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46339U - 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46339U
CN204646339U CN201520372575.6U CN201520372575U CN204646339U CN 204646339 U CN204646339 U CN 204646339U CN 201520372575 U CN201520372575 U CN 201520372575U CN 204646339 U CN204646339 U CN 204646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ump
steam
operating oil
urgent
op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725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奉仲
段君寨
成渫畏
祝绍毅
张良
张学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Da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Da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Da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Dan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725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46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46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4633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包括:汽轮机的紧急汽动油泵、外接实验油箱、润滑油管道、逆止门和手动闸门;外接实验油箱通过润滑油管道分别与紧急汽动油泵的进口、出口管路连接,所述润滑油管道与紧急汽动油泵的进口、出口管路连接构成自循环润滑油管路,在所述自循环润滑油管路上分别设置逆止门和手动闸门;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能够保证紧急汽动油泵系统随时处于预启动状态,系统各方面都处在良好的条件工况下。在全厂失电直流油泵又无法启动的情况下,紧急汽动油泵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的投运,给汽轮机系统提供一套更可靠的保证。

Description

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力发电和原子能发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为交流油泵和直流油泵。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在汽轮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任务是可靠地向汽轮机发电机组的各轴承、盘车装置提供合格的润滑油,并带走主蒸汽通过轴传导、摩擦和湍流所产生的热量。当交流油泵事故时,直流油泵对汽轮机系统提供润滑油,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但此前有机组运行事故时,交流油泵与直流油泵都不能及时的切入工作系统,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轴承断油是汽轮发电机组的恶性事故,它会造成设备严重损坏,甚至引起轴承箱着火或爆炸。预防轴承断油的根本方法是设计具有高度可靠性的润滑油系统。
为了确保安全供油,发电厂设置了蒸汽驱动润滑油泵紧急供油系统。但是该系统只是在全厂失电的情况下,才自动投入运行,由于紧急供油系统长期处于不工作的状态,所以无法及时掌握紧急供油系统的工作状态。为了确保该系统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必须对于该系统进行定期实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该系统能够保证紧急汽动油泵系统随时处于预启动状态,使得系统各方面都处在良好的条件工况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包括:汽轮机的紧急汽动油泵、外接实验油箱、润滑油管道、逆止门和手动闸门;
所述外接实验油箱通过润滑油管道分别与紧急汽动油泵的进口、出口管路连接,所述润滑油管道与紧急汽动油泵的进口、出口管路连接构成自循环润滑油管路,在所述自循环润滑油管路上分别设置逆止门和手动闸门;紧急汽动油泵的循环流量、循环时间根据汽轮机启动时间和紧急汽动油泵的升压要求而设定。
在外接实验油箱和紧急汽动油泵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相连接的自循环润滑油管路上分别设置用于连通或者隔离外接实验油箱的手动阀门。
在外接实验油箱和紧急汽动油泵出口管路相连接的自循环润滑油管路上设置用于防止外接实验油箱回路逆流的逆止门。
所述紧急汽动油泵的进口管路连接汽轮机主油箱,紧急汽动油泵的出口管路连接至润滑油供油总管路。
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还包括:紧急汽动油泵的启动系统,所述启动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速开主汽门和速关主汽门;所述速开主汽门包括:电磁阀与气动阀组合在一起的电磁气动联动阀门;电磁阀与厂用电电源连接,气动阀与压缩空气源相连。
