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17870U - 一种火锅用锅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锅用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17870U
CN204617870U CN201520006267.1U CN201520006267U CN204617870U CN 204617870 U CN204617870 U CN 204617870U CN 201520006267 U CN201520006267 U CN 201520006267U CN 204617870 U CN204617870 U CN 204617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chaffy dish
dish tool
pot body
too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062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宗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062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17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17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178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锅用锅具,所述锅具至少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具有受热部,所述受热部的开口周缘向上延伸形成用于防止汤料外溢的防溢部,所述防溢部的高度值为所述受热部的高度值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间的任一数值。本实用新型的火锅用锅具能够防止汤料外溢,且能够有效减少食物及汤料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火锅用锅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具,特别涉及一种火锅用锅具。
背景技术
火锅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钟爱吃食火锅,尤其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速食要求越来越明显,而独自吃快餐必然落寞,三五好友或同事结伴就餐则欢快的多,然而既要求速度又要求热闹,且伙食还要够营养够美味,那么火锅则是不二之选。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就餐需求,越来越多的火锅店拔地而起,由于吃食火锅的食客多是结伴而行,故各大火锅店均采用深底的、容积较大的火锅锅具容放食物,该种锅具虽然容放食物较多,但是也较浪费汤料,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很多食物煮熟后均沉落于锅底,使得飘于锅口处的食物较少,从表面上来看好像锅里的食物已食用完,其实不然,虽然有些食客会用漏勺在锅中进一步捞取食物,但是由于锅底较深,同时受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影响,食客往往捞至锅具中部便停止了,这使得锅底的食物仍不能被食用;也有不少食客们或碍于面子或热情好客,通常不会用漏勺将锅底的食物捞出食用,而是会令服务人员接着上新菜,周而复始,造成了恶性循环,导致了大量的食物及汤料的浪费。另外,现有火锅锅具的材质及结构致使火锅锅具热传导慢,汤料易外溢,不仅影响就餐环境,也浪费汤料。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特别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避免食物下沉的,且热传导快同时能够防止汤料外溢的火锅用锅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汤料外溢,有效减少食物及汤料浪费的火锅用锅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锅用锅具,所述锅具至少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具有受热部,所述受热部的开口周缘向上延伸形成用于防止汤料外溢的防溢部,所述防溢部的高度值为所述受热部的高度值的三分之 一到二分之一间的任一数值。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为圆底锅体。
作为优选,所述受热部的高度值与直径的比值为5:20至5:30之间任一比值。
作为优选,所述防溢部包括环形的第一部分,至少所述第一部分的内表面为朝向所述锅体的外侧拱起的第一弧面。
作为优选,所述防溢部还包括环形的并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受热部间的第二部分,至少所述第二部分的内表面为朝向所述锅体的内侧拱起的第二弧面。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的锅壁包括外层锅壁、内层锅壁和位于所述内层锅壁与外层锅壁之间的金属夹层。
作为优选,所述内层锅壁为防粘层,所述外层锅壁为导磁层,所述金属夹层为导热基层。
作为优选,所述防粘层为304不锈钢层,所述导热基层为铝层,所述导磁层为430不锈钢层。
作为优选,所述锅壁的厚度为3mm-3.5mm。
作为优选,所述锅具还包括锅盖、端耳和设于所述锅体内的至少一个隔板。
