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9026U - 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99026U
CN204499026U CN201520090994.0U CN201520090994U CN204499026U CN 204499026 U CN204499026 U CN 204499026U CN 201520090994 U CN201520090994 U CN 201520090994U CN 204499026 U CN204499026 U CN 204499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ding
pig
bedding
fermentation bed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909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洪如
李健
杨杰
张霞
邵乐
潘孝青
秦枫
李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200909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99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99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990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包括发酵床猪圈,发酵床猪圈边缘处设置有围栏,沿长边方向,发酵床猪圈的一侧设置有垫料池,发酵床猪圈的另一侧设置有睡台,睡台上靠过道侧设置有自动给料料槽,发酵床猪圈的外侧且靠近睡台的位置处设置有过道。采用上述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实现对秸秆的收集、利用、处理,同时实现商品猪出栏后的垫料翻耙堆积发酵肥料化利用处理和发酵床圈舍使用期与秸秆集中产生期的无缝对接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猪的饲养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
背景技术
随着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农村厨房清洁能源使用的普及,农民失去了对秸秆废弃物收集、利用的主动性,而收获季节集中产生的秸秆又会严重影响下一茬作物的耕种,造成了大量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在收割季节产生后被集中焚烧,政府部门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动用包括卫星气象监控、责任到田头等等技术、行政手段严查秸秆焚烧,但仍屡禁不止,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引起雾霾天气,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同时又给交通、民航带来极大安全问题。但是,现有的稻麦秸秆利用方式较少,并且技术成本投入大,技术要求复杂,见效慢,不利于广大农民自发学习掌握和操作。
传统的水泥地养猪,处理猪粪尿排泄物需要构建复杂、昂贵的设施和密集的劳动力成本投入,其中猪粪要人力清出用机械搬运到指定的堆肥场区域通过大型机械进行无害化堆肥处理来加以资源化利用,而猪尿液和猪圈清洗用水,需要构建复杂的地下管网,经过沉淀、收集、曝气或沼气发酵等手段处理,建设和维护成本巨大。发酵床养猪技术利用发酵床垫料中的微生物的作用实现对猪只粪尿排泄物的原位降解,极大的改善了养殖环境、降低了猪群的发病率,大幅度减少了用于猪只排泄物收集、处理的人力、财力支出,实现了养猪生产的清洁、环保。但是,发酵床养猪的垫料多采用木屑、稻壳等传统原料,近年来木屑、稻壳等原料价格快速上涨,并且具有产地局限性,加上其体积大、密度小,长途运输成本巨大,造成发酵床养猪方式成本急剧上升,严重的抑制了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利用。而稻、麦秸秆作为农业废弃物,却是广大农村最普遍存在的资源,如果将秸秆利用为发酵床垫料使用将有效降低现有发酵床养猪的垫料成本。
