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43644U - 滤芯 - Google Patents

滤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43644U
CN204543644U CN201420871930.XU CN201420871930U CN204543644U CN 204543644 U CN204543644 U CN 204543644U CN 201420871930 U CN201420871930 U CN 201420871930U CN 204543644 U CN204543644 U CN 204543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tion
main part
filter
filter core
filter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719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晓旭
徐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wanuo Materi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3M Materi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Materi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3M Materi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719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43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43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43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芯,属于油品过滤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油品过滤技术过滤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滤芯包括:滤片固定件,其包括第一端头、第二端头,以及设于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间的、空心的、侧面有开口的主体部;多个夹在所述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之间的、通过中心孔套设在所述主体部上的滤片,所述滤片由含助滤剂的深层过滤纸板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特别适用于油品的过滤。

Description

滤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品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芯。
背景技术
在油压机、真空泵、发动机等许多设备中,需要使用液压油、真空泵油、润滑油等油品。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这些油品必须满足一定的洁净度要求。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必可避免的会有水分、灰尘、机械杂质、不溶物等污染物进入油品中,导致油品洁净度逐渐降低,因此,有时需要对油品进行过滤。一种常用的油品过滤方式是用过滤材料进行过滤,现有的过滤材料多为无纺布、针刺毡、滤纸等软质材料。
但是,这些现有的过滤材料并不适于油品过滤,难以有效滤除油品中的杂质(如水分、压力下可变形的胶体等),过滤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油品过滤技术过滤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滤除油品中各种杂质的滤芯。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芯,其包括:
滤片固定件,其包括第一端头、第二端头,以及设于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间的、空心的、侧面有开口的主体部;
多个夹在所述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之间的、通过中心孔套设在所述主体部上的滤片,所述滤片由含助滤剂的深层过滤纸板构成。
其中,所述含助滤剂的深层过滤纸板为Zetaplus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滤芯中采用含助滤剂的深层过滤纸板作为滤片的材料,这种过滤材料可有效去除油品中的水分、压力下可变形的胶体等杂质,提高油品洁净度,过滤效果好;同时,其具有一定强度,可被制成滤片,组成结构更稳定的滤芯。
本实用新型的滤芯特别适用于油品的过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滤芯的滤片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滤芯的滤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滤芯的组装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滤芯装在滤筒中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部件;11、第一主体部;111、开口;13、第一端头;15、第一卡接结构;151、第一连杆;153、第一卡头;2、第二部件;23、第二端头;25、第二卡接结构;251、第二连杆;253、第二卡头;7、垫圈;8、滤片;81、中心孔;89、辅助定位条;9、滤筒;91、进液口;93、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滤芯,其包括:
滤片固定件,其包括第一端头13、第二端头23,以及设于第一端头13和第二端头23间的、空心的、侧面有开口的主体部;
多个夹在第一端头13和第二端头23之间的、通过中心孔套81设在主体部上的滤片8,滤片8由含助滤剂的深层过滤纸板构成。
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滤芯由多个滤片8和固定滤片8的滤片固定件组成。多个滤片8被夹在滤片固定件的两个端头之间并套设在主体部上,从而形成一个“筒状体”,当液体在该筒状体的内侧和外侧之间流动时,即可被滤片8过滤。
通常而言,如图5所示,滤芯要设在滤筒9中,其第一端头13上设有与滤片8内部的中心孔81相通的开口,该开口与滤筒9的出液口93相连,第二端头23顶在滤筒9顶部并被封闭;这样,上述滤片8构成的筒状体内外侧的空间就被隔开了,故从进液口91流入滤筒9中的液体必须透过滤片8才能进入中心孔81内(同时实现了过滤),之后经第一端头13上的开口从出液口93流出,这种过滤形式称为“外进内出”的方式。
当然,以上滤芯的形式并不是唯一的,例如,第二端头23也可本身就是封闭的,从而不必顶在滤筒9顶面;或者,也可以用第二端头23与出液口93相连,而第一端头13封闭或顶在滤筒9上;再或者,进液口91和出液口93的位置也可互相调换,从而以“内进外出”的方式进行过滤。总之,由于滤芯实际应用时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故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的滤芯中,滤片由含助滤剂的深层过滤纸板构成。其中,含助滤剂的深层过滤纸板是一种已知的过滤材料,其是由原料浆料固化后形成的类似“硬纸板”的材料。
