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3270U - 排水车与排水车结构 - Google Patents

排水车与排水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23270U
CN204623270U CN201520300455.5U CN201520300455U CN204623270U CN 204623270 U CN204623270 U CN 204623270U CN 201520300455 U CN201520300455 U CN 201520300455U CN 204623270 U CN204623270 U CN 204623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ing reels
water pipe
tubing
dewatering pump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004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东琼
张功元
阙彬元
吴锦辉
林立岚
张凯春
陈永金
钟振琛
林柄长
傅凌峰
钟龙腾
贾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Qiaolong Emergenc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QIAOL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QIAOL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QIAOL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004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23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23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23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发明人提供一种排水车。该排水车包括车身、动力系统、液压系统、软油管、输水软管与排水泵。使用时,将排水车停靠在合适的停车位置,然后排水人员将排水泵从车上取出,移动到排水地点,可以事先连接好排水泵与液压系统之间的软油管以及排水泵出水口与输水软管,也可以在排水泵移动到位后,连接软油管以及输水软管。然后启动液压系统与排水泵之间的液压油回路,液压油驱动排水泵中的液压马达转动,驱动水泵抽水、排水。这样排水车无须深入到排水点,即可灵活承担各种复杂地点的排水工作。

Description

排水车与排水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车辆领域,尤其涉及利用液压泵进行排水的排水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大、车辆等交通工具的普及,降雨等自然灾害的带来的降水给人们的出行、交通带来的不变也日益严重。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降水、管道泄漏、工程施工等都可能带来地面积水,积水地面的情况可能多种多样,有些积水地面由于路面状况不佳,或路面狭窄等,导致现有的排水车无法到达理想的排水位置,从而无法进行排水或抽水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能适应各种排水地理环境,排水方式灵活多样的排水车及其相应的排水车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车包括车身、动力系统、液压系统、软油管、输水软管与排水泵,所述车身包括驾驶室与驾驶室后方的车体,所述动力系统为车身与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泵,所述液压油泵与动力系统传动连接,液压系统的出油口与进油口分别与软油管的油管头相适配;
所述排水泵为便携式液压马达排水泵,排水泵设置有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所述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分别与软油管的油管头相适配,所述排水泵的出水口与输水软管的水管头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系统与第二动力系统,所述第一动力系统为车身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动力系统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油泵与第二动力系统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排水车设置有油管绞盘,所述油管绞盘设置于车体上;
所述油管绞盘包括油管绞盘支架与油管绞盘卷筒,所述油管绞盘支架设置于车体上,所述油管绞盘卷筒连接于油管绞盘支架上,并可相对于油管绞盘支架旋转,油管绞盘卷筒上收卷有软油管,所述油管绞盘还设置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与油管绞盘卷筒同轴设置,旋转接头的一端为旋转端,旋转端与油管绞盘卷筒相对固定,并随油管绞盘卷筒转动,并用于与被收卷的软油管连接,旋转接头的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油管绞盘支架相对固定,并用于与液压系统连接。
进一步,所述车体包括车厢,所述液压马达排水泵、油管绞盘、排水泵、软油管与输水软管设置于车厢内;
所述车厢后侧设有油管绞盘承架,所述油管绞盘设置于油管绞盘承架上,油管绞盘承架下方放置有排水泵;所述车厢后方设有可以开启的车厢后门。
进一步,所述车厢侧面对应于油管绞盘承架的位置开设有车厢侧门。
进一步,所述车体包括车厢,所述排水泵、软油管与输水软管设置于车厢内,所述车厢后方设有可以开启的车厢后门。
进一步,所述排水车设置有水管绞盘,所述水管绞盘设置于车体上;
所述水管绞盘包括水管绞盘支架与水管绞盘卷筒,所述水管绞盘支架设置于车体上,所述水管绞盘卷筒连接于水管绞盘支架上,并可相对于水管绞盘支架旋转,输水软管收卷于水管绞盘卷筒上,水管绞盘卷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软管头快接结构;
所述输水软管的一端设置有与软管头快接结构相适配的软管头。
进一步,软油管的油管头,输水软管的软管头,液压系统的出油口与进油口,排水泵的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以及排水泵的出水口分别为快速接头结构。
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排水车结构,所述排水车结构包括车身、动力系统、液压系统与排水泵,所述车身包括驾驶室与驾驶室后方的车体,所述动力系统为车身与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泵,所述液压油泵与动力系统传动连接,液压系统的出油口与进油口分别用于与软油管的油管头相连接;
所述排水泵为便携式液压马达排水泵,排水泵设置有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所述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分别用于与软油管的油管头相连接,所述排水泵的出水口用于与输水软管的水管头相连接;