我国江淮地区水稻一般10-11月成熟收割,小麦一般5-6月成熟收割,中间间隔6个月左右,而生猪的养殖上市周期从猪圈空圈消毒期(一般半个月)到生猪饲养(一般5个半月)期也在6个月左右。如何利用发酵床养猪技术实现生态养猪育肥垫料低成本化,秸秆资源简易、集中利用化,同时实现养猪、秸秆降解、原位堆肥发酵产生优质有机肥三个过程的阶段同步化操作模式,对于提高人民环境福利水平,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加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想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规模化生猪养殖粪污集中产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问题;并且,利用发酵床养猪技术实现生态养猪育肥垫料低成本化,秸秆资源简易、集中利用化,同时实现养猪、秸秆降解、原位堆肥发酵产生优质有机肥三个过程的阶段同步化。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包括发酵床猪圈,发酵床猪圈边缘处设置有围栏,沿长边方向,发酵床猪圈的一侧设置有垫料池,发酵床猪圈的另一侧设置有睡台,睡台上靠过道侧设置有自动给料料槽,发酵床猪圈的外侧且靠近睡台的位置处设置有过道。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沿短边方向,发酵床猪圈内设置有PVC板和活动隔栏。
垫料池的底部为土地面,侧壁为砖混结构;垫料池的两个短边处均设置有开口;开口处的墙体上均设置有卡槽,卡槽中插有垫料挡板,该开口上方设置有发酵床活动门。
垫料挡板为玻璃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提供广大农户简单、易行的秸秆利用方式,直接解决了稻麦秸秆集中产生时间点的秸秆焚烧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秸秆利用方式简单、易行,提高广大农户对秸秆废弃物收集、利用的主动性,发酵床圈舍使用期与秸秆集中产生期的无缝对接处理,使得秸秆集中产生同时可以马上得到集中利用,省去了秸秆仓储、损耗和后期搬运利用的成本,从根本上解决了收获季节稻麦秸秆焚烧及其造成的雾霾等严重空气污染问题;
第二,极大降低养猪的材料、劳动力成本和对水资源、能源的消耗。据养殖实验统计,本养殖方式较传统养猪的粪尿污染物收集、处理设施投入,降低设施建设成本50%以上,节约粪污清洁用水90%以上,节约粪污清理人工成本80%以上;传统木屑、稻壳成本在400-600元/吨,而稻、麦秸秆成本只有80-150元/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稻、麦秸秆替代木屑、稻壳等传统垫料原料50~60%,降低了发酵床垫料成本40%以上;
第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富集型环境,改善猪的生活福利水平,提高了猪的生长速度,同时为人民提供品质更安全的肉制品。本实用新型所采用发酵床饲养模式底层为成形的稻麦秸秆捆,给猪提供了探究的目标物,满足了猪喜欢翻拱的习性;发酵床中的益生菌改善了猪的生活环境,降低了猪群的发病率和抗生素的使用量,从而提高了猪肉制品的品质;据我们大量的实验表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酵床养猪模式比传统水泥地面饲养模式缩短育肥期10天以上,平均日增重提高5.67%,猪肉剪切力、肉色、芳香物含量等猪肉品质指标显著改善。
第四,实现种养废弃物的低成本循环利用,缓解土壤退化,促进土壤改良。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酵床养猪技术实现了生态养猪育肥垫料低成本化,秸秆资源简易、集中利用化,同时实现养猪、秸秆降解、原位堆肥发酵产生优质有机肥三个过程的阶段同步化操作模式;据本项目研究结果统计,采用本秸秆利用方法,生产100头育肥猪,可向周围环境减排猪粪尿排泄物80吨,消耗同期产生的30亩左右的稻/麦秸秆废弃物,同时产生10吨优质生态商品猪和20-25吨的优质有机肥(含水量35%以下);这不但解决了收获季节大量秸秆的低成本利用难题,同时还为耕地提供了大量廉价的有机基肥,并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猪场生产造成的严重污染问题;并且,我们的实验检测发现,经过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法产生的垫料有机肥其中腐殖质含量显著上升,可起到防止土壤退化和土壤改良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酵床猪圈,2.过道,3.睡台,4.垫料池,5.垫料挡板,6.发酵床活动门,7.围栏,8.早期仔猪生活区,9.非早期仔猪生活区,10.开口,11.卡槽,12.自动给料料槽,13.活动隔栏,14.PVC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包括发酵床猪圈1、过道2、水泥睡台3、垫料池4、垫料挡板5、发酵床活动门6、围栏7。