所述速开主汽门和速关主汽门均设置在汽轮机进汽管道上,蒸汽依次流过速开主汽门、速关主汽门和进气调节装置进入汽轮机内部。
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还包括:紧急汽动油泵远程手动控制系统,所述远程手动控制系统包括:操作手柄、连杆机构和现场耦合机构;
所述操作手柄与连杆机构连接,连杆机构通过现场耦合机构与用于控制紧急汽动油泵启停的手动控制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紧急汽动油泵系统随时处于预启动状态,系统各方面都处在良好的条件工况下。在全厂失电直流油泵又无法启动的情况下,紧急汽动油泵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的投运,给汽轮机系统提供一套更可靠的保证。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紧急汽动油泵实验技术,保证了紧急汽动油泵工作的可靠性,在汽轮机事故时能够有效的提供润滑油,保证转子在惰走曲线的时间内能够安全停机,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提高了电厂的安全生产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紧急汽动油泵实验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紧急汽动油泵远程手动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紧急汽动油泵启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汽轮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1.汽轮机本体,2.联轴器,3.径向滑动轴承,4.主油箱,5.紧急汽动油泵,6.实验油箱,7.自循环润滑油管路,8.手动闸门,9.逆止门,10.润滑油供油总管路;
1-1.操作手柄,1-2.连杆机构,1-3.现场耦合机构,1-4.主汽母管的汽动阀门,1-5.转运平台层,1-6.零米处,1-7.主蒸汽;
2-1.电磁阀,2-2.气动阀,2-3.速关主汽门,2-4.进汽调节装置,2-5.压缩空气源;
3-1.应急气源,3-2.汽轮机启动控制装置,3-3.转速定速机构,3-4.无动力自冷却机构,3-5.无电显示仪表,3-6.排汽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般地,汽轮机紧急汽动油泵5系统包括:应急汽源3-1经过蒸汽管路、汽轮机启动控制装置3-2、进汽调节装置2-4与汽轮机本体1连接,汽轮机本体1与紧急汽动油泵5连接。
轴承断油是汽轮发电机组的恶性事故,它会造成设备严重损坏,如轴颈及推力盘的磨损,支承及推力轴承烧损,以及由此造成的转动部分与静止部分的碰撞,甚至引起轴承箱着火或爆炸。
因此,为了保证汽轮机本体1的安全,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设计了驱动汽轮机,如图4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转速定速机构3-3、汽轮机本体1和无动力自冷却机构3-4;在汽轮机本体1上分别连接无电显示仪表3-5和排汽系统3-6;
无电可显示仪表能够显示汽轮机转速等参数。无动力自冷却机构3-4可对其轴承实施无外动力冷却,保证轴承温度处于安全范围。转速定速机构3-3通过调整汽轮机的阀门开度,调整汽轮机进汽量,以保证汽轮机的转速恒定。驱动汽轮机的设计,保证汽轮机转速迅速达到1500r/min,以提供合格的润滑油。
利用机组辅汽联箱储存的蒸汽作为应急汽源3-1,也可以利用其它蓄热产生的蒸汽作为应急汽源3-1,作为驱动汽轮机的进汽。
驱动汽轮机的排汽可以进入自带的凝汽器冷凝后把凝结水排出并搜集。也可以将排汽直接引入主机凝汽器。也可以通过专门的排大气管将排汽直接排入大气。
驱动汽轮机依靠联轴器2和紧急汽动油泵5联在一根轴上,并共同安装于钢制基座上。汽轮机本体1、径向滑动轴承3、联轴器2、紧急汽动油泵5以及相关的蒸汽管路、进油管路、供油管路、相关的阀门、相关的仪表等连同基座构成一个整体,可以用外罩密闭起来,安装于汽轮机车间。也可以没有外罩开式安装、运行。
紧急汽动油泵5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路与原发电厂的主油箱4或者专门设置的油箱相连。
紧急汽动油泵5的出油口,通过供油管路与原发电厂汽轮机润滑油母管相连,连接位置位于射油器后的润滑油母管管路。在紧急油泵出口与原润滑油母管之间设置逆止阀,防止油的倒流。
在汽轮机紧急汽动油泵5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一种紧急汽动油泵5实验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汽轮机的紧急汽动油泵5、外接实验油箱6、润滑油管道、逆止门9和手动闸门8;外接实验油箱6通过润滑油管道分别与紧急汽动油泵5的进口、出口管路连接,润滑油管道与紧急汽动油泵5的进口、出口管路连接构成自循环润滑油管路7。
在外接实验油箱6和紧急汽动油泵5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相连接的自循环润滑油管路7上分别设置手动闸门8,保证实验系统在平时不用时与油箱进行可靠隔离;在外接实验油箱6和紧急汽动油泵5出口管路相连接的自循环润滑油管路7上设置逆止门9,用于防止外接实验油箱6回路逆流。紧急汽动油泵5的进口管路连接汽轮机主油箱4,紧急汽动油泵5的出口管路连接至润滑油供油总管路10。
自循环润滑油管路7与紧急汽动油泵5的进口、出口管路的具体连接布置根据外接实验油箱6里液位的高度确定。实验油箱6容积的大小根据紧急汽动油泵5的流量及流速来确定,保证实验油箱6里的油能够满足油泵循环工作。循环流量与时间还要与实际要求的汽轮机启动时间、油泵升压要求关联。管道与实验油箱6连接处都需要设置手动闸阀,保证实验系统在平时不用时与油箱进行可靠隔离。
