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41414U -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41414U
CN204641414U CN201520188323.8U CN201520188323U CN204641414U CN 204641414 U CN204641414 U CN 204641414U CN 201520188323 U CN201520188323 U CN 201520188323U CN 204641414 U CN204641414 U CN 204641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guide support
read
automobile
front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883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琴
张文博
周娟
佟静伟
陈新
张进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883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41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41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41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及汽车,该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包括:设置于汽车仪表板上的导光支架本体,所述导光支架本体的其中两个相对的边上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方形通孔;卡接于导光支架本体内的用于放置仪表显示屏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其中两个相对的边上设置有用于卡接于第一方形通孔内的第一卡扣,以及,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个相对的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出的第二卡扣;卡接于固定支架上的用于固定仪表显示屏的前框架,所述前框架的两个相对的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二卡扣的第二方形通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更改显示屏固定支架及显示屏前框架来适配不同型号的显示屏,实现了导光支架的通用化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仪表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显示屏如段码屏、点阵屏、TFT屏大量运用于组合仪表中,显示屏的固定结构一般通过导光支架来实现,导光支架需根据显示屏的尺寸进行定制,不同的显示屏需要定制不同的导光支架,由此不能实现导光支架的通用化设计,造成开发费用高、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及汽车,通过更改显示屏固定支架及显示屏前框架来适配不同型号的显示屏,以达到节省开发成本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包括:
设置于汽车仪表板上的导光支架本体,所述导光支架本体的其中两个相对的边上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方形通孔;
卡接于所述导光支架本体内的用于放置仪表显示屏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其中两个相对的边上设置有用于卡接于所述第一方形通孔内的第一卡扣,以及,所述固定支架的所述两个相对的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出的第二卡扣;
卡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用于固定所述仪表显示屏的前框架,所述前框架的两个相对的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二卡扣的第二方形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支架本体的另外一个边上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U形槽,所述固定支架的另外一个边上对应所述第一U形槽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卡接于所述第一U形槽上的第一限位柱。
进一步的,所述前框架的两个相对的边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U形槽,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个相对的边上对应所述第二U形槽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卡接于所述第二U形槽上的第二限位柱。
进一步的,导光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屏的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为用于放置所述仪表显示屏的空腔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包括导光支架本体、卡接于导光支架本体上的显示屏固定支架、放入显示屏固定支架内的显示屏,以及卡接于显示屏固定支架上的显示屏前框架,本实施例通过更改显示屏固定支架及显示屏前框架来适配不同型号的显示屏,实现导光支架本体的通用化设计,达到节省开发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的结构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光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光支架本体;11-第一方形通孔;12-第一U形槽;13-凸台;2-固定支架;21-第一限位柱;22-第一卡扣;23-第二卡扣;24-第二限位柱;25-空腔结构;3-显示屏;4-前框架;41-第二方形通孔;42-第二U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仪表导光支架需要根据显示屏的尺寸进行定制,不能实现导光支架通用化设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及汽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包括:导光支架本体1、固定支架2、显示屏3、前框架4,具体地,
导光支架本体1设置于汽车组合仪表板上,如图2所示,所述导光支架本体1的其中两个相对的边上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方形通孔11;所述导光支架本体1的另外一个边上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U形槽12;进一步的,导光支架本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屏3的凸台13。
固定支架2卡接于所述导光支架本体1内,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支架2为用于放置所述仪表显示屏3的空腔结构25。所述固定支架2的其中两个相对的边上设置有用于卡接于所述第一方形通孔11内的第一卡扣22,以及,所述两个相对的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出的第二卡扣2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2的另外一个边上设置有用于卡接于所述第一U形槽12上的第一限位柱21。
前框架4卡接于所述固定支架2上,前框架4用于固定所述仪表显示屏3,如图4所示,所述前框架4的两个相对的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二卡扣23的第二方形通孔41;进一步的,所述前框架4的两个相对的边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U形槽42,为此,所述固定支架2的两个相对的边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卡接于所述第二U形槽42上的第二限位柱24。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具体地,包括导光支架本体1、固定支架2、显示屏3、前框架4,所述导光支架本体1上设有定位的U形槽、支撑限位凸台、用于固定固定支架2的方形通孔;所述固定支架2设有与导光支架本体1限位的限位柱,与导光支架本体1固定的卡扣及与前框架4固定的卡扣,与前框架4限位的方形限位柱,并设有放置显示屏的空腔;所述的显示屏3为带有金属边框封装的一个模组;所述前框架4上设有与固定支架2的限位U形槽及与固定支架2固定的方形通孔。
