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04983U - 一种超精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精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04983U
CN204504983U CN201420844072.XU CN201420844072U CN204504983U CN 204504983 U CN204504983 U CN 204504983U CN 201420844072 U CN201420844072 U CN 201420844072U CN 204504983 U CN204504983 U CN 204504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xle
upper support
splicing sleeve
cylindrical shell
superfinish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440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国辉
曾庆飞
贾广营
潘文鼎
李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440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04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04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04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精加工装置,属于零件加工技术领域。所述超精加工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筒体、肋板、弹簧、支承轴、磨轮、轮轴、轴承,所述肋板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外壁上,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轮轴外,所述磨轮套设在轴承外,所述支承轴包括轴向连接的上部支承轴和下部支承轴,所述上部支承轴和所述下部支承轴的轴线平行且不重合,所述超精加工装置还包括支承套,所述支承套套设在所述上部支承轴外,所述筒体套设在所述支承套外且与所述支承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同轴设置在所述上部支承轴内。本实用新型将磨轮偏向筒体的外侧并从侧面突出于超精加工装置,使得超精加工装置能进入复杂的加工件内侧进行加工,有效的减少了加工死角。

Description

一种超精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零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精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超精加工装置是对精加工表面进行清理、光整研磨和精整加工的装置。现有的超精加工装置一般是通用砂轮磨削装置,其主要是由筒体、磨轮、支承轴、弹簧和防护罩等组成,使用时驱使砂轮磨削装置整体靠近加工面,对工件进行磨削。由于通用砂轮磨削装置体积较大,在对一些尺寸较小、结构复杂的加工件进行超精加工时,会出现加工面的部分区域与砂轮无法接触,存在加工死角的问题,导致加工件达不到超精加工要求,甚至会因装置尺寸过大而与加工件发生碰撞冲突,损伤加工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精加工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精加工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筒体、肋板、弹簧、支承轴、磨轮、轮轴、轴承,所述肋板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外壁上,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轮轴外,所述磨轮套设在所述轴承外,所述磨轮的轴线、所述轴承的轴线、所述轮轴的轴线重合,所述支承轴包括轴向连接的上部支承轴和下部支承轴,所述上部支承轴和所述下部支承轴的轴线平行且不重合,
所述超精加工装置还包括支承套,所述支承套套设在所述上部支承轴外,所述支承套与所述上部支承轴滑动连接,所述筒体套设在所述支承套外且与所述支承套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同轴设置在所述上部支承轴内,所述弹簧夹设于所述上部支承轴和所述支承套之间,
所述轮轴安装在所述下部支承轴上,且所述轮轴的轴线与所述下部支承轴的轴线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筒体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筒体的轴线垂直,所述支承套的外壁上设有凹槽,紧固螺钉穿过所述螺纹通孔插入所述凹槽内从而将所述筒体与所述支承套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筒体上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螺纹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筒体与所述支承套之间的间隙为0.03-0.09mm,所述支承套与所述上部支承轴之间的间隙为0-0.04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承套上设有沿所述支承套的轴线方向开设的沟槽,所述上部支承轴上沿所述上部支承轴的径向设有螺孔,定位销穿过所述沟槽固定在所述螺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销固定在所螺孔内的长度小于所述上部支承轴的外壁与所述上部支承轴的内壁之间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上部支承轴上相对设置有两个螺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下部支承轴上沿所述下部支承轴的径向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通孔且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下部支承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轮轴的轴部的长度不大于所述下部支承轴的外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肋板固定在所述筒体的端部,或者,所述肋板固定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