紧急汽动油泵5在进行实验时,与原油箱相连的管路阀门关闭,与外接实验油箱6相连的管道阀门打开,保证实验油箱6与紧急汽动油泵5系统相连。实验运行时,紧急汽动油泵5启动,外置油箱里的油在油泵/管道/实验油箱6三者之间进行内部循环,查看系统的启动时间及工作时间,使系统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能够保证汽机系统的安全停机。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实验油箱6也可以利用原发电厂汽轮机主油箱4。
一般将本实验系统放置与汽机房零米处1-6油箱旁边,而汽轮机的控制室一般在汽轮机操作平台,例如12米平台,如果运行人员需要启动该套紧急汽动油泵5实验系统,需要从汽轮机操作平台到汽机房零米处1-6油箱旁边,极不方便,尤其是紧急情况下,延迟了投运的时间。
因此,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了紧急汽动油泵5远程手动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操作手柄1-1、连杆机构1-2和现场耦合机构1-3;全部为机械传动装置,确保无电源时能够可用。操作手柄1-1设置在汽轮机操作平台上,操作手柄1-1与连杠机构相连,并通过连杠机构、现场耦合机构1-3连接到汽轮机主汽母管的汽动阀门1-4。由操作手柄1-1通过连杆和现场耦合机构1-3即可控制汽动油泵的运行和停止,这样可以通过主控室所处的平台层的操作手柄1-1,手动控制启动油泵的启停。通过紧急汽动油泵5远程手动控制技术,能够在操作平台操作汽动油泵,为紧急情况下汽动油泵的运行或者实验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现场耦合机构1-3可以选用电磁耦合器或者其他耦合装置。
紧急汽动油泵5启动实验时,手动操作控制室层的操作手柄1-1,通过连杆机构1-2作用于汽动油泵系统汽轮机主汽母管的汽动阀门1-4,汽轮机系统通汽,转子运转带动汽动油泵供给润滑油。
紧急汽动油泵5停止实验时,手动操作控制室层的操作手柄1-1,通过连杆机构1-2作用于汽动油泵系统汽轮机主汽母管的汽动阀门1-4,起跳装置跳闸,汽动阀门关闭,汽轮机系统通汽停止,汽动油泵停止供给润滑油。
另外,紧急汽动油泵5在启动过程中,按照常规汽轮机的设置习惯,汽轮机设置了一个自动主汽门,并由电磁阀2-1控制。当失电时,电磁阀2-1动作,打开自动主汽门,主蒸汽1-7进入汽轮机,启动汽轮机。但是,由于系统仅配置一个主汽门,可靠性较低。一旦这个主汽门不起作用,整个系统的功能将会丧失。
因此,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了紧急汽动油泵5启动系统,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串联连接的速开主汽门和速关主汽门2-3;速开主汽门包括:电磁阀2-1与气动阀2-2组合在一起的电磁气动联动阀门;电磁阀2-1与厂用电电源连接,气动阀2-2与压缩空气源2-5相连。速开主汽门和速关主汽门2-3均设置在汽轮机进汽管道上,蒸汽依次流过速开主汽门、速关主汽门2-3和进汽调节装置2-4进入汽轮机内部,汽轮机本体1为进汽调节装置2-4提供转速反馈。
速开主汽门无外接受力下为常关状态,速关主汽门2-3无外接受力下为常开状态。
紧急汽动油泵5系统备用时,原发电厂汽轮机正常运行,电磁阀2-1供电,气动阀2-2供气,使弹簧压缩,速开主汽门关闭;手动旋转速关主汽门2-3手柄,速关主汽门2-3打开;
在备用状态下,能够远程操控电磁阀2-1进而操控速开主汽门,控制气泵系统的启停;
原发电厂失电时,停电使电磁阀2-1打开,压缩空气进入速开主汽门,速开主汽门自动打开;蒸汽经速关主汽门2-3进入汽轮机做功,启动汽轮机;
在运行过程中,超速时经过汽轮机主轴飞锤撞击连杆使速关主汽门2-3快速关闭。
紧急汽动油泵5正常实验时,紧急汽动油泵5的启动首先是电磁阀2-1失电,电磁阀2-1失电使汽压管的压力发生变化,汽压管的压力变化从而引起汽动油泵主蒸汽管道阀门的开启,阀门开启度根据压力的变化而进行调节。例如某紧急汽动油泵5系统中,在失电情况下,电磁阀2-1和双主汽门经过一系列的关联反应,主蒸汽母管汽动阀门开启,蒸汽带动汽轮机的转动,汽轮机带动润滑油泵对机组汽轮机提供润滑油。
系统设有失电紧急启动系统,由电磁阀2-1控制该系统的速开主汽门,在失电的紧急情况下,速开主汽门打开,蒸汽进入驱动汽轮机,驱动汽轮机做功,带动润滑油泵转动,实现对汽轮机提供润滑油,在惰走曲线的安全时间范围内,保证紧急情况下主汽轮机能够安全停转。
该系统设有就地手动启动系统,可以在现场手动启动,以定期现场进行实验,确保随时可以投入运行。
经过现场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紧急汽动油泵5实验系统能够保证紧急汽动油泵5运行的流畅性,随时使紧急汽动油泵5处于备用完好状态,为紧急汽动油泵5的投入提供可靠的保证。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7)

1.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汽轮机的紧急汽动油泵、外接实验油箱、润滑油管道、逆止门和手动闸门;
