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81740U - 一种多功能轮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轮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81740U CN204581740U CN201520173822.XU CN201520173822U CN204581740U CN 204581740 U CN204581740 U CN 204581740U CN 201520173822 U CN201520173822 U CN 201520173822U CN 204581740 U CN204581740 U CN 2045817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ssis
- under
- backrest
- folding
- lif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轮椅,属于轮椅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部框架、设于底部框架前后位置的前轮和后轮、折叠后移式座垫、翻转升降式靠背和腋下支撑臂,翻转升降式靠背通过翻转机构与底部框架相连接,用于实现靠背角度调节和躺坐转换;腋下支撑臂设于翻转升降式靠背上,用于支撑人体重量并可随翻转升降式靠背的升降将人体抬起;折叠后移式座垫包括前坐垫和后坐垫,前坐垫与后坐垫铰链连接,且前坐垫与后坐垫之间设有折叠驱动装置,后坐垫与底部框架滑动连接,且后坐垫与底部框架之间设有平移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集坐、躺、辅助行走、坐便和电动行走等功能于一身,各个功能之间相辅相成,使用方便,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轮椅,主要涉及一种具有坐、躺、站立行走、坐便和电动行走功能的全功能护理辅助轮椅。
背景技术
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许因先天的不幸,也或许以前是正常人,但由于种种原因,或年老、生病、事故等,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现在只能卧床,长期需要护理人员的照顾,而护理人员每天照顾他们,将他们从床上搬运至普通轮椅上、或是大小便上厕所等都是相当劳累且不方便的,而且他们无法完成功能训练,使很多患者失去了康复的机会。
目前,市场上的轮椅种类繁多、功能多样,主要包括普通轮椅、高靠背可躺式轮椅、电动轮椅、坐厕轮椅和助站轮椅等。普通轮椅主要由轮椅架、轮、制动等装置构成,适用于下肢残疾、偏瘫、胸以下截瘫者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高靠背可躺式轮椅主要适用于高位截瘫患者及年老体弱多病者;电动轮椅主要供高位截瘫或偏瘫等但有单手控制能力的人使用;坐厕轮椅主要供不能自行入厕的肢残人和老年人使用;助站轮椅是一种站、坐两用轮椅,可以实现患者的站立行走训练。虽然现有轮椅的功能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使用需求,但这些轮椅往往功能单一,不能将这些功能集成于一个轮椅中,无法使患者同时使用到这些功能。近年来,也有人提出了许多具有多种功能的轮椅方案,但由于轮椅的结构设计等原因,这些功能难以很好的配合起来,给患者的使用带来很多不便,最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轮椅结构复杂、功能单一、使用不便的不足,提供一种全功能护理辅助的多功能轮椅,在保留了普通轮椅全部功能的情况下,集坐、躺、辅助站立行走训练、坐便和电动行走等功能于一身,各个功能之间相辅相成,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轮椅的辅助部件可以折叠,折叠后尺寸较小,可满足大部分电梯轿厢深度,适用性强;适用于老年人、残疾人、中风偏瘫和小脑萎缩等腿脚不便人士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包括底部框架、设于底部框架前后位置的前轮和后轮,还包括折叠后移式座垫、翻转升降式靠背和腋下支撑臂,所述的翻转升降式靠背通过翻转机构与底部框架相连接,用于实现靠背角度调节和躺坐功能转换;所述的腋下支撑臂设于翻转升降式靠背上,用于支撑人体重量并可随翻转升降式靠背的升降运动将人体向上抬起;所述的折叠后移式座垫包括前坐垫和后坐垫,所述的前坐垫与后坐垫铰链连接,且前坐垫与后坐垫之间设有折叠驱动装置,所述的后坐垫与底部框架滑动连接,且后坐垫与底部框架之间设有平移驱动装置;所述的折叠后移式座垫折叠并后移,用于实现坐便和站立行走功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折叠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前坐垫铰接,另一端与后坐垫铰接;所述的平移驱动装置包括两组电动平推杆,两组所述的电动平推杆相连接实现二级水平伸缩运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翻转升降式靠背包括靠背支架和浮动靠背,所述的靠背支架与底部框架之间通过翻转机构相连,所述的浮动靠背与靠背支架之间滑动连接,且浮动靠背与靠背支架之间设有升降电动推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浮动靠背的背部还设有推车扶手。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固定于靠背支架两侧的扇形齿轮、与扇形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和驱动小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的小齿轮与驱动电机之间还设有蜗轮蜗杆机构;所述的翻转机构的驱动电机、升降电动推杆、折叠驱动装置和平移驱动装置均由设于底部框架后部的蓄电池供电。