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19446U - 斜管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斜管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19446U
CN204619446U CN201520156652.4U CN201520156652U CN204619446U CN 204619446 U CN204619446 U CN 204619446U CN 201520156652 U CN201520156652 U CN 201520156652U CN 204619446 U CN204619446 U CN 204619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basin
basin body
inclined tube
tube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566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永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Wen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Wen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Wen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Wen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566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19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19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194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进水系统、斜管、集水槽、及排泥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管、加药泵及加药管道,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加药管道连接,所述加药泵与所述加药管道一端连接,所述加药管道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沉淀池本体与所述斜管处之间位置,所述斜管收容于所述沉淀池本体,所述集水槽设于所述沉淀池本体一端,所述排泥系统连通所述沉淀池本体另一端。本实用新型斜管沉淀池提供一种能够将水中的悬浮物与投加药剂充分反应相结合的高效斜管沉淀池,沉淀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无易损件、经久耐用。

Description

斜管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斜管沉淀池。
背景技术
传统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时,水流布管混乱,投加药剂不能与污水充分反应,所以水中悬浮物沉淀不彻底,沉淀效果差,泥水分离不全,排泥效果差、易发生斜管损害,导致后续处理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且占地面积大,给生产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斜管沉淀池水流布管混乱、反应不充分、沉淀效果差、泥水分离不全、排泥效果差、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易损害斜管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流布管简单、反应充分、沉淀效果好、泥水分离率高、排泥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无易损件、经久耐用的斜管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管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进水系统、斜管、集水槽、及排泥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管、加药泵及加药管道,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加药管道连接,所述加药泵与所述加药管道一端连接,所述加药管道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沉淀池本体与所述斜管处之间位置,所述斜管收容于所述沉淀池本体,所述集水槽设于所述沉淀池本体一端,所述排泥系统连通所述沉淀池本体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管沉淀池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本体包括排水端盖,所述排水端盖设于所述沉淀池本体与所述集水槽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管沉淀池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槽包括三角溢流堰,所述三角溢流堰连通所述沉淀池本体及所述集水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管沉淀池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斜管包括斜管架,所述斜管架与所述沉淀池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斜管为蜂窝型结构,所述斜管固定于所述斜管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管沉淀池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排泥系统包括排泥板、排泥槽、排泥阀及污泥池,所述排泥板设于所述斜管与所述沉淀池本体之间,所述排泥板一端与所述沉淀池本体内侧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泥槽抵接,所述排泥阀设于所述排泥槽,所述污泥池通过所述排泥阀与所述排泥槽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管沉淀池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本体采用为碳钢材质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管沉淀池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本体内壁涂覆有环阳沥青或内衬玻璃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管沉淀池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系统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管沉淀池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斜管为共聚乙丙烯材质斜管。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斜管沉淀池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采用进水管与加药管相连通的设计,可使水与絮凝剂在加药管道里发生混凝反应,有效缩短水与絮凝剂混凝反应时间,反应充分,且水流布管简单,安装灵活方便;采用蜂窝型结构斜管设计,加大沉淀面积,增加沉淀效率,沉淀效果好;采用排泥板的设计,能使斜管上沉淀的污泥滑落至污泥槽中,泥水分离率高;采用排泥阀及污泥槽的配合设计,当污泥蓄积到一定量时,排泥阀自动打开,污泥流入污泥池,排泥效果好;同时,斜管不易损坏,其他部件也不易损坏,经久耐用,减少维修,设备运行稳定,容易操作,无动力运行,节约能源,上马快,效率高,结构设计紧凑合理,占地面积小,安装移动灵活方便,是一种节能环保、操作简单且维修成本低的高效斜管沉淀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管沉淀池一较佳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管沉淀池一较佳实施例的透视图。
所述斜管沉淀池1包括沉淀池本体11、进水系统12、斜管13、集水槽14及排泥系统15。所述进水系统11连通所述沉淀池本体11,所述斜管13收容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1,所述集水槽14设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1一端,所述排泥系统15连通所述沉淀池本体11另一端。
所述沉淀池本体11包括排水端盖111,所述排水端盖111设于所述沉淀池本体11与所述集水槽14连接处。所述沉淀池本体11为碳钢材质制成,所述沉淀池本体11内壁涂覆有环阳沥青,或内衬玻璃钢。