所述液压系统的出油口与进油口,排水泵的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以及排水泵的出水口分别为快速接头结构。
进一步,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系统与第二动力系统,所述第一动力系统为车身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动力系统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油泵与第二动力系统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排水车设置有油管绞盘,所述油管绞盘设置于车体上;
所述油管绞盘包括油管绞盘支架与油管绞盘卷筒,所述油管绞盘支架设置于车体上,所述油管绞盘卷筒连接于油管绞盘支架上,并可相对于油管绞盘支架旋转,油管绞盘卷筒用于收卷软油管,所述油管绞盘还设置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与油管绞盘卷筒同轴设置,旋转接头的一端为旋转端,旋转端与油管绞盘卷筒相对固定,并随油管绞盘卷筒转动,并用于与被收卷的软油管连接,旋转接头的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油管绞盘支架相对固定,并用于与液压系统连接。
进一步,所述车体包括车厢,所述液压马达排水泵、油管绞盘、排水泵、软油管与输水软管设置于车厢内;
所述车厢后侧设有油管绞盘承架,所述油管绞盘设置于油管绞盘承架上,油管绞盘承架下方放置有排水泵;
所述车厢后方设有可以开启的车厢后门,车厢侧面对应于油管绞盘承架的位置开设有车厢侧门。使用时,将排水车停靠在合适的停车位置,然后排水人员将排水泵从车上取出,移动到排水地点,可以事先连接好排水泵与液压系统之间的软油管以及排水泵出水口与输水软管,也可以在排水泵移动到位后,连接软油管以及输水软管。然后启动液压系统与排水泵之间的液压油回路,液压油驱动排水泵中的液压马达转动,驱动水泵抽水、排水。这样排水车无须深入到排水点,即可灵活承担各种复杂地点的排水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排水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排水车的后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油管绞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油管绞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油管绞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油管绞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油管绞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油管绞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油管绞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油管绞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水管绞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水管绞盘的绞盘卷筒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水管绞盘的绞盘卷筒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水管绞盘的绞盘卷筒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水管绞盘结构的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水管绞盘结构的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水管绞盘结构的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水管绞盘结构的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水管绞盘结构的一实施例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水管绞盘的绞盘卷筒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水管绞盘结构的一实施例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水管绞盘结构的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身;
11、驾驶室;
12、车体;
120、车厢;
121、车厢后门;
122、车厢侧门;
123、油管绞盘承架;
21、液压油泵;
22、液压站;
23、液压控制系统;
24、液压油箱;
25、液压油散热器;
26、液压发电机;
30、第二动力系统;
41,油管绞盘;
42、输水软管;
50、排水泵;
601、油管绞盘结构;
6010、油管绞盘支架;
6011、油管绞盘卷筒;
60110、管道过孔;
6012、旋转接头;
60120、旋转端;
60121、固定端;
6013、软管接头;
6014、管道;
6015、容置室;
6016、平挡圈;
6017、卷动机构;
60170、传动机构;
601700、传动齿轮;
60171、驱动机构;
602、软油管;
603、外界管路;
701、水管绞盘结构;
7010、水管绞盘支架;
7011、水管绞盘卷筒;
7012、软管头快接结构;
7013、转轴;
7014、卡爪座;
7015、平挡圈;
7016、卷动机构;
70160、传动机构;
701600、传动齿轮;
70161、驱动机构;
7017、旋转接头;
7018、外界管路;
702、输水软管;
7020、软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到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水车。该排水车包括车身10、动力系统、液压系统、软油管、输水软管42与排水泵50。
车身10包括驾驶室11与驾驶室后方的车体12,车体系指车辆上用以容纳旅客或货物和安装各种设备的部分。如图1、图2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车体12为车厢120,车厢相对封闭的特点,可以使设置在车体上的设备与人员得到更好的工作环境,避免风吹日晒等。
动力系统为车身10与液压系统提供动力;在某些实施例中,动力系统可以是内燃机或电动机等。另外,在某些实施例中,动力系统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例如直接采用车辆自身的内燃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同时为车身10的行走以及液压系统的运作提供动力。具体的,可以通过取力器等设备将车辆上的内燃发动机的动力用作驱动液压系统工作的动力来源。
