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2254U - 医用吻合器 - Google Patents

医用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62254U
CN204562254U CN201420857767.1U CN201420857767U CN204562254U CN 204562254 U CN204562254 U CN 204562254U CN 201420857767 U CN201420857767 U CN 201420857767U CN 204562254 U CN204562254 U CN 204562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ush rod
medical stapler
projection
nail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577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望东
康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ianchen Internation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577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62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62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62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医用吻合器,包括设置于钉仓推杆近端的齿条;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其包括一容置空间及相连通的第一凹槽;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的制动件,制动件具有第二凹槽;设置于第二凹槽内的弹性元件;防溢针推杆,其具有一凸块,凸块抵接弹性元件;当防溢针推杆与钉仓推杆保持相对静止时,凸块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进入齿轮的第一凹槽,此时制动件、齿轮及齿条相对静止;当防溢针推杆相对钉仓推杆向医用吻合器远端运动时,凸块压缩弹性元件而使得凸块脱离第一凹槽,并作用齿轮在齿条上转动。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吻合器可以方便实现手动推进防溢针,从而实现缝合切割区域的提前封闭,且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吻合器可同时实现手动及自动操作。

Description

医用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吻合器。
背景技术
在外科领域中对生理组织进行外科固定和切割是非常普遍的需要。低位直肠癌是指距齿状线5cm 以内直肠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之前采用miles 手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方式治疗,但其切除范围广、功能性损坏大,需做永久性肠造口,严重影响病人术后的生活和生存质量。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在20世纪中期逐渐被外科医师们所接受。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最大的优势是保留了肛门的括约肌功能,避免了永久的结肠造口,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需伸入患者骨盆中,操作空间小,尤其是男性骨盆比女性骨盆狭窄,手术操作难度大。因此出现了弧形吻合器,以满足在较小操作空间内离断癌变直肠组织的需求。现有的医用弧形吻合器包括防溢针组件,用于防止在切割生理组织时,生理组织无法定位在钉仓组件与钉砧组件之间,目前,防溢针组件的推拉主要通过自动方式实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防溢针组件的推拉有时需要通过手动来调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吻合器,解决了防溢针组件在推拉过程中手动调整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医用吻合器,包括钉砧座、防溢针及钉仓推杆,其中,所述钉砧座包括容许人体生理组织通过的接纳口,所述防溢针可在打开所述接纳口的第一位置及闭合所述接纳口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医用吻合器包括:
齿条,设置于所述钉仓推杆近端,所述齿条由所述钉仓推杆近端向远端延伸;
中空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其包括一容置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一凹槽;
制动件,所述制动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制动件具有第二凹槽;
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以及
防溢针推杆,所述防溢针推杆上具有一凸块,所述凸块抵接所述弹性元件;
