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86737U - 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安装基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安装基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86737U
CN204586737U CN201520311991.5U CN201520311991U CN204586737U CN 204586737 U CN204586737 U CN 204586737U CN 201520311991 U CN201520311991 U CN 201520311991U CN 204586737 U CN204586737 U CN 204586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plate
mounting base
harness plug
connect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119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洪磊
靳干
颜杰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3119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86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86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867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安装基座,包括卡接于车体钣金的基座本体,和设于所述基座本体的多个插接槽,多个线束插接件沿其延伸方向依次插装于与各自相对应的各所述插接槽内,且各所述线束插接件的插接方向与各插接槽的延伸方向相同。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自车身的不同部位延伸而来的线束,根据各自的延伸方向,选择与各自相对应的插接槽,使得该插接槽的延伸方向与线束插接件的插接方向相同,以此减少线束的硬性折弯,减少线束的破损。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安装基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安装基座。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功能的增加,电子插接件的可靠固定至关重要,每一个电子功能件对应着一个插接件,插接件的布置及固定对整车性能、可靠性有很重要的作用,插接件的布置或固定不合理,会导致插接件松动,使与电控单元连接的部件总成失去功能,尤其当多个插接件集中布置时,很容易造成插接件混淆,且多条线束之间缠绕交杂,造成故障。
现有技术的插接件的固定结构有多种,而在设计固定结构时,多数没有考虑线束的延伸方向,因此导致插接件在与固定结构插接时,线束的延伸方向可能与插接方向垂直,造成线束的插接端的硬性弯折,导致线束的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安装基座,可根据线束的延伸方向选择不同插接位置,以减少插接端的硬性弯折,减少线束的破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安装基座,包括卡接于车体钣金的基座本体,和设于所述基座本体的多个插接槽,多个线束插接件沿其延伸方向依次插装于与各自相对应的各所述插接槽内,且各所述线束插接件的插接方向与各插接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插接槽包括自所述基座本体延伸出的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和设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的第三板,所述插接槽形成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围成的空隙。
优选地,所述插接槽内还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线束插接件的插接方向延伸,设于所述线束插接件的导向筋滑接于所述导向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三板还设有限位面,所述线束插接件插入所述插接槽内,并与所述限位面抵靠。
优选地,所述第三板还设有卡孔,设于所述线束插接件的卡脚卡接于所述卡孔内。
优选地,所述基座本体还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于所述安装基座与所述车体钣金的卡接孔。
优选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基座本体的伞状体,所述伞状体的大端抵靠于所述卡接孔的外边沿。
优选地,所述基座本体还设有减重孔。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安装基座,包括卡接于车体钣金的基座本体,和设于所述基座本体的多个插接槽,多个线束插接件沿其延伸方向依次插装于与各自相对应的各所述插接槽内,且各所述线束插接件的插接方向与各插接槽的延伸方向相同。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自车身的不同部位延伸而来的线束,根据各自的延伸方向,选择与各自相对应的插接槽,使得该插接槽的延伸方向与线束插接件的插接方向相同,以此减少线束的硬性折弯,减少线束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基座的一个实施例与插接件的插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基座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基座的一个实施例与车体钣金卡接位置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基座的一个实施例与线束插接件插接位置的剖视图Ⅰ;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基座的一个实施例与线束插接件插接位置的剖视图Ⅱ。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安装基座;10-基座本体;11-第一板;12-第二板;13-第三板;131-限位面;132-卡孔;133-第一限位面;15-减重孔;20-插接槽;21-导向槽;200-线束插接件;201-导向筋;202-卡脚;203-第一筋;204-第二筋;205-插接本体;300-车体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结合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安装基座100,包括卡接于车体钣金300的基座本体10,和设于基座本体10的多个插接槽20,多个线束插接件200沿其延伸方向依次插装于与各自相对应的各插接槽20内,且各线束插接件200的插接方向与各插接槽20的延伸方向相同。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得自车身的不同部位延伸而来的线束,根据各自的延伸方向,选择与各自相对应的插接槽,使得该插接槽的延伸方向与线束插接件的插接方向相同,以此减少线束的硬性折弯,减少线束的破损。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插接槽20包括自基座本体10延伸出的且相互平形的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和设于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之间的第三板13,插接槽20形成于第一板11、第二板12和第三板13围成的空隙,此方案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且优选地,为了保证线束插接件的准确插接,优选在插接槽20内还设有导向槽21,导向槽21沿线束插接件200的插接方向延伸,设于线束插接件200的导向筋201滑接于导向槽21内,此方案可保证线束插接件200与插接槽20的准确安装,即一步插接到位,避免由于安装偏差导致多次插装的缺陷,提高了安装效率。
当线束插接件200插装于插接槽20内,人手的操作力不稳定,可能造成操作力过大或过小,导致电连接的故障,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在第三板13还设有限位面131,线束插接件200插入插接槽20内,并与限位面131抵靠。此限位面限制了线束插接件的插装深度,既避免了过度插装、又避免了插接不到位的缺陷。
进一步地,为了减小线束插接件200插入后脱落的风险,还优选在第三板13还设有卡孔132,设于线束插接件的卡脚202卡接于卡孔132内,以保证两者的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三板13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板11、第二板12留有间隙,此间隙可提高第三板13的弹性,方便卡脚202卡入。