本实施例在安装过程中,结合图1,将显示屏固定支架2卡接在导光支架本体1上,将显示屏3放入固定支架2中用于放置显示屏的空腔内,再将前框架4卡接在固定支架2上。显示屏3通过前框架4与固定支架2压合固定并通过固定支架2固定于导光支架本体1上,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仪表导管支架。
应当说明的是,对于不同型号的显示屏,有3a,3b……多种尺寸,可设计出与显示屏3a,3b……适配的显示屏固定支架2a,2b……(显示屏固定支架2a,2b……与显示屏的区别在于放置显示屏的空腔尺寸不一致)及显示屏前框4a,4b……。显示屏与导光支架本体、显示屏固定支架、显示屏前框架组成一个完整的导光支架,由此,显示屏3a与导光支架本体、显示屏固定支架2a、显示屏前框架4a组成一个完整的导光支架;显示屏3b与导光支架本体、显示屏固定支架2b、显示屏前框架4b组成一个完整的导光支架;通过这种分体式的结构,可以使导光支架本体通用,减少在组合仪表开发中由于更改显示屏尺寸导致需重新开发新的导光支架,节省开发成本及社会资源。同一款组合仪表通过更改显示屏固定支架、显示屏前框架来适配不同尺寸的显示屏。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及汽车,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包括导光支架本体、卡接于导光支架本体上的显示屏固定支架、放入显示屏固定支架内的显示屏,以及卡接于显示屏固定支架上的显示屏前框架,本实施例通过更改显示屏固定支架及显示屏前框架来适配不同型号的显示屏,实现导光支架本体的通用化设计,达到节省开发成本的目的。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汽车仪表板上的导光支架本体,所述导光支架本体的其中两个相对的边上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方形通孔;
卡接于所述导光支架本体内的用于放置仪表显示屏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其中两个相对的边上设置有用于卡接于所述第一方形通孔内的第一卡扣,以及,所述固定支架的所述两个相对的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出的第二卡扣;
卡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用于固定所述仪表显示屏的前框架,所述前框架的两个相对的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二卡扣的第二方形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支架本体的另外一个边上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U形槽,所述固定支架的另外一个边上对应所述第一U形槽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卡接于所述第一U形槽上的第一限位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的两个相对的边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U形槽,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个相对的边上对应所述第二U形槽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卡接于所述第二U形槽上的第二限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导光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屏的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为用于放置所述仪表显示屏的空腔结构。
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
CN201520188323.8U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04641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8323.8U CN204641414U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8323.8U CN204641414U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41414U true CN204641414U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94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88323.8U Active CN204641414U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414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3273A (zh) * 2021-10-11 2022-02-08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仪表分体式光盒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3273A (zh) * 2021-10-11 2022-02-08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仪表分体式光盒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7830A (zh) 移动设备的电量管理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204641414U (zh) 一种汽车组合仪表导光支架结构及汽车
CN205787376U (zh) 固定手机的支架以及虚拟现实头盔
CN105300227A (zh) 一种微型连接器用定位检测工具
CN204666846U (zh) 多层次低损耗扩散板
CN203819051U (zh) 汽车仪表液晶屏的弹性支撑结构
CN103698924B (zh) 液晶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206311349U (zh) 一种移动式上门检测评估系统
CN204694947U (zh) 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3265951U (zh) 汽车柔性总拼台下车身总成支撑安装机构
CN205772449U (zh) 一种料线拉收机构
CN212539108U (zh) 一种手机壳中框结构尺寸测量装置
CN203338574U (zh) 一种汽车测速装置
CN203549322U (zh) 防震计算机托架
CN204461516U (zh) 一种平顶u型质量流量计振管
CN202753792U (zh) 仪表板横梁左下支架
CN20332537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3054392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
CN212252012U (zh) 一种手机电脑同屏伸缩支架
CN215727926U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油色谱仪监测的展示对比装置
CN210019650U (zh) 一种两个活动夹紧装置间的联动结构
CN215197046U (zh) 一种高中化学实验用试管夹
CN206243063U (zh) 一种后装中控大屏的结构
CN109961629A (zh) 一种公务车智能管理系统
CN203832546U (zh) 组合开关和管柱护罩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2

Address after: 101300 Beijing city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Patentee after: BAIC MOTOR CORPORATION 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Beijing City Renhe Town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0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