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08731U - 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08731U
CN204508731U CN201420835110.5U CN201420835110U CN204508731U CN 204508731 U CN204508731 U CN 204508731U CN 201420835110 U CN201420835110 U CN 201420835110U CN 204508731 U CN204508731 U CN 204508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ing
hoist body
block
handle
wheel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351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ian H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IANNAN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IANNAN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IANNAN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351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08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08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087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包括升降器本体,升降器本体设置有电机,升降器本体还设置有绕线装置,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轮组和卡线装置,绕线轮组包括绕线轮盘,绕线轮盘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绕线轮盘的上方设置有一对绕线副轮组,卡线装置设置于绕线轮盘的旁侧,升降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座椅,升降器本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引线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轮盘和绕线副轮组的绕线方式,增加了与拉绳之间的摩擦力,结构简单、实用,在升降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座椅,作业工人可以坐在座椅上进行工作,避免由于长时间处于悬空状态,造成身体出现疲惫,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
背景技术
在旅游、运动、消防、反恐等领域,经常要用到需要人沿一根绳子向上爬升或者下降,从而达到使人或物体上升到高处或者下降到低处的情况。在创痛的方法中,人们往往用手直接和绳子接触,借助手跟绳子的摩擦力达到爬升的目的,这样不仅爬升的高度有限,而且浪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传统的升降器,其拉绳卷绕方向为横向,转向轮设计较的直径较小,此结构具有以下几种缺陷:1.升降器由于横向卷绳结构,在使用升降器进行高空作业,传送过程中会出现倾斜的状况,导致升降器和绳出现卡死的状态,因此存在安全隐患;2.由于转向轮设计较的直径较小,绳与转向轮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够,转向轮对绳拉力不足;3.为了解决与转向轮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够的问题,传统的升降器会设置多个转向轮,通过对绳进行多次缠绕,增加接触面积,但是此设计需要韧性度很高的特制绳;4.绕线装置结构复杂;5.转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力小,容易出现打滑;6.处于高空作业的人,长时间处于悬空状态,身体容易出现疲惫,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一对绕线副轮组,将绕线方向由横向改为竖向,避免出现升降器与绳卡死的情况,绕线轮设计成直径较大的轮盘,增加了绳的接触面积,能够匹配不同韧性的拉绳,通过轮盘和绕线副轮组的绕线方式,增加了与拉绳之间的摩擦力,结构简单、实用,在升降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座椅,作业工人可以坐在座椅上进行工作,避免由于长时间处于悬空状态,造成身体出现疲惫,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包括升降器本体,所述升降器本体固定设置有电机和驱动电机工作的电池组,所述升降器本体还设置有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轮组和卡线装置,所述绕线轮组包括绕线轮盘,所述绕线轮盘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绕线轮盘的上方设置有一对绕线副轮组,所述卡线装置设置于绕线轮盘的旁侧,所述升降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座椅,所述升降器本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引线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座椅包括设置有两个坐位,所述座椅与升降器本体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引线装置包括与升降器本体固定连接的导板,所述导板设置有第一引线块和第二引线块,所述第一引线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引线块的上方,所述第一引线块和所述第二引线块均开设有拉绳穿过的通槽,所述第二引线块的通槽内设置有插销。
作为优选,所述卡线装置包括与升降器本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安装块,所述固定安装块铰接有手柄,所述卡线装置还包括压线块和导线块,所述导线块与升降器本体固定连接,并设置于压线块的旁侧,所述导线块与压线块之间设置有供拉绳穿过的间隔,所述压线块与手柄联动设置,所述压线块的底端设置有压线轮,所述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柄部,所述固定安装块设置有铰接柱、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所述手柄的手柄本体设置与铰接柱铰接的通孔,所述手柄的柄部设置有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弹片,所述压线块设置有容置手柄本体的容置槽,所述压线块还设置有第二滑杆和第三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内均设置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绕线副轮组包括第一绕线副轮和第二绕线副轮,所述第一绕线副轮和第二绕线副轮结构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设置有电子抱闸装置和手动抱闸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器本体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挂点。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器本体的侧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相对于水平面倾斜44度。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器本体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机的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包括三个环形阵列设置的固定架。