具体地,线束插接件200包括插接本体205,和设于插接本体205且靠近插接槽20的一侧的第一筋203和第二筋204,第一筋203和第二筋204分别设于导向筋201的两侧,且第一筋203、第二筋204、导向筋201靠近线束插接件200插入端的一侧与插接本体205之间设有间隙,另一端与插接本体205连接,此间隙用于容纳第三板13,卡脚202位于导向筋201靠近插接本体205的一侧,当第一筋203、第二筋204、导向筋201插入插接槽20内时,第一筋203和第二筋204均与设于第三板13的第一限位面133抵靠,同时,卡脚202卡入卡孔132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基座100,优选在基座本体10还设有密封结构14,密封结构14密封于安装基座100与车体钣金的卡接孔。此方案用于卡接孔的密封,避免雨水、灰尘等的侵入,同时可缓冲振动。
密封结构14优选包括连接于基座本体10的伞状体,伞状体的大端抵靠于卡接孔的外边沿。此结构设置简单,通过伞状体与车体钣金的挤压变形实现密封,当然,密封结构还可采用其他结构,如连接于基座本体的护套,护套的周向开设卡槽,护套通过卡槽卡接在卡接孔的内边沿等,密封结构的实施例不止于此,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降低车身重量,实现整车轻量化,基座本体还设有减重孔15,减重孔可根据自身结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减重孔设有两种,其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设置,减小了重量,且节省了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基座,优选一体式结构,一体注塑成型,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且,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之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于车体钣金的基座本体,和设于所述基座本体的多个插接槽,多个线束插接件沿其延伸方向依次插装于与各自相对应的各所述插接槽内,且各所述线束插接件的插接方向与各插接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包括自所述基座本体延伸出的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和设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的第三板,所述插接槽形成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围成的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内还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线束插接件的插接方向延伸,设于所述线束插接件的导向筋滑接于所述导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还设有限位面,所述线束插接件插入所述插接槽内,并与所述限位面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还设有卡孔,设于所述线束插接件的卡脚卡接于所述卡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本体还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于所述安装基座与所述车体钣金的卡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基座本体的伞状体,所述伞状体的大端抵靠于所述卡接孔的外边沿。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本体还设有减重孔。
CN201520311991.5U 2015-05-14 2015-05-14 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安装基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86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1991.5U CN204586737U (zh) 2015-05-14 2015-05-14 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安装基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1991.5U CN204586737U (zh) 2015-05-14 2015-05-14 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安装基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86737U true CN204586737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22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1199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86737U (zh) 2015-05-14 2015-05-14 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安装基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867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1618A (zh) * 2017-02-08 2017-05-31 江苏兴洋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易操作的燕尾式底座
CN109787166A (zh) * 2019-01-24 2019-05-21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套固定装置及汽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1618A (zh) * 2017-02-08 2017-05-31 江苏兴洋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易操作的燕尾式底座
CN106741618B (zh) * 2017-02-08 2018-08-31 泰州市梦之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易操作的燕尾式底座
CN109787166A (zh) * 2019-01-24 2019-05-21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汽车线束套固定装置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33869A (zh) 平面排布体组件
US20170163013A1 (en) Substrate holding structure, electronic component module,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CN204586737U (zh) 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安装基座
JP2019160643A (ja) 接続子およびソケット
CN103579804A (zh) 端子安装结构及用在该端子安装结构中的端子
JP5835340B2 (ja) 板状端子
CN206884935U (zh) 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及汽车
KR20140136152A (ko) 정션박스
US20180090879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retaining structure,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and wire harness
CN204559022U (zh) 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固定装置
US9711877B2 (en) Plug and connector module
CN202280943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线束支架
CN203643915U (zh) 一种扩展卡
JP6350876B2 (ja) コネクタ
JP2022061073A (ja) 端子ユニット
JP2013034282A (ja) 電気接続箱
CN207664076U (zh) 电池箱盖板结构及包括其的电池箱
CN204927581U (zh) 一种用于连接pcb板的压接端子
CN203617235U (zh) 一种汽车及其机舱保险盒总成
KR20160002187U (ko) 조인트 커넥터 및 어스 터미널 결합장치
CN204834550U (zh) 一种保险丝底座
CN204481186U (zh) 一种卡接触件
KR102361579B1 (ko) 커넥터
CN209938494U (zh) 集成有线束结构的汽车制件
CN205488900U (zh) 一种汇流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