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3006U - 一种发动机后端盖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后端盖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93006U
CN204493006U CN201520172646.8U CN201520172646U CN204493006U CN 204493006 U CN204493006 U CN 204493006U CN 201520172646 U CN201520172646 U CN 201520172646U CN 204493006 U CN204493006 U CN 204493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plate face
back cover
engine
engine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726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刊
刘强
白常勋
郭庆玲
兰燕杰
贺燕铭
田安民
马童立
李红强
周启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726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93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93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930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后端盖及汽车,发动机后端盖位于发动机缸体后端与变速箱壳体之间,包括:发动机后端盖本体,发动机后端盖本体包括第一板面和与第一板面相对的第二板面,第一板面上设置有加强筋,第一板面通过加强筋与变速箱壳体密封;第二板面上设置有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之间的区域为回油通道区域,第二板面通过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与发动机缸体后端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发动机后端盖与发动机缸体后端和变速箱壳体之间的密封性的同时,增强了发动机后端盖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后端盖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后端盖及汽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体后端与变速箱壳体之间需要进行密封,防止变速箱壳体内进水、进尘,从而影响变速箱端油封的功能。为了保证发动机缸体后端与变速箱壳体之间的密封,大部分发动机通过在发动机缸体上增加与变速箱壳体相匹配的结构,并进行加工,使得发动机缸体后端面与变速箱壳体配合固定,从而保证发动机与变速箱壳体之间的密封。发动机缸体一般采用铸铁或者铸铝,并在发动机缸体上增加密封功能的结构。但是,这样的设计,增加了发动机缸体的重量,并且增加了发动机缸体的加工面积,提高了发动机的加工成本。
现有的发动机后端盖固定在发动机后端面上,位于发动机缸体后端与变速箱壳体之间,但现有的发动机后端盖结构简单,仅用于支撑曲轴后油封,并没有密封功能和回油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保证发动机缸体后端与变速箱壳体之间的密封,同时避免机油渗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后端盖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后端盖,该发动机后端盖包括:发动机后端盖本体,所述发动机后端盖本体包括第一板面和与所述第一板面相对的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的第一边缘部和与所述第一边缘部相对的第二边缘部上分别设有多个贯穿至所述第二板面的螺栓安装孔,所述发动机后端盖本体通过螺栓穿设于所述螺栓安装孔与所述变速箱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板面上、多个所述螺栓安装孔的中心连线处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板面通过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变速箱壳体密封;所述发动机后端盖本体上贯穿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还设有中心曲轴安装孔,所述第二板面上、所述中心曲轴安装孔直径的两端处设置有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且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分别与所述第一边缘部相平行,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二筋条之间的区域为回油通道区域,所述第二板面通过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发动机缸体后端密封连接。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后端盖本体呈“凸”字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板面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和所述第二边缘部上还分别设有贯穿至所述第二板面的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边缘部上的多个螺栓安装孔的中心连线处和所述第二边缘部上的多个螺栓安装孔的中心连线处。
可选的,所述加强筋的宽度的范围为8mm~12mm。
可选的,所述加强筋突出于所述第一板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二筋条分别通过涂胶与所述发动机缸体后端密封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二筋条突出于所述第二板面。
可选的,所述螺栓安装孔的数量为4个。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以上所述的发动机后端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动机后端盖本体的第一板面上设置加强筋,并且通过加强筋与变速箱壳体相密封,防止了变速箱壳体内进水、进尘,增加了变速箱壳体的油封功能,并且,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发动机后端盖的结构强度。另外,在发动机后端盖本体的第二板面上设置了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第二板面通过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与发动机缸体后端密封连接,并且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之间形成了回油通道区域,当发动机循环机油从发动机后端盖的顶部向下流动时,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的密封设置防止了发动机循环机油从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处向外渗出,保证了发动机缸体后端盖与发动机缸体后端的密封性,此外,回油通道区域使得发动机循环机油只能在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之间的区域内流动,从而保证了发动机循环机油能够经过中心曲轴安装孔流入油底壳。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发动机后端盖本体的第一板面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发动机后端盖本体的第二板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1、第一板面;2、第二板面;3、第一边缘部;4、第二边缘部;5、螺栓安装孔;6、加强筋;7、中心曲轴安装孔;8、第一筋条;9、第二筋条;10、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后端盖,该发动机后端盖用于发动机缸体后端和变速箱壳体之间的密封,该发动机后端盖包括发动机后端盖本体,优选的,为了使得发动机后端盖更好的装配于发动机缸体后端和变速箱壳体之间,发动机后端盖本体呈“凸”字形。
发动机后端盖本体包括了第一板面1和与第一板面1相对的第二板面2。为了保证发动机后端盖与变速箱壳体的配合连接,发动机后端盖本体上第一板面1的第一边缘部3和与第一边缘部3相对的第二边缘部4上均设置了多个贯穿至第二板面2的螺栓安装孔5,发动机后端盖本体通过螺栓穿设螺栓安装孔5的方式装配于变速箱壳体上,具体的,为了保证装配的牢固性,螺栓安装孔5的数量可以为4个,在第一边缘部3上设置两个,在第二边缘部4上设置两个,且第一边缘部3上的两个螺栓安装孔5的位置和第二边缘部4上的两个螺栓孔5的位置相对称。为了增强变速箱壳体的防水、防尘效果,并且增强发动机后端盖的结构强度,发动机后端盖本体的第一板面1上设置了加强筋6,第一板面1通过加强筋6与变速箱壳体相密封,且加强筋6为第一板面1与变速箱壳体之间的主要密封区域,加强筋6设置于第一板面1上多个螺栓安装孔5的中心连线上,优先的,为了增强加强筋6的效果,加强筋6的宽度范围设置为8~12mm,且加强筋6突出于第一板面1设置。