其中,当所述防溢针推杆与所述钉仓推杆保持相对静止时,所述凸块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凸伸出所述第二凹槽而进入所述齿轮的所述第一凹槽,此时所述制动件、所述齿轮及所述齿条相对静止;当所述防溢针推杆相对所述钉仓推杆向所述医用吻合器远端运动时,所述凸块压缩所述弹性元件而使得所述凸块脱离所述第一凹槽,并作用所述齿轮在所述齿条上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置空间的内表面为圆弧状,所述制动件对应所述容置空间的外表面为配合所述容置空间内表面的圆弧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于所述齿轮的轴向上贯穿所述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凹槽于所述制动件的轴向上贯穿所述制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凹槽的开口宽度等于第二凹槽的开口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齿轮径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凸块的宽度;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齿轮径向上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块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均为矩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溢针推杆上设有施力把手,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施力把手的远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齿轮及制动件作为防溢针推杆及钉仓推杆之间的连接部件,可实现手动推进防溢针,从而实现缝合切割区域的提前封闭,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吻合器可同时实现手动及自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医用吻合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医用吻合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钉仓组件和钉砧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钉仓组件和钉砧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医用吻合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医用吻合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区域的医用吻合器自动状态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A区域的医用吻合器手动状态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内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器械操作者作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
 参图1至图4,医用吻合器100用于将多个缝合钉(未图示)施加到人体的生理组织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进一步优选地,同时对相应的生理组织实施切割。该吻合器100包括击发组件40、钉砧座11、钉砧组件13以及钉仓组件12,击发组件40中包括与钉仓组件12驱动连接的钉仓推杆31,钉仓组件12可拆卸地安装于钉仓推杆31的远端。
钉砧座11、钉砧组件13以及钉仓组件12被整体构造为弓形,以在更小的可操作空间内生理组织进行操作。钉砧组件13是通过二次装配的方式与钉砧座11实施连接,钉仓组件12被击发组件40通过钉仓推杆31驱动沿钉砧座11限定的方向从钉砧座11的近端向远端运动,实现钉仓组件12的闭合操作。
钉仓组件12具有钉仓121,该钉仓121包括一钉仓面126及一行或多行以交错方式排列的多个缝合钉容纳槽127,钉仓121内还设置有可将缝合钉自缝合钉容纳槽127中推出的推钉片122以及一安装在刀架123上的切刀124,钉仓面126及推钉片122上分别设有与该切刀124适配的狭缝(未图示),以支持切刀124的击发操作。优选地,上述的缝合钉容纳槽127位于切刀124的两侧,如此,在对例如肠道组织的切割缝合过程中,可以将离断的肠道两断端进行同时缝合。
在一次切割缝合过程结束后,通过按压释放钮46打开器械,从而将器械从手术部位取出。当然,针对同一病人,手术中若需要再次使用该类器械进行其他部位的切割缝合,可以置换新的钉仓组件12,从而进行下次的切割缝合。一优选的钉仓组件12实施例中,钉仓组件12中配置有一钉仓罩125用于对钉仓121内的缝合钉和切刀124起阻隔作用,防止漏钉和误击发。并且,钉仓组件12的远端还被优选地连接有钉砧组件13和刀砧组件14,在将钉仓组件12安装到钉仓推杆31远端的同时,该钉砧组件13和刀砧组件14可被配合安装在钉砧座的安装架112上,如此,一次切割缝合过程完成后,钉仓组件12内的缝合钉、切刀124、与缝合钉和切刀124分别对应的钉砧组件13和刀砧组件14被设置为可及时更替的整体组件。
钉砧座11的支撑结构20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左侧及右侧支架21、22,左侧及右侧支架21、22上分别设置有可与钉砧座11上的销孔及其上预设的凸起111配合的安装孔211、221,以实现钉砧座11与支撑结构20的彼此固定。该支撑结构20的另一端连接到手柄60,适应地,该手柄60包括左侧及右侧壳体61、62以分别对应连接左侧及右侧支架21、22。
