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34690U - 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34690U
CN204534690U CN201520192802.7U CN201520192802U CN204534690U CN 204534690 U CN204534690 U CN 204534690U CN 201520192802 U CN201520192802 U CN 201520192802U CN 204534690 U CN204534690 U CN 204534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hell
pot body
type gas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928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1928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34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34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346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包括外壳,外壳呈碗状,外壳上连接有锅体;外壳与锅体之间为加热腔室,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燃烧腔室的通孔,外壳的边缘与锅体的边缘固定连接,外壳上连接有排烟道,外壳上设有与排烟道连通的排烟孔;外壳与锅体的连接处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连接部,连接部与灶台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由于外壳与锅体的连接部分不占用锅体的受热面,所以锅体与加热腔室之间的热交换面近乎为100%,因此,使用过程中,尽可能的将更多的热量传递给锅体,提高热利用率。相应的,热利用率高,可以减少燃气的使用量,不仅节约成本,且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
背景技术
大锅灶是厨房设备中的一种灶具,一般为商用厨房设备,属于中餐灶的一种,大锅灶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燃气大锅灶、电磁大锅灶。
大锅灶适用于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等是厨房内的理想设备。目前,常用的燃气大锅灶,一般包括支撑架,支撑架顶部设有水平外展的工作台面,工作台面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外壳,在外壳内设置燃烧器,外壳内壁设有耐火砖或耐火泥材料作为炉膛,在工作台面上设有用于安装锅体的孔。其中,锅体与孔为分体结构,在将锅体安装的过程中,锅体与工作台面上的孔之间的连接部分具有一定的宽度的密封区域,此密封区域作用在于防止燃烧的火焰或者热气流由锅的上沿周边逸出,避免人员烫伤,同时也可避免热气流过分的流失而对热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益处,但显而易见,在鼓风式燃烧的状况下此密封区域很难做到充分的密封,为了追求密封效果往往会采用加大密封面积的方法,其直接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于,直接减少了锅体与燃烧火焰或热气流的热交换面积,这又对提高灶具的热效率起到了负面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区域直接减少了锅体与燃烧火焰或热气流的热交换面积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呈碗状,所述外壳上连接有锅体;
所述外壳与所述锅体之间为加热腔室,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燃烧腔室的通孔,所述外壳的边缘与所述锅体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上连接有排烟道,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排烟道连通的排烟孔;
所述外壳与所述锅体的连接处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灶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烟道呈环形套接于所述外壳的外壁的顶部,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排烟孔,所述排烟道上至少连接有一根排烟管。
目前,炉膛内的排烟口一般设置在其后方的中部,然而由于压差作用,燃烧的热气流不能沿锅体圆周方向自下而上的均匀加热,而是经燃烧器燃烧后的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未能上升到充分的高度,便直接偏向排烟口一侧流出,白白浪费热能,导致热效率不高。
采用此种方式,燃烧器产生的热气流均会上升至加热腔室的顶部,与锅体发生充分的热交换后,再由排烟道排出,降低了热量的浪费,提高了热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外侧包裹有隔热保温装置,所述隔热保温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碗状,所述壳体的边缘与所述灶台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有燃烧腔室,所述燃烧腔室内设有燃烧器,所述燃烧腔室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灶台、所述连接部、所述外壳、所述燃烧腔室的外壁及所述壳体之间围成隔热保温腔室,所述隔热保温腔室内填充有隔热保温材料;
所述排烟管穿过所述壳体。
在加热腔室内,一面为锅体,一面为外壳,其中,两侧均会发生热交换,而目的是只与锅体发生热交换,所以需要降低外壳的散热,减少热量浪费。
通过所述灶台、所述连接部、所述外壳、所述燃烧腔室的外壁及所述壳体之间围成隔热保温腔室,隔热保温材料可以为隔热棉,整个隔热保温腔室包裹加热腔室的外围,降低热量损失,使加热腔室尽量保持在相对高温的状态,以提高加热腔室内热量与锅体的热交换效率,提高热利用率。