而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图1所示实施例,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系统与第二动力系统,所述第一动力系统为车身10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动力系统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油泵21与第二动力系统传动连接。具体的,第一动力系统为驱动车辆行走的车辆发动机,第二动力系统30为单独设置的内燃机,例如汽油机或柴油机等,当排水车为电动车时,第二动力系统30也可以是电动机。在排水车上设置2个动力系统,分别为车身10与液压系统提供动力,可以更方便地对现有车辆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实施例所述的排水车,而不必对车辆的动力系统进行改造。同时,由于单独设置了给液压系统提供动力的第二动力系统,可以在车辆停止不动时,关闭第一动力系统,而只开启第二动力系统,进行排水、抽水,节约能源。同时单独设置的第二动力系统可以根据液压系统所需的动力进行配备,能充分满足液压系统的动力需求,避免动力不足的情况出现。
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泵21,液压油泵21与动力系统传动连接,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液压油泵21由第二动力系统30驱动。液压系统的出油口与进油口分别与软油管的油管头相适配;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排水车还包括液压发电机,液压发电机由液压系统驱动,液压发电机的进油口与出油口分别与液压系统的油管头匹配。液压发电机为车体其他设备提供电力。
排水泵50为便携式液压马达排水泵,排水泵50设置有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分别与软油管的油管头相适配,排水泵50的出水口与输水软管42的水管头相适配。其中便携式液压马达排水泵是指,通过液压马达驱动的水泵,所述便携式系指该排水泵体积重量满足人力可以移动的要求,以便于在排水现场将排水泵从排水车上通过人力转移到排水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排水车工作时,将排水车停靠在合适的停车位置,然后排水人员将排水泵50从车上取出,移动到排水地点,可以事先连接好排水泵与液压系统之间的软油管以及排水泵出水口与输水软管42,也可以在排水泵移动到位后,连接软油管以及输水软管42。然后启动液压系统与排水泵之间的液压油回路,液压油驱动排水泵中的液压马达转动,驱动水泵抽水、排水。本实施例的排水车无须深入到排水点,这样可以灵活用于各种复杂地点的排水工作。例如车辆无法进入的狭窄巷道,车辆无法通过的起伏、沟壑、泥泞地形等,在这些情况下,均可以由排水人员携带排水泵到适当的排水地点,利用排水车提供的液压油动力与管路进行排水工作。
除了作为积水排水之用,上述排水车还可以用作消防抽水、取水之用,在很多地形不利于消防车进入的火灾现场,或在消防水源匮乏的火灾现场,上述排水车可以根据水源位置,灵活机动地用排水泵抽取灭火用水,甚至还可以多台水泵或多辆排水车接力供水,以满足灭火之用水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软油管的油管头,输水软管42的软管头,液压系统的出油口与进油口,排水泵50的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以及排水泵的出水口分别为快速接头结构。快速接头结构例如:螺纹结构的快速接头,卡箍结构的快速接头,插接结构的快速接头等。采用快速接头结构的实施例,可以方便软油管连接排水泵50与液压系统,也方便了排水泵与输水软管42的连接。
所以在排水车维护等状态下,可以将软油管与排水软管卸下,在使用时,可以方便地将软油管与液压系统以及排水泵50对接,快速形成为排水泵供油的液压油回路,并将输水软管42与排水泵50的出水口快速连接,形成排水管道,然后将便携式液压马达排水泵快速移动到需要抽水排水的场合,迅速投入排水工作。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快速连接结构对接两根以上的软油管或对接两根以上的输水软管42,以延长软油管或输水软管42的长度,适应不同的排水环境。
当本说明书所述各实施例的排水车的软油管与排水软管卸下后,就形成了本文所述的排水车结构。在生产中,可以单独制造排水车结构,在使用时为排水车结构中液压系统的出油口、进油口以及排水泵50的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配备相应的软油管,为排水泵50的出水口配备相应的输水软管42即可。
为了便于收纳,收放软油管,在某些实施例的排水车上设置有油管绞盘41,油管绞盘41设置于车体12上;油管绞盘41包括油管绞盘支架与油管绞盘卷筒,油管绞盘支架设置于车体12上,油管绞盘卷筒连接于油管绞盘支架上,并可相对于油管绞盘支架旋转,油管绞盘卷筒上收卷有软油管,油管绞盘41还设置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与油管绞盘卷筒同轴设置,旋转接头的一端为旋转端,旋转端与油管绞盘卷筒相对固定,并随油管绞盘卷筒转动,并用于与被收卷的软油管连接,旋转接头的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油管绞盘支架相对固定,并用于与液压系统连接。
请参阅图3,示例了一种油管油管绞盘结构601,可用于收卷、收纳软油管602。所述油管油管绞盘结构601包括油管绞盘支架油管绞盘支架6010与油管绞盘油管绞盘卷筒6011;油管绞盘支架6010设置在车体12上,油管绞盘支架6010可以是通过螺钉固定在车体12上,也可以是通过卡合结构卡合固定;油管绞盘卷筒6011连接于油管绞盘支架6010上,并可相对于油管绞盘支架6010旋转,油管油管绞盘结构601还设置有旋转接头6012,旋转接头6012与油管绞盘卷筒6011同轴设置,旋转接头6012的一端为旋转端60120,旋转端60120与油管绞盘卷筒6011相对固定,并随油管绞盘卷筒6011转动,并用于与被收卷的软油管602连接,旋转接头6012的另一端为固定端60121,固定端60121与油管绞盘支架6010相对固定,并用于与外界管路603连接,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筒壁上设置有管道过孔60110。
其中,旋转接头6012的旋转端60120和固定端60121可以绕轴线相对地旋转,同时在旋转的过程中保持旋转端60120和固定端60121的密闭性连通,则流体在流经相对旋转着的旋转端60120和固定端60121的时候可以避免流体从旋转接头6012中泄漏出来,又可以保证流体的流通。管道过孔60110用于穿过软油管602与旋转端60120连通的管道。所述油管绞盘使用时,可以将软油管的一头穿过管道过孔60110后与旋转端60120相连接,而后再将固定端60121与外界管路603相连接。在收纳软管时,直接将油管绞盘卷筒6011相对于油管绞盘支架6010旋转起来,即可将软油管602收卷到油管绞盘卷筒6011上。在需要使用软管时,直接从油管绞盘卷筒6011上抽出软油管602,由于软油管602通过旋转接头6012已经与外界管路603相连通,则软油管602抽出后不需要与外界管路603再次连接,节省了再次连接的时间,提高了软油管602与外部管路3连接的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油管绞盘41可以收卷有软油管602,即在如图3的实施例中,油管油管绞盘结构601还包括软油管602,软油管602收卷于油管绞盘卷筒6011上,管道过孔60110为用于穿过软油管602的软管过孔60110,软油管602的一端穿过软管过孔60110,并与旋转接头6012的旋转端60120相接。