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01248U - 一种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01248U CN203701248U CN201420075815.1U CN201420075815U CN203701248U CN 203701248 U CN203701248 U CN 203701248U CN 201420075815 U CN201420075815 U CN 201420075815U CN 203701248 U CN203701248 U CN 2037012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tank
- sedimentation
- sedimentation basin
- sedimentation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主要包括连接化水车间排污水管、原水箱、沉淀池、清水池、潜水泵及液位开关,所述原水箱通过溢水管道与化水车间的排污管合并连接入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为串联的平流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沉淀效果好,所述沉淀池上设有清水出口,清水进入清水池,达到液位后,由潜水泵泵出连接脱硫除尘塔给水池再利用。该系统充分利用原水箱的溢水和化水车间的排污水,高效的回收了废水资源,实现废水资源综合再利用,从而达到了节水、节能、环保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合理的使用可贵的水资源,我们不仅要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工业生产上还需要从严把控污染企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终目标是杜绝污染。并大力从生产和生活用水两方面推进水资源的回收处理及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效改进粗放用水、浪费用水等不良习惯。
热电厂是用水大户,为了提高企业环保节能能力,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需要加强对废水的循环利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对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排水化水车间的排污水往往经过沉淀池后就外排废弃处理,所使用的沉淀池也往往是平流式、斜板或斜管式、辐流式沉淀池中的一种,由于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子占地面积大;斜板、斜管式沉淀池的斜板和斜管容易堵塞;辐流式沉淀池机械排泥设备复杂,对施工质量要求高。所述单一沉淀池的应用污水排放不能达标,污染环境的同时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更好更简单的实现废水的综合回收再利用,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热电设备中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系统,更好的解决了热电厂中原水箱的溢水和化水车间排污水的回收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主要包括原水箱、化水车间、沉淀池、清水池、潜水泵及液位开关。
原水箱上连接溢水管道,溢水管道与化水车间的污水管合并连接入沉淀池,清水池出口开设于清水池的池壁的中上部并设置液位开关,达到液位后,清水由潜水泵泵出进入脱硫除尘塔给水池;
其中,所述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主体、进水管、出水管及排泥管,沉淀池主体为串联的平流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内设置有斜管,沉淀池的进水管于平流沉淀池中上方的池壁上,进水口上设置圆弧形限流板,沉淀池出水管设置在斜管沉淀池斜管填料上方的池壁上,在平流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的底部分别设置排泥管。
所述平流沉淀池后侧设置有布水槽,前侧设置有集水槽,所述斜管沉淀池前侧设置有布水槽,后侧设置有集水槽,所述布水槽中与沉淀池相邻的槽壁中部设置有多个布水孔,与其布水孔相对槽壁上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孔;所述集水槽的槽壁上部各设置有一个溢流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的效果:
1.充分利用原水箱的溢水和化水车间的排污水,实现废水资源综合再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
2.所优选的复合沉淀池,其中平流沉淀池沉淀效果好,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施工容易,造价较低;进水管设置弧形限流板,该结构简单、易加工、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同时使用限流板限定水流量,大大地降低了投资和操作维修费用,更重要的是充分降低了进水速度,克服了平流沉淀池因为水流过大影响沉淀效果的缺点。
斜管沉淀池充分利用了层流原理,提高了沉淀池的处理能力;缩短了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同时去除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
与常规沉淀池相比,本复合沉淀池有效地融合到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系统中,其它污水预处理设施以及后续污水处理设施模块化组合在一起,结构紧凑,占地利用率高,节省占地面积20%左右,进一步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和沉淀效果。
3.液位控制系统:清水池采用液位开关自动调节水位,当水位低于设定水位时,泵运行,蓄满的水通过阀门排水,防止水位过高而影响废水处理。
4.沉淀池中沉淀后的清水通过出水管口进入清水池,达到清水池水位后,清水池中液位开关打开,潜水泵将清水打入脱流除尘塔给水池,用于脱硫除尘,较好地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此项废水再利用为脱硫除尘处理过程节约了水资源。
5.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可以广泛应用于热电厂的污水处理回收再利用中。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复合沉淀池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的Ⅰ-Ⅰ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的Ⅱ-Ⅱ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4所示,所述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主要包括原水箱01、化水车间03、沉淀池05、清水池06、潜水泵07及液位开关08。
原水箱01上连接溢水管道11,溢水管道11与化水车间03的污水管12合并连接入沉淀池05,清水池06出口开设于清水池06的池壁的中上部并设置液位开关08,达到液位后,清水由潜水泵07泵出进入脱硫除尘塔给水池09;
其中,所述沉淀池05包括沉淀池主体、进水管2、出水管4 及排泥管,沉淀池主体为串联的平流沉淀池101和斜管沉淀池102,斜管沉淀池102内设置有斜管9,沉淀池05的进水管2于平流沉淀池101中上方的池壁上,进水口上设置圆弧形限流板3,沉淀池05出水管4设置在斜管沉淀池102斜管填料9上方的池壁上,在平流沉淀池101和斜管沉淀池102的底部分别设置排泥管801 和802。
