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54567U - 一体式电加热锅具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电加热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54567U
CN204654567U CN201520172514.5U CN201520172514U CN204654567U CN 204654567 U CN204654567 U CN 204654567U CN 201520172514 U CN201520172514 U CN 201520172514U CN 204654567 U CN204654567 U CN 204654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layer
electrical heating
reservoir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725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书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Z BROTHER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Z BROTHER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Z BROTHER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KZ BROTHERS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725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54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54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545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属于烹饪设备领域,包括锅本体,所述的锅本体由内至外依次为食物接触层、导热储热层、发热层和保护层。所述的锅本体在其底部或侧壁具有无线/有线进行强电/弱电对锅本体进行电加热和/或有线/无线通信的外部连接端口;所述的食物接触层与导热储热层复合在一起形成层叠结构的复合层;所述的发热层通过喷涂、印刷或嵌入在导热储热层上;所述的保护层与锅本体之间形成密闭空腔将导热储热层和发热层密封在空腔内,空腔内形成真空和/或填充绝热材料形成绝热层和/或在保护层内表面喷涂热反射材料层。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具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受热均匀、控温精准及时、操作简便、应用前景广阔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体式电加热锅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热层设置于锅具本体上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
背景技术
随着厨房烹饪用具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厨房中使用电能加热的锅具设备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的电加热烹饪锅具中,内锅与电加热元件的安装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采用内锅与电加热元件分离的安装方式,通过热辐射或空气对流实现对内锅的加热(如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和电压力锅),其缺陷是热效率低,结构空间大。
第二种是将电加热元件如电热盘焊接在内锅下方的底部(如公开号为CN 101214116A 公开的一种高热效的电热烹饪锅具和可保温电热烹饪锅具,包括内锅体、对内锅体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元件以及温控电气元件,电加热元件焊接在内锅体内的底部,电加热元件与内锅体侧壁的接触面密封,温控电气元件位于电加热元件下方内的密封腔体内。)其缺陷是内锅受热不均匀,锅体整体厚度较厚。
第三种是使锅体形成内锅层和外锅层,在内锅层和外锅层之间形成中空腔,中空腔内安装电加热元件(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1230814Y公开的电加热锅具,包括锅体,锅体的底部形成为锅底部,至少在锅体的锅底部形成为电加热部,电加热部具有内锅层和外锅层,在内锅层和外锅层之间形成中空腔,在该中空腔内分布有电加热元件,并且在该中空腔内的该电加热元件与内锅层和外锅层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导热绝缘材料,电加热元件通过导线串接有温控开关。)其缺陷是锅体成型时对工艺要求较高,锅体容易变形,制造成本高。
综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且能够智能精准控制锅体温度的锅具来解决现有电加热锅具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电加热锅具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热效率高、受热均匀、控温精准及时、操作简便,且能够智能精准控制锅体温度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包括锅本体,所述的锅本体由内至外依次为食物接触层、导热储热层、发热层和保护层,食物接触层与导热储热层复合在一起形成层叠结构的复合层,发热层固定在导热储热层上,保护层在锅本体外侧与锅本体之间形成密闭空腔将导热储热层和发热层密封在密闭空腔内。
具体地,所述的密闭空腔内形成真空和/或在密闭空腔内填充绝热材料形成绝热层和/或在保护层内表面喷涂热反射材料层,以提高热使用效率。
具体地,所述的锅本体在其底部或侧壁具有无线/有线进行强电/弱电对锅本体进行供电和/或有线/无线通信的外部链接端口。
具体地,所述的发热层包括发热元件、保护电路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发热元件是喷涂的电热膜或者印刷的钨浆发热电路,发热元件、温度传感器和保护电路与设置在锅本体上的外部链接端口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是钨浆发热电路,还可以是诸如钼、钽、镍铬合金、铁铬合金等金属浆料,或者纳米碳、半导体发热材料形成的发热电路。