同时,在外壳的内侧,即位于加热腔室内的一侧设置隔热反射涂料,形成一层能够反射热量的隔热涂层,其主要作用在于,尽可能的减少热量在外壳一侧发生热交换,减少热量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排烟道上连接所述排烟管处的所述排烟孔的分布密度小于未连接所述排烟管处的分布密度。
由于压差的作用接近排烟管一侧的排烟孔的烟气的流速快,远离排烟管一侧的排烟孔的烟气的流速慢,此种现象会造成热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不能沿锅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以通过设置不同区域的排烟孔的分布密度,以避免上述不均匀的现象,从而使锅体能够均匀受热,而提高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用于连接所述燃烧腔室的环形挡边。环形挡边与燃烧腔室连接,连接过程中,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时,连接好后能够避免移动,实现承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腔室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隔热密封腔室,所述隔热密封腔室内填充有隔热密封材料。隔热密封腔室的作用为:一、密封:其中,环形挡板与燃烧腔室承插连接,若承插连接后,密封效果不佳,会造成烟气流出,进入到隔热密封腔室的隔热棉中,所以,在该处设置隔热密封腔室,隔热密封腔室内填充隔热密封材料,隔热密封材料被压实,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其中,隔热密封材料同样可以为隔热棉。二、隔热保温:避免燃烧腔室内的热量由其外壁散出,降低热量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密封腔室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挡板;
所述挡板上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位于所述隔热密封腔室内的一端连接有压板。
在隔热密封腔室内填充隔热密封材料时,可以通过压板压实,确保隔热密封材料(隔热棉)被充分的压实,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燃烧状态观测装置,所述燃烧状态观测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与所述燃烧腔室相互连通,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燃烧器相对设置,另一端连接有监测镜。
通过监测镜经由管道可以观察到燃烧器的燃烧状况,调试或者维修时方便监测。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上连接有泄压阀。
大锅灶的内部近似于密封的状态,在极端状况下,可能会产生爆燃,泄压口可以及时有效地将爆燃瞬间所产生的高压膨胀气体排泄掉,避免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人身伤害事故。
进一步的,所述排烟孔设于所述外壳靠近顶端边缘处。
由于排烟道同样具备一定的高度,将排烟孔设置在该高度范围内的最高处,在能正常排烟的前提下,确保了热量的充分利用,提高了热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外壳与锅体之间形成加热腔室,其中,外壳的边缘与锅体的边缘固定连接。使用过程中,热量由通孔处进入到加热腔室内,热量充分与锅体发生热交换,从而完成加热。
由于外壳与锅体的连接部分不占用锅体的受热面,所以,锅体与加热腔室之间的热交换面近乎为100%,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的将更多的热量传递给锅体,提高热利用率。相应的,热利用率高,可以减少燃气的使用量,不仅节约成本,且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外壳;                2-锅体;                3-加热腔室;
4-排烟道;              5-排烟孔;              6-连接部;
7-排烟管;              8-壳体;                9-灶台;
10-燃烧腔室;           11-燃烧器;             12-隔热保温材料;
13-隔热密封腔室;       14-环形挡边;           15-管道;
16-监测镜;             17-泄压阀;             18-隔热密封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包括外壳1,外壳1呈碗状,外壳1上连接有锅体2;
外壳1与锅体2之间为加热腔室3,外壳1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燃烧腔室10的通孔,外壳1的边缘与锅体2的边缘固定连接,外壳1上连接有排烟道4,外壳1上设有与排烟道4连通的排烟孔5;
外壳1与锅体2的连接处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连接部6,连接部6与灶台9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外壳1与锅体2之间形成加热腔室3,其中,外壳1的边缘与锅体2的边缘固定连接。使用过程中,热量由通孔处进入到加热腔室3内,热量充分与锅体2发生热交换,从而完成加热。
由于外壳1与锅体2的连接部分不占用锅体的受热面,所以,锅体2与加热腔室3之间的热交换面近乎为100%,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的将更多的热量传递给锅体2,提高热利用率。相应的,热利用率高,可以减少燃气的使用量,不仅节约成本,且节能环保。
实施例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包括外壳1,外壳1呈碗状,外壳1上连接有锅体2;
外壳1与锅体2之间为加热腔室3,外壳1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燃烧腔室10的通孔,外壳1的边缘与锅体2的边缘固定连接,外壳1上连接有排烟道4,外壳1上设有与排烟道4连通的排烟孔5;