所述进水系统12包括进水管121、加药泵122及加药管道123。所述进水管121与所述加药管道123连接,所述加药泵122与所述加药管道123连接,所述加药泵122与所述加药管道123一端连接,所述加药管道123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沉淀池本体11与所述斜管13处之间位置。所述进水系统12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所述斜管13包括斜管架131。所述斜管架131与所述沉淀池本体11固定连接,所述斜管131为蜂窝型结构,所述斜管13固定于所述斜管架131。所述斜管13为共聚乙丙烯材质制成。
所述集水槽14包括三角溢流堰141。所述三角溢流堰141连通所述沉淀池本体11及所述集水槽14。
所述排泥系统15包括排泥板151、排泥槽152、排泥阀153及污泥池154。所述排泥板151设于所述斜管13与所述沉淀池本体11之间,所述排泥板151一端与所述沉淀池本体11内侧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泥槽152抵接,所述排泥阀153设于所述排泥槽152,所述污泥池154通过所述排泥阀153与所述排泥槽152连接。
所述斜管沉淀池1的工作原理为:当生活供水、生产工艺给水、中水回用、废水处理水到水位控制线后,水通过进水系统12流入进水管121,进水系统12中的加药泵122开始工作,进水与投加的絮凝剂在加药管道123中充分反应后,水流入进水布水区域,水流向水平方向均匀分散后向上流动,由斜管13的底部流入斜管13沉降区,澄清水流入清水区,通过设置的三角溢流堰141流入集水槽14。后续深度处理环节中,水流中夹杂泥渣及沉淀物,由于重力作用,停留在斜管13上,堆集到一定量时,由于重力作用,由斜管13的底部脱落,脱落的泥渣覆盖在池壁四周安置的排泥板151上,由排泥板151滑落至污泥槽152中,当污泥蓄积到一定量时,排泥阀153自动打开,污泥流入污泥池154进行后续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斜管沉淀池1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采用进水管121与加药管道123相连通的设计,可使水与絮凝剂在加药管道123里发生混凝反应,有效缩短水与絮凝剂混凝反应时间,反应充分,且水流布管简单,安装灵活方便;采用蜂窝型结构斜管13设计,加大沉淀面积,增加沉淀效率,沉淀效果好;采用排泥板151的设计,能使斜管13上沉淀的污泥滑落至污泥槽152中,泥水分离率高;采用排泥阀153及污泥槽152的配合设计,当污泥蓄积到一定量时,排泥阀153自动打开,污泥流入污泥池154,排泥效果好;同时,斜管13不易损坏,其他部件也不易损坏,经久耐用,减少维修,设备运行稳定,容易操作,无动力运行,节约能源,上马快,效率高,结构设计紧凑合理,占地面积小,安装移动灵活方便,是一种节能环保、操作简单且维修成本低的高效斜管沉淀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本体、进水系统、斜管、集水槽、及排泥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管、加药泵及加药管道,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加药管道连接,所述加药泵与所述加药管道一端连接,所述加药管道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沉淀池本体与所述斜管处之间位置,所述斜管收容于所述沉淀池本体,所述集水槽设于所述沉淀池本体一端,所述排泥系统连通所述沉淀池本体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包括排水端盖,所述排水端盖设于所述沉淀池本体与所述集水槽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包括三角溢流堰,所述三角溢流堰连通所述沉淀池本体及所述集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包括斜管架,所述斜管架与所述沉淀池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斜管为蜂窝型结构,所述斜管固定于所述斜管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系统包括排泥板、排泥槽、排泥阀及污泥池,所述排泥板设于所述斜管与所述沉淀池本体之间,所述排泥板一端与所述沉淀池本体内侧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泥槽抵接,所述排泥阀设于所述排泥槽,所述污泥池通过所述排泥阀与所述排泥槽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采用为碳钢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本体内壁涂覆有环阳沥青或内衬玻璃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系统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管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为共聚乙丙烯材质斜管。
CN201520156652.4U 2015-03-19 2015-03-19 斜管沉淀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19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56652.4U CN204619446U (zh) 2015-03-19 2015-03-19 斜管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56652.4U CN204619446U (zh) 2015-03-19 2015-03-19 斜管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19446U true CN204619446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38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5665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19446U (zh) 2015-03-19 2015-03-19 斜管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194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0285A (zh) * 2018-11-28 2019-04-02 王荣宗 以可调节翻动的由斜变直直通便于清理停机斜管式沉淀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0285A (zh) * 2018-11-28 2019-04-02 王荣宗 以可调节翻动的由斜变直直通便于清理停机斜管式沉淀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3047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斜管沉淀池
CN104071923A (zh) 一体化高效净水器
CN204607690U (zh) 活性污泥反应与固液分离装置
CN205133213U (zh) 一种竖流式沉淀池
CN101580292A (zh) 布水抗扰动絮体沉淀反向分离装置
CN202643394U (zh) Hc混凝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5731693A (zh) 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与处理方法
CN204079592U (zh) 一种egsb反应器布水装置
CN204619446U (zh) 斜管沉淀池
CN203355383U (zh) 一种混凝沉淀池
CN204134279U (zh) 高效浓缩沉淀池的排泥系统
CN207632577U (zh) 一种高效竖流式沉淀池
CN203498158U (zh) 改进的uasb污水处理装置
CN106277255A (zh) 一种高效水力循环澄清池
CN202519078U (zh) 一种新型高效的一体化反应沉淀装置
CN205653261U (zh) 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03017818U (zh) 水处理循环反应沉淀池
CN202322457U (zh) 一种组合式净水器
CN203959897U (zh)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
CN207608376U (zh) 污水处理沉淀澄清装置
CN203701248U (zh) 一种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3281082U (zh) 一种新式高效沉淀池
CN202156948U (zh) 全自动一体化净水装置
CN207361932U (zh) 一种实验室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06735895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的沉淀回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