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30664U - 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30664U
CN203630664U CN201320605649.7U CN201320605649U CN203630664U CN 203630664 U CN203630664 U CN 203630664U CN 201320605649 U CN201320605649 U CN 201320605649U CN 203630664 U CN203630664 U CN 203630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piec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ntainment vessel
supporter
guar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056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广涛
井旭东
唐怀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056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30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30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306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电子设备壳体受损而导致电子设备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该保护壳,包括:保护部件;柔性连接件;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保护部件连接,所述固定部件上开设有具有第一开口的容置槽;其中,当所述柔性连接件发生形变时,所述保护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的相对位置能关联的发生改变,当所述保护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处于同一平面或近似同一平面时,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保护部件。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这些电子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以平板电脑为例,市场上大多数的平板电脑产品功能,形态趋于相同。平板电脑偏重于娱乐,常用来看网页、看视频、看书籍、玩游戏,所以,平板电脑的显示单元或者触摸单元就十分重要。一般电子设备的外壳都有至少一面的下方设置有显示单元或者触摸输入单元,而该面多采用玻璃基板或者塑料基板作为壳体,以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能够感受到光滑的手感。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电子设备上述下方设置有显示单元或者输入单元的至少一面多采用玻璃基板或者塑料基板作为壳体,虽然这几类壳体表面的硬度很强,但是如果遭遇很强的外力的话,还是很容易损坏的,使得显示单元或者触摸输入单元外露或者受损,进而致使电子设备不能使用,所以,就存在由于电子设备壳体受损而导致电子设备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电子设备壳体受损而导致电子设备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壳,包括:保护部件;柔性连接件;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保护部件连接,所述固定部件上开设有具有第一开口的容置槽;其中,当所述柔性连接件发生形变时,所述保护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的相对位置能关联的发生改变,当所述保护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处于同一平面或近似同一平面时,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保护部件。
可选的,所述保护部件具有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及第四侧部,其中,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三侧部相对,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第四侧部相对;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柔性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第五侧部、第六侧部、第七侧部及第八侧部,其中,所述第五侧部与所述七侧部相对,所述第六侧部与所述第八侧部相对;其中,所述第五侧部与所述柔性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
可选的,所述容置槽的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五侧部上。
可选的,所述第五侧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部的长度,其中,所述第六侧部与所述第八侧部平行且等长,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三侧部平行且等长。
可选的,所述保护部件上设置有一输入装置,其中,所述输入装置的基准方向为由所述第二侧部指向所述第四侧部的方向。
可选的,所述输入装置具体为键盘,所述键盘的至少一个按键上设有字符,所述基准方向与所述字符的正方向一致。
可选的,所述容置槽具体为片状结构,至少由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构成,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电子设备的支撑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插入到所述容置槽中,使得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保护壳物理连接。
可选的,当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插入到所述容置槽中,且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能本体的第一侧部的外表面被所述柔性连接件覆盖时,所述功能本体的第一表面与所述保护部件的第三面贴合,所述保护部件的第三面上设置有一输入装置,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的物理参数小于第一值,所述支撑体设置在所述功能本体的第一侧部。
可选的,所述保护壳还包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输入装置连接。
