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6977U - 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96977U CN204496977U CN201420752539.8U CN201420752539U CN204496977U CN 204496977 U CN204496977 U CN 204496977U CN 201420752539 U CN201420752539 U CN 201420752539U CN 204496977 U CN204496977 U CN 2044969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lt pulley
- group
- teeth
- controlling organization
- stranding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其包括线轴及左、右圆盘,该右圆盘上设有右压轮和A、B组皮带轮;左圆盘上设有左压轮和C、D组皮带轮;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合理,用皮带轮传动替代传统齿轮传动,不仅有效简化了结构,而且操作简易、方便,当需调节绞距时,只需根据所需的绞距选择A、B、C、D组皮带轮中的相应齿数的皮带轮进行搭配,然后通过左、右压轮使左、右皮带拉紧即可,调节速度快,搭配灵活,绞距调节范围广,省时省力,有效地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不仅缩短了整个生产周期,还提高了绞线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的零部件少,易于实现,成本低,工作稳定性好,利于广泛推广运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线机节距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铜线、漆包线、镀锡线、铜包钢和铜包铝等)及电子线(电源线、耳机线、电话线、PVC 线和网络线等)的绞合机械设备,使很多根单支导体扭成一股,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绞线机需要更改绞距时,则需要人工更换相应的绞距齿轮组,更换工序烦杂,操作复杂,需要多人手配合,费时费力,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效率低,影响生产效率,无法满足目前快速化、多样化的市场的需求。
市场上也有采用在引取轮上加设有伺服马达,然后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引取轮的速度来相应改变绞距的大小,即通过更改下引取轮和上引取轮的速度,进而更改绞距,但是其成本较高,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操作简单、方便,能灵活调节绞距,且调节速度快,成本低,易于实现的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其包括线轴及设置在该线轴两侧的左圆盘和右圆盘,该右圆盘上设有A组皮带轮、B组皮带轮和右压轮,A组皮带轮通过右皮带与B组皮带轮相连接,右压轮位于A组皮带轮与B组皮带轮之间的位置,且顶压在所述右皮带上;所述左圆盘上设有C组皮带轮、D组皮带轮和左压轮,所述C组皮带轮通过传动轴与所述B组皮带轮相连接,所述D组皮带轮通过左皮带与C组皮带轮相连接,左压轮位于C组皮带轮与D组皮带轮之间的位置,且顶压在所述左皮带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A组皮带轮包括齿数为34的A1皮带轮和齿数为81的A2皮带轮,该A2皮带轮和A1皮带轮同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B组皮带轮包括齿数为108的B1皮带轮和齿数为67的B2皮带轮,该B2皮带轮和B1皮带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右端,且所述B1皮带轮与所述A1皮带轮同在一垂直面上,所述B2皮带轮与所述A2皮带轮同在另一垂直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C组皮带轮包括齿数为97的C1皮带轮和齿数为79的C2皮带轮,该C2皮带轮和C1皮带轮同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D组皮带轮包括齿数为37的D1皮带轮和齿数为58的D2皮带轮,该D2皮带轮和D1皮带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左端,且所述D1皮带轮与所述C1皮带轮同在一垂直面上,所述D2皮带轮与所述C2皮带轮同在另一垂直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其还包括可变引取轮和固定引取轮,所述可变引取轮位于所述左圆盘的内侧,且与所述C1皮带轮、C2皮带轮同轴设置,所述固定引取轮对应可变引取轮的一侧位置设置在所述左圆盘的内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可变引取轮的直径为86~16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可变引取轮的直径为以下尺寸之一:86mm、100mm、120mm、130mm、140mm、153mm、16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合理,用皮带轮传动替代传统齿轮传动,不仅有效简化了结构,而且操作简易、方便,当需调节绞距时,只需根据所需的绞距选择A、B、C、D组皮带轮中的相应齿数的皮带轮进行搭配,然后通过左、右压轮使左、右皮带拉紧即可,调节速度快,搭配灵活,绞距调节范围广,省时省力,有效地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且工作效率高,不仅缩短了整个生产周期,还提高了绞线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的零部件少,易于实现,成本低,工作稳定性好,利于广泛推广运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其包括线轴1及设置在该线轴1两侧的左圆盘2和右圆盘3,该右圆盘3上设有A组皮带轮4、B组皮带轮5和右压轮6,A组皮带轮4通过右皮带7与B组皮带轮5相连接,右压轮6位于A组皮带轮4与B组皮带轮5之间的位置,且顶压在所述右皮带7上;所述左圆盘2上设有C组皮带轮8、D组皮带轮9和左压轮10,所述C组皮带轮8通过传动轴12与所述B组皮带轮5相连接,所述D组皮带轮9通过左皮带11与C组皮带轮8相连接,左压轮10位于C组皮带轮8与D组皮带轮9之间的位置,且顶压在所述左皮带11上。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合理,用皮带轮传动替代传统齿轮传动,不仅有效简化了结构,而且操作简易、方便。
具体的,所述A组皮带轮4包括齿数为34的A1皮带轮41和齿数为81的A2皮带轮42,该A2皮带轮42和A1皮带轮41同轴设置。所述B组皮带轮5包括齿数为108的B1皮带轮51和齿数为67的B2皮带轮52,该B2皮带轮52和B1皮带轮51设置在所述传动轴12的右端,且所述B1皮带轮51与所述A1皮带轮41同在一垂直面上,所述B2皮带轮52与所述A2皮带轮42同在另一垂直面上。所述C组皮带轮8包括齿数为97的C1皮带轮81和齿数为79的C2皮带轮82,该C2皮带轮82和C1皮带轮81同轴设置。所述D组皮带轮9包括齿数为37的D1皮带轮91和齿数为58的D2皮带轮92,该D2皮带轮92和D1皮带轮91设置在所述传动轴12的左端,且所述D1皮带轮91与所述C1皮带轮81同在一垂直面上,所述D2皮带轮92与所述C2皮带轮82同在另一垂直面上。