这样,缠绕有软油管602的油管油管绞盘结构601可以随时对软油管602进行使用和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油管绞盘卷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软油管头接头结构,所使用的软油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软管头接头结构相适配的软管头。软油管602在使用长时间后,可能出现老化而需要更换,在某些情况可以需要设置不同的软油管602,即需要软油管602可以方便地更换。为了使得软油管602可以方便地更换,如图4所示,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外壁上设置有软管接头6013,软管接头6013与旋转接头6012的旋转端60120相连通。软管接头6013用于与软油管602连接,这样在更换软油管602时,只需将软油管602从处于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外壁上的软管接头6013上拆下即可,很方便。当设置有软管接头6013时,管道过孔60110可以看作是用于穿过软管接头6013的孔或者软管接头6013与旋转端60120之间连通的孔。其中,旋转接头6012的旋转端60120与软管接头6013连通的方式可以通过管道或是通过或者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内腔。采用管道时,如图5所示,管道6014的一端先与旋转接头6012的一端密闭连接,管道6014的另一端再与软管接头6013密闭连接,管道6014可以设置在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内部。采用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内腔,只需将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内腔封闭,并在旋转接头6012的旋转端60120和软管接头6013处分别设置有孔即可。
上述中的软管接头6013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管接头可以是一卡箍结构,与具有卡箍结构的软管头通过卡箍固定。或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管接头为一具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与具有与之适配螺纹的软管头螺纹连接。或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管接头为一插接结构,具有与软管头插接的插头或插座,可以通过紧配合的插接与软管头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旋转接头6012的更换或者旋转接头6012与上述软油管602或管道6014的连接,如图6所示,可以在油管绞盘卷筒6011轴向上设置有与旋转接头旋转端60120形状相适配的旋转接头容置室6015,旋转接头的旋转端60120置于旋转接头容置室6015内,并与油管绞盘卷筒6011相固定。这样在需要对旋转接头6012进行更换或连接时,只需要从容置室6015中抽出旋转接头6012,而后即可以对转接头6012进行更换或连接。
为了避免在正常使用时,旋转接头从容置室6015中滑出,旋转接头容置室6015具有旋转接头限位结构,旋转接头限位结构对旋转接头的旋转端在旋转接头容置室中的位置进行轴向定位或周向定位,即限位结构用于将旋转接头6012固定在容置室6015中。
为了避免在收纳软油管时,软油管缠绕到油管绞盘卷筒6011以外的地方,如图7所示,本油管油管绞盘结构601还包括平挡圈6016,平挡圈6016设置在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两侧。平档圈为半径大于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圆形或圆环形挡板结构,平挡圈6016用于在收纳软油管时将软油管限制在油管绞盘卷筒6011上,避免缠绕到油管绞盘卷筒6011以外地方的软油管卡在油管绞盘卷筒6011与油管绞盘支架6010之间,造成油管绞盘卷筒6011无法相对于油管绞盘支架6010相对旋转的情况。平挡圈6016的结构可以是圆形的铁板或者圆形的铁条,平挡圈6016可以与油管绞盘卷筒6011同轴地设置在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两端。
在收纳软油管时,可以用手直接接触并转动油管绞盘卷筒6011,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一个卷动机构6017来辅助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转动,即本绞盘结构还包括卷动机构6017,卷动机构6017与油管绞盘卷筒6011传动连接,卷动机构6017用于驱动油管绞盘卷筒6011相对于油管绞盘支架6010旋转。卷动机构6017的驱动力可以是人力、电力、液压驱动力或是其他驱动力。当卷动机构6017是人力驱动时,卷动机构6017可以是用于降低人在转动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劳动强度的机构,如图8所示,卷动机构6017为“Z”形三段结构的把手,把手靠外的一段与油管绞盘卷筒6011连接,把手靠外的另一段可以用于人手握住。人在转动油管绞盘卷筒6011时,可以将用力的方向垂直于把手中间的一段,使得力矩达到最大,人可以更有效、轻松地转动油管绞盘卷筒6011。同样地,在图8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两侧设置平挡圈。卷动机构6017的驱动力是其他驱动力时,可以是电力、燃油动力、燃气动力、压缩气体、压缩液体等非人力的驱动力。
如图8和图9所示,卷动机构6017可以设置在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一侧且在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轴线上,这样卷动机构6017转动时就直接带动油管绞盘卷筒6011转动。如图9中,卷动机构6017为马达,马达中间的转轴与油管绞盘卷筒6011连接,马达的外壁固定在油管绞盘支架6010上,马达转轴的转动直接带动油管绞盘卷筒6011的转动,从而使得油管绞盘卷筒6011绕起软油管,对软油管进行收纳。非人力的驱动力可以大大提高软油管收纳的速度,同时也无需人力。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为了方便动力的传输,卷动机构6017包括传动机构60170和驱动机构60171,传动机构60170与油管绞盘卷筒6011传动连接,驱动机构60171与传动机构60170传动连接,驱动机构60171通过传动机构60170带动油管绞盘卷筒6011相对于油管绞盘支架6010旋转。传动机构60170可以为齿轮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或皮带传动机构。如图10所示,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与油管绞盘卷筒6011同轴设置的传动齿轮601700和由驱动机构60171带动转动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601700相啮合。驱动齿轮一般固定在驱动机构60171的转轴上且与驱动机构60171的转轴同轴设置。链条传动机构包括与油管绞盘卷筒6011同轴设置的传动齿轮和由驱动机构带动转动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通过套设在驱动齿轮外周和传动齿轮外周的链条传动。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与油管绞盘卷筒6011同轴设置的传动凹轮和由驱动机构带动转动的驱动凹轮,驱动凹轮与传动凹轮通过套设在驱动齿轮外周和传动齿轮外周的皮带传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60170包括传动轴,传动轴用于将驱动机构的驱动力传输到绞盘卷筒上。传动轴为刚性的轴体,驱动机构的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再带动绞盘卷筒转动。如传动轴可以是联轴器(如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等)。