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可折叠扶手、脚踏板和小腿托板,所述的可折叠扶手通过两根相互平行的摆杆与底部框架相连接,所述的摆杆与底部框架、可折叠扶手之间均铰接,所述的可折叠扶手上还设有用于定位扶手的弹簧销;所述的底部框架的前部两侧均铰接有一弯杆,所述的脚踏板设于弯杆的一端,所述的小腿托板设于弯杆的中部,且所述的脚踏板和小腿托板可折叠于底部框架的侧面。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两用托板,所述的两用托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条,该插条与设于可折叠扶手内侧的插槽插接配合,作为餐桌使用;所述的两用托板作为餐桌桌面的一面两侧设有插接杆,该插接杆与底部框架前部设置的插接孔插接配合,作为躺卧时的延长板使用。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站立扶手,所述的站立扶手与设置于可折叠扶手前端的锁紧夹套相配合,用于防跌倒辅助行走。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升降马桶,所述的升降马桶包括底座、升降导杆、连杆、升降操纵杆和马桶座,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设有带刹车机构的万向轮,所述的马桶座通过升降导杆设于底座上,所述的升降操纵杆为折线杆,升降操纵杆的一端与马桶座的底部铰接,另一端设有踩踏板,所述的升降操纵杆的中部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的升降操纵杆上还设有用于马桶座上升自锁的限位杆;所述的马桶座内设有抽出式污物收集盒,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与底部框架上设置的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杆。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所述的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支架、驱动轮、转轴、操纵把、辅助轮和锁紧连接机构,所述的固定支架与转轴的中部转动连接,转轴的上端与操纵把固定连接,下端安装有驱动轮,所述的辅助轮安装于固定支架的下部两侧,并与驱动轮形成三轮结构;所述的锁紧连接机构设于固定支架的左右两侧,该锁紧连接机构包括卡接块、锁紧手轮和楔紧块,所述的卡接块的下端设有用于与底部框架前部设置的插接孔的下部开口相卡合的卡钩,所述的卡接块的中部设有用于与底部框架前部设置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凸台,所述的锁紧手轮通过螺杆与卡接块的上端螺纹连接,且螺杆的末端与楔紧块相连接,所述的楔紧块与插接孔的上部开口相配合,通过调节锁紧手轮使楔紧块上下移动实现连接或分离;所述的固定支架的前部还设有用于方便安装的推杆;所述的前坐垫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的“U”形开口,所述的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由设于底部框架后部的可拆式蓄电池供电。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翻转升降式靠背通过翻转机构与底部框架相连接,用于实现靠背角度调节和躺坐转换功能,便于患者平躺休息,且轮椅放平后的高度与普通床高度相当,方便患者从床到轮椅的转移;腋下支撑臂设于翻转升降式靠背上,用于支撑人体重量并可随翻转升降式靠背的升降运动将人体向上抬起;折叠后移式座垫折叠并后移,用于实现坐便和站立行走功能,可辅助患者脚踏地面起身站立,实现防摔跤行走训练,并可辅助患者大小便;各个功能之间相辅相成,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适用于老年人、残疾人、中风偏瘫和小脑萎缩等腿脚不便人士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折叠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前坐垫铰接,另一端与后坐垫铰接;平移驱动装置包括两组电动平推杆,两组电动平推杆相连接实现二级水平伸缩运动,电动控制折叠后移式座垫折叠并移向后方,在减小轮椅整体尺寸的情况下,平移驱动装置移动行程大,为患者大小便和站立行走留出足够空间;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翻转升降式靠背包括靠背支架和浮动靠背,靠背支架与底部框架之间通过翻转机构相连,浮动靠背与靠背支架之间滑动连接,且浮动靠背与靠背支架之间设有升降电动推杆,不仅可以根据不同患者身高调整靠背高度,而且可以结合腋下支撑臂将人体向上抬起,辅助人体站立和实现坐便功能;结构简单稳定,易于实施;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浮动靠背的背部还设有推车扶手,该推车扶手在靠背放平后可作为靠背支撑,使轮椅放平后更加稳定可靠;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翻转机构包括固定于靠背支架两侧的扇形齿轮、与扇形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和驱动小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小齿轮与驱动电机之间还设有蜗轮蜗杆机构;翻转机构的驱动电机、升降电动推杆、折叠驱动装置和平移