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12198U - 防尘轴承 - Google Patents

防尘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12198U
CN204512198U CN201420825956.0U CN201420825956U CN204512198U CN 204512198 U CN204512198 U CN 204512198U CN 201420825956 U CN201420825956 U CN 201420825956U CN 204512198 U CN204512198 U CN 204512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guard
bearing
dust
inner ring
circula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259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祥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to CN2014208259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12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12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12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Sealing Of B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尘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轴承至少在一端设有防尘组件,防尘组件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防尘组件包括:固设于外圈的第一防尘件、固设于内圈的第二防尘件;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与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形成配合间隙,配合间隙远离内圈的外周面、同时远离外圈的内周面。两防尘件的配合间隙远离润滑剂容易发生堆积的部位,从而防止润滑剂从配合间隙泄露,以提高轴承的密封性,同时保证轴承转动时具有较低的摩擦。

Description

防尘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轴承。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现有的一种防尘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设于外圈1和内圈2之间的保持架3、设于保持架3上的滚动体4,以及位于外圈1和内圈2之间的两个防尘片5,两个防尘片5分别位于轴向的两端。其中,防尘片5面向外圈1的一端固设于外圈1,面向内圈2的一端与内圈2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配合间隙d。该配合间隙d使得防尘片5与内圈2之间不接触,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
上述轴承的缺点在于:
一方面,由于配合间隙的存在,使得防尘片只能阻挡大颗粒物进入轴承内部,但是不能阻挡小颗粒物进入轴承内部,防尘效果差。
另一方面,轴承内部填充有润滑剂,例如润滑脂,当轴承转动时,润滑脂会朝轴向两端流动并堆积在外圈的内周面和内圈的外周面上。而由于内圈外周面的轴向两端具有配合间隙,导致堆积在此处的润滑脂很容易从配合间隙流至轴承外部,造成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防尘轴承不能阻挡小颗粒物进入轴承内部,且容易造成润滑油或润滑脂的泄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位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的滚动体,所述轴承至少在轴向的一端设有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位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外圈的第一防尘件、固设于所述内圈的第二防尘件;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与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具有配合间隙。
可选的,所述配合间隙与所述滚动体的中心沿轴向相对。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与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沿轴向相对。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中,其中一个具有与所述内圈、外圈同轴的环形槽,另一个面向所述环形槽的开口。
可选的,所述内圈、外圈中的一个为转动体,带有所述环形槽的防尘件固设于所述转动体上,且所述环形槽的开口朝向轴承外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中的另一个具有位于所述环形槽中、且朝向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延伸的环形凸缘。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均具有与所述内圈、外圈同轴的环形槽,两个环形槽的开口面对面设置。
可选的,所述环形槽的轴向截面为曲线形、方形或三角形。
可选的,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唇形密封圈,位于所述配合间隙中;所述唇形密封圈固设于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的其中一个上,并通过唇部与另一个接触。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沿径向相对;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唇形密封圈,位于所述配合间隙中;所述唇形密封圈固设于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的其中一个上,并通过唇部与另一个接触。
可选的,所述防尘件为防尘片。
可选的,所述防尘片为钢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防尘组件包括分别固设于外圈、内圈的第一防尘件和第二防尘件,两防尘件相互配合的配合间隙远离内圈的外周面、同时远离外圈的内周面,使得配合间隙远离润滑剂容易发生堆积的部位,从而防止润滑剂从配合间隙泄露,以提高轴承的密封性,同时保证轴承转动时具有较低的摩擦。
进一步,在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和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之间设置唇形密封圈,可以加强轴承的防尘性能,并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防尘轴承沿轴向的局部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尘轴承沿轴向的局部剖面图;
图3示出了图2中防尘组件沿轴向的剖面结构;
图4是图2的一个变形例中防尘轴承沿轴向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图2的另一个变形例中防尘轴承沿轴向的局部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防尘轴承沿轴向的局部剖面图;
