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33110U - 插套制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插套制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33110U
CN204633110U CN201520255918.0U CN201520255918U CN204633110U CN 204633110 U CN204633110 U CN 204633110U CN 201520255918 U CN201520255918 U CN 201520255918U CN 204633110 U CN204633110 U CN 204633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fering
sleeve
mfg
master cylind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559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凯
张旭群
沈友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ity Gamay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ity Gama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ity Gamay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ity Gama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559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33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33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331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套制造模具,包括模具机构、切断机构及计时机构。模具组件包括上模组件、导向柱、下模组件及支撑弹性件。支撑弹性件分别与上模组件及下模组件连接。切断机构包括主气缸、主切刀、倒角气缸及倒角切刀。主切刀与主气缸的伸缩轴连接,倒角切刀与倒角气缸的伸缩轴连接。计时机构用于控制主气缸及倒角气缸伸缩。上述插套制造模具通过设置模具机构、切断机构及计时机构可以制造出预设位数的铜套,生产连贯性较强、生产操作较简单、生产效率也较高。此外,相对于现有插座制造模具需要预先裁切预设长度的薄铜板料,通过主切刀和主气缸就可制造出对应预设位数的插套,不仅减少了预先裁切预设长度的薄铜板料的操作,而且铜套尺寸的精确度也较高。

Description

插套制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套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套制造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插座内最主要的导电元件为插套。按功能来分,插套一般分为火线插套、零线插套和地线插套,分别与外部的火线、零线和地线电连接。按类型来分,插套一般又分为一位插套、二位插套和三位插套等,通常按照能同时插入外接的插头的数量来计算插套的位数,例如,能同时插入四个外接的插头,那么该插套为四位插套,以此进行类推。
插套一般由条形的薄铜板料通过插套制造模具冲压弯折而成,现有的插套制造模具在制造不同位数的插套时,需要预先裁切好与预设位数铜套相匹配的薄铜板料,也就是说,每一预设位数铜套对应一预设长度的薄铜板料。
然而,现有的插套制造模具在实际生产制造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例如,当需要交替制造不同位数的铜套时,就需要预先裁切好多种不同长度的薄铜板料,并将其交替放置于在插套制造模具内,导致不同位数铜套的生产制造连贯性降低,生产操作也较繁琐,且生产效率较低;又如,当在裁切薄铜板料的时候,薄铜铜料长度有误差的话,那么对应生产制造出来的铜套的尺寸也会有误差,导致铜套尺寸的精确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同位数铜套的生产连贯性较强、生产操作较简单、生产效率较高、制造得到的铜套的尺寸精度较高的插套制造模具。
一种插套制造模具,包括:
模具机构,所述模具组件包括上模组件、导向柱、下模组件及支撑弹性件,所述导向柱固定于所述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导向柱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弹性件分别与所述上模组件及所述下模组件连接;
切断机构,所述切断机构包括主气缸、主切刀、两个倒角气缸及两个倒角切刀,所述主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模组件,所述主切刀与所述主气缸的伸缩轴连接,两个所述倒角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模组件并位于所述主气缸的两侧,每一所述倒角切刀与一所述倒角气缸的伸缩轴连接,且两个所述倒角切刀分别位于所述主切刀的两侧,所述主气缸及所述倒角气缸的伸缩方向均朝向所述下模组件;及
用于控制所述主气缸及所述倒角气缸伸缩的计时机构,所述计时机构分别与所述主气缸及所述倒角气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倒角切刀靠近所述下模组件的一端设置刀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刃具有双弧线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气缸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倒角气缸的伸缩方向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弹性件为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弹性件套置于所述导向柱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四个所述导向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四个所述导向柱分别位于所述下模组件的四个端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四个所述支撑弹性件,每一所述支撑弹性件对应套置于一所述导向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断机构还设置通气管,所述主气缸及所述倒角气缸通过所述通气管与外部的供气设备连通。
