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85871U - 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85871U
CN204585871U CN201520293606.9U CN201520293606U CN204585871U CN 204585871 U CN204585871 U CN 204585871U CN 201520293606 U CN201520293606 U CN 201520293606U CN 204585871 U CN204585871 U CN 204585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cylinder
main
cylinder
main mould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936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河
王虎
谢绍祥
盛超
李再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Times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936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85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85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8587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包括带有主轴的主模柱体和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主模柱体包括主模圆柱体一、主模圆锥台体一、主模圆锥台体二和主模圆柱体二;中空的副模柱体包括中空的副模圆柱体一、中空的副模圆锥台体和中空的副模圆柱体二、圆环状的端盖和圆管;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分别从主模柱体的两端方向能拆装的套装在主模柱体的两端上,主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中空副模柱体的端盖和圆管且主轴的两端外露于两个副模柱体的圆管,从而形成两个缠绕中间管的工位。本实用新型能一次成型两件中间管成品,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其能节省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联轴器中间管的芯模,尤其涉及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
背景技术
风电联轴器是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连接齿轮箱与发电机,其结构主要由中间管、法兰盘、扭矩限制器与涨紧套等几部分组成。传统的中间管多是合金钢材质,但是由于电绝缘性能差、减振效果不佳而逐渐被淘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间管则成为发展趋势。
如图1所示,安装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间管1的两端均需与法兰盘2通过粘接配合,因此,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间管1两端的内表面均设置成圆锥面,而中间管两端内圆锥面3之间的中间部位仍保留为内圆柱面4。当粘接时,通过中间管两端的内圆锥面3与设置在法兰盘2一侧上的圆锥台状凸起相粘接配合,采用两端具有内圆锥面的中间管能有效防止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金属粘接时端部应力集中现象,有利于控制粘接厚度,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扭转强度。
如图2所示,现有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间管在制造时是采用缠绕成型方法进行成型制造的。首先,将模具安装到数控缠绕机上,利用数控缠绕机一端的卡盘5将模具的主轴6一端卡住,利用数控缠绕机另外一端的顶锥部件7将模具的主轴6另外一端顶住,从而将模具固定安装到数控缠绕机上;然后再启动数控缠绕机,利用数控缠绕机的卡盘5和顶锥部件7带动模具以其主轴轴线为中心线转动,再控制数控缠绕机将浸渍有树脂的纱线缠绕到自转的模具上进行缠绕成型。当缠绕完毕后,浸渍有树脂的纱线会在模具上形成位于模具中间的中间管1和位于中间管1两端的变角部8,两端的变角部8是由于数控缠绕机的缠绕方式形成的,即数控缠绕机是将浸渍有树脂的纱线从模具的一端缠绕到模具的另外一端,再从模具的另外一端又缠绕回模具的一端,这样浸渍有树脂的纱线在模具的两端之间来回往复缠绕,就在模具上形成了两端的变角部8。当模具缠绕固化完毕后,需要将两端的变角部8切割下来,只留下中间的中间管1。
但是,利用上述现有的缠绕模具进行加工,一次只能成型一件成品的中间管,生产效率低;另外,在加工时,一件中间管成品就需切割两个变角部,造成了原料的浪费,导致生产成本过高。