驱动装置均由设于底部框架后部的蓄电池供电;翻转机构角度调节稳定,具有自锁功能,电动控制方便,安全可靠;蓄电池安装于底部框架的后部,结构稳定,重心低,使用更加平稳;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可折叠扶手、腋下支撑臂、脚踏板和小腿托板均可进行折叠,可折叠扶手、腋下支撑臂折叠后与轮椅放平后相平齐,便于患者由床上到轮椅的转换;可折叠扶手上设有用于定位扶手的弹簧销,且采用四连杆机构实现平行折叠,操作方便;脚踏板和小腿托板可折叠于轮椅侧面,折叠后尺寸较小,可满足大部分电梯轿厢深度,便于外出,适用性强;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还包括两用托板,两用托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条,该插条与设于可折叠扶手内侧的插槽插接配合,作为餐桌使用;两用托板作为餐桌桌面的一面两侧设有插接杆,该插接杆与底部框架前部设置的插接孔插接配合,作为躺卧时的延长板使用;一物多用,且安装拆卸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还包括站立扶手,站立扶手与设置于可折叠扶手前端的锁紧夹套相配合,用于防跌倒辅助行走,站立扶手设于患者前方,便于患者扶靠,且患者扶靠站立扶手可进行行走康复训练,不用担心摔倒;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还包括升降马桶,升降马桶结构设计巧妙,与轮椅配合方便,腋下支撑臂将人体支撑起来,处于悬空状态,通过定位杆与定位槽的配合,升降马桶可方便快捷地移入轮椅下方,采用杠杆式升降原理,将马桶座伸到患者下方,使患者坐在马桶座上,操作方便;马桶座内设有抽出式污物收集盒,便于排泄物的清理,方便卫生;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还包括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该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与轮椅连接稳固可靠,且安装拆卸操作方便快捷,实现电动行走功能,可原地转弯和前进后退;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安装后,既可减轻使用者体力负担又可扩大患者的活动范围;拆卸后,为其供电的可拆式蓄电池也可一同拆除,减轻了轮椅的重量,方便轮椅移动;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与轮椅结合或分离,满足了户外、室内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的坐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两用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两用托板作为餐桌使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的坐姿结构示意图(含餐桌);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两用托板作为躺卧时的延长板使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的平躺状态结构示意图(含延长板);
图11和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的站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马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和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马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底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前部);
图18和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底部框架;101、前轮;102、后轮;103、座椅滑槽;104、定位槽;105、控制电池放置盒;106、驱动电池放置盒;107、可折叠扶手;108、脚踏板;109、小腿托板;110、摆杆;111、插接孔;112、锁紧夹套;113、定位孔;2、折叠后移式座垫;201、前坐垫;202、“U”形开口;203、后坐垫;204、滑轮支架;205、折叠驱动装置;206、平移驱动装置;3、翻转升降式靠背;301、靠背支架;302、浮动靠背;303、靠垫;304、推车扶手;4、腋下支撑臂;5、翻转机构;501、扇形齿轮;502、小齿轮;6、升降电动推杆;7、站立扶手;8、升降马桶;801、底座;802、万向轮;803、定位杆;804、升降导杆;805、连杆;806、升降操纵杆;807、限位杆;808、马桶座;809、污物收集盒;9、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01、固定支架;902、驱动轮;903、转轴;904、操纵把;905、辅助轮;906、锁紧手轮;907、楔紧块;908、卡接块;909、定位凸台;910、卡钩;911、推杆;10、两用托板;1001、插条;1002、插接杆;1003、挡板;1004、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包括底部框架1、设于底部框架1前后位置的前轮101和后轮102、折叠后移式座垫2、翻转升降式靠背3和腋下支撑臂4,前轮101为带刹车功能的万向轮,可方便轮椅转向和刹车;翻转升降式靠背3通过翻转机构5与底部框架1相连接,用于实现靠背角度调节和躺坐功能转换,翻转机构5可根据患者需求将翻转升降式靠背3调节到舒