上述插套制造模具通过设置模具机构、切断机构及计时机构可以制造出预设位数的铜套,生产连贯性较强、生产操作较简单、生产效率也较高。此外,相对于现有插座制造模具需要预先裁切预设长度的薄铜板料,通过主切刀和主气缸就可制造出对应预设位数的插套,不仅减少了预先裁切预设长度的薄铜板料的操作,而且铜套尺寸的精确度也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插套制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插套制造模具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倒角切刀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插套制造模具制造得到的半成品插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在A处的放大图;
图6为采用图1所示的插套制造模具制造得到四位零线插套;
图7为采用图1所示的插套制造模具制造得到四位火线插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插套制造模具10的结构示意图。
插套制造模具10包括:模具机构100、切断机构200及计时机构300。切断机构200及计时机构300均设置于模具机构100。
请参阅图1,模具机构100包括:上模组件110、导向柱120、下模组件130及支撑弹性件140。导向柱120及支撑弹性件140设置于上模组件110及下模组件130之间。
请参阅图1,导向柱120固定于下模组件130,上模组件110与导向柱120滑动连接。通过导向柱120的导向作用,可以使上模组件110沿着导向柱120向靠近或远离下模组件130的方向运动,从而可以提高上模组件110运动的平稳性,进而有利于对薄铜板料进行加工,例如,进行冲孔或弯折操作。
请参阅图1,支撑弹性件140分别与上模组件110及下模组件130连接。支撑弹性件140用于支撑上模组件110,以使上模组件110更好地沿着导向柱120向靠近或远离下模组件130的方向运动。此外,上模组件110在运动时,支撑弹性件140还给上模组件110提供缓冲力,以提高运动平稳性,另一方面,支撑弹性件140还用于给上模组件110提供弹性恢复力,便于上模组件110完成操作后回复到初始状态。
为了更好地安装支撑弹性件140,例如,请参阅图2,支撑弹性件140为弹簧,支撑弹性件140套置于导向柱120外,如此,可以更好地安装支撑弹性件140。
为了更好地安装导向柱120及支撑弹性件140,并进一步提高上模组件110运动的平稳性,例如,请参阅图2,设置四个导向柱120,四个导向柱120分别位于下模组件130的四个端角;又如,设置四个支撑弹性件140,每一支撑弹性件140对应套置于一导向柱120,如此,可以更好地安装导向柱120,并进一步提高上模组件110运动的平稳性。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所述上模组件及所述下模组件可以将薄铜板料加工成如图4所示的半成品插套20,例如,所述上模组件及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冲孔模、冲孔下料模、弯折模及插口整形模等加工模,具体如何实现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切断机构200包括主气缸210、主切刀220、两个倒角气缸230及两个倒角切刀240。主气缸210及倒角气缸230均设置于上模组件110,主切刀220及倒角切刀240分别与主气缸210及倒角气缸230连接。
请参阅图1,主气缸210设置于上模组件110,主切刀220与主气缸210的伸缩轴(图未示)连接。主气缸210的伸缩方向均朝向下模组件130。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通过控制主气缸210可以带动主切刀220向靠近下模组件130的方向运动,从而可以将位于下模组件130上的半成品插套20切断。当需要制造预设位数的插套时,如,制造四位插套时,那么当半成品插套20完成第四位插套21时,此时,控制主气缸210带动主切刀220将半成品插套20上位于第四位插套21和第五位插套22之间的位置处切断,如此,就可以得到预设位数的插套,且生产连贯性较强、生产操作较简单、生产效率也较高。此外,相对于现有插座制造模具需要预先裁切预设长度的薄铜板料,通过主切刀220和主气缸210就可制造出对应预设位数的插套,不仅减少了预先裁切预设长度的薄铜板料的操作,而且铜套尺寸的精确度也较高。
请参阅图1,两个倒角气缸230设置于上模组件110并位于主气缸210的两侧。每一倒角切刀240与一倒角气缸230的伸缩轴连接,且两个倒角切刀240分别位于主切刀220的两侧。倒角气缸230的伸缩方向均朝向下模组件130。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5,通过控制倒角气缸230可以带动倒角切刀240向靠近下模组件110的方向运动,从而可以在预先被主切刀220切断的半成品插套20上制作出倒角40,例如,如图5所示,所述倒角40为弧度角;这样,在切割之后形成与原半成品插套20分离的倒角料50。例如,两个倒角切刀240分别在半成品插套20的两侧制作出两个倒角40。
为了更好地使倒角切刀240切出双倒角,例如,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5,倒角切刀240靠近所述下模组件的一端设置刀刃241。刀刃241具有双曲抛物线结构,即刀刃241呈“八”字形或“人”字形结构,也可以说,刀刃241具有相交且对称的双弧线结构,如此,可以更好地使倒角切刀240在半成品插套20上切出双倒角40。
为了使所述主气缸及所述倒角气缸更好地控制所述主切刀及所述倒角切刀以对所述半成品插套进行切断操作,例如,所述主气缸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倒角气缸的伸缩方向平行,如此,可以使所述主气缸及所述倒角气缸更好地控制所述主切刀及所述倒角切刀以对所述半成品插套进行切断操作。
为了更好地给主气缸210及倒角气缸230供气,以确保主气缸210及倒角气缸230正常工作,例如,请参阅图1,切断机构200还设置通气管250,主气缸210及倒角气缸230通过通气管250与外部的供气设备连通,如此,可以更好地给主气缸210及倒角气缸230供气,以确保主气缸210及倒角气缸230正常工作。
请参阅图2,计时机构300分别与主气缸210及倒角气缸230连接。计时机构300用于控制主气缸210及倒角气缸230伸缩。例如,计时机构300按照预设时间控制主气缸210及倒角气缸230伸缩,又如,每一所述预设时间对应每一预设位数插套,即在每一所述预设时间内可以对应制造出一预设位数的插套,如,预设时间15秒对应三位插套,预设时间30秒对应五位插套。
为了更好地解释所述预设位数的插套,例如,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其分别为采用上述插套制造模具制造得到的四位零线插套70及四位火线插套90。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计时机构300如何控制主气缸210及倒角气缸230按所述预设时间进行伸缩,请参考现有技术实现,例如,计时机构300计时器等元器件,具体不再赘述。
上述插套制造模具10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条形的薄铜板料放置在上模组件110及下模组件130之间,并控制上模组件110及下模组件130对薄铜板料进行加工,并制造得到多位数的插半成品套。