与现有的无纺布、针刺毡、滤纸等材料相比,含助滤剂的深层过滤纸板对油品有更好的过滤效果,容污量更大;同时,其本身有具有较高的强度,故可被制成滤片8,组成结构更加稳定的滤芯。
优选的,含助滤剂的深层过滤纸板为Zetaplus材料。
其中,Zetaplus材料是3M公司生产的一种已知的市售过滤材料,其包括纤维素、硅藻土、珍珠岩、带电树脂等成分,其中的硅藻土、珍珠岩可吸附油品中的水分和压力下可变形的胶体,而带电树脂有正电荷,故可吸附比过滤材料孔径更小的颗粒杂质。由此,Zetaplus材料特别适用于对油品进行过滤,可有效滤除油品中的各种杂质,提高油品的澄明度和洁净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滤片8具有中心孔81,故其整体上可以是环形的形式。当然,只要具有中心孔81,滤片8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
优选的,滤片8外侧面上连接有加强圈;任意两相邻的滤片8之间设有间隔垫圈。
虽然含助滤剂的深层过滤纸板(如Zetaplus材料)本身有一定的强度,但其材质仍然比较疏松,强度不太大,故直径较大的滤片8容易发生变形。为此,可在滤片8外侧面上贴附一圈起到支撑作用的硬质材料的加强圈(图中未示出),以提高滤片8的强度,该加强圈可由常规的塑料材料(如PP,聚丙烯)形成。当具有加强圈时,加强圈会挡住滤片8的外侧面,阻止液体流过,为此,需要在每两个滤片8之间加一个“间隔垫圈(图中未示出)”,让相邻的滤片8间产生间隔,从而允许液体从滤片8上下表面流过。
优选的,在第一端头13朝向主体部的一侧设有第一环槽,其中设有垫圈7;而第二端头23朝向主体部的一侧设有第二环槽,其中设有垫圈7。
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在两端头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用于设置垫圈7的环形凹槽,这样两端的滤片8就会与垫圈接触,而不直接接触端头,从而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的滤芯中,各滤片8是通过滤片固定件被组装在一起的。
优选的,以上滤片固定件由塑料构成;更优选,塑料为聚丙烯塑料或聚四氟乙烯塑料。
也就是说,滤片固定件可由塑料材料构成,例如由聚丙烯塑料或聚四氟乙烯塑料构成。这是因为滤芯主要用于油品的过滤,而许多油品的使用环境不希望出现金属材料(会对油品产生污染或金属会被腐蚀);为此,可选用对油品耐受性强,且强度合适、成本低的塑料制造滤片固定件。
优选的,滤片固定件具体包括:
第一部件1,其包括空心的、侧面有开口111的第一主体部11,第一主体部11一端设有上述第一端头13,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结构;
第二部件2,其一端设有上述第二端头23,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
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滤片固定件可由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组合而成的。其中,第一部件1包括穿设在滤片8中心孔81内的第一主体部11,该第一主体部11侧面上有开口111;在第一主体部11一端设有上述第一端头13,第一端头13尺寸比滤片8的中心孔81尺寸大,从而可卡在滤片8的端面上而将其固定。第一主体部11的另一端则设有第一连接结构。相应的,第二部件2具有类似的第二端头23和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可与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从而将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连接在一起。
如图3所示,当要组装滤芯时,可先将第一部件1以第一端头13朝下的方式放置,之后将多个滤片8依次套设在第一主体部11上(同时还可使用辅助定位条89卡在滤片8外侧以进行辅助固定)。当滤片8数量足够时,即可将第二部件2连接在第一部件1上。这样,如图4、图5所示,各滤片8被卡在第一端头13和第二端头23之间,并被套设在第一主体部11上,组成滤芯。
由于本实施例的滤片固定件是由两个部件组成的,故可很方便的将滤片8组装在其上,而当滤片8装好后,又可将两个部件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牢固、可靠的固定滤片8。
其中,以上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可为螺纹连接结构等任意形式。但优选的,二者均为卡接结构,并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连接一起,以下描述均以第一连接结构为第一卡接结构15,第二连接结构为第二卡接结构25为例进行说明。
之所以优选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是因为卡扣连接可在保持连接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形,从而当滤片8在使用中因液体的浸泡而膨胀时,上述第一卡接结构15和第二卡接结构25可逐渐收紧,使滤片固定件整体伸长,允许滤片8变形,避免滤片8因无法膨胀而被损坏。
显然,卡接结构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以下对一种优选的卡接结构的例子进行描述,其中,
第一卡接结构15包括:多个围绕第一主体部11内的空心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杆151,第一连杆151远离第一主体部11的一端设有扩宽的第一卡头153,在远离第一主体部11的方向上第一卡头153逐渐缩小。
第二卡接结构25包括:与第一连杆151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杆251,第二连杆251远离第二端头23的一端设有扩宽的第二卡头253,在远离第二端头23的方向上第二卡头253逐渐缩小。
而且,第一卡头153的最大宽度等于两相邻第二连杆251间的距离,第二卡头253的最大宽度等于两相邻第一连杆151间的距离。
也就是说,卡接结构可采用“卡头”形式:在第一主体部11一端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杆151;在第一连杆151的端部,设有比其宽度(宽度指在周向上的尺寸)大的第一卡头153;第一卡头153为“楔形”,其根部(与第一连杆151相连的部分)最宽,而在远离主体部的方向上逐渐“收窄”;而第二卡接结构25也具有相应的第二卡头253和第二连杆251;同时,第一卡头153的最大宽度等于两相邻第二连杆251间的距离,第二卡头253的最大宽度等于两相邻第一连杆151间的距离。
这样,当要把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组装在一起时,可先使第一卡头153对准第二连杆251之间的间隙,相应的,第二卡头253也必然同时对准第一连杆151之间的间隙;之后,使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逐渐接近,则各连杆和卡头发生变形,第一卡头153和第二卡头251逐渐交错,直到卡头插入另一部件的连杆之间时,连杆和卡头的变形恢复,卡头无法再被抽出,两部件被连接在一起。其中,之所以要求卡头的最大宽度等于连杆间的距离,是因为这样卡头会正好被卡在两相邻连杆之间,保证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不会发生相对转动。
当然,以上所述的只是卡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选用其他合适的卡接结构,只要其能通过连接的方式将两个部件连接在一起即可。
优选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方式,第二卡接结构25连接在第二端头23上;而第一主体部11即为主体部。