外壳1与锅体2的连接处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连接部6,连接部6与灶台9连接。
排烟道4呈环形套接于外壳1的外壁的顶部,外壳1上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排烟孔5,排烟道4上至少连接有一根排烟管7。
目前,炉膛内的排烟口一般设置在其后方的中部,然而由于压差作用燃烧的热气流不能沿锅体2圆周方向自下而上的均匀加热,而是经燃烧器燃烧后的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未能上升到充分的高度,便直接偏向排烟口一侧流出,白白浪费热能,导致热效率不高。
采用此种方式,燃烧器11产生的热气流均会上升至加热腔室3的顶部,与锅体2发生充分的热交换后,再由排烟道4排出,降低了热量的浪费,提高了热利用率。
外壳1的外侧包裹有隔热保温装置,隔热保温装置包括壳体8,壳体8呈碗状,壳体8的边缘与灶台9固定连接;
壳体8的底部连接有燃烧腔室10,燃烧腔室10内设有燃烧器11,燃烧腔室10与通孔相对设置,灶台9、连接部6、外壳1、燃烧腔室10的外壁及壳体8之间围成隔热保温腔室,隔热保温腔室内填充有隔热保温材料12;
排烟管7穿过壳体8。
在加热腔室3内,一面为锅体2,一面为外壳1,其中,两侧均会发生热交换,而目的是只与锅体2发生热交换,所以需要降低外壳1的散热,减少热量浪费。
通过灶台9、连接部6、外壳1、燃烧腔室10的外壁及壳体8之间围成隔热保温腔室,隔热保温材料12可以为隔热棉,整个隔热保温腔室包裹加热腔室3的外围,降低热量损失,使加热腔室尽量保持在相对高温的状态,以提高加热腔室3内热量与锅体的热交换效率,提高热利用率。
其中,在排烟管7穿过的壳体8处设置一套管,用于封挡隔热保温材料12,该套管与壳体8固定连接,排烟管7经由该套管穿过壳体8,在外壳的内侧,即位于加热腔室内的一侧设置隔热反射涂料形成一层能够反射热量的隔热涂层,其主要作用在于,尽可能的减少热量在外壳一侧发生热交换,减少热量浪费。
排烟道4上连接排烟管7处的排烟孔5的分布密度小于未连接排烟管7处的排烟孔5分布密度。
由于压差的作用接近排烟管7一侧的排烟孔5的烟气的流速快,远离排烟管7一侧的排烟孔5的烟气的流速慢,此种现象会造成热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不能沿锅体2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以通过设置不同区域的排烟孔5的分布密度,以避免上述不均匀的现象,从而使锅体2能够均匀受热,而提高热效率。
通孔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用于连接燃烧腔室10的环形挡边14。环形挡边14与燃烧腔室10连接,连接过程中,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时,连接好后能够避免移动,实现承插连接。
燃烧腔室10与壳体8之间设有隔热密封腔室13,隔热密封腔室13内填充有隔热密封材料18。隔热密封腔室13的作用为:一、密封:其中,环形挡板与燃烧腔室承插连接,若承插连接后密封效果不佳,会造成烟气流出,进入到隔热密封腔室的隔热棉中,所以,在该处设置隔热密封腔室,隔热密封腔室内填充隔热密封材料18,隔热密封材料18被压实,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其中,隔热密封材料18同样可以为隔热棉。二、隔热保温:避免燃烧腔室10内的热量由其外壁散出,降低热量损失。
隔热密封腔室13的底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挡板;
挡板上设有多个螺纹孔,螺纹孔上连接有螺栓,螺栓位于隔热密封腔室13内的一端连接有压板。
在隔热密封腔室13内填充隔热密封材料18时,可以通过压板压实,确保隔热密封材料18(隔热棉)被充分的压实,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该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还包括燃烧状态观测装置,燃烧状态观测装置包括管道15,管道15与燃烧腔室10相互连通,管道15的一端与燃烧器11相对设置,另一端连接有监测镜16。
通过监测镜16经由管道15可以观察到燃烧器11的燃烧状况,调试或者维修时方便监测。
管道15上连接有泄压阀17。
大锅灶的内部近似于密封的状态,在极端状况下,可能会产生爆燃,泄压口可以及时有效地将爆燃瞬间所产生的高压膨胀气体排泄掉,避免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人身伤害事故。
排烟孔5设于外壳1靠近顶端边缘处。
由于排烟道4同样具备一定的高度,将排烟孔5设置在该高度范围内的最高处,在能正常排烟的前提下,确保了热量的充分利用,提高了热利用率。
具体使用时:
点燃燃烧器11,燃烧器11产生的热量进入到加热腔室3内,烟气均由下至上流动,外壳1与锅体2为固定连接,优选的,两者采用焊接连接,整个加热腔室3全部对准锅体2,在完成热交换的过程中,由于锅体2的热交换面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大大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在实际热流量为40千瓦左右工况下,其热效率为75%左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外壳1与锅体2之间形成加热腔室3,其中,外壳1的边缘与锅体2的边缘固定连接。使用过程中,热量由通孔处进入到加热腔室3内,热量充分与锅体2发生热交换,从而完成加热。
由于外壳1与锅体2的连接部分不占用锅体2的受热面,所以,锅体与加热腔室之间的热交换面近乎为100%,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的将更多的热量传递给锅体2,提高热利用率。相应的,热利用率高,可以减少燃气的使用量,不仅节约成本,且节能环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呈碗状,所述外壳上连接有锅体;
所述外壳与所述锅体之间为加热腔室,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燃烧腔室的通孔,所述外壳的边缘与所述锅体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上连接有排烟道,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排烟道连通的排烟孔;