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器本体还设置有防护盖,所述绕线轮盘位于防护盖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包括升降器本体,升降器本体固定设置有电机和驱动电机工作的电池组,升降器本体还设置有绕线装置,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轮组和卡线装置,绕线轮组包括绕线轮盘,绕线轮盘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绕线轮盘的上方设置有一对绕线副轮组,卡线装置设置于绕线轮盘的旁侧,所述升降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座椅,所述升降器本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引线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一对绕线副轮组,将绕线方向由横向改为竖向,避免出现升降器与绳卡死的情况,绕线轮设计成直径较大的轮盘,增加了绳的接触面积,能够匹配不同韧性的拉绳,通过轮盘和绕线副轮组的绕线方式,增加了与拉绳之间的摩擦力,结构简单、实用,在升降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座椅,作业工人可以坐在座椅上进行工作,避免由于长时间处于悬空状态,造成身体出现疲惫,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座椅和防护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座椅和防护盖后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座椅后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线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绕线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升降器本体                11—挂点                    
12—把手                     13—安装底座
14—防护盖                   2—电机
3—绕线轮盘                  41—固定安装块
411—铰接柱                  412—第一滑槽
413—第二滑槽                414—第三滑槽
42—手柄                     421—手柄本体
422—柄部                    423—通孔
424—第一滑杆                43—压线块
431—压线轮                  432—第二滑杆
    433—第三滑杆                44—导线块
51—第一绕线副轮             52—第二绕线副轮
6—座椅                      71—导板
72—第一引线块               73—第二引线块
74—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7,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包括升降器本体1,所述升降器本体1固定设置有电机2和驱动电机2工作的电池组,所述升降器本体1还设置有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轮组和卡线装置,所述绕线轮组包括绕线轮盘3,所述绕线轮盘3与所述电机2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绕线轮盘3的上方设置有一对绕线副轮组,所述卡线装置设置于绕线轮盘3的旁侧,所述升降器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座椅6,所述升降器本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引线装置。
本实施例通过加设一对绕线副轮组,将绕线方向由横向改为竖向,避免出现升降器与绳卡死的情况,绕线轮设计成直径较大的绕线轮盘3,增加了绳的接触面积,能够匹配不同韧性的拉绳,通过绕线轮盘3和绕线副轮组的绕线方式,增加了与拉绳之间的摩擦力,结构简单、实用,在升降器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座椅6,作业工人可以坐在座椅6上进行工作,避免由于长时间处于悬空状态,造成身体出现疲惫,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座椅6包括设置有两个坐位,所述座椅6与升降器本体1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引线装置包括与升降器本体1固定连接的导板71,所述导板71设置有第一引线块72和第二引线块73,所述第一引线块72设置于所述第二引线块73的上方,所述第一引线块72和所述第二引线块73均开设有拉绳穿过的通槽,所述第二引线块73的通槽内设置有插销74,拉绳从第一引线块72的通槽和第二引线块73的通槽穿过,当卡线装置进行卡线时,插销74也起到卡线作用。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线装置包括与升降器本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安装块41,所述固定安装块41铰接有手柄42,所述卡线装置还包括压线块43和导线块44,所述导线块44与升降器本体1固定连接,并设置于压线块43的旁侧,所述导线块44与压线块43之间设置有供拉绳穿过的间隔,所述压线块43与手柄42联动设置,所述压线块43的底端设置有压线轮431,所述手柄42包括手柄本体421和柄部422,所述固定安装块41设置有铰接柱411、第一滑槽412、第二滑槽413和第三滑槽414,所述手柄42的手柄本体421设置与铰接柱411铰接的通孔423,所述手柄42的柄部422设置有与第一滑槽412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杆424,所述第一滑槽412内设置有弹片,所述压线块43设置有容置手柄本体421的容置槽,所述压线块43还设置有第二滑杆432和第三滑杆433,所述第二滑杆432与所述第二滑槽413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433与所述第三滑槽41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413和第三滑槽414内均设置有弹簧,所述绕线副轮组包括第一绕线副轮51和第二绕线副轮52,所述第一绕线副轮51和第二绕线副轮52结构相同,本实施例绕线方式是,拉绳通过在第一绕线副轮51和第二绕线副轮52之间进绳,首先绕过第一绕线副轮51,再向下延伸,再绕过绕线轮盘3的半圆周后,向上延伸,穿过导线块44与压线块43之间设置有供拉绳穿过的间隔,再经绕第二绕线副轮52后出绳,当在传送过程中需要停止时,首先停止电机2工作,拨动手柄42,其柄部422绕铰接柱411转动,第一滑杆424克服弹片阻力沿第一滑槽412滑动,手柄42带动压线块43移动,第二滑杆432克服弹簧的阻力沿第二滑槽413移动并挤压弹簧,第三滑杆433克服弹簧的阻力沿第三滑槽414移动并挤压弹簧,压线轮431抵压柱拉绳,在弹簧的作用下,压线轮431会一直抵压柱拉绳,再通过拨动手柄42,压线块43复位,解除压线轮431抵压拉绳。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2设置有电子抱闸装置和手动抱闸装置,当电子抱闸接通电源时,电子抱闸打开,电机2工作;当电子抱闸断开电源时,电子抱闸合上,电机2停止工作;为了进一步确保安全性能,电机2还设置有手动刹车闸,手动刹车闸设置在电子抱闸与电机2之间。手动刹车闸设置有外接手柄,方便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器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挂点11,两个挂点11和拉绳进绳的方向一致,防止升降器发生倾斜。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器本体1的侧端设置有把手12,所述把手1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44度,传统的把手12是平行设置,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设计很不适合操作员搭手,因此根据人体工学设置,将把手12倾斜44度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器本体1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机2的安装底座13,所述安装底座13包括三个环形阵列设置的固定架,使电机2安装更加牢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器本体1还设置有防护盖14,所述绕线轮盘3位于防护盖14内,1.