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41397U - 轴用支撑件以及具有其的传动轴总成 - Google Patents

轴用支撑件以及具有其的传动轴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41397U
CN204641397U CN201520299405.XU CN201520299405U CN204641397U CN 204641397 U CN204641397 U CN 204641397U CN 201520299405 U CN201520299405 U CN 201520299405U CN 204641397 U CN204641397 U CN 204641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elasticity body
strut member
location indentations
axle str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994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凡生
温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994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41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41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413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用支撑件以及具有其的传动轴总成,其中轴用支撑件包括:托架,所述托架为弧形且所述托架的内壁具有敞开口,所述托架的至少部分内壁上形成定位凹部;弹性套体,所述弹性套体的部分外壁设于所述定位凹部内,所述弹性套体具有安装孔;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弹性套体的安装孔内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在所述敞开口处与所述托架连接以将所述弹性套体压入所述托架内。本实用新型的轴用支撑件不仅内部连接紧密可靠,而且具有更高的耐冲击强度。

Description

轴用支撑件以及具有其的传动轴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轴用支撑件以及具有其的传动轴总成。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汽车的变速箱与驱动桥之间通过传动轴总成连接,一般当传动轴长度大于1.5米时,为提高传动轴的临界转速,常需要把传动轴拆分成两根或三根等,相邻的传动轴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此时,前传动轴上通常需要加装支撑件,以吸收传动轴的振动、降低噪声。
支撑件一般包括托架、连接在托架上的胶圈、连接在胶圈上的滚珠轴承,托架最终通过L型支架或U型支架安装在车架横梁上,传动轴套设在滚珠轴承内,由此在不影响传动轴转动的基础上,实现了支撑件对传动轴的支撑。其中,胶圈在托架上的定位依靠托架上的定位孔以及胶圈上的凸起配合实现。
上述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托架与胶圈的定位依靠胶圈的突起插入托架的定位孔内,随着胶圈的老化,长时间承受冲击载荷后,凸起易脱落从而造成支撑松动。
2、托架多采用槽钢冷冲压成型,反弹大,胶圈与托架组装装配后,两者之间容易存在较大间隙,造成配合不紧密。
3、托架采用槽钢冲压,重量较重、成本高,而且占用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稳定可靠、耐冲击强度好的轴用支撑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传动轴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轴用支撑件包括:托架,所述托架为弧形且所述托架的内壁具有敞开口,所述托架的至少部分内壁上形成定位凹部;弹性套体,所述弹性套体的部分外壁设于所述定位凹部内,所述弹性套体具有安装孔;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弹性套体的安装孔内;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在所述敞开口处与所述托架连接以将所述弹性套体压入所述托架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用支撑件不仅内部连接紧密可靠,而且具有更高的耐冲击强度。
优选地,所述定位凹部与所述托架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优选地,所述托架的内壁包括配合段以及连接在所述配合段两端的安装段,所述定位凹部形成在所述配合段上,所述压紧件连接在所述安装段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套体具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位于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安装段之间。
优选地,所述定位凹部至少部分与所述弹性套体的外壁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定位凹部包括底面以及连接在所述底面两侧的侧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弹性套体的外壁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侧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为钝角。
优选地,所述托架沿所述轴承轴向延伸的两端具有翻边。
优选地,所述翻边自内向外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传动轴总成包括:至少两个传动轴,相邻两个传动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以及所述的轴用支撑件,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承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用支撑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用支撑的示意图(轴承未示出)。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用支撑件的立体分解图(轴承未示出)。
附图标记:
轴用支撑件100,
托架10,敞开口11,定位凹部12,底面121,侧面122,托架的内壁13,配合段131,安装段132,翻边14,
弹性套体20,安装孔21,延伸段22,弹性套体的外壁23,
轴承30,
