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77672U - 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77672U CN204577672U CN201520113195.0U CN201520113195U CN204577672U CN 204577672 U CN204577672 U CN 204577672U CN 201520113195 U CN201520113195 U CN 201520113195U CN 204577672 U CN204577672 U CN 2045776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ug
- link
- mobile terminal
- plug end
- winding displac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包括塑料本体以及柔性排线,塑料本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插头端,柔性排线的两端分别形成连接端,连接端上具有金属触片;柔性排线置于塑料本体中,两个连接端分别对应置于两个插头端中,且连接端上的金属触片显露在插头端的表面上;由于金属触片显露在插头端的表面上,直接一插头端与移动终端的接口连接,另一插头端上显露的金属触片与无线充电电路等连接,不需要焊接等,避免连接插头在插拔的过程中,出现柔性排线被拉扯,断开连接的现象,且连接插头连接方便及便捷;另外,金属触片与移动终端及无线充电电路之间属于面接触连接,其连接接触性较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等便携式的移动终端的发展日新月异,消费者对这些移动终端,不仅有着外形的美观要求,并且,对移动终端本身功能的扩展及电池容量扩展等也有着较高的需求。
在移动终端的壳套上内置有用于扩展移动终端功能的电路,如无线充电电路,这样,通过壳套与移动终端的装配,能对移动终端本身起到包覆保护作用,并且,通过连接插头分别与无线充电电路及移动终端连接,实现移动终端与无线充电电路连接,当移动终端放置在无线充电部件上后,则可以实现对移动终端充电。
现有技术中,连接插头的一端与无线充电电路焊接,另一端形成与移动终端插接的插头,这样,在插拔连接插头的过程中,则很容易对连接插头形成拉扯,导致连接插头与无线充电电路之间连接不稳固,容易出现断开的现象,并且,现有的连接插头与壳套之间的装配也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插头与无线充电电路焊接,容易出现连接插头与无线充电电路连接不稳固、断开连接以及装配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包括塑料本体以及柔性排线,所述塑料本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插头端,所述柔性排线的两端分别形 成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具有金属触片;所述柔性排线置于所述塑料本体中,两个所述连接端分别对应置于两个所述插头端中,且所述连接端上的金属触片显露在所述插头端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本体呈弯曲状,包括弯曲段以及两所述插头端,两所述插头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弯曲段的两端,两个所述插头端呈上下相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端上设有硬质板,所述硬质板与所述金属触片相背离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硬质板中设有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中间段以及两个所述连接端,两个连接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中间段的两端,所述中间段包裹在所述弯曲段中,所述中间段中设有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两个连接端包括上连接端及下连接端,所述上连接端及下连接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段的两端;所述塑料本体的两个插头端包括上插头端及下插头端,所述上插头端连接于所述弯曲段的上端,所述下插头端连接于所述弯曲段的下端;所述上连接端置于所述上插头端中,且所述上连接端的金属触片显露于所述上插头端的下表面,所述下连接端置于所述下插头端中,且所述下连接端的金属触片显露于所述下插头端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设于所述下连接端上的硬质板的前端延伸至所述下连接端的前端外,形成外延段,所述外延段包裹于所述下插头端中。
进一步地,所述外延段中设有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端的硬质板的前端与柔性排线的前端平齐,且所述硬质板的前端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均与所述硬质板的前端及柔性排线的前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排线的上连接端朝外延伸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绕过所述上连接端上的硬质板的前端,布置在所述上连接端的硬质板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本实用新型的饿连接插头运用在移动终端中,由于柔 性排线的连接端的金属触片显露在塑料本体的插头端的表面上,这样,可以直接利用塑料本体的一插头端与移动终端的接口连接,塑料本体的另一插头端上显露的金属触片与无线充电电路等连接,则不需要将柔性电路与无线充电电路焊接等,避免连接插头在插拔的过程中,出现柔性排线被拉扯,断开连接的现象,且使得连接插头与移动终端的壳套之间的连接方便及便捷;另外,由于显露在插头端上金属触片与移动终端及无线充电电路之间属于面接触连接,其连接接触性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诊断的连接插头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排线与两个硬质板配合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插头,用于连接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与无线充电电路,使得移动终端与无线充电电路连接;当然,也可以用于移动终端与其它电路的连接。