授权公告号为CN204054681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12月31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制造联轴器中间管轴的芯模,包括静模和动模,静模和动模可拆卸的组装在一起,所述的静模包括静模圆筒、位于静模圆筒左侧与静模圆筒一体成型的静模封头和固定安装在静模封头中间位置的静模轴,静模圆筒与静模封头的连接处设有切割缝一,所述的动模包括动模圆筒、位于动模圆筒右侧与动模圆筒一体成型的动模封头,动模圆筒与所述的动模封头的连接处设有切割缝二,将所述的静模和动模组装在一起,静模轴贯穿所述的静模和动模,静模圆筒和动模圆筒组装形成中间圆筒,所述的中间圆筒的内表面为圆筒面,所述的中间圆筒的外表面的两端为圆锥面,所述的中间圆筒的中间为圆筒面。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芯模在加工中间管时,一次也只能成型一件成品的中间管,生产效率低;另外,在加工时,一件中间管成品就需切割两个变角部,造成了原料的浪费,导致生产成本过高。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制造两端为内圆锥面的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使其能一次成型两件中间管,提高生产效率且其能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其能一次成型两件中间管成品,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其能节省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包括带有主轴的主模柱体和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所述主轴沿主模柱体的中心轴线贯穿主模柱体的两端且所述主轴的两端外露于主模柱体的两端,所述主模柱体包括主模圆柱体一、主模圆锥台体一、主模圆锥台体二和主模圆柱体二,所述主模圆锥台体一的小头端设置在主模圆柱体一的一端上,所述主模圆锥台体一的大头端设置在主模圆锥台体二的大头端上,所述主模圆锥台体二的小头端设置在主模圆柱体二的一端上,主轴沿所述主模柱体的中心轴线依次贯穿主模圆柱体一、主模圆锥台体一、主模圆锥台体二和主模圆柱体二;   
所述中空的副模柱体包括中空的副模圆柱体一、中空的副模圆锥台体和中空的副模圆柱体二,所述副模圆锥台体的大头端设置在副模圆柱体一的一端上,所述副模圆锥台体的小头端设置在副模圆柱体二的一端上,所述中空的副模柱体还包括圆环状的端盖,所述端盖的一侧设置在副模圆柱体一的另外一端上,在所述端盖的另外一侧上还设置有中空的圆管;
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分别从主模柱体的两端方向能拆装的套装在主模柱体的两端上,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中空副模柱体的端盖和圆管且主轴的两端外露于两个副模柱体的圆管,从而利用一个副模柱体的副模圆锥台体的外圆锥面以及副模圆柱体二的外圆柱面和主模柱体的主模圆锥台体一的外圆锥面构成一个缠绕中间管的工位,利用另外一个副模柱体的副模圆锥台体的外圆锥面以及副模圆柱体二的外圆柱面和主模柱体的主模圆锥台体二的外圆锥面构成另外一个缠绕中间管的工位。
优选的,所述主模柱体为中空,主轴贯穿所述主模柱体的内部空腔且所述主轴的两端外露于主模柱体的两端,在位于主模柱体的内部空腔的主轴上依次设置有多个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圆与主轴相接触,所述支撑环的外圆与主模柱体的内部空腔面相接触。
优选的,在所述外露于两个副模柱体的圆管的主轴上均开有主轴脱模孔,在所述副模柱体的圆管上设置有副模脱模孔。
优选的,在所述主模圆柱体一的另外一端上和主模圆柱体二的另外一端上均设置有螺纹孔,在副模柱体的端盖上均设置有螺纹通孔;当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中空副模柱体的端盖和圆管且主轴的两端外露于两个副模柱体的圆管后,通过连接螺栓一穿过一个副模柱体端盖上的螺纹通孔拧入到主模圆柱体一另外一端上的螺纹孔中以及通过连接螺栓二穿过另外一个副模柱体端盖上的螺纹通孔拧入到主模圆柱体二另外一端上的螺纹孔中从而将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分别套装固定在主模柱体的两端上。
优选的,在所述主模圆锥台体一的大头端和主模圆锥台体二的大头端之间还设置有一个主模圆柱体三。
优选的,在所述主模圆柱体三的外圆柱面上还设置有环形凹槽。
优选的,在所述主模圆柱体一的一端的外圆柱面上且靠近主模圆锥台体一的小头端的位置以及在所述主模圆柱体二的一端的外圆柱面上且靠近主模圆锥台体二的小头端的位置均设置有台阶部,在两个副模柱体的副模圆柱体二的另外一端的内圆柱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台阶部相匹配的台阶状槽,当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套装在主模柱体的两端上时,所述主模圆柱体一的一端上的台阶部和主模圆柱体二的一端上的台阶部分别与两个副模柱体的副模圆柱体一另外一端的内圆柱面上的台阶状槽相配合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通过一次缠绕加工同时成型两件端部带有内圆锥面的联轴器中间管