击发组件40的部分枢轴连接于支撑结构20的近端,具体地,击发组件40包括把手41、前连杆42、后连杆43、转动曲柄44、以及钉仓推杆31。前连杆42的远端与钉仓推杆31连接,近端与后连杆43枢轴相连;后连杆43的另一端连接至支撑结构20上;所述转动曲柄44枢轴连接于支撑结构20,同时枢轴连接于所述钉仓推杆31,所述转动曲柄44对所述钉仓推杆31起到支撑作用。初始状态时,前连杆42与后连杆43彼此夹呈一小于180度的夹角设置,前连杆42与后连杆43连接部位抵持于把手41上的一支撑部411。在将人体生理组织固定于钉砧组件13与钉仓121的钉仓面126间的过程中,将把手41枢轴地朝向手柄60转动,支撑部411抵持作用于前连杆42和后连杆43的连接部位,前连杆42与后连杆43受迫地朝趋向增大两者间夹角的状态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连杆42与后连杆43优选地可被最多作用至夹呈略大于180度角的相对稳定的配合状态,即前连杆42与后连杆43运动至二者夹呈180°后再继续运动,并最终抵持在支撑结构20的抵持部213上,在此过程中,前连杆42的远端与后连杆43的近端之间限定的距离逐渐增加至最大距离后再略有减小,由于后连杆43的一端被固定于支撑结构20上,前连杆42的远端实现驱动钉仓推杆31朝远端运动,钉仓推杆31作用于钉仓组件12上的驱动力使得钉仓组件12受迫地向钉砧组件13靠近,实现生理组织的夹闭。
吻合器100还包括一个防溢针组件,该防溢针组件包括一个位于手柄顶面的鞍形防溢针推杆51、防溢针53、与防溢针53固定连接的防溢针夹54、推杆52,推杆52与穿设于钉仓组件12中的防溢针53通过防溢针夹54配合连接,操作鞍形防溢针推杆51将导致推杆52向远端运动,推杆52向远端运动或向近端缩回将导致防溢针53的相应运动。如此,在完成上述生理组织固定的同时,保证生理组织不会溢出钉仓组件12和钉砧组件13所限定的缝合切割区域。其中,钉砧座11具有容许人体生理组织通过的接纳口70,防溢针组件可在打开接纳口70的第一位置和闭合接纳口70的第二位置间运动。第一位置为钉仓组件12和钉砧组件13所限定的缝合切割区域处于开放状态,第二位置为钉仓组件12和钉砧组件13所限定的缝合切割区域处于封闭状态。
击发组件40还包括一推钉杆32,其被可滑动地配合在钉仓推杆31内,推钉杆32与刀架123作用的表面被制作为彼此适配的形状,本实施方式中,适应地呈弓形。把手41上连接有一楔形片412,该楔形片412可被至少部分地装配于钉仓推杆31内以实现与推钉杆32的相互作用。在完成上述对人体生理组织的固定操作后,把手41在把手复位簧(未图示)的带动下朝远离手柄的方向旋转实现把手的自动复位,在此过程中,把手41上的楔形片412被触发抵持于推钉杆32上,此时,再通过将把手41朝向手柄60的方向枢轴旋转,楔形片412将推动推钉杆32向远端运动,实现对切刀124和推钉片122的同时击发,推钉片122推动缝合钉容纳槽127内的缝合钉钉紧于人体组织之上,同时切刀124对相应的人体组织进行切割。推钉杆32的近端具有延伸出钉仓推杆31外部的一扣持部(未图示),一弹簧45被连接在该扣持部和支撑结构20之间,在推钉杆32被击发的过程中,该弹簧45处于拉伸状态,而当击发完成后,弹簧45在自身拉力的作用下将推钉杆32拉回,同时也将设置有切刀124的刀架123拉回,如此,完成器械的整个击发过程。
一次切割缝合动作完成后,可以通过释放钮46实现钉仓组件12的收回。具体地,释放钮46通过一释放钮销47活动连接于支撑结构20上,并且,后连杆43的近端也可以通过与该释放钮销47的连接实现与支撑结构20的相对固定。释放钮46的远端具有可与后连杆43作用的抵持端461,按压释放钮46时,该抵持端461会驱动前连杆42和后连杆43朝形成小于180度夹角的状态运动,破坏前连杆42与后连杆43的相对稳定的配合状态,进而将钉仓推杆31和钉仓组件12拉回至相对近端,操作者此时便可将器械取出手术部位。
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医用吻合器还包括齿条81、中空齿轮82、制动件83、弹性元件84;齿条81设置于所述钉仓推杆31近端,所述齿条81由所述钉仓推杆31近端向远端延伸;齿轮82与所述齿条81啮合,所述齿轮82包括一容置空间821,以及与所述容置空间821连通的第一凹槽8211;所述制动件83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821内,且所述制动件83具有第二凹槽831;弹性元件84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831内;所述防溢针推杆上具有一凸块511,所述凸块511抵接所述弹性元件84;其中,当所述防溢针推杆与所述钉仓推杆31保持相对静止时,所述凸块511在所述弹性元件84的作用下凸伸出所述第二凹槽831而进入所述齿轮82的所述第一凹槽8211,此时所述制动件83、所述齿轮82及所述齿条81相对静止;当所述防溢针推杆相对所述钉仓推杆31向所述医用吻合器远端运动时,所述凸块511压缩所述弹性元件84而使得所述凸块511脱离所述第一凹槽8211,并作用所述齿轮82在所述齿条81上转动。