压紧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用支撑件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用支撑件100包括:托架10、弹性套体20、轴承30以及压紧件40。
其中,托架10为弧形且托架的内壁13具有敞开口11,托架10的至少部分内壁上形成定位凹部12,弹性套体20的部分外壁设于定位凹部12内,弹性套体20具有安装孔21,压紧件40在敞开口11处与托架10连接以将弹性套体20压入托架10内。轴承30安装在弹性套体20的安装孔21内。
可以理解的是,托架10的弧形形状与弹性套体20的外周壁的形状至少部分一致,轴承30的中心轴与弹性套体20的中心孔的中心轴同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件,通过将弹性套体20设置在定位凹部12内并通过压紧件40压紧以实现弹性套体20在托架10内的固定,其中压紧件40将弹性套体20压装在定位凸部内以对弹性套体20施以周向限位,同时弹性套体20设置在定位凹部12内能够对弹性套体20施以轴向限位。由此,减小了弹性套体20与托架10之间的配合间隙,使托架10与弹性套体20的连接更加紧密,使弹性套体20具有更高的耐冲击强度。
如图2所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定位凹部12与托架10的延伸方向相一致。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凹部12与托架10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是指:定位凹部12与其所在的托架的内壁13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也就是说,当定位凹部12仅分布在托架10的部分内壁上时,定位凹部12沿该部分内壁的延伸方向延伸。由此,一方面定位凹部12对弹性套体20的外壁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定位凹部12在托架10上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增强了托架10的整体结构强度。
可以理解,在图2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定位凹部12为连贯的弧形槽,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定位凹部12还可以是多个沿托架10的周向分布并互相间隔的弧形槽。
参照图3,托架的内壁13包括配合段131以及连接在配合段131两端的安装段132,定位凹部12形成在配合段131上,压紧件40连接在安装段132上。具体地,配合段131为大体U形,两个安装段132可以垂直连接在配合段131的两端,压紧件40的端部与托架10的安装段132通过螺栓连接,压紧件40的下表面与弹性套体20相止抵。这样,不仅便于弹性套体20的拆装,而且增强了轴用支撑件100的强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弹性套体20的外轮廓不限于是与配合段131相一致的U形结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套体20具有延伸段22,延伸段22位于压紧件40与安装段132之间。具体地,延伸段22位于弹性套体20的顶端,延伸段22与托架10的安装段132相对应,这样,弹性套体20的外壁与托架的内壁13形状大体一致,延伸段22、安装段132与压紧件40共同通过螺栓连接。由此,进一步增强了弹性套体20与托架10连接的紧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凹部12至少部分与弹性套体20的外壁相接触。例如,定位凹部12的横截面为弧形时,其弧形的横截面上可以仅部分弹性套体20的外壁相接触,也可以全部与弹性套体20的外壁相接触。
具体地,定位凹部12包括底面121以及连接在底面121两侧的侧面122,底面121与弹性套体20的外壁相接触,两个侧面122在托架10的轴向上相对。在图2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定位凹部的底面121与弹性套体20的外壁接触,定位凹部的侧面122与弹性套体20的外壁以及侧壁均不接触。采用上述结构的托架10,当弹性套体20以及轴承30上连接的传动轴产生振动时,定位凹部的侧面122能够为弹性套体20的端部提供缓冲空间以使弹性套体20的端部可发生变形以缓冲振动,从而避免托架10对弹性套体20的冲击损伤。
进一步地,定位凹部的侧面122与底面121的夹角为钝角。也就是说,定位凹部的底面121与两个侧面122形成为大体倒梯形结构,其中一个侧面122与底面121沿轴向延伸的一端连接且斜向上延伸,另一个侧面122与地面沿轴向延伸的另一端连接且斜向上延伸。由此,进一步避免了弹性套体20受到振动时与定位凹部的侧面122发生挤压。
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凹部的底面121可以与弹性套体20的外壁相贴合,定位凹部的侧面122可以与弹性套体20上对应的端面相贴合,弹性套体20嵌入到定位凹部12内。除此之外,定位凹部12上与弹性套体20接触的底面121的横截面形状不限于图1所示的平面,还可以是弧形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架10沿轴承30轴向延伸的两端具有翻边14。具体地,翻边14连接在托架10的沿轴向延伸的两端部,并大体向内或向外延伸。进一步地,翻边14自内向外延伸。这样,翻边14有效增强了托架10的抗冲击能力,托架10的重量更轻,强度更高。此外,托架10采用成型能力较好的热轧钢板一体冲压成型,具有更好的延伸性以及强度,同时使托架10轻量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传动轴总成包括:至少两个传动轴以及轴用支撑件100,相邻两个传动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其中一个传动轴与所述轴承30连接。
当两个传动轴进行传动时,连接在轴承30支撑件上的第一传动轴可以与轴承30外圈一起转动以将扭矩传递给第二传动轴,同时,第一传动轴发生晃动时,弹性套体20能够对第一传动轴的偏离进行缓冲以使第一传动轴具有足够的缓冲空间,而设置在轴用支撑件100上的凹槽能够对弹性套体20进行限位并增强两者贴合的紧密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轴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架,所述托架为弧形且所述托架的内壁具有敞开口,所述托架的至少部分内壁上形成定位凹部;
弹性套体,所述弹性套体的部分外壁设于所述定位凹部内,所述弹性套体具有安装孔;
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弹性套体的安装孔内;