所述外壳与所述锅体的连接处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灶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道呈环形套接于所述外壳的外壁的顶部,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排烟孔,所述排烟道上至少连接有一根排烟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侧包裹有隔热保温装置,所述隔热保温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碗状,所述壳体的边缘与所述灶台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有燃烧腔室,所述燃烧腔室内设有燃烧器,所述燃烧腔室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灶台、所述连接部、所述外壳、所述燃烧腔室的外壁及所述壳体之间围成隔热保温腔室,所述隔热保温腔室内填充有隔热保温材料;
所述排烟管穿过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道上连接所述排烟管处的所述排烟孔的分布密度小于未连接所述排烟管处的排烟孔的分布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用于连接所述燃烧腔室的环形挡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室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隔热密封腔室,所述隔热密封腔室内填充有隔热密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密封腔室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挡板;
所述挡板上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位于所述隔热密封腔室内的一端连接有压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烧状态观测装置,所述燃烧状态观测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与所述燃烧腔室相互连通,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燃烧器相对设置,另一端连接有监测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上连接有泄压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孔设于所述外壳靠近顶端边缘处。
CN201520192802.7U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34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92802.7U CN204534690U (zh)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92802.7U CN204534690U (zh)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34690U true CN204534690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48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9280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34690U (zh) 2015-04-01 2015-04-01 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346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7001A (zh) * 2015-04-01 2015-06-10 王彦 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7001A (zh) * 2015-04-01 2015-06-10 王彦 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20599U (zh) 一种新型燃气燃油混风式热风炉
CN105841502A (zh) 利用余热产生蒸汽的炉灶
CN105698231A (zh) 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灶
CN204534690U (zh) 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
CN206600845U (zh) 一种炒炉
CN105202748B (zh) 一种半回燃式小型燃油燃气热水锅炉
CN104697001A (zh) 一种封闭鼓风式燃气大锅灶
CN108167865B (zh) 一种层叠炉排型换热煤炉具
CN204593835U (zh) 立卧式燃油燃气锅炉
CN204693797U (zh) 节能燃气采暖炉
CN209027083U (zh) 一种侧吹鼓风式燃气锅炉
CN108167870B (zh) 一种内炉体异型换热式煤炉具
CN208042519U (zh) 卧式燃油气热载体加热炉
CN203240621U (zh) 一种热集成燃气炉装置
CN203258681U (zh) 安全节能灶
CN206280957U (zh) 一种新型蓄热式辐射管燃烧装置
CN205536003U (zh) 新型的节能环保灶
CN201402041Y (zh) 坩埚式节能燃气保温炉
CN207035482U (zh) 环保锅炉及供暖设备
CN107560165A (zh) 一种多炉膛加热型环保热水器
CN108167867B (zh) 一种翅片环绕式煤炉具
CN219797976U (zh) 一种换热器及使用该换热器的炉体
CN203421747U (zh) 中餐灶具的双层中空铸钢炉膛结构
CN209623097U (zh) 超低氮新型燃气熔盐锅炉
CN213872659U (zh) 煤/气两用常压三回程立式火筒直接加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