图7是图6的变形例中防尘轴承沿轴向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轴承,参照图2所示,包括由外而内同轴套设的外圈10和内圈20,外圈10和内圈20之间设有滚动体30和保持架40,滚动体30位于保持架40中。其中,外圈10转动,内圈20静止。
防尘轴承还包括两组防尘组件50,位于外圈10和内圈20之间、且分别位于轴向的两端,防尘组件50用于防止轴承外部的灰尘等污染物进入轴承内部,同时防止轴承内部的润滑脂的泄露,起到防尘和密封的双重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防尘组件5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如果只要求对轴承一端进行防尘密封,则可以只在对应的一端设置防尘组件。
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防尘组件50包括:固设于外圈10的第一防尘件51、固设于内圈20的第二防尘件52。第一防尘件51的径向内端部与第二防尘件52的径向外端部间隙配合。
具体地,结合图2并参照图3所示,沿径向向外的方向,第一防尘件51具有用于与第二防尘件52配合的第一配合部51a、基本沿径向延伸的第一本体部51b,以及固设于外圈内周面的第一固定部51c;沿径向向内的方向,第二防尘件52具有用于与第一防尘件51的第一配合部51a配合的第二配合部52a、基本沿径向延伸的第二本体部52b,以及固设于内圈外周面的第二固定部51c。其中,第一固定部51c、第二固定部52c均基本沿轴向延伸、形成一个与内圈、外圈同轴的空心圆柱体,且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对应的表面。
第一防尘件51的第一配合部51a与第二防尘件52的第二配合部52a间隙配合。当轴承外圈10转动时,第一防尘件51随着外圈10一起转动,使得51a相对于52a发生转动,而由于第一配合部51a与第二配合部52a之间间隙配合、彼此不接触,因此,第一配合部51a、第二配合部52a之间基本没有摩擦,由此降低轴承的摩擦损耗。
第一配合部51a、第二配合部52a之间具有配合间隙50a(图2),配合间隙50a远离内圈20的外周面、同时远离外圈10的内周面。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当轴承转动时,容易发生润滑脂堆积的部位为外圈内周面的轴向两端、内圈外周面的轴向两端,而在沿径向远离外圈内周面、并远离内圈外周面的区域,也就是沿轴向与保持架40相对的区域,润滑脂由于无处附着而不容易发生堆积。本实施例中,将防尘组件分为分别固设于外圈和内圈的两个防尘件,并使得两者的配合部位位于沿轴向与保持架相对的区域,使得两者之间的配合间隙远离润滑脂容易发生堆积的位置,从而能够降低轴承转动时润滑脂的泄露,增强轴承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配合间隙50a与滚动体30的中心沿轴向相对,即沿径向方向,配合间隙50a与轴承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滚动体30的中心与轴承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当。对于沿周向排列的一列滚动体来说,所有滚动体的中心相连、构成轴承滚动体的节圆,其中滚动体30的中心距轴承中轴线的距离为轴承节圆半径。在节圆的圆周所在位置,基本处于外圈内周面、内圈外周面之间的最中间的位置,润滑脂的堆积最少,因此当配合间隙50a所处的位置与滚动体30的中心相对时,从配合间隙50a中流出的润滑脂也最少,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润滑脂的泄露。这里说的“配合间隙50a所处的位置与滚动体30的中心相对”,可以指配合间隙沿轴向延伸时经过的区域经过滚动体的中心,也可以指配合间隙沿轴向延伸时经过的区域经过滚动体的中心,而不需要配合间隙的中心与滚动体的中心沿轴向绝对正对,但至少需要保证配合间隙沿轴向延伸经过的区域不经过内圈的外周面或外圈的内周面。
继续参照图2-3,第一配合部51a、第二配合部52a沿轴向相对,也就是说,两者沿轴向至少部分重叠。其中,第一配合部51a具有开口朝向轴承外部的环形槽,环形槽与内圈、外圈同轴,第二配合部52a位于第一配合部51a的轴向外侧,且面向环形槽的开口。本实施例中,第二配合部52a具有环形凸缘52b,环形凸缘52b位于第一配合部51a的环形槽中、且朝向环形槽的内部延伸。
当外圈10转动时,会带动润滑脂沿着第一防尘件51流向内圈20。因此需要尽量避免当润滑脂沿着第一防尘件51流向配合间隙50a,导致在配合间隙50a的位置发生泄漏。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配合部51a设置为朝向轴承外部开口的环形槽,并将第二配合部52a设置在第一配合部51a的轴向外部,当润滑脂沿着第一防尘件51流向内圈20时,润滑脂可以顺着第一配合部51a直接流向第二本体部52b直至内圈外周面,而不会进入配合间隙50a,从而保证密封性。
其中,环形槽沿轴向截面(即横截面)的形状为方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环形槽沿轴向截面的形状也可以是三角形,如图4所示,或者其他形状的折线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环形槽沿轴向截面的形状也可以是弧线,即环形槽面向轴承内部的一侧表面呈弧面状,这样可以减小对润滑油流动时产生的阻力。此时,也可以设置:第一配合部51a、第二配合部52a均具有环形槽,两个环形槽的开口面对面设置,且彼此相背的一侧均为弧面状。其中,第二配合部52a位于第一配合部51a的轴向外侧,第一配合部51a的环形槽开口朝向轴承外部,第二配合部52a的环形槽开口朝向轴承内部,两个环形槽沿轴向部分重叠。或者,也可以设置两个环形槽沿轴向完全重叠,以使得其中一个环形槽的开口能够被另一个环形槽完全封闭。或者,环形槽沿轴向截面的形状也可以是曲线,即环形槽面向轴承内部的一侧表面呈曲面状。总之,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可以为任意形状,只要满足这两者具有沿轴向相对的部分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内圈转动,外圈静止,内圈在转动时,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沿第二防尘件流向外圈,此时则可以设置第二配合部为环形槽、且开口朝向轴承外部,并将第一配合部设于第二配合部的轴向外侧。如果密封要求不高,则也可以将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的形状互换。
本实施例中,防尘件为防尘钢片。在其他实施例中,防尘件也可以为其他材料的金属片,但需要满足耐腐蚀、不容易变形的要求。另外,防尘件也可以是片状之外的其他形状。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参照图6所示,防尘组件50还包括唇形密封圈53,位于配合间隙50a中。
唇形密封圈53固设于第一配合部51a上,并通过唇部与第二配合部52a接触,通过唇形密封圈53在第一防尘件51与第二防尘件52之间形成接触式密封,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灰尘、水汽等进入轴承内部。同时,由于唇形密封圈53的唇部一般为橡胶材料,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较小,因此两防尘件之间的摩擦仍然能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内圈转动,外圈静止,则可以设置唇形密封圈固设在第二配合部上,唇部与第一配合部接触。如果不考虑摩擦的因素,也可以将唇形密封圈固设于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的任意一个上,并通过唇部与另一个接触。