简化现有超精加工装置的结构,将磨轮偏向筒体的外侧并从侧面突出于超精加工装置,使得超精加工装置能进入复杂的加工件内侧进行加工,不仅避免了因装置尺寸过大而与加工件发生碰撞冲突,损伤加工件,还有效的减少了加工死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精加工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精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承套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承轴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筒体1A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筒体1B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精加工装置对推力轴推力面进行超精加工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精加工装置对推力轴轴承位进行超精加工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筒体,2-弹簧,3-支承轴,4-磨轮,5-轮轴,6-轴承,7-支承套,11-肋板,12-螺纹通孔,13-紧固螺钉,31-上部支承轴,32-下部支承轴,33-螺孔,34-定位销,35-通孔,36-螺栓,71-凹槽,72-沟槽,L-推力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精加工装置,如图1-4所示,该超精加工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筒体1、肋板11、弹簧2、支承轴3、磨轮4、轮轴5、轴承6,肋板11设置在筒体1的外壁上,轴承6套设在轮轴5外,磨轮4套设在轴承6外,磨轮4的轴线、轴承6的轴线、轮轴5的轴线重合,支承轴包括轴向连接的上部支承轴31和下部支承轴32,上部支承轴31和下部支承轴32的轴线平行且不重合。
超精加工装置还包括支承套7,支承套7套设在上部支承轴31外,支承套7与上部支承轴31滑动连接,筒体套设在支承套7外且与支承套固定连接。
弹簧2同轴设置在上部支承轴31内,弹簧2夹设于上部支承轴31和支承套7之间。
轮轴5安装在下部支承轴32上,且轮轴5的轴线与下部支承轴32的轴线垂直。
上部支承轴31与下部支承轴32间的位置存在偏移,磨轮4靠近上部支承轴31的外壁一边,在实际工作中,磨轮4能够从侧面突出于超精加工装置,使得磨轮4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加工面,从而增大了超精加工装置的工作范围,减少了零件加工死角。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上设有螺纹通孔12,螺纹通孔12的轴线与筒体1的轴线垂直,支承套7的外壁上设有凹槽71,紧固螺钉13穿过螺纹通孔12插入凹槽71内从而将筒体1与支承套7固定连接。使用凹槽71代替一般螺栓连接结构采用的螺纹通孔12,并将螺纹通孔12设置在筒体1上,使得在固定了筒体1与支承套7的同时,还方便了更换筒体1时的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地,筒体1上相对设置有两个螺纹通孔12,保证了筒体1与支承套7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与支承套7之间的间隙为0.03-0.09mm,支承套7与上部支承轴31之间的间隙为0-0.04mm。
在本实施例中,支承套7上设有沿支承套7的轴线方向开设的沟槽72,上部支承轴31上沿上部支承轴31的径向设有螺孔33,定位销34穿过沟槽72固定在螺孔33内,定位销34与沟槽72形成移动副。利用移动副中的两个构件只能在同一平面内相对运动的特性,限定了支承套7与支承轴3只能相对滑动,保证了弹簧2的机械性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得在磨削加工时,磨轮4与加工面充分接触,在弹簧2的作用下,超精加工装置处于一种相对于加工面的浮动的状态,依靠摩擦力对加工件进行超精磨削。
具体地,定位销34固定在螺孔33内的长度小于上部支承轴31的外壁与上部支承轴31的内壁之间的厚度,保证了安装后的定位销34不会从上部支承轴31的外侧螺孔33冒出,避免定位销34与弹簧2之间发生位置上的冲突。
更具体地,上部支承轴31上相对设置有两个螺孔33。
在本实施例中,下部支承轴32上沿下部支承轴32的径向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35,轮轴5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35且通过螺栓36固定在下部支承轴32上。
具体地,轮轴5的轴部的长度不大于下部支承轴32的外径。安装后的轮轴5不会从支承轴3的外侧螺纹通孔12冒出,避免轮轴5冒出的部分与加工件发生碰撞冲突,损伤加工件。
在本实施例中,肋板11可以固定在筒体1的端部(如图5所示),也可以固定在筒体1的侧壁上(如图6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的加工件选择不同的筒体1,以达到减少加工死角的目的。
例如,如图7所示,使用筒体1A,超精加工装置可对某些尺寸较小的或为双推力环结构的推力轴的推力面进行超精加工,在磨削过程中,磨轮4可以尽可能贴近推力轴的轴承位,实现对推力轴推力面处过渡圆弧附近区域的加工,减少了加工死角。又如,如图8所示,使用筒体1B,超精加工装置可对推力轴的轴承位进行超精加工。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精加工装置的工作原理:
加工前,将车刀架夹紧肋板11,使超精加工装置安装在车床上,加工时,超精加工装置与加工件相对运动,直到磨轮4与加工面完全接触,此时,弹簧2发生压缩,加工件带动磨轮4转动,防止加工量过大,实现对零件表面的超精加工。
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化现有超精加工装置的结构,代替了现在常见的体积较大的通用式砂轮磨削装置,一方面由于上部支承轴和下部支承轴的轴线平行且不重合,将磨轮偏向筒体的外侧并从侧面突出于超精加工装置,使得超精加工装置能进入复杂的加工件内侧进行加工,不仅避免了因装置尺寸过大而与加工件发生碰撞冲突,损伤加工件,还有效的减少了加工死角;另一方面由于弹簧夹设于上部支承轴和支承套之间,使得在磨削加工时,超精加工装置处于一种相对于加工面的浮动的状态,不仅保证了磨轮能与加工面充分接触,还避免了磨削过度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加工的精密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超精加工装置,所述超精加工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筒体(1)、肋板(11)、弹簧(2)、支承轴(3)、磨轮(4)、轮轴(5)、轴承(6),所述肋板(11)设置在所述筒体(1)的外壁上,所述轴承(6)套设在所述轮轴(5)外,所述磨轮(4)套设在所述轴承(6)外,所述磨轮(4)的轴线、所述轴承(6)的轴线、所述轮轴(5)的轴线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轴包括轴向连接的上部支承轴(31)和下部支承轴(32),所述上部支承轴(31)和所述下部支承轴(32)的轴线平行且不重合,