,提高了生产效率;当脱模切割时,本实用新型只要切割下两个变角部,原料浪费率降低了一半,极大的节省了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进行脱模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设置主模圆柱体三使得浸渍有树脂的纱线在模具上缠绕形成过渡加工区,保证了中间管的质量和中间管的尺寸精度,降低了废品率;过渡加工区还减小了切割时的操作难度,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设置在主模圆柱体三的外圆柱面上的环形凹槽,使得刀具切割时不与主模柱体相接触,从而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联轴器中间管与法兰盘连接时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数控缠绕机对现有的模具进行缠绕完毕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主模柱体沿轴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副模柱体沿轴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主模柱体和副模柱体套装连接好后的沿轴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数控缠绕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进行缠绕完毕后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5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位于主模柱体的主模圆锥台体一大头端和主模圆锥台体二大头端处的轴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数控缠绕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缠绕完毕后位于主模柱体的主模圆锥台体一大头端和主模圆锥台体二大头端处的轴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主模柱体和副模柱体套装连接好后的沿轴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位于台阶部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间管,111.中间管一,112. 中间管二,2. 法兰盘,3. 内圆锥面,4. 内圆柱面,5. 卡盘,6. 主轴,7. 顶锥部件,8. 变角部,811. 变角部一,812. 变角部二,9. 主模柱体,911. 主模圆柱体一,912. 主模圆锥台体一,913. 主模圆锥台体二,914. 主模圆柱体二,915. 主模圆柱体三,10. 副模柱体,101. 副模圆柱体一,102. 副模圆锥台体,103. 副模圆柱体二,104. 端盖,105. 圆管,11. 定位止口部,12. 支撑环,13. 通孔,14. 主轴脱模孔,15. 副模脱模孔,16. 螺纹孔,17. 螺纹通孔,18. 连接螺栓一,19. 连接螺栓二,20. 过渡加工区,21. 环形凹槽,22. 台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1:如图3至图5所示,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包括带有主轴6的主模柱体9和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10,所述主轴6沿主模柱体9的中心轴线贯穿主模柱体9的两端且所述主轴6的两端外露于主模柱体9的两端,所述主模柱体9包括主模圆柱体一911、主模圆锥台体一912、主模圆锥台体二913和主模圆柱体二914,所述主模圆锥台体一912的小头端设置在主模圆柱体一911的一端上,所述主模圆锥台体一912的大头端设置在主模圆锥台体二913的大头端上,所述主模圆锥台体二913的小头端设置在主模圆柱体二914的一端上,所述主模圆柱体一911、主模圆锥台体一912、主模圆锥台体二913和主模圆柱体二914是一体结构,主轴6沿所述主模柱体的中心轴线依次贯穿主模圆柱体一911、主模圆锥台体一912、主模圆锥台体二913和主模圆柱体二914;
所述中空的副模柱体10包括中空的副模圆柱体一101、中空的副模圆锥台体102和中空的副模圆柱体二103,所述副模圆锥台体102的大头端设置在副模圆柱体一101的一端上,所述副模圆锥台体102的小头端设置在副模圆柱体二103的一端上,所述副模圆柱体一101、副模圆锥台体102和副模圆柱体二103是一体结构,所述中空的副模柱体10还包括圆环状的端盖104,所述端盖104的一侧设置在副模圆柱体一101的另外一端上,在所述端盖104的另外一侧上还设置有中空的圆管105,所述端盖104和圆管105为一体结构;