具体地,所述的锅本体在其侧壁上设置有手柄,手柄上设置有加热功率调节装置和指纹录入模块。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温度传感器至少为一个,固定于锅本体底部中心位置和/或均布在以锅本体底部中心为圆心的同半径圆弧上和/或均布在锅本体的侧壁上。
具体地,所述的食物接触层由不锈钢、陶瓷、搪瓷、碳钢、铸铁等不易沾污、抗腐蚀、耐用、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材料制成,或者在上述材料表面涂以铁氟龙等不沾锅材料形成食物接触层。
具体地,所述的导热储热层由铜、铝、碳钢、铁等导热储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与发热层接触的一面经过绝缘处理形成电绝缘层,或者所述的导热储热层选用导热新能较好的陶瓷等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
具体地,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实现无线通信功能和智能控制功能,在锅本体的手柄内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数据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与发热层电性连接,或者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强电隔离电路后与发热层电性连接,使发热层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经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能够通过设置在手柄内的无线数据通信模块发送给外部相应的接收模块。所述的锅本体具有智能控制加热功率的功能,或者通过设置在手柄上的功率调节按钮或外部控制面板或移动控制端手动调节,从而实现对烹饪温度的精准实时控制目的,进而实现烹饪出美味饭菜。这里并非限制性地将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数据通信模块设置在锅本体的手柄内,也可以在锅本体侧壁或其它部位设置容纳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的结构,或者设置在外部连接端口中。
虽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现中可以使用类似或等效于本文所述的结构或构造,但在下文仅描述了示例性的结构或构造,所述结构和构造仅仅是说明性的且并不意图一定是限制性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具有结构紧凑、热效率高、受热均匀、控温精准及时、操作简便、应用前景广阔的优点。
附图说明
本文参照附图仅以实施例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现在详细地对附图进行具体说明,应当强调的是,所示的特定细节是示例的方式并出于说明性地讨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关于这一点,结合附图进行的说明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可以如何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在所述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的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的锅本体厚度方向上的层叠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的示意图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的示意图4;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的示意图5;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的示意图6;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的示意图7;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的示意图8;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的示意图9;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之前,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在其结构或构造中不一定局限于在以下说明中所阐述和/或附图和/或示例中所举例说明的结构或构造。本实用新型能够有其它实施例或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实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包括锅本体,所述的锅本体由内至外依次为食物接触层、导热储热层、发热层和保护层,食物接触层与导热储热层复合在一起形成层叠结构的复合层,发热层固定在导热储热层上,保护层在锅本体外侧与锅本体之间形成密闭空腔将导热储热层和发热层密封在密闭空腔内。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的示意图1,包括锅本体1和手柄2,所述的锅本体1包括侧壁11和底部12,手柄2固定在侧壁11上,底部1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无线/有线进行强电/弱电对锅本体1进行供电和/或有线/无线通信的外部链接端口3。
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的锅本体厚度方向上的层叠关系示意图,锅本体1由内至外依次为食物接触层12a、导热储热层12b、发热层12c和保护层12d,食物接触层12a与导热储热层12b复合在一起形成层叠结构的复合层,发热层12c固定在导热储热层12b上,保护层12d在锅本体1外侧与锅本体1之间形成密闭空腔将导热储热层12b和发热层12c密封在密闭空腔内。
为了更好地提高热利用效率,使热量能够尽可能地被导热储热层12b吸收,所述的密闭空腔内形成真空和/或在密闭空腔内填充绝热材料形成绝热层和/或在保护层内表面喷涂热反射材料层,将发热层12c产生的热量尽可能地向导热储热层12b上转移。