本实用新型火锅用锅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锅体受热部的高度及锅体整体材料的限制,使得置于受热部内的汤料能够快速并持久的沸腾,以保证锅内的食物始终飘于锅口,不下沉,防止食物由于下沉至锅底而导致的食物浪费,同时在锅体上设置防溢部,使锅体内的汤料不易外溢,进一步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火锅用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含有隔板的火锅用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火锅用锅具的锅壁的剖面图(图中仅示出部分锅壁)。
附图标记:
1-锅体;2-受热部;3-第一部分;4-第二部分;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火锅用锅具,该锅具至少包括锅体1,当然,还可包括锅盖、端耳和至少一个设于锅体1内的用于将容放菜品的腔体分隔成多个腔室的隔板5(由于锅盖和端耳适配本锅体1的结构多样,故图中并未具体示出)。其中,锅体1具有形成上述腔体的受热部2,受热部2的开口周缘向上延伸形成用于防止汤料外溢的防溢部,该防溢部的高度值为受热部的高度值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间的任一数值。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锅体1为圆底锅体,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的锅体1,该锅体1的形状是随灶炉的灶腔形状而定,本实施例中将锅体1设为圆底锅体,即受热部2为球底型,原因之一是为了减小容放菜品的腔体容积,并保证锅体1受热均匀,原因之二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灶炉为翰林电器生产的型号为HL-C2201的火锅电磁炉,其具有同本实施例的球底型受热部2相配合的球底型灶腔,使得锅体1受热部的受热面积最大化,且保证锅体1安放稳定,不会随汤料的波动而产生晃动。
继续结合图1-图4,防溢部包括环形的第一部分3,该第一部分3至少内表面为朝向锅体1外侧拱起的第一弧面,即其纵截面呈“(”型,以使汤料沿该弧面流动时不会外溢,而是形成波浪继续回流至锅体1内,保证汤料不损失。为了使防溢部的防溢效果更突出,本实施例中的防溢部还包括环形的并位于第一部分3和受热部2间的第二部分,即该第二部分4分别连接第一部分3和受热部2,其中,该第二部分4至少内表面为朝向锅体1内侧拱起的第二弧面,也就是该第二弧面与第一部分3的第一弧面近似形成水平状的S型,当汤料预外溢时,其先流至第二部分4进行一定程度的回流缓冲,即减小汤料外溢的幅度,使到达第一部分3的汤料量减少,更好的预防及避免汤料的外溢。当然,第一部分3的外表面也可为与其内表面相同的弧面,第 二部分4的外表面同样可为与其内表面相同的弧面,具体形状可参考附图1和附图2。
优选地,如图6所示,为了保证锅体1内的汤料快速并持久沸腾,使菜品可时刻飘于锅口处,首先其受热部的高度值和直径的比值可为5:30之间的任一比值。本实施例中的锅体1的整体高度为7.5cm,锅体1的口径为31cm,防溢部的高度为2.5cm,受热部2的高度为5cm,受热部2的口径为26cm,当然可以根据需要按比例增大或减小锅体1及各部分的相应尺寸。其次,锅体1的锅壁应导热性能好,本实施例中锅体1的锅壁包括外层锅壁7、内层锅壁6和位于外层锅壁7与内层锅壁6之间的金属夹层8。其中,该内层锅壁6为防粘层,以防止锅体1内的食物受热过度而粘连在内层锅壁6上;外层锅壁7为导磁层,以用于较佳的将电磁炉的磁力吸收以转化为热量;金属夹层8为导热基层,用于将热量进行快速传导。优选地,防粘层为304不锈钢层,即由304不锈钢制成;导热基层为铝层,即由铝制成;导磁层为430不锈钢层,即由430不锈钢制成。进一步地,锅壁的厚度优选为3mm-3.5mm中的任一数值,本实施例中锅壁的厚度为3mm,其中外层锅壁7和内层锅壁6的厚度均小于金属夹层8的厚度,以使保温及传热效果最佳。
由于火锅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现有火锅锅具的弊端,造成了不容小觑的食物浪费,与现代文明呼吁的“光盘行动”背道而驰。
据调查,各种规模的火锅店每天接待的人数在50人-500人不等,而全国的火锅店数量约为18.98万家,假设平均每天每家火锅店有100人·次就餐,则全国城镇每天有100人·次×18.98万家=1898万人·次吃火锅。从中抽取188人进行实验发现:188名客人总共购买菜品总量为193640克,人均购买量为1030克/人;餐后总共剩于菜品总量为41172克,人均剩下菜品219克/人。按吃火锅人均消费60元/人,餐饮业平均毛利率60%计算,那么吃一次火锅人均消费食物的费用为:60元/人×(1-60%)=24元(按实际食物成本计算);顾客购买每克食物的费用为:24元÷1030克/人=0.023元/克;每人每次浪费的费用为:0.023元/克×219克/人=(约)5元/人;浪费的食物占购买量的百分比:5元÷24元×100%=20.8%(约浪费五分之一)。
由此可推算出全国每年吃火锅浪费食物的费用是:
5元/人×1898万人·次/日×365日=346亿元。
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锅具食用火锅后,由于菜品均飘于锅口处,且锅体深度较浅,食客易于捞取菜品,当然,出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的定会有一小部分食物或汤料浪费,按最大浪费程度计算,即按浪费金额为2元/人计算,那么,可全国每年因吃火锅所减少的浪费食物的费用是:
3元/人×1898万人·次/日×365日=207.8亿元。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火锅用锅具食用火锅,节省的不论是食物量还是消费额均是惊人的,极其有效的减少了浪费。且,本实用新型的火锅用锅具结构独特,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深底锅具,本实用新型的火锅用锅具能够防止食物由于下沉至锅底而导致的食物浪费。