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41112U - 一种自动作标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作标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41112U
CN204641112U CN201520303427.9U CN201520303427U CN204641112U CN 204641112 U CN204641112 U CN 204641112U CN 201520303427 U CN201520303427 U CN 201520303427U CN 204641112 U CN204641112 U CN 204641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eat
check mark
seal
identification device
action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034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Xie Che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Xie Che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Xie Che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Xie Chen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034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41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41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4111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作标识装置,包括:一具有作标识件(f)的作标识机构;带动所述作标识机构往返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作标识机构还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固定座(e1),可直线往返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e1)上的活动座(e2),所述作标识件(f)安装在所述活动座(e2)上,且所述固定座(e1)与所述活动座(e2)之间安装有偏压部件,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作用在所述活动座(e2)上,使所述活动座(e2)有沿作标识方向运动的趋势。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作标识装置能够在盖章时使印章对待盖章物件的冲击得到缓冲,从而避免了印章机构直接硬性撞击待盖章物件导致待盖章物件以及印章破损的问题,这样印章免于磨损,盖章质量也能够长期维持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作标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标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作标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盖章机一般都是由印章机构、驱动机构、控制机构或检测机构的共同作用来实现自动盖章以减少人力劳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自动印章机构容易磨损而导致盖章不清晰,最终影响盖章美观,甚至影响盖章效果。
如现有技术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01875267A《一种自动印章机》即为上述技术。其通过光电开关检测纸的到位信号来控制印泥板向下转动,并且第二铁心向左以使第一铁心向下带动连杆移动从而使印章向下,印章机构向下移动来完成一次盖章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印章机构是被夹持在夹具上的,夹具对印章机构如果夹持过紧,就容易对待盖章的物件如纸张、线路板等造成硬性撞击,从而对待盖章的物件造成损坏,如果夹持过松,盖章机构在夹具中容易来回窜动,从而导致盖章不清晰。另外,在该专利文献中,是通过绕制有线圈的第二铁芯驱动绕制有线圈的第一铁芯运动的,因此,并不能精确控制连杆的运动行程以及盖章速度,在给线路板盖章时,容易出现行程过大,而导致对线路板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夹具对印章机构如果夹持过紧,就容易对待盖章的物件如纸张、线路板等造成硬性撞击,从而对待盖章的物件造成损坏,如果夹持过松,盖章机构在夹具中容易来回窜动,从而导 致盖章不清晰。另外,通过控制机构精确控制连杆的运动行程以及盖章速度,避免在给线路板盖章时,容易出现行程过大,而导致对线路板造成损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作标识装置,包括:一具有作标识件的作标识机构;带动所述作标识机构往返移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标识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固定座,可直线往返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活动座,所述作标识件安装在所述活动座上,且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活动座之间安装有偏压部件,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作用在所述活动座上,使所述活动座有沿作标识方向运动的趋势。
所述活动座通过导向连接结构可直线往返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
所述导向连接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活动座上的导向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朝向所述活动座一端的端面上,且适合穿过所述导向孔的导向轴,以及设置在导向轴上防止所述活动座从所述导向轴退出的锁定件。
所述锁定件为拧紧在所述导向轴上的螺母。
所述偏压件为套设在所述导向轴上的弹簧。
所述固定座上成型有中心孔,所述活动座的尾部具有适合穿过所述中心孔的杆体。
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夹持所述作标识件的夹具。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双向马达、由所述双向马达驱动的同步轮和同步带、一端与所述同步带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连杆、以及控制所述双向马达正反转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沿所述作标识件f作标识方向前后布置的前极限感应器、后极限感应器,一端设置在所述同步带上,另一端处于所述前极限感应器、后极限感应器之间的感应器片,且所述感应器片随所述同步带正向移动至触发所述前极限感应器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双向马达反向转动,所述感应器片随所述同步带移动至触发所述后极限感应器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双向马达停止转动。
所述连杆呈“L”型,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同步带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所述连杆由分体的呈“L”型的第一连杆部分,以及呈直线状的第二连杆部分连接而成,且所述第一连杆部分、所述第二连杆部分对接后,所述第一连杆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中线与所述第二连杆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中线相互平行不重合。
所述作标识件为作标识件或油性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活动座之间安装有偏压部件,这样当印章机构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往盖章方向运动时,活动座与偏压部件的设置,能够使印章对待盖章物件,如纸,线路板等的冲击得到缓冲,从而避免了印章机构直接硬性撞击待盖章物件导致待盖章物件以及印章破损的问题,印章免于磨损,盖章质量也能够长期维持稳定。
2、在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座通过导向连接结构可直线往返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可实现所述活动座直线往返移动的平稳性,从而使印章机构定向平稳的往返移动,保证了盖章质量。