发酵床猪圈1长度30-50m(沿东西方向),宽度7-8m,发酵床猪圈1南部设置发酵床垫料池4,用于放置发酵床垫料,猪圈北部设置水泥睡台3。发酵床猪圈1北侧为过道2,宽度1m,用于饲养管理人员日常行走。睡台3上靠过道侧放置自动给料料槽12。
发酵床猪圈1,在转入35日龄仔猪后35天内,两短边之间设置有活动隔栏13和PVC板14,活动隔栏13将发酵床猪圈划分为早期仔猪生活区8和非早期仔猪生活区9。早期仔猪生活区8位于发酵床猪圈东部1/3区域,用于饲养刚转入的35日龄左右的断奶仔猪;非仔猪生活区9位于发酵床猪圈西部2/3区域,这期间此区域不养猪,不启动发酵;当猪达到70日龄以上后,不再区分早期仔猪生活区8和非早期仔猪生活区9。垫料池宽度5.5-6.5m,深度50-60cm,底部为土地面,四周用砖、水泥砌成高度50-60cm的墙体,垫料池东西两侧墙体中间部位设置宽度1.8-2m的开口10,并设置有卡槽11用于插入垫料挡板5,开口上方设置发酵床活动门6,垫料池4开口用于让自卸农用拖拉机、小型铲车和垫料翻耙机械自由进出;垫料池4北侧设置水泥睡台3,睡台宽度1.5-2m,高度50-60cm。
在猪达到70日龄以后,可以根据猪生长情况调节发酵床猪圈活动隔栏13的位置,将发酵床猪圈分割成不同面积的两个区域,满足猪不同生长时期的饲养管理需要。
所述垫料挡板5高度70cm,宽度1.8-2m,厚度10-15cm,为玻璃钢材质。
所述垫料翻耙机采用浙江义乌园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YYS-101型微耕机,外形尺寸(长*宽*高)为111cm*53cm*46cm,翻耕宽度50cm,翻耕深度17-30cm,具有翻耙效率高,不缠草的特点,从而不会被底部秸秆缠绕影响翻耙效率。所述小型铲车采用山东莱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ZL06型液压转向装载机,外形尺寸(长*宽*高)410*120*200cm,额定斗容量(平装)0.3m3。所述自卸农用拖拉机采用市售普通12-18马力,载重1吨农用自卸拖拉机,外形尺寸(长*宽*高)240*110*120cm,车厢尺寸(长*宽*高)190*110*45c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方法,采用上述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具体包括:秸秆的收集、利用、处理方法,商品猪出栏后的垫料翻耙堆积发酵肥料化利用处理,发酵床圈舍使用期与秸秆集中产生期的无缝对接处理。
1)秸秆的收集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在稻麦秸秆集中产生的收获时间,在收割机收割完成后,让秸秆在田中晾晒1-2天,当其含水量在15-25%时,利用秸秆捡拾压捆机对收割完成的田中的秸秆进行捡拾,压缩,打捆;秸秆捆为尺寸75cm*30cm*40cm的方捆,平均重量8-10kg/个。最后将秸秆捆用农用拖拉机收集。通过秸秆打捆机的处理,稻麦秸秆的体积缩小70-80%,更易运输和储存。
所述秸秆捡拾压捆机为上海苜邦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9KF-8042型方草捆压捆机,所述农用拖拉机采用市售普通12-18匹农用自卸拖拉机,外形尺寸(长*宽*高)240*110*120cm,车厢尺寸(长*宽*高)190*110*45cm。一般水稻秸秆捆每亩可收集35-45个,小麦秸秆捆每亩可收集30-40个。
2)秸秆捆的利用、处理方法按发酵床生猪养殖流程分类,包括:2.1),发酵床猪圈进猪前秸秆捆的铺设及其处理方法;2.2),有利于秸秆酵解的育肥猪饲养期垫料处理方法;2.3),商品猪出栏后的垫料翻耙堆积发酵处理;2.4),腐熟完全发酵床堆肥清出处理。
其中,2.1)发酵床猪圈进猪前秸秆捆的铺设及其处理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在发酵床进猪前,先进行发酵床垫料的铺设,将发酵床垫料池东西侧开口处的垫料挡板取出,打开开口上方设置的发酵床活动门,将从农田中收集来的稻麦秸秆捆用拖拉机直接运入发酵床垫料池内,人工依次码放在垫料池的底部,秸秆捆与秸秆捆间保持1-3cm的间距;具体的操作是:早期仔猪生活区垫料池内秸秆捆30cm*75cm的平面朝下,铺成厚度40cm的秸秆捆垫料层,其上铺设酒糟、菌糠等离散性垫料,厚度10-20cm,此区域为断奶仔猪进圈后,从35日龄到70日龄的生活区;非早期仔猪生活区的垫料池内秸秆捆40cm*75cm的平面朝下,铺成厚度30cm的秸秆捆垫料层,其上铺设酒糟、菌糠等离散性垫料,厚度20-30cm;两个区域的垫料用PVC板14隔开;秸秆捆上层离散性垫料也采用带有自卸功能的农用拖拉机运入垫料池内倾倒,人工铺平;铺设完成后,农用拖拉机驶出发酵床垫料池,并将垫料挡板5重新放入发酵床垫料池东西两侧开口处的卡槽内,并关闭发酵床活动门。(以发酵床面积200㎡计算,此过程需要一个工人工作一天即可完成)
