮滑槽内,并且,当所述推杆元件自所述电磁铁元件上弹开时,所述枢接轮将于所述枢接轮滑槽内滑动并产生调整位移。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元件具有一磁铁件与一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弹簧连接于所述磁铁件与所述推杆元件之间,其中,推杆元件通过所述磁铁件而接触并吸附于所述电磁铁元件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基座开设有多个定位凹槽与一固定凹槽,其中,所述电磁阀开关可通过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固定凹槽而定位并固设于外部装置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基座包括有:
一连动杆元件,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容置基座与推杆元件上;
一辅助弹簧固定轴,设置于所述容置基座上;以及
至少一辅助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辅助弹簧固定轴上,而另一端则连接于所述连动杆元件的一推杆元件固定轴上;
其中,通过所述辅助弹簧可辅助所述推杆元件自所述电磁铁元件上弹开。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元件具有:
一容置基座固定轴,设置于所述连动杆元件一端,并枢接于所述容置基座上;以及
所述推杆元件固定轴,相对于所述容置基座固定轴而设置于所述连动杆元件另一端,并枢接于所述推杆元件上;
其中,所述辅助弹簧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辅助弹簧固定轴与所述推杆元件固定轴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气控开关元件,其中,所述气控开关元件包括有:
一气动活塞,可连接于外部气源;以及
一连动杆,连动设置于所述气动活塞上并连接于气瓶穿刺元件的开关;
其中,通过气源可驱动所述气动活塞,使得所述连动杆移动并触发所述开关并带动所述穿刺管刺入所述开口的高压封膜,进而使得所述气瓶连通于所述出气口,并使得气瓶内部气体通过穿刺管而连通于所述出气口。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气控式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活塞具有:
一活塞推杆,所述连动杆连接设置于所述活塞推杆的一端;以及
一入气口,连接于气源,并藉由于入气口导入气压,可推动所述活塞推杆并触发所述开关。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气控式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形成于一连动块上,且所述连动块通过一锁固件而设置于所述活塞推杆端部,并且,所述连动杆卡设于所述把手部所形成的一卡槽内。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气控式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活塞更具有一活塞件,所述活塞件设置并可滑动于所述气动活塞内部,且所述活塞件连接于所述活塞推杆的另一端,并且,所述气动活塞更具有一泄气孔,且所述活塞件滑动于所述泄气孔与所述入气口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气控式气瓶刺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开关元件更具有一固定件,且所述固定件形成有:
一开关元件连接部,通过一定位凹口而连接设置与所述气动活塞上;以及
一定位部,形成有多个锁固开孔,且所述固定件可通过所述定位部而固定设置于外部装置上。
CN201520328990.1U 2015-05-20 2015-05-20 一种气瓶刺破装置 Active CN204655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8990.1U CN204655856U (zh) 2015-05-20 2015-05-20 一种气瓶刺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8990.1U CN204655856U (zh) 2015-05-20 2015-05-20 一种气瓶刺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55856U true CN204655856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26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28990.1U Active CN204655856U (zh) 2015-05-20 2015-05-20 一种气瓶刺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558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5020A (zh) * 2018-07-26 2018-11-30 浙江利高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刺破式启动瓶启动按钮及其启动瓶
CN110946349A (zh) * 2019-12-13 2020-04-03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同时刺破双气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5020A (zh) * 2018-07-26 2018-11-30 浙江利高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刺破式启动瓶启动按钮及其启动瓶
CN110946349A (zh) * 2019-12-13 2020-04-03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同时刺破双气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62073U (zh) 一种具有自动开启功能的消防设备
CN204117391U (zh) 移动式消防训练设备
CN102247682B (zh) 一种用超细干粉作灭火剂的消防灭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3706560U (zh) 一种火灾模拟器
CN204655856U (zh) 一种气瓶刺破装置
CN105261256A (zh) 移动式真火模拟训练系统
CN104766521A (zh) 室内消防演练模拟场景系统
CN206329164U (zh) 一种空压控制装置
CN205177260U (zh) 烟火模拟训练装置
CN204655857U (zh) 一种防灾空压控制箱
CN108266063B (zh) 一种空压控制装置与其所应用的消防排烟窗系统
CN103632598B (zh) 一种火灾模拟器
CN205177202U (zh) 移动式真火模拟训练系统
CN106166355B (zh) 一种防灾空压控制箱
CN204062007U (zh) 一种感测温度变化并自动切换的气阀组件
CN204516228U (zh) 一种室内消防演练模拟场景系统
CN112233484A (zh) 一种烟火特效训练装置及系统
CN204864673U (zh) 一种气体消防物联网压力监测系统
CN110595272A (zh) 一种校园宿舍消防灭火的新方法和灭火弹发射装置
CN105202227B (zh) 一种感测温度变化并自动切换的气阀组件
CN204677822U (zh) 一种气路切换控制开关
CN106770453A (zh) 一种远程控制的自动灭火功能燃烧测试安全系统
CN208641591U (zh) 一种五金生产用消防装置
CN211124475U (zh) 消防迷宫训练仿真系统
CN201572647U (zh) 排烟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