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导向连接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活动座上的导向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朝向所述活动座一端的端面上,且适合穿过所述导向孔的导向轴,以及设置在导向轴上防止所述活动座从所述导向轴退出的锁定件,上述结构的导向连接结构导向可靠,结构简单。
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固定座上设置成型中心孔,且所述活动座的尾部具有适合穿过所述中心孔的杆体。这样能够确保所述活动座更加稳定,提高盖章质量。
5、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夹持所述印章的夹具。这样便于更换不同类型的作标识件。
6、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双向马达、以及由双向马达驱动的同步 轮和同步带、连杆、以及控制所述双向马达正反转的控制装置,实现马达的正转与反转,从而使印章能够往返移动,从而实现盖章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待机状态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a-双向马达;b1-主动轮;b2-同步轮;b3-同步带;c1-后极限感应器,c2-感应器片、c3-前极限感应器、d-连杆、e1-固定座、e2-活动座、e3-弹簧、e4-导向轴、f-作标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使用以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动作标识装置,包括:一具有作标识件f的作标识机构;带动所述作标识机构往返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作标识机构还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固定座e1,可直线往返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e1上的活动座e2,所述作标识件f安装在所述活动座e2上,且所述固定座e1与所述活动座e2之间安装有偏压部件,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作用在所述活动座e2上,使所述活动座e2有沿作标识方向运动的趋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作标识件f为印章,作标识机构为印章机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作标识件f还可以为油性笔等能够在纸或线路板上作出标识的其他结构。下面以作标识件f为印章,作标识机构为印章机构为例进行阐述。
上述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方案,通过在所述固定座e1与所述活动座e2之间安装有偏压部件,并且使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作用在所述活动座e2上,这样当印章机构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往盖章方向运动时,活动座与偏压部件的设置,能够使印章对待盖章物件,如纸,工件、线路板等的冲 击得到缓冲,从而避免了印章机构直接硬性撞击待盖章物件导致待盖章物件以及印章破损的问题,印章f免于磨损,盖章质量也能够长期维持稳定。
如图1、2所示,为了保证印章机构往返移动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盖章质量,所述活动座e2通过导向连接结构可直线往返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座e1上。导向连接结构对活动座e2的运动进行导向,防止活动座在运动过中中抖动,因此能够获得清晰的印章图案。
导向连接结构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导向连接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活动座e2上的导向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e1的朝向所述活动座e2一端的端面上,且适合穿过所述导向孔的导向轴e4,以及设置在导向轴e4上防止所述活动座e2从所述导向轴e4退出的锁定件。优选所述锁定件为拧紧在所述导向轴e4上的螺母。所述偏压部件优选为套设在所述导向轴e4上的弹簧e3。上述结构的导向连接结构导向可靠,结构简单。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活动座e2的稳定性,所述固定座e1上成型有中心孔,所述活动座e2的尾部具有适合穿过所述中心孔的杆体。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更换不同类型的印章,所述活动座e2上设置有夹持所述印章f的夹具。
为了能够自动精确控制连杆d的运行行程以及盖章速度,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双向马达a、由所述双向马达a驱动的同步轮b2和同步带b3、一端与所述同步带b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e1连接的连杆d、以及控制所述双向马达a正反转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沿所述印章f盖章方向前后布置的前极限感应器c3、后极限感应器c1,一端设置在所述同步带b3上,另一端处于所述掐面极限感应器c3、后极限感应器c1之间的感应器片c2,且所述感应器片c2随所述同步带b3正向移动至触发所述前极限感应器c3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双向马达a反向转动,所述感应器片c2随所述同步带b3移动至触发所述后极限感应器c1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双向马达a停止转动。 
另外,为使整个盖章装置的空间布局紧凑,所述连杆d呈“L”型,所 述连杆d的一端与所述同步带b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e1连接。这样,可以使同步带长度方向与盖章机构平行设置,空间更为紧凑。优选为所述连杆d由分体的呈“L”型的第一连杆d部分,以及呈直线状的第二连杆d部分连接而成,且所述第一连杆d部分、所述第二连杆d部分对接后,所述第一连杆d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中线与所述第二连杆d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中线相互平行不重合,这样能够使盖章机构稍微远离同步带设置,防止盖章机构靠同步带设置过近,产生相互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作标识装置的工作过程:
下面以盖章为例进行介绍:
当设备发出指令进行盖章工作时,马达转动,通过同步带和连杆带动盖章机构向前(图1中为向左)移动,直至盖章机构上的印章与工件接触对工件进行盖章工作;盖章机构前移的位置极限由前极限感应器c3决定,即当感应片触发前极限感应器c3时,马达回转,同步带向后移动,通过连杆带动盖章机构回缩,直至感应片触发后极限感应器时马达停止转动,一次盖章工作完成。在盖章过程中,由于盖章机构设置了活动座,弹簧,因此,在印章接触碰到工件时,工件的反作用力会使印章随活动座后退压缩弹簧,从而对印章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了印章对工件的硬性冲击。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2)