垫料铺设完成后,在仔猪转入发酵床早期仔猪生活区前,对早期仔猪生活区发酵床垫料进行预发酵处理,具体是:将混有发酵床启动发酵菌剂的水均匀泼洒在早期仔猪生活区发酵床垫料上,并控制底层秸秆捆湿度在65%以上,垫料池底部积存1-3cm的水,使秸秆在垫料整体加水的初期6-12小时底部浸泡在水中,使秸秆捆有充足的时间通过毛管作用吃透水分,从而使秸秆捆进行厌氧乳酸发酵;垫料加水前,垫料挡板下部10-20cm与卡槽的接缝处用土封住12小时,防止垫料池底部水分外流,12小时后将接缝处土清除,让还没有下渗的余水流出;发酵床中垫料泼洒完水后,表层覆膜发酵2-3天,然后揭去表层覆膜,会闻到酸香气味,说明垫料发生厌氧乳酸发酵;揭去表层覆膜后,垫料转入有氧发酵阶段,下层秸秆捆快速发酵升温,水分快速散失,下层秸秆捆内部温度可高达60-70℃,但表层温度接近室温;冬季,到泼水发酵后第5-7天,夏季7-10天后,发酵床下层秸秆捆内部温度逐步下降到40-45℃,水分含量下降到45%左右,此时将刚断奶后一周的仔猪(35日龄左右)转入铺设秸秆捆厚度40cm,离散性垫料厚度为10-20cm的发酵床早期仔猪生活区饲养,用活动隔栏13隔开。当猪群达到60日龄时,开始对非早期仔猪生活区的垫料重复上述发酵处理过程,到猪群日龄达到70日龄时,将活动隔栏13调整安装到发酵床中间位置,原来用来隔开早期仔猪生活区和非早期仔猪生活区发酵床垫料的PVC板14取出,使发酵床猪圈垫料连成一体,方便翻耙机械对垫料的整体翻耙操作,此时早期仔猪生活区和非早期仔猪生活区消失。猪群转入发酵床西部1/2面积区域饲养。
早期仔猪生活区和非早期仔猪生活区的划分有助于仔猪在早期比较容易接触到离散垫料下层的秸秆捆,促进秸秆捆的分解;同时,推迟了非早期仔猪生活区的预发酵处理时间,为后期划区轮圈饲养提供新鲜垫料区域,提高了猪对新区域垫料的探究翻拱欲望,促进秸秆的降解。
所述发酵床启动发酵菌剂为由江苏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研制的Ⅰ型发酵床菌剂(启动发酵型)(一种猪发酵床三元复合菌剂,申请号:201410130166.5,申请日:2014-04-01)。
2.2)有利于秸秆酵解的育肥猪饲养管理期垫料处理方法:
一,是将猪只变成机械性破坏秸秆捆的役用猪,定向引导和利用猪天生的翻拱习性,机械性破坏秸秆捆的物理形态;二,是利用猪群排泄的粪尿作为营养物质,对垫料、粪尿进行定期机械翻耙混匀和补充发酵床菌剂静态发酵处理。通过猪只的机械破坏作用、机械翻耙混匀和添加菌剂静态发酵处理,使发酵床下层的稻麦秸秆捆在6个月内充分破碎、酵解。主要方法包括:早期铺设相对薄垫料;中期定期划区轮圈提高猪探究欲望,加大猪对底部秸秆的翻拱破坏强度;末期定点注射香料萃取液,定向引导大猪对未完全破坏酵解秸秆捆区域的探究翻拱行为。下面做详细说明:
2.2.1)早期仔猪饲养铺设相对薄垫料:
当发酵床猪圈早期仔猪生活区的垫料发酵完成后,将35日龄左右的断奶仔猪转入发酵床早期仔猪生活区,由于仔猪体重小,翻拱能力小,粪尿排放量少,在仔猪进入发酵床猪圈早期设置早期仔猪生活区,底部铺设厚度40cm的秸秆捆,上层10-20cm的离散性垫料层。这样可使仔猪通过自身翻拱即可接触到下层发热的秸秆捆层,有利于仔猪的保温取暖,减少了腹泻比率和额外的保温能源和设备成本,并且使仔猪早期即可对下层秸秆捆产生机械破坏作用;同时,较薄的上层垫料使仔猪的尿液可以大部分透过表层离散性垫料进入秸秆捆垫料层,增加下层秸秆捆的湿度和氮源,促进秸秆捆酵解。
2.2.2)中期定期划区轮圈饲养提高猪探究欲望,加大猪对底部秸秆的翻拱破坏强度:
猪群日龄达到70日龄,将活动隔栏13拆卸下来,安装在发酵床猪圈的中间偏向将转入猪群的猪圈区域1-3m的位置,然后将猪群转入活动隔栏13西侧的发酵床猪圈内;同时,将发酵床垫料池东侧开口处的垫料挡板取出,打开开口上方设置的发酵床活动门,将垫料翻耙机开入发酵床猪圈内,对早期仔猪生活区的垫料进行全面的翻耙,使表层积留的猪粪和底层被仔猪翻拱破碎的秸秆与上层离散性垫料充分混匀,同时改善表层垫料的透气性,促进有氧发酵的发生,并且补充喷洒适量的发酵床维护发酵菌剂,促进积留粪便的酵解,由于猪群被转走,发酵床垫料有机会进行静态发酵,表层长出蘑菇、放线菌的菌丝,成为下次转入猪群的食物;由于西面发酵床猪圈内的垫料在转猪前10天已进行了启动发酵,垫料有发酵后特有的香气,加上新的环境激发了刚转入猪群探究新环境的欲望,从而增加了猪只对发酵床下层秸秆捆的翻拱频率,加大了对秸秆捆的机械性破坏强度;随后根据季节天气情况和发酵床泥泞化、集粪情况,每隔2-3星期,将猪群再由活动隔栏13分割的两个区域内转群一次;由于猪有通过在边界排泄粪尿来划定势力范围的原始习性,猪多喜欢在接近活动隔栏13附近的猪圈边角区域排便,而机械对此区域的翻耙不易操作,所以在转群前,同样先将活动隔栏13调整到发酵床猪圈中间偏向将转入猪群的猪圈区域1m-3m的位置安装,从而确保原先养猪的发酵床猪圈边界集粪区域方便垫料翻耙机械的操作。