双工位缠绕模具能形成两个工位,每个工位对应加工出一个两端为内圆锥面的中间管。双工位缠绕模具组装时,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10分别从主模柱体9的两端方向能拆装的套装在主模柱体9的两端上,所述主轴6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中空副模柱体的端盖104和圆管105且主轴6的两端外露于两个副模柱体的圆管105,从而利用一个副模柱体的副模圆锥台体102的外圆锥面以及副模圆柱体二103的外圆柱面和主模柱体的主模圆锥台体一912的外圆锥面构成一个缠绕中间管的工位,利用另外一个副模柱体的副模圆锥台体102的外圆锥面以及副模圆柱体二103的外圆柱面和主模柱体的主模圆锥台体二913的外圆锥面构成另外一个缠绕中间管的工位。主模柱体的主模圆柱体一911以及主模圆锥台体一912与主模柱体的主模圆锥台体二913以及主模圆柱体二914是关于主模圆锥台体一912的大头端和主模圆锥台体二913的大头端相接触处的径向面对称设置的。主模圆柱体一911的外直径小于主模圆锥台体一912的小头端面的直径,从而使得主模圆柱体一911的一端与主模圆锥台体一912的小头端相接触处形成一个定位止口部11,同样的,主模圆柱体二914的外直径小于主模圆锥台体二913的小头端面的直径,从而使得主模圆柱体二914的一端与主模圆锥台体二913的小头端相接触处也形成一个定位止口部11,上述定位止口部的设置是为了当将副模柱体套装在主模柱体两端时,通过副模柱体的副模圆柱体二的另外一端与定位止口部相接触从而实现副模柱体的定位。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在主模柱体9、副模柱体10外表面均匀镀一层铬,这样能减小脱模力并能使加工出来中间管内表面光滑。当数控缠绕机对上述双工位缠绕模具缠绕完毕后,会在两个副模柱体的副模圆柱体一101的外圆柱面上形成变角部一811和变角部二812,在一个副模柱体的副模圆锥台体102的外圆锥面上形成中间管一111的一端的带有内圆锥面的端部,在上述副模柱体的副模圆柱体二103的外圆柱面上形成中间管一111的带有内圆柱面的中间部,在主模柱体的主模圆锥台体一912的外圆锥面上形成中间管一111的另外一端的带有内圆锥面的端部,同样的,在另外一个副模柱体的副模圆锥台体102的外圆锥面上形成中间管二112的一端的带有内圆锥面的端部,在上述副模柱体的副模圆柱体二103的外圆柱面上形成中间管二112的带有内圆柱面的中间部,在主模柱体的主模圆锥台体二913的外圆锥面上形成中间管二112的另外一端的带有内圆锥面的端部,从而通过一次缠绕加工同时成型了中间管一111和中间管二112两件中间管,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原来形成两件中间管需要切割下四个变角部,而本实施例形成两件中间管只要切割下两个边角部,原料浪费率降低了一半,极大的节省了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施例进行脱模时,是沿主模圆锥台体一912的大头端和主模圆锥台体一913的大头端相接触处径向切割,即沿图6中的B线段切割,使得中间管一111和中间管二112分离开来,将两个变角部切割分离取下来,再将一个副模柱体10从主模柱体9上取下来,将一个中间管取下,再将另外一个副模柱体10从主模柱体9上取下来,将另外一个中间管取下;本实施例进行脱模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极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
如图3至图5和图7所示,所述主模柱体9为中空,主轴6贯穿所述主模柱体9的内部空腔且所述主轴6的两端外露于主模柱体9的两端,在位于主模柱体的内部空腔的主轴6上依次焊接有多个支撑环12,所述支撑环12的内圆与主轴6相焊接接触,所述支撑环12的外圆与主模柱体9的内部空腔面相焊接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四个支撑环12。主模柱体设置为中空是为了减轻模具的整体重量防止模具变形,设置支撑环是给中空的主模柱体起到一个支撑加强的作用,防止主模柱体变形以影响加工出来的中间管轴线的同轴度。
在所述支撑环12上开有多个通孔13,通孔为减重孔,通过设置通孔进一步减轻了模具的整体重量。
在所述外露于两个副模柱体的圆管的主轴6上均开有主轴脱模孔14,在所述副模柱体的圆管105上设置有副模脱模孔15。当进行脱模时,可将棒体或螺杆等脱模轴插入主轴脱模孔14内将主模柱体9固定住,再将另外的棒体或螺杆等脱模轴插入副模脱模孔15沿轴向拖动副模柱体10,将副模柱体10从主模柱体9上取出,这样使本实施例进行脱模时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所述主模圆柱体一911的另外一端上和主模圆柱体二914的另外一端上均设置有螺纹孔16,在副模柱体的端盖104上均设置有螺纹通孔17;当所述主轴6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10且主轴6的两端外露于两个副模柱体的圆管105后,通过连接螺栓一18穿过一个副模柱体端盖上的螺纹通孔17拧入到主模圆柱体一另外一端上的螺纹孔16中以及通过连接螺栓二19穿过另外一个副模柱体端盖上的螺纹通孔17拧入到主模圆柱体二另外一端上的螺纹孔16中从而将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10分别套装固定在主模柱体9的两端上。当进行副模柱体的脱模时,只要将连接螺栓一和连接螺栓二取下,再对副模柱体进行脱模即可。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中间管的制造方法,其是利用根据如上所述的双工位缠绕模具进行中间管制造的,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10分别从主模柱体9的两端方向能拆装的套装固定在主模柱体9的两端上,主轴6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中空副模柱体的端盖104和圆管105且主轴6的两端外露于两个副模柱体的圆管105;