发动机后端盖本体上贯穿第一板面1和第二板面2还设有中心曲轴安装孔7,中心曲轴安装孔7用于安装曲轴。为了保证发动机后端盖本体与发动机缸体后端的密封性,在发动机后端盖本体的第二板面2上设置了第一筋条8和第二筋条9,第二板面2通过第一筋条8和第二筋条9与发动机缸体后端密封连接。为了在保证发动机后端盖本体与发动机缸体后端的密封性的同时,防止发动机循环机油从侧面渗出,第一筋条8和第二筋条9设置在中心曲轴安装孔7的直径的两端,且平行于第一边缘部3和第二边缘部4,此时,第一筋条8和第二筋条9之间的区域形成为回油通道区域,优选的,为了保证密封性,第一筋条8和第二筋条9可以以涂胶的方式与发动机缸体后端密封,且为了保证回油通道区域的容油量,第一筋条8和第二筋条9突出于第二板面2设置。当发动机后端盖装配于发动机缸体后端和变速箱壳体之间,发动机循环机油从发动机后端盖的顶端向下流动时,即发动机循环机油沿第一边缘部3的方向流动时,第一筋条8和第二筋条9的密封设置防止了发动机循环机油从两侧渗出,使得发动机循环机油只能够在回油通道区域内流动,最后流经中心曲轴安装孔流入油底壳。
发动机后端盖通过在第一板面1上设置加强筋6,在第二板面2上设置第一筋条8和第二筋条9,在保证了发动机后端盖与发动机缸体后端和变速箱壳体之间的密封性的同时,增强了发动机后端盖的结构强度。
继续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发动机后端盖的定位安装,在发动机后端盖本体上第一板面1的第一边缘部3和第二边缘部4还分别设置了贯穿至第二板面2的定位孔10,且为了方便工人的定位和装配操作,定位孔10分别设置于第一边缘部3上多个螺栓安装孔5的中心连线处和第二边缘部4上多个螺栓安装孔5的中心连线处。具体的,为了保证定位的牢固性,定位孔10分别设置于第一边缘部3上多个螺栓安装孔5的中间位置处和第二边缘部4上多个螺栓安装孔5的中间位置处。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了发动机后端盖。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发动机后端盖,位于发动机缸体后端与变速箱壳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后端盖本体,所述发动机后端盖本体包括第一板面和与所述第一板面相对的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的第一边缘部和与所述第一边缘部相对的第二边缘部上分别设有多个贯穿至所述第二板面的螺栓安装孔,所述发动机后端盖本体通过螺栓穿设于所述螺栓安装孔与所述变速箱壳体连接;所述第一板面上、多个所述螺栓安装孔的中心连线处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板面通过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变速箱壳体密封;所述发动机后端盖本体上贯穿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还设有中心曲轴安装孔,所述第二板面上、所述中心曲轴安装孔直径的两端处设置有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且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分别与所述第一边缘部相平行,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二筋条之间的区域为回油通道区域,所述第二板面通过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发动机缸体后端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后端盖本体呈“凸”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面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和所述第二边缘部上还分别设有贯穿至所述第二板面的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边缘部上的多个螺栓安装孔的中心连线处和所述第二边缘部上的多个螺栓安装孔的中心连线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宽度的范围为8mm~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突出于所述第一板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二筋条分别通过涂胶与所述发动机缸体后端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二筋条突出于所述第二板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安装孔的数量为4个。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后端盖。
CN201520172646.8U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发动机后端盖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93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72646.8U CN204493006U (zh)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发动机后端盖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72646.8U CN204493006U (zh)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发动机后端盖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93006U true CN204493006U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72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7264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93006U (zh) 2015-03-25 2015-03-25 一种发动机后端盖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930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5373A (zh) * 2018-01-11 2018-06-01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油泵壳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5373A (zh) * 2018-01-11 2018-06-01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油泵壳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93006U (zh) 一种发动机后端盖及汽车
CN204692916U (zh) 柴油机飞轮壳
CN202417725U (zh) 柴油机机体加强板
CN204126689U (zh) 一种轿车用塑料油底壳
CN207353296U (zh) 一种电池包上壳与插接面板安装结构
CN203146052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
CN205243671U (zh) 一种隧道式发动机曲轴中间轴承座
CN204283654U (zh) 正时链罩总成
CN204173011U (zh) 一种密封结构的车身发动机舱
CN209839503U (zh) 一种组合式飞轮壳
CN205013688U (zh) 用于凿岩机回转驱动套的密封间隔套
CN106438097A (zh) 一种发动机正时罩盖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05135830U (zh) 一种正时齿轮室前盖板安装结构
CN203214185U (zh) 曲轴箱结构
CN208181344U (zh) 一种三轮车的传动机构
CN202646710U (zh) 一种波轮洗衣机水封
CN203130491U (zh) 带溢流阀的齿轮泵
CN202250074U (zh) 外部注油润滑行走机构
CN204554244U (zh) 一种自带曲轴油封座的飞轮板
CN204300229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平衡机构
CN204641382U (zh) 一种散热器隔振块和汽车
CN204299719U (zh) 一种用于密封发动机平衡轴和曲轴的油封板
CN21003487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液压启闭机
CN201484187U (zh) 电动汽车电机连接盘
CN203420796U (zh) 一种发动机后端盖及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