所述平流沉淀池101后侧设置有布水槽601,前侧设置有集水槽701,所述斜管沉淀池102 前侧设置有布水槽702,后侧设置有集水槽602,所述布水槽601和702中与沉淀池相邻的槽壁中部设置有多个布水孔501,与其布水孔501相对槽壁上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孔503;所述集水槽701和602 的槽壁上部各设置有一个溢流孔502。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化水车间03排出的污水与原水箱01的溢水一同注入沉淀池05完成沉淀,沉淀池05水位达到沉淀池出水管4后,沉淀池05中的清水沿着沉淀池05出水管4流入清水池06,慢慢达到液位开关08处,清水池06采用液位开关08自动调节水位,当水位高于设定水位时,蓄满的水通过潜水泵08排水,沿管道进入脱硫除尘塔给水池09,完成污水的循环再利用。
进入沉淀池的过程中,通过进水管2的污水因为限流板3减速流进复合沉淀池布水槽601后通过布水孔501流入的平流沉淀池,在平流段会迅速沉淀,泥渣在平流段大部分自由沉降,干净水通过溢流孔502从斜管沉淀池102下部流经斜管9由池表面设置的集水槽602收集,由出水管4 进入清水池。在平流沉淀池101未能沉淀而进入斜管沉淀池102的这部分泥渣沿斜管9的管壁滑下沉淀到斜管沉淀池102的底部,平流沉淀池101与斜管沉淀池102的底部沉泥由排泥管801 和802排出。经过平流、斜管二次沉淀,提高了沉淀效率,取得更清洁的沉淀水,清水通过出水管4进入清水池。
从沉淀池排泥管801 和802排出的污泥进入污泥干化池进行堆肥,保温保持在40℃。堆肥7-8天,肥料可用于厂区内的绿化。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修改、变化或等效,这些修改、变化或等效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主要包括原水箱(01)、化水车间(03)、沉淀池(05)、清水池(06)、潜水泵(07)及液位开关(08),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水箱(01)上连接溢水管道(11),溢水管道(11)与化水车间(03)的污水管(12)合并连接入沉淀池(05),清水池(06)出口开设于清水池(06)的池壁的中上部并设置液位开关(08),达到液位后,清水由潜水泵(07)泵出进入脱硫除尘塔给水池(09);
其中,所述沉淀池(05)包括沉淀池主体、进水管(2)、出水管(4) 及排泥管,沉淀池主体为串联的平流沉淀池(101)和斜管沉淀池(102),斜管沉淀池(102)内设置有斜管(9),沉淀池(05)的进水管(2)于平流沉淀池(101)中上方的池壁上,进水口上设置圆弧形限流板(3),沉淀池(05)出水管(4)设置在斜管沉淀池(102)斜管填料(9)上方的池壁上,在平流沉淀池(101)和斜管沉淀池(102)的底部分别设置排泥管(801,8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流沉淀池(101) 后侧设置有布水槽(601),前侧设置有集水槽(701),所述斜管沉淀池(102) 前侧设置有布水槽(702),后侧设置有集水槽(602),所述布水槽(601)和(702)中与沉淀池相邻的槽壁中部设置有多个布水孔(501),与其布水孔(501)相对槽壁上部设置有多个出水孔(503);所述集水槽(701,602)的槽壁上部各设置有一个溢流孔(50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75815.1U CN203701248U (zh) | 2014-02-23 | 2014-02-23 | 一种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75815.1U CN203701248U (zh) | 2014-02-23 | 2014-02-23 | 一种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01248U true CN203701248U (zh) | 2014-07-09 |
Family
ID=51051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7581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01248U (zh) | 2014-02-23 | 2014-02-23 | 一种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0124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29411A (zh) * | 2018-11-28 | 2019-03-29 |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平流沉淀池和平流沉淀池系统 |
CN112281978A (zh) * | 2020-09-24 | 2021-01-29 | 北控中科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适应性自来水供应系统及其自来水供水方法 |
-
2014
- 2014-02-23 CN CN201420075815.1U patent/CN20370124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29411A (zh) * | 2018-11-28 | 2019-03-29 |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平流沉淀池和平流沉淀池系统 |
CN112281978A (zh) * | 2020-09-24 | 2021-01-29 | 北控中科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适应性自来水供应系统及其自来水供水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315434U (zh) | 用于源头治污的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物理式污水净化装置 | |
CN204939112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5222960U (zh) | 一种住宅小区雨水处理系统 | |
CN102505728A (zh) | 雨水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 | |
CN102826726A (zh) |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工艺 | |
CN202516413U (zh) | 工程洗车池循环水系统 | |
CN207913371U (zh) |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循环系统 | |
CN203878648U (zh) | 多功能雨水收集系统 | |
CN104707399A (zh) | 污水过滤设备 | |
CN204689755U (zh) | 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及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 | |
CN102936086A (zh) | 一种整体式化粪池 | |
CN201428152Y (zh) | 小区水环境处理系统 | |
CN203701248U (zh) | 一种热电厂废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再利用装置 | |
CN214115172U (zh) | 一种循环水系统节能调节装置 | |
CN103215985B (zh) | 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区雨水利用系统 | |
CN202990039U (zh) | 生活污水再利用系统 | |
CN201981585U (zh) | 集成化节水设备 | |
CN209442762U (zh) | 一种循环水回用装置 | |
CN207091078U (zh) | 一种洗矿污水处理循环系统 | |
CN204058089U (zh) | 季节性高浊原水处理装置 | |
CN221557618U (zh) | 一种多功能污泥浓缩池 | |
CN204400698U (zh) | 一种分离式预制泵站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装置 | |
CN203878525U (zh) | 一种河道旁位处理设施自动排泥系统 | |
CN203890178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3419761U (zh) | 一种焦化循环水零外排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2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