驱动机构60171可以为液压马达或电动机。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燃油马达、气动马达或是燃气马达等。这些驱动机构都可以将各类能源转换为机械能。
在油管绞盘41的所有实施例中的油管绞盘支架6010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实现,只要能将油管绞盘卷筒6011设置在油管绞盘支架6010上即可,如图3到图10所示,油管绞盘支架6010具有左右两个支撑臂60100,两个支撑臂60100可以通过一个连接件相固定。两个支撑臂60100用于支撑油管绞盘卷筒6011。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臂60100还可以只有一个,此时,卷动机构和旋转接头可以都设置在这个支撑臂上。在支撑臂60100为两个时,可以将卷动机构与旋转接头分别设置在绞盘卷筒的两侧。这样可以分摊油管油管绞盘结构601两边的重量,使得油管油管绞盘结构601能够更好地平衡。
在上述排水车的实施例中,当不工作时,排水泵50放置于排水车上,同时油管绞盘收卷软油管,当需要排水时,从排水车上取下排水泵50,移动到排水点,同时拉住软油管的一端,同时绞盘卷筒转动,放长软油管。当排水工作完毕,转动绞盘卷筒,收卷软油管。这样软油管不容易弯折,且收纳方便,存放空间小。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车体12包括车厢120,液压马达排水泵50、油管绞盘41、排水泵50、软油管与输水软管42设置于车厢120内;车厢后侧设有油管绞盘承架123,所述油管绞盘41设置于油管绞盘承架123上,油管绞盘承架123下方放置有排水泵50;车厢120后方设有可以开启的车厢后门121。在需要取出排水泵50时,打开车厢后门121,可以方便地取出排水泵50,拉出软油管与输水软管42。车厢120后面可以采用掀背结构或对开结构。
此外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车厢120侧面对应于油管盘承架的位置开设有车厢侧门122。车厢侧门122同样可以方便地取出排水泵50,拉出软油管与输水软管42。车厢侧门122的开启方式或开启结构是掀起或推拉方式开启。
若在某实施例中,车厢120同时设置有车厢后门121与车厢侧门122,那么在排水时,可以根据排水点的位置,灵活选择打开车厢后门121或车厢侧门122。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排水泵50、软油管与输水软管42设置于车厢120内。
在某些实施例中,液压系统还包括液压站22、液压控制系统23、液压油箱24及其附件、附件包含进油滤清器、回油滤清器、液位液温计、空气滤清器等,液压油散热器25等。其中,液压站22包括了电磁换向阀、减压阀、卸荷阀、节流阀、溢流阀、顺序阀、同步阀、单向阀等液压系统部件。液压控制系统23用于对液压系统的运作进行控制,通常包括,,对液压系统的压力调节、流量调节,液压油箱24储备了液压系统循环所需的液压油。液压油散热器25用于对液压系统中工作后的高温液压油进行散热。液压油散热器25可以采用风冷散热器,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可以将散热盘管设置于车厢外或朝向车厢外的位置。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输水软管42可以采用消防软管,当然,不同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软管。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收纳输水软管42,排水车设置有水管绞盘,水管绞盘设置于车体12上;水管绞盘包括水管绞盘支架与水管绞盘卷筒,水管绞盘支架设置于车体12上,水管绞盘卷筒连接于水管绞盘支架上,并可相对于水管绞盘支架旋转,输水软管42收卷于水管绞盘卷筒上,水管绞盘卷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软管头快接结构;输水软管42的一端设置有与软管头快接结构相适配的软管头。
如图11,发明人提供的一种水管绞盘的实施例水管绞盘结构701,水管绞盘结构701包括水管绞盘支架7010与水管绞盘卷筒7011;水管绞盘卷筒7011连接于水管绞盘支架7010上,并可相对于水管绞盘支架7010旋转,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外壁上设置有软管头快接结构7012。
其中,实现水管绞盘卷筒7011相对于水管绞盘支架7010旋转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可以设置与水管绞盘卷筒7011同轴的转轴7013,转轴7013与绞盘卷筒相固定,在水管绞盘支架7010上设置有容置转轴7013端部的轴承,这样转轴7013可以在水管绞盘支架7010的轴承中旋转,从而使得与转轴7013连接的水管绞盘卷筒7011可以相对于水管绞盘支架7010旋转。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旋转的摩擦力,还可在水管绞盘支架7010上设置有滚珠。具体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转轴7013为一贯穿绞盘卷筒的轴,例如一圆柱形金属轴,这样两个圆柱体7013和连接轴形成了一个贯通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轴线的转轴,水管绞盘卷筒7011可绕着转轴相对于水管绞盘支架7010旋转。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转轴包括702根圆柱形金属轴,两根圆柱形金属轴的一端分别与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两端连接,另一端与置于轴承中。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水管绞盘卷筒7011相对于水管绞盘支架7010旋转的实现方式可以如下:如图14所示,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与水管绞盘卷筒7011同轴的圆柱形凹槽,而后在水管绞盘支架7010上设置两个分别容置于所述圆柱形凹槽的转轴,这样水管绞盘卷筒7011可相对于转轴旋转,即水管绞盘卷筒7011可相对于水管绞盘支架7010旋转。同理,为了减少转动摩擦,在绞盘卷筒两端的凹槽中可以设置有轴承或者滚珠。