可选的,所述柔性连接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接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电子设备,包括:功能本体,所述功能本体的第一表面的物理参数小于第一值;支撑体,设置在所述功能本体的第一侧部;如上述一个或者多个方案所述的保护壳,其中,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插入所述容置槽,使得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保护壳连接。
可选的,所述功能本体还包括一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指向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的重心到所述第一侧部的距离小于所述重心到所述第二侧部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电子装置具有第一使用模式和第二使用模式,当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一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装置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第二侧部支撑;当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二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装置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第一侧部支撑。
可选的,所述电子装置还具有第三使用模式,当所述电子装置处于第三使用模式时,所述支撑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功能本体转动,并贴合在所述功能本体的表面上,使得所述电子装置由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支撑。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表面为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该保护壳包括:保护部件、柔性连接件以及固定部件,固定部件通过柔性连接件与保护部件连接,固定部件上开设有具有第一开口的容置槽,该容置槽可以用来容置电子设备的支撑体,比如支撑体,进一步,柔性连接件发生形变,保护部件与固定部件的相对位置能关联的发生改变,又因为当保护部件与固定部件处于同一平面或近似同一平面时,第一开口朝向保护部件,那么,当电子设备的支撑体插入容置槽之后,保护部件就能够贴合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上,保护第一表面,无论第一表面下设置显示单元还是触摸输入单元,都能够避免受损,进而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受损而导致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斜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保护壳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字符的正方向的示意图;
图4A-图4C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输入装置的基准方向的示意图;
图5A-图5C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容置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A-图6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斜视图;
图7A-图7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保护壳与电子设备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侧视图;
图9A为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处于第一使用模式时的形态示意图;
图9B为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处于第二使用模式时的形态示意图;
图9C为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处于第三使用模式时的形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受损而导致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存在的由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受损而导致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由于保护壳包括:保护部件、柔性连接件以及固定部件,固定部件通过柔性连接件与保护部件连接,固定部件上开设有具有第一开口的容置槽,该容置槽可以用来容置电子设备的支撑体,比如支撑体,进一步,柔性连接件发生形变,保护部件与固定部件的相对位置能关联的发生改变,又因为当保护部件与固定部件处于同一平面或近似同一平面时,第一开口朝向保护部件,那么,当电子设备的支撑体插入容置槽之后,保护部件就能够贴合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上,保护第一表面,无论第一表面下设置显示单元还是触摸输入单元,都能够避免受损,进而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受损而导致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壳,用于套设在一电子设备上,贴合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上,以保护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如图1所示,该保护壳包括:保护部件10;柔性连接件20;固定部件30,固定部件30通过柔性连接件20与保护部件10连接,固定部件30上开设有具有第一开口3011的容置槽301;其中,当柔性连接件20发生形变时,保护部件10与固定部件30的相对位置能关联的发生改变,当保护部件10与固定部件30处于同一平面或近似同一平面时,第一开口3011朝向保护部件10。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20可以由普通橡胶、硅胶、TPU(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布料、皮革等柔性材料制成构成,柔性连接件20能够发生性变,比如卷曲或者弯折,并带动连接在柔性连接件20上的保护部件10和固定部件30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部件10和固定部件30可以为塑料、金属合金等表面硬度较大的材料制成,也可以如柔性连接件20一样的柔性材料制成,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20包括第一端201及与其相对的第二端202,其中,第一端201与保护部件10连接,第二端202与固定部件30连接。
下面先介绍保护部件30。
如图2所示,保护部件10具有第一侧部11、第二侧部12、第三侧部13及第四侧部14,第一侧部11与第三侧部13相对,第二侧部12与第四侧部14相对;第二侧部12与第一端201连接,其中,第一侧部11与第三侧部13平行且等长,第二侧部12与第四侧部14平行且等长。
在本实施例中,在保护部件10上设置有一输入装置101,输入装置101的基准方向为由第二侧部12指向第四侧部14的方向。