其中,操作鞍形防溢针推杆51将导致推杆52向远端运动,推杆52推动防溢针53向远端运动,优选地在鞍形防溢针推杆51上设有施力把手512,施力把手512设置在鞍形防溢针推杆51的两翼上,所述凸块511设置于所述施力把手512的远端,推杆52向远端运动或向近端缩回将导致防溢针53的相应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空间821的所述内表面为圆弧状,所述制动件83对应所述容置空间821的外表面为配合所述容置空间821内表面的圆弧状。制动件83的直径与容置空间821的直径可以大致相同,使得齿轮82可相对所述制动件83旋转,同时齿轮82与制动件83相互不脱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8211于齿轮82的轴向上贯穿所述齿轮82,所述第二凹槽831于所述制动件83的轴向上贯穿所述制动件83,所述鞍形防溢针推杆51上的凸块511可以从轴向上的开口处进入第一凹槽8211及第二凹槽831,但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一凹槽8211可仅于凸块511进入的一侧贯穿齿轮82,而另一侧并不贯穿齿轮82,同样地,第二凹槽831可仅于凸块511进入的一侧贯穿制动件83,而另一侧并不贯穿制动件83。第一凹槽8211的开口宽度等于第二凹槽831的开口宽度,即第一凹槽8211与第二凹槽831相对处的开口宽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8211的内径可以等于所述第二凹槽831的内径。所述第一凹槽8211在所述齿轮82径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凸块511的宽度,同时,所述第二凹槽831在所述齿轮82径向上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块511的宽度,所述凸块511的宽度是指凸块511沿着制动件83径向上的深度方向的宽度,如此,凸块511即可以同时容置于第一凹槽8211及第二凹槽831之间,又可以仅容置于第二凹槽831中。所述第一凹槽8211及所述第二凹槽831可均为矩形槽,但不以此为限,例如所述第一凹槽8211及所述第二凹槽831的底部可为弧形。所述弹性元件84可为弹簧片,如图5所示,弹性元件84上设置有第一开孔841,将弹性元件84置于第二凹槽831中,第二凹槽831的底面对应第一开孔841的位置可设置有第二开孔,弹性元件84及第二凹槽831可以通过螺丝、第一开孔841及第二开孔相互固定,但不以此为限,例如可以通过卡嵌、凹凸配合等方式固定。
如图7所示,当所述防溢针推杆与所述钉仓推杆31保持相对静止时,此时凸块511同时位于第一凹槽8211及第二凹槽831中,即此时弹性元件84处于伸展状态,弹性元件84推动凸块511使其进入第一凹槽8211中,所述制动件83、所述齿轮82及所述齿条81相对静止,即钉仓推杆31、鞍形防溢针推杆51和推杆52相当于一体,当触发击发组件40后,鞍形防溢针推杆51和推杆52在钉仓推杆31的带动下移动,从而使防溢针53可以自动推进,钉仓组件12和钉砧组件13所限定的缝合切割区域切换为封闭状态,生理组织不会溢出钉仓组件12和钉砧组件13所限定的缝合切割区域。当切割缝合完成后,通过释放钮46的致动实现钉仓组件12的收回,防溢针53也自动拉回,钉仓组件12和钉砧组件13所限定的缝合切割区域切换为开放状态。然而在缝合切割前生理组织放置完成后,有时需要把钉仓组件12和钉砧组件13所限定的缝合切割区域提前封闭,这时可以通过手动推进防溢针53实现。
如图8所示,手动朝医用吻合器的远端推动施力把手512使得凸块511朝向弹性元件84的方向运动,凸块511压缩弹性元件84而使得凸块511脱离第一凹槽8211,并作用所述齿轮82在所述齿条81上转动。由于此时齿轮82可相对齿条81运动,即此时可以实现防溢针推杆运动,而钉仓推杆31不运动,防溢针推杆的运动不再受到击发组件40的限制;继续手动推动施力把手512,可以使齿轮82相对制动件83旋转,此时齿轮82于齿条81上移动,鞍形防溢针推杆51及推杆52把防溢针53推进,钉仓组件12和钉砧组件13所限定的缝合切割区域即可被封闭,即此时通过手动推进防溢针53实现了钉仓组件12和钉砧组件13所限定的缝合切割区域的提前封闭。
上述医用吻合器的安装过程可为先把弹性元件84固定安装于制动件83中,再将弹性元件84及制动件83整体装入齿轮82的容置空间821内,最后,再将弹性元件84、制动件83及齿轮82整体安装在防溢针推杆及钉仓推杆31之间,即使得凸块511插入第一凹槽8211及第二凹槽831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溢针推杆的一端上设有凸块511,钉仓推杆31的一端设有齿条81,利用齿轮82及制动件83作为防溢针推杆及钉仓推杆31之间的连接部件,可实现手动推进防溢针53,从而实现缝合切割区域的提前封闭,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吻合器可同时实现手动及自动操作。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医用吻合器,包括钉砧座、防溢针及钉仓推杆,其中,所述钉砧座包括容许人体生理组织通过的接纳口,所述防溢针可在打开所述接纳口的第一位置及闭合所述接纳口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吻合器包括:
齿条,设置于所述钉仓推杆近端,所述齿条由所述钉仓推杆近端向远端延伸;
中空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其包括一容置空间,以及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一凹槽;
制动件,所述制动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制动件具有第二凹槽;
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以及
防溢针推杆,所述防溢针推杆上具有一凸块,所述凸块抵接所述弹性元件;