适角度,且翻转升降式靠背3放平后与折叠后移式座垫2相平齐,便于患者平躺休息,提高躺卧舒适度;腋下支撑臂4设于翻转升降式靠背3上,用于支撑人体重量并可随翻转升降式靠背3的升降运动将人体向上抬起,腋下支撑臂4在翻转升降式靠背3的左右两侧设置两个,且腋下支撑臂4可折叠,不影响躺卧功能;折叠后移式座垫2包括前坐垫201和后坐垫203,前坐垫201与后坐垫203铰链连接,且前坐垫201与后坐垫203之间设有折叠驱动装置205,在本实施例中,折叠驱动装置205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前坐垫201铰接,另一端与后坐垫203铰接,电动推杆伸长后,前坐垫201向上翻转形成整体坐垫,电动推杆收缩,前坐垫201向下折叠;后坐垫203与底部框架1滑动连接,且后坐垫203与底部框架1之间设有平移驱动装置206,本实施例中的平移驱动装置206包括两组电动平推杆,两组电动平推杆相连接实现二级水平伸缩运动(参见图3所示),在减小轮椅整体尺寸的情况下,平移驱动装置206的移动行程大;后坐垫203与底部框架1滑动连接的具体结构为:底部框架1的两侧设有座椅滑槽103,后坐垫203的两侧通过滑轮支架204安装有滑轮,该滑轮在上述的座椅滑槽103中滑动;上述的折叠后移式座垫2折叠并后移,给患者留下较大的空间,可辅助患者脚踏地面起身站立,实现防摔跤行走训练,并可辅助患者大小便。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各个功能之间相辅相成,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适用于老年人、残疾人、中风偏瘫和小脑萎缩等腿脚不便人士使用。
接续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翻转升降式靠背3包括靠背支架301和浮动靠背302,靠背支架301与底部框架1之间通过翻转机构5相连,浮动靠背302与靠背支架301之间滑动连接,且浮动靠背302与靠背支架301之间设有升降电动推杆6,浮动靠背302上还设有靠垫303,浮动靠背302的背部还设有推车扶手304。具体为,浮动靠背302的两侧为两根滑杆,靠背支架301的两侧设有与上述的滑杆相配合的滑槽,通过升降电动推杆6的升降运动实现靠背的升降调节;腋下支撑臂4安装于浮动靠背302的中部两侧,可折叠,且可根据不同人的肩宽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的翻转升降式靠背3不仅可以根据不同患者身高调整靠背高度,而且可以结合腋下支撑臂将人体向上抬起,辅助人体站立和实现坐便功能,结构简单稳定,易于实施。
图4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的坐姿结构示意图,此时,折叠后移式座垫2位于轮椅前部,且前坐垫201展开,翻转升降式靠背3与折叠后移式座垫2的夹角略大于90°,实现普通轮椅的坐姿功能。另外,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翻转机构5包括固定于靠背支架301两侧的扇形齿轮501、与扇形齿轮501相啮合的小齿轮502和驱动小齿轮502转动的驱动电机,小齿轮502与驱动电机之间还设有蜗轮蜗杆机构(图中未标出),蜗轮蜗杆机构具有自锁功能,该翻转机构5在轮椅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角度调节更加稳定可靠。上述的翻转机构5的驱动电机、升降电动推杆6、折叠驱动装置205和平移驱动装置206均由设于底部框架1后部的蓄电池供电,电动控制方便,安全可靠,该蓄电池设于如图2所示的控制电池放置盒105内,且各个运动部件的控制器也可安装于控制电池放置盒105内,控制电池放置盒105安装于底部框架1的后部,结构稳定,重心低,使用更加平稳。
参见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还包括可折叠扶手107、脚踏板108和小腿托板109,可折叠扶手107通过两根相互平行的摆杆110与底部框架1相连接,摆杆110与底部框架1、可折叠扶手107之间均铰接,形成四连杆机构,可使可折叠扶手107升起或折叠于折叠后移式座垫2的两侧,折叠方便,不占空间;为了使可折叠扶手107升起后可以自行固定住,在可折叠扶手107上还设有用于定位扶手的弹簧销(图中未标出),当可折叠扶手107升起到位时,弹簧销卡入摆杆110上对应的槽中,将可折叠扶手107锁死,当将弹簧销向外拉出时,即可再次将可折叠扶手107解锁折叠,使用非常方便。底部框架1的前部两侧均铰接有一弯杆,该弯杆大致呈90°,脚踏板108设于弯杆的一端,小腿托板109设于弯杆的中部,且脚踏板108和小腿托板109可折叠于底部框架1的侧面;使用时,小腿托板109翻转到小腿后部,脚踏板108刚好可翻转到患者脚底;折叠时,将弯杆向轮椅两侧翻转折叠,然后依次将脚踏板108和小腿托板109折叠起来,减小了轮椅的长度,折叠后,轮椅的整体长度小于1200mm,不会超过大部分电梯轿厢深度,便于外出使用。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还包括两用托板10,该两用托板10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条1001,该插条1001与设于可折叠扶手107内侧的插槽插接配合,作为餐桌使用(如图6和图7所示),作为餐桌的一面上还设有杯槽1004,可用于稳固放置水杯、碗等物品;两用托板10作为餐桌桌面的一面两侧设有插接杆1002,该插接杆1002与底部框架1前部设置的插接孔111插接配合,作为躺卧时的延长板使用(如图8和图9所示),为了使两用托板10在使用延长板功能时可与前坐垫201紧密配合,两用托板10与前坐垫201的配合面设计为可适应前坐垫201的弧面状;插接杆1002的中部还设有一个挡板1003,用于抵在底部框架1上,强化插接杆1002的强度和提高两用托板10与底部框架1的配合稳定性。