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75102U - 硅砂透水路肩 - Google Patents

硅砂透水路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75102U
CN204475102U CN201420845872.3U CN201420845872U CN204475102U CN 204475102 U CN204475102 U CN 204475102U CN 201420845872 U CN201420845872 U CN 201420845872U CN 204475102 U CN204475102 U CN 204475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a sand
permeable
curb
macadam
surfac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458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升益
孙青亮
陈梅娟
王振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chua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CHS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CHS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CHS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458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75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75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75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砂透水路肩,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硅砂透水滤水面层、粘结找平层、碎石层和路基层;其中,所述硅砂透水滤水面层通过硅砂微米级孔隙透水滤水,所述硅砂微米孔隙界面还具有保水功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硅砂透水路肩具有较好的渗水效果。

Description

硅砂透水路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砂透水路肩。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路上的路肩大都采用多孔隙沥青混凝土、透水混凝土或其他依靠缝隙透水的材料形成。由于孔隙或缝隙较大,很容易被灰尘堵死,导致出现透水性能差或不透水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公路上雨水的入渗。另外,由于现有路肩结构的保水性能差,加重了城市热岛效应。
基于上面描述,亟需一种新型路肩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硅砂透水路肩,具有较好的渗水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硅砂透水路肩,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硅砂透水滤水面层、粘结找平层、碎石层和路基层;
其中,所述硅砂透水滤水面层通过硅砂微米级孔隙透水滤水,所述硅砂微米孔隙界面还具有保水功能。
优选地,所述碎石层和所述路基层之间设置有土工布。
优选地,所述碎石层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优选地,所述碎石层底部设置有排水管,且所述碎石层和所述路基层之间设置有防渗层。
优选地,当所述硅砂透水路肩一侧存在护坡时,所述硅砂透水路肩与所述护坡的接触面设置有防水层。
优选地,所述防水层为硅砂透气防水毯。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硅砂透水路肩,通过设置硅砂透水滤水面层,可以快速渗透路肩表面的雨水,且由于硅砂透水滤水面层是通过微孔透水,因此该路肩不会被雨水中的细小污染物和悬浮污染物堵塞,透水效果不会随时间拉长而变差。另外,由于硅砂透水滤水面层还具有保水功能,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硅砂透水路肩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排水管的硅砂透水路肩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排水管以及防渗层的硅砂透水路肩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硅砂透水路肩与车行道、护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硅砂透水路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表示硅砂透水滤水面层,2表示粘结找平层,3表示碎石层,4表示土工布,5表示路基层;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硅砂透水路肩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硅砂透水滤水面层1、粘结找平层2、碎石层3和路基层5;
其中,所述硅砂透水滤水面层1通过硅砂微米级孔隙透水滤水,所述硅砂微米孔隙界面还具有保水功能。
所述碎石层3有一定的固水功能,且为所述硅砂透水滤水面层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作用。
雨水渗入硅砂透水路肩,所述硅砂透水滤水面层通过硅砂微米级孔隙透水滤水,将雨水中大量悬浮物质和污染物截留在公路表面,净化水通过碎石层进入路基,回补地下水。在这过程中,所述硅砂透水滤水面层和碎石层滞蓄了部分雨水,这对降低空气中的扬尘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一定帮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硅砂透水路肩,通过设置硅砂透水滤水面层,可以快速渗透路肩表面的雨水,且由于硅砂透水滤水面层是通过微孔透水,因此该路肩不会被雨水中的细小污染物和悬浮污染物堵塞,透水效果不会随时间拉长而变差,解决了城市硬化路面透水速率慢,依靠大孔隙透水,容易被灰尘堵死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硅砂透水路肩,可快速渗透、净化、滞蓄雨水,减少了径流和洪峰流量,消除了道路积水严重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碎石层3和所述路基层5之间设置有土工布4。
在所述碎石层3和所述路基层5之间设置土工布4,以保护路基层5不受碎石层3的破坏。且所述土工布4的纤维间有空隙,有良好的渗水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碎石层3底部设置有排水管6。
在所述碎石层3和所述路基层4之间设置排水管6可以实现半渗入,即通过硅砂透水滤水面层1进去的雨水部分可以渗入到地下,部分可以通过碎石层底部设置的排水管6排出。
该优选实施例使得渗入硅砂透水路肩的雨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排除,一部分成为地下水,一部分通过排水管排出,这样既可以回补地下水,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可以将经过硅砂透水滤水面层过滤的净化水通过排水管流入固定的储水池,为城市植物绿化或道路清洁提供水源。同时设置排水管可以使水迅速的排出,消除道路径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碎石层3设置有排水管6,且所述碎石层3和路基层5之间设置有防渗层7。
在所述碎石层3和所述路基层4之间设置排水管6,且所述碎石层3和路基层5之间设置有防渗层7可以实现完全不渗入,即通过硅砂透水滤水面层1进去的雨水全部通过碎石层底部设置的排水管排出,不向地下渗入。
该实施例可以快速排泄消除道路径流,比较适合应用在雨水量较大的路段,防止出现因不能及时排水而造成城市路面积水或城市内涝的问题。同时,该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路基层,延长了路基层的寿命。将排水管排出的水利用一定措施存储起来,可以满足城市植物绿化或道路清洗需水量,并解决就近用水的难题。
上述两个优选实施例不但解决了城市雨水管网收集不到或不能及时排水而造成城市路面积水或城市内涝难题,同时完善了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实现了雨水的净化、储存保鲜及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几个实施例中包含了雨水全部渗入、部分渗入和完全不渗入的三种情况,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路段状况,布置适合的硅砂透水路肩。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硅砂透水路肩与车行道、护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8表示车行道,9表示硅砂透水路肩,10表示护坡,11表示车行道的面层承载层,12表示车行道的找平层,13表示车行道的基础层,14表示车行道的底基层,15表示车行道和硅砂透水路肩的路基层,16表示土工布,17表示排水管,18表示防水层。该图中,所述硅砂透水路肩底部为半渗透状态。
所述土工布16表示设置在车行道底基层和车行道路基层之间,硅砂透水路肩的碎石层和路基层之间。
所述硅砂透水路肩9与所述护坡10的接触面设置有防水层18。
在所述硅砂透水路肩9与所述护坡10的接触面设置防水层18可以防止渗入硅砂透水路肩8中的水流向护坡10,对护坡10造成冲击或损坏。
优选地,所述防水层18为硅砂透气防水毯。
硅砂透水滤水面层通过物理方法去除雨水中大量悬浮物质,所述透水滤水面层中的微孔是微米级,一般的灰尘,扬尘的粒径大于微米级,因此不容易被灰尘堵塞,但密集的微孔却能使雨水较快地渗入。硅砂透水滤水面层的吸水、保水、透水性能良好,且其抗压、抗折性能也较强,下表1示出了其具体性能参数。其中TSS表示悬浮固体总量。
表1硅砂透水滤水面层性能指标
序号 性能 指标
1 TSS去除率 60%~70%
2 内部保水率 30%
3 透水速率 ≥0.25[L/(s·m)]
4 抗压强度 ≥40MPa
5 抗折强度 ≥5.0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中所述硅砂透水路肩采用硅砂透水滤水面层,生态环保安全,施工方便,其尺寸、大小可以根据需要或现场环境定制,且后期维护方便,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工程。
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中硅砂透水滤水面层中的硅砂材料为免烧结成型,节省能耗。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硅砂透水路肩,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硅砂透水滤水面层、粘结找平层、碎石层和路基层;
其中,所述硅砂透水滤水面层通过硅砂微米级孔隙透水滤水,所述硅砂微米孔隙界面还具有保水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砂透水路肩,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和所述路基层之间设置有土工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砂透水路肩,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砂透水路肩,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底部设置有排水管,且所述碎石层和所述路基层之间设置有防渗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硅砂透水路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硅砂透水路肩一侧存在护坡时,所述硅砂透水路肩与所述护坡的接触面设置有防水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砂透水路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为硅砂透气防水毯。
CN201420845872.3U 2014-12-25 2014-12-25 硅砂透水路肩 Active CN204475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5872.3U CN204475102U (zh) 2014-12-25 2014-12-25 硅砂透水路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5872.3U CN204475102U (zh) 2014-12-25 2014-12-25 硅砂透水路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75102U true CN204475102U (zh) 2015-07-15