b、将套装好的双工位缠绕模具整体安装到数控缠绕机上,利用数控缠绕机一端的卡盘将主模柱体的主轴一端卡住,利用数控缠绕机另外一端的顶锥部件将主模柱体的主轴另外一端顶住;
c、准备好树脂、纱线,在数控缠绕机中调出已编制好的缠绕程序,启动数控缠绕机,使得数控缠绕机将浸渍有树脂的纱线在双工位缠绕模具上沿轴向依次缠绕形成变角部一811、中间管一111、中间管二112和变角部二812;
d、缠绕完毕后,保持双工位缠绕模具旋转至树脂凝胶,然后关闭数控缠绕机,将缠绕着浸渍有树脂的纱线的双工位缠绕模具整体送入固化炉进行固化;
e、固化后,将固化完毕的双工位缠绕模具整体安装到车床上,利用车床将其外直径加工至所需中间管的外直径尺寸,然后在位于主模柱体的中间部位即主模圆锥台体一的大头端与主模圆锥台体二的大头端相接触处沿径向切割(即沿图6中的B线)直至中间管一111的一端和中间管二112的一端分离开来,在位于一个副模柱体中的副模圆柱体一和副模圆锥台体的大头端相接触处沿径向切割(即沿图6中的C线),使得中间管一111的另外一端与变角部一811分离开来,在位于另外一个副模柱体中的副模圆柱体一和副模圆锥台体的大头端相接触处沿径向切割(即沿图6中的C线),使得中间管二112的另外一端与变角部二812分离开来;
f、将加工完毕的双工位缠绕模具从车床上取出,对其进行脱模,将中间管一111和中间管二112取出。
所述第a步骤中将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10套装固定在主模柱体9的两端上时,是先将主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中空副模柱体的端盖和圆管且主轴的两端外露于两个副模柱体的圆管后,通过连接螺栓一18穿过一个副模柱体端盖上的螺纹通孔拧入到主模圆柱体一另外一端上的螺纹孔中以及通过连接螺栓二19穿过另外一个副模柱体端盖上的螺纹通孔拧入到主模圆柱体二另外一端上的螺纹孔中从而将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10分别套装固定在主模柱体9的两端上。
所述第f步骤中对缠绕着浸渍有树脂的纱线的主模柱体和副模柱体进行脱模可以在脱模机上完成。
所述第f步骤中对缠绕着浸渍有树脂的纱线的双工位缠绕模具进行脱模的步骤如下:
1)、拧出连接螺栓一18和连接螺栓二19,先将变角部一811和变角部二812取下,将脱模轴一(图中未示出)穿过主轴的一个主轴脱模孔14中(在本实施例中,将脱模轴一插入靠近变角部一的主轴脱模孔中),将主模柱体9在水平方向上固定住,将脱模轴二(图中未示出)插入一个副模柱体的圆管上的副脱模孔15中(在本实施例中,将脱模轴二插入靠近变角部而的副脱模孔中),沿轴向拖动副模柱体将副模柱体10从主模柱体9上取出,再将中间管二112沿轴向取出;
2)、取出脱模轴一,再将脱模轴一插入主轴的另外一个主轴脱模孔14中,将主模柱体9在水平方向上固定住,将脱模轴二插入另外一个副模柱体的圆管上的副脱模孔15中,沿轴向拖动另外一个副模柱体10将另外一个副模柱体10从主模柱体9上取出,再将中间管一111沿轴向取出。
在上述步骤中,也可以先将中间管一取出,再取出中间管二。
实施例2:如图8和图9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主模圆锥台体一912的大头端和主模圆锥台体二913的大头端之间还设置有一个主模圆柱体三915,即主模圆柱体三915的一端设置在主模圆锥台体一912的大头端上,所述主模圆柱体三915的另外一端设置在主模圆锥台体二913的大头端上,所述主模圆柱体三915和主模圆柱体一911、主模圆锥台体一912、主模圆锥台体二913以及主模圆柱体二914是一体结构。当沿径向切割使得中间管一和中间管二分离开来时,由于存在切割误差,会影响到中间管的加工质量和中间管的加工尺寸精度,设置主模圆柱体三915主要是为了纱线缠绕时,在主模圆柱体三915的外圆柱面上形成一段中间管的过渡加工区20,即图9中虚线段E、F之间的区域,切割时,只要在过渡加工区20内切割使得中间管一111和中间管二112分离开来就可以了,然后取下中间管一111和中间管二112后,再对此处进行进一步加工直至形成成品的中间管,这样保证了中间管的加工质量和中间管的加工尺寸精度,降低了废品率;另外,减小了切割时的操作难度。
在所述主模圆柱体三915的外圆柱面上还设置有环形凹槽21。当刀具切割使得中间管一111和中间管二112分离开来时,如果控制不好,会一直切割到主模柱体,对主模柱体造成损伤,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环形凹槽就是为了避让切割时的刀具,使得刀具切割时不与主模柱体相接触,从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进行中间管制造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进行中间管制造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第c步骤中控制数控缠绕机进行缠绕后,会使得浸渍有树脂的纱线在双工位缠绕模具上沿轴向依次缠绕形成变角部一811、中间管一111、过渡加工区20、中间管二112和变角部二812;
所述第e步骤中对纱线进行切割使得中间管一111的一端和中间管二112的一端分离开来时,是在位于过渡加工区20内进行切割从而使得中间管一111的一端和中间管二112的一端分离开来的。