也就是说,如图1、图3、图5等所示,第二部件2可仅由第二卡接结构25和第二端头23组成,从而形成类似“盖子”的形式,直接连接在第一部件1上。相应的,此时所有的滤片8均是套在第一主体部11上的,故第一主体部11也就是滤片固定件的主体部。
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在组装滤芯时,可将全部滤片8都套在第一主体部11上,之后直接将第二部件2连接到第一部件1上即可,比较便于操作。
优选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方式,第二部件2还包括空心的、侧面开口的第二主体部(图中未示出),第二端头23和第二卡接结构25分别设在第二主体部两端,而主体部由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构成。
也就是说,第二部件2可与第一部件1相似,也包括穿入滤片8中心孔81内的第二主体部,这样,在组成滤芯时,滤片8分别套在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上,故滤片固定件的主体部是由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共同构成的。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片固定件,其包括第一端头、第二端头,以及设于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间的、空心的、侧面有开口的主体部;
多个夹在所述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之间的、通过中心孔套设在所述主体部上的滤片,所述滤片由含助滤剂的深层过滤纸板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助滤剂的深层过滤纸板为Zetaplus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片固定件由塑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料为聚丙烯塑料或聚四氟乙烯塑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于所述滤片外侧面的加强圈;
设于任意两相邻的所述滤片之间的间隔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头朝向主体部的一侧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中设有垫圈;
所述第二端头朝向主体部的一侧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中设有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片固定件包括:
第一部件,其包括空心的、侧面有开口的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一端设有所述第一端头,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结构;
第二部件,其一端设有所述第二端头,另一端设有与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在所述第二端头上;
所述主体部为所述第一主体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件还包括空心的、侧面有开口的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端头和第二连接结构分别设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两端;
所述主体部由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第一卡接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卡扣连接的第二卡接结构。
CN201420871930.XU 2014-12-31 2014-12-31 滤芯 Active CN204543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71930.XU CN204543644U (zh) 2014-12-31 2014-12-31 滤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71930.XU CN204543644U (zh) 2014-12-31 2014-12-31 滤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43644U true CN204543644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18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71930.XU Active CN204543644U (zh) 2014-12-31 2014-12-31 滤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43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43644U (zh) 滤芯
CN205182339U (zh) 一种组合式机油滤清器
CN204041315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总成结构
CN207483474U (zh) 复合滤芯和净水器
CN206093290U (zh) 过滤法兰接头
CN202666701U (zh) 一种三通接头
CN210751552U (zh) 一种精密过滤器用滤芯
CN210566128U (zh) 一种抽油机减速箱油位观测视窗
CN204186510U (zh) 一种滤清器的滤芯
CN201701806U (zh) 一种用于水过滤设备的滤芯
CN203670054U (zh) 一种汽车燃油滤清器的滤芯
CN218935990U (zh) 一种大流量液压润滑油滤芯
CN202173839U (zh) 净水器滤瓶
CN203060927U (zh) 一种反冲洗过滤器
CN205672660U (zh) 一种过滤器
CN204061422U (zh) 液压传动系统用的高分子微孔滤芯
CN205235631U (zh) 一种高性能反吹抗腐蚀微孔过滤复合组件
CN204307430U (zh) 一种水帽
CN211659442U (zh) 一种密封良好的过滤器
CN214535121U (zh) 一种有强密封性的过滤型液压过渡接头
CN203954795U (zh) 一种润滑油过滤芯
CN208177071U (zh) 一种快接式整体封装滤芯结构
CN203908135U (zh) 一种冷藏车用卧式干燥瓶
CN203230977U (zh) 螺纹接头
CN202590463U (zh) 一种圆筒式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8

Address after: 3rd Floor, Phase II Factory Building, No. 9 Nanxiang Second Road, Science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663

Patentee after: Shuwanuo Materi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0663 No.9 Nanxiang 2nd Road, Science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3M MATERIA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