如图9和图10所示,翻转升降式靠背3翻转到水平位置,靠垫303与后坐垫203及前坐垫201相平齐,且折叠后移式座垫2的高度设定为500mm左右,与普通床的高度相当,腋下支撑臂4折叠于靠垫303两侧,可折叠扶手107折叠于折叠后移式座垫2的两侧,两用托板10作为延长板安装于底部框架1的前部,方便患者从床上到轮椅的转移。当翻转升降式靠背3翻转到水平位置时,浮动靠背302上设置的推车扶手304可以用支撑靠背,使轮椅放平后更加稳定可靠。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的站立状态结构示意图,腋下支撑臂4将人体支撑起来,两个腋下支撑臂4之间的间距可根据不同人的肩宽进行调节;折叠后移式座垫2中的前坐垫201向下折叠,同时后坐垫203向后移动,将之前的坐垫位置空出,用于站立行走;翻转升降式靠背3与底部框架1之间调节为90°左右,同时升降电动推杆6带动浮动靠背302上升,进而带动腋下支撑臂4辅助人体站立;为了防止患者站立跌倒,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站立扶手7,该站立扶手7为“U”形管,站立扶手7与设置于可折叠扶手107前端的锁紧夹套112相配合;如图所示,可折叠扶手107升起,站立扶手7的两端插入锁紧夹套112内并锁紧,患者站立后,双手可扶住站立扶手7,不用担心摔倒,实现行走康复训练。由于折叠后移式座垫2移到轮椅的后部,患者可以双脚站立地面,且不会影响行走,站立行走更稳定,有助于患者身体机能康复。
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在保留了普通轮椅全部功能的情况下,集坐、躺、坐便、辅助站立行走训练等功能于一身,各个功能之间相辅相成,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轮椅的辅助部件可以折叠,折叠后尺寸较小,可满足大部分电梯轿厢深度,适用性强;适用于老年人、残疾人、中风偏瘫和小脑萎缩等腿脚不便人士使用。
实施例2
参见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还包括升降马桶8,患者身体由腋下支撑臂4支撑,并向上稍微抬起,使患者臀部离开折叠后移式座垫2,同时折叠后移式座垫2折叠后移,使患者臀部悬空,便于将裤子脱掉,此时可将升降马桶8由轮椅侧面伸入,可使患者坐在升降马桶8上进行大小便,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使患者不至于过于尴尬。具体地,如图13所示,升降马桶8包括底座801、升降导杆804、连杆805、升降操纵杆806和马桶座808,底座801的底部设有带刹车机构的万向轮802,为了节省空间和提高升降马桶8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万向轮802设有三个,结构稳定;马桶座808通过升降导杆804设于底座801上,升降导杆804为二级伸缩杆;升降操纵杆806为折线杆,升降操纵杆806的一端与马桶座808的底部铰接,另一端设有踩踏板,升降操纵杆806的中部与连杆805的一端铰接,连杆805的另一端与底座801铰接,升降操纵杆806上还设有用于马桶座808上升自锁的限位杆807,当向下踩下踩踏板时,升降操纵杆806绕其与马桶座808底部的铰接点转动,同时升降操纵杆806的中部作用于连杆805,使连杆805绕其与底座801的铰接点转动,当马桶座808到达最高点时,再继续踩下踩踏板,此时限位杆807抵在升降导杆804上,实现马桶座808的高度锁定;当向上拉踩踏板时,一旦马桶座808越过最高点,马桶座808便可以解锁降下。为了便于排泄物处理,马桶座808内设有抽出式污物收集盒809,使用时也可在污物收集盒809上套设塑料袋等,方便实用,干净卫生;为了使升降马桶8与轮椅定位准确,本实施例中的底座801上还设有与底部框架1上设置的定位槽104相配合的定位杆803,该定位槽104为“V”形或“U”形,便于定位,且将定位槽104设计为“U”形,可以减少尖角对人体的伤害及刮碰其他物品等;如图14所示,升降马桶8使用时,首先将马桶座808降下,由轮椅的侧面推入,并使定位杆803与定位槽104靠紧,然后锁紧万向轮802,将马桶座808升起即可。
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升降马桶8的坐便功能,使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上厕所,不再需要护理人员繁琐的操作,减轻了护理难度和强度。
实施例3
参见图18和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还包括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该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可与轮椅前部连接,实现患者自主控制轮椅行驶,减轻了使用者体力负担,且扩大了患者的活动范围。具体如图16所示,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包括固定支架901、驱动轮902、转轴903、操纵把904、辅助轮905和锁紧连接机构,固定支架901与转轴903的中部转动连接,转轴903的上端与操纵把904固定连接,下端安装有驱动轮902,辅助轮905安装于固定支架901的下部两侧,并与驱动轮902形成三轮结构;操纵把904具有转向、刹车、行车控制等功能,刹车采用碟型刹车系统,刹紧力大,有效减少刹车距离,更加安全可靠;驱动轮902可采用内置式轮毂无刷电机;锁紧连接机构设于固定支架901的左右两侧,该锁紧连接机构包括卡接块908、锁紧手轮906和楔紧块907,卡接块908的下端设有用于与底部框架1前部设置的插接孔111的下部开口相卡合的卡钩910,卡接块908的中部设有用于与底部框架1前部设置的定位孔113相配合的定位凸台909(插接孔111和定位孔113具体可参见图17所示),锁紧手轮906通过螺杆与卡接块908的上端螺纹连接,且螺杆的末端与楔紧块907相连接,楔紧块907与插接孔111的上部开口相配合,通过调节锁紧手轮906使楔紧块907上下移动实现连接或分离;固定支架901的前部还设有用于方便安装的推杆911;前坐垫201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的“U”形开口202,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由设于底部框架1后部的可拆式蓄电池供电,该可拆式蓄电池安装于位于底部框架1后部的驱动电池放置盒106内,在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拆除后,可拆式蓄电池也可一同拆除,减轻轮椅的重量,方便轮椅移动。