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54834U - 除尘拖把 - Google Patents

除尘拖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54834U
CN204654834U CN201520232397.7U CN201520232397U CN204654834U CN 204654834 U CN204654834 U CN 204654834U CN 201520232397 U CN201520232397 U CN 201520232397U CN 204654834 U CN204654834 U CN 204654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dust
connecting hole
plate por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323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敏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2323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54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54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5483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除尘拖把,当朝前移动施力时,各第一连接件朝前并朝上倾斜,使第二板部下表面处紧紧接触地面,同时,各第一连接件的前上端通过各第三连接件,将第一板部向上提起以远离地面,借此将地面上的灰尘等杂物往前推抵在第一板部下方进行朝前集尘作业;当朝后移动施力时,各第一连接件朝后并朝上倾斜,使第一板部向下推抵以紧紧接触地面,并将所集中的灰尘等杂物压抵其间,将其吸附以进行除尘作业,同时,使第二板部向上提起,并将地面上的灰尘等杂物往后推抵在第二板部下方进行朝后集尘作业,依此类推;借此以达到前进及后退均能进行除尘的功效。

Description

除尘拖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除尘的设备,尤指一种可前后摆动以除去前行及后退时的尘土等的除尘拖把。
背景技术
一般的除尘拖把200,可如图1所示,包括有一底板210、一凸轴220、以及一握把230。
凸轴220可设置在底板210上方,握把230可枢转地与凸轴连接;而一除尘纸300可覆盖在底板210下方。
当进行除尘时,使用者握住握把230往前或往后移动,而由于底板210下方的除尘纸300是平贴地面,因此灰尘会被聚集到底板210的前侧或是后侧,而要对这些聚集的灰尘借由除尘纸300以静电方式吸附住的话,必须通过握把230将底板210先往前提高再往后移动,或者是先往后提高再往前移动,使聚集的灰尘变成在除尘纸300下方才能进行吸附,使用时的操作甚是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拖把,其往前施力聚集前方灰尘,并进行后方除尘,以及往后施力聚集后方灰尘,并进行前方除尘;借此以达到前进及后退均能进行除尘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拖把,包括一基座,具有二侧板部、一平板部、以及二凸起部,该二侧板部分别从该平板部的轴向两端朝下延伸设置,该平板部中央具有一开槽,该二凸起部分别位于该开槽的两端,且各该凸起部的轴向方向与该平板部的径向方向平行,各该凸起部的中央处形成有一第一枢接孔,各该侧板部的中央处形成有一第二枢接孔;二第一连接件,各该第一连接件具有一片体、一前上连接孔、一后上连接孔、一中上连接孔、以及一中下连接孔,该前上连接孔及该后上连接孔分别形成在该片体的前上端处及后上端处,该中上连接孔形成在该片体的中上端处并位于该前上连接孔与该后上连接孔之间,该中下连接孔位于该片体的中下端处并与该中上连接孔相对应,各该第一连接件位于该开槽内,各该第一连接件以该中上连接孔,分别与相对应的该凸起部的第一枢接孔间隔地可枢转地连接;一握把,穿经该开槽而位于各该第一连接件之间,且该握把的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该第一连接件的该中下连接孔可枢转地连接;二第二连接件,位于该开槽内并位于各该第一连接件侧边,各该第二连接件的上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该第一连接件的该后上连接孔可枢转地连接;二第三连接件,位于该开槽内并位于各该第一连接件侧边,各该第三连接件的上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该第一连接件的该前上连接孔可枢转地连接;以及一板体,位于该基座的该平板部下方以及位于该二侧板部之间,且该板体轴向两侧,分别与相对应的该侧板部的该第二枢接孔可枢转地连接,该板体具有一第一板部及一第二板部,该第一板部的上表面与该第二板部的上表面之间夹一钝角,该第一板部相对应各该第三连接件侧边,分别设置有一第一枢接座,该第二板部相对应各该第二连接件侧边,分别设置有一第二枢接座,各该第三连接件下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该第一枢接座可枢转地连接,各该第二连接件的下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该第二枢接座可枢转地连接。