防止绕线轮盘3损坏;2.防止经过绕线轮盘3的拉绳与其他物体打结、卡住。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包括升降器本体(1),所述升降器本体(1)固定设置有电机(2)和驱动电机(2)工作的电池组,所述升降器本体(1)还设置有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轮组和卡线装置,所述绕线轮组包括绕线轮盘(3),所述绕线轮盘(3)与所述电机(2)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绕线轮盘(3)的上方设置有一对绕线副轮组,所述卡线装置设置于绕线轮盘(3)的旁侧,所述升降器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座椅(6),所述升降器本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引线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6)包括设置有两个坐位,所述座椅(6)与升降器本体(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装置包括与升降器本体(1)固定连接的导板(71),所述导板(71)设置有第一引线块(72)和第二引线块(73),所述第一引线块(72)设置于所述第二引线块(73)的上方,所述第一引线块(72)和所述第二引线块(73)均开设有拉绳穿过的通槽,所述第二引线块(73)的通槽内设置有插销(7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装置包括与升降器本体(1)固定连接的固定安装块(41),所述固定安装块(41)铰接有手柄(42),所述卡线装置还包括压线块(43)和导线块(44),所述导线块(44)与升降器本体(1)固定连接,并设置于压线块(43)的旁侧,所述导线块(44)与压线块(43)之间设置有供拉绳穿过的间隔,所述压线块(43)与手柄(42)联动设置,所述压线块(43)的底端设置有压线轮(431),所述手柄(42)包括手柄本体(421)和柄部(422),所述固定安装块(41)设置有铰接柱(411)、第一滑槽(412)、第二滑槽(413)和第三滑槽(414),所述手柄(42)的手柄本体(421)设置与铰接柱(411)铰接的通孔(423),所述手柄(42)的柄部(422)设置有与第一滑槽(412)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杆(424),所述第一滑槽(412)内设置有弹片,所述压线块(43)设置有容置手柄本体(421)的容置槽,所述压线块(43)还设置有第二滑杆(432)和第三滑杆(433),所述第二滑杆(432)与所述第二滑槽(413)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433)与所述第三滑槽(41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413)和第三滑槽(414)内均设置有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副轮组包括第一绕线副轮(51)和第二绕线副轮(52),所述第一绕线副轮(51)和第二绕线副轮(52)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设置有电子抱闸装置和手动抱闸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器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两个挂点(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器本体(1)的侧端设置有把手(12),所述把手(1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44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器本体(1)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机(2)的安装底座(13),所述安装底座(13)包括三个环形阵列设置的固定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器本体(1)还设置有防护盖(14),所述绕线轮盘(3)位于防护盖(14)内。
CN201420835110.5U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08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5110.5U CN204508731U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5110.5U CN204508731U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08731U true CN204508731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706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3511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08731U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087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12107U (zh) 一种电力自动爬杆送线装置
CN107645143B (zh) 一种用于电缆铺设的牵引装置
CN207258896U (zh) 一种建筑钢丝绳高效清理收卷装置
CN207144792U (zh) 一种电工用的检修梯
CN204508647U (zh) 一种多功能安全升降器
CN204508731U (zh) 一种座椅式安全升降器
CN209079928U (zh) 一种建筑运输用灰斗车
CN204243269U (zh) 一种接地线插接式自动收线装置
CN204508662U (zh) 一种升降器的绳索绕线装置
CN204059910U (zh) 一种可升降的高空室外作业装置
CN206885965U (zh) 一种巷道式堆垛机
CN204508663U (zh) 一种升降器的绕线轮组
CN201048252Y (zh) 竖向快速收线装置
CN104495661A (zh) 一种多功能安全升降器
CN102923603B (zh) 绞磨尾绳自动控制器
CN203344097U (zh) 一种自动送纸碎纸机的压纸机构
CN206051382U (zh) 一种电力设施吊装装置
CN205153667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电线杆
CN204473930U (zh) 一种自动掀覆盖的防尘装置
CN205820760U (zh) 一种钢丝绳盘绳机
CN203039290U (zh) 耐张杆塔双串瓷复合绝缘子出线装置
CN206992588U (zh) 一种可移动的双分裂导线限距器
CN203724654U (zh) 一种升降器的出绳导向装置
CN202344102U (zh) 一种新型焊机
CN105381923B (zh) 门板涂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two, No. 17, Songshan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Dongguan, A207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Tian Ha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No. two, No. 17, Songshan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Dongguan, A207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TianNan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