连接插头包括塑料本体11以及柔性排线12,其中,塑料本体11的两端分 别形成插头端,柔性排线12的两端分别形成连接端,且在该连接端的表面上形成有金属触片124;柔性排线12内置在塑料本体11中,且柔性排线12沿着塑料本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柔性排线12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位于塑料本体11的插头端处,且金属触片124显露在插头端的表面上。
将上述的连接插头运用在移动终端中,由于柔性排线12的连接端的金属触片124显露在塑料本体11的插头端的表面上,这样,可以直接利用塑料本体11的一插头端与移动终端的接口连接,塑料本体11的另一插头端上显露的金属触片124与无线充电电路等连接,则不需要将柔性电路与无线充电电路焊接等,避免连接插头在插拔的过程中,出现柔性排线12被拉扯,断开连接的现象,且使得连接插头与移动终端的壳套之间的连接方便及便捷;另外,由于显露在插头端上金属触片124与移动终端及无线充电电路之间属于面接触连接,其连接接触性较佳。
本实施例中,塑料本体11呈弯曲状布置,塑料本体11包括弯曲段112以及上述的两个插头端,两个插头端分别连接在弯曲段112的两端,且呈上下相间隔布置,当然,两个插头端可以是正对齐布置,也可以是错开布置。
塑料本体11是通过注胶将柔性排线12包裹在内的,为了使得塑料本体11与柔性排线12之间连接稳固,便于注胶成型。本实施例中,在柔性排线12的两个连接端分别设置硬质板13,该硬质板13与金属触片124相背离布置。这样,利用硬质板13的支撑作用,既保持连接端的强度,且便于整个连接插头的成型制造。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硬质板13中分别设有第一通孔131,这样,当在注胶成型塑料本体11时,塑料可以通过该第一通孔131与柔性排线12粘结在一起,使得柔性排线12、硬质板13以及塑料本体11三者之间连接稳固。
具体地,柔性排线12包括中间段122以及上述两个连接端,两个连接端分别形成连接在中间段122的两端,且中间段122整体包裹在塑料本体11的内部,并且,在柔性排线12的中间段122中设有第二通孔126,这样,在注胶成型塑 料本体11时,中间段122两侧塑料则可以穿过该第二通孔126连接为一体,使得柔性排线12的中间段122与塑料本体11之间连接稳固,形成一体。
本实施例中,柔性排线12的两个连接端包括上连接端121及下连接端123,该上连接端121与下连接端123分别连接在中间段122的两侧;相对应地,塑料本体11的两个插头端包括上插头端111及下插头端113,上插头端111及下插头端113分别连接在弯曲段112的上端及下端。
具体地,柔性排线12的上连接端121置于塑料本体11的上插头端111中,且上连接端121的金属触片124显露在上插头端111的下表面;柔性排线12的中间段122呈弯曲状,且包裹在塑料本体11的弯曲段112中;柔性排线12的下连接端123置于塑料本体11的下插头端113中,且下连接端123的金属触片124显露在下插头端113的上表面。
为了保证塑料本体11的下插头端113的支撑强度,本实施例中,设置在柔性排线12的下连接端123的硬质板13的前端延伸出柔性排线12的前端外,形成外延段,该外延段包裹在下插头端113内。
另外,设置在柔性排线12的硬质板13的外延段中设有第三通孔,这样,在注胶成型塑料本体11时,塑料本体11的下插头端113两侧的塑料则可以穿过该第三通孔连接为一体。
或者,作为其它实施例,下连接端123的硬质板13的前端与柔性排线12的前端平齐,且在硬质板13的前端布置有连接条127,该连接条127均与硬质板13的前端及柔性排线12的前端连接。
柔性排线12的上连接端121朝外延伸有金属片125,该金属片125绕过上连接端121的前端,布置在上连接端121的硬质板13的上方,这样,当连接插头的插拔的过程中,避免柔性排线12的上连接端121出现翘边等现象,大大增加连接插头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本体以及柔性排线,所述塑料本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插头端,所述柔性排线的两端分别形成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具有金属触片;所述柔性排线置于所述塑料本体中,两个所述连接端分别对应置于两个所述插头端中,且所述连接端上的金属触片显露在所述插头端的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本体呈弯曲状,包括弯曲段以及两所述插头端,两所述插头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弯曲段的两端,两个所述插头端呈上下相间隔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连接端上设有硬质板,所述硬质板与所述金属触片相背离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板中设有第一通孔。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中间段以及两个所述连接端,两个连接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中间段的两端,所述中间段包裹在所述弯曲段中,所述中间段中设有第二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两个连接端包括上连接端及下连接端,所述上连接端及下连接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段的两端;所述塑料本体的两个插头端包括上插头端及下插头端,所述上插头端连接于所述弯曲段的上端,所述下插头端连接于所述弯曲段的下端;所述上连接端置于所述上插头端中,且所述上连接端的金属触片显露于所述上插头端的下表面,所述下连接端置于所述下插头端中,且所述下连接端的金属触片显露于所述下插头端的上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下连接端上的硬质板的前端延伸至所述下连接端的前端外,形成外延段,所述外延段包裹于所述下插头端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段中设有第三通孔。