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5697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5697U
CN204595697U CN201520276720.0U CN201520276720U CN204595697U CN 204595697 U CN204595697 U CN 204595697U CN 201520276720 U CN201520276720 U CN 201520276720U CN 204595697 U CN204595697 U CN 204595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piec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mponent
sub
connec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767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文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767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5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5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5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侧部和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趋于减小;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面;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一端侧部。本申请提供上述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的指纹识别单元的设置破坏了面板完整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确保电子设备面板完整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指纹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模式识别手段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各种电子设备上,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指纹具有个体差异性、终身不变性及稳定性,因此常用于身份识别中,且指纹识别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成本较低,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指纹识别单元通常设置在显示屏的面板或触控面板上。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将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显示屏的面板或触控面板上,这样就需要在面板上开孔设置按键,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指纹识别单元的设置破坏了面板完整性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的指纹识别单元的设置破坏了面板完整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确保电子设备面板完整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侧部和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趋于减小;
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面;
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一端侧部。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功能按键,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侧部上;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一功能按键同轴层叠放置,且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功能按键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所述第二部件包括支撑体;
所述支撑体能够通过设置在第一部件内的连接轴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发生运动,其中,当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体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部件。
可选的,所述连接轴具体为一阻尼转轴,使得当所述支撑体绕所述连接轴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转动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被固定保持。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部开设有空腔,用于容置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子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一端部上;
第二子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端部上;
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分别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能够在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的内部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运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具体为通孔或腔体。
可选的,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轴心的延长线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设置在靠近第一侧部的位置,使得所述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趋于减小。
可选的,所述第二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一、本申请实施例方案中的电子设备机身呈楔形,即一边薄一边厚,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机身较厚一侧的一端侧部,而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在设置有显示单元的面板上开孔设置指纹识别单元,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的指纹识别单元的设置破坏了面板完整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确保电子设备面板完整的技术效果。
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在电子设备机身较厚一侧的一端侧部设置有功能按键,如开机键,指纹识别单元与功能按键可以同轴层叠放置,不需要为指纹识别单元重新分配放置空间,实现了节约设计空间的技术效果。
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通过在电子设备的第一部件上设置连接轴和支撑体,使得支撑体与第一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发生改变,当支撑体相对于第一部件的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支撑体支撑第一部件,实现电子设备的独立支撑,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的斜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的侧视图;
图3A~3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第一功能按键和指纹识别单元的结构图;
图4A~4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连接轴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的指纹识别单元的设置破坏了面板完整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确保电子设备面板完整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侧部和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趋于减小;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面;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一端侧部。
在上述方案中,电子设备机身呈楔形,即一边薄一边厚,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机身较厚一侧的一端侧部,而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在设置有显示单元的面板上开孔设置指纹识别单元,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的指纹识别单元的设置破坏了面板完整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确保电子设备面板完整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图1、图2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斜视图和侧视图,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件10,所述第一部件10包括第一侧部11和与所述第一侧部11相对的第二侧部12,所述第一部件10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11到所述第二侧部12的方向上趋于减小;显示单元20,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10的第一面;指纹识别单元3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11的第一端侧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也可以是手机,还可以是其他的电子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为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来讲,当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时,第一部件10即为平板电脑的主体机身,显示单元20即为平板电脑的显示屏,显示单元20可以为普通LED显示屏,还可以为触摸显示屏,也可以为柔性屏等,只要具备显示功能即可,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该平板电脑的机身呈楔形,即呈现一边薄一边厚的形态,第一侧部11对应较厚的一边,第二侧部12对应较薄的一边,指纹识别单元30被设置在较厚一边的端部侧表面上,即第一端侧部。
在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部件1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设置在靠近第一侧部11的位置,使得所述所述第一部件10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11到所述第二侧部12的方向上趋于减小。
由于电子设备机身呈楔形,因此,为了使得第二侧部12的厚度减小,将第一部件10内设置的至少一个功能部件,如主板,CPU,摄像头模块,扬声器,声卡、显卡等占用空间较大的器件都设置在靠近第一侧部11的位置,这样,就会形成第一部件10的厚度由第一侧部11逐渐减小到第二侧部12。
进一步的,如图3A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功能按键31,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侧部上;其中,所述指纹识别单元30与所述第一功能按键31同轴层叠放置,且所述指纹识别单元30设置在所述第一功能按键31的表面。