在实际应用中,输入装置101可以有且不限有以下两种具体实施情况。
第一种,输入装置101可以为键盘,具体的可以是实体的全键盘、标准键盘等,此时,上述基准方向就为键盘上按键的分布方向,与键盘的至少一个按键上设置的字符的正方向一致。至少一个按键上设置的字符可以为数字、字母以及功能符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每个字符都会有自己的正方向,例如,如图3所示,字符为“A”,由“A”的上方尖端指向下方开口的方向即为“A”的正方向;字符为“5”,由“5”上方一横指向下方弯钩的方向即为“5”的正方向,那么,键盘的基准方向,即由第二侧部12指向第四侧部14的方向与字符的正方向一致,所以,键盘的按键如图4A所示分布。
第二种,输入装置101为触摸板,此时,上述基准方向就为触摸板的坐标系中坐标轴的正方向,例如,如图4B所示,基准方向为触摸板的坐标系中x轴的正方向,再如图4C所示,基准方向为触摸板的坐标系中x轴的正方向,当然,基准方向还可以有其他的实施情况,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接下来,介绍固定部件30。
请参考图2,固定部件30具有第五侧部31、第六侧部32、第七侧部33及第八侧部34,其中,第五侧部31与第七侧部33相对,第六侧部32与第八侧部34相对,第五侧部31与第二端202连接,第六侧部32与第八侧部34平行且等长,第五侧部31与第七侧部33平行且等长。
进一步,第五侧部31的长度小于第二侧部12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301具体为片状结构,可以且不限为以下两种具体实施情况。
第一种,请结合图5A及图5B所示的,容置槽301由第一面3012、第二面3013、第一侧面3014、第二侧面3015以及第三侧面3016围成,并形成一个空腔,该空腔即为容置槽301,第二侧面3015即为容置槽的槽底,那么,与第二侧面3015相对的就是第一开口3011,即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五侧部31上,第一面3012与第二端202连接。
第二种,如图5C所示,容置槽301由第一面3012和第二面3013构成,在第六侧部32、第七侧部33及第八侧部34上分别将第一面3012与第二面3013贴合在一起,并固定连接,比如缝合、压合等,这样,容置槽301的第一开口3011设置在第五侧部31上,第一面3012与第二端202连接。
当然,容置槽301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上述两种情况,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保护壳还包括一通信模块40,可以设置在保护部件10上,也可以设置在柔性连接件20上,当然还可以设置在容置槽301中,与输入装置101有线或者无线连接,使得输入装置101能够通过通信模块与电子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较优的,在柔性连接件20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接口,这些接口可以为USB接口、HDMI接口、电源接口等,与通信模块40、输入装置101或者两者连接,使得当这些接口与电子设备上与之相匹配的就接口连接时,输入装置101能够通过这些接口以及通信模块40,与电子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或者电子设备能够通过这些接口向输入装置101、通信模块40或者两者供电。关于至少一个输入输出接口的数量和具体类型,本领域技术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下面结合保护壳的应用场景,来对保护壳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的保护壳,可以应用于如图6A所示的电子设备上,图6A为电子设备的斜视图,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多媒体播放器等平板设备,该电子设备60包括:功能本体601,具有物理参数小于第一值的第一表面6011,这里所说的物理参数可以为第一表面6011的硬度参数,比如,硬度参数小于7,或者硬度参数小于6.4,当然,上述物理参数还可以为脆性参数、耐划伤参数等,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进一步,电子设备60还包括一支撑体602,设置在功能本体601的第一侧部61。
进一步,如图6B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斜视图,在与第一表面6011相对的第二表面6012上,还开设有第一凹槽6013,用于容置支撑体602。
那么,上述保护壳可以且不限有以下两种应用场景。
第一种,如图7A所示,当用户使用保护壳作为电子设备60的输入装置时,支撑体602相对于功能本体601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此时,电子设备60隔着保护壳放置在一支撑面,如桌面上,电子设备60由支撑体602的自由端6021和第一侧部61共同支撑。此时,支撑体602通过第一开口3011插入到容置槽301中,电子设备60与保护壳物理连接,保护壳完全平铺在支撑面上,第一侧部61放置在柔性连接件20上,此时,用户可以通过保护部件10的第三面15上设置的上述输入装置101,对电子设备60进行操作。
第二种,如图7B所示,当用户不使用电子设备60,即保护壳作为电子设备60的保护组件时,支撑体602相对于功能本体601运动到第二相对位置,此时,支撑体602通过第一开口3011插入到容置槽301中,并连同固定单元20一起容置在第一凹槽6013中,第一侧部61的外表面被柔性连接件20覆盖,第一表面6011与保护部件10的第三面15贴合,即保护部件10完全遮挡第一表面6011,这样就起到了保护第一表面6011的作用。
当然,保护壳具体的应用场景不限于上述两种情况,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由上述可知,由于该保护壳包括:保护部件、柔性连接件以及固定部件,固定部件通过柔性连接件与保护部件连接,固定部件上开设有具有第一开口的容置槽,该容置槽可以用来容置电子设备的支撑体,比如支撑体,进一步,柔性连接件发生形变,保护部件与固定部件的相对位置能关联的发生改变,又因为当保护部件与固定部件处于同一平面或近似同一平面时,第一开口朝向保护部件,那么,当电子设备的支撑体插入容置槽之后,保护部件就能够贴合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上,保护第一表面,无论第一表面下设置显示单元还是触摸输入单元,都能够避免受损,进而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受损而导致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如图7A所示,包括: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60,电子设备60包括:功能本体601,其第一表面6011的物理参数小于第一值;支撑体602,设置在功能本体601的第一侧部61上;如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的保护壳100,其中,支撑体602通过第一开口3011插入容置槽301,使得电子设备60与保护壳1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体602可以固定设置在电子设备60的第一侧部61上的,与电子设备60的相对位置是不能够改变的,较优的,支撑体602还可以通过一连接件603,如转轴,与第一侧部61连接,这样,支撑体602就能够相对于功能本体60相对转动。进一步,在第一表面6011上设置可以设置有一显示单元、或者设置一触摸单元,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壳100与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的保护壳100一致,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60的部分特征与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60一致,那么,在此亦不再一一赘述。