Family

ID=53630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45872.3U Active CN204475102U (zh) 2014-12-25 2014-12-25 硅砂透水路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751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2890A (zh) * 2014-12-25 2015-04-29 北京仁创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硅砂透水路肩
CN105706559A (zh) * 2016-03-03 2016-06-29 南开大学 一种将生态滞留与植被浅沟相结合的地面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2890A (zh) * 2014-12-25 2015-04-29 北京仁创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硅砂透水路肩
CN105706559A (zh) * 2016-03-03 2016-06-29 南开大学 一种将生态滞留与植被浅沟相结合的地面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60147U (zh) 道路雨水收集排水系统
CN204849520U (zh) 道路排水系统
CN104032793B (zh) 用于居民小区道路的花园式抗雨水冲击系统
CN205276088U (zh) 一种组合式透水路面结构
CN106544941B (zh)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透水路面
CN211596246U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CN106758675A (zh) 带有滤水净水路缘石的雨水收集生态路面
CN103981785A (zh) 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
CN109371775B (zh) 道路行车道透水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CN107386415A (zh) 电动提水涵养草坪及雨水截污生态路面
CN106320433A (zh)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结构
CN211815260U (zh) 一种便于恢复透水性能的透水铺装
CN104695533A (zh) 一种渗排水管渠系统
CN202187415U (zh) 人行道排水结构
CN105544342A (zh) 一种基于透水路面的城市道路延时排水结构
CN204475102U (zh) 硅砂透水路肩
CN202265891U (zh) 一种渗透式雨水排水管
CN214401256U (zh) 一种降噪透水型混凝土路面结构
CN209759918U (zh)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路面结构
CN104562890A (zh) 硅砂透水路肩
CN203866664U (zh) 一种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
CN205529755U (zh) 一种快排蓄滤式路面
CN204266137U (zh) 一种新型市政透水路面道路排水结构
CN203977495U (zh) 用于居民小区道路的花园式抗雨水冲击系统
CN104294731A (zh) 一种夹滤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砂基砖铺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85 room B, block B509, Jiahua building, No. 9, 3rd Street,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Beijing Rechs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room B, block B509, Jiahua building, No. 9, 3rd Street,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RECHS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46600, No. 1, general road, Yue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qing, Anhui

Patentee after: Anhui Renchua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100085 room B, block B509, Jiahua building, No. 9, 3rd Street,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Rechs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46600, No. 1, general road, Yue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qing, Anhui

Patentee after: Renchua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46600, No. 1, general road, Yue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qing, Anhui

Patentee before: Anhui Renchua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