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3110U - 压缩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93110U
CN204493110U CN201520107784.8U CN201520107784U CN204493110U CN 204493110 U CN204493110 U CN 204493110U CN 201520107784 U CN201520107784 U CN 201520107784U CN 204493110 U CN204493110 U CN 204493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connecting plate
housing
assembly
upper j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77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鹏
胡余生
魏会军
杨欧翔
吴健
罗惠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077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93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93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93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其中压缩机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置腔室的外壳,容置腔室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置于第一腔室的第一压缩组件,置于第二腔室的流体驱动部,置于第三腔室的第二压缩组件;连通第三腔室和第一压缩组件的连接管;一端穿设在第一压缩组件中、另一端与流体驱动部连接的第一曲轴和一端穿设在第二压缩组件中、另一端与流体驱动部连接的第二曲轴;外壳上设置有连通第二腔室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其降低曲轴的长度,提高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且其采用风能等驱动流体驱动部带动压缩机运行,无需耗费电能,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压缩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压缩机属于用电驱动的压缩机,其在一个泵体内集成了三个气缸,而且随着排量的增加,气缸的高度可能会逐渐加高,因此曲轴三个偏心圆之间的跨度会逐步增加,最终导致曲轴过长而降低整个压缩机的可靠性。同时,传统的压缩机在运转时,先用控制器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再驱动电机产生磁拉力,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压缩机可靠性低、耗电量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靠性高,不需要耗费电能、节能环保的压缩机及空调器。
为达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
内部形成有容置腔室的外壳,所述容置腔室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
置于第一腔室的第一压缩组件,置于第二腔室的流体驱动部,置于第三腔室的第二压缩组件;
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一压缩组件的连接管;以及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一压缩组件中、另一端与所述流体驱动部连接的第一曲轴;和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二压缩组件中、另一端与所述流体驱动部连接的第二曲轴;
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流体入口和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流体出口;
其中,所述第二腔室(200)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00)和所述第三腔室(300)之间。
作为一种可实施例,所述第一曲轴和所述第二曲轴与所述流体驱动部连接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距离为2mm以上的间隔。
作为一种可实施例,还包括横穿所述外壳将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隔开的第一连接板组件;以及横穿所述外壳将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隔开的第二连接板组件;
所述第一曲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组件与所述流体驱动部连接;
所述第二曲轴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组件与所述流体驱动部连接。
作为一种可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端口的上盖和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端口的下盖;
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的排气管。
作为一种可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
所述第一连接板组件包括叠置的第一上连接板和第一下连接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上连接板和所述第一下连接板的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板组件包括叠置的第二上连接板和第二下连接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上连接板和所述第二下连接板的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所述上盖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上连接板焊接;
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下连接板焊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上连接板焊接;
所述第三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下连接板焊接,另一端与所述下盖密封连接。
作为一种可实施例,所述第一上连接板、所述第一下连接板、所述第二上连接板和所述第二下连接板的横截面积均大于所述容置腔室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至少为两个;
所述第一上连接板和所述第一下连接板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为第一外缘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缘部上;
所述第二上连接板和所述第二下连接板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为第二外缘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外缘部上。