在不使用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时,上述的“U”形开口202还可用于放置尿壶,方便男士小便使用。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安装时,首先在辅助轮905支撑下,将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斜向推向轮椅,使转轴903部分卡入“U”形开口202;然后调整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的位置,使卡钩910与插接孔111的下部开口位置相对应;接着向上拉起推杆911,使卡钩910卡入插接孔111的下部开口,定位凸台909卡入定位孔113中实现位置固定,此时轮椅的前轮101被提升脱离地面,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的辅助轮905也向上抬起离开地面;最后旋转锁紧手轮906使楔紧块907插入插接孔111的上部开口,实现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的连接固定。此外,在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连接到轮椅上后,还需要将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与驱动电池放置盒106内的蓄电池连接,为电动驱动机构9提供动力。
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动行走的功能,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与轮椅连接稳固可靠,且安装拆卸操作方便快捷;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安装后,可原地转弯和前进后退,既可减轻使用者体力负担又可扩大患者的活动范围,并且满足了户外、室内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多功能轮椅,可同时配套两用托板10、升降马桶8和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使用,是一种全功能护理辅助轮椅,在保留了普通轮椅全部功能的情况下,集坐、躺、辅助站立行走训练、坐便和电动行走等功能于一身,各个功能之间相辅相成,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适用于老年人、残疾人、中风偏瘫和小脑萎缩等腿脚不便人士使用。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轮椅,包括底部框架(1)、设于底部框架(1)前后位置的前轮(101)和后轮(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后移式座垫(2)、翻转升降式靠背(3)和腋下支撑臂(4),所述的翻转升降式靠背(3)通过翻转机构(5)与底部框架(1)相连接,用于实现靠背角度调节和躺坐功能转换;所述的腋下支撑臂(4)设于翻转升降式靠背(3)上,用于支撑人体重量并可随翻转升降式靠背(3)的升降运动将人体向上抬起;所述的折叠后移式座垫(2)包括前坐垫(201)和后坐垫(203),所述的前坐垫(201)与后坐垫(203)铰链连接,且前坐垫(201)与后坐垫(203)之间设有折叠驱动装置(205),所述的后坐垫(203)与底部框架(1)滑动连接,且后坐垫(203)与底部框架(1)之间设有平移驱动装置(206);所述的折叠后移式座垫(2)折叠并后移,用于实现坐便和站立行走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驱动装置(205)为电动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的一端与前坐垫(201)铰接,另一端与后坐垫(203)铰接;所述的平移驱动装置(206)包括两组电动平推杆,两组所述的电动平推杆相连接实现二级水平伸缩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升降式靠背(3)包括靠背支架(301)和浮动靠背(302),所述的靠背支架(301)与底部框架(1)之间通过翻转机构(5)相连,所述的浮动靠背(302)与靠背支架(301)之间滑动连接,且浮动靠背(302)与靠背支架(301)之间设有升降电动推杆(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动靠背(302)的背部还设有推车扶手(3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机构(5)包括固定于靠背支架(301)两侧的扇形齿轮(501)、与扇形齿轮(501)相啮合的小齿轮(502)和驱动小齿轮(502)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的小齿轮(502)与驱动电机之间还设有蜗轮蜗杆机构;所述的翻转机构(5)的驱动电机、升降电动推杆(6)、折叠驱动装置(205)和平移驱动装置(206)均由设于底部框架(1)后部的蓄电池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折叠扶手(107)、脚踏板