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火锅用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至少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具有受热部,所述受热部的开口周缘向上延伸形成用于防止汤料外溢的防溢部,所述防溢部的高度值为所述受热部的高度值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间的任一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用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为圆底锅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锅用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部的高度值与直径的比值为5:20至5:30之间任一比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用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部包括环形的第一部分,至少所述第一部分的内表面为朝向所述锅体的外侧拱起的第一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锅用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部还包括环形的并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受热部间的第二部分,至少所述第二部分的内表面为朝向所述锅体的内侧拱起的第二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锅用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锅壁包括外层锅壁、内层锅壁和位于所述内层锅壁与外层锅壁之间的金属夹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锅用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锅壁为防粘层,所述外层锅壁为导磁层,所述金属夹层为导热基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锅用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层为304不锈钢层,所述导热基层为铝层,所述导磁层为430不锈钢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火锅用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壁的厚度为3mm-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用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还包括锅盖、端耳和设于所述锅体内的至少一个隔板。
CN201520006267.1U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火锅用锅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17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06267.1U CN204617870U (zh)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火锅用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06267.1U CN204617870U (zh)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火锅用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17870U true CN204617870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36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0626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17870U (zh) 2015-01-06 2015-01-06 一种火锅用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178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6003A (zh) * 2015-01-06 2016-08-03 李宗彦 一种火锅用锅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6003A (zh) * 2015-01-06 2016-08-03 李宗彦 一种火锅用锅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7182Y (zh) 一种无涂层物理性不粘锅
CN204617870U (zh) 一种火锅用锅具
CN201894540U (zh) 一种不粘锅
CN102370429A (zh) 一种电热炊具内胆及其制造方法
CN202960196U (zh) 新型餐桌恒温加热器
CN105816003A (zh) 一种火锅用锅具
CN201328722Y (zh) 煎蛋锅
CN201977532U (zh) 炒锅
CN202665310U (zh) 电热水保温组合餐盘
CN202179453U (zh) 一种锅体
CN203399972U (zh) 多功能多层转锅
CN200945114Y (zh) 一种健康超导无油烟炒锅
Rice Karin’s
CN204091669U (zh) 复合平底锅
CN204410519U (zh) 一种短波远红外锅
CN205359168U (zh) 一种兼具锅和盆的纳米陶瓷盘
CN201005470Y (zh) 一种金属紫砂炊具
CN201710167U (zh) 蒸笼
CN203016737U (zh) 一种可过滤的锅
CN202932704U (zh) 一种三层复合底小火锅
CN203106747U (zh) 一种复底锅
CN201759337U (zh) 商用电磁灶专用节能锅
CN2453804Y (zh) 一种火锅
CN208925809U (zh) 与电磁炉配套使用的方便餐具
CN204336697U (zh) 两用烧烤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