发热层12c设置于锅本体1的底部12,为了使锅本体1整体受热均匀,发热层12c也可以设置于锅本体1的底部12和侧壁11,所述的发热层12c包括发热元件、保护电路和温度传感器,发热元件、温度传感器和保护电路与设置在锅本体1上的外部链接端口3电性连接。所述的发热元件是喷涂在导热储热层12b外表面的电热膜,或者印刷在导热储热层12b外表面的钨浆发热电路,更或者是将电热膜喷涂或将钨浆发热电路印刷在导热基板上,然后将导热基板嵌入在导热储热层12b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是钨浆发热电路,还可以是诸如钼、钽、镍铬合金、铁铬合金等金属,或者纳米碳、半导体发热材料印刷的发热电路。发热层12c上至少嵌入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锅底发热时的温度。当布局一个温度传感器时,温度传感器位于锅本体底部12中心位置,当布局多个温度传感器时,温度传感器均布在以锅本体底部12中心为圆心的同半径圆弧上和/或均布在锅本体侧壁11上。
烹饪时,温度传感器将感测到的实时温度数据通过外部连接端口3传送给配套使用的炉具或灶台上的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将温度数据处理后显示在炉具或灶台的显示面板或者移动控制端上,用户可根据显示面板移动控制端上显示的温度手动调节加热功率,或者通过系统智能控制加热功率,从而实现精准实时调整烹饪时所需的温度做出美味菜肴。
实施例2
参照图3,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改进,将外部连接端口3设置在锅本体1的侧壁11上,有效防止锅具使用过程中灶台上的积水或汤汁渗入外部连接端口3中发生漏电事故。
实施例3
参照图2和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实现锅具在使用时能够实现无线通信功能和智能控制功能,在锅本体1的手柄2内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23和无线数据通信模块24,数据处理模块23与无线数据通信模块24电性连接,数据处理模块23与发热层12c电性连接,或者数据处理模块23连接强电隔离电路后与发热层12c电性连接,使发热层12c上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经数据处理模块23处理后能够通过设置在手柄2内的无线数据通信模块24发送给外部相应的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将温度数据处理后显示在炉具或灶台的显示面板或移动控制端上,用户可设置锅本体1智能控制加热功率,或者根据显示面板或移动控制端上显示的温度手动调节加热功率,从而实现精准实时调整烹饪时所需的温度做出美味菜肴。这里并非限制性地将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数据通信模块设置在锅本体的手柄内,也可以在锅本体侧壁或其它部位设置容纳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的结构,或者设置在外部连接端口3中。
实施例4
参照图5,实施例4是在实施例3基础上的改进,将外部连接端口3设置在锅本体1的侧壁11上,有效防止锅具使用过程中灶台上的积水或汤汁渗入外部连接端口3中发生漏电事故。
实施例5
参照图6、7和10,实施例5是在实施例1或2基础上的改进,其手柄2上设置有加热功率调节装置21和指纹录入模块22,加热功率调节装置21可在烹饪过程中通过旋转方式手动调节加热功率大小,指纹录入模块22可在烹饪过程中录入烹饪者的指纹信息。
实施例6
参照图8、9和10,实施例6是在实施例3或4基础上的改进,其手柄2上设置有加热功率调节装置21和指纹录入模块22,加热功率调节装置21可在烹饪过程中通过旋转方式手动调节加热功率大小,指纹录入模块22可在烹饪过程中录入烹饪者的指纹信息。
术语“包括”意指“包括但不限于”。
术语“至少”意指“一个或多个”。
应当理解,为了清楚起见,在单独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特征还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以组合的方式提供。相反,为了简便起见,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特征还可以单独地提供或以任何适当的子组合或在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其它所述实施例中适当地提供,不应将在各种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视为那些实施例的必要特征,除非该实施例在没有那些元素的情况下无效。
虽然已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包括锅本体(1),所述的锅本体(1)包括侧壁(11)和底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本体(1)由内至外依次为食物接触层(12a)、导热储热层(12b)、发热层(12c)和保护层(12d),食物接触层(12a)与导热储热层(12b)复合在一起形成层叠结构的复合层,发热层(12c)固定在导热储热层(12b)上,保护层(12d)在锅本体(1)外侧与锅本体之间形成密闭空腔将导热储热层(12b)和发热层(12c)密封在密闭空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本体(1)在其底部(12)或侧壁(11)具有无线/有线进行强电/弱电对锅本体进行电加热和/或有线/无线通信的外部连接端口(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层(12c)包含发热元件、保护电路和温度传感器,其中发热元件是喷涂的电热膜或印刷的发热电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元件喷涂或印刷在导热储热层(12b)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元件喷涂或印刷在导热基板上,导热基板通过铆接或螺丝固定嵌入在导热储热层(12b)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至少为一个,固定于锅本体底部(12)中心位置和/或均布在以锅本体底部(12)中心为圆心的同半径圆弧上和/或均布在锅本体侧壁(11)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本体(1)在其侧壁(11)上安装有手柄(2),所述的手柄(2)上设置有加热功率调节装置(2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2)上设置有指纹录入模块(22)。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2)内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23)和无线数据通信模块(24),数据处理模块(23)分别与发热层(12c)和无线数据通信模块(24)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电加热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闭空腔内形成真空和/或在密闭空腔内填充绝热材料形成绝热层和/或在保护层内表面喷涂有热反射材料层。