作为一种可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第一外缘部,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螺栓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上连接板和所述第一下连接板;
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贯穿所述第二外缘部,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螺栓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上连接板和所述第二下连接板。
作为一种可实施例,所述第一压缩组件为高压缸泵体组件,所述第二压缩组件为低压缸泵体组件。
作为一种可实施例,所述流体驱动部为涡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及空调器。其中压缩机采用第二压缩组件和第一压缩组件分别组装的结构,将曲轴分为第一曲轴和第二曲轴,降低了曲轴的长度,提高了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第一压缩组件通过第一曲轴与流体驱动部连接,第二压缩组件通过第二曲轴与流体驱动部连接,可用风力、汽车尾气、水流或流动的制冷剂等方式驱动流体驱动部来带动第一压缩组件和二压缩组件运行,无需用电驱动,不耗费电能,节能环保。包括该压缩机的空调器节能环保,质量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压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一实施例中的第二压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一实施例的泵体组件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10壳体,11上盖,12下盖,110排气管,2第一连接板组件,20第一上连接板,21第一下连接板,22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板组件,30第二上连接板,31第二下连接板,32第二连接件,4第一压缩组件,40高压上法兰,41高压缸,42高压下法兰,5流体驱动部,6第二压缩组件,60低压上法兰,61第一低压缸,62第一隔板,63第二低压缸,64第二隔板,65低压下法兰,66第一低压吸气管,67第二低压吸气管,68增焓补气管,7连接管,8第一曲轴,9第二曲轴,100第一腔室,200第二腔室,300第三腔室,400流体入口,500流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压缩机及空调器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置腔室的外壳1,容置腔室包括第一腔室100、第二腔室200和第三腔室300。
置于第一腔室100的第一压缩组件4,置于第二腔室200的流体驱动部5,置于第三腔室300的第二压缩组件6。
连通第三腔室300和第一压缩组件4的连接管7;以及一端穿设在第一压缩组件4中、另一端与流体驱动部5连接的第一曲轴8;和一端穿设在第二压缩组件6中、另一端与流体驱动部5连接的第二曲轴9。
外壳1上设置有连通第二腔室200的流体入口400和连通第二腔室200的流体出口500。其中,第二腔室200位于第一腔室100和第三腔室300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第一压缩组件4和第二压缩组件6通过中置的流体驱动部5进行连接,第一压缩组件4密封在第一腔室100中,第二压缩组件6密封在第三腔室300中,当压缩机需要运行时,风力、汽车尾气、水流或制冷剂等通过流体入口400引进、通过流体出口500引出,从而驱动流体驱动部带动第一曲轴8和第二曲轴9旋转,使得第一压缩组件4和第二压缩组件6产生吸气、压缩和排气的过程,如图中箭头所示。第二压缩组件6将经过一级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到第三腔室300中,再通过外置的连接管7进入第一压缩组件4中进行二级压缩。当然,第一压缩组件4和第二压缩组件6的位置可以对调,第一压缩组件4进行一级压缩,第二压缩组件6进行二级压缩。其采用了第二压缩组件6和第一压缩组件4分别组装的结构,曲轴分为第一曲轴8和第二曲轴9,降低了曲轴的长度,提高了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且其无需用电驱动,可用风力、汽车尾气、水流或制冷剂等方式驱动流体驱动部来带动压缩机运行,不需要耗费电能,节能环保。第二腔室200位于第一腔室100和第三腔室300之间,流体驱动部5位于第一压缩组件4和第二压缩组件6之间,流体驱动部5能够带动第一曲轴8和第二曲轴9旋转,实现压缩机的双级压缩。
较优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腔室100和第三腔室300为密封腔室,能够避免第一压缩组件4压缩的制冷剂和第二压缩组件6压缩的制冷剂从第二腔室200中流出,影响压缩效果。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压缩组件4为高压缸泵体组件,第二压缩组件6为低压缸泵体组件,流体驱动部5为涡轮。涡轮带动穿设在高压缸泵体组件的第一曲轴8和穿设在低压缸泵体组件的第二曲轴9转动,进行压缩过程。其中,第一压缩组件4包括依次设置的高压上法兰40、高压缸41和高压下法兰42,高压缸41内设有高压腔,连接管7连通高压腔,高压下法兰42中设有连通高压腔和第一腔室100的高压排气孔,用于将经过高压缸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排到第一腔室100中。第二压缩组件6包括依次设置的低压上法兰60、第一低压缸61、第一隔板62、第二低压缸63、第二隔板64和低压下法兰65,第一低压缸61中设有第一低压腔,第一低压吸气管66连通第一低压腔,用于向第一低压腔中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第二低压缸63中设有第二低压腔,第二低压吸气管67连通第二低压腔,用于向第二低压腔中吸入低温低压制冷剂,第二曲轴9的偏心圆在第一低压腔和第二低压腔中呈180度对称分布,能够使两个低压缸在一个压缩周期内都进行一次压缩过程。低压下法兰65中设有法兰空腔,增焓补气管68连通法兰空腔,用于向法兰空腔中补气增焓制冷剂,第二低压缸63将制冷剂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制冷剂经第二隔板64中的隔板排气孔排到法兰空腔中,同时从增焓补气管68向法兰空腔中喷射制冷剂,两种制冷剂在法兰空腔中混合后,通过第二压缩组件6内部设置的通道排第三腔室300中,第一低压缸61将压缩后的制冷剂直接通过低压上法兰60的低压排气孔排到第三腔室300中。
较优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4,流体驱动部5采用冷压方式与第一曲轴8和第二曲轴9连接。冷压连接避免多余零件,简化装配步骤。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4,第一曲轴8和第二曲轴9与流体驱动部5连接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距离H为2mm以上的间隔。
第一曲轴8一端设置在第一压缩组件4中,另一端与流体驱动部5连接,第二曲轴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压缩组件6中,另一端与流体驱动部5连接,从而使第一压缩组件4和第二压缩组件6连接。第一曲轴8和第二曲轴9与流体驱动部5连接时在流体驱动部5中相对设置,相对一端的间隔距离H为2mm以上,避免产生装配干涉。其中,值得说明的是,间隔距离H为2mm以上并非是大于等于2mm的所有数值,同时,第一曲轴8和第二曲轴9之间的间隔也不能太大,影响装配效果,其至少应小于流体驱动部5的长度,使第一曲轴8和第二曲轴9能够与流体驱动部5连接紧固,流体驱动部5能够带动第一曲轴8和第二曲轴旋转。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横穿外壳1将第一腔室100和第二腔室200隔开的第一连接板组件2,横穿外壳1将第二腔室200和第三腔室300隔开的第二连接板组件3。第一曲轴8穿过第一连接板组件2与流体驱动部5连接,第二曲轴9穿过第二连接板组件3与流体驱动部5连接。