这种定期将猪群转入垫料发酵好的猪圈,原先所在猪圈发酵床垫料进行机械翻耙、发酵,并定期循环操作的方式构成了发酵床定期划区轮圈的饲养方法,给发酵床垫料创造静态发酵的机会,使发酵床垫料温度升到较高温度将有害病菌杀死、将集留的猪粪尿排泄物完全酵解,有效避免了垫料积粪、潮湿和泥泞化现象的出现,同时发酵产生的酸香气味有效促进猪对新发酵垫料环境的探究欲望,促进猪的食欲和生长,增加了对底层秸秆捆的机械破坏力度。
所述发酵床维护发酵菌剂为由江苏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研制的Ⅱ型发酵床发酵菌剂(日常维护型)(一种猪发酵床三元复合菌剂,申请号:201410130166.5,申请日:2014-04-01),在发酵床饲养生猪阶段床体维护中使用。
育成猪阶段(71-120日龄),猪只体重快速增加,其翻拱的力量逐渐增大,翻拱探究垫料的深度也更深,对发酵床下层的秸秆捆的机械破坏力逐渐增大,当猪体重达到50-60kg时可以翻拱产生深度在40cm以上的坑体,稻麦秸秆捆和成形秸秆在猪翻拱的巨大机械力作用下大量破碎,秸秆与发酵床离散性垫料及其中粪尿排泄物的接触面积大幅度增加,提高了秸秆的降解速度;同时,猪粪尿排放量急剧上升,带入发酵床大量的可消化碳源和氮源,促进了破碎秸秆的进一步降解,但是也增加了发酵床垫料的承载量,造成发酵床垫料表面积粪、潮湿和泥泞化,影响了粪便的有氧酵解速度,产生NH3、H2S等有害气体。而在育成猪阶段通过采取上述的定期转圈的饲养方法,有效的避免了这种现象的发生。此阶段结束时,发酵床垫料下层稻麦秸秆捆60%以上已破碎或腐烂。
2.2.3)末期定点注射香料萃取液,定向引导大猪对未完全破坏腐熟秸秆捆区域的探究翻拱行为:
当猪只达到120日龄时,猪群平均体重超过60kg,猪群进入育肥阶段(121-155日龄),猪只的体力进一步增强,翻拱能力更强,此时去除活动隔栏13,采取大通栏饲养方式;通过对发酵床垫料穿刺,检查发酵床中底部依然存在的成形秸秆捆的区域,对这些区域下层秸秆捆注射香料萃取液,并在区域表面留下少量萃取液,利用猪嗅觉灵敏的特点,主动探究翻拱留有香料萃取液的区域,快速将残余的成形秸秆捆破碎;同时,由于发酵床垫料已无法单靠猪的翻拱和静态发酵降解育肥阶段猪急剧增长的粪尿排泄物,所以每隔5-7天,对发酵床中积粪、泥泞化的区域进行翻耙,促进粪便和破碎秸秆、上层离散垫料的混合,提高垫料透气性,促进猪只粪尿排泄物快速酵解。
所述香料萃取液采用草果、豆蔻、茴香、花椒、桂皮、蔗糖、味精等香料、味觉刺激剂,加水熬制而成。
所述发酵床猪圈各阶段猪饲养密度为,仔猪(35-70日龄)1-1.2头/㎡,育成猪(71-120日龄)0.6-0.8头/㎡,育肥猪(120-155日龄)0.4-0.5头/㎡。
末期向发酵床垫料定点注射香料萃取液,使猪只对发酵床翻拱的无序行为变为有效破坏成形秸秆捆的行为,促进了剩余成形秸秆的破碎酵解。
2.3)商品猪出栏后的垫料翻耙堆积发酵处理,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当猪群日龄达到155-165日龄出栏体重时,在发酵降解和猪体翻拱挤压的作用下,发酵床猪圈中的垫料厚度下降30-40cm,发酵床底部铺设的秸秆捆在猪的翻拱机械性破坏和菌种静态发酵的作用下呈现两种状态:一种完全破碎消失,约占秸秆捆的85-95%;一种集中分布在发酵床最底层紧贴地面的位置,秸秆捆还保持原来的形态,但被挤压成扁平秸秆块,但是秸秆中的韧性纤维消失,稍用力秸秆块即完全破碎。此时要进行生猪出栏、垫料堆积发酵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肥猪出栏:
当育肥猪体重达到90-110kg出栏体重时,打开发酵床猪圈东侧的发酵床活动门,取出发酵床东侧垫料池开口处的垫料挡板,将发酵床内的肥猪赶出,屠宰出售;
第二步,垫料翻耙:
将垫料翻耙机由东侧垫料池开口处开入发酵床猪圈,对发酵床猪圈内的垫料进行全圈整体翻耕,翻耕深度30-35cm,目的是将发酵床表面积粪及下层破碎的秸秆与发酵床表层垫料进行充分混匀;
第三步,垫料堆积、发酵:
采用发酵床垫料堆积发酵剂1L与5-10公斤米糠或麸皮混合均匀,制成菌种混合物覆盖发酵24小时备用;(添加0.5公斤红糖、白糖、糖蜜效果更好,下同),将发酵床东、西侧垫料池开口处的垫料挡板都取出,打开发酵床猪圈东、西侧的发酵床活动门,小型铲车开入作业,在发酵床垫料池的南部开辟一条2m宽的作业路径,使铲车可在垫料池内工作,将垫料池内的垫料用铲车堆积在靠睡台侧堆积成高度80-120cm垫料堆,堆积过程中将预先配置好的菌种混合物加水按1:100稀释,分层均匀喷撒垫料堆中,水中添加白糖以促进垫料堆快速启动发酵,以发酵床垫料面积计算,白糖添加量控制在3-5kg/100m2发酵床垫料。垫料堆体积不能小于2m3,高度不低于80cm,垫料堆水分控制在60-70%。
垫料堆堆积完成后,上方加盖保温草帘或简单地用塑料膜覆盖,不需要密封;垫料发酵两天后内部温度可以达到60℃以上,则在堆积发酵后3-5天适当翻堆一次,翻堆时,将铲车开入垫料池将堆积在靠睡台侧的垫料堆铲运到垫料池北侧堆积发酵,从而将原来垫料堆底部和外部的物料导入垫料堆内,使垫料加速和均匀发酵,几天后,垫料堆内部温度超过65℃,之后温度逐渐下降保持相对恒定,此时垫料堆发酵就完成了。发酵成功的标志是:物料已经完全没有了粪便的臭味,相反有种淡淡的生物发酵后的芳香味,堆内布满大量白色菌丝。
所述发酵床垫料堆积发酵剂为有江苏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研制的Ⅲ型发酵床发酵菌剂(堆肥发酵专用)(一种猪发酵床三元复合菌剂,申请号:201410130166.5,申请日:2014-04-01)。
2.4)清出腐熟完全的发酵床垫料堆肥,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一般经过10-14天的发酵,发酵床垫料堆肥即腐熟完全了,物料中已看不到成形的秸秆和粪便;同时物料经过高温发酵,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传染源绝大部分被杀灭,对发酵床的内环境起到了消毒灭菌的功效;此时新一轮的稻麦收获期又开始了,在秸秆制捆转运利用的同时,将铲车和拖拉机开入垫料池内将腐熟完全的发酵床垫料堆肥装车运出,直接投入刚刚收获完的农田中,通过旋耕机的作用与土壤充分混合,作为下一季作物的底肥使用。这样就实现了秸秆和生猪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无缝对接。
3)发酵床圈舍使用期与秸秆集中产生期的无缝对接处理:
我国大部分地区稻麦轮作种植基本为一年两季,以江淮地区为例,水稻一般9月下旬-11上旬成熟收割,小麦一般5-6月成熟收割,中间间隔都在6个月左右。为了使发酵床圈舍使用的周期与稻麦秸秆的集中产生时间无缝对接起来,对发酵床猪圈的一个使用周期做如下安排:秸秆捆收集、铺设期(1-2天),新垫料运入启动发酵期(5-10天),断奶仔猪(35日龄左右)到生猪出栏(155日龄左右)的育肥猪养殖周期(120天),商品猪出栏后的垫料翻耙堆积发酵处理期(15天),腐熟完全发酵床堆肥清出期(1-2天),发酵床猪圈空圈消毒期(7-10天),整个使用周期也在6个月左右;从而使稻麦秸秆集中产生后可以在发酵床下一个使用周期开始时得到集中利用。各地区可根据本地的秸秆集中产生时期,制定与之产生阶段无缝对接的的发酵床圈舍使用计划,在稻麦收获前,提前做好种猪的繁育计划或和种猪场签订相应日龄的苗猪购销协议,使在稻麦秸秆利用阶段,有足够数量的苗猪养殖规模完成对稻麦秸秆资源的消纳利用。
实现发酵床圈舍使用期与秸秆集中产生期的无缝对接,使一个发酵床圈舍使用周期,在完成商品猪育肥同时,也实现了对上一季稻麦秸秆的垫料化利用,并通过与生猪粪污混合腐熟发酵,解决了规模化生猪养殖粪污集中产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产生了有机肥料用于土壤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第一,提供广大农户简单、易行的秸秆利用方式,直接解决了稻麦秸秆集中产生时间点的秸秆焚烧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秸秆利用方式简单、易行,提高广大农户对秸秆废弃物收集、利用的主动性,发酵床圈舍使用期与秸秆集中产生期的无缝对接处理,使得秸秆集中产生同时可以马上得到集中利用,省去了秸秆仓储、损耗和后期搬运利用的成本,从根本上解决了收获季节稻麦秸秆焚烧及其造成的雾霾等严重空气污染问题。
第二,极大降低养猪的材料、劳动力成本和对水资源、能源的消耗。据养殖实验统计,本养殖方式较传统养猪的粪尿污染物收集、处理设施投入,降低设施建设成本50%以上,节约粪污清洁用水90%以上,节约粪污清理人工成本80%以上;传统木屑、稻壳成本在400-600元/吨,而稻、麦秸秆成本只有80-150元/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稻、麦秸秆替代木屑、稻壳等传统垫料原料50~60%,降低了发酵床垫料成本40%以上;