实施例3:如图10和图11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主模圆柱体一911的一端的外圆柱面上且靠近主模圆锥台体一912的小头端的位置以及在所述主模圆柱体二914的一端的外圆柱面上且靠近主模圆锥台体二913的小头端的位置均设置有台阶部22,即台阶部设置在前面所述的定位止口部上,在两个副模柱体的副模圆柱体二103的另外一端的内圆柱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台阶部22相匹配的台阶状槽,当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10套装在主模柱体9的两端上时,所述主模圆柱体一的一端上的台阶部22和主模圆柱体二的一端上的台阶部22分别与两个副模柱体的副模圆柱体二103另外一端的内圆柱面上的台阶状槽相配合接触。这样,使得主模柱体与副模柱体连接更为紧密、牢固,进一步保证了加工出来的中间管的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通过一次缠绕加工同时成型两件端部带有内圆锥面的联轴器中间管,提高了生产效率;当脱模切割时,本实用新型只要切割下两个变角部,原料浪费率降低了一半,极大的节省了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进行脱模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设置主模圆柱体三使得浸渍有树脂的纱线在模具上缠绕形成过渡加工区,保证了中间管的质量和中间管的尺寸精度,降低了废品率;过渡加工区还减小了切割时的操作难度,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设置在主模圆柱体三的外圆柱面上的环形凹槽,使得刀具切割时不与主模柱体相接触,从而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之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7)

1.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包括带有主轴的主模柱体和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所述主轴沿主模柱体的中心轴线贯穿主模柱体的两端且所述主轴的两端外露于主模柱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模柱体包括主模圆柱体一、主模圆锥台体一、主模圆锥台体二和主模圆柱体二,所述主模圆锥台体一的小头端设置在主模圆柱体一的一端上,所述主模圆锥台体一的大头端设置在主模圆锥台体二的大头端上,所述主模圆锥台体二的小头端设置在主模圆柱体二的一端上,主轴沿所述主模柱体的中心轴线依次贯穿主模圆柱体一、主模圆锥台体一、主模圆锥台体二和主模圆柱体二;
所述中空的副模柱体包括中空的副模圆柱体一、中空的副模圆锥台体和中空的副模圆柱体二,所述副模圆锥台体的大头端设置在副模圆柱体一的一端上,所述副模圆锥台体的小头端设置在副模圆柱体二的一端上,所述中空的副模柱体还包括圆环状的端盖,所述端盖的一侧设置在副模圆柱体一的另外一端上,在所述端盖的另外一侧上还设置有中空的圆管;
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分别从主模柱体的两端方向能拆装的套装在主模柱体的两端上,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中空副模柱体的端盖和圆管且主轴的两端外露于两个副模柱体的圆管,从而利用一个副模柱体的副模圆锥台体的外圆锥面以及副模圆柱体二的外圆柱面和主模柱体的主模圆锥台体一的外圆锥面构成一个缠绕中间管的工位,利用另外一个副模柱体的副模圆锥台体的外圆锥面以及副模圆柱体二的外圆柱面和主模柱体的主模圆锥台体二的外圆锥面构成另外一个缠绕中间管的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模柱体为中空,主轴贯穿所述主模柱体的内部空腔且所述主轴的两端外露于主模柱体的两端,在位于主模柱体的内部空腔的主轴上依次设置有多个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圆与主轴相接触,所述支撑环的外圆与主模柱体的内部空腔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露于两个副模柱体的圆管的主轴上均开有主轴脱模孔,在所述副模柱体的圆管上设置有副模脱模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模圆柱体一的另外一端上和主模圆柱体二的另外一端上均设置有螺纹孔,在副模柱体的端盖上均设置有螺纹通孔;当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中空副模柱体的端盖和圆管且主轴的两端外露于两个副模柱体的圆管后,通过连接螺栓一穿过一个副模柱体端盖上的螺纹通孔拧入到主模圆柱体一另外一端上的螺纹孔中以及通过连接螺栓二穿过另外一个副模柱体端盖上的螺纹通孔拧入到主模圆柱体二另外一端上的螺纹孔中从而将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分别套装固定在主模柱体的两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模圆锥台体一的大头端和主模圆锥台体二的大头端之间还设置有一个主模圆柱体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模圆柱体三的外圆柱面上还设置有环形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模圆柱体一的一端的外圆柱面上且靠近主模圆锥台体一的小头端的位置以及在所述主模圆柱体二的一端的外圆柱面上且靠近主模圆锥台体二的小头端的位置均设置有台阶部,在两个副模柱体的副模圆柱体二的另外一端的内圆柱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台阶部相匹配的台阶状槽,当两个中空的副模柱体套装在主模柱体的两端上时,所述主模圆柱体一的一端上的台阶部和主模圆柱体二的一端上的台阶部分别与两个副模柱体的副模圆柱体一另外一端的内圆柱面上的台阶状槽相配合接触。