第一压缩组件4和第二压缩组件6通过第一连接板组件2和第二连接板组件3进行组装,第一连接板组件2和外壳1将第一腔室100密封,第二连接板组件3和外壳1将第三腔室30密封,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效果。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外壳1包括壳体10,设置在壳体10的上端口的上盖11和设置在壳体10的下端口的下盖12,上盖12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100的排气管110。排气管110用于将经过二级压缩的高温高压制冷剂从第一腔室100中排出。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连接板组件2包括叠置的第一上连接板20和第一下连接板21,以及连接第一上连接板20和第一下连接板21的第一连接件22,第二连接板组件3包括叠置的第二上连接板30和第二下连接板31,以及连接第二上连接板30和第二下连接板31的第二连接件32。第一壳体的一端与上盖1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上连接板20焊接,第二壳体的一端与第一下连接板21焊接,另一端与第二上连接板30焊接,第三壳体的一端与第二下连接板31焊接,另一端与下盖12密封连接。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通过第一上连接板和第一下连接板连接,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之间通过第二上连接板和第二下连接板连接,便于安装且密封严密。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上盖11和第一上连接板20形成第一腔室100,第二壳体、第一下连接板21和第二上连接板30形成第二腔室200,第三壳体、第二下连接板31和下盖12形成第三腔室300。
较优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上连接板和第一下连接板大小结构相同,第二上连接板和第二下连接板大小结构相同。在装配时,第一上连接板和第一下连接板重叠设置,通过第一连接件22连接,第二上连接板和第二下连接板重叠设置,通过第二连接件32连接。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上连接板20、第一下连接板21、第二上连接板30和第二下连接板31的横截面积均大于容置腔室的横截面积,且第一连接件22和第二连接件32均至少为两个。第一上连接板20和第一下连接板(21)位于壳体10外的部分为第一外缘部,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22等间隔设置在第一外缘部上。第二上连接板30和第二下连接板31位于壳体10外的部分为第二外缘部,至少两个第二连接件32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外缘部上。
第一连接件22等间隔设置在第一外缘部上,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紧固,第二连接件32等间隔设置在第二外缘部上,将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连接紧固。较优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2和第二连接件32均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件22相对壳体10对称的设置在第一外缘部上,两个第二连接件32相对壳体10对称的设置在第二外缘部上。既节省材料,又保证壳体10连接紧固。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每个第一连接件22包括第一螺栓221和第一螺母220,第一螺栓221贯穿第一外缘部,第一螺母220与第一螺栓221配合连接第一上连接板20和第一下连接板21。每个第二连接件32包括第二螺栓321和第二螺母320,第二螺栓321贯穿第二外缘部,第二螺母320与第二螺栓321配合连接第二上连接板30和第二下连接板31。
螺栓、螺母连接是一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拆装方便等优点。较优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螺栓221和第二螺栓321均为双头螺栓,双头螺栓适用于连接板厚度较大、不便使用六角螺栓的地方,能够保证连接板连接紧固,从而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压缩机。
包括上述压缩机的空调器,无需使用电能,可用风力、汽车尾气、水流或制冷剂等方式驱动流体驱动部来带动压缩机运行,节能环保,且其压缩机的曲轴的长度降低,提高了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保证了空调器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形成有容置腔室的外壳(1),所述容置腔室包括第一腔室(100)、第二腔室(200)和第三腔室(300);
置于第一腔室(100)的第一压缩组件(4),置于第二腔室(200)的流体驱动部(5),置于第三腔室的第二压缩组件(6);
连通所述第三腔室(300)和所述第一压缩组件(4)的连接管(7);以及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一压缩组件(4)中、另一端与所述流体驱动部(5)连接的第一曲轴(8);和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二压缩组件(6)中、另一端与所述流体驱动部(5)连接的第二曲轴(9);
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室(200)的流体入口(400)和连通所述第二腔室(200)的流体出口(500);
其中,所述第二腔室(200)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00)和所述第三腔室(30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轴(8)和所述第二曲轴(9)与所述流体驱动部(5)连接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距离为2mm以上的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穿所述外壳(1)将所述第一腔室(100)和所述第二腔室(200)隔开的第一连接板组件(2);以及横穿所述外壳(1)将所述第二腔室(200)和所述第三腔室(300)隔开的第二连接板组件(3);
所述第一曲轴(8)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组件(2)与所述流体驱动部(5)连接;
所述第二曲轴(9)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组件(3)与所述流体驱动部(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壳体(10),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端口的上盖(1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端口的下盖(12);
所述上盖(11)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00)的排气管(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
所述第一连接板组件(2)包括叠置的第一上连接板(20)和第一下连接板(2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上连接板(20)和所述第一下连接板(21)的第一连接件(22);