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端的硬质板的前端与柔性排线的前端平齐,且所述硬质板的前端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均与所述硬质板的前端及柔性排线的前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排线的上连接端朝外延伸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绕过所述上连接端上的硬质板的前端,布置在所述上连接端的硬质板的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13195.0U CN204577672U (zh) | 2015-02-16 | 2015-02-16 | 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13195.0U CN204577672U (zh) | 2015-02-16 | 2015-02-16 | 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77672U true CN204577672U (zh) | 2015-08-19 |
Family
ID=53870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13195.0U Active CN204577672U (zh) | 2015-02-16 | 2015-02-16 | 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7767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0458A (zh) * | 2016-11-24 | 2017-02-15 | 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带有四矩形连接器的刚挠板免布线组件 |
CN107546558A (zh) * | 2017-08-22 | 2018-01-05 | 深圳市优选师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配件的连接器组件 |
-
2015
- 2015-02-16 CN CN201520113195.0U patent/CN20457767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0458A (zh) * | 2016-11-24 | 2017-02-15 | 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带有四矩形连接器的刚挠板免布线组件 |
CN107546558A (zh) * | 2017-08-22 | 2018-01-05 | 深圳市优选师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配件的连接器组件 |
CN107546558B (zh) * | 2017-08-22 | 2020-01-17 | 深圳市优选师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配件的连接器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559644U (zh) | 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壳套 | |
CN207939695U (zh) | 通过耳机金属头带作充电传递的耳机 | |
CN207353371U (zh) | 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软连接结构 | |
CN204577672U (zh) | 用于移动终端的连接插头 | |
CN204257880U (zh) | 一种防水耳机座 | |
CN204230372U (zh) | 用于手机的背夹式电池 | |
CN203480843U (zh) | 双接口的u盘组件和u盘 | |
CN203644899U (zh) | 一种带电量管理的锂电池封装结构 | |
CN204333090U (zh) | 锂离子电池组 | |
CN203103619U (zh) | 耳机连接器及移动式电子设备 | |
CN203415241U (zh) | 存储模块、u盘组件及u盘 | |
CN205040122U (zh) | 电子设备 | |
CN204089915U (zh) | 手机壳式无线充电接收器 | |
CN204481529U (zh) | 一种碰触式充电装置 | |
CN208045770U (zh) | 一种TypeC连接器 | |
CN204013621U (zh) | 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手机外壳 | |
CN202308501U (zh) | 板对板连接器 | |
CN206728066U (zh) | 手机断板及手机 | |
CN106025672B (zh) | 移动终端、电源适配器、电源接口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5142511U (zh) | 扬声器模组 | |
CN204031401U (zh) | 一种高强度molding式耳机座 | |
CN203521702U (zh) | 用于移动设备的连接插头 | |
CN202564605U (zh) | 电池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电池连接器端子的电池组件 | |
CN204834972U (zh) | 双向接续式电连接器 | |
CN204615112U (zh) | 一种电线转换头组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