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有唇形密封圈53的设置,可以保证防尘组件50的密封和防尘性能,因此对第一配合部51a、第二配合部52a的形状可不作限制。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配合部51a、第二配合部52a也可以沿径向相对,此时,考虑到轴承内部的空间较小,设置第一配合部51a、第二配合部52a均朝向轴承外部延伸。如果轴承内部空间较大,则对第一配合部51a、第二配合部52a的延伸方向不作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防尘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位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的滚动体,所述轴承至少在轴向的一端设有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位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外圈的第一防尘件、固设于所述内圈的第二防尘件;
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与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具有配合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间隙与所述滚动体的中心沿轴向相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与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沿轴向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中,其中一个具有与所述内圈、外圈同轴的环形槽,另一个面向所述环形槽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外圈中的一个为转动体,带有所述环形槽的防尘件固设于所述转动体上,且所述环形槽的开口朝向轴承外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中的另一个具有位于所述环形槽中、且朝向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延伸的环形凸缘。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均具有与所述内圈、外圈同轴的环形槽,两个环形槽的开口面对面设置。
8.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防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的轴向截面为曲线形、方形或三角形。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唇形密封圈,位于所述配合间隙中;
所述唇形密封圈固设于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的其中一个上,并通过唇部与另一个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沿径向相对;
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唇形密封圈,位于所述配合间隙中;
所述唇形密封圈固设于所述第一防尘件的径向内端部、所述第二防尘件的径向外端部的其中一个上,并通过唇部与另一个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件为防尘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尘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片为钢片。
CN201420825956.0U 2014-12-23 2014-12-23 防尘轴承 Active CN204512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5956.0U CN204512198U (zh) 2014-12-23 2014-12-23 防尘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5956.0U CN204512198U (zh) 2014-12-23 2014-12-23 防尘轴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12198U true CN204512198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710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25956.0U Active CN204512198U (zh) 2014-12-23 2014-12-23 防尘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121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2255A (zh) * 2015-12-18 2016-03-16 无锡市第二轴承有限公司 双层密封配对轴承
CN107084199A (zh) * 2017-06-19 2017-08-22 无锡民联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轴承防尘密封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2255A (zh) * 2015-12-18 2016-03-16 无锡市第二轴承有限公司 双层密封配对轴承
CN105402255B (zh) * 2015-12-18 2017-10-10 无锡市第二轴承有限公司 双层密封配对轴承
CN107084199A (zh) * 2017-06-19 2017-08-22 无锡民联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轴承防尘密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45085B2 (ja) 密封装置
EP2881631B1 (en) Sealing device
CN105370890A (zh) 低摩擦动态密封件
KR20150027691A (ko) 특히 구름 베어링을 위한 밀봉 및 신호발생 장치
CN204512198U (zh) 防尘轴承
CN100588861C (zh) 动密封装置
CN103238012B (zh) 密封装置和密封结构
CN105221580B (zh) 轴承
CN102494018B (zh) 一种轴承
EP3382241A1 (en) Sealing device
CN204175966U (zh) 机床低速轴的机械密封结构
JP2015510999A (ja) 静的および流体力学的な封止機能を有するラジアルシャフトシール
CN105387210A (zh) 滑油封严结构
CN103511629B (zh) 滑动密封件及具备该滑动密封件的密封结构
CN204253626U (zh) 全覆盖式防尘轴承
CN101846143A (zh) 端面等深度螺旋槽密封环
CN201277266Y (zh) 一种轴承密封圈和深沟球轴承
CN202690766U (zh) 一种回转支承结构
CN203948290U (zh) 机械密封装置
CN202883746U (zh) 轴承润滑油密封结构
CN105465167A (zh) 用于汽车悬架的滑动轴承
CN204465217U (zh) 一种防止灰尘进入电机内的端盖外置密封装置
CN106949243A (zh) 一种新型轮毂单元内密封圈
CN105042082A (zh) 一种可监控的自密封全聚四氟乙烯油封
CN203730578U (zh) 耐磨损的轴承端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