第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富集型环境,改善猪的生活福利水平,提高了猪的生长速度,同时为人民提供品质更安全的肉制品。本实用新型所采用发酵床饲养模式底层为成形的稻麦秸秆捆,给猪提供了探究的目标物,满足了猪喜欢翻拱的习性;发酵床中的益生菌改善了猪的生活环境,降低了猪群的发病率和抗生素的使用量,从而提高了猪肉制品的品质;据我们大量的实验表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酵床养猪模式比传统水泥地面饲养模式缩短育肥期10天以上,平均日增重提高5.67%,猪肉剪切力、肉色、芳香物含量等猪肉品质指标显著改善。
第四,实现种养废弃物的低成本循环利用,缓解土壤退化,促进土壤改良。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酵床养猪技术实现了生态养猪育肥垫料低成本化,秸秆资源简易、集中利用化,同时实现养猪、秸秆降解、原位堆肥发酵产生优质有机肥三个过程的阶段同步化操作模式;据本项目研究结果统计,采用本秸秆利用方法,生产100头育肥猪,可向周围环境减排猪粪尿排泄物80吨,消耗同期产生的30亩左右的稻/麦秸秆废弃物,同时产生10吨优质生态商品猪和20-25吨的优质有机肥(含水量35%以下);这不但解决了收获季节大量秸秆的低成本利用难题,同时还为耕地提供了大量廉价的有机基肥,并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猪场生产造成的严重污染问题;并且,我们的实验检测发现,经过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法产生的垫料有机肥其中腐殖质含量显著上升,可起到防止土壤退化和土壤改良的作用。

Claims (4)

1.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床猪圈(1),所述发酵床猪圈(1)边缘处设置有围栏(7),沿长边方向,发酵床猪圈(1)的一侧设置有垫料池(4),发酵床猪圈(1)的另一侧设置有睡台(3),所述睡台(3)上靠过道(2)侧设置有自动给料料槽(12),所述发酵床猪圈(1)的外侧且靠近睡台(3)的位置处设置有过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其特征在于,沿短边方向,所述发酵床猪圈(1)内设置有PVC板(14)和活动隔栏(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料池(4)的底部为土地面,侧壁为砖混结构;垫料池(4)的两个短边处均设置有开口(10);所述开口(10)处的墙体上均设置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中插设有垫料挡板(5),该开口(10)上方设置有发酵床活动门(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料挡板(5)为玻璃钢材质。
CN201520090994.0U 2015-02-07 2015-02-07 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99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0994.0U CN204499026U (zh) 2015-02-07 2015-02-07 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0994.0U CN204499026U (zh) 2015-02-07 2015-02-07 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99026U true CN204499026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697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9099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99026U (zh) 2015-02-07 2015-02-07 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9902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9170A (zh) * 2015-02-07 2015-06-2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及方法
CN108633757A (zh) * 2018-07-19 2018-10-1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提高养殖密度、降低垫料成本的改良发酵床舍及其应用