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在所述敞开口处与所述托架连接以将所述弹性套体压入所述托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部与所述托架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内壁包括配合段以及连接在所述配合段两端的安装段,所述定位凹部形成在所述配合段上,所述压紧件连接在所述安装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体具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位于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安装段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部至少部分与所述弹性套体的外壁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部包括底面以及连接在所述底面两侧的侧面,所述底面与所述弹性套体的外壁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为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沿所述轴承轴向延伸的两端具有翻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自内向外延伸。
10.一种传动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传动轴,相邻两个传动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以及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轴用支撑件,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承连接。
CN201520299405.XU 2015-05-11 2015-05-11 轴用支撑件以及具有其的传动轴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41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99405.XU CN204641397U (zh) 2015-05-11 2015-05-11 轴用支撑件以及具有其的传动轴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99405.XU CN204641397U (zh) 2015-05-11 2015-05-11 轴用支撑件以及具有其的传动轴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41397U true CN204641397U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94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9940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41397U (zh) 2015-05-11 2015-05-11 轴用支撑件以及具有其的传动轴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4139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6314A (zh) * 2018-07-06 2018-11-30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传动轴减震支撑及车辆
CN110277871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支架及应用该支架的电机组件和燃油泵组件
US10675972B2 (en) 2018-08-13 2020-06-09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Drive shaft bearing support assembly and multi-radius cap for bearing support housi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7871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支架及应用该支架的电机组件和燃油泵组件
CN108916314A (zh) * 2018-07-06 2018-11-30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传动轴减震支撑及车辆
US10675972B2 (en) 2018-08-13 2020-06-09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Drive shaft bearing support assembly and multi-radius cap for bearing support hous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41397U (zh) 轴用支撑件以及具有其的传动轴总成
CN104070979A (zh) 车辆及其拉杆式悬置装置
CN203637552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橡胶支撑总成
CN104684738A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弹性车轮
CN202623789U (zh) 一种新型全向轮结构
US8360191B2 (en) Support system for power train of vehicle
CN205806261U (zh) 一种离合器
CN102975615A (zh) 载重汽车传动轴中间支承总成
CN103832210A (zh) 用于车辆驱动轴总成的中间支撑组件
CN204458862U (zh) 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总成
KR20150040883A (ko) 차량 휠 림
CN202896296U (zh) 载重汽车传动轴中间支承总成
CN203752900U (zh) 一体压缩式传动轴中间支承总成
CN205097924U (zh) 用于悬置支架的吸振器以及具有其的悬置组件
CN202851684U (zh) 传动轴的轴承支承支座组件
CN204239255U (zh)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其曲轴组件
CN104812596A (zh) 用于车辆的安装装置
CN103538439B (zh) 一种焊接式平衡轴总成
CN203651389U (zh) 汽车稳定杆支架组件
CN201805308U (zh) 一种电机端盖与减震圈的装配结构
CN207349344U (zh) 吸振器和车辆
CN212765495U (zh) 半轴用防尘罩组件、传动装置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4895794A (zh) 排气消音器组件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2338164A (zh) 一种457桥差速器用轴承压盖
CN212765558U (zh) 后减振器上支架、后减振器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