所述超精加工装置还包括支承套(7),所述支承套(7)套设在所述上部支承轴(31)外,所述支承套(7)与所述上部支承轴(31)滑动连接,所述筒体套设在所述支承套(7)外且与所述支承套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2)同轴设置在所述上部支承轴(31)内,所述弹簧(2)夹设于所述上部支承轴(31)和所述支承套(7)之间,
所述轮轴(5)安装在所述下部支承轴(32)上,且所述轮轴(5)的轴线与所述下部支承轴(32)的轴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设有螺纹通孔(12),所述螺纹通孔(12)的轴线与所述筒体(1)的轴线垂直,所述支承套(7)的外壁上设有凹槽(71),紧固螺钉(13)穿过所述螺纹通孔(12)插入所述凹槽(71)内从而将所述筒体(1)与所述支承套(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螺纹通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与所述支承套(7)之间的间隙为0.03-0.09mm,所述支承套(7)与所述上部支承轴(31)之间的间隙为0-0.0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套(7)上设有沿所述支承套(7)的轴线方向开设的沟槽(72),所述上部支承轴(31)上沿所述上部支承轴(31)的径向设有螺孔(33),定位销(34)穿过所述沟槽(72)固定在所述螺孔(3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34)固定在所述螺孔(33)内的长度小于所述上部支承轴(31)的外壁与所述上部支承轴(31)的内壁之间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承轴(31)上相对设置有两个螺孔(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承轴(32)上沿所述下部支承轴(32)的径向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35),所述轮轴(5)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通孔(35)且通过螺栓(36)固定在所述下部支承轴(3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5)的轴部的长度不大于所述下部支承轴(32)的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11)固定在所述筒体(1)的端部,或者,所述肋板(11)固定在所述筒体(1)的侧壁上。
CN201420844072.XU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超精加工装置 Active CN204504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4072.XU CN204504983U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超精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4072.XU CN204504983U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超精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04983U true CN204504983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702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44072.XU Active CN204504983U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超精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049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4055A (zh) * 2018-11-23 2019-03-01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与汽封圈整体封装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4055A (zh) * 2018-11-23 2019-03-01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与汽封圈整体封装结构
CN109404055B (zh) * 2018-11-23 2021-12-21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与汽封圈整体封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04983U (zh) 一种超精加工装置
CN103753306A (zh) 一种车铣加工的装置
CN204784182U (zh) 间隙可调式滑动轴承
CN203484988U (zh) 轴套无心外圆磨工装
CN203156467U (zh) 刀片的磨削夹具
CN201940908U (zh) 球头加工用磨轮
CN104526533A (zh) 利用立式车床进行珩磨的方法
CN104476390B (zh) 在外圆磨床上铲磨倒角刀后角的专用夹具
CN205148067U (zh) 一种高砂轮线速度的精密轧辊磨头的砂轮卡盘
CN207205901U (zh) 机床钻孔用轴向夹紧装置
CN204036099U (zh) 一种车反弧夹具
CN204321841U (zh) 在外圆磨床上铲磨倒角刀后角的专用夹具
CN202780726U (zh) 数控机床之锥面磨削机构
CN202684601U (zh) 双向车削工具主轴夹具
CN204604036U (zh) 一种可径向伸缩的抹平机构
CN209569268U (zh) 轴承座护圈
CN103128656A (zh) 球磨机械砂轮架主轴
CN203509554U (zh) 高精度数控车磨组合机床
CN209157139U (zh) 一种立式车床高精度分度主轴
CN202656054U (zh) 一种外圆磨床动力磨头
CN102848299A (zh) 合金辊环内圆研磨机
CN204672975U (zh) 一种精密高速主轴单元
CN210499671U (zh) 一种金属加工的去毛刺设备
CN204621187U (zh) 仿五轴加工机床
CN205289889U (zh) 一种万向节叉铣耳部侧面多刀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