其中,该第一连接件呈倒三角型。
所述的除尘拖把,更包括四垫体或四轮体,分别设置在该二侧板部下端两侧。
其中,该第一板部上表面及该第二板部上表面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夹固部;一除尘纸或一除尘布包覆住该板体的下表面,而该除尘纸或该除尘布的一侧边朝上翻卷而夹固在该第一板部的该二夹固部,该除尘纸或该除尘布的另一侧边朝上翻卷而夹固在该第二板部的该二夹固部。
其中,一除尘垫设置在该板体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尘拖把,当使用者握住握把并利用垫体或轮体朝前移动施力(即朝第一板部方向移动)时,各第一连接件朝前并朝上倾斜,各第一连接件的后上端(即后上连接孔处)通过相对应的第二连接件将第二板部向下推抵,使第二板部下表面处的除尘纸(或除尘布)或除尘垫紧紧接触地面,同时,各第一连接件的前上端(即前上连接孔处)通过各第三连接件将第一板部向上提起以远离地面,借此将地面上的灰尘等杂物往前推抵在第一板部下方(或第一板部下表面处的除尘纸或除尘布或除尘垫下方),进行朝前集尘作业;当使用者握住握把并利用垫体或轮体朝后移动施力(即朝第二板部方向移动)时,各第一连接件朝后并朝上倾斜,各第一连接件的前上端(即前上连接孔处)通过各第三连接件将第一板部向下推抵以紧紧接触地面,借此使第一板部下表面处的除尘纸(或除尘布)或除尘垫紧紧接触地面并将所集中的灰尘等杂物压抵其间将其吸附,以进行除尘作业,同时,各第一连接件的后上端(即后上连接孔处),通过相对应的第二连接件将第二板部向上提起,使第二板部下表面处的除尘纸(或除尘布)或除尘垫远离地面并将地面上的灰尘等杂物往后推抵在第二板部下方(或第二板部下表面处的除尘纸或除尘布或除尘垫下方),进行朝后集尘作业,依此类推;意即,往前施力聚集前方灰尘,并进行后方除尘,以及往后施力聚集后方灰尘,并进行前方除尘;借此以达到前进及后退均能进行除尘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除尘拖把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除尘拖把的分解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除尘拖把的立体示意图。
图4表示图3附有除尘纸的立体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除尘拖把往前除尘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除尘拖把往后除尘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7表示图3的底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00 除尘拖把
1   基座
11 侧板部
12 平板部
13 凸起部
14 开槽
15 第一枢接孔
16 第二枢接孔
2 第一连接件
21 片体
22 前上连接孔
23 后上连接孔
24 中上连接孔
25 中下连接孔
3 握把
4 第二连接件
5 第三连接件
6 板体
61 第一板部
62 第二板部
63 第一枢接座
64 第二枢接座
65 夹固部
7 垫体
8 轮体
9 除尘纸
10 除尘垫
B  螺栓
[现有技术]
200 除尘拖把
210 底板
220 凸轴
230 握把
300 除尘纸。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除尘拖把100包括一基座1、二第一连接件2、一握把3、二第二连接件4、二第三连接件5、以及一板体6。
基座1具有二侧板部11、一平板部12、以及二凸起部13,二侧板部11分别从平板部12的轴向两端朝下延伸设置,平板部12中央具有一开槽14,二凸起部13分别位于开槽14的两端,且各凸起部13的轴向方向与平板部12的径向方向平行,各凸起部13的中央处形成有一第一枢接孔15,各侧板部11的中央处形成有一第二枢接孔16。
各第一连接件2可呈倒三角型,各第一连接件2具有一片体21、一前上连接孔22、一后上连接孔23、一中上连接孔24、以及一中下连接孔25,前上连接孔22及后上连接孔23分别形成在片体21的前上端处及后上端处,中上连接孔24形成在片体21的中上端处并位于前上连接孔22与后上连接孔23之间,中下连接孔25位于片体21的中下端处并与中上连接孔24相对应,二第一连接件2位于开槽14内,各第一连接件2以中上连接孔24,分别与相对应的凸起部13的第一枢接孔15间隔地可枢转地连接。
握把3穿经开槽14而位于二第一连接件2之间,且握把3的底端两侧,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连接件2的中下连接孔25可枢转地连接。
二第二连接件4可为长板体,可位于开槽14内,并位于二第一连接件2侧边,各该第二连接件4的上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该第一连接件2的后上连接孔23可枢转地连接;本实施例以各该第二连接件4可位于相对应的第一连接件2外侧边为图例,但并不以此为限。
二第三连接件5可为长板体,可位于开槽14内,并位于二第一连接件2侧边,各该第三连接件5的上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该第一连接件2的前上连接孔22可枢转地连接。本实施例以各该第三连接件5可位于相对应的第一连接件2内侧边为图例,但并不以此为限。