接下来,进一步介绍电子设备60的其他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图8为电子设备的侧视图,功能本体601还包括与第一侧部61相对的第二侧部62,使得电子设备60的厚度在第一侧部61指向第二侧部62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进一步,电子设备60的重心到第一侧部的距离小于重心到第二侧部的距离。也就是说,电子设备60的重心偏向第一侧部61,这样,电子设备的重量全部集中在第一侧部61,使得当用户握持第一侧部61,或者以第一侧部61来支撑电子设备时更加稳固可靠。
具体的,为了使得电子设备60的厚度由第一侧部61到第二侧部62方向上逐渐减小,且重心偏向第一侧部61,功能本体60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如主板,CPU,摄像头模块,扬声器,声卡、显卡等占用空间较大的器件,这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设置在靠近第一侧部61的位置。
进一步,仍参考图6A,第一侧部61包括第一区域611和第二区域612,第二区域612即为第一侧部61的外表面上除了第一区域611的区域,第一区域611与第一表面6011处于同一平面,第二区域612的外表面为曲面,以方便用户握持。
进一步,电子装置具有第一使用模式和第二使用模式,当电子装置处于第一使用模式时,电子设备60由支撑体602和第二侧部62支撑;当电子装置处于第二使用模式时,电子设备60由支撑体602和第一侧部61支撑。
进一步,电子装置还具有第三使用模式,当电子装置处于第三使用模式时,支撑体602能够相对于功能本体601转动,并贴合在功能本体601的表面上,使得电子设备60由第一侧部61和第二侧部62共同支撑。
具体的,首先,请结合参考图9A,在第三使用模式,即平板模式下,支撑体602嵌入卡合在第二表面603上开设的第一凹槽6013中,与第二表面603形成一个完整的曲面,此时,用户可以如使用普通平板电脑一般,用手握持,或者是放置在一平面上。在将电子装置放置在一平面上时,功能本体601的第一侧部61和第二侧部62一起支撑电子设备60.
当用户想要将电子装置由第三使用模式切换到第二使用模式时,用户将支撑体602由第一凹槽6013中旋出到与功能本体601呈如60°、85°、90°等夹角的第一相对位置,并通过连接件603的阻尼作用,使得功能本体601与支撑体602保持处于该位置,此时,电子装置处于第二使用模式,即站立模式,请参考图9B,由支撑体602和第一侧部61共同支撑功能本体60。进一步,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支撑体602和功能本体60之间的夹角,提高用户体验。在站立模式下,用户可以使用电子装置观看视频,或者浏览网页等等。
当用户想要使用电子装置进行文档的编辑或者文字录入,为了加快输入效率,用户可以采用双手在电子装置的虚拟键盘上打字,此时,电子装置还具有第一使用模式,请参考图9C所示。用户可以将第一侧部61放置在远离用户的位置上,将第二侧部62放置在靠近用户的位置上,由支撑体602和第二侧部62支撑功能本体60,进一步,电子装置可以根据自己的姿态调整显示单元的显示方向,方便用户输入。当然,当电子装置处于该模式时,用户不一定是在输入,也有可能是通过双手敲击键盘在进行游戏,比如弹钢琴等,只要用户同时使用双手操作电子装置,均可以让电子装置处于输入模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该保护壳包括:保护部件、柔性连接件以及固定部件,固定部件通过柔性连接件与保护部件连接,固定部件上开设有具有第一开口的容置槽,该容置槽可以用来容置电子设备的支撑体,比如支撑体,进一步,柔性连接件发生形变,保护部件与固定部件的相对位置能关联的发生改变,又因为当保护部件与固定部件处于同一平面或近似同一平面时,第一开口朝向保护部件,那么,当电子设备的支撑体插入容置槽之后,保护部件就能够贴合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上,保护第一表面,无论第一表面下设置显示单元还是触摸输入单元,都能够避免受损,进而延长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受损而导致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部件; 
柔性连接件; 
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保护部件连接,所述固定部件上开设有具有第一开口的容置槽; 
其中,当所述柔性连接件发生形变时,所述保护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的相对位置能关联的发生改变,当所述保护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处于同一平面或近似同一平面时,所述第一开口朝向所述保护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件具有第一侧部、第二侧部、第三侧部及第四侧部,其中,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三侧部相对,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第四侧部相对;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柔性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第五侧部、第六侧部、第七侧部及第八侧部,其中,所述第五侧部与所述七侧部相对,所述第六侧部与所述第八侧部相对;其中,所述第五侧部与所述柔性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五侧部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侧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部的长度,其中,所述第六侧部与所述第八侧部平行且等长,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三侧部平行且等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件上设置有一输入装置,其中,所述输入装置的基准方向为由所述第二侧部指向所述第四侧部的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具体为键盘,所述键盘的至少一个按键上设有字符,所述基准方向与所述字符的正方向一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具体为片状结构,至少由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构成,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电子设备的支撑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插入到所述容置槽中,使得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保护壳物理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插入到所述容置槽中,且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能本体的第一侧部的外表面被所述柔性连接件覆盖时,所述功能本体的第一表面与所述保护部件的第三面贴合,所述保护部件的第三面上设置有一输入装置,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表面的物理参数小于第一值,所述支撑体设置在所述功能本体的第一侧部。 