1.一种自动作标识装置,包括:一具有作标识件(f)的作标识机构;带动所述作标识机构往返移动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标识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固定座(e1),可直线往返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e1)上的活动座(e2),所述作标识件(f)安装在所述活动座(e2)上,且所述固定座(e1)与所述活动座(e2)之间安装有偏压部件,所述偏压部件的偏压力作用在所述活动座(e2)上,使所述活动座(e2)有沿作标识方向运动的趋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作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e2)通过导向连接结构可直线往返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座(e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作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连接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活动座(e2)上的导向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e1)的朝向所述活动座(e2)一端的端面上,且适合穿过所述导向孔的导向轴,以及设置在导向轴上防止所述活动座(e2)从所述导向轴退出的锁定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作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为拧紧在所述导向轴上的螺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作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件为套设在所述导向轴上的弹簧(e3)。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作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e1)上成型有中心孔,所述活动座(e2)的尾部具有适合穿过所述中心孔的杆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作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e2)上设置有夹持所述作标识件(f)的夹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作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双向马达(a)、由所述双向马达(a)驱动的同步轮(b2)和同步带(b3)、一端与所述同步带(b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e1)连接的连杆(d)、以及控制所述双向马达(a)正反转的控制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作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沿所述作标识件(f)作标识方向前后布置的前极限感应器(c3)、后极限感应器(c1),一端设置在所述同步带(b3)上,另一端处于所述前极限感应器(c3)、后极限感应器(c1)之间的感应器片(c2),且所述感应器片(c2)随所述同步带(b3)正向移动至触发所述前极限感应器(c3)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双向马达(a)反向转动,所述感应器片(c2)随所述同步带(b3)移动至触发所述后极限感应器(c1)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双向马达(a)停止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作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d)呈“L”型,所述连杆(d)的一端与所述同步带(b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e1)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作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d)由分体的呈“L”型的第一连杆(d)部分,以及呈直线状的第二连杆(d)部分连接而成,且所述第一连杆(d)部分、所述第二连杆(d)部分对接后,所述第一连杆(d)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中线与所述第二连杆(d)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中线相互平行不重合。
12.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作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标识件(f)为印章或油性笔。
CN201520303427.9U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自动作标识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41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3427.9U CN204641112U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自动作标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3427.9U CN204641112U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自动作标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41112U true CN204641112U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93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03427.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41112U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自动作标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4111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9323A (zh) * 2015-05-12 2015-08-26 南京协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作标识装置
CN106945417A (zh) * 2017-03-13 2017-07-14 昆山沪利微电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线路板电测工序的自动盖章装置
CN107091292A (zh) * 2017-06-21 2017-08-25 四川瑞丰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9323A (zh) * 2015-05-12 2015-08-26 南京协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作标识装置
CN106945417A (zh) * 2017-03-13 2017-07-14 昆山沪利微电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线路板电测工序的自动盖章装置
CN107091292A (zh) * 2017-06-21 2017-08-25 四川瑞丰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41112U (zh) 一种自动作标识装置
CN202344541U (zh) 一种在工件上标记缺陷位置的装置
WO2009047945A1 (ja) スライド式切断機
JP5052843B2 (ja) 製品の三方を裁断する装置
CN204975353U (zh) 滑台机械手自动送料装置
CN204954282U (zh) 煤气阀组装流水线之阀杆装配工位
CN103394891B (zh) 一种衬套双向压入机
CN106041066A (zh) 一种钕铁硼磁场成型压机送料机构
WO2014185878A3 (en) A laser processing bench with a movement mechanism
DE602008000625D1 (de) Nähmaschine mit Oberfadenschneide- und Haltemechanismus
CN204525044U (zh) 一种工件识别装置
CN204575473U (zh) 箱包拉杆疲劳试验机
CN105129407A (zh) 气动挡停器
PL1749913T3 (pl) Urządzenie do przesuwania czółenka do czółenkowej maszyny tkackiej
CN104859323A (zh) 一种自动作标识装置
SI2155464T1 (sl) Priprava za razkalupljenje obdelovanca iz oblikovalnega orodja
CN203275538U (zh) 感应设备测试装置
PT91039B (pt) Sistema de accionamento de uma ferramenta de tracado para maquinas de desenhar ou similares
US3741458A (en) Hydraulic controller for strip material feeder
CN204234966U (zh) 点焊装置
CN204321239U (zh) 数控台式钻床
CN201752844U (zh) Pcb钻机自动换刀上置式机械手
CN104117568A (zh) 低压合模智能精冲机
CN209578192U (zh) 一种尺寸调节机构及车床
CN203580308U (zh) 椭圆印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