板体6可位于基座1的平板部12下方以及位于二侧板部11之间,且板体6的轴向两侧,分别与相对应的侧板部11的第二枢接孔16可枢转地连接,板体6具有一第一板部61及一第二板部62,第一板部61的上表面与第二板部62的上表面之间可夹一钝角,第一板部61相对应二第三连接件5的侧边,分别设置有一第一枢接座63,第二板部62相对应二第二连接件4的侧边,分别设置有一第二枢接座64,各该第三连接件5的下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第一枢接座63可枢转地连接,各该第二连接件4的下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第二枢接座64可枢转地连接;第一板部61上表面及第二板部62上表面的两端,分别可具有一夹固部65。
在一实施例中,一除尘纸9(或一除尘布)包覆住板体6的下表面,而除尘纸9(或除尘布)的一侧边朝上翻卷而夹固在第一板部61的各夹固部65,除尘纸9(或除尘布)的另一侧边朝上翻卷而夹固在第二板部62的各夹固部65;在另一实施例中,一除尘垫10(附有静电)设置在板体6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拖把100更可包括四垫体7或四轮体8,分别设置在二侧板部11的下端两侧。
上述所提及的“可枢转地连接”,可通过螺栓B达成,但并不以此为限。
借由上述的结构,如图5所示,当使用者握住握把3并利用垫体7或轮体8朝前移动施力(即朝第一板部61方向移动)时,各第一连接件2朝前并朝上倾斜,各第一连接件2的后上端(即后上连接孔23处)通过相对应的第二连接件4将第二板部62向下推抵,使第二板部62下表面处的除尘纸9(或除尘布)或除尘垫10紧紧接触地面,同时,各第一连接件2的前上端(即前上连接孔22处)通过第三连接件5将第一板部61向上提起以远离地面,借此将地面上的灰尘等杂物往前推抵在第一板部61下方(或第一板部61下表面处的除尘纸9或除尘布或除尘垫10下方),进行朝前集尘作业。
再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握住握把3并利用垫体7或轮体8朝后移动施力(即朝第二板部62方向移动)时,各第一连接件2朝后并朝上倾斜,各第一连接件2的前上端(即前上连接孔22处)通过第三连接件5将第一板部61向下推抵以紧紧接触地面,借此使第一板部61下表面处的除尘纸9(或除尘布)或除尘垫10紧紧接触地面并将所集中的灰尘等杂物压抵其间将其吸附,以进行除尘作业,同时,各第一连接件2的后上端(即后上连接孔23处)通过相对应的第二连接件4将第二板部62向上提起,使第二板部62下表面处的除尘纸9(或除尘布)或除尘垫10远离地面并将地面上的灰尘等杂物往后推抵在第二板部62下方(或第二板部62下表面处的除尘纸9或除尘布或除尘垫10下方),进行朝后集尘作业,依此类推。
意即,往前施力聚集前方灰尘,并进行后方除尘,以及往后施力聚集后方灰尘,并进行前方除尘;借此以达到前进及后退均能进行除尘的功效。

Claims (7)

1.一种除尘拖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基座,具有二侧板部、一平板部、以及二凸起部,该二侧板部分别从该平板部的轴向两端朝下延伸设置,该平板部中央具有一开槽,该二凸起部分别位于该开槽的两端,且各该凸起部的轴向方向与该平板部的径向方向平行,各该凸起部的中央处形成有一第一枢接孔,各该侧板部的中央处形成有一第二枢接孔;
二第一连接件,各该第一连接件具有一片体、一前上连接孔、一后上连接孔、一中上连接孔、以及一中下连接孔,该前上连接孔及该后上连接孔分别形成在该片体的前上端处及后上端处,该中上连接孔形成在该片体的中上端处并位于该前上连接孔与该后上连接孔之间,该中下连接孔位于该片体的中下端处并与该中上连接孔相对应,各该第一连接件位于该开槽内,各该第一连接件以该中上连接孔,分别与相对应的该凸起部的第一枢接孔间隔地可枢转地连接;
一握把,穿经该开槽而位于各该第一连接件之间,且该握把的底端两侧,分别与相对应的该第一连接件的该中下连接孔可枢转地连接;
二第二连接件,位于该开槽内并位于各该第一连接件侧边,各该第二连接件的上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该第一连接件的该后上连接孔可枢转地连接;
二第三连接件,位于该开槽内并位于各该第一连接件侧边,各该第三连接件的上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该第一连接件的该前上连接孔可枢转地连接;以及
一板体,位于该基座的该平板部下方以及位于该二侧板部之间,且该板体轴向两侧分别与相对应的该侧板部的该第二枢接孔可枢转地连接,该板体具有一第一板部及一第二板部,该第一板部的上表面与该第二板部的上表面之间夹一钝角,该第一板部相对应各该第三连接件的侧边,分别设置有一第一枢接座,该第二板部相对应各该第二连接件的侧边,分别设置有一第二枢接座,各该第三连接件下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该第一枢接座可枢转地连接,各该第二连接件的下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各该第二枢接座可枢转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拖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件呈倒三角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拖把,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四垫体或四轮体,分别设置在该二侧板部下端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拖把,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四垫体或四轮体,分别设置在该二侧板部下端两侧。