所述第二连接板组件(3)包括叠置的第二上连接板(30)和第二下连接板(31),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上连接板(30)和所述第二下连接板(31)的第二连接件(32);
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所述上盖(11)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上连接板(20)焊接;
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下连接板(21)焊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上连接板(30)焊接;
所述第三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下连接板(31)焊接,另一端与所述下盖(12)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连接板(20)、所述第一下连接板(21)、所述第二上连接板(30)和所述第二下连接板(31)的横截面积均大于所述容置腔室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2)均至少为两个;
所述第一上连接板(20)和所述第一下连接板(21)位于所述壳体(10)外的部分为第一外缘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22)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缘部上;
所述第二上连接板(30)和所述第二下连接板(31)位于所述壳体(10)外的部分为第二外缘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32)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外缘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22)包括第一螺栓(221)和第一螺母(220),所述第一螺栓(221)贯穿所述第一外缘部,所述第一螺母(220)与所述第一螺栓(221)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上连接板(20)和所述第一下连接板(21);
每个所述第二连接件(32)包括第二螺栓(321)和第二螺母(320),所述第二螺栓(321)贯穿所述第二外缘部,所述第二螺母(320)与所述第二螺栓(321)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上连接板(30)和所述第二下连接板(3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组件(4)为高压缸泵体组件,所述第二压缩组件(6)为低压缸泵体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驱动部(5)为涡轮。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CN201520107784.8U 2015-02-12 2015-02-12 压缩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04493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7784.8U CN204493110U (zh) 2015-02-12 2015-02-12 压缩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7784.8U CN204493110U (zh) 2015-02-12 2015-02-12 压缩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93110U true CN204493110U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72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7784.8U Active CN204493110U (zh) 2015-02-12 2015-02-12 压缩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931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6987A (zh) * 2015-02-12 2016-10-0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11306062A (zh) * 2017-01-24 2020-06-19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车用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6987A (zh) * 2015-02-12 2016-10-0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11306062A (zh) * 2017-01-24 2020-06-19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车用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62391U (zh) 双级增焓转子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热泵热水器
CN201908838U (zh)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器
CN204493110U (zh) 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02588285B (zh) 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器
CN103807175A (zh) 双转子两级增焓压缩机、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CN202900660U (zh) 双转子两级增焓压缩机、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CN211039032U (zh) 双级螺杆压缩机及空调机组
CN203321890U (zh) 多级离心压缩机组合式机壳
CN209875297U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电子涡轮增压器
CN203532253U (zh) 小型低温滑片压缩机
CN105986987A (zh) 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733273Y (zh) 空调器贮液筒
CN103967789B (zh) 双级增焓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1953658U (zh) 气体冷媒喷射式转子压缩机
CN216518711U (zh) 大型车辆单b槽空调压缩机
CN206539498U (zh) 一种压缩机
CN210832596U (zh) 一种涡旋半封闭水冷机组
CN205315234U (zh) 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
CN215109377U (zh) 一种压缩机的高纯液体二氧化碳管道接口
CN204845434U (zh) 一种纯电动客车空调用框架前迎风冷凝器
CN202646060U (zh) 高压离心风机
CN200943616Y (zh) 流体单级增压装置
CN216589011U (zh) 一种具有油气分离功能的变频空压机
CN114962267B (zh) 变压比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用压缩机
CN214665351U (zh) 一种高负荷低损耗空气源热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