9.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输入装置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接口。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设备,包括:功能本体,所述功能本体的第一表面的物理参数小于第一值;支撑体,设置在所述功能本体的第一侧部; 
如权利要求1-10所述的保护壳,其中,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插入所述容置槽,使得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保护壳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本体还包括一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指向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本体还包括一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所述电子设备的重心到所述第一侧部的距离小于所述重心到所述第二侧部的距离。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本体还包括一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所述电子装置具有第一使用模式和第二使用模 式,当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一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装置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第二侧部支撑;当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二使用模式时,所述电子装置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第一侧部支撑。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具有第三使用模式,当所述电子装置处于第三使用模式时,所述支撑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功能本体转动,并贴合在所述功能本体的表面上,使得所述电子装置由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支撑。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表面为曲面。 
CN201320605649.7U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30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05649.7U CN203630664U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05649.7U CN203630664U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30664U true CN203630664U (zh) 2014-06-04

Family

ID=50817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05649.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30664U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306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8854A (zh) * 2020-12-16 2021-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保护套及设备组件
CN114615837A (zh) * 2020-12-07 2022-06-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保护壳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5837A (zh) * 2020-12-07 2022-06-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保护壳和电子设备
CN114615837B (zh) * 2020-12-07 2023-09-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保护壳和电子设备
CN112578854A (zh) * 2020-12-16 2021-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保护套及设备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84602U (zh) 保护套
US8960630B2 (en) Support structure
CN202563390U (zh) 平板电脑
US20150092330A1 (en) Keyboard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319897A1 (en) Protective Cover
CN203630664U (zh) 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
CN104353239A (zh) 具有可拆卸电子设备支架的多功能游戏手柄
CN218348348U (zh) 支架和电子装置
CN101059718A (zh) 背录式键盘
CN202612982U (zh) 一种平板电脑支架
CN203630660U (zh) 一种保护壳及一种电子装置
CN102138723A (zh) 便携式电子移动终端套体
CN20356191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1986295U (zh) 保护壳
CN10367713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3455092B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系统
CN208636757U (zh) 一种纯平电阻式平板电脑
JP3178753U (ja) 保護シール付き保護カバー
CN206610258U (zh) 一种多功能计算机键盘
CN20398227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031244U (zh) 一种轻巧型手机支架
CN202372931U (zh) 平板电脑用皮套键盘
CN105485491A (zh) 支撑架
CN203194038U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03299713U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