最后,根据需要制造出的预设位数插套所需要的预设时间,对应控制计时机构300按所述预设时间来控制主气缸210及倒角气缸230伸缩,从而带动主切刀220及倒角切刀240对半成品插套进行切断操作,此时,得到预设位数的插套。
上述插套制造模具10通过设置模具机构100、切断机构200及计时机构300可以制造出预设位数的铜套,生产连贯性较强、生产操作较简单、生产效率也较高。此外,相对于现有插座制造模具需要预先裁切预设长度的薄铜板料,通过主切刀220和主气缸210就可制造出对应预设位数的插套,不仅减少了预先裁切预设长度的薄铜板料的操作,而且铜套尺寸的精确度也较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插套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机构,所述模具组件包括上模组件、导向柱、下模组件及支撑弹性件,所述导向柱固定于所述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导向柱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弹性件分别与所述上模组件及所述下模组件连接;
切断机构,所述切断机构包括主气缸、主切刀、两个倒角气缸及两个倒角切刀,所述主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模组件,所述主切刀与所述主气缸的伸缩轴连接,两个所述倒角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模组件并位于所述主气缸的两侧,每一所述倒角切刀与一所述倒角气缸的伸缩轴连接,且两个所述倒角切刀分别位于所述主切刀的两侧,所述主气缸及所述倒角气缸的伸缩方向均朝向所述下模组件;及
用于控制所述主气缸及所述倒角气缸伸缩的计时机构,所述计时机构分别与所述主气缸及所述倒角气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套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切刀靠近所述下模组件的一端设置刀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套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具有双弧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套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缸的伸缩方向与所述倒角气缸的伸缩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套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性件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套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性件套置于所述导向柱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套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设置四个所述导向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套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导向柱分别位于所述下模组件的四个端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套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设置四个所述支撑 弹性件,每一所述支撑弹性件对应套置于一所述导向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套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还设置通气管,所述主气缸及所述倒角气缸通过所述通气管与外部的供气设备连通。
CN201520255918.0U 2015-04-24 2015-04-24 插套制造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33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55918.0U CN204633110U (zh) 2015-04-24 2015-04-24 插套制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55918.0U CN204633110U (zh) 2015-04-24 2015-04-24 插套制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33110U true CN204633110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52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5591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33110U (zh) 2015-04-24 2015-04-24 插套制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33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4599B (zh) 全自动多线单头端子压着机
CN103170530A (zh) 在压机上加工弯曲角小于90°零件的方法及模具
CN104022420A (zh) 端子自动压接机
CN103401123A (zh) 全自动端子压着机
CN204633110U (zh) 插套制造模具
CN203434430U (zh) 一种全自动端子压接机
CN203409840U (zh) 海绵打孔机
CN105264754B (zh) 磁体割断装置
CN203367898U (zh) 一种电缆线线接头安装机构
CN203674376U (zh) 一种宽带全向天线
CN203778662U (zh) 一种椭圆形钎料成型机
CN109013861A (zh) 一种空调外机面板的折弯冲孔模具成型工艺
CN204295359U (zh) 万能开槽夹具
CN203817232U (zh) 精密伺服电动柔性成型系统
CN204220764U (zh) 多折弯型电器安装支架生产用级进模
CN112440334B (zh) 一种提高拼版导电布产品产能的方法
CN203382300U (zh) 一种新型的收线装置
CN202103297U (zh) 全自动快速压着机的切刀结构
CN207255614U (zh) 一种模切件自动组装机
CN204471476U (zh) 一种消失模双向切割装置
CN205871297U (zh) 一种瓦楞纸压线开槽切角装置
CN204103212U (zh) 一种汽车线束合线压接限位装置
CN108620515A (zh) 元器件成型加工装置
CN204430773U (zh) 法兰成型机
CN204486662U (zh) 一种银丝切割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