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除尘拖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部上表面及该第二板部上表面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夹固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尘拖把,其特征在于:一除尘纸或一除尘布包覆住该板体的下表面,而该除尘纸或该除尘布的一侧边朝上翻卷而夹固在该第一板部的该二夹固部,该除尘纸或该除尘布的另一侧边朝上翻卷而夹固在该第二板部的该二夹固部。
7.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除尘拖把,其特征在于:一除尘垫设置在该板体的下方。
CN201520232397.7U 2015-04-17 2015-04-17 除尘拖把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54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2397.7U CN204654834U (zh) 2015-04-17 2015-04-17 除尘拖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2397.7U CN204654834U (zh) 2015-04-17 2015-04-17 除尘拖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54834U true CN204654834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25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32397.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54834U (zh) 2015-04-17 2015-04-17 除尘拖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548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7064A (zh) * 2015-04-17 2016-11-23 许敏修 除尘拖把
CN114585287A (zh) * 2019-07-31 2022-06-03 卡尔·弗罗伊登贝格两合公司 地面拖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7064A (zh) * 2015-04-17 2016-11-23 许敏修 除尘拖把
CN106137064B (zh) * 2015-04-17 2018-09-04 许敏修 除尘拖把
CN114585287A (zh) * 2019-07-31 2022-06-03 卡尔·弗罗伊登贝格两合公司 地面拖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54834U (zh) 除尘拖把
CN110934545B (zh) 清洁机器人
CN210659004U (zh) 一种高效的防水卷材铺贴装置
CN203481526U (zh) 新型连接器、车架结构及使用该车架结构的车辆
CN106137064B (zh) 除尘拖把
CN202398987U (zh) 一种后桥总成支撑装置
CN204416046U (zh) 一种a字形的存放支架
JP3198754U (ja) ダストモップ
CN204871402U (zh) 一种免下蹲折叠滑板车
CN204410747U (zh) 一种改进簸箕
CN203003726U (zh) 车门手动夹持装置
JP6548192B2 (ja) ダストモップ
TWM509018U (zh) 除塵拖把
CN102029058B (zh) 脚踏滑板
TW201628546A (zh) 除塵拖把
CN203986436U (zh) 一种隐形拉链的拉头
CN210964303U (zh) 一种带调节装置的空气过滤器
CN204351757U (zh) 吸尘器及地刷
CN102489985A (zh) 汽车生产线后桥总成支撑装置
CN205131015U (zh) 带有吸尘器的车载脚垫
CN203880245U (zh) 一种管卡
CN210213026U (zh) 一种薄片物料黏贴固定转移吸头
CN202528767U (zh) 一种旅行箱单锥形弹簧避震轮
CN201880333U (zh) 脚踏滑板
CN218448677U (zh) 一种便于拿持插拔使用的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90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