(108)和小腿托板(109),所述的可折叠扶手(107)通过两根相互平行的摆杆(110)与底部框架(1)相连接,所述的摆杆(110)与底部框架(1)、可折叠扶手(107)之间均铰接,所述的可折叠扶手(107)上还设有用于定位扶手的弹簧销;所述的底部框架(1)的前部两侧均铰接有一弯杆,所述的脚踏板(108)设于弯杆的一端,所述的小腿托板(109)设于弯杆的中部,且所述的脚踏板(108)和小腿托板(109)可折叠于底部框架(1)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用托板(10),所述的两用托板(10)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条(1001),该插条(1001)与设于可折叠扶手(107)内侧的插槽插接配合,作为餐桌使用;所述的两用托板(10)作为餐桌桌面的一面两侧设有插接杆(1002),该插接杆(1002)与底部框架(1)前部设置的插接孔(111)插接配合,作为躺卧时的延长板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站立扶手(7),所述的站立扶手(7)与设置于可折叠扶手(107)前端的锁紧夹套(112)相配合,用于防跌倒辅助行走。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马桶(8),所述的升降马桶(8)包括底座(801)、升降导杆(804)、连杆(805)、升降操纵杆(806)和马桶座(808),所述的底座(801)的底部设有带刹车机构的万向轮(802),所述的马桶座(808)通过升降导杆(804)设于底座(801)上,所述的升降操纵杆(806)为折线杆,升降操纵杆(806)的一端与马桶座(808)的底部铰接,另一端设有踩踏板,所述的升降操纵杆(806)的中部与连杆(805)的一端铰接,连杆(805)的另一端与底座(801)铰接,所述的升降操纵杆(806)上还设有用于马桶座(808)上升自锁的限位杆(807);所述的马桶座(808)内设有抽出式污物收集盒(809),所述的底座(801)上还设有与底部框架(1)上设置的定位槽(104)相配合的定位杆(803)。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所述的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包括固定支架(901)、驱动轮(902)、转轴(903)、操纵把(904)、辅助轮(905)和锁紧连接机构,所述的固定支架(901)与转轴(903)的中部转动连接,转轴(903)的上端与操纵把(904)固定连接,下端安装有驱动轮(902),所述的辅助轮(905)安装于固定支架(901)的下部两侧,并与驱动轮(902)形成三轮结构;所述的锁紧连接机构设于固定支架(901)的左右两侧,该锁紧连接机构包括卡接块(908)、锁紧手轮(906)和楔紧块(907),所述的卡接块(908)的下端设有用于与底部框架(1)前部设置的插接孔(111)的下部开口相卡合的卡钩(910),所述的卡接块(908)的中部设有用于与底部框架(1)前部设置的定位孔(113)相配合的定位凸台(909),所述的锁紧手轮(906)通过螺杆与卡接块(908)的上端螺纹连接,且螺杆的末端与楔紧块(907)相连接,所述的楔紧块(907)与插接孔(111)的上部开口相配合,通过调节锁紧手轮(906)使楔紧块(907)上下移动实现连接或分离;所述的固定支架(901)的前部还设有用于方便安装的推杆(911);所述的前坐垫(201)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的“U”形开口(202),所述的分离式电动驱动机构(9)由设于底部框架(1)后部的可拆式蓄电池供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73822.XU CN204581740U (zh) | 2015-03-25 | 2015-03-25 | 一种多功能轮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73822.XU CN204581740U (zh) | 2015-03-25 | 2015-03-25 | 一种多功能轮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81740U true CN204581740U (zh) | 2015-08-26 |
Family
ID=53917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73822.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81740U (zh) | 2015-03-25 | 2015-03-25 | 一种多功能轮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81740U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06480A (zh) * | 2015-03-25 | 2015-06-17 | 谢空成 | 一种多功能轮椅 |
CN106512238A (zh) * | 2016-12-31 | 2017-03-22 | 广东恒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粒子放疗的坐姿固定装置 |
CN107080628A (zh) * | 2017-06-23 | 2017-08-22 | 何建龙 | 一种医疗用椅 |
CN110613561A (zh) * | 2019-08-29 | 2019-12-27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多功能训练轮椅 |
CN111839922A (zh) * | 2020-07-30 | 2020-10-30 | 刘光娟 | 一种人工智能护理一体化系统 |