CN109220819A (zh) * 2018-09-17 2019-01-18 天津农学院 一种移动式畜牧养殖用围栏及其应用
CN112931405A (zh) * 2021-03-22 2021-06-11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控温发酵床养猪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9170A (zh) * 2015-02-07 2015-06-2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及方法
CN108633757A (zh) * 2018-07-19 2018-10-1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提高养殖密度、降低垫料成本的改良发酵床舍及其应用
CN108633757B (zh) * 2018-07-19 2023-07-2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提高养殖密度、降低垫料成本的改良发酵床舍及其应用
CN109220819A (zh) * 2018-09-17 2019-01-18 天津农学院 一种移动式畜牧养殖用围栏及其应用
CN109220819B (zh) * 2018-09-17 2024-04-16 天津农学院 一种移动式畜牧养殖用围栏及其应用
CN112931405A (zh) * 2021-03-22 2021-06-11 湖南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控温发酵床养猪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9170A (zh) 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及方法
CN103918479B (zh) 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工艺
CN101284750B (zh) 一种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3329849B (zh) 亚热带丘陵区牧草肉牛蔬菜循环农业体系的构建方法
CN101565684A (zh) 一种复合菌种发酵剂制作生态养猪发酵床的方法
CN102783424A (zh) 一种养猪用生物发酵床的制作方法
CN102531801A (zh) 一种酸性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7678B (zh) 一种肉鹅生物发酵床及饲养方法
CN103204714A (zh) 利用蚯蚓对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处理的方法
CN204499026U (zh) 一种秸秆作为猪用发酵床垫料的资源化利用的猪舍
CN105255777B (zh) 利用猪粪和蘑菇渣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3058718B (zh) 一组常压通气发酵设备及其发酵方法
CN102674922A (zh) 高效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CN102531725A (zh) 一组常压通气发酵设备及方法
CN107853250A (zh) 一种蚯蚓的养殖方法
CN108516905A (zh) 一种利用农牧业废弃物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CN103524161A (zh) 一种畜禽粪便发酵有机肥的工艺
CN107298593A (zh) 一种牛粪尿生物处理工艺及其制备的混合栽培基质
CN104621053A (zh) 一种光伏设施(光伏连栋温室)蚯蚓养殖方法
CN111789004A (zh) 一种甘蔗地种养相结合实现生态循环的方法
CN105340764A (zh) 一种无公害生态养猪发酵床的制作方法
CN110122428A (zh) 一种轮作养殖方法
CN106116772A (zh) 秸秆田间集中腐熟肥料化利用方法
CN103524165A (zh) 一种畜禽粪便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1486602B (zh) 一种能降低姬松茸病虫害的培养料堆积发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