CN201520293606.9U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85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93606.9U CN204585871U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93606.9U CN204585871U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85871U true CN204585871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22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93606.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85871U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858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2909A (zh) * 2015-05-08 2015-07-15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及中间管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2909A (zh) * 2015-05-08 2015-07-15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及中间管的制造方法
CN104772909B (zh) * 2015-05-08 2016-12-07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及中间管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2909B (zh) 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及中间管的制造方法
CN108213164B (zh) 多功能复杂纵横内筋筒形构件旋压成形芯模装置及方法
CN105252751B (zh) 一种筒体缠绕成型模具
CN104385617B (zh) 一种锥形的金属壳体与玻璃钢防热层形成的复合产品的成型方法
CN102049694A (zh) 电动机壳体止口加工用胀胎及其应用方法
CN103522021A (zh) 一种超高压屏蔽罩的旋压成形工艺
CN201565628U (zh) 电动机壳体止口加工用胀胎
CN108621447B (zh) 大尺寸缠绕复合材料环的成型装置及方法
CN204585871U (zh) 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
CN106182716A (zh) 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多工位缠绕模具及中间管的制造方法
CN101850694A (zh) 碳纤维车圈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19831A (zh) 制造联轴器中间管轴的芯模和联轴器中间管轴的制造方法
CN204054681U (zh) 制造联轴器中间管轴的芯模
CN101934326B (zh) 一种采用钢管制作汽车车轮轮辐的方法
CN205185294U (zh) 一种筒体缠绕成型模具
CN103394875B (zh) 一种导纱槽筒的制作方法
CN218366455U (zh) 一种含内胆的筒体缠绕模具
CN106555675A (zh) 风扇进气锥及航空涡扇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10958074U (zh) 一种电机定子简易整形剪线工装
CN110884162B (zh) 一种六边形轴头复合材料传动轴缠绕成型方法及其模具
CN101697304B (zh) 钻机绞车电磁刹车线圈的绕制工艺及工具
CN219068032U (zh) 一种半直驱风力发电机定子铁心叠压工装
CN117800268A (zh) 一种10kv绝缘斗臂车用绝缘臂及其制作方法
CN219676980U (zh) 一体化注射伞裙外绝缘结构的套管
CN115416270A (zh) 一种含内胆的筒体缠绕模具及含内胆筒体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20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