CN111839991A (zh) * | 2020-07-07 | 2020-10-30 | 武汉宝熊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动助康式站躺坐卧一体式结构及含其的机器人 |
CN113648141A (zh) * | 2021-08-18 | 2021-11-16 | 燕山大学 | 一种多功能助起立轮椅 |
CN113876500A (zh) * | 2021-08-04 | 2022-01-04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种新型多功能轮椅 |
CN116236356A (zh) * | 2023-03-24 | 2023-06-09 | 西北大学 | 一种病房多功能病床 |
-
2015
- 2015-03-25 CN CN201520173822.XU patent/CN20458174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06480A (zh) * | 2015-03-25 | 2015-06-17 | 谢空成 | 一种多功能轮椅 |
CN106512238A (zh) * | 2016-12-31 | 2017-03-22 | 广东恒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粒子放疗的坐姿固定装置 |
CN106512238B (zh) * | 2016-12-31 | 2019-05-07 | 广东恒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粒子放疗的坐姿固定装置 |
CN107080628A (zh) * | 2017-06-23 | 2017-08-22 | 何建龙 | 一种医疗用椅 |
CN107080628B (zh) * | 2017-06-23 | 2018-10-19 | 诸暨市基麦罗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一种医疗用椅 |
CN110613561A (zh) * | 2019-08-29 | 2019-12-27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多功能训练轮椅 |
CN111839991B (zh) * | 2020-07-07 | 2024-05-28 | 武汉宝熊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动助康式站躺坐卧一体式结构及含其的机器人 |
CN111839991A (zh) * | 2020-07-07 | 2020-10-30 | 武汉宝熊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动助康式站躺坐卧一体式结构及含其的机器人 |
CN111839922A (zh) * | 2020-07-30 | 2020-10-30 | 刘光娟 | 一种人工智能护理一体化系统 |
CN111839922B (zh) * | 2020-07-30 | 2023-06-27 | 刘光娟 | 一种人工智能护理一体化系统 |
CN113876500A (zh) * | 2021-08-04 | 2022-01-04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种新型多功能轮椅 |
CN113648141A (zh) * | 2021-08-18 | 2021-11-16 | 燕山大学 | 一种多功能助起立轮椅 |
CN116236356A (zh) * | 2023-03-24 | 2023-06-09 | 西北大学 | 一种病房多功能病床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06480B (zh) | 一种多功能轮椅 | |
CN204581740U (zh) | 一种多功能轮椅 | |
US20140138995A1 (en) | Chair, Frame and Lifting Garment Useful for Patients | |
CN103431963B (zh) | 一种中医康复保健护理床椅 | |
CN202497357U (zh) | 站立式电动轮椅车 | |
CN103006398A (zh) | 多功能护理床 | |
JP7475247B2 (ja) | 多機能車椅子 | |
CN106074018B (zh) | 一种适用于瘫痪患者的起居装置 | |
CN105411449A (zh) | 多功能护理洗浴椅 | |
CN105476765A (zh) | 一种失能人使用的智能轮椅 | |
CN108433596A (zh) | 多功能洗浴椅 | |
WO2001021128A1 (en) | A mobility aid | |
CN210812166U (zh) | 一种转移辅助装置 | |
CN206434494U (zh) | 一种适用于瘫痪患者的起居装置 | |
CN209847773U (zh) | 一种老年残障腿部康复训练者通用的多功能助行器 | |
CN115192325A (zh) | 一种站立型轮椅 | |
CN111772965B (zh) | 一种多用途残障人员辅助护理装置 | |
CN202942307U (zh) | 电动轮椅 | |
CN101889930A (zh) | 一种具有坐便和坐浴功能的病床 | |
CN107693256A (zh) | 术后自助康复护理床 | |
CN207429300U (zh) | 术后自助康复护理床 | |
CN212308241U (zh) | 一种适用于轮椅的扶手结构 | |
CN201847843U (zh) | 一种残疾车 | |
CN210009250U (zh) | 一种轮椅 | |
CN2838509Y (zh) | 电动升降淋浴座便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07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