CN201520172514.5U 2015-03-26 2015-03-26 一体式电加热锅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54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72514.5U CN204654567U (zh) 2015-03-26 2015-03-26 一体式电加热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72514.5U CN204654567U (zh) 2015-03-26 2015-03-26 一体式电加热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54567U true CN204654567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25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7251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54567U (zh) 2015-03-26 2015-03-26 一体式电加热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5456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2478A (zh) * 2017-02-27 2017-07-25 李旭丹 自发热金属复合锅体
CN108209534A (zh) * 2018-01-30 2018-06-29 宁波欧琳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
CN108272331A (zh) * 2018-01-30 2018-07-13 宁波欧琳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联动式智能健康电炒锅
CN111616579A (zh) * 2019-02-28 2020-09-0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5429101A (zh) * 2022-10-21 2022-12-06 深圳市太乐厨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巧式微压电炒锅及其发热装置配方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2478A (zh) * 2017-02-27 2017-07-25 李旭丹 自发热金属复合锅体
CN108209534A (zh) * 2018-01-30 2018-06-29 宁波欧琳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健康电炒锅
CN108272331A (zh) * 2018-01-30 2018-07-13 宁波欧琳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联动式智能健康电炒锅
CN111616579A (zh) * 2019-02-28 2020-09-0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1616579B (zh) * 2019-02-28 2022-12-0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5429101A (zh) * 2022-10-21 2022-12-06 深圳市太乐厨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巧式微压电炒锅及其发热装置配方
CN115429101B (zh) * 2022-10-21 2023-09-22 深圳市太乐厨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巧式微压电炒锅发热装置配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54567U (zh) 一体式电加热锅具
CN204445368U (zh) 烹饪器具
CN206641728U (zh) 一种精准控温的电烹饪锅
CN105795887A (zh) 锅体及具有其的炊具
CN201481031U (zh) 一种电热膜加热炊具
CN205072647U (zh) 一种新型陶瓷锅
CN103690054A (zh) 光波储能加热的家用及商用生活电器
CN201200288Y (zh) 节能型电磁电饭锅
CN208784367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05729048U (zh) 锅体及具有其的炊具
CN207912537U (zh) 一种新型电热锅
CN203723956U (zh) 厨房电热器具的加热容器及设有该加热容器的食品加工机
CN210300612U (zh) 一种可调节左右加热的电锅
CN109008576A (zh) 一种新型电热锅及复合冲压工艺
CN110507155A (zh) 一种新型二维面状发热电热锅
CN206630435U (zh) 具有组合加热方式的电烹饪器具
CN204561882U (zh) 电饼铛
CN204541725U (zh) 一种嵌入式发热盘用电热锅
CN109875386A (zh) 米饭口感均衡的电饭煲
CN205162830U (zh) 烹饪器具
CN210961447U (zh) 一种新型二维面状发热电热锅
CN215226912U (zh) 一种烤鱼器具
CN210267371U (zh) 一种电加热炉的加热模块
CN204995180U (zh) 一种电磁加热烹饪锅及其电饭锅
CN203723871U (zh) 一种斜面加热防糊底食品烹调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603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