其中,当所述防溢针推杆与所述钉仓推杆保持相对静止时,所述凸块在所述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凸伸出所述第二凹槽而进入所述齿轮的所述第一凹槽,此时所述制动件、所述齿轮及所述齿条相对静止;当所述防溢针推杆相对所述钉仓推杆向所述医用吻合器远端运动时,所述凸块压缩所述弹性元件而使得所述凸块脱离所述第一凹槽,并作用所述齿轮在所述齿条上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内表面为圆弧状,所述制动件对应所述容置空间的外表面为配合所述容置空间内表面的圆弧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于所述齿轮的轴向上贯穿所述齿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于所述制动件的轴向上贯穿所述制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的开口宽度等于第二凹槽的开口宽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径等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齿轮径向上的深度小于所述凸块的宽度;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齿轮径向上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块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均为矩形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针推杆上设有施力把手,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施力把手的远端。
CN201420857767.1U 2014-12-30 2014-12-30 医用吻合器 Active CN204562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7767.1U CN204562254U (zh) 2014-12-30 2014-12-30 医用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7767.1U CN204562254U (zh) 2014-12-30 2014-12-30 医用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62254U true CN204562254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54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57767.1U Active CN204562254U (zh) 2014-12-30 2014-12-30 医用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622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7171A (zh) * 2016-06-08 2016-10-12 宁波维尔凯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手动复位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吻合器
CN112472178A (zh) * 2020-11-30 2021-03-12 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使用弧形切割吻合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7171A (zh) * 2016-06-08 2016-10-12 宁波维尔凯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手动复位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吻合器
CN112472178A (zh) * 2020-11-30 2021-03-12 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使用弧形切割吻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0230B (zh) 医用吻合器
CN103860225B (zh) 直线型缝切器
CN204708912U (zh) 医用吻合器
CN109199488B (zh) 外科器械
BR112015018699B1 (pt) Conjunto de atuador de extremidade para uso com um instrumento cirúrgico
CN103860221A (zh) 直线缝切器钉头组件
CN106264681A (zh) 一次性包皮切割吻合器的手术击发视窗装置
CN108888309A (zh) 一种具有稳定夹持力的轻便吻合器
CN104688288A (zh) 医用吻合器
CN104274223B (zh) 医用吻合器
CN204562254U (zh) 医用吻合器
CN203815518U (zh) 医用弧形吻合器
CN205163150U (zh) 一次性肛肠切割吻合器
CN203776973U (zh) 钉仓组件及具有该钉仓组件的吻合器
CN204562255U (zh) 医用吻合器
CN103860226A (zh) 直线缝切器及其防二次击发机构
CN204562262U (zh) 医用吻合器
CN204147075U (zh) 医用吻合器
CN109199490B (zh) 一种电动传动机构的手动控制装置
CN116138828A (zh) 一种外科切割吻合器
CN204016394U (zh) 钉仓组件及具有该钉仓组件的吻合器
CN203970458U (zh) 吻合器及用于该吻合器的钉仓组件
CN208404704U (zh) 把手组件及包括其的吻合器
CN209932851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切割吻合器
CN208017528U (zh) 一次性肛肠选择切割吻合器的指示保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