本实用新型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还包括可变引取轮13和固定引取轮14,所述可变引取轮13位于所述左圆盘2的内侧,且与所述C1皮带轮81、C2皮带轮82同轴设置,所述固定引取轮14对应可变引取轮13的一侧位置设置在所述左圆盘2的内侧上。所述可变引取轮13的直径为86~160mm。具体的,所述可变引取轮13的直径优选下列尺寸之一:86mm、100mm、120mm、130mm、140mm、153mm、160mm;
。
当需调节绞距时,参见表格,只需根据所需的绞距选择A组皮带轮4、B组皮带轮5、C组皮带轮8、D组皮带轮9中的相应齿数的皮带轮进行搭配,然后通过左、右压轮6使左、右皮带7拉紧即可,同时还可以搭配不同直径的可变引取轮13,进一步扩展其绞距调节范围,绞距调节范围广,调节速度快,搭配灵活,省时省力,有效地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且工作效率高,不仅缩短了整个生产周期,还提高了绞线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表格中所示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能一一列举出全部的实施方式,凡采用上述实施例之一的技术方案,或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结构的节距控制机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线轴及设置在该线轴两侧的左圆盘和右圆盘,该右圆盘上设有A组皮带轮、B组皮带轮和右压轮,A组皮带轮通过右皮带与B组皮带轮相连接,右压轮位于A组皮带轮与B组皮带轮之间的位置,且顶压在所述右皮带上;所述左圆盘上设有C组皮带轮、D组皮带轮和左压轮,所述C组皮带轮通过传动轴与所述B组皮带轮相连接,所述D组皮带轮通过左皮带与C组皮带轮相连接,左压轮位于C组皮带轮与D组皮带轮之间的位置,且顶压在所述左皮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皮带轮包括齿数为34的A1皮带轮和齿数为81的A2皮带轮,该A2皮带轮和A1皮带轮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皮带轮包括齿数为108的B1皮带轮和齿数为67的B2皮带轮,该B2皮带轮和B1皮带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右端,且所述B1皮带轮与所述A1皮带轮同在一垂直面上,所述B2皮带轮与所述A2皮带轮同在另一垂直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组皮带轮包括齿数为97的C1皮带轮和齿数为79的C2皮带轮,该C2皮带轮和C1皮带轮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组皮带轮包括齿数为37的D1皮带轮和齿数为58的D2皮带轮,该D2皮带轮和D1皮带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左端,且所述D1皮带轮与所述C1皮带轮同在一垂直面上,所述D2皮带轮与所述C2皮带轮同在另一垂直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5之一所述的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可变引取轮和固定引取轮,所述可变引取轮位于所述左圆盘的内侧,且与所述C1皮带轮、C2皮带轮同轴设置,所述固定引取轮对应可变引取轮的一侧位置设置在所述左圆盘的内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引取轮的直径为86~16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引取轮的直径为以下尺寸之一:86mm、100mm、120mm、130mm、140mm、153mm、16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52539.8U CN204496977U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752539.8U CN204496977U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96977U true CN204496977U (zh) | 2015-07-22 |
Family
ID=53576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75253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96977U (zh) | 2014-12-05 | 2014-12-05 | 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969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24944A (zh) * | 2021-07-22 | 2021-11-30 | 浙江亿宁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绞机节距调节装置 |
-
2014
- 2014-12-05 CN CN201420752539.8U patent/CN2044969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24944A (zh) * | 2021-07-22 | 2021-11-30 | 浙江亿宁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绞机节距调节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852384U (zh) | 一种新型绞线机 | |
CN204732227U (zh) | 一种可调速绞线机 | |
CN204496977U (zh) | 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 | |
CN203306855U (zh) | 一种自动排线电缆轴 | |
CN202102802U (zh) | 一种可调节放线架 | |
CN204496978U (zh) | 自动高速绞线机 | |
CN104376930A (zh) | 绞线机节距控制机构 | |
CN204873168U (zh) | 一种多股绞合线传输装置 | |
CN205751703U (zh) | 一种行星式绞线机 | |
CN202163965U (zh) | 一种用于铜线伸线机的收线装置 | |
CN104891266A (zh) | 一种自动绕线机的传动结构 | |
CN204131266U (zh) | 用于电风扇的调速电机 | |
CN203218041U (zh) | 自动绞线机收线装置 | |
CN204433130U (zh) | 一种快速缠绳装置 | |
CN201956138U (zh) | 一种漆包线上漆机的收线装置 | |
CN204143962U (zh) | 一种新式绞线机 | |
CN204057269U (zh) | 一种自走式取料机取料装置 | |
CN204229930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包带机 | |
CN202930133U (zh) | 节能控制的立式绞线装置 | |
CN203118680U (zh) | 一种自动变换绞距的高速绞线机的引取轮牵引机构 | |
CN204066886U (zh) | 双头高速绞线机 | |
CN104376931A (zh) | 自动高速绞线机 | |
CN104124598A (zh) | 连续式数据线制作方法 | |
CN204828514U (zh) | 一种简易式高频率间歇传动机构 | |
CN204651797U (zh) | 一种电动穿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5120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