软管头快接结构7012为可以将输水软管的一端快速固定的结构,如输水软管是消防软管,软管头为具有三个卡爪等距排布的软管头时,软管头快接结构7012可以为如图11所示的具有与软管头卡爪对应卡爪座7014的软管头快接结构7012,卡爪座7014用于固定卡爪。在软管头需要快速连接时,只需要将软管头插入软管头快接结构7012后旋转软管头即可完成快速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管快接结构可以是一卡箍结构,与具有卡箍结构的软管头通过卡箍固定。或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管快接结构为一具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与具有与之适配螺纹的软管头螺纹连接。或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软管快接结构为一插接结构,具有与软管头插接的插头或插座,可以通过紧配合的插接与软管头连接。
水管绞盘在收纳软管时,只需将软管头快速连接到软管头快接结构7012上,然后转动水管绞盘卷筒7011,水管绞盘卷筒7011绕着其轴线旋转,将输水软管缠绕在水管绞盘卷筒7011上,即可将输水软管收纳起来。在需要使用输水软管时,只需要将输水软管露在外面的一端抽离水管绞盘卷筒7011即可。水管绞盘的软管头快接结构7012可以避免水管绞盘卷筒7011在收纳输水软管时软管打滑的问题,从而可以快速将输水软管缠绕在水管绞盘卷筒7011上并收纳起来。
为了避免在收纳输水软管时,输水软管缠绕到水管绞盘卷筒7011以外的地方,如图15所示,本水管绞盘结构701还包括平挡圈7015,平挡圈7015设置在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两侧。平档圈为半径大于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圆形或圆环形挡板结构,平挡圈7015用于在收纳输水软管时将输水软管限制在水管绞盘卷筒7011上,避免缠绕到水管绞盘卷筒7011以外地方。输水软管卡在水管绞盘卷筒7011与水管绞盘支架7010之间,造成水管绞盘卷筒7011无法相对于水管绞盘支架7010相对旋转的情况。平挡圈7015的结构可以是圆形的铁板或者圆形的铁条,平挡圈7015可以与水管绞盘卷筒7011同轴地设置在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两端。
水管绞盘在收纳输水软管时,可以用手直接接触并转动水管绞盘卷筒7011,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一个卷动机构7016来辅助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转动,即本绞盘结构还包括卷动机构7016,卷动机构7016与水管绞盘卷筒7011传动连接,卷动机构7016用于驱动水管绞盘卷筒7011相对于水管绞盘支架7010旋转。卷动机构7016的驱动力可以是人力、电力、液压驱动力或是其他驱动力。当卷动机构7016是人力驱动时,卷动机构7016可以是用于降低人在转动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劳动强度的机构,如图16所示,卷动机构7016为“Z”形三段结构的把手,把手靠外的一段与水管绞盘卷筒7011连接,把手靠外的另一段可以用于人手握住。人在转动水管绞盘卷筒7011时,可以将用力的方向垂直于把手中间的一段,使得力矩达到最大,人可以更有效、轻松地转动水管绞盘卷筒7011。同样地,在图16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两侧设置平挡圈。卷动机构7016的驱动力是其他驱动力时,可以是电力、燃油动力、燃气动力、压缩气体、压缩液体等非人力的驱动力。
如图16和图17所示,卷动机构7016可以设置在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一侧且在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轴线上,这样卷动机构7016转动时就直接带动水管绞盘卷筒7011转动。如图17中,卷动机构7016为马达,马达中间的转轴与水管绞盘卷筒7011连接,马达的外壁固定在水管绞盘支架7010上,马达转轴的转动直接带动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转动,从而使得水管绞盘卷筒7011绕起软管,对输水软管进行收纳。非人力的驱动力可以大大提高软管收纳的速度,同时也无需人力。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为了方便动力的传输,卷动机构7016包括传动机构70160和驱动机构70161,传动机构70160与水管绞盘卷筒7011传动连接,驱动机构70161与传动机构70160传动连接,驱动机构70161通过传动机构70160带动水管绞盘卷筒7011相对于水管绞盘支架7010旋转。传动机构70160可以为齿轮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或皮带传动机构。如图18所示,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与水管绞盘卷筒7011同轴设置的传动齿轮701600和由驱动机构70161带动转动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701600相啮合。驱动齿轮一般固定在驱动机构70161的转轴上且与驱动机构70161的转轴同轴设置。链条传动机构包括与水管绞盘卷筒7011同轴设置的传动齿轮和由驱动机构带动转动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通过套设在驱动齿轮外周和传动齿轮外周的链条传动。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与水管绞盘卷筒7011同轴设置的传动凹轮和由驱动机构带动转动的驱动凹轮,驱动凹轮与传动凹轮通过套设在驱动齿轮外周和传动齿轮外周的皮带传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70160包括传动轴,传动轴用于将驱动机构的驱动力传输到绞盘卷筒上。传动轴为刚性的轴体,驱动机构的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再带动绞盘卷筒转动。如传动轴可以是联轴器(如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等)。
驱动机构70161可以为液压马达或电动机。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燃油马达、气动马达或是燃气马达等。这些驱动机构都可以将各类能源转换为机械能。
上述实施例中的水管绞盘卷筒7011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如圆柱型或方柱型,软管快接结构7012可以设置在圆柱型或方柱型的侧面,水管绞盘卷筒7011相对水管绞盘支架7010转动时可以绕着圆柱型或方柱型的轴线转动。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水管绞盘卷筒7011是横截面为弓形的柱体,软管快接结构7012位于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平面部分70110上。弓形的外形由一段弧和该段弧对应的弦组成的封闭图形,则横截面为弓形的柱体中的平面部分即该段弦所在的平面。水管绞盘并不限定弧的弧度大小,作为可选的一种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9中的弧度为180°的弧。截面为弓形的柱体具有平面的侧面,可以便于设置各种软管头的快接结构,并且在软管头与绞盘卷筒连接后,如图20、图21所示,由于存在弓形的截面相对于圆形的截面减少了高度h,所示高度h为与该弓形互补的另一弓形的高度,所谓与该弓形互补的弓形系指与该弓形可以拼接为一圆形的弓形。该高度h可以用于容纳软管头7020之高度,因此在软管头7020与水管绞盘卷筒7011连接之后,收卷输水软管702时,收卷后缠绕有输水软管702的水管绞盘卷筒7011截面可以更近似圆形,不会有较大的偏心率或不平整。