所述外接实验油箱通过润滑油管道分别与紧急汽动油泵的进口、出口管路连接,所述润滑油管道与紧急汽动油泵的进口、出口管路连接构成自循环润滑油管路,在所述自循环润滑油管路上分别设置逆止门和手动闸门;紧急汽动油泵的循环流量、循环时间根据汽轮机启动时间和紧急汽动油泵的升压要求而设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其特征是,在外接实验油箱和紧急汽动油泵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相连接的自循环润滑油管路上分别设置用于连通或者隔离外接实验油箱的手动阀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其特征是,在外接实验油箱和紧急汽动油泵出口管路相连接的自循环润滑油管路上设置用于防止外接实验油箱回路逆流的逆止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紧急汽动油泵的进口管路连接汽轮机主油箱,紧急汽动油泵的出口管路连接至润滑油供油总管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紧急汽动油泵的启动系统,所述启动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速开主汽门和速关主汽门;所述速开主汽门包括:电磁阀与气动阀组合在一起的电磁气动联动阀门;电磁阀与厂用电电源连接,气动阀与压缩空气源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速开主汽门和速关主汽门均设置在汽轮机进汽管道上,蒸汽依次流过速开主汽门、速关主汽门和进气调节装置进入汽轮机内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紧急汽动油泵远程手动控制系统,所述远程手动控制系统包括:操作手柄、连杆机构和现场耦合机构;
所述操作手柄与连杆机构连接,连杆机构通过现场耦合机构与用于控制紧急汽动油泵启停的手动控制装置连接。
CN201520372575.6U 2015-06-02 2015-06-02 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46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72575.6U CN204646339U (zh) 2015-06-02 2015-06-02 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72575.6U CN204646339U (zh) 2015-06-02 2015-06-02 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46339U true CN204646339U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99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72575.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46339U (zh) 2015-06-02 2015-06-02 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463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7421A (zh) * 2015-06-02 2015-08-19 济南达能动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7421A (zh) * 2015-06-02 2015-08-19 济南达能动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0349B2 (en) Power plant and operating method
KR101087518B1 (ko) 풍력 발전 장치
CN201228604Y (zh) 水电站外循环润滑系统
US20100310356A1 (en) Clutched steam turbine low pressure sections and methods therefore
CN204646341U (zh) 一种紧急汽动油泵远程手动控制系统
CN106761971B (zh) 一种高位储能应急供给汽轮机润滑油的方法
CN104832223B (zh) 具有失电自启动式应急供油系统的汽轮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5443173A (zh) 用于pta装置能量回收的机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002500A (zh) 具有紧急运转装置的涡轮机发电系统及其紧急运转方法
CN204646337U (zh) 一种汽动油泵的启动系统
CN104879174B (zh) 一种紧急汽动油泵远程手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4646339U (zh) 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
CN104847421B (zh) 一种紧急汽动油泵的实验系统及方法
CN204646338U (zh) 具有失电自启动式应急供油系统的汽轮机
CN104863648B (zh) 一种蒸汽驱动润滑油泵紧急供油系统及其方法
US6582184B2 (en) Turbine controls testing device
CN104879175B (zh) 一种汽动油泵的启动系统及方法
CN205478081U (zh) 一种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CN204646340U (zh) 一种蒸汽驱动润滑油泵紧急供油系统
CN206299414U (zh) 压力自持型汽轮机润滑油供油系统
CN201218111Y (zh) 一种汽门快速关闭装置
CN101793170A (zh) 微型汽轮发电机组
CN214836591U (zh) 一种高压给水泵出口多取样点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CN102733360B (zh) 卷扬启闭机的应急操作装置及闸门系统
CN212318104U (zh) 一种防止有机朗肯发电机组膨胀机涡轮超速运行的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11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