第一功能按键31可以是开机键、静音键、home键等,指纹识别单元30设置在第一功能按键31的表面,这样就避免了为指纹识别单元30重新分配位置空间,节约了设计空间。为了能够更好的捕捉指纹,指纹识别单元30的面积可以设计的比第一功能按键31大些,如图3B所示,当用户采用指纹识别时,可以将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单元30上,当放置时间大于一预设时长时,便启动指纹识别模式,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一功能按键31时,则可以直接按下第一功能按键31,当然,指纹识别的启动条件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具体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10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所述第二部件包括支撑体41;所述支撑体41能够通过设置在第一部件10内的连接轴42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10发生运动,其中,当所述支撑体41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10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体41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部件1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部件设置在电子设备较厚的一边上,其中,连接轴42可以是如图4A所示的一根转轴,也可以是如图4B所示的由多根直径不同的同心转轴组成,支撑体41和连接轴42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支撑体41套设在连接轴42上,但是支撑体41与连接轴42是固定的,也就是说,连接轴42运动,支撑体41也会被带动。为了使支撑体41相对于第一部件10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能够保持处于该位置来支撑第一部件10,该连接轴41可以为阻尼转轴,使得当所述支撑体41绕所述连接轴42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10转动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被固定保持,这样,支撑体41便可以停留在任意位置上,对第一部件10进行支撑,当然,也可以通过采用阻尼材料制作支撑体41与连接轴42配合转动的内表面来实现上述支撑过程,除了上述的两种形式,也可通过其他形式实现,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支撑体41除了单纯的支架,还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一个本体,如包含键盘部分的本体、包含触控板或显示屏的本体,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该本体可以通过连接轴42与电子设备的第一部件相连,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子连接部11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11的第一端部上;第二子连接部112,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11的第二端部上;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11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112分别套设在所述连接轴42上,所述连接轴42能够在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11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112的内部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支撑体41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10运动。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11和第二子连接部112具体为通孔或腔体。
具体的,当第一子连接部111和第二子连接部112具体为通孔时,连接轴42的两端分别从第一子连接部111和第二子连接部112穿出,使得连接轴42两端的端面外露,此时,所述指纹识别单元30设置在所述连接轴42的轴心的延长线上,如,可以将指纹识别单元30设置在连接轴42一端的端面上。当第一子连接部111和第二子连接部112具体为腔体时,连接轴42的两端分别容置在第一子连接部111和第二子连接部112中,此时,所述指纹识别单元30设置在所述连接轴42的轴心的延长线上,如,指纹识别单元30设置在第一侧部11的第一端部上或第一侧部1的第二端部上。当指纹识别单元30为圆形时,可以与连接轴42以类似同心圆的形状设置,当然,如果指纹识别单元30为正方形时,可以与连接轴42仍以同心的形状设置,本申请不对指纹识别单元的形状做具体限定。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所述第一侧部11开设有空腔,用于容置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当然,除了电池,还可以在空腔内设置其他的模块,如投影模块,当空腔中容置的具体为电池模块时,该电池模块具体为柱状电池,且该柱状电池与指纹识别单元30可以同轴放置。
进一步的,当电子设备的第一侧部11设置有连接轴42时,可以在连接轴42内部设置空腔,用来容置电子设备的电池,当然,还可以容置如主板上的走线或者占用空间较大的功能模块,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在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部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二面即为拼版电脑的背板,根据不同情况的设计需求,可以在平板电脑的背板上设置有摄像头、低音炮等输入输出装置。为了容置支撑体41,可以在第二面上开设一与支撑体41相匹配的凹槽,当支撑体41完全嵌入到凹槽内时,支撑体41与第二面更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同时,还可以在第一凹槽的底部开设有其他凹槽,用来容置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如,手写笔、SIM卡、SD卡、记忆棒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一、本申请实施例方案中的电子设备机身呈楔形,即一边薄一边厚,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机身较厚一侧的一端侧部,而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在设置有显示单元的面板上开孔设置指纹识别单元,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的指纹识别单元的设置破坏了面板完整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确保电子设备面板完整的技术效果。
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在电子设备机身较厚一侧的一端侧部设置有功能按键,如开机键,指纹识别单元与功能按键可以同轴层叠放置,不需要为指纹识别单元重新分配放置空间,实现了节约设计空间的技术效果。
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通过在电子设备的第一部件上设置连接轴和支撑体,使得支撑体与第一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发生改变,当支撑体相对于第一部件的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支撑体支撑第一部件,实现电子设备的独立支撑,提高用户体验。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侧部和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趋于减小;
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面;
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一端侧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功能按键,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侧部上;
其中,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一功能按键同轴层叠放置,且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功能按键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所述第二部件包括支撑体;
所述支撑体能够通过设置在第一部件内的连接轴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发生运动,其中,当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体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具体为一阻尼转轴,使得当所述支撑体绕所述连接轴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转动到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被固定保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开设有空腔,用于容置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子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一端部上;
第二子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二端部上;
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分别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能够在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的内部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具体为通孔或腔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轴心的延长线上。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设置在靠近第一侧部的位置,使得所述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趋于减小。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部件。
CN201520276720.0U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204595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6720.0U CN204595697U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6720.0U CN204595697U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5697U true CN204595697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31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76720.0U Active CN204595697U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56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2124A (zh) * 2017-08-25 2018-01-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2124A (zh) * 2017-08-25 2018-01-0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7562124B (zh) * 2017-08-25 2020-11-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5194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0013030B2 (en) Multiple position input device cover
US9904327B2 (en) Flexible hinge and removable attachment
CN202068693U (zh) 终端前壳的壳体及终端
CN102662585A (zh) 一种自适应调整屏幕触控输入范围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3721415A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安装有该支架的多功能游戏手柄
CN204312965U (zh) 电子设备
CN20459569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18196692A1 (zh) 卡托组件、卡托及移动终端
CN20329971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1127072A (zh) 博物馆藏品管理终端
CN105204569B (zh) 一种终端设备以及应用于终端设备的壳体
CN101943980A (zh) 电阻触摸屏、屏幕保护膜以及终端设备
CN203634809U (zh) 电子设备支架及安装有该支架的多功能游戏手柄
CN203630684U (zh) 一种底座及电子设备
CN105682252B (zh) 一种双通道移动终端
CN20329971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56191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630664U (zh) 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
CN20374604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63067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29971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982271U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键盘
CN203561918U (zh) 铰链装置、电子设备
CN20385854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