水管绞盘的所有实施例中的水管绞盘支架7010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实现,只要能将水管绞盘卷筒7011设置在水管绞盘支架7010上即可,如图11到图17所示,水管绞盘支架7010具有左右两个支撑臂70100,两个支撑臂70100可以通过一个连接件70101相固定。两个支撑臂70100用于支撑水管绞盘卷筒7011。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臂70100还可以只有一个。
水管绞盘的软管快接结构7012不仅可以快速连接软管头,还可以将软管头快速从软管快接结构7012上拆卸下来,以便于软管头接到供给管路上。在某些需要快速供给的场合,如排水车或消防车上,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实现快速供给的方式,具体如图22所示:软管快接结构7012上为密封连接结构,例如在连接面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硅胶垫片等。水管绞盘结构701还设置有旋转接头7017,旋转接头7017与水管绞盘卷筒7011同轴设置,旋转接头7017的一端与水管绞盘卷筒7011相固定,并随水管绞盘卷筒7011转动,且与软管快接结构7012连通,连通的方式可以直接通关密闭的绞盘卷筒内壁连通,也可以在软管快接结构与旋转接头直接设置一连通管道进行连通,该连通管道设置于绞盘卷筒内部。
旋转接头7017的另一端与水管绞盘支架7010相固定,并用于与外界管路7018连接。水管绞盘在进行快速供给时,可以先将外界管路7018连接到供给装置(如供水装置)上,而后从水管绞盘卷筒7011抽出输水软管,而后打开供给装置的开关,供给装置内的物体会流向外界管路7018后,再经过旋转接头7017和软管快接结构7012,最后流向输水软管中,从而避免软管头的拆卸和安装过程,节省了时间,加快了供给的速度。其中,旋转接头7017的一端与软管快接结构7012连通的方式可以通过管道或是通过或者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内腔。采用管道时,管道的一端先与旋转接头7017的一端密闭连接,管道的另一端再与软管快接结构7012密闭连接,管道可以设置在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内部。采用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内腔,只需将水管绞盘卷筒7011的内腔封闭,并在旋转接头7017的一端和软管快接结构7012处分别设置有孔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车包括车身、动力系统、液压系统、软油管、输水软管与排水泵,所述车身包括驾驶室与驾驶室后方的车体,所述动力系统为车身与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泵,所述液压油泵与动力系统传动连接,液压系统的出油口与进油口分别与软油管的油管头相适配;
所述排水泵为便携式液压马达排水泵,排水泵设置有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所述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分别与软油管的油管头相适配,所述排水泵的出水口与输水软管的水管头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系统与第二动力系统,所述第一动力系统为车身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动力系统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油泵与第二动力系统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车设置有油管绞盘,所述油管绞盘设置于车体上;
所述油管绞盘包括油管绞盘支架与油管绞盘卷筒,所述油管绞盘支架设置于车体上,所述油管绞盘卷筒连接于油管绞盘支架上,并可相对于油管绞盘支架旋转,油管绞盘卷筒上收卷有软油管,所述油管绞盘还设置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与油管绞盘卷筒同轴设置,旋转接头的一端为旋转端,旋转端与油管绞盘卷筒相对固定,并随油管绞盘卷筒转动,并用于与被收卷的软油管连接,旋转接头的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油管绞盘支架相对固定,并用于与液压系统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车厢,所述液压马达排水泵、油管绞盘、排水泵、软油管与输水软管设置于车厢内;
所述车厢后侧设有油管绞盘承架,所述油管绞盘设置于油管绞盘承架上,油管绞盘承架下方放置有排水泵;所述车厢后方设有可以开启的车厢后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侧面对应于油管绞盘承架的位置开设有车厢侧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车,所述车体包括车厢,所述排水泵、软油管与输水软管设置于车厢内,所述车厢后方设有可以开启的车厢后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车设置有水管绞盘,所述水管绞盘设置于车体上;
所述水管绞盘包括水管绞盘支架与水管绞盘卷筒,所述水管绞盘支架设置于车体上,所述水管绞盘卷筒连接于水管绞盘支架上,并可相对于水管绞盘支架旋转,输水软管收卷于水管绞盘卷筒上,水管绞盘卷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软管头快接结构;
所述输水软管的一端设置有与软管头快接结构相适配的软管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水车,其特征在于,软油管的油管头,输水软管的软管头,液压系统的出油口与进油口,排水泵的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以及排水泵的出水口分别为快速接头结构。
9.一种排水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车结构包括车身、动力系统、液压系统与排水泵,所述车身包括驾驶室与驾驶室后方的车体,所述动力系统为车身与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泵,所述液压油泵与动力系统传动连接,液压系统的出油口与进油口分别用于与软油管的油管头相连接;
所述排水泵为便携式液压马达排水泵,排水泵设置有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所述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分别用于与软油管的油管头相连接,所述排水泵的出水口用于与输水软管的水管头相连接;
所述液压系统的出油口与进油口,排水泵的液压油入口与液压油出口,以及排水泵的出水口分别为快速接头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水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系统与第二动力系统,所述第一动力系统为车身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动力系统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油泵与第二动力系统传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水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车设置有油管绞盘,所述油管绞盘设置于车体上;
所述油管绞盘包括油管绞盘支架与油管绞盘卷筒,所述油管绞盘支架设置于车体上,所述油管绞盘卷筒连接于油管绞盘支架上,并可相对于油管绞盘支架旋转,油管绞盘卷筒用于收卷软油管,所述油管绞盘还设置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与油管绞盘卷筒同轴设置,旋转接头的一端为旋转端,旋转端与油管绞盘卷筒相对固定,并随油管绞盘卷筒转动,并用于与被收卷的软油管连接,旋转接头的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油管绞盘支架相对固定,并用于与液压系统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水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车厢,所述液压马达排水泵、油管绞盘、排水泵、软油管与输水软管设置于车厢内;
所述车厢后侧设有油管绞盘承架,所述油管绞盘设置于油管绞盘承架上,油管绞盘承架下方放置有排水泵;
所述车厢后方设有可以开启的车厢后门,车厢侧面对应于油管绞盘承架的位置开设有车厢侧门。
CN201520300455.5U 2015-05-11 2015-05-11 排水车与排水车结构 Active CN204623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0455.5U CN204623270U (zh) 2015-05-11 2015-05-11 排水车与排水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0455.5U CN204623270U (zh) 2015-05-11 2015-05-11 排水车与排水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23270U true CN204623270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42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00455.5U Active CN204623270U (zh) 2015-05-11 2015-05-11 排水车与排水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232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8398A (zh) * 2017-06-29 2017-10-27 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吸砂绞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8398A (zh) * 2017-06-29 2017-10-27 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吸砂绞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0740B (zh) 双动力加油车
CN103171480A (zh) 一种用于汽车保养维修的专用服务车
CN203267878U (zh) 一种用于汽车保养维修的专用服务车
CN204588324U (zh) 一种软管绞盘结构
CN204623270U (zh) 排水车与排水车结构
CN105579710A (zh) 带有后和前密封件移除的固定吸入室
CN204624862U (zh) 软管绞盘结构
CN203920434U (zh) 飞行器加油车
CN104837727A (zh) 用于附着到航空器行走构件的轮驱动单元
CN117344843A (zh) 一种具有动力源的移动泵站
CN207314507U (zh) 一种排水车伸缩管密封结构及排水车
CN114658667A (zh) 一种动态旋转单机双水泵式水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225034U (zh) 一种加压布管车
CN2896627Y (zh) 车载电动电缆绞车
CN108857916B (zh) 一种喷砂除锈移动工作站
CN105197814A (zh) 电动轮胎式起重机
CN201729107U (zh) 一种半挂罐车泵进泵出装置
CN113247713A (zh) 一种供风用柔性风管收放装置
CN208372329U (zh) 一种液力应急城市救援飞行器
CN201002965Y (zh) 铁路客车专用加水机
CN203214344U (zh) 一种移动式轻便潜水型液压抽水系统
CN201395021Y (zh) 汽车轮胎应急充气装置
CN220682236U (zh) 野外发油车
CN203486887U (zh) 风压自动加油装置
CN203108047U (zh) 自备动力高压消防水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4000 Longyan province Fujian city Xinluo District East Road No. 421 Dongbao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Fujian overseas Chinese dragon emergency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64000 Longyan province Fujian city Xinluo District East Road No. 421 Dongbao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Fujian Qiaolong Special Vehicl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64000 Longyan province Fujian city Xinluo District East Road No. 421 Dongbao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Fujian Qiaolong emergency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64000 Longyan province Fujian city Xinluo District East Road